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苏州园林
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主备张玉公审核王超备课时间20111012教学目标1.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
序。
2.品味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3.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4.感受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
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2.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3.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教学难点了解文章严谨的结构层次,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教学过程集体备课共案个案备注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园林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设计巧妙,构思新颖,很有艺术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步入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一起体会一下它的“美”吧。
二、检查预习:
1、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读音写汉字.
xuān
xiè
{轩
榭)
lín
xún
(
嶙峋
)
jiàn
shǎng
(
鉴赏
)
zhēn
zhuó
(
斟酌
)
池沼
(
zhǎo
)
丘壑
(
hè
)
镂空
(
lòu
)
阑干
(
lán
)
模样
(
mú
)
2.借助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因地制宜
:
根据个地不同的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
自出心裁
: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
标本:这里指样本典范
》
败笔
:
写字中写的不好的一笔或绘画中画的不好的部
分。
嶙峋:枯瘦的样子。
3.朗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了解大概内容,感受文章要点。
思考:⑴本文的体裁是什么?⑵文章主要介绍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⑶从那些方面来具体介绍的?
4.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想法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三、
自主合作学习
1、
朗读课文,自主完成
(1)
整体把握课文,划分结构层次,说出文章的结构特点,概括段落大意
(2)
精读第二段,找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为了体现这个特点,设计者和匠师们都有哪些讲究?这种追求是为了实现怎样的目的?
4、
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1)
课文的第3、4、5、6段内容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你能找出与这些关系照应的句子吗?
(2)课文第7、8、9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与中心有何关系
(3)划出文章的结构脉络,体会文章的说明顺序
(4)细读文章第4段,说出本段的说明中心及结构层次,体会说明顺序
四、
点拨讲解
1、学习方法指导:抓住事物特征,采用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增强说明效果。
2、
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
总: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
分: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图画美
(总说)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分说)
大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局部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角落图画美
门窗图案美
(分说)
小
屋瓦色彩美
细处
总: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
运用你从课文中学到的欣赏中国园林的知识,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
提示:①要注意园林各方面的布局是否妥当适宜,具体景物布置是否自然合理。
②注意抓住特点来写,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合理的表达方式。
板书设计苏州园林
总: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
分: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图画美
(总说)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分说)
大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局部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角落图画美
门窗图案美
(分说)
小
屋瓦色彩美
细处
教学后记课题苏州园林
课型新授课时第二课时主备张玉公审核王超备课时间20111012教学目标1、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
序。
2.品味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3.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4.感受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
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2.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3.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教学难点了解文章严谨的结构层次,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教学过程集体备课共案个案备注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的美,这节课我们探究一下本文,
用怎么样的语言和手法来介绍苏州园林特征的。
二、自主合作学习
:
{1}、(范读开头两段)苏州园林的地位和特征
1、请对出“江南园林甲天下”的下联?(苏州园林甲江南)
2、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苏州园林的?
明确:
a、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标本地位决定了苏州园林值得鉴赏、不该错过,即:窥苏州园林之一斑,见各地园林之全豹!
b、用作比较的方法,通过与其他地方的园林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
3、(苏园特征)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凭什么能成为中国园林的标本?)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4、(操作方法)如何体现出出入画的原则?
为了达到“完美的图画”的目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12-21),把握重点部分脉络。
1、让我们一起走入苏州园林,欣赏下面苏园美景图片,说说在这些苏州园林的图画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看后的感觉如何?
2、同学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评)
明确:有亭台轩榭、有假山池沼、有花草树木、有镂窗廊子……
3、刚才同学们各抒已见,或云园林斗拱飞檐,仿佛鸟儿要振翅欲飞,十分生动;或云园林曲径通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下面老师谈谈我的感想。
明确:或曲径通幽
,或庭院幽深……倏忽间似乎深谙了其中的深味,转瞬间又无法洞悉其神韵,完完全全被苏园图画的完美、内涵的博大精深折服,却不能用言语表达!
4、下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阅读课文中的三至六段,看看苏州园林在具体设计时是如何体现四个讲究的。
阅读要求:⑴自由读,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⑵和邻座讨论,尝试画出你认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
提问:a、四个语段按照什么顺序,各语段间能否互换?
b、布局、配合、映衬和层次用的是否精准?
明确:“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
(三)详解重点段落,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画意美
1、请同学读第三段,思考
⑴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突出自然之趣,决不讲究对称。)
⑵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明确:作者运用比较和比喻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2、齐读第四段,试着给语段分层。(精讲)
⑴苏园中是否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园主人造假山和池沼的原因是什么,遵循的是什么原则?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怡情山水、置身山间,让人暂时“忘却”尘世的喧嚣、烦忧!达到“
叠山理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⑵引导分析说明层次。明确:首先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指有创造美的方式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有“自然之趣”,能使游人“只觉得身在山间”。其次写池沼。先抓住关键,说明“大多引用活水”,然后从动静的配合上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池沼多姿多彩,各具匠心又有其共同特色。通过对假山池沼的形象说明,让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山水既有画意又有诗意的特点留有深刻印象。
⑶以下有关我校水假山的资料,及《于园》中的语句各表明了什么?
“惠荫园水假山的堆叠技法是采用数十块重达几吨的太湖石,横卧互压互咬,合拢至中间,运用石拱桥的力学原理挑压堆砌而成,在我国园林中堪称孤例。”
“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
明确:a、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
b、成功的假山不仅需要奇石和能工巧匠,也离不开园林主人的精心构思;自然界没有长得完全相同的真山,园林中也不应有堆叠得一模一样的假山。一句话,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⑷池沼的安排有何讲究?
池沼大都引用活水,池沼设计因地制宜,桥梁安排决不雷同,河岸边沿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3、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⑴自读这一段,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应注意些什么?
注意高树与低树、落叶树与常绿树、季节不同的花树的相间映衬,栽种中式的藤萝、不栽西式宝塔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行道树。
⑵逐句分析: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三两句从正面概括说明栽种上“着眼于画意”,是空间上使高低树俯仰生姿,互相映衬;一是根据季节变化“花树相间”,达到四时不谢。第四句从修剪和栽种方面说明“着眼画意”。第五、六两句举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画意美。
4、讲析第6自然段
⑴在苏园里安排“镂空的花墙、无所依傍的廊子、一面大的镜子……”这样做想达到什么目的?为了避免一览无遗、为了体现柳暗花明;为了增加景致的深度、层次和观赏点;为了给人“如在画中、美不胜收”的感觉。
⑵你能运用刚学到的知识,谈谈你对杜甫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理解吗?窗子本来是起阻隔作用的,可是推开窗户,西边的山岭,白雪皑皑,尽收眼底,反而别有洞天,是景外有景,景中有景……
(四)、略谈其他段落
1、完成或达到了四个讲究后苏州园林就可以成为处处完美了吗?苏州园林大处十分讲究,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小处也“不可忽视”,更进一步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处处入画”。
2、苏州园林各个角落都注意画意美,门和窗简朴而别具匠心。苏州园林的彩绘也“自出心裁”。这几节是紧紧围绕“处处入画”的说明中心来说明的,而且巧妙地照应了第一段中“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之句。
三、反馈和迁移
1、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完美的图画的效果,你能从文中找到例句证明吗?(从游览者的角度来谈)
2、游览苏州园林有没有最佳观赏角度和观赏时间?谈谈你的看法!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角度)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3、“鱼戏莲叶间”和“荷动知鱼散”这两句诗意境上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句?)文章结尾叶老说“可以说的不止以上这些”的确,苏州园林值得我们了解的还有很多很多,介绍苏州园林的方法和思路也不会只有本文的一种。它要我们亲身去体验、用心去品味、执画笔来描绘、写文章来赞美……
四、小结。
本文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角度)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美和眷恋之情。
五、作业。板书设计(2)用词准确、精当、周密A、准确运用副词、动词、数词及附加语:“池沼大多引用活水”“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大多”“极少”用得很有分寸,不因其“多”或“少”而忽略例外的情况,哪怕这个例外是个别的,也要在文字中表现出来。“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因为要求得“完美”,所以用了“务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总”“一切”等准确的词语,因为要构成“完美”的图画,所以“绝不容许”“伤美”“欠美”。这样准确说明苏州园林异中之同的整体特征。B、用词严密,紧扣中心,前后呼应:教学后记课题都市精灵课型新授课时一课时主备张玉公审核王超备课时间20111012教学目标1、带着感情读透文章,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2、抓住关键语句、语段,探究作者的观点成因和态度倾向,让学生了解现代某些都市的缺陷,明白“都市中人与鸟兽共处,才能优化生活质量”的道理,从而使学生更深地懂得环保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重点:整合、梳理知识,感受“都市+精灵”的美和意义。
难点:联系学生自己的周边环境,结合文章内容,思考当地现状的改善策略。教学难点重点:整合、梳理知识,感受“都市+精灵”的美和意义。
难点:联系学生自己的周边环境,结合文章内容,思考当地现状的改善策略。教学过程集体备课共案个案备注(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对“与狼共舞”的画面有怎样的感受?(恐怖、惊悚、难以想象等)但是,有一位作家就提出了具有现代意识的,听似荒诞却很漂亮的人居生活状态——“与狼共舞”的生活,里面充斥的是刺激或是和谐?我们一起来走入这篇课文——《都市精灵》(板书)。
(二)简介作者
(三)整体感知全文
1.请学生查字典,理解“精灵”这个词的含义,并且思考:文章中的“精灵“指的是什么?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边读边划重点字词。
如:嬉(xi)戏
围剿
驻足
栖息
荒诞
硕大
一抿
退避三舍
孤城寡人
读后明确:“精灵”,原指反抗上天统治的“恶魔”,文中指都市里的小动物,强调了动物们的活泼可爱;也意在突出都市中动物们的稀少和珍贵。
2.师提问:文中涉及到对哪些个都市的哪些小动物的描写?作者对此各有怎样不同的感情?
北京——以前:麻雀、老鸹、燕子
“不可缺少的空中伙伴雕
现在:喜鹊
“一景”
小松鼠
“一宝”
啄木鸟、百灵鸟、黄鹂、小黄雀“一只或一双”、“幸事”
乌鸦
“孤独而寂寞”、“久违”
老鸹、燕子
“稀有'
麻雀
“构不成景致”、“可惜”
昆明——红嘴鸥
“羡慕”
上海——
鸽子
“佩服”
旧金山——
海兽、海鸟
“一大享受”3.作者所描写的这些小动物的语句中,请学生描述自己感受最深的画面。(学生各抒己见)小结:面对北京几十年来小动物愈益稀少的现状,作者感慨颇多,表示深深地不幸和惋惜,从而对拥有自己都市动物的昆明,美国等地赞叹、羡慕不已,同时也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
(四)理解作者的观点
1.提问:请学生找出能表示作者观点的语句。
明确:第6、11、12小节
2.齐读这三小节
3.学生思考:根据这三小节的内容,你是如何理解作者的意思的?
参考答案:
――每座城市都需要作为自己标志和象征性的小动物,意在突出动物在城市中重要地位。
――人、鸟、鱼、兽必须友好共处,这能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和生活环境的优劣程度。
――动物们的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责任在于人类。
――对于一些城市而言,不能是只有人,没有动物,要“与狼共舞”。4.让学生理解“与狼共舞”的含义,即“人与鱼、鸟、兽共存的和谐局面”。思考:怎样才能拥有这样的局面?联系平时所了解的情况,谈谈看法。
——针对环境保护和保护动物的知识展开论述。
(五)总结全文作者有感于某些现代都市连鸟雀也不见的实际情况,提出都市中人应与鱼、鸟、兽共处的观点,要优化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唤醒每个人的环保意识和动物保护意识,并付诸于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六)赏析文中精彩语词、语句1、
找出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2、
请学生选择富有特色的语词、语句进行赏析。如:选择富于表现力的词语表现动物的状态:“腾”、“抿”“射”、“钻”;创造新词和借用旧词相结合:“孤城寡人”、“与狼共舞”语句富有韵律,节奏感、音乐性强:“跳来跳去,飞来飞去,叫来叫去,非常活跃”
(七)拓展练习
作为一个新园区人,我们感叹于园区的经济发展和绿树成荫,但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失去了一些东西,很明显的是,我们周围的动物,如鸟类也在慢慢地减少,甚至在园区的部分地方,看不到鸟的影子,对此,同学们,你们有何话说?(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八)课后练习
我们苏州是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文化城市,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越来越受瞩目,但还没有城市自己的标志性动物,请你以信的形式,运用本文观点,向我们苏州市的市长反映意见,写一个300字左右的片段训练。(九)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结束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都市精灵舒乙精灵——活泼可爱的小动物
(喜爱、羡慕、珍贵)都市——与狼抉舞、人兽共存
(希望、努力、和谐)教学后记课题幽径悲剧课型新授课时一课时主备张玉公审核王超备课时间20111012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主要运用描写和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理解文章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了矢志不移地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教学重点重点: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教学难点强烈的悲剧效果。
教学过程集体备课共案个案备注一.导入。人物有悲有喜,故事有悲有喜,一条小路还会有什么样的悲剧呢?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季羡林的《幽径悲剧》,从中去感受这些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读前设问:题目为“幽径悲剧”,可文章实际是在写幽径的悲剧吗?请你根据课文的内容把课文题目“幽径悲剧”中的“幽径”换掉,你觉得换成哪个词语好?为什么?明确:“藤萝”。因为从全文的主要内容来看“悲剧”的主角是幽径中地位不同寻常的“藤萝”。
三.再(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感知文章结构。设问1:题目为“幽径悲剧”,那么文章的哪几节文字是在整体上写“幽径”呢?明确:1—6节文字。设问2:刚才同学们把题目中的“幽径”换成了“藤萝”,那么文章的哪几节文字是在写“藤萝”呢?明确:7—16节文字。设问3:那么文章的哪几节文字是在写“藤萝”的“悲剧”呢?明确:11——16节文字。请同学们据此把文章分成三部分,研读每部分内容,各拟一个尽可能简洁的小标题。第一部分(1—6)
幽径四季美景。第二部分(7—10)
幽径藤萝之美。第三部分(11—16)
藤萝悲剧。
四.研读课文第一部分(1—6)设问:这部分文字从两个方面写了幽径的美,是哪两个方面呢?明确:从历史方面写幽径自有来头,不可等闲视之。从自然环境方面写幽径四季美景。设问:幽径之美,美在何时?美在何处?请找出这些景色描写的句子,反复朗读,用心体会。明确:美在四时,美在湖山。设问:美是需要人用心去体会的,你觉得文中哪些语句表明作者体会到了这美?明确:“人们仿佛是在绿雾中穿行”,“几乎让人不辨四时了”,“真能使懦者立怯者强,给人以无穷的感染力”,“人们置身其间,决不会感到冬天的萧索了”。
五.研读课文第二部分(7—10)设问:找出写藤萝之美的文字。明确:第8节的“它既无棚……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从“盘曲而上”之形,“蓦地”扑鼻之香,“万绿丛中一点红”之色等几方面来写的。设问:美是需要人用心去体会的,你觉得文中哪些语句表明作者体会到了这美?明确:第7节的“在所有这些神奇的东西中,给我印象最深、让我最留恋难忘的是一株古藤萝”,第8节的第一句:“根据我个人的评价,在众多的藤萝中,最有特色的还是幽径这一棵”,第8节的最后一句:“直到此时,我才清晰地意识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顾而乐之了”,第10节的“每到春天,……不足为外人道也”。
六.思考讨论悲剧效果产生的第一个原因。设问:文章写的是幽径、藤萝悲剧,却用大量笔墨写了幽径、藤萝,文章为什么这样安排呢?提示:悲剧就是对美的毁灭。对幽径、藤萝写得越美,它们遭毁灭后造成的悲剧效果越强有力。作者采用层层铺垫的手法来构思全篇,大有曲径通幽之趣。
七.研读第三部分文字,品味语言,感受、探究主题。(一)我很想和同学们一起继续在美丽的幽径中去享受藤萝之美,可现实是残酷的,让我们看看在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读前设问:在美丽的幽径中,藤萝身上发生了什么?作者面对发生的一切有何感受?明确:藤萝被砍;作者对此感到痛苦、悲哀至极、害怕。(二)品味描写藤萝被砍惨状的语言,明确悲剧效果产生的第二个原因。设问:老师曾经告诉大家“悲剧就是对美的毁灭”,我还想告诉大家“悲剧就是把美毁灭给人看”,请同学们找出展示藤萝被毁惨状的文字,认真朗读,体会其悲剧效果。明确:在文章的第11节:①“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②“再抬头向上看,……还在绿叶丛中微笑。”③“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三)品味描写“我”、抒发“我”的痛苦心情的句子,明确悲剧效果产生的第三个原因。设问:上面大家已经知道“悲剧就是对美的毁灭”,“悲剧就是把美毁灭给人看”,我还想告诉大家“悲剧的气氛会因为渲染而更为强烈”。同美需要人感受一样,悲剧也是需要人感受的,本文就是通过对“我”的痛苦感受的反复渲染,来增强悲剧效果的。请同学们找出渲染我痛苦感受的文字,认真朗读,体会其悲剧效果。明确:——对我走在断藤下的动作、肖像、心理的描写。(13节)——借助藤萝之嘴抒发内心的愤懑。(14节)——直接抒发自己的痛苦又无可奈何的心情。(15节):从“决不会……”、“偏偏……”两个排比修辞的角度分析。
板书设计第一部分(1—6)
幽径四季美景。第二部分(7—10)
幽径藤萝之美。第三部分(11—16)
藤萝悲剧教学后记课题幽径悲剧课型新授课时二课时主备张玉公审核王超备课时间20111012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主要运用描写和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理解文章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了矢志不移地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教学重点重点: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教学难点强烈的悲剧效果。
教学过程集体备课共案个案备注一、复习旧课
检查背诵课文最后两段。
二、继续学习第三部分
思考:作者运用哪几种表达方式来写藤萝的悲剧?
明确:作者主要运用描写和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来写。首先描写了“今年春天”所见的吓人景象“成了吊死鬼”,而尚未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这种景象令人无比震惊、害怕和痛心。从此以后,“我真有点怕走”这条幽径。文章具体描写了“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的景象,渲染了“我简直是悲哀至极”的心情,又具体摹状了“我隐约听到”的“古藤的哭泣声”,又以议论之笔,指出二三百年来“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只是“为人间增添美丽的藤萝”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孤立无助,只有哭泣,哭泣等,这一切笔墨,充分表现了真、善、美毁于愚氓之手的悲剧,抒发了强烈的痛悼之情,有着催人泪下的笔力。
这一部分的最后,作者从自身的角度论述“我”为古藤伤心的原因。维护真善美的责任,一个倔强的老人,表现了矢志不移的决心。
三、品味语言
揣摩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唯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
为什么作者对一棵古藤会产生这样的感觉?
2、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
作者对他所说的伟人是什么感情?你是怎样理解的?
3、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
作者批评世人缺了点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对古藤的感觉,是与特定的环境分不开的。“经过了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不但人遭劫,花木也不能幸免”,这一棵藤萝成了仅存的一棵,因而也就成了唯一的精神寄托和安慰。
2、作者对他所说的伟人有着鄙视的感情。“这样”是指的是富于感情,具有博爱之心。伟人们决不泛爱生灵,处事铁面无情,甚至滥杀无辜。作者将“伟人们”置于自己的对立面,无疑怀着鄙视厌弃的感情。
3、作者批评世人只知道追名逐利,缺少对于自然、对于他人的关爱、自私、冷漠、无情。
四、探究
课文中说:“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怎样看待“愚氓灭美”的事实?从中可悟出什么道理来?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作者用“毁于愚氓之手”来概括藤萝的悲剧,这是非常慎重、准确而发人深思的。文章写于1992年,“十年浩劫”已结束十五六年,改革春风劲吹,取得了重要成绩。但是,由于国民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因而出现了“愚氓灭美”的现象。从中可以看到努力实行科教兴国、提高国民思想文化和审美素质的重要。
五、小结
本文描绘了幽径藤萝之美和置身其中的情味,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事实,抒发了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一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明天不封阳台课型新授课时一课时主备张玉公审核王超备课时间20111012教学目标1、仔细阅读课文,在抓住中心事件的基础上,把握贯穿本文的线索,体会简洁而传神的描写和形象化的议论在文中的作用。
2、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模拟体验。由于受伤的鸽子的出现,引出文中父子对明天是否封阳台这个问题的思考,学习本文要感受“我”和儿子的美好情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提出自己“人与自然”问题的设想
。教学重点简洁而传神的描写和形象化的议论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不能让学生过多的停留在对动物的喜爱和同情上,要让他们把这种情感上升为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教学过程集体备课共案个案备注(一)
教学流程,设计意图
1、
教师指导: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2)
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3)
研习课文,把握主旨。
(4)
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
(5)
联系生活,引发思索
。
2、学生活动:
(1)
走进情境,引发兴趣。
(2)
朗读课文,理清线索。
(3)
边读边思,理解课文。
(4)
边读边品,体会感情。
(5)
联系生活,倾吐真情。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大家喜欢吗?为什么
课件展示一组动物图片(麻雀、喜鹊、黄鹂、燕子、鸽子)
鸟儿是大自然的精灵,它们以美妙的声音和优美的姿态给人类带来了很多欢乐。现在如果你们家忽然飞进了一只小鸟,你会怎么对待它呢?
生:1、善待它,不关阳台的窗户,让小鸟来去自由
2、善待它,把它关起来养着
3、虐待它,甚至吃了它
现在,有一只受伤的鸽子飞进了一户人家的阳台,引起了一对父子的关注,也引发
了父亲对生活的一些思考,今天让我们一同体验他们的一段心路历程。
(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理清线索。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一只鸽子使作者封阳台的决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中理出课文的线索。
讨论后板书:要封阳台
——封阳台吗?——不封阳台
课文有一条明显的叙事的线索:封不封阳台
三、
边读边思,理解课文。
让我们进一步阅读课文,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
1、为什么明天要封阳台呢?
(生: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
是的,现代都市紧张的生活使人们渴望封住阳台,给自己留下一个清净的空间。
2、后来为什么这种想法又动摇了呢?
(生:是因为一只受伤而又在孵蛋的鸽子的到来)
鸽子的到来,使儿子产生了哪些想法?父亲又抱着怎样的态度?结合文中有关语句说说。
(儿子:惊喜、忧虑、怜爱
父亲因为一只受伤的鸽子也动了恻隐之心,希望给鸽子一个安身立命的所在。)
3、为什么最后决定不封阳台?
提示:父亲仅仅在关注这只鸽子的命运吗?仅仅为儿子有个“玩伴”考虑吗?父亲还有怎样深远的思考?
大家觉得作者在文中其实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愿望?
打开阳台,让鸽子自由来往;打开阳台,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板书)
四,品味语言,
体会情感。
作者的这种情感流淌在字里行间。文中有很多生动传神的描写很能触动我们,引起我们的共鸣,让我们体会到作者的深情渴望。下面我们一同来欣赏文中的几个精彩片段。
1、
请大家说一说,首先是什么打动了作者,唤起了父亲心中的一份柔情?
课件:对鸽子的描写部分,指名有感情的朗读。
在对鸽子的描写中什么最令你怦然心动?
“我”会怎么想?请大家发挥想象,与鸽子来一段心灵的交流好不好?同桌先模拟交流一下。然后指名表演。
如:1)亲爱的主人啊,我已经受伤了,你还会像那个粗鲁的人吗,求求你,放过我吧。
2)好心的人啊,我已经有宝宝了,请你仁慈一点,放过我们吧。
……
教师小结:从鸽子与作者的心灵的交流中,大家觉得课文营造了人和动物相处时一种怎样的境界?(温暖、温馨、和谐、祥和,驯美的鸽子唤起了人内心深处的一份柔情,人与鸽子和谐相处,温馨动人。)有感情的读
2、作者此时思绪飘向远方,又想起了一件什么事情?人与大自然的一次亲密接触。
(女生读)描写草原的部分,远离都市的人们来到草原看到美景有怎样的心情?
大家有过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感受吗?
提示:旅游或星期天的经历感受。
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讲述,我们感受到了人亲近自然,与自然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充分享受了生命的美丽和生活的欢乐,大自然是上苍赐予我们人类最好的伙伴。
3、动物是如此可爱,大自然是如此多情,可是我们人类又是怎样对待可爱的生灵和美丽的大自然的呢?
课件展示人类残杀生灵、破坏环境的画面
。教师画外音。
面对人类的种种冷酷无情,贪婪自私的行为,作者发出了怎样深情的呼吁,自然界又怎样发出了痛苦的倾诉?
课件:10节和12节的两组令人动情的句子,让我们放声朗读这些文字。
你感觉到作者怎样的心情?你能听到大自然的心音吗?
请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这两段文字。齐读。
同学们,假如我们人类只知道滥捕滥杀、滥砍滥伐、毫无顾忌的排放污气污水……最终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播放课件: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无数触目惊心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大家可以用文中的一句话表达这个意思吗?(人类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人类也在毁灭自己。)
五、联系现实,真情呼唤:
生活中这类现象还有很多,大家面对这些现象肯定有很多话要说,你能模仿这些句子也来发出自己的呼唤吗?
1)我希望:
不再
如:餐桌上,不再摆上猴脑的宴席
青藏高原上,不再把黑洞洞的枪口对准藏羚羊
果子狸的病毒不再让国人惊恐万状
芦苇丛中不再听到丹顶鹤凄厉的叫声
……
2)
是大自然对人类痛苦的哭诉。
如:天空冒着浓烟,河水发黑变臭,臭氧空洞越来越大,土地日渐荒漠,沙尘暴不停肆虐,温室效应加剧,厄尔尼诺现象加剧,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同学们,听到你们发自内心的呼喊,我非常感动。我觉得,大家都已经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人类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人类应该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善待自然,其实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付出努力,我们的世界一定会更加美丽。
让我们看看生活中的动人画面吧!
播放课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画外音:
生命是如此可爱,它带给人类多少快乐。
自然是如此清新美丽,它使我们的世界充满诗情画意。
幸福生活不仅在于丰衣足食,也在于碧水蓝天。
同学们,在下课之前,让让为大家朗诵一首小诗:
播放配乐课件:
生命是如此可爱
让我们用心呵护每一个生灵
地球是如此的美丽
让我们珍惜这共有的家园
当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们的生活便永远快乐和温馨
播放课件。
祝同学们:打开心灵的阳台
沐浴阳光与风雨
拥抱美丽的自然
创造和谐的家园板书设计板书:
要封阳台
↓
父子关爱受伤的鸽子
传神的描写
封阳台吗
↓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形象化的议论
不封阳台
教学后记课题治水必躬亲课型新授课时一课时主备张玉公审核王超备课时间20111012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文中所讲述的道理。
2.理解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积累文言词汇。
3.学习文中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的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了解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教学难点
1.掌握文中的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了解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教学过程集体备课共案个案备注
(一)导入新课: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地制宜,终将水患制服,被后世传为佳话。清官海瑞,他体恤民情,严惩贪官污吏,与包公齐名,被称为“海青天”。可我们同学知道吗?他在治水上也颇有成就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海瑞治水的文章《治水必躬亲》(板书),看看他是如何治理水患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朗读课文(自主学习与合作)
自由读,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读,扫除文字障碍。
同桌之间互读互听,指出并纠正错误。
指名朗读并及时评价
集体朗读。
理解课文
(培养学生养成“三看一查”的习惯)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认真阅读课文(看课文,看注释)
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有疑问的字词查找工具书(查工具书)
看课后的探究与练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合作交流
小组交流:将自学得到的成果在小组内加以展示。(小组互译、互评、互议,最大程度上理解课文。)
全班交流:组织学生翻译课文,学生评议,教师作适当的补充与归纳。
师生相互质疑,加深理解。
(三)研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正反对比论证)
1.请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完成下列问题:(投影显示)(1)
请在文中划出表示中心论点的语句。(2)若治水不躬亲将带来怎样的后果?为什么?(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3)
文章以海瑞治水为例说明了什么道理?它是怎样证明观点的?
2.学生思考讨论,教师作适当补充。(完成板书)
课文第一段:文章开头一句,用两个“不可”,从反面强调治水不可固执一端;接着用“盖”领起下文,解释不可固执一端的原因,并用两个“非┅┅不┅┅”双重否定句式,强调治水必须观察、测量和广泛征求意见的重要性;然后用“是以”一句,得出结论,提出论点。课文第二段:这一段先正面讲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接着从反面说,用假设论证的方法来说明不躬亲,不清廉带来的后果是治水不成。
(四)加强巩固:
1.
反复诵读课文,争取当堂成诵。
2.
完成“探究·练习”中的习题二。
(五)课后作业:
1.课后查阅有关海瑞的文章,进一步了解海瑞其人其事。
2.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难道只有治水才要躬亲吗?请谈谈你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
海瑞治水躬亲,清廉
(正面)躬历山川,亲劳胼胝不躬亲,不亲廉,则治水不成
(反面)
正反对比论证(提出论点)
(摆事实,讲道理)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大地上的事情》课型新授课时一课时主备张玉公审核王超备课时间20111012教学目标1.善待野生动物,善待大自然,即善待自己的道理。
2.品味文章洗练精当的语言。
3.激发大家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的主要见解。
2.明确“善待大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己”的道理。教学难点品味文品味文章洗练精当的语言章洗练精当的语言教学过程集体备课共案个案备注一、导入新课
《明天不封阳台》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作者由封阳台这件小事生发出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发展的大道理,真可谓观察入微,匠心独运。散文家苇岸看到一只鹞子在田野上空捕食,也写了一篇文章,他会想到什么,能告诉我们什么呢?(导入意在激趣)
二、整体感知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解决生字词,了解作者并熟悉课文内容。
1、字词积累
鹞子
(yào)
鹧鸪(zhègū)
贫瘠(jí)
飒飒(sàsà)
挥霍
(huò)
汲取(jí)
梭罗(suō)
用之不竭
(jié)
2、作者简介
苇岸,1960年1月生于北京市昌平县北小营村,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2年在《丑小鸭》发表第一首诗歌《秋分》,1988年开始写作开放性系列散文作品《大地上的事情》,成为新生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品。
3、课文两个片段分别写了什么?(试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学生活动:快速浏览文章,用一句话概括。
教师点拨:
(1)作者由“徒劳盘旋的鹞子”所想到的。
(2)写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三、合作探究
(一)研读课文内容
1、学生活动:思考大地上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点拨:一只鹞子在空中盘旋觅食,结果徒劳无获。
2、那么为何会徒劳无获呢?
3、从梭罗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4、人类和地球是什么关系?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唇亡齿寒
相互依存
息息相关
5、思考:你认为选文意在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要求学生能从文中找出具体语句予以证明。此环节设计意在整体上把握全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着重引导学生抓住下列语句理解“善待野生动物,善待大自然,善待地球,即善待人类自己的道理。”
(1)不能维持一只兔子的生活的田野一定事贫瘠无比的。
(2)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很像人与她的生命的关系。
(3)今天,各国对地球的掠夺,很大程度上已不仅仅为满足自己国民的生活。
(二)语言特色探究
1、酝酿感情再次朗读课文,小组派代表开展朗读竞赛。
2、选择最喜欢的句子加以品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提示:找描写生动,议论深刻的句子,诵读体会。)
(1)不能维持一只兔子的生活的田野一定是贫瘠无比的。
点拨:这里的“贫瘠”是指野生动物几乎绝迹了,尽管粮食产量在不断增加。
(2)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很像人与他的生命的关系。
点拨:每个人都很珍惜自己的生命,我们要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爱地球。
(3)今天,各国对地球的掠夺,很大程度上已不仅仅为满足自己国民的生活。
点拨:有些国家,特别是少数发达国家,不断提高军费开支,大搞强权政治,到处插手,到处干预,动辄狂轰乱炸。“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只是为了获得一项冠军的“荣誉”——“老子天下第一”。它们也是以掠夺地球、毁坏地球为代价的。
(4)“因人类的扩张在平原上已近绝迹的野兔”中的“已近”一词可否去掉,为什么?
点拨:不可以。去掉就变成野兔完全绝迹了,与事实不符。
(5)梭罗认为“不能维持一只兔子的生活的田野一定是贫瘠无比的。”句中的“贫瘠无比”的内涵是什么?
点拨:动植物急剧减少,荒芜不堪,自然环境破坏严重。
四、拓展延伸
1、通过你对课文的理解和以上的分析,你认为这样的大地还是我们人类和动物居住的天堂吗?这种现状又是怎么造成的?
明确:不是天堂,这种现状是由于人类对地球滥采滥伐,任意掠夺,肆意扩张,滥垦滥猎所造成的。
2、你认为人与地球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
明确:人和地球应该和谐相处。
3、说说我们人类应该采取哪些积极行动来弥补自己所犯下的过失?
明确:
(1)保护生态环境,如不乱砍乱伐,不排放废水废气,不使用可能危及其他物种的农药等。
(2)保护野生动物,如设立保护区,禁止捕捞猎杀,对于濒临灭绝的物种实行人工护养繁殖等。
(3)加强宣传教育,形成正确的环境意识、地球意识等等。
五、总结全文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大自然是奇异美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鸟一兽,这才是和谐的自然组合,这才是人类生存的最佳环境。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善待野生动物,善待大自然,善待地球,也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六、布置作业
1、练笔:用300字左右的短文描绘一幅未来理想社会的美丽画面。
2、整理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熟读成诵。
板书设计
附板书设计:
文笔精华
鹞子徒劳
田野贫瘠
地球空乏
人类痛悔
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教学后记课题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课型新授课时一课时主备张玉公审核王超备课时间20111012教学目标1.继续记叙文写作知识的学习。
2.了解记叙中的议论的作用,并在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加以应用。
3.展示生活中美丽的画面,表现人类最真挚的感情。
教学重点1.继续记叙文写作知识的学习。
2.了解记叙中的议论的作用,并在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加以应用。
3.展示生活中美丽的画面,表现人类最真挚的感情。
教学难点1.继续记叙文写作知识的学习。
2.了解记叙中的议论的作用,并在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加以应用。
3.展示生活中美丽的画面,表现人类最真挚的感情。
教学过程集体备课共案个案备注一、上作点评
二、我来说题
(学生就本题交流自己的理解及写作思路、方法等)
三、写作指导
1.命题设想
学习了五单元的课文后,我们深深地被作者们的大爱所感动,同时也被他们优美的语言所吸引,他们将炽烈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还得益于他们巧妙的写作手法,在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这种手法的运用。
2.训练目标
①了解记叙中的议论的作用,并在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加以应用。
②展示生活中美丽的画面,表现人类最真挚的感情。
3.思路点拨
题目:他(她)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这是一篇记人的文章。他(她)既然能深深地留在你的记忆中,在你们的交往中就一定有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私人装修协议合同范本
- y=109x3+25x函数的定义法计算导数步骤
- 交安工程合同范例
- 承包水田种植茶叶合同范例
- 个人维修机器合同范例
- 中介购房合同范例照
- 政府采购代建房合同范例
- 合同范例 英语翻译
- 建材门店劳动合同范例
- 智能锁厂家采购合同范例
- 医院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培训课件
- 2023年高校财务处长述职报告范文
- 体系年度工作总结培训课件
- YY/T 0506.6-2009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第6部分:阻湿态微生物穿透试验方法
- GB/T 28799.2-2020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
- 中医学课件八纲辨证(四节)
- GB/T 17991-2009精细陶瓷术语
- 林黛玉进贾府-图文
- 武汉大学2023年623法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 国家开放大学建筑结构试验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 2023年辽宁省工程咨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