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三化学新高考备考一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
一、单选题
1.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FI的的是
ABCD
II1^^帝
装/爪乙收乙街
▼—粗化住他售;
1
置\公一乂斤i
4・IIr?Er
目
提纯乙酸乙酯发生铝热反应
干燥CO2制取。2
的
A.AB.BC.CD.D
2.以叶蛇纹石[主要成分是Mg6(Si401o)(OH)g,含少量Fe2(h、FeO、AI2O3等]为原料
提取高纯硅的流程如下:
叶蛇纹石----丽--->SiO-----标—>粗硅---而―>SiHC13-----际―>局纯硅
反应12反应2反应3反应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2的副产物可作燃料
B.反应3和反应4的副产物可循环利用
C.反应1、2、3、4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上述流程中反应3和反应4不可在同一容器中进行
3.下列关于物质检验或推断正确的是()
A.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某溶液,观察到白烟,则该溶液为盐酸
B.对某物质进行焰色反应,观察到黄绿色的火焰,则该物质为饮盐
C.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能产生.无色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存
在SO32-
D.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加热,若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
体,则证明原溶液中存在NHi+
4.下列实验操作规范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先在两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右盘添加2g祛码,左
A称取2.0gNaOH同体
盘加入NaOH至两盘平衡
B除去CO2中的SO2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Na2c03溶液中
证明Na2c0?溶液中存在向含有酚酰的Na2col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观察颜
C
水解平衡色变化
向洁净的锥形瓶中加入20.00mL待测硫酸,用
D测定硫酸浓度
0.1000mol/L的NaOH标准液滴定
A.AB.BC.CD.D
5.一种从含BL废水中提取Br2的过程,包括过'滤、氧化、正十二烷萃取及蒸储等步骤。
己知:
物质正十二烷
Br2CC14
密度/(gem3)3.1191.5950.753
沸点/℃58.7676.8215〜217
*■
■MH
'-.t-J
NnOfl
J04.
、口二w埔液
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甲装置过滤时,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漏斗中的溶液
B.用乙装置将废水中的BL氧化为Bn
C.闪装置中用正十二烷而不用CCL,是因为其密度小
D.可用装置丁进行蒸储,先收集到正十二烷储分
6.以氯酸钠(NaClO,)等为原料制备亚氯酸钠(NaCIO—的工艺流程如下:
NaCIOj粗产品
一母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CIO2可以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且比氯气更高效
C.对于反应2,反应过程中会有气泡逸出,生成的气体为。2
D.粗产品还需要经过洗涤和减压干燥才能得到纯爱较高的产品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铁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FezOj
②铝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
③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浓氨水滴入A12(SO4)3溶液和A12(SCU)3溶液滴入浓氨水的反
应
④铝粉与氧化镁共热可制取金属镁
⑤用过量氨水除去Fe3+溶液中的少量Al3+
⑥除去A1(OH)3中混有的少量Mg(OH)2: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
入过量CO2后过滤
⑦除去FeCb溶液中混有的FeCb:加入过量铜粉,过滤
⑧生铁、普通钢和不锈钢中的碳含量依次增加
A.@@©⑦B.②③@⑧C.②©©⑦D.③⑥
2
8.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H4\CU\SO32-t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溪水,溶液呈
无色,则下列关于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肯定不含I②肯定大含CM'③肯定含有S03?-④可能含有「
A.①®B.®®®C.③④D.②③④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
向5mLFeCh溶液中加入5滴同浓度的KI溶液,再加入FeCh与KI的反应是可
A
几滴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逆反应
向AlCh溶液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先生成白色
BA1(OH)3具有两性
沉淀,后沉淀消失
铜片加入稀硫酸中,加热无明显现象,再加入少量硝酸钾
C硝酸钾作催化剂
固体,溶液变蓝
向盛有2mL0.1mol/LNaCl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同浓度
DAgNC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振荡后再滴加4滴同浓度Ksp(AgI)<Ksp(AgCl)
KI溶液,沉淀转化为黄色
A.AB.BC.CD.D
10.下列各组描述正确的是
A.化工生产要遵守三原则:充分利用原料、充分利用能量、保护环境。①燃烧时使
用沸腾炉②制硫酸时使用热交换器③制盐酸时将氯气通入燃烧的氢气中,这3种化
工生产分别符合以上某原则
B.①用燃烧的方法鉴别甲烷、乙烯和乙快②用酒精萃取溟水中的溟③用水鉴别硝
酸锈和氢氧化钠固体④用力滴法鉴别Na2co3、盐酸、BaCb、NaCl四种溶液以上均
能达到实验目的
C.①用硫粉覆盗地下撒有的永②金属钠着火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扑灭③用
热碱溶液洗去试管内壁的硫④用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是否集满以上操作均
合理
D.①过氧化氢:火箭燃料②碳酸氢钠:食品发酵剂③钠:制氢氧化钠④硫酸:制蓄电池
以上物质的用途均合理
二、多选题
11.下列玻璃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有
A.烧杯B.容量瓶C.量筒D.试剂瓶
1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显气的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下列说法不本酶的是
A.加热前无需对a试管预热
B.碱石灰的作用是干燥氨气
C.b试管口下的原因是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A
D.a试管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a(OH)2+2NH40=CaQ2+2NH3T+2H20
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
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项
碳酸的酸性比苯酚的
A室温下,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
强
1
室温下,向浓度均为0.1molL-的BaCb和CaCL混合溶KsP(BaSO4)<Kip
B
液中滴力口Na2sC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CaSO4)
室温下,向FeCh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再滴加几滴淀Fe3+的氧化性比卜的
C
粉溶液,溶液变蓝色。强
HSO3-结合H+的能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O.lmolL-iNa2s03溶液的pH约
D力比
为10;O.lmolL-iNaHSCh溶液的pH约为5。
S03?-的强
A.AC.CD.D
14.•定量的碳与8.0g氧化铜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如图所示),反应前后测定装置I、
装置H的质量记录如卜;卜.列分析正确的是
反应前质量(g)反应后质量(g)
装置I56.355.2
装置11242.9243.7
A.1中减少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
R.II中增加的质量是吸收的一氧化碳的质量
C.反应后I中固体成分可能有3种情况
D.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混合物
15.某同学采用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zCh、Fe,少量碳)制取碳酸亚铁(FeCOa),设计
了如图流程,根据流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稀硫酸NaHCOj谷if攵
滤渣I
A.工业废铁屑往往附着有油脂,可通过热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除去
B.反应2的离子方程式:Fe2++HCO.v=FeCO314-H+
C.操作I为过滤,洗涤操作,一系列操作0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D.为避免硫酸溶解时Fe2+被空气氧化,废铁屑应适当过量
三、有机推断题
16.有机物A〜M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A与F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相同,且均能与
NaHCCh溶液反应,F的分子式为C9H10O2,且不能使澳的CCI4溶液褪色,D能发生银
镜反应,M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产物,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请回答:
(1)B、F的结构简式分别为、o
(2)反应①〜⑦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填反应序号)。
(3)D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⑦的化学方程
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80〜260之间,从以上转化中不能确认A中的某一官能团,
确定该官能团的实验步骤和现象为o
(5)符合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种。
a.能发生银镜反
h.能与FeCh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核磁共振氢谱上有四个峰,其峰面积之比为I:1:2:6
四、工业流程题
17.五氧化二氮(N2O5)是一种绿色硝化剂,在军用炸药、火箭推进剂、医药等工业中得
到广泛应用。常温下NQ5为白色固体,可溶于二氯甲烷等氯代烧溶剂,微溶于水且与
水反应生成硝酸,高于室温时不稳定。回答下列问题:
(1)1840年,Devill将干燥的氯气通入无水硝酸银中,首次制得了固体N2O5。该反应的
氧化产物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用臭氧Q)氧化法制备N2O5,反应原理为N2O4+O3TN2O5+O2。
实验装置如卜.图:
(填字母编号)中,打开装置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随即关闭。一段时间后C中液体变为
红棕色。然后打开活塞K,通过臭氧发生器向三口烧瓶中通入含有臭氧的氧气。
a.热水b.冰水c.自来水d.饱和食盐水
(3)C中二氯甲烷(CH2CI2)的作用是(填字母编号)。判断C中反应已结束的简单方
法是o
a.溶解反应物NO,b.充分混合反应物使其反应更加充分c.控制O3的通入速度d.
溶解生成物N2O5
(4)该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缺陷,请指出______0
⑸N2O5粗产品中常含有N2O4。该兴趣小组用滴定法测定N2O5粗产品的纯度。取2.0g
粗产品,加入20.00mL0.1250moi-L-i酸性高铳酸钾溶液。充分反应后,fflO.lOOOmol-L-1
H2O2溶液滴定剩余的高镉酸钾,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H2O2溶液17.50mL。已知:NQ
2+
与KMnO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N2O4+2MnO;+2H2O->Mn+l()NO;+4H+,H2O2
与KMnO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2O2+2MnO;+6H+T2Mn2++5O2T+8H20,H2O2与
HNCh不反应且不考虑其分解。判断滴定到达终点的方法是。粗产品的纯度为_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五、原理综合题
18.碳循环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请回答卜列问题:
大气中的C02库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过度排放将导致酸雨
B.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维持大气中02和CCh平衡
C.煤和石油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
D.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均被氧化
(2)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葡萄糖转化为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3)测定煤或石油的含碳量:将ag的样品进行充分燃烧,测定所得气体(CCh、S02、
NO?、N*中CO2的含量,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所用试剂均过量):
过硫酸Ba(0H)2溶液
钠溶液(含bmol溶质)
(Na2s2。8)
①装置A的作用是。
②实验结束后,还需要向装置中通入N2,其目的是。
③用xmol/LHCl溶液滴定装置B中过量的Ba(OH”,消耗ymLHCl溶液,样品(ag)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列出计算式)。
(4)将C02转化为甲醉,既可减少CO?的排放,又可节约能源,转化过程涉及如下反
应:
反应I:CO2(g)+3H2(g)F'CH3OH(g)+H2O(g)A/7/=-49.1kJ/mol
反应II:CO2(g)+H2(g).CO(g)+H2O(g)A^2
反应IH:CO(g)+2H2(g)"CH30H(g)AH.尸-90.0kJ/mol
(DA〃2=O
②在下图中画出,不同温度下(TI>T2),反应II中CO?的平衡转化率随压强变化的关系
图(请在图上标注温度T]、T2)0
co:
的
平
衡
转
化
率
压强
19.资料显示“Ch的氧亿性随溶液pH的增大逐渐减弱”。某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
KI与02的反应.实验如下。
装置烧杯中的液体现象(5分钟后)
①2mLlmol/LKI溶液+5滴淀粉无明显变化
②2mLlmol/LKI溶液+5滴淀粉+2mL0.2mol/L
溶液变蓝
HC1
③2mLlmol/LKI溶液+5滴淀粉+2mL0.2mol/L
无明显变化
KCI
@2mLlmol/LKI溶液+5滴淀粉+2mL0.2mol/L溶液变蓝,颜色较②
CH3coOH浅
(1)实验②中生成12的离子方程式是o
(2)实验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④比②溶液颜色浅的原因是o
(4)为进一步探究KI与Ch的反应,用上表中的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烧杯中的液体现象(5小时后)
⑤2mLpH=8.5混有KOH的1mol/LKI溶液+5滴淀粉溶液才略变蓝
⑥2mLpH=10混有KOH的1mol/LKI溶液+5滴淀粉无明显变化
I.对于实验⑥的现象.甲同学提出猜想、H=10时02不能氧化厂”,设计了下列装置进
行实验,验证猜想。
mol•L'K1溶液+淀粉
i.烧杯a中的溶液为一。
ii.实验结果表明,此猜想不成立。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通入02后,。
II.乙同学向pH=10的KOH溶液(含淀粉)中滴加碘水,溶液先变蓝后迅速褪色.经
检测褪色后的溶液中含有IO一褪色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o
(5)该小组同学对实验过程进行了整体反思.推测实验①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
是;实验⑥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六、结构与性质
20.Cocq/2Hq常应用于电池、催化剂、染料等方面。含钻废水会污染环境,须经
处理后才能排放C
(i)Cocq「2Hq中钻离子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⑵以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含LiCoO?、Al]为原料可以制备COC2CV2H2O。
主要步骤如下:
①碱浸:将正极材料浸没于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取滤渣(LiCoO。。写
出该步反应的禽子方程式。
②还原:将滤渣浸入稀H2s(力与也0?的混合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酸化用H2s不用盐酸其主要原因:I.盐酸挥发利用率低;n.o
③沉钻:向步骤②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NHjCq」溶液,可得CoGO「2Hq。
(3)氧化石墨烯/硅基杂化膜是一种主要基于“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吸附”处理含重金属离
子废水的常用材料。利汨氧化石墨烯/硅基杂化膜处理某含钻(Co2+)废水,在不同pH的
条件下,对钻离子的吸附效果如图所示,A点吸附率比B点低原因是,C点吸附
—吸附的c(C。)
率比B点低的原因是一。|吸附率K二霸曲中
901-------------------------------------------------------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浓硫酸干燥除水应使用长进短出连接的洗气瓶盛装,A选项错误;
B.NaOH会使乙酸乙脂水解而消耗,应使用饱和碳酸钠溶液,B选项错误;
C.药品装置正确,可以发生铝热反应,C选项正确;
D.MnO?与浓盐酸反应需加热,D选项错误;
答案选C。
2.C
【详解】A.反应2是二氧化硅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硅和•氧化碳,其副产物CO可作燃
料,故A正确;
B.反应3是硅和HC1反应生成H?和SiHCb,反应4是H2和SiHCb反应生成Si和HCL
反应3的副产物是反应4的原料,反应4的副产物是反应3的原料,因此反应3和反应4
的副产物可循环利用,故B正确;
C.叶蛇纹石—W_^SiO?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因此反应1是非氧化
还原反应,故c错误;
D.硅的熔点高,如果反应3和反应4在同一容器中进行,不能达到提纯目的,应通过温度
不同,利用反应3除去难溶性杂质(如SiO2),然后将三氯硅烷蒸储出来,故D正确;
答案选C“
3.D
【详解】A.浓硝酸也具有挥发性,可以和氨气反应生戊硝酸铉固体,也可以观察到白烟,
故A错误;
B.对某物质进行焰色反应,观察到黄绿色的火焰,说明含有钢元素,但不一定是钿盐,也
可以是氢氧化领,故B错误;
C.含有HSO3-的溶液也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C错误;
D.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产
生了氨气,则原溶液含有NFU+,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C
【详解】A、腐蚀性药品不能用滤纸垫上进行称量,应在玻璃器皿中称量,选项A错误;B、
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硫,选项B错误;C、向含有酚酸的Na2c03溶液中滴加CaCh
溶液,观察颜色变化,若红色变浅,则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使碳酸根离子浓度降低,
在CO./+FhOp-HCOd+OH-中平衡逆向移动,氢氟根离子浓度降低,红色变浅,证明
Na2c0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选项C正确:D、锥形瓶中没有加入指示剂,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5.B
【详解】A.搅拌易捣破滤纸,过滤时不能搅拌,A错误;
B.氯气可氧化溟离子,用乙装置将Br•氧化为Bn,B正确;
C.CCL与澳的沸点接近,应选沸点差异较大的正十二烷,便于萃取后蒸镯分离,与密度无
关,C错误;
D.沸点低的先被蒸储出来,根据表格数据,溟先蒸馀出来,D错误;
故诜Bo
6.A
【详解】A.在反应1中,NaClO,和SO?在硫酸的作用下生成Na2soi和CQ,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2C1O;+SO产SO:+2QO2,根据离子方程式可知,氧化剂(CIO:)与还原剂(SO?)
物质的品之比为2:1,故A错误;
B.C10?是新型消毒剂,具有强氧化性,因此可以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又相较于Cl-
二者做消毒剂时均被还原为-1价,因此杀菌消毒时单位质量下转移电子数更多,消毒效果
更好,故B正确;
C.在反应2中,C10?与H?C)2在NaOH作用下反应生成NaClO2,氯元素的化合价从+4降
低到+3,则CIO]是氧化剂,是还原剂,HQ]会被氧化生成0?,故C正确;
D.粗产品上附着其他杂质,洗涤可以使产品更纯净.流程中采用减压蒸发说明NaCOa可
能受热易分解,因此减压干燥可以保证产品的产率,故D正确。
故选:Ao
7.D
【详解】①生成Fe3Ch;②弟与氧气反应形成致密氧化膜,阻止A1进一步与氧气反应,错误;③
因为氨水是弱碱,正确;④铝的活泼性小于Mg,所以铝不能置换出氧化镁中的镁,错误;⑤过量
的氨水与卜炉十、A仔反应均生成沉淀,错误;⑥A1(OH)3与过量的烧碱反应生成NaAIS,过滤除
去Mg(OH)2,滤液中的NaAKh与H2O、CO2反应生成AI(0H)3,正确;⑦乂掺进了新的杂质CM+,
错误;⑧生铁中含碳量最高,错误。
8.D
【详解】还原性SQ/-溶液中加入少量滨水,溶液仍呈无色,说明一定含有S03%溶
液中可能含有r离子,因加入滨水少量,r没有被氧化,含c#+离子的溶液呈蓝色,原溶液
无色说明不含铜离子,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钺根离子,故正确的有②③④,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的检验,明确亚硫酸根离子和碘离子还原性的相对强弱是解本题关
键。本题的易错点为④的判断,要注意澳水是少量的,浪水只与SO3?一反应,与碘离子没有
发生反应。
9.D
【详解】A.氯化铁过A,不能判断是否可逆反应,如判断是否为可逆反应,KI溶液过量,
故A错误;
B.向AlCb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此时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铝白色沉淀,
继续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白色沉淀消失,则表明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了偏
铝酸钠和水,说明AI(OH)3具有酸性,故B错误:
C.酸性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可氧化Cu,与催化作用无关,故C错误:
D.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说明生成AgL生成物溶度积更小,贝I]K、p(AgI)vK1P(AgCl),
故D正确;
故选:D.
10.A
【详解】分析:A利用化工生产三原则即可分析;物质的鉴别与分离有化学方法,也有物理
方法,结合物质的性质和实验现象可分析B选项;了解实验室基本操作和处理措施,即能
解答C选项:物质的性质决定着应用,了解相关物质的性质即可分析D选项。
详解.:A、①燃烧时使用沸腾炉,是将固体物质粉碎并吹进大量的空气,增大反应物之间的
接触面,使物质得以充分燃烧,符合充分利用原料的原则;②制硫酸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而反应乂需要要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所以使用热交换器,将反应放出的热量用于反应物的预
热,达到充分利用能量的原则;③制盐酸时将氯气通入燃着的氢气中,可防止氯气过量而扩
散,符合保护环境的原则,所以A正确。
8、①由于甲烷、乙烯和乙烘的含碳量不同,在相同条件下燃烧的火焰不同,甲烷燃烧火焰
呈淡蓝色,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带黑烟,而乙焕燃烧时火焰明亮带浓烟,所以可以用燃烧的
方法鉴别这三种物质;②由于酒精与水互溶,所以不能用酒精萃取滨水中的澳:③硝酸镂固
体溶于水是吸热的,而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是放热的,所以可•以用水鉴别硝酸铉和氢氧化钠
固体;④将Na2co3滴入盐酸中产生气泡,滴入BaCL中有白色沉淀,滴入NaCl中无明显
现象,所以可以用互滴的方法鉴别Na2CO3、盐酸、BaCh.NaCl四种溶液,可见不能全部
达到实验目的,故B错误。
C、①硫粉与汞在常温下即可反应,所以可用硫粉覆盖地下撒有的汞,除去汞产生的污染;
②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气是易燃易爆气体,钠着火生成的NazCh能与水和CO2反应,
且生成的02能助燃,所以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扑灭,应用干沙覆盖
灭火;③硫与热的碱溶液反应,所以可用热碱溶液洗去试管内壁的硫;④氨气与水反应生成
NH3H2O,其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所以可用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检
验氨气是•否集满,所以这几种操作不易全部合理,故C错误。
D、①过氧化氢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助燃剂,不是火箭的燃料;②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
解生成的气体使面粉蓬松,起到发酵的作用;③钠与水反应即可生成氢氧化钠;④硫酸是一
种强电解质,用于制蓄电池,所以这几种物质的用途不是全部合理,故D错误。本题答案
为Ao
点睛:本题涉及的物质多,知识点多,知识面广,从工业生产到实验室操作,从物质分离、
鉴别到应用,从物理方法到化学方法,从能源到环保,尽管没有太大的难度,但一定要有仝
面而牢固基础知识,方能准确答题,其中热交换器是容易忽视的,火箭燃料需要靠平时的积
累。
11.BCD
【详解】A.烧杯可以放在石棉网上加热,A不符合题意;
B.容量瓶不能用于加热,它只能用于配制溶液,B符合题意;
C.量简只能用丁星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用丁加热,C符合题意;
D.试剂瓶只能用于盛放试剂,不能用于加热,D符合题意;
答案选BCDo
12.AC
【分析】由装置图可知,该实验用氨化铉和氢氧化钙加热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Ca(OH)2+2NHQ=CaCb+2NH3T+2H2O,氨气为碱性气体,反应过程中产生水,氨气中混有
水蒸气,可用碱石灰吸收水蒸气,由于氨气密度比空气G,易溶于水,所以只能用向下排空
气法收集。
【详解】A.若加热前未给试管进行预热,容易造成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故A错误;
B.氨气为碱性气体,反应过程中产生水,氨气中混有水蒸气,可用碱石灰吸收水蒸气,故
碱石灰的作用是干燥氨气,故B正确;
C.从图中看出,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故C错误;
A
D.a试管中用氯化佞和氢氧化钙加热制取氨气,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a(OH)2+2NHKl=
CaC12+2NH3f+2H2O,故D正确;
答案选AC。
13.AC
【详解】A.室温下,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发生反应:O-0Na+CO2+H2O-------►
£J)-0H+NaHCO3,说明碳酸的酸性比苯酚的强,A正确;
B.硫酸钙为微溶物、硫酸钏为难溶物,均能形成白色沉淀,但题给实验无法判断二者的
Ksp大小,B错误;
3+2+
C.室温下,向FeCb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发生反应:2Fe+2I-=2Fe+I2,F-十的氧化
性比12的强,C正确:
D.亚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这说明亚硫酸氢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因此题给
实验说明HS03-结合酎的能力比SO.9-的弱,D错误;
答案选AC,
【点晴】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对实验方案的评价是高考的热点之一,设计实验方案时,要
注意用最少的药品和最简单的方法;关于对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要在两个方面考虑,一是
方案是否可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二是设计的方法进行比较,那种方法更简便。化学实验
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性
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并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能力,所以,对化学实验不仅要认真观
察,还应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14.BD
【分析】根据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
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工
【详解】A.碳和氯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
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所以I中减少的质量是碳、氟元素的质量,故A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钙不会与一氧化碳反应,所以II中
增加的质量是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故B正确:
C.8.0gCuO里的氧元素质量为1.6g,但装置I只减少1.1g小于1.6g说明氧元素有剩余,则
CuO一定有剩余,应该是Cu和CuO的混合物,故C错误;
D.A中减少的质量大于B中增加的质量,可能是生成的一氧化碳逸散,也可能是生成的二
氧化碳没有充分吸收,故D正确;
故答案选BDo
15.BC
【分析】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zCh、Fe,少量碳)中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
Fe,O、+3H,SO尸Fe,(SOg+3H,O、Fe,(SOg+Fe=3FeSO4、Fe+H,SCh:FeSCU+H”,过滤,将
少量碳滤出;滤液中加入NaHCOa溶液,发生反应Fe2,+2HCO3-=FeCO31+CO2T+H2O:过滤
后,洗涤、干燥,即得FcCQn
【详解】A.洗涤废铁屑表面的油脂,可使用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A正确;
2+
B.由以上分析知,反应2的离子方程式:Fe+2HCO3=FeCO3l+CO2t+H2O,B不正确;
C.因为操作II是从混合物中分离出FeCCh沉淀,所以应为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C不
正确;
D.Fe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洗涤时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废铁屑应适当过量,D正
确;
故选BC。
COONaCOOHCOOH
/④a+
CH2cH3CHCHO
CH2CH2OH2
COONH4
2Ag(NH3)2(OH)4+2Agl+2NH3+H2O
CH2COONH4
0
〃HOOCCH2cHQH'定条件II
-HO-FC—e_p—CH2CH2O-^H
+(n-l)H2O取反应①后的混合液少许,向其中加入稀硝酸至酸性,滴加AgNCh溶液,
若生成白色沉淀,则A中含氯原子;若生成浅黄色沉淀,则A中含滨原子2
【详解】试题分析:A与F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相同,且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均含
有-COOH,F的分子式为C9H10O2,不饱和度为\=5,且不能使澳的CCL溶液褪
色,不含不饱和键,应含有苯环,F发生氧化反应生成M,M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产物,
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故F中应含有乙基,且与拨基处于对位,故F为
COOH
H3C—CH2—COOH.M为.由ATB-C的转化可知,c中含
COOH
有-COOH,C发生氧化反应生成D,D能发生银镜反应,结合F的结构可知,C为
HO—CH—CH2—/%COOH,故D为OHC—CH?*COOH,
B为HO—CH2—CH2《_^—COONa,A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80s260之间,故
A中苯环上的乙基中不可能连接羟基,应为卤素原子,A的结构为
X—CH—CH2—COOH»X相对原子质量大于180-28-76-45=31,小于
260-28-76=111,X可能为C1或Br.C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为
CH2=CH«2^~COOH,E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F.C发生缩聚反应生成
O
高聚物H为rII.:(1)由上述分析可知,B的结构简
HOLC()CH)CH)OJ〃H
式为HO—CH?—COONa,F的结构简式为
;反应①属于取代反应,还发生中和反应,反应②
H3C—CH2—COOH(2)
属于更分解反应,反应③⑥属于氧化反应,反应④属于消去反应,反应⑤属于加成反应,反
COOH
入
应⑦属于缩聚反应,故答案为④;(3)D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2CHO
COONH4
2Ag(NH3MOH);(J)+2Agl+2NH3+H2O:
CH2COONH4
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HOOCCH2cH20H空”
o
(淞。:⑷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可
2cH20tH+1X
能为。或Br,要确定X是哪种官能团的实验步骤和现象为取反应①后的混合液少许,向其
中加入稀HN03至酸性,滴加AgNCh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则A中含氯原子;若生成浅
黄色沉淀,则中含澳原子;(符合下列条件的
A5)F(H3C—CH2—COOH)
的同分异构体:a.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分子中存在醛基;b.能与FeCh溶液发生显色反
应,说明分子中存在酚羟基;c.核磁共振氢谱上有四个峰,其峰面积之比为1:1:2:6,
说明有4种氢原子,符合以上条件的F分子中有2个甲基、1个酚羟基、1个-CHO,.且2
个甲基处于间位,另2个分别处于对位,所以F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
【考点定位】考查有机推断、有机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名师点晴】综合分析确定F的结构是关键,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通
过正反应推导确定A〜M的结构简式;A与F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相同,且均能与NaHCO?
溶液反应,均含有-COOH,F的分子式为C9H10O2,不饱和度为2=270=5,且不能使
漠的CCL溶液褪色,不含不饱和键,应含有苯环,F发生氧化反应生成M,M与NaOH溶
液反应后的产物,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故F中应含有乙基,且与竣基处于对位,故F为
COOH
H3C—CH2—COOH.M为.由A-B-c的转化可知,c中
COOH
含有COOH,C发生氧化反应生成D,D能发生银镜反应,结合F的结构可知,C为
HO—CH—CH2—COOH,故D为
OHC—CH2—COOH,B为HO—CH—CH2—COONa,
A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80s260之间,故A中苯环上的乙基中不可能连接羟基,应为卤素原
子,A的结构为X—CHCOOH,x相对原子质量大于
CH2
180-28-76-45=31,260-28-76=111,X可能为C1或Br.C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为
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F.C发生缩聚反应生成
?CH2OAH'据此解答。
17.(1)2C12+4AgNO3->4AgCli+2N2O5+O2
(2)球形干燥管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C中b
(3)abd液体中红棕色褪去
(4)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5)溶液的紫红色恰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79.3%
【分析】装置A中Cu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装置B中装有无水氯化
钙,可以干燥NO2,二氧化氮可以发生可逆反应生成四氧化二氮,装置C中发生的反应为
N2O4+O3=N2O5+O2,N2O5常温下为白色固体,可溶于二氯甲烷等氯代/溶剂,所以二
氯甲烷的作用为溶解反应物,充分混合反应物使其反应更加充分也可以溶解产物N2O5。装
置D为保护装置,防止倒吸,N2O5可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故E装置的作用为防止空气中的
水蒸气进入C中与N2O5反应。
【详解】(I)干燥的氯气通入无水硝酸银中,生成了NQs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2CI2+4AgNO,=4AgClJ+2N2O5+O20
(2)装置B的名称为球形干燥管,因为N2O5可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所以E的作用为防止
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C中。二氧化氮生成四氧化二氮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将C浸入冰水
中,装置内温度降低,ZNOz—N/L反应平衡正向移动,可以生成更多的N2O4以便后续
与臭氧反应。
(3)二氯甲烷可溶解反应物NO?,充分混合反应物使其反应更加充分,此外也可以溶解生
成物N2O5,可通过观察二氯甲烷中臭氧的鼓泡速率了解其流速,但是无法控制臭氧的通入
速度。装置C中NO?溶于二氯甲烷使溶液变红棕色,故当红棕色褪去可推断C中反应已结
束。
(4)该装置中没有尾气史理装置,最后的浓硫酸无法吸收多余的二氧化氮,会造成环境污
染。
(5)酸性高钵酸钾为紫红色,随着H2O2的加入,高镒酸钾不断消耗,当高钵酸钾消耗完时
溶液紫红色褪去,故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溶液的紫红色恰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达
到滴定终点时,消耗H2O2的物质的量为17.5n】Lx0.1mol/L=0.00175mol,根据H2O2与高锦
酸根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H2O2消耗的高锌酸钾为竺等0=0.0007mol,共加入
高镒酸钾物质的量为20mL、0.125moi/L=0.0025mol,则N2O4消耗的高镒酸钾为
0.0025-0.0007=0.0018mol,根据N2O4与高镭酸根离子反应的方程式可知,与0.0018mol高钵
n()01QxC
酸根离子反应的N2O4的物质的量为2二0CO1,则2.0g产品中含有NQ的质量
为2g-0.0045molx92g/mol=1.586g,所以粗产品的纯度为与警=79.3%。
2.0g
18.BCC6Hl2。6+6。2,^6co2+6H2O除去SO2、NO2,防止对Ba(OH)2
吸收二氧化碳产生干扰将装置A中的气体赶入装置B,确保CO2被完全吸收
CO2
的
平
।、衡
3
b--xyxl0x!2转
+40.9KJ/mol
------------------—x100%化
率
压
强
【详解】试题分析:(1)A.过度排放CO2形成温室效应,也生成的碳酸不稳定,二氧化碳
和水不能形成酸雨,SO2和N02气体过度排放形成酸雨,故A错误;B.绿色植物在光合作
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弱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
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
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生物体利用氧气,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是一切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
从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能够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促进植物根
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对植物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与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有
关的生理作用是光合作用,故B正确;C.石油的主要成分为烷烧,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
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主要成分为有机物,故C正确;D.生物圈中的碳循环涉及含碳的化
合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碳酸的形成、碳酸的分解•、碳酸钙和碳酸氢钙之间的转化等都不涉
及化合价的变化,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节日主题教育活动计划
- 二零二五年度林业树木清理与可持续利用合同3篇
- 2025版隧洞施工合同:隧道施工合同履约保证与履约担保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钢材料国际采购合同标准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购房装修分期付款合同样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楼房居间买卖合同(含家具家电)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对网络安全企业借款合同4篇
- 防水套管后补做法施工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钢厂废钢回收处理及环保设施建设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品牌形象托管授权合同3篇
- 2025年中国高价HPV疫苗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课件
- 新增值税法学习课件
- DB23T 3838-2024商贸行业有限空间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 《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中职技工全套教学课件
- 五年级上册美术《传统门饰》课件
- DL∕T 1309-2013 大型发电机组涉网保护技术规范
- 城乡低保待遇协议书
- 华为HCIA-Storage H13-629考试练习题
- 辽宁省抚顺五十中学2024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 202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创新班数学试题真题(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