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五古代诗歌阅读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五古代诗歌阅读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五古代诗歌阅读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五古代诗歌阅读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五古代诗歌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强化练(五)古代诗歌阅读

1.(2023•江苏苏州八校第一次适应性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沁园春•送春

刘辰翁①

春,汝归欤?风雨蔽江,烟尘暗天。况雁门呢塞,龙沙渺莽,东连吴会,西至秦“。芳

草迷津,飞花拥道,小为蓬壶借百年。江南好,问夫君何事,不少留连?

江南正是堪怜!但满眼杨花化白毡。看兔葵燕麦,华清宫里;蜂黄蝶粉,凝碧池边。我

已无家,君归何里?中路徘徊七宝鞭。风回处,寄一声珍重,两地潸然!

[注]①刘辰翁:宋末元初人,此词写于南宋灭亡之后。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作开篇,把春当作自己的朋友,以“汝归欤”设问,紧扣题目“送春”,领起全词。

B.“风雨”与“烟尘”,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与烟雾尘埃,也指政治风雨与战火尘烟。

C.上片结末以“江南好,问夫君何事,不少留连”发问,启人深思,以反激法引出下片内

容。

D.下片借“杨花化白毡”“华清宫”“七宝鞭”等典故,展现了江南“正是堪怜”的景象。

(2)现代著名学者俞平伯评价此词“语意极悲”,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解析:D项,”展现了江南‘正是堪怜’的景象”错误。下片借用典故展现的并非“堪怜

(令人爱怜)”景象,而是萧条、衰败景象。

答案:D

(2)解析:“语意极悲”是从内容和情感上对这首词的评价。词题为“送春”,词人表面上

在感叹春色、春事,实际上是借以哀伤宋朝故国的沦亡,全词即围绕这一立意展开。上片前

三句展现出春将归去的场景。词人面对春天的归去,心有不甘,因此小心询问。然而春不顾

词人的留恋,还是义无反顾地离开了。走时风雨交加,百花凋零,烟雾漫天,一片凄然。下

片则集中写南宋灭亡后“堪怜”的春色,南宋宫廷如今长满野草,蜜蜂和蝴蝶在昔口的帝王

台上起舞。“江南正是堪怜”与上片“江南好”形成对比反差。词人通过写景表达出昔盛令

衰之悲,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满怀的无家可归的亡国遗孤之悲。

答案:①上片中自然时令之春的远去,带给词人的眷恋、不舍之悲。②下片中通过写景表达

的昔盛今衰之悲。③无家可归的亡国遗孤之悲。④对故国灭亡的惋惜思念之悲。

2.(2023•汕头高三二模)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⑴〜(2)题。

临江仙・梅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公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FI也,别到杏花肥。

访妙玉乞红梅①

贾宝玉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膻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杳割紫云来。

槎树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注]①选自《红楼梦》第五十回。

(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歌都提及梅花的花色和花香,但两首诗歌中的梅花膨象有所不同。

B.《临江仙•梅》以梅花的玉瘦衬托红杏的憨肥,鲜明生动,凸显春意盎然。

C.《访妙玉乞红梅》用嫦娥喻妙玉,突出了自称“槛外人”的妙玉的超凡脱俗。

D.妙玉虽然惯常特立独行,但却没有拒绝踏雪寻梅的宝玉,终以梅花相赠。

(2)这两首诗歌同是写梅,却流露出作者不同的心境。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项,“凸显春意盎然”错误,“暖风迟日

也,别到杏花肥”意思是春日的暖风,别一下就让时间来到杏花盛开的时节了,梅花的玉瘦

和红杏的憨肥两相映带,点明了时间的跨度,表达诗人对韶华易逝的感慨,并非凸显春意盎

然。

答案:B

(2)解析:《临江仙・梅》,“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不是以梅花直接比人,而是把梅

花同清梦联系起来,因好梦而溯及梅花。“为谁憔悴损芳姿”指出了原来使闺中人赏春无绪、

芳姿悴损的,不正是对远人的思念和被爱情的折磨吗?流露出幽怨孤独的愁绪。“浓香吹尽

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散发着浓浓的香味的梅花不知道被吹落多少?春日的

暖风,别一下就让时间来到杏花盛开的时节了。从早梅绽蕊直盼到杏花开遍,表达对韶华易

逝的感慨。《访妙玉乞红梅》,“寻春问腊”意为在冬天寻找春色,即指寻求红梅,“蓬莱”原

为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此姓乃极翠庵之代词。“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郑重地

写出了访妙玉的原因,“大士”本指观音,这里借指妙玉。颈联“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

割紫云来”,写折梅归来。战翠庵是佛地,故称进入庵中为“离尘”,离庵返芦雪庵为“入世”。

“红雪”“紫云”均喻红梅。这联意为:我来到杨翠庵这个佛地,在芳香中折下紫云般的红

梅;又离开佛地进入尘世s表达了宝玉对“入世”的厌恶和“离尘”的向往。

答案:①《临江仙•梅》词以咏梅为题,由梦思梅,借梅喻己,流露出幽怨孤独的愁绪和对

韶华易逝的感慨。②《访妙玉乞红梅》诗写宝玉到妙玉住处乞取红梅,将妙玉比作神仙、红

梅比作红雪,表达了宝玉对“入世”的厌恶和“离尘”的向往。

3.(2023•广东大湾区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⑴〜(2)题。

遣兴

陆游

辙迹当年遍九州,晚归始解卧林丘。

爱身每戒玉抵鹊①,养气要如刀解牛。

柔橹摇残天镜月,短第②领尽石帆③秋。

尽言未办常扃户④,竟是吾身得自由。

[注]①玉抵鹊:亦作“玉抵禽”。用玉石投掷禽鸟,意谓物多则贱。此处转喻肆意挥霍。

②短笔:竹子做成的手杖。③石帆:指石帆山。④扃户:指闭户。

(D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晚年怀念过往,回忆自己的人生足迹,走向归隐山林的人生归宿。

B.“玉抵鹊”“刀解牛”运用典故,写出了诗人晚归生活的状态和认识,启迪深远。

C.颈联精于炼字,“摇残”“领尽”等词语用语精准,描绘出空旷悲凉的意境。

D.全诗叙议结合,描写形象,以境寄情,首尾呼应,体现出整饬谨严的章法。

(2)本诗作于陆游晚年安居绍兴故园之时。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诗人写了哪些人生感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C项,”描绘出空旷悲凉的意境”错误。“摇残”表现了水中倒影被涟漪冲散的

景象,“领尽”指诗人拄着短杖踏遍了绍兴城郊的每一个角落,全句描写出深邃、悠然的意

境,表现悠然、恬淡的心境。

答案:C

(2)解析:①淡泊宁静:“晚归始解卧林丘”的意思是“晚年终于懂得山林才是最好的归宿”,

此刻诗人明白人生短暂,人到晚年,无须太看重名利,要学会放下无法实现的抱负,回归淡

泊。②修身养性:“爱身每戒玉抵鹊,养气要如刀解牛”的意思是“爱惜身体,经常告诫自

己不要过度挥霍:修身养性,也要学习庖丁解牛的道理”,诗人意识到,要爱惜身体,不可

肆意挥霍健康;要注意修身养性,懂得养身之道。③热爱生活:“柔橹摇残天镜月,短耸领

尽石帆秋”的意思是“一竿柔橹,摇碎了明月在水中的倒影;一根短杖,领略了石帆山的深

秋”,诗人寄情山水,热爱自然,外出泛舟远足,以排遣烦闷,保持悠然、恬淡的心境。④

超脱世俗:“尽言未办常扃户,竞是吾身得自由”的意思是“说得多、做得少,经常闭门不

出,身心却感到非常自由”,诗人年少时自以为才华超群,又希望早日建功立业,于是经常

向朝廷进言献策,可是他的大多数主张都被弃用。诗人心灰意冷,最后更是不愿开口说话。

闭门读书,虽然看似孤寂,其实却能让内心平静和充实,“得自由”三字,蕴含丰富,既指

没有约束和羁绊,又表达出诗人的精神境界,上升到一个高度,获得了自我心灵的自由和精

神的解放。

答案:①淡泊宁静:“晚归始解卧林丘”,人生短暂,人到晚年,无须太看重名利,学会放

下无法实现的抱负,回归淡泊。②修身养性:“爱身每戒玉抵鹊,养气要如刀解牛”,爱惜

身体,不可肆意挥霍健康;注意修身养性,懂得养身之道,③热爱生活:”柔橹摇残天镜月,

短第领尽石帆秋”,寄情山水,热爱自然,经常泛舟远足,以排遣烦闷,保持心情畅快。④

超脱世俗:“尽言未办常扃户,竞是吾身得自由”,安贫乐道,说多做少,闭门不出,也可

以让身心自由,获得自我心灵的臼由和精神的解放。

4.(2023•济南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⑵题。

饮酒(其九)

陶渊明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①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纤辔诚可学,违己诅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注]①汩:搅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在清晨的叩门声中发端,诗人衣裳还来不及穿好就去开门,写出了诗人的急切心情。

B.请问来者是谁,是农人提着壶远道来探望我,诗人有感于由父的好心肠,产生了与时相

违之叹。

C.入仕做官确实可以学习,但违逆自己初心就会走入迷途,诗人态度非常坚决,我的车不

能回转。

D.本诗的情怀志趣与《归园田居(其一)》类似,叙事朴实,有生活气息,体现陶诗典型风

格。

(2)《屈原列传》中屈原、渔夫问答的内容,与苏轼的《赤壁赋》主客问答的形式相近,本

诗也设为问答方式,请解析这样写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B项,“诗人……产生了与时相违之叹”错误。“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此两句是诗人以转述的口气说出田父的来意:他提着酒壶远道来探望,因怀疑我与时世相违

背,而非诗人“产生了与时相违之叹”。

答案:B

(2)解析:诗中田父与诗人一问一答,田父用“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

君汩其泥”劝陶渊明随波逐流,不要与时势违背;陶渊明用“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回

车诚可学,违己诟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表达了不愿重返仕途的决心;田父劝诗

人:举世同流以为贵,愿君随俗莫认真。这代表了世俗的观念,“我”的回答:深深感谢父

老的劝言,无奈我天生不合群。仕途做官诚可学,却违背了我的初衷。姑且一同欢快饮酒,

决不返车往回奔走!则代表了作者内心的理想追求,一问一答,表现出了作者进与退(做官

与退隐)的内心矛盾,在对比中突出强调了诗人不流于世俗的高洁志趣;从表达效果看,问

答的形式使叙事亲切自然,生动活泼,舒缓了诗歌的节奏,充满了生活气息,更易于读者理

解。

答案:①出父与诗人一问一答,出父劝陶渊明随波逐流,不要与时势违背;陶渊明表达了不

愿重返仕途的决心;②田父代表了世俗的观念,“我”代表了作者内心的理想追求,一问一

答,表现出了作者进与退(做官与退隐)的内心矛盾,在对比中突出强调了诗人不流「世俗的

高洁志趣;③叙事亲切自然,生动活泼,舒缓了诗歌的节奏,富有生活气息。

5.(2023•泰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D〜⑵题。

夏镇①

王世贞

一片云飞护夏阳,人传帝子大风乡。

波分沂泗②争大堑汽沟号胭脂带汉妆。

碧树断香销艳舞,青村含景入斜阳。

年年飞现趋京洛④,王气犹经水一方。

[注]①夏镇:今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人民政府驻地。②沂泗:沂水与泗水。③大堑:大沟,

指运河。④被:鸵输,运送物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吟咏运河古镇夏镇的诗歌既有历史的叙写,又有现实的描摹,构思精巧,气象雄浑,

意蕴悠长。

B.颔联介绍了夏镇波分沂泗的独特位置,同时,化用杜牧《阿房宫赋》之典暗写了夏镇当

时的繁华。

C.颈联笔锋陡然一转,以“断”“销”等词语和“斜阳”等意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无限

感伤之情。

D.尾联指出了夏镇一直为朝廷输送物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飞率免”二字形象写出漕运繁

忙的景象。

(2)本诗首联气势宏大,尤为人所称道。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C项,”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感伤之情”说法错误,颈联的意思是说虽非美好

的春天,但是这里的景色依然很美,绿色的村庄在夕阳中如画,作者在诗歌中并无感伤之情。

答案:c

(2)解析:解答此题,要准确理解诗句内容,结合题目要求探究如何体现“宏大”的气势。

“一片云飞护夏阳,人传帝子大风乡”,首先点出历史,“云飞”“大风”是化用汉高祖刘

邦《大风歌》中“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诗句,将夏镇的历史追溯到了遥远的汉代,当时汉高

祖刘邦的夫人曾居于此,以此突出夏镇历史之悠久。这是从时间维度上突显出宏大的特点。

“帝子”说这里乃是神仙造化之地,人杰地灵,“护”字又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体现夏镇为

“仙气”“王气”庇佑,是一方宝地。作者选取一片飞云这一景物,写其护佑着夏镇,可以

体现画面的阔大恢弘。这是从写景角度上突显出宏大的特点。

答案:①诗歌首联强调了夏镇的历史悠久。②“一片”给人以开篇浩大、气势不凡之感,“云

K”和“大风”则运用了汉高祖刘邦《大风歌》的典故将夏镇的历史追溯到了遥远的汉代,

突出了夏镇历史之悠久。③同时,“护”字以拟人于法表现出了夏镇为古今以来,皆得“王

气”庇佑之地。写景和叙史都气势宏大。

6.(2023•淄博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满江红•送汤朝美白便归金坛①

辛弃疾

瘴雨蛮烟,十年梦、尊前休说。春正好、故园桃李,待君花发。儿女灯前和泪拜,鸡豚

社里归时节。看依然、舌在齿牙牢,心如铁。

治国手,封侯骨。腾汗漫,排阊阖咒待十分做了,诗书勋业。常日念君归去好,而今

却恨中年别。笑江头、明月更多情,今宵缺。

[注]①汤朝美,江苏金坛人。曾被谪放到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后遇赦返乡。辛弃疾作此

词送行。②汗漫,指太空。阊阖,指天门。“腾汗漫”两句喻仕途腾达。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词的开篇就希望汤朝美不要提及十年一梦的痛苦的谪放生活,体现了对朋友的关

心、关爱之情。

B.联想到友人要在春社日与儿女挥泪告别,作者心情沉重。“桃李”“花”等意象起到了

以乐景衬哀情的作用。

C.下片中“治国手,封侯骨”两句是作者对友人才华的肯定,“诗书勋业”则是作者对友

人建功立业的殷切期望。

D.本词既写眼前的实景,又描绘想象中的场景,将过去、现在和未来交织在•起,丰富了

词的内容与情感。

(2)请结合诗歌内容,赏析“常日念君归去好,而今却恨中年别”这一转折句在表情达意上

的妙处。

答:

(1)解析:B项,“联想到友人要在春社日与儿女挥泪告别,作者心情沉重”错误。“儿女

灯前和泪拜,鸡豚社里归时节”一句是作者想象友人返乡后与家中儿女欢聚的情景。

答案:B

⑵解析:“常日念君归去好,而今却恨中年别”是说“从前常常祝愿您早日归家,可如今

中年作别,令人伤怀”。联系“瘴雨蛮烟,十年梦”和注释①“汤朝美……曾被谪放到新州

(今广东新兴县),后遇赦返乡。辛弃疾作此词送行”可知,汤朝美被贬谪到荒蛮之地整整十

年,辛弃疾“常日念君归去好”,体现了作者对长年遭贬、身处蛮荒之地的朋友的关切之情,

盼望他能早日还乡和家人团聚。“而今却恨中年别”则表现了作者送别友人之时的依依难舍

之情,一个“却”字与上文的“常口念君归去好”构成转折,体现了作者面临分别时的矛盾

心理,一方面盼望友人还乡与家人团聚,另一方面又舍不得和友人分离,表意真切动人。而

“中年别”更加重了离别之苦,此一别,不知要何时何地才能相见,让人愁绪满怀,更为深

沉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答案:①“常日念君归去好”体现了作者对身处蛮荒之地的朋友的担心,希望他早日返乡。

②“恨别”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中年别”更增加了离别之愁苦。③一个

“却”体现了作者的矛盾心理,更为深沉地表达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7.(2023•山东德州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⑴〜⑵题。

水墨松石

方干

三世精能举世无,笔端狼藉见功夫。

添来势逸阴崖黑,泼处痕轻灌木枯。

垂地寒云吞大漠,过江春雨入全吴。

兰堂坐久心弥惑,不道山川是画图。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画家作画时看似东涂西抹,随意勾勒凌乱不堪,却是胸中有丘壑,落笔见功力。

B.画作用墨的浓淡来表现“阴崖黑”“灌木枯”,观画者能感受到画家运笔的去势。

C.尾联写观画者坐在画图般的山川中,进一步赞美了画家笔墨运用的精湛高妙。

D.本诗状物兼抒情,把有形的松石和含蓄的诗意融为一体,诗情画意,相得益彰。

(2)这首题画诗题目是“水墨松石”,颈联看似和题目无关,你怎么理解?

答:

(1)解析:C项,“观画者坐在画图般的山川中”错误。“兰堂坐久心弥惑,不道山川是画

图”意为“面对画面,观赏久r,心里反而更加迷惑,想不到如此气势逼人的山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