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经典赏析》考核论文:从特定历史角度看三字经3900字_第1页
《人类文明经典赏析》考核论文:从特定历史角度看三字经3900字_第2页
《人类文明经典赏析》考核论文:从特定历史角度看三字经3900字_第3页
《人类文明经典赏析》考核论文:从特定历史角度看三字经3900字_第4页
《人类文明经典赏析》考核论文:从特定历史角度看三字经39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文明经典赏析》考核论文:从特定历史角度看三字经目录TOC\o"1-2"\h\u26251《人类文明经典赏析》考核论文:从特定历史角度看三字经 11122一、前言 19028二、记录《三字经》最早的古籍特定历史角度分析 28667三、《三字经》作者历特定史角度分析 41807(一)古代学者的质疑 47288(二)清代学者的争论 55474(三)近年学者的争论 59898四、结语 618541参考文献: 7摘要:《三字经》作为明清时期儿童启蒙读物,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时代性,但是,它仍然是中华文化和理念的结晶。《三字经》贯穿着质朴直白的语言,涵盖着博大精深,内容十分丰富,故而有“若可句句得诠解,子史经书一贯通”之称。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有着毋庸置疑的研究和学习价值。《三字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可谓精要之作,它对中国文化的继续和传承有着不可磨灭的关键性作用。经海外广泛流传,《三字经》对世界各国都有很深影响。一、前言南越版《三字经》的作者力之光作序,“盖劝学于童子,有怀而训之术。予每应其求,虑易诵之书。为三字则易,易则从,从则当其戏不厌。”显然《三字经》已在海外有言浅意深的名声。我国对《三字经》已出现了各式诠释,训诂家详加考订以证字义。但流传海外,光景如何?对国际汉学而言,《三字经》的意义在哪里,这都是值得深思和考订的。笔者着眼点是海外各版《三字经》和流传。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会不会为别的国家所接受?如果接受了这个文化之后,它是不是就能成为一种新的文明形式,而不像原来那样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对民族作品传播问题进行研究,这对我国汉学海外传播有重要启示,还可以帮助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本民族文化,认识世界上各个民族文化。二、记录《三字经》最早的古籍特定历史角度分析远在南宋中叶,则已显现《三字经》痕迹,但宁波却是目前可考的第一部流传《三字经》。张如安教授正在调查桂氏《家训》的真伪:《家训》自身的传承是有秩序的,具有很强的真实性。桂堂《家训》第7条就有这段话:“为祖父者,应择良师教习子孙识读《三字经》、《杜诗》,后习《孝经》、《小学》,师以俗入深,使子孙略知其味。若天资聪慧者,则以《四书》、《五经》教之,继而作破作文,而鲁钝者,亦教读习《四书》,作对作诗。”明刻清光绪重印《味璧斋遗书•教家二书》,今存《三字经》注解文集,赵南星所作《三字经注》,为目前所知最早文献资料及刻本。赵南星字梦白,《三字经注》为《味檗斋遗书/教家二书》其中一卷,明代刻本,现藏国家图书馆。此书记载史延续至明穆宗隆庆年间“廿一史全在兹”。明隆庆年间是1536-1572,即赵南星编《三字经》,1572年后完成刊刻。《三字经注》对宋元之后史情记载为,“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尽中国,为夷狄。明朝兴,再开辟”。注释为,“高皇帝姓朱,居句容朱家巷,起濠州,今凤阳府,灭元,成帝业,传建文帝,都南京”。显然,这个版本《三字经》所表述的历史和古版是有出入的。唯版是明刻到清末的别印,已有多处破损字迹,漫漶严重。清代凌扬藻等著,都明确指出区适子写的古版《三字经》,只讲到了十七史。桂氏《家训》为目前所知记载《三字经》最早的文献,填补了对《三字经》来源研究前期参考资料的空白,把《三字经》产生的时间由明中叶推到南宋中叶近四百年。《家训》所指的《三字经》比王应麟、区适子应提前出版,故目前以《三字经》为依据,有王说和区说两种看法,要进行新的考察。根据桂氏《家训》可知,《三字经》早在王、区里以前就流传着。所以,后世流传的《三字经》应以《家训》中的《三字经》为依据。光绪年间,陈灿曾在《增订发蒙三字经》序言中写到“曾见古本、摘抄史事至五代。”从中可以看出《三字经》确有古本,这一点,也被众多学者所认识。有关古本《三字经》的记载,其主要特征之一是“摘录史事,至五代为止”,这就是《三字经》应产生于宋朝时期的原因。但桂氏《家训》所要后人阅读的《三字经》,则是宋代的“古本”。今传《三字经》所叙史迹是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则南北混同。这极有可能为后人自己所增添。目前研究者从历史世系考虑,将《三字经》创作者视为元初遗民,但是去忽视“古本”这一客观存在。《三字经》在内容和文本上,都是伴随着历史的演绎而丰富起来,所以根据历史世系来判断创作年份,这种想法并不严谨和科学。据桂氏《家训》记载,《三字经》先于王应麟而流传甚广,完全撼动了王与区二说立论的根基。三、《三字经》作者历特定史角度分析对《三字经》编撰者的探讨,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一方面是《三字经》作者自身没有注重著作权,未署正文。另一方面,《三字经序》和《四书章句集注》等文献也未提及该书的写作人。钱茂伟在其研究中提到,封建社会的儿童启蒙教材很难登上大雅之堂,容易受到文人的鄙视,虽然《三字经》在当今社会被认为是文化瑰宝,但是在古代社会中,这只是坊间流传下来的民间读物,这也许就是笔者选择佚名的缘故吧,据查明代出版的《三字经》没有注明笔者的信息,另一方面各个版本《三字经》也没有足够的继承信息,历代《三字经》在修订和编撰过程中忽略了笔者的版权信息,致使各个版本间的继承关系也无从考究。(一)古代学者的质疑早在明朝时期,就有许多学者对《三字经》作者归属问题产生了疑问。赵南星所着《三字经注》,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三字经》研究着作,其于《家教二书序》,传世有《三字经》《女儿经》,都不知道是谁做的。赵南星字梦白,明朝万历年间,中举,授礼部尚书。天启年以忤逆魏忠贤被贬谪戍,客卒代州。从《家教二书序》中可以看出,远在明代中后期,《三字经》就已广泛流传于中原地区,但是作者没有署名。如果说《三字经》的作者是王应麟的话,它不可避免地出现于书文封面的标题之中,具体可见康熙后期传布之版。而且赵南星自己也是博闻多识,尚直言不讳,不为作者名讳,由此可见,《三字经》最初版本的主创人员实在是很难讲究。(二)清代学者的争论清初时,王相首倡王应麟为《三字经》撰稿人,它为《三字经训诂》作序,“宋儒王博厚作《三字经》”。王相自身社会地位和《三字经训诂》流传情况,使得公众广泛认同王应麟为《三字经》撰稿人这一论断,却又遭到许多学者的诘难。王应麟(1223-1269年),字伯厚,自称深宁居士,庆元府(现今浙江鄞县)人士。它自己也因考订古文闻名,是第一个注意启蒙文化和教育问题的人,曾撰《蒙训》一书,凡七十册。王应麟著作等身,据《宋史·王应麟传》记载,可知,王应麟着作30余种,近700卷,其中《深宁集》100卷。然于宏富之书,未见《三字经》。也有认为《三字经》出自区适子之手。就比如恽敬曾在其《大云山房杂记二卷》中提到,“《三字经》,为顺德区适子所撰”;凌扬藻《蠡勺编》,“今蒙童所诵《三字经》,为南海区适子正叔撰”;伍崇曜著有《叙古千文》、《三字经》等书,则吾粤区适子著”。李文田还在《三字经句释》里明确地注明了“区适子老师的手”。以上学者大都是广东人,它对区适子写《三字经》的意见表示赞同和支持。(三)近年学者的争论自清朝以降,不少学者对于《三字经》作者之问多持谨慎和回避之态度。比如章太炎的《重订三字经》就清楚地注明了“世传王伯厚作”,说明的这观点只是谣传,说明作者的问题还需要讨论;陆林《漫说〈三字经〉》说,“虽笔者认为本书出自明前无名氏之手,但尚未有真实史料辅证,故暂且随大流之。”即暂且把《三字经》作者看作王应麟。四、结语《三字经》凝聚了古代先贤的智慧,汇集了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等、人伦道德及其他许多方面,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与价值,这对于当代蒙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清王相称《三字经》是“蒙求之津逮,大学之滥觞”,“津逮”带有指导的意思,“滥觞”是指事物的开始或起源,可见,《三字经》既琅琅上口,又有通俗的文辞,并且更加便于指导孩子们的学习与理解,为童蒙后天继续学习打下基础。一直对《三字经》进行更新,也是要响应社会变迁的需要,甚至许多学者也修改和增补了《三字经》内容,但是,还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与时代性。所以我们在研究《三字经》时不可能完全接受它,而是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加以校正,把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传达给孩子们,展现《三字经》新时代风采,给读者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一句话,《三字经》是我们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弘扬中华民族的道德美德,具有特殊功能,适用于儿童教育,向大家宣传中华文化的基本知识,凝结着中国人民族感情,推动着世界文明的交流。2017年中央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第九条明确了,当前重点工作就是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国民教育之中,把它们综合融汇于思想道德和文化知识教育之中,特别是幼儿,小学阶段、中学教材是关键,然后经过不断地修订《三字经》,还应增加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程,充实幼小内容、中学教学内容。参考文献:[1]刘扬.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为严复"雅"辩护[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27(7):3.[2]李昕.国学外译和文化自信的冲突与调适——从《三字经》翻译出版的历史维度考察[J].科技与出版,2019(5):4.[3]吴亮亮.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三字经》多译本对比分析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00(003):P.156-159.[4]震江.为《三字经》寻根一个小镇的中华蒙学经典活化探索[J].国家人文历史,2019(21):6.[5]高志敏.《三字经》引用燕赵典故简论[J].邯郸学院学报,2018,28(3):4.[6]李广春.历史文化名城复兴的约"三字经"[J].瞭望,2022(34):1.[7]考拉看看.刘章泽:田野包围"城市"三星堆遗址外围历史探索者[J].巴蜀史志,2021,000(005):P.166-171.[8]李景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