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登泰山记》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4_第1页
16.2《登泰山记》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4_第2页
16.2《登泰山记》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4_第3页
16.2《登泰山记》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4_第4页
16.2《登泰山记》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泰山记姚鼐《登泰山记》PPT《登泰山记》PPT《登泰山记》PPT(完美版)《登泰山记》PPT(完美版)游记佳作第16课②登泰山记一、理解文意

、鉴赏文本1.梳理文言现象(第1段)泰山之阳(

),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

)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

)其(

)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介绍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南面山谷中的水在那,代指阳谷和阴谷文章第1段介绍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通过写泰山南北两面的河水及其流向,将山水联系在一起。B.接着顺势写这两条河流的分界线——古长城。然后以古长城为参照物,介绍日观峰的位置。C.描写对象一句一换,详细刻画了山、水、古长城、日观峰,富有层次感地描摹出泰山的概貌。D.本段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为下文介绍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铺垫。C.是粗笔勾勒名句填空(1)文中“

”两句,描述横亘在阳谷与阴谷分界处的古长城,给泰山增添了雄奇的色彩。(2)文中“

”两句,写高高耸立的日观峰的所在位置,为下面观日出的主要活动埋下伏笔。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解释词语(第2段)余以(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

)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

),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

),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

)以入,道少半(

),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

)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

)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

)雪,明烛(

)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

)雾若带然。介词在这里是“冒”的意思界限石阶顺着不到一半名作状像门槛一样的山崖助词,无实义几乎背名作动照停留第2段写登泰山的经过。第2段写登泰山的经过。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一段没有像寻常游记那样写途中所见的景物,而是重点写登山的艰难和登上山顶之后所见的雄浑开阔,目的是突出泰山的高峻。

B.

“十二月”“乘风雪”点明游览时令是在冬季,也为下文写登山艰难和泰山冬景作铺垫。从京城到泰安的旅程不止一日,而作者仅用“自”“历”“穿”“越”“至”几个动词领起的长句来记录本次旅程的路线,突出了动作和地点,一气呵成,简练传神。C.之后写登山的时间、同行者和出发地点,并总括游程全程“四十五里”,石级“七千有余”,以表现泰山山势高峻,旅程漫长,登山难险。D.穿插郦道元的记载,并略说古人登山是沿东边山谷进入,又从“天门溪水”带出自已所经过的险峻“天门”,再写攀登之艰难——“道中迷雾冰滑,磴儿不可登”。B.是短句找出第2段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比拟的手法,体会其特点和作用。(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1)比拟。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写出了担当品格;(2)比喻。苍山上的雪象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一个“烛”字,作为动词,照亮了空中,也照亮了心灵。(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1)比喻。

这是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象飘带一般。(2)形象而具体,使人感到特有的宁静气息,以此景烘托泰山的高峻。名句填空(3)文中“

”三句,运用数字写出了山势高拔,道路漫长,登山艰险。(4)文中“

”两句,通过云雾障目和冰滑难登突出了登山之艰险,进一步点明了风雪中登山的特点。(5)文中写山顶雪景的句子是“

”。(6)文中“

”三句,写作者在山顶上远望所见到的景象。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解释词语(第3段)戊申晦(

),五鼓(

),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

)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

)得日或否,绛(

)皓(

)驳(

)色,而皆若偻(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五更天边同“彩”朱砂有的大红白杂脊背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的样子第3段描写观日出的情景,是本文又一个重点。文章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1)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先后写了待日出、日将出、日正出和日出后。(2)衬以云天、东海、群峰,写出泰山日出的万千气象。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泰山日出是壮观而动人心弦的,是岱顶奇观之一,也是泰山的重要标志,泰山日出图重在环境描写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彩云中白若数十立者,山也日出前日出时重在表现东方天际的变化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日出后着墨于日观亭以西诸峰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比喻写群峰拱绕色彩点染

绚丽壮美3、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纵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之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名句填空(7)文中写日出时云彩的色彩变化的句子是“

,_____

”。(8)文中“

”三句,通过描摹色彩,把太阳跃动而雄浑的形象表现得气势磅礴。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解释词语(第4段)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

)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

)失(

)。僻(

)不当道者,皆不及往。第4段介绍泰山的名胜古迹。先以日观亭为参照,介绍了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官的方位,然后写所见都是“唐显庆以来”的刻石,再古老的已经模糊或缺失,表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模糊缺失偏僻解释词语(第5段)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

),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第6段)桐城姚鼐记。同“圆”裂缝第5段介绍泰山冬季的最色。写了山石的挺拔峻峭,松树的奇特姿态,这几句有“三多三少”,语言简洁凝练。然后写冬季遍地冰雪,不闻瀑声鸟啼,数里无树,安静肃穆。结句“雪与人膝齐”把作者雪中赏景的形象与风雪弥漫的秦山融为一体,煞住全篇,留有丰富的想象余地,回味悠长。问题探究:1.本文写于作者辞官之后。作者为何要辞官?写《登泰山记》与辞官有什么关系?2.作者为何在除夕之夜万家团聚的时候去登泰山呢?泰山最高峰是天柱峰,也叫玉皇顶。可是姚鼐偏偏说‘最高日观峰’。如此明显的问题,作者竟然会搞错,为什么?是真的不知道,还是故意为之?

1.本文写于作者辞官之后。作者为何要辞官?写《登泰山记》与辞官有什么关系?当时姚鼐正在北京参加《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他与纪晓岚、戴震有矛盾,于是辞官。有的资料还说,姚鼐是因身体不好而辞官。哪有身体不好还在大冬天登泰山的?显然是借口。

姚鼐辞职是在乾隆三十九年十月,时年44岁,正是编纂《四库全书》发挥自己作用的好时候,但他选择了辞官,这要下很大的决心,这在姚鼐一生中是一个重要转折点,《登泰山记》应该是这个转折点的标志性符号。

乾隆二十八年(1763)姚鼐考取进士,开启了他建功立业的理想。近十年间,他做过兵部主事、刑部郎中等,仕途上虽说是磕磕绊绊,但也算有所建树。直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四库全书馆的开设,彻底改变了姚鼐的人生轨迹。这是一项浩大的校勘工程,馆职人员众多。姚鼐和戴震都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威望分任编纂。这本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但是不曾料想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却暗藏着一场腥风血雨的较量。“姚鼐主推宋学,以戴震为首的汉学家却试图抑制宋学的发展,甚至期望汉学能够取代宋学在清初的地位”。姚鼐则始终坚持己见,敌众我寡,最终败北。

从文坛跌落下来的姚鼐,心里多少有些不甘心。“自京师乘风雪”来登泰山的畅快心境,反衬出了姚鼐在京门糟糕的处境。曾经的理想抱负,鸿鹄之志,在他决定辞官的刹那间顷刻变成过眼云烟。真理与否只能放在某一个特定的时代下去考量。姚鼐的失败,并不在于输给了谬误,而在于错付了时代。

姚鼐七十三岁时写了《南园诗存序》,揭露乾隆皇帝听任大奸臣、大贪官和珅把持朝政,有“和珅秉政,自张威福”之语;敢与和珅斗争的御史钱沣被迫害致死,姚鼐表达痛惜之情:“悲夫!悲夫!”这也透露出当年姚鼐厌恶官场的心境。

李柱梁先生在《姚鼐辞官原因新探》中则认为,姚鼐辞官虽然有对官场的不适应、对仕途险恶的隐忧,以及与汉学家的矛盾等多种因素,但其主要原因是鉴于学术界和文坛堪忧的现状,他萌生了创立桐城文派的意识,决心另辟蹊径,专心致志于宣扬古文理论,弘扬程朱理学,培养文学人才,以达到“因之承一线未绝之绪,倔然以兴”的目的。姚鼐(1732—1815),字姬传,一字梦榖,清代桐城(今属安徽)人,因书斋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清代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四库全书》纂修官等。乾隆三十九年(1774)辞官,就在这一年辞别京师南下途中登上泰山,写了《登泰山记》。其后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歙县紫阳、南京钟山等书院四十年。姚鼐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作品多为诗序、碑传之类。他的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是桐城派中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作者简介1.《惜抱轩诗文集》,惜抱轩是他的书斋名,惜,就是珍惜;抱,就是双手合抱银杏树的一种健体方式。2.姚鼐提出了“义理、考据、辞章”相统一的文学主张。义理,就是思想观点;考据,就是用事实说话;辞章,指的是讲究文采。写文章要体现这三个方面。这一文学主张,在今天也适用。

开头写“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这与“义理、考据、辞章”中哪一点有关系?(1)与“考据”有关系。(2)作者在文章中考证了泰山的地理位置,表现出严谨的治学态度。

既然严谨,为何“泰山最高峰是天柱峰,也叫玉皇顶。可是姚鼐偏偏说‘最高日观峰’”?作者为何在除夕之夜万家团聚的时候去登泰山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