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1717页2024—2025学年上期第一次教学大练兵七年级历史试题(考试时间:45分钟试卷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答题卡要求作答。1.什么是历史?有人说:历史是一门关于“过程”的学问。也有人说:历史是一门关于“解释”的学问。其实二者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失之片面。前者强调史实,后者突出史论。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说法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北京人遗址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B.北京人已经懂得了制作和使用打制石器并学会使用火
C.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打制石器和用火遗迹D.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许多骨骼化石,其中就有北京人头盖骨化石2.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欲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互联网查询 D.考古发掘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如下图中①②两处区域在新石器时代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A.粟、水稻 B.小麦、玉米 C.粟、玉米 D.小麦、水稻4.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关于远古传说的说法,正确的是()A.远古的传说多带有神话色彩,所以不可信。
B.远古传说中的生动细节,真实地再现了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
C.随着考古成果日益丰富,远古传说失去了其史料价值。
D.远古传说和考古发现相印证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社会发展水平。5.生产工具的改进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将下列工具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磨制石器②青铜农具③打制石器④铁制农具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6.下列陶器出土于不同地方,却有着相似的文化特征。由此可见中华文明发展的特点(
)
甘肃马家窑文化陶器
河南仰韶文化陶器
陕西半坡文化陶器A.一脉相承 B.世界领先 C.兼容并蓄 D.多元一体7.下面是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都城遗址考古发掘的实物(复原物),据修证,该遗址距今已在4000多年的历史:这些写古实物(复原物)能够佐证当时这地区(
)A.手工业水平已经较为发达 B.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分化C.代表农耕文明的最高水平 D.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形态8.最新发现的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见下图),宫城位居中心,四周有贵族居住的夯土建筑和墓葬。该布局的发现,可以证明夏朝(
)A.国力衰微,民不聊生 B.等级有序,阶级分化C.技术先进,部门齐全 D.制定刑法,设置监狱9.《左传》中有“楚子(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的记载,《战国策》等书也有齐、秦等国试图从周天子手中夺鼎的记录,上述记载折射出春秋战国时期(
)A.青铜器具异常珍贵 B.分封制度走向瓦解C.诸侯纷争局面形成 D.周王室权威的加强。10.有人说战争是“乱”,有人说战争是“变”。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大分裂大动荡时期,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演变和发展时期。对该历史时期“变”的本质理解正确的是(
)A.封建经济出现飞跃,生产工具革新B.争霸兼并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C.奴隶制逐步瓦解,封建制逐渐形成D.人民深受战争灾难,起义不断爆发11.下面是老师出示的某一历史时期的思维导图,由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原始的农耕生活 B.早期国家的建立 C.动荡的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是根据岷江的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的地势特点,因势利导建设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这表明都江堰的修建(
)A.推动了商业发展 B.有利于交通出行C.凝聚了人民智慧 D.加强了中央集权13.下图是甲骨文中的“人”字,与今天的汉字很接近,这说明(
)A.甲骨文是刻在龟甲与兽骨上的文字 B.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C.商朝时我国历史有可靠的文字记载 D.甲骨文是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文字14.商王朝中期,兽面纹成为青铜器主流纹饰,其中以饕餮纹为代表。一幅典型的饕餮纹,可以观察到其眼、眉耳、嘴,甚至其牙和上下颚部位。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青铜纹饰比较单一 B.青铜器的功能增多C.青铜种类逐渐丰富 D.青铜铸造工艺高超15.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余读《离骚》《天问》……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作者的意思是()A.屈原应该投身于文学创作B.楚辞体作品缺乏志向和追求C.为屈原遗作中爱国志向所感叹D.认为屈原的遭遇和结局不值得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16小题10分,第17小题10分,第18小题15分,共35分。请按答题卡要求作答。16.(10分)初一某班的历史拓展活动丰富多彩,大家针对史前人类活动展开充分探究。【寻找证物】(1)初一某班历史课堂:同学A发挥想象力,描述了“北京人”一天的生活。请你为他的描述寻找证据。(3分)①北京人长相还类似古猿,前额低平、颧骨突出、嘴部前伸。他们一般居住在山洞里。②白天,男人(暂且称为人)拿着木棒、各种石器围捕、砍砸鹿等猎物。③女人出去采摘,老人和孩子留下来看守火种,他们一般在洞内和洞口各堆设1个火堆,用来照明、取暖和驱赶野兽。晚上,男人女人各自带着成果回来,围着篝火分享食物。
(图六)a.能为描述①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图号)b.能为描述②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图号)c.能为描述③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图号)【读图探究】(2)通过上面考古发现出土的文物,我们可以推测史前人类们已经掌握的技能(至少说出三项)(6分)①技能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测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技能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测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技能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测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沉淀】(3)由上述探究可知,我们了解史前时期历史的重要依据是____________。(1分)17.(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在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科技取得较大进步。在文化上,私学兴起,形成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1)根据材料一,总结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有哪些?(2分)材料二
百家争鸣在经济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映射了各种力量的壮大崛起,动摇了周天子的地位,又影响着各个诸侯国的政治改革……百家争鸣使文化由原来的教育仅限于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学在官府”发展为人人都能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知识,对世界观和社会现象进行思考,使文化传播和文明进步都跨入一个新的时期。(2)依据材料二,概括百家争鸣对当时我国的影响。(2分)材料三
儒家治国理政思想既强调“以德治国”,又不排斥“法治”,主张“礼法合治”“德主刑辅”。……我国古人认为,礼和法都是治国所必需的,但二者各有所长:礼是防患于未然的道德引导,让民众在生活中有所遵循、形成良好社会风气,而法是在少数人突破法律底线后采用的强制手段。——摘自戴木才《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根据材料三,概括儒家治国思想的主要特点并说明理由。(3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及政治主张。(2分)(4)综上说说我国古代治国思想的当代价值。(1分)18.(15分)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春秋争霸形势图》(1)图一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1分)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3分)材料二图二铁制农具图三穿有鼻环的牛尊(2)依据材料二中图二和图三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2分)这导致了社会上什么新兴阶级的出现?(2分)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鲁教版《中国历史》六上(3)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1分)材料四战国时期,新旧时代交替,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及在复杂的斗争中生存下去,各国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实行变法。商鞅变法的成功,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成为战国时代最先进的强国,为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商鞅遭诬陷,起兵反抗,兵败被车裂。但是,由于变法内容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商鞅虽死,“秦法未败”。——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4)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表述完整。(7分)
2024—2025学年上期第一次教学大练兵七年级历史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 封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16小题10分,第17小题10分,第18小题15分,共35分)。16.(10分)(1)(3分):a.;b.;c.。(2)(6分)①技能一:;推测理由:。②技能二:;推测理由:。③技能三:;推测理由:。(3)(1分):17.(15分):(1)(2分):(2分):(3)(5分):(4)(1分):18.(15分)(1)(3分):(2)(4分):(3)(1分):(4)(7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DADBDDBBCDCBD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16小题10分,第17小题13分,第18小题12分,共35分)。16.(1)a.图一、图二;b.图四,图五;c.图三,图六。(3分)(2)(6分)①技能一:北京人已学会用火;推测理由:北京人遗址发现厚达6米的灰烬层。②技能二:山顶洞人已掌握钻孔和磨制技术;推测理由:山顶洞人遗址发现了穿孔骨针。③技能三:半坡人已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推测理由: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
(3)考古发现(或者考古发掘)(1分)(1)政治上:社会动荡,诸侯林立,相对自由;经济上:生产力的提高;科技上:科技的进步;文化上:私学兴起。(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2)影响: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为社会转型奠定了物质基础;动摇周天子的地位,促进了各诸侯国的改革;促进了私学的兴起,推动了文化的发展。(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3)特点: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礼法合治”或“德主刑辅)。(1分)理由:礼是对民众的道德引导,法是对少数人的强制手段,都是治国必需的。(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二手车评估师考试准备资料与答案
- 2024年小自考公共事业管理应试技巧及答案
- 2024年古代文学史论点探讨试题及答案
- 无领导讨论组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新兴汽车产业对维修工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维修工考试应试策略试题及答案
- 透视古代文学史考试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省考二手车售前检查标准试题及答案
- 小学语文一年级考试的练习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维修工考试实战演练指导试题及答案
- 钢板桩支护施工方案完整版
- 机器学习 试卷2套
- IATF16949-2024 内部审核方案
- 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及月调度记录表
- CJT 186-2018 地漏 标准规范
- 商务英语综合教程4-Unit1
-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叠合板、叠合梁识图
- 小学三年发展规划(2024-2026)
-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二次开发字词积累导学案
- 2010年10月自考00567马列文论选读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生理学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