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八校联盟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诲人不倦(huì)卓有成效(zhuó)繁芜丛杂(wǔ)浅尝辄止(zhé) B.一语成谶(chèn)鳞次栉比(zhì)义愤填膺(yīn)虚与委蛇(yí) C.脍炙人口(kuài)忝列门墙(tiǎn)风姿绰约(chuò)不落窠臼(kē) D.暴虎冯河(féng)方枘圆凿(ruì)卷帙浩繁(zhì)无济于事(jì)2.(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面对一个需要整顿的全新世界,作为这个世界主宰的人类,必须吸收古代流传下来的全部力量来构筑未来。奥林匹克精神是这种力量之一。 B.这环绕北京的城墙,它不只是一堆平凡叠积的砖堆,它是举世无匹的大胆的建筑纪念物,是磊拓嵯峨、意味深厚的艺术创造。 C.《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讲述在遥远的未来,太阳急速膨涨将要吞噬地球,人类为自救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带地球到太阳系外寻找新家园的故事。 D.最近,浙江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正式发布“当古窑址遇上AR新科技”产品,游客只需在移动设备上下载专门的APP,现场扫瞄导览图,就能再现800年前的龙窑烧制场景。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央视科教频道已经举办了两季“诗词大会”,大会现场还有备受人们喜爱的蒙曼、康震等老师坐而论道,给节目锦上添花。 B.宛转悠扬的小提琴、优雅醇美的钢琴和高亢嘹亮的男女高音曲尽其妙,杭州大剧院为杭城音乐迷们准备的音乐大餐让您沉醉于美妙的音乐世界里。 C.相比4G时代,正在到来的5G时代将人与人的连接拓展至物与物的连接,从而开启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与此相应,面向5G演进的云数据中心,就成为发展的必然方向。 D.《光荣时代》的制片人曾表示,该剧的意义不止在于再现那个纯粹、充满激情与信念的年代,还希望向今天的观众和影视内容市场传递积极向上的责任意识和有担当的时代精神。4.(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站在人民立场上而不是站在个人、少数人立场上说话办事,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不是代表某个人、某一部分人利益,是决定人心向背、事业成功的关键。 B.个性化阅读是具有批判意识的阅读,学生要想在课堂阅读活动中有所创新,有独到体验,必须先学会批判地学习课文。 C.观众跟随着这档浸润理想情怀的节目,回顾科学技术的研发过程,感知科学家的创造力,把握时代的脉搏,激发前进的动力,受到各界一致好评。 D.我国博物馆、文物建筑数量众多,各地要结合实际,既要真检真查,又要查实查细,切实做好文博单位消防安全工作和古老文明的历史责任。5.(3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A.上世纪初,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漂洋过海到美国,又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B.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互联网外交”中自信地展示实力,与世界各极实现“沟通中互信,合作中共赢。” C.故乡啊,你记得么?还记得那个光着脚丫在沙路上奔跑的小毛猴么?还记得从八月的枝头偷摘酸枣而划破衣服、扎破手指的小调皮么? D.青年男女骑着自行车穿梭长安街,他们“叮铃叮铃”拨响车铃;头戴花环、高举红纱巾的少女们洒下欢声笑语,这一幕勾起一代人的集体记忆。6.(3分)把下列句子依序填在后面文段空白处。其中语意贯通、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目的永远无法容纳丰富的过程②有限的目的易使人目光狭小③但重点在于,过程永远大于目的④以至丧失了无限丰富的生命的本真状态⑤只有把生命视作一个过程,我们才可能把人的存在当作一个永恒⑥忘记过程就会使我们的思维循着一种三段论的逻辑模式而奔向一个乏味的主题人并非不要目的,没有目的的过程是不可能的,一个目的消失了又一个目的紧随而生,终点便再是新的过程的开始。A.⑤⑥①②③④ B.③①⑥④②⑤ C.③⑤①⑥②④ D.①⑤②④③⑥7.(3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在这部文集中,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倡“礼治”。《季氏将伐颛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礼治”主张。 B.《陈情表》选自南朝梁代萧统主编的《文选》,《文选》又名《昭明文选》。“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C.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家,代表作《雷雨》通过周、鲁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前后30年的纠葛,表现了旧家庭的罪恶。 D.《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他的第一部大型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巴黎圣母院》,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反映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8.(4分)国庆节,你将参加学校团委组织的“我为祖国献花”活动,请从下面三种花中选一种献给祖国,庆祝祖国70岁生日。你会选哪一种?请阐述理由。要求:语言简明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二、现代文阅读(26分)9.(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戏剧的最初踪影,远不是戏剧本身。探求戏剧的渊源,实际上,就是寻觅古代生活中开始隐隐显现的戏剧美的因素。一切向着文明进发的原始民族都不会与戏剧美的因素决然无缘。但是,使戏剧美的因素凝聚、提纯的条件却出现得有多有寡,有早有迟,因此各民族戏剧形成的时间也有先有后。有的民族,戏剧美由发端到凝聚成体,竟会经历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时期。也有某些民族,戏剧美始终没有真正凝聚起来。芬兰美学家希尔恩认为:戏剧,在这个词的现代意义上它必然是相当晚近的事情,甚至是最晚才出现的。它是艺术发展的一种结果,这可能是文化高度进步的产物,因此它被许多美学家看作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后的形式。然而,当我们面对原始部落时,应该采取一种比较低的标准。最简单的滑稽戏、哑剧和哑剧似的舞蹈常常可以在原始部族那里发现,而这些部族往往还不能创造出一首抒情诗。由此可见,从戏剧这个词最广泛意义上而言,它是所有摹仿艺术中最早出现的。它在书写发明之前就有了,甚至比语言本身还要古老。因为作为思想的一种外在符号,原始的戏剧行为远比词语更直接。(摘编自余秋雨《中国戏剧史•最初的踪影》)材料二中国古典戏曲的源头说法不一,一说源于俳优,但这仅包含了戏剧的一些表演因素;另一说是源于具有宗教祭祀性质的巫祭祀仪式,但它对中国戏曲的形成起到多大的决定性作用还未达成共识。中国戏曲正式形成较晚。北宋时,为了适应广大市民阶层的文化娱乐需要,各种民间技艺便纷纷从各地汇集到城市里来了。其中,对戏曲的形成影响最大的主要有说唱性质的艺术﹣﹣诸宫调,歌舞性质的艺术﹣﹣大曲,扮演性质的艺术﹣﹣傀儡戏、参军戏等,这三种性质的艺术样式相互吸收,才形成了戏曲的雏形阶段﹣﹣宋杂剧、金院本。这些都是多种民间(或已经走向民间)的娱乐样式的杂合。北宋末南宋初,宋杂剧的一支演变为南戏,中国戏曲才发展成熟。(摘编自张宜昂《俯视与仰视﹣﹣谈中西戏剧观众心态视角差异》)材料三从中西戏剧形成可以看出,西方戏剧产生于祭祀,是宗教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始终带有宗教色彩。宗教仪式是庄严肃穆的,参加宗教仪式的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赞颂神的伟大,在观看表现神的伟绩的戏剧时,同样怀着崇敬的心情。这时,戏剧演出处在一种精神上的高位置,观众处在一种精神上的低位置,观众的心态视角是仰视的。后来的戏剧虽然脱离了祭祀的宗教气氛,但这种仰视的心态视角却带着祭祀仪式的痕迹保留了下来。中国戏曲的形成过程是多种娱乐样式的综合。宗教祭祀仪式对它的形成影响并不大,相对于西方戏剧的形成渊源来说,它本质上是一种娱乐手段,而且,它对多种娱乐手段综合的过程同时也是娱乐性加强的过程。人们去瓦肆看戏就是为了娱乐,自然在心理上处在高位置,去俯视处在低位置的戏曲。此后,戏曲走向富贵人家宴请宾朋的堂会,走向农村集市庙会的庙台,走向农村庆丰收的草台,它的观众都是怀着喜洋洋的轻松心情去俯视它。后来的戏曲中也有具有宗教意味的神仙道化剧,但它完全没有西方戏剧初期庄严神圣的宗教氛围。(材料来源同上)材料四注:以上数据出自2018年国人观看戏剧的相关调查(摘编自“搜狐网”)(1)下列对材料中“戏剧”形成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各民族戏剧形成的时间有先有后,有的民族甚至始终都没形成属于自己的真正戏剧。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戏剧,即戏曲,尽管正式形成较晚。B.戏剧是所有摹仿艺术中最早出现的,它甚至比语言本身还要古老,就原始戏剧而言,作为表现思想的一种符号,戏剧行为比词语更直接。C.中国戏曲正式形成较晚,一直到宋朝出现了宋杂剧、金院本,算是中国戏曲初具雏形,到后来,宋杂剧的一支演变为南戏,中国戏曲才算发展成熟。D.中国戏曲的形成过程是多种娱乐样式的综合,相对于西方戏剧的形成渊源来说,它本质上是一种娱乐手段,所以宗教祭祀仪式对它的形成没有影响。(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戏剧是艺术发展的一种结果,它是文化高度进步的产物,要探求它的渊源,需追溯到古代生活中去。B.原始民族都与戏剧美的因素有关,比如在那些往往还不能创造出一首抒情诗的原始部族那里,我们也可以发现戏剧的雏形。C.因为戏剧的形成渊源不同,观看戏剧时,西方观众的心态视角是仰视的,而中国观众则是处在心理上的高位置去俯视戏曲的。D.今天国人观看戏剧,关注的是它的题材和口碑,半数以上的人平均每两个月看一次以上的戏,看戏人群较多的为26﹣40岁的女性。(3)结合上述材料,概括材料一加点句中所说的“戏剧美的因素”。10.(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黄昏里的男孩(节选)余华此刻,有一个名叫孙福的人正坐在秋天的中午里,守着一个堆满水果的摊位。明亮的阳光照耀着他,使他年过五十的眼睛眯了起来。他的双手搁在膝盖上,于是身体就垂在手臂上了。他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显得灰蒙蒙,就像前面的道路。这是一条宽阔的道路,从远方伸过来,经过了他的身旁以后,又伸向了远方。他在这里已经坐了三年了,在这个长途汽车经常停靠的地方,以贩卖水果为生。一辆汽车从他身旁驶了过去,卷起的尘土像是来到的黑夜一样笼罩着他,接着他和他的水果又像是黎明似的重新出现了。他看到一个男孩站在了前面,在那一片尘土过去之后,他看到了这个男孩,黑亮的眼睛正注视着他。他看着对面的男孩,这个穿着很脏衣服的男孩,把一只手放在他的水果上。他去看男孩的手,指甲又黑又长,指甲碰到了一只红彤彤的苹果,他的手就举起来挥了挥,像是驱赶苍蝇一样,他说:“走开。”男孩缩回了自己黑乎乎的手,身体摇晃了一下后,走开了。男孩慢慢地向前走去,他的两条手臂闲荡着,他的头颅在瘦小的身体上面显得很大。这时候有几个人向水果摊走过来,孙福收回了自己的目光,不再去看那个离去的男孩。那几个人走到孙福的对面,隔着水果问他:“苹果怎么卖……香蕉多少钱一斤……”孙福站了起来,拿起秤杆,为他们称苹果和香蕉,又从他们手中接过钱。然后他重新坐下来,重新将双手搁在膝盖上,接着他又看到了刚才的男孩。男孩回来了。这一次男孩没有站在孙福的对面,而是站在一旁,他黑亮的眼睛注视着孙福的苹果和香蕉。孙福也看着他,男孩看了一会儿水果后,抬起头来看孙福了,他对孙福说:“我饿了。”孙福看着他没有说话,男孩继续说:“我饿了。”孙福听到了清脆的声音,他看着这个很脏的男孩,皱着眉说:“走开。”男孩的身体似乎抖动了一下,孙福响亮的声音又响起:“走开。”男孩吓了一跳,他的身体迟疑不决地摇晃了几下,然后两条腿挪动了。孙福不再去看他,他的眼睛去注视前面的道路,他看到一辆长途客车停在了道路的另一边,车里的人站了起来。透过车窗玻璃,他看到很多肩膀挤到了一起,向着车门移动,过了一会儿,车上的人从客车的两端流了出来。这时,孙福转过脸来,他看到刚才那个男孩正在飞快地跑。他看着男孩,心想男孩为什么跑,他看到了男孩甩动的手,男孩甩动的右手里正抓着什么,正抓着一个很圆的东西,他看清楚了,男孩手里抓着的是一只苹果。于是孙福站了起来,向着男孩跑去的方向追赶。孙福喊叫了起来:“抓小偷!抓住前面的小偷……”这时候已经是下午,男孩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逃跑,他听到了后面的喊叫,他回头望去,看到追来的孙福。他拼命向前跑,他气喘吁吁,两腿发软,他觉得自己快要跑不动了。他再次回头望去,看到挥舞着手喊叫的孙福,他知道孙福就要追上他了,于是他站住了脚,转过身来仰起脸呼哧呼哧地喘气。他喘着气看着追来的孙福,当孙福追到他面前时,他将苹果举到了嘴里,使劲地咬了一口。追上来的孙福挥手打去,打掉了男孩手里的苹果,还打在了男孩的脸上,男孩一个趔趄摔倒在地。倒在地上的男孩双手抱住自己的头,嘴里使劲地咀嚼起来。孙福听到了他咀嚼的声音,就抓住他的衣领把他提了起来。衣领被捏紧后,男孩没法咀嚼了,他瞪圆了眼睛,嘴里的苹果在两腮鼓了出来。孙福一只手抓住他的衣领,另一只手去卡他的脖子。孙福向他喊叫:“吐出来!吐出来!”很多人围了上来,孙福对他们说:“他还想吃下去!他偷了我的苹果,咬了我的苹果,他还想吃下去!”然后孙福挥手给了男孩一巴掌,向他喊道:“你给我吐出来!”男孩紧闭鼓起的嘴,孙福又去卡他的脖子:“吐出来!”男孩的嘴张了开来,孙福看到了他嘴里已经咬碎的苹果,就让卡住他脖子的手使了使劲儿。孙福看到他的眼睛瞪圆了。有一个人对孙福说:“孙福,你看他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你会把他卡死的。”“活该。”孙福说,“卡死了也活该。”然后孙福松开卡住男孩的手,指着苍天说道:“我这辈子最恨的就是小偷……吐出来!”男孩开始将嘴里的苹果吐出来,一点一点地吐了出来,就像是挤牙膏似的,男孩将咬碎的苹果吐在了自己胸前的衣服上。男孩的嘴闭上后,孙福又用手将他的嘴掰开,蹲下身体往里面看了看后说:“还有,还没有吐干净。”于是男孩继续往外吐,吐出来的全是唾沫,唾沫里夹杂着一些苹果屑。男孩不停地吐着,吐到最后只有干巴巴的声音,连唾沫都没有了。当着围观者的面,孙福扭断了男孩右手的中指,把他绑在椅子上。“对小偷就要这样……”……黄昏时分,很多人好奇地走过孙福的水果摊,好奇地听着男孩嘶嘶的摩擦似的喊叫“我是小偷”,然后缓缓的消失在黄昏里……(有删改)(1)小说首段“明亮的阳光”“宽阔的道路”等环境描写有何作用?结合全文简要回答。(2)根据相关情节梳理男孩的心理变化,完成表格。时间情节心理起初男孩用脏手去触摸孙福的苹果时①接着男孩对孙福说“我饿了”②后来男孩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逃跑由侥幸转为害怕最后③④(3)小说题目中“黄昏里”含义丰富,请简要分析。(4)如果你有机会对故事里的孙福说几句的话,使故事的结局反转,你会怎么说?请把你的话写下来,最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三、古代诗文阅读(29分)11.(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节选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挛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武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④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沙⑤.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晋书李密传》节选【注】①醮(jiào):改嫁。②烝烝(zhēngzhēng):热切的样子,形容李密对母亲思念之深。③游夏:指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他们在文学上皆很造诣。④安乐公:刘备之子刘禅。⑤虫沙:比喻战死的将士或因战乱而死的人民。此指死亡。(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矜:顾惜B.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陋:见识短浅C.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方:正直D.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敌:相当、匹敌(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猥以微贱,当侍东宫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季氏将有事于颛臾C.乃上疏曰:“臣以险衅……”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齐桓得管仲而霸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诏书切峻,责臣逋慢”句中,“切”“峻”“责”都准确鲜明地刻画了当时晋武帝的心态,而“臣欲奉诏奔驰”句中的“奔驰”也用得绝妙,它形象地显示了李密希望赴京效劳的心情。B.“日薄西山”四句,李密以比喻形象地表明了祖母大限临头,需要自己留在身边侍奉照顾,也委婉地表示了自己无法奉诏的原因。C.李密幼年丧父,母亲改嫁,年仅几岁思母心切,不能自已,忧思成疾,可以说他从小就懂得尽孝道。面对征召,他在奏表中说“圣朝以孝治天下”其实是对晋武帝的嘲讽和不满。D.晋武帝读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陈情表》后,赞扬他是个名副其实的真名士,并答应了他的请求。祖母去世后,李密守丧期满,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②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12.(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早秋山中作【唐】王维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岂厌尚平①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草间蛩②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注】①尚平,字子平,东汉朝歌人。为子嫁娶毕,即不复理家事。后用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实。②蛩,蟋蟀。(1)首联的和颔联的都表达了诗人归隐故园的意愿。(2)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请从这一角度分析诗歌三、四两联。13.(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1)总角之宴,。,不思其反。(《诗经卫风》)(2)但见悲鸟号古木,。,愁空山。(《蜀道难》)(3)冰泉冷涩弦凝绝,。,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4)独上高楼,。,山长水阔知何处?(《蝶恋花》)(5)青山隔送行,,淡烟雾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长亭送别》)四、作文(40分)14.(40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国庆前夕,老女排“五连冠”团体刚当选新中国“最美奋斗者”,新女排就用第十个冠军再铸辉煌,为共和国生日献礼。相比改革开放初期物资相对匮乏年代的前辈,如今的女排姑娘们,是“肤白貌美大长腿”的时尚女青年,也是更好看、更有天分、更努力的“别人家的孩子”。时代不同了,生活更好了;但从过去的民族英雄到现在的国民偶像,女排的精神内核一以贯之!你是怎样理解女排“精神内核”的?请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八校联盟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诲人不倦(huì)卓有成效(zhuó)繁芜丛杂(wǔ)浅尝辄止(zhé) B.一语成谶(chèn)鳞次栉比(zhì)义愤填膺(yīn)虚与委蛇(yí) C.脍炙人口(kuài)忝列门墙(tiǎn)风姿绰约(chuò)不落窠臼(kē) D.暴虎冯河(féng)方枘圆凿(ruì)卷帙浩繁(zhì)无济于事(jì)【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对多音字的辨析,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解答】A.“繁芜丛杂”中的“芜”应读“wú”。B.“义愤填膺”中的“膺”应读“yīng”。C.正确。D.“暴虎冯河”中的“冯”应读“píng”。故选:C。2.(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面对一个需要整顿的全新世界,作为这个世界主宰的人类,必须吸收古代流传下来的全部力量来构筑未来。奥林匹克精神是这种力量之一。 B.这环绕北京的城墙,它不只是一堆平凡叠积的砖堆,它是举世无匹的大胆的建筑纪念物,是磊拓嵯峨、意味深厚的艺术创造。 C.《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讲述在遥远的未来,太阳急速膨涨将要吞噬地球,人类为自救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带地球到太阳系外寻找新家园的故事。 D.最近,浙江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正式发布“当古窑址遇上AR新科技”产品,游客只需在移动设备上下载专门的APP,现场扫瞄导览图,就能再现800年前的龙窑烧制场景。【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解答】A.“流传”中“流”应改为“留”;B.全部正确;C.“膨涨”中“涨”应改为“胀”;D.“扫瞄”中“瞄”应改为“描”。故选:B。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央视科教频道已经举办了两季“诗词大会”,大会现场还有备受人们喜爱的蒙曼、康震等老师坐而论道,给节目锦上添花。 B.宛转悠扬的小提琴、优雅醇美的钢琴和高亢嘹亮的男女高音曲尽其妙,杭州大剧院为杭城音乐迷们准备的音乐大餐让您沉醉于美妙的音乐世界里。 C.相比4G时代,正在到来的5G时代将人与人的连接拓展至物与物的连接,从而开启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与此相应,面向5G演进的云数据中心,就成为发展的必然方向。 D.《光荣时代》的制片人曾表示,该剧的意义不止在于再现那个纯粹、充满激情与信念的年代,还希望向今天的观众和影视内容市场传递积极向上的责任意识和有担当的时代精神。【分析】本题考查词语和成语的理解和正确运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理解词语要理解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辨析常见的同义词、多义词、反义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联系生活和自己的积累,推想句子中有关生词和新生词语在语境中的恰当意义。正确理解与运用常见成语则需要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和所携带的故事意义,辨析常见成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辨析常用成语的感情色彩等。【解答】A.“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是贬义词,句中是蒙曼、康震等老师侃侃而谈,是褒义,成语不符合语境。B.“曲尽其妙”是把其中微妙之处委婉细致地充分表达出来。形容表达能力很强。语境是形容男女高音,使用对象不当。C.“拓展”是开拓扩展,语境是人与人的连接扩展到物与物的连接,使用恰当。D.“不止”是继续不停;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语境是不仅仅,应使用“不只”或“不仅”。故选:C。4.(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站在人民立场上而不是站在个人、少数人立场上说话办事,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不是代表某个人、某一部分人利益,是决定人心向背、事业成功的关键。 B.个性化阅读是具有批判意识的阅读,学生要想在课堂阅读活动中有所创新,有独到体验,必须先学会批判地学习课文。 C.观众跟随着这档浸润理想情怀的节目,回顾科学技术的研发过程,感知科学家的创造力,把握时代的脉搏,激发前进的动力,受到各界一致好评。 D.我国博物馆、文物建筑数量众多,各地要结合实际,既要真检真查,又要查实查细,切实做好文博单位消防安全工作和古老文明的历史责任。【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解答】A.搭配不当,“人心向背”与“事业成功”两面对一面,把“人心向背”改为“人心所向”;B.正确;C.成分残缺,“受到”前面没有主语,在“受到”前加“这档节目”;D.搭配不当,“做好”和“责任”不搭配,改为“切实做好文博单位消防安全工作,承担保护古老文明的历史责任”。故选:B。5.(3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A.上世纪初,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漂洋过海到美国,又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B.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互联网外交”中自信地展示实力,与世界各极实现“沟通中互信,合作中共赢。” C.故乡啊,你记得么?还记得那个光着脚丫在沙路上奔跑的小毛猴么?还记得从八月的枝头偷摘酸枣而划破衣服、扎破手指的小调皮么? D.青年男女骑着自行车穿梭长安街,他们“叮铃叮铃”拨响车铃;头戴花环、高举红纱巾的少女们洒下欢声笑语,这一幕勾起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从考查范围看,以点号为主,兼顾常用的标号。主要考查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七种点号的用法,标号只考查了引号、书名号和括号三种。从考查的题型看,主要有选择、改错两种。【解答】A.“十三、四岁”在此处应为约数,故中间的顿号去掉;B.“沟通中互信,合作中共赢”为不完全引用,故后引号前的句号应放在后引号外面;C.正确;D.“头戴花环、高举红纱巾的少女们洒下欢声笑语”与前面的句子属于同一层级,故“拨响车铃”后的分号改为逗号。故选:C。6.(3分)把下列句子依序填在后面文段空白处。其中语意贯通、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目的永远无法容纳丰富的过程②有限的目的易使人目光狭小③但重点在于,过程永远大于目的④以至丧失了无限丰富的生命的本真状态⑤只有把生命视作一个过程,我们才可能把人的存在当作一个永恒⑥忘记过程就会使我们的思维循着一种三段论的逻辑模式而奔向一个乏味的主题人并非不要目的,没有目的的过程是不可能的,一个目的消失了又一个目的紧随而生,终点便再是新的过程的开始。A.⑤⑥①②③④ B.③①⑥④②⑤ C.③⑤①⑥②④ D.①⑤②④③⑥【分析】该题考查排序,高考能力层级为:E.排序题可以先把握基本内容,然后初步分层归类,再进行连缀排序,最后检查调整,确定顺序,排除法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办法。【解答】该段文字论述过程和目的的关系。通读句子可知,开头论述目的和过程,重点说目的,③和前面句子构成转折,应该放在开头。①是对③的解释,应该放在③的后面。⑥④是说忘记过程的危害,根据“以至于”可知⑥在前④在后。②⑤构成转折,放在一起。故选:B。7.(3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在这部文集中,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倡“礼治”。《季氏将伐颛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礼治”主张。 B.《陈情表》选自南朝梁代萧统主编的《文选》,《文选》又名《昭明文选》。“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C.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家,代表作《雷雨》通过周、鲁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前后30年的纠葛,表现了旧家庭的罪恶。 D.《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他的第一部大型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巴黎圣母院》,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反映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文学常识识记能力,高考能力层级为A.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解答】A.正确。B.正确。C.正确。D.“大型现实主义长篇小说”错误,应该是“大型浪漫主义长篇小说”。故选:D。8.(4分)国庆节,你将参加学校团委组织的“我为祖国献花”活动,请从下面三种花中选一种献给祖国,庆祝祖国70岁生日。你会选哪一种?请阐述理由。要求:语言简明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分析】本题考查综合性读写,一般说来,较多的语言表达题所给的材料,或者提供一种情境,或者提供一种仿拟的样式,目的在于激活考生的思维,引发联想和想象,并按照要求作表达。因而答案更加灵活而富有弹性。换言之。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积累,写出各式各样的符合要求的答案来。【解答】本题是“我为祖国献花”活动,应点明选择三种花的哪一种,同时点明原因。可以从花形、花色、花名、花的寓意等方面分析理由,并借花庆祝祖国70岁生日,表达对祖国的美好祝愿。表述时注意语言简明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可以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注意字数限制。故答案为:我选太阳花,理由:太阳花花色如金;花形舒张奔放;花名“太阳”蕴含着光明,蕴含着热烈,蕴含着希望!借这束花,我祝伟大的祖国,更加灿烂热烈。我选康乃馨,理由:康乃馨花色沉静温暖,花形典雅端庄,花名“康乃馨”自然含有祝你健康、祝你芬芳之意。康乃馨是母爱之花,而伟大的祖国就是我的母亲!我选玫瑰,理由:玫瑰花色绚烂,花形典雅,花香悠远,寓意着永恒的爱情与勇敢,祖国永在我心中,选这束花,我祝祖国前途如花,永远美丽迷人。二、现代文阅读(26分)9.(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戏剧的最初踪影,远不是戏剧本身。探求戏剧的渊源,实际上,就是寻觅古代生活中开始隐隐显现的戏剧美的因素。一切向着文明进发的原始民族都不会与戏剧美的因素决然无缘。但是,使戏剧美的因素凝聚、提纯的条件却出现得有多有寡,有早有迟,因此各民族戏剧形成的时间也有先有后。有的民族,戏剧美由发端到凝聚成体,竟会经历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时期。也有某些民族,戏剧美始终没有真正凝聚起来。芬兰美学家希尔恩认为:戏剧,在这个词的现代意义上它必然是相当晚近的事情,甚至是最晚才出现的。它是艺术发展的一种结果,这可能是文化高度进步的产物,因此它被许多美学家看作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后的形式。然而,当我们面对原始部落时,应该采取一种比较低的标准。最简单的滑稽戏、哑剧和哑剧似的舞蹈常常可以在原始部族那里发现,而这些部族往往还不能创造出一首抒情诗。由此可见,从戏剧这个词最广泛意义上而言,它是所有摹仿艺术中最早出现的。它在书写发明之前就有了,甚至比语言本身还要古老。因为作为思想的一种外在符号,原始的戏剧行为远比词语更直接。(摘编自余秋雨《中国戏剧史•最初的踪影》)材料二中国古典戏曲的源头说法不一,一说源于俳优,但这仅包含了戏剧的一些表演因素;另一说是源于具有宗教祭祀性质的巫祭祀仪式,但它对中国戏曲的形成起到多大的决定性作用还未达成共识。中国戏曲正式形成较晚。北宋时,为了适应广大市民阶层的文化娱乐需要,各种民间技艺便纷纷从各地汇集到城市里来了。其中,对戏曲的形成影响最大的主要有说唱性质的艺术﹣﹣诸宫调,歌舞性质的艺术﹣﹣大曲,扮演性质的艺术﹣﹣傀儡戏、参军戏等,这三种性质的艺术样式相互吸收,才形成了戏曲的雏形阶段﹣﹣宋杂剧、金院本。这些都是多种民间(或已经走向民间)的娱乐样式的杂合。北宋末南宋初,宋杂剧的一支演变为南戏,中国戏曲才发展成熟。(摘编自张宜昂《俯视与仰视﹣﹣谈中西戏剧观众心态视角差异》)材料三从中西戏剧形成可以看出,西方戏剧产生于祭祀,是宗教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始终带有宗教色彩。宗教仪式是庄严肃穆的,参加宗教仪式的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赞颂神的伟大,在观看表现神的伟绩的戏剧时,同样怀着崇敬的心情。这时,戏剧演出处在一种精神上的高位置,观众处在一种精神上的低位置,观众的心态视角是仰视的。后来的戏剧虽然脱离了祭祀的宗教气氛,但这种仰视的心态视角却带着祭祀仪式的痕迹保留了下来。中国戏曲的形成过程是多种娱乐样式的综合。宗教祭祀仪式对它的形成影响并不大,相对于西方戏剧的形成渊源来说,它本质上是一种娱乐手段,而且,它对多种娱乐手段综合的过程同时也是娱乐性加强的过程。人们去瓦肆看戏就是为了娱乐,自然在心理上处在高位置,去俯视处在低位置的戏曲。此后,戏曲走向富贵人家宴请宾朋的堂会,走向农村集市庙会的庙台,走向农村庆丰收的草台,它的观众都是怀着喜洋洋的轻松心情去俯视它。后来的戏曲中也有具有宗教意味的神仙道化剧,但它完全没有西方戏剧初期庄严神圣的宗教氛围。(材料来源同上)材料四注:以上数据出自2018年国人观看戏剧的相关调查(摘编自“搜狐网”)(1)下列对材料中“戏剧”形成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各民族戏剧形成的时间有先有后,有的民族甚至始终都没形成属于自己的真正戏剧。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戏剧,即戏曲,尽管正式形成较晚。B.戏剧是所有摹仿艺术中最早出现的,它甚至比语言本身还要古老,就原始戏剧而言,作为表现思想的一种符号,戏剧行为比词语更直接。C.中国戏曲正式形成较晚,一直到宋朝出现了宋杂剧、金院本,算是中国戏曲初具雏形,到后来,宋杂剧的一支演变为南戏,中国戏曲才算发展成熟。D.中国戏曲的形成过程是多种娱乐样式的综合,相对于西方戏剧的形成渊源来说,它本质上是一种娱乐手段,所以宗教祭祀仪式对它的形成没有影响。(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A.戏剧是艺术发展的一种结果,它是文化高度进步的产物,要探求它的渊源,需追溯到古代生活中去。B.原始民族都与戏剧美的因素有关,比如在那些往往还不能创造出一首抒情诗的原始部族那里,我们也可以发现戏剧的雏形。C.因为戏剧的形成渊源不同,观看戏剧时,西方观众的心态视角是仰视的,而中国观众则是处在心理上的高位置去俯视戏曲的。D.今天国人观看戏剧,关注的是它的题材和口碑,半数以上的人平均每两个月看一次以上的戏,看戏人群较多的为26﹣40岁的女性。(3)结合上述材料,概括材料一加点句中所说的“戏剧美的因素”。【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内容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解答】(1)D.材料三中说“中国戏曲的形成过程是多种娱乐样式的综合。宗教祭祀仪式对它的形成影响并不大”,D项中说的“所以宗教祭祀仪式对它的形成没有影响”不全面。(2)A.“戏剧是艺术发展的一种结果,它是文化高度进步的产物”表述不准确,原文中有“它是艺术发展的一种结果,这可能是文化高度进步的产物”;B.“原始民族都与戏剧美的因素有关”表述不准确,原文中说“一切向着文明进发的原始民族都不会与戏剧美的因素决然无缘”;D.“关注的是它的题材和口碑”于文无据。(3)结合“由此可见,从戏剧这个词最广泛意义上而言,它是所有摹仿艺术中最早出现的。它在书写发明之前就有了,甚至比语言本身还要古老。因为作为思想的一种外在符号,原始的戏剧行为远比词语更直接”“另一说是源于具有宗教祭祀性质的巫祭祀仪式,但它对中国戏曲的形成起到多大的决定性作用还未达成共识”“观众处在一种精神上的低位置,观众的心态视角是仰视的。后来的戏剧虽然脱离了祭祀的宗教气氛,但这种仰视的心态视角却带着祭祀仪式的痕迹保留了下来”等句子可以具体把握。答案:(1)D(2)C(3)①原始部族所有的摹仿艺术,比如最简单的滑稽戏、哑剧和哑剧似的舞蹈;②中国的俳优和具有宗教祭祀性质的巫祭祀仪式;③西方的始终带有宗教色彩祭祀。10.(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黄昏里的男孩(节选)余华此刻,有一个名叫孙福的人正坐在秋天的中午里,守着一个堆满水果的摊位。明亮的阳光照耀着他,使他年过五十的眼睛眯了起来。他的双手搁在膝盖上,于是身体就垂在手臂上了。他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显得灰蒙蒙,就像前面的道路。这是一条宽阔的道路,从远方伸过来,经过了他的身旁以后,又伸向了远方。他在这里已经坐了三年了,在这个长途汽车经常停靠的地方,以贩卖水果为生。一辆汽车从他身旁驶了过去,卷起的尘土像是来到的黑夜一样笼罩着他,接着他和他的水果又像是黎明似的重新出现了。他看到一个男孩站在了前面,在那一片尘土过去之后,他看到了这个男孩,黑亮的眼睛正注视着他。他看着对面的男孩,这个穿着很脏衣服的男孩,把一只手放在他的水果上。他去看男孩的手,指甲又黑又长,指甲碰到了一只红彤彤的苹果,他的手就举起来挥了挥,像是驱赶苍蝇一样,他说:“走开。”男孩缩回了自己黑乎乎的手,身体摇晃了一下后,走开了。男孩慢慢地向前走去,他的两条手臂闲荡着,他的头颅在瘦小的身体上面显得很大。这时候有几个人向水果摊走过来,孙福收回了自己的目光,不再去看那个离去的男孩。那几个人走到孙福的对面,隔着水果问他:“苹果怎么卖……香蕉多少钱一斤……”孙福站了起来,拿起秤杆,为他们称苹果和香蕉,又从他们手中接过钱。然后他重新坐下来,重新将双手搁在膝盖上,接着他又看到了刚才的男孩。男孩回来了。这一次男孩没有站在孙福的对面,而是站在一旁,他黑亮的眼睛注视着孙福的苹果和香蕉。孙福也看着他,男孩看了一会儿水果后,抬起头来看孙福了,他对孙福说:“我饿了。”孙福看着他没有说话,男孩继续说:“我饿了。”孙福听到了清脆的声音,他看着这个很脏的男孩,皱着眉说:“走开。”男孩的身体似乎抖动了一下,孙福响亮的声音又响起:“走开。”男孩吓了一跳,他的身体迟疑不决地摇晃了几下,然后两条腿挪动了。孙福不再去看他,他的眼睛去注视前面的道路,他看到一辆长途客车停在了道路的另一边,车里的人站了起来。透过车窗玻璃,他看到很多肩膀挤到了一起,向着车门移动,过了一会儿,车上的人从客车的两端流了出来。这时,孙福转过脸来,他看到刚才那个男孩正在飞快地跑。他看着男孩,心想男孩为什么跑,他看到了男孩甩动的手,男孩甩动的右手里正抓着什么,正抓着一个很圆的东西,他看清楚了,男孩手里抓着的是一只苹果。于是孙福站了起来,向着男孩跑去的方向追赶。孙福喊叫了起来:“抓小偷!抓住前面的小偷……”这时候已经是下午,男孩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逃跑,他听到了后面的喊叫,他回头望去,看到追来的孙福。他拼命向前跑,他气喘吁吁,两腿发软,他觉得自己快要跑不动了。他再次回头望去,看到挥舞着手喊叫的孙福,他知道孙福就要追上他了,于是他站住了脚,转过身来仰起脸呼哧呼哧地喘气。他喘着气看着追来的孙福,当孙福追到他面前时,他将苹果举到了嘴里,使劲地咬了一口。追上来的孙福挥手打去,打掉了男孩手里的苹果,还打在了男孩的脸上,男孩一个趔趄摔倒在地。倒在地上的男孩双手抱住自己的头,嘴里使劲地咀嚼起来。孙福听到了他咀嚼的声音,就抓住他的衣领把他提了起来。衣领被捏紧后,男孩没法咀嚼了,他瞪圆了眼睛,嘴里的苹果在两腮鼓了出来。孙福一只手抓住他的衣领,另一只手去卡他的脖子。孙福向他喊叫:“吐出来!吐出来!”很多人围了上来,孙福对他们说:“他还想吃下去!他偷了我的苹果,咬了我的苹果,他还想吃下去!”然后孙福挥手给了男孩一巴掌,向他喊道:“你给我吐出来!”男孩紧闭鼓起的嘴,孙福又去卡他的脖子:“吐出来!”男孩的嘴张了开来,孙福看到了他嘴里已经咬碎的苹果,就让卡住他脖子的手使了使劲儿。孙福看到他的眼睛瞪圆了。有一个人对孙福说:“孙福,你看他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你会把他卡死的。”“活该。”孙福说,“卡死了也活该。”然后孙福松开卡住男孩的手,指着苍天说道:“我这辈子最恨的就是小偷……吐出来!”男孩开始将嘴里的苹果吐出来,一点一点地吐了出来,就像是挤牙膏似的,男孩将咬碎的苹果吐在了自己胸前的衣服上。男孩的嘴闭上后,孙福又用手将他的嘴掰开,蹲下身体往里面看了看后说:“还有,还没有吐干净。”于是男孩继续往外吐,吐出来的全是唾沫,唾沫里夹杂着一些苹果屑。男孩不停地吐着,吐到最后只有干巴巴的声音,连唾沫都没有了。当着围观者的面,孙福扭断了男孩右手的中指,把他绑在椅子上。“对小偷就要这样……”……黄昏时分,很多人好奇地走过孙福的水果摊,好奇地听着男孩嘶嘶的摩擦似的喊叫“我是小偷”,然后缓缓的消失在黄昏里……(有删改)(1)小说首段“明亮的阳光”“宽阔的道路”等环境描写有何作用?结合全文简要回答。(2)根据相关情节梳理男孩的心理变化,完成表格。时间情节心理起初男孩用脏手去触摸孙福的苹果时①接着男孩对孙福说“我饿了”②后来男孩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逃跑由侥幸转为害怕最后③④(3)小说题目中“黄昏里”含义丰富,请简要分析。(4)如果你有机会对故事里的孙福说几句的话,使故事的结局反转,你会怎么说?请把你的话写下来,最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分析】(1)本题考查环境描写作用的基本能力。要注意从情节、人物以及文章主旨等角度进行分析。(2)本题考查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基本能力。先总体概括人物形象,然后逐点结合文章分析。(3)本题考查标题作用的鉴赏能力。小说标题的作用概括起来有情节、环境、人物、主题和效果五个方面。(4)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分析即可。【解答】(1)小说首段的环境描写“明亮的阳光照耀着他,使他年过五十的眼睛眯了起来”“这是一条宽阔的道路,从远方伸过来,经过了他的身旁以后,又伸向了远方”,渲染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这与后文的悲惨故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烈地刺痛了读者的心。(2)表格列举了不同情境下男孩不同的表现或心理,要求结合文本筛选出情节或心理,这篇小说讲述了男孩由开始的想偷到后来的乞讨再到后来的拿着苹果逃跑,最终被孙福抓获的过程。揣摩男孩的心理要结合起处境以及孙福的行为进行思考。(3)“黄昏”具有双关意义,既是说故事发生的时间是黄昏,也暗指小男孩所处的昏暗的社会,这其中的孙福以及文官的人们没有一个人对小男孩伸出援助之手,这个社会在男孩眼中就是昏暗的,从而凸显了文章的主旨。(4)此题需要学生立足语境、立足人物身份、立足当下社会、立足小说主题构建答案,要紧扣“对故事里的孙福说几句的话,使故事的结局反转”这一要求,重点要突出应该帮助这个男孩这一中心,围绕人性应该善良这一主题组织答案。要注意语言的委婉。答案:(1)突出了环境的明朗开阔美好,与后文男孩被摧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衬了孙福的阴暗心理,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和震撼人心的效果。(2)偷盗心理,侥幸心理;乞讨求助,渴望帮助;男孩被孙福捉住,备受折磨;由反抗转为恐惧、屈服。(3)故事的结尾部分发生在黄昏;暗示了孙福冷酷阴暗的人格;象征了围观者的冷漠无情;表达了作者对人性弱点内心痛楚;表达了作者对不良社会现状的忧虑。(4)叔叔,您看到那孩子“黑亮的眼睛”了吗?它说明孩子内心的清纯。您注意到孩子因身体瘦小而显得很大的头颅了吗?它说明孩子真的需要帮助。常言说,“善有善报”“助人自助”!和谐社会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伸出友爱之手!您的善举一定可以换来有良知的人的认可,从而换来您的生意兴隆!三、古代诗文阅读(29分)11.(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节选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挛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武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④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沙⑤.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晋书李密传》节选【注】①醮(jiào):改嫁。②烝烝(zhēngzhēng):热切的样子,形容李密对母亲思念之深。③游夏:指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他们在文学上皆很造诣。④安乐公:刘备之子刘禅。⑤虫沙:比喻战死的将士或因战乱而死的人民。此指死亡。(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A.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矜:顾惜B.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陋:见识短浅C.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方:正直D.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敌:相当、匹敌(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A.猥以微贱,当侍东宫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季氏将有事于颛臾C.乃上疏曰:“臣以险衅……”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齐桓得管仲而霸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诏书切峻,责臣逋慢”句中,“切”“峻”“责”都准确鲜明地刻画了当时晋武帝的心态,而“臣欲奉诏奔驰”句中的“奔驰”也用得绝妙,它形象地显示了李密希望赴京效劳的心情。B.“日薄西山”四句,李密以比喻形象地表明了祖母大限临头,需要自己留在身边侍奉照顾,也委婉地表示了自己无法奉诏的原因。C.李密幼年丧父,母亲改嫁,年仅几岁思母心切,不能自已,忧思成疾,可以说他从小就懂得尽孝道。面对征召,他在奏表中说“圣朝以孝治天下”其实是对晋武帝的嘲讽和不满。D.晋武帝读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陈情表》后,赞扬他是个名副其实的真名士,并答应了他的请求。祖母去世后,李密守丧期满,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②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实词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和组词法理解选项中的实词的意义,将选项中的词义代入看是否通顺。(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辨析,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对于古代诗文的阅读对应到文言文内容理解题主要有两点要求: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注重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积累,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解答】(1)C.方:比作,同等。译文:他师事谯周,谯周的门人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2)A.两个“以”都是介词,凭借。B.介词,表比较/介词,对。C.顺承连词,于是/转折副词,竟然。D.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故选:A。(3)C.李密说“圣朝以孝治天下”并没有嘲讽和不满之意。(4)①奔驰:奔走效劳;日:一天天;苟:暂且;告诉:报告申诉;许:被允许。译文:我很想奉旨为皇上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②相与:相互;凡人:普通人。译文: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这些水平高的人相互之间说话,所以言辞简洁优雅;《大诰》中与普通人说话,适宜琐碎具体。”答案:(1)C。(2)A。(3)C。(4)①我很想奉旨为皇上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②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这些水平高的人相互之间说话,所以言辞简洁优雅;《大诰》中与普通人说话,适宜琐碎具体。”译文:臣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刘氏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她。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先前有名叫逵的太守,察举臣为孝廉,后来又有名叫荣的刺史推举臣为优秀人才。臣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的侍从。我凭借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怠慢不敬。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县的长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我很想奉旨为皇上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我想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况且我孤单凄苦的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我如果没有祖母,无法达到今天的地位;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不能废止侍养祖母而远离。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别名虔。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这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性情淳厚,非常思恋母亲,以至生了病。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夜里未曾脱衣。祖母的饭菜、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李密有时间就去学习,忘记了疲劳。他师事谯周,谯周的门人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意思是说他博览五经,精通《春秋左氏传》,以文学见长)。他年轻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国被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下诏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迈,没有人侍奉赡养,就没有接受官职。他上书武帝说:“臣下因命运不好……”皇帝看了李密的表章说:“李密出名,一点也不假啊。”于是就不再征召李密。后来,李密的祖母去世了。等到李密的丧期结束后,皇帝又征召李密到洛阳任洗马。司空张华问他:“您觉得安乐公刘禅怎么样?”李密说:“可以和齐桓公相提并论。”张华问他为什么这样说,李密答道:“齐桓公得管仲而称霸天下,用了竖刁而死于非命;安乐公得到诸葛亮而能与魏国抗衡,任用黄皓而亡了国。因此知道他们的成败是一样的原因。”张华又问:“孔明的言教为什么这样琐碎?”李密答道:“过去舜、禹、皋陶交谈,所以简洁雅致,《大诰》与平常人说,适宜琐碎。没有和孔明旗鼓相当的谈论者,他的言教就琐碎啊。”张华点头称是。12.(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早秋山中作【唐】王维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岂厌尚平①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草间蛩②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注】①尚平,字子平,东汉朝歌人。为子嫁娶毕,即不复理家事。后用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实。②蛩,蟋蟀。(1)首联的守故篱和颔联的去官迟都表达了诗人归隐故园的意愿。(2)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请从这一角度分析诗歌三、四两联。【分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能力。主题题干是要选取表达诗人归隐田园意愿的字词,在仔细理解这两联内容的基础上选取。(2)本题考查赏析写景诗句,分析其使用的表现手法的能力。注意评价“诗中有画”,我们需要用勾画出这种画面,再分析传达的感情。【解答】(1)首联中“守故篱”即守住竹篱围起来的故居,这三个字传达出诗人归隐田园的愿望。颔联“去官迟”是诗人自己嫌恨陶渊明远离官场回归田园太迟了,这三字也可传达出诗人归隐田园的意愿。(2)颈联“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写的是秋草中的蟋蟀在秋天到来时叫得更急了,山里的秋蝉在傍晚时叫声显得更加悲凉。这两句描绘出一幅萧瑟落寞的秋景图,是从听觉角度来写秋天之景的,同时也有一种年华已逝的迟暮之感。字里行间中传达出一种厌倦官场,渴望回归田园生活的强烈愿望。尾联“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写的是门前冷落,没有车马到来,林间四处无人,只有我与白云为伴。描绘了一幅诗人独居山中,闲适宁静的生活图景。这两联写景可谓“诗中有画”,表现出自己已经厌倦官场,向往归隐生活的追求。答案:(1)守故篱,去官迟。(2)颈联从听觉角度来写早秋,描绘出一幅萧瑟落寞的画面,既预示清秋时节的到来,也映衬出诗人的迟暮感,表达出厌倦官场、渴望宁静的愿望。尾联描绘出诗人隐居山中、门庭冷落、闲适恬静的生活画面,表达了诗人厌倦仕途,享受闲云野鹤隐逸生活的心情。全诗主要申明诗人自己心无世事,向往隐逸生活的情怀。译文:没有才能不能辜负圣明时代,思念回东溪守着竹篱故居。不厌弃尚平尽早了却儿女婚嫁,却嫌恨陶潜辞官归隐年岁已迟。逢临秋季草堂边蟋蟀叫得更急,时近黄昏深山里蝉鸣徒增悲意。柴门前寂寞冷清车马不到,空林中我独自与白云相依。赏析:此诗首句“无才不敢累明时”,谦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干酪性鼻炎的健康宣教
- 创伤性肩关节前脱位的健康宣教
- 阴吹的健康宣教
- 孕期牙齿松动的健康宣教
- 资产证券化托管服务合同三篇
- 演出代理委托合同三篇
- 职业角色明确的年度规划计划
- 大屏幕液晶投影电视机相关行业投资方案范本
- 工业仪表行业相关投资计划提议范本
- 美容护肤品销售合同三篇
- GB/T 44906-2024生物质锅炉技术规范
- 公司招标书范本大全(三篇)
- 课题2 碳的氧化物(第1课时)教学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2024
- 2024年药膳大赛理论知识考试题库400题(含答案)
- 寒假假前安全教育课件
- 世界美术史 1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呼吸衰竭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 《偶像团体团内“CP”热现象的传播动因研究》
- ALC轻质隔墙板供应与安装分包项目协议
- 市政给水管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行长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国企)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