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题库 2018年高等教育学考研题库(章节题库 模拟试题)-158-314_第1页
考研题库 2018年高等教育学考研题库(章节题库 模拟试题)-158-314_第2页
考研题库 2018年高等教育学考研题库(章节题库 模拟试题)-158-314_第3页
考研题库 2018年高等教育学考研题库(章节题库 模拟试题)-158-314_第4页
考研题库 2018年高等教育学考研题库(章节题库 模拟试题)-158-31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③教师讲课的语速每分钟不要超过60~70个词,学生才容易接受和理解。(3)了解学生的能力(4)组织才能的语言、学生的活动(如记笔记)、讲述的内容、学生的问题与时间分配等。教师要做到这③记忆品质的准备性,随时能从知识的贮备中调用所必需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表现出灵活、2.请论述师爱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功能及表现形式。(1)师爱的心理功能(2)师爱的表现形式3.谈谈您对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以及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及趋势的理解。答:(1)教师监控能力(2)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及趋势第4章学习心理概述1.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明确提出的学习方式是()。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掌握学习D.机械学习【答案】B查看答案2.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活动中属于学习的是()。A.大一时的军训导致他大学毕业后从军B.老爷爷早晚打太极拳C.彭涛初一时跳1.3m高,初三时候跳1.4m高D.孩子开始走路【答案】A查看答案3.下列各项中运用了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中的强化手段的是()。A.对违纪学生给予批评B.对成绩下降学生给予提醒C.对舞弊学生取消其成绩D.对犯错误学生因表观好而取消记过【答案】D查看答案项属于惩罚。D项属于撤销不愉快刺激(取消记过),使个体目标行为(表现好)发生的概4.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较持久的变化是B.反应C.反射5.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B.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D.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答案】C查看答案6.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D.班杜拉【答案】B查看答案7.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分别是()。A.学习行为和操作性行为B.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C.刺激行为和反应行为D.操作性行为和反应性行为【答案】B查看答案8.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答案】D查看答案9.小芳通过一节几何课学习,学会用圆规画圆,这里的学习结果类型是()。A.动作技能B.概念学习C.言语信息D.辨别学习【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加涅根据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5种类型: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技能等,它也是能力的组成部分。本题中小芳学会用10.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B.学生是否主动学习C.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呈现还是由学生发现D.学习目的是解决问题还是获得知识【答案】A查看答案11.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C.逃避条件作用【答案】C查看答案12.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动作技能D.态度13.根据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教授的学习分类,培养学生品德要通过()。A.知识的学习B.技能的学习C.行为规范的学习D.态度的学习【答案】C查看答案14.桑代克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属于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的()。A.信号学习B.刺激—反应学习C.连锁学习D.概念学习【答案】B查看答案15.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A.中性刺激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A.强化B.逃避条件作用【答案】C查看答案17.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其为()。A.刺激泛化B.刺激分化C.刺激比较D.行为强化【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CS和与CS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18.在几种重要的学习理论中,认知—结构论是()提出的。A.布鲁纳B.苛勒C.桑代克D.奥苏伯尔【答案】A查看答案二、填空题1.学习的心理实质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或()的相【答案】行为;行为潜能查看答案2.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学习是对智慧技能、()、言语信息、()、()的五类学习。【答案】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查看答案3.根据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分为()、()和()【答案】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查看答案4.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发展学生的(),就可以使学生学会做事;通过行为规范的学习而培养学生的(),就可以使学生学会做人。【答案】能力;品德查看答案5.大学生学习在学习方法上表现为()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学习的()、()【答案】自学;独立性;批判性查看答案6.经典性条件反射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来的。【答案】巴甫洛夫查看答案7.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强化物则是一【答案】同类反应查看答案8.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他的理论常被称之为认知—发现说或认知—结构论。【答案】发现学习查看答案9.认知学习观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主动地形成()。【答案】认知结构查看答案10.根据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学习一门学科包含着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答案】新知识获得;知识的转化;评价查看答案11.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答案】非人为;实质性查看答案12.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就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答案】先行组织者查看答案13.维果斯基在心理发展上强调()的作用,特别是强调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突出作用。【答案】社会文化历史查看答案1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体现在其()、()和()之中。【答案】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查看答案15.()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它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答案】接受学习查看答案1.大学生在学习内容上有何特点?答:大学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具有一系列的与人类的一般学习不同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大学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学生一进入大学就要开始分系、分专业,在某一专门领域从事深入的学习和提高。在大学学习期间,大学生应培养自己对本专业的热爱,形成对本学科知识的浓厚兴趣,树立献身专业的志向,既要在本专业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内博览群书,又要对本专业的某一方面有深入的了解和钻研。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培养成国家所需的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生产、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以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要求。(2)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由于大学生学习的职业定向性较强,因此在大学生的学习中,实践知识的掌握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各级各类高等院校教学计划中都安排了实验、实习、社会调查、野外考察等环节,就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为了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实践知识和动手能力,单靠几个星期或两三个月的教育实习、临床实习、生产实习是不够的,还应在平时学习中,经常同社会、同实际工作部门联系。(3)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不但要掌握本专业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还要了解这些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发展趋势。教师在阐述某一学科内容时,经常向学生介绍一系列互不相同的理论和观点,但其中没有一种观点或理论目前已被证明是完全正确的。把这样一些有争2.简述学习的本质。(1)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了某种稳定的变化。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2)学习是学习者适应环境的生命活动。人只有通过学习产生积极的心理变化才能适应不3.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要让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应遵循哪些教学原则?(1)动机原则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即求知欲)、胜任内驱力(即成功的欲望)和互惠内驱力(即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这三种基本的内在动机都具有自我奖励的作用,因而其效应不(2)结构原则(3)程序原则布鲁纳认为,教学就是引导学习者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4)强化原则(1)学习是一个介于经验与行为之间的中间变量学习者必须凭借反复的练习与经验,才有可能产生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可以凭借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来推断学习的发生。当人们表现出一种新的技能时即可推知学习已经发生了。有时,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的是一些一般性的知识经验和行为准则,这类学习不一定在人们的当前行为中立即表现出来,但却影响着人们在将来对待某些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观,即它们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潜能。(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人们学会的有些技能几乎终生不忘。习得的知识观念虽然有时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发生遗忘或被以后新的学习内容所干扰,但保持时间仍是比较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由经验而产生的学习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有计划的练习或训练而产生的正规学习;另一种是由偶然的生活经历而产生的随机学习。学习也离不开个体成熟的影响,只有个体具有一定的成熟准备时,经验才会发生作用。5.简述加涅对学习的一般分类理论。答: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的学习分类有层次分类和结果分类。(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加涅把学习分成八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层级结构。①信号学习。信号学习主要指学习对某种信号刺激做出一般性和弥散性的反应。这类学习属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包括不随意反应和情绪学习。②刺激—反应学习。刺激—反应学习指学习使一定的情境或刺激与一定的反应相联结,并得到强化,学会以某种反应去获得某种结果。③连锁学习。连锁学习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反应动作联结。各种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这类学习。④言语联结学习。言语联结学习指形成一系列的言语单位的联结,即言语连锁化。⑤辨别学习。辨别学习指学习一系列类似的刺激,并对每种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⑥概念学习。概念学习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做出反应。⑦规则学习。规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规则学习就是形成多个概念的连锁。⑧解决问题学习。解决问题学习指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运用规则或原理解决问题,以达到最终的目的。(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为了更好地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在上述八类学习的基础上,加涅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并把它们看作是五种学习类型。①智慧技能。智慧技能表现为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它们是学校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教育内容,包括基本的语言技能到高级的专业技能。智慧技能指向学习者的环境,使学习者能处理外部的信息。②认知策略。认知策略表现为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认知策略是在学习者应付环境事件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内部行为的控制,即对个体自身的认知活动的监控。④言语信息。言语信息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④动作技能。动作技能表现为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动作操作能力。⑤态度。态度表现为影响着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五类学习不存在等级关系,其顺序是随意排列的,它们是范畴各不相同的学习。6.阐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1)认知学习观(2)结构教学观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求知欲)、胜任内驱力(成功的欲望)和互惠内驱力(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1)知识观向“思维中的具体”。(2)学习观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因而不是行为主义所描述的S-R过程。而知识或意义也(3)学生观第5章学习动机及其培养1.依活动过程的特点,可以将动机分为()。A.交往动机和威信动机B.社会动机和局部动机C.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D.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动机的分类有以下几种:①从活动过程的特点可以划分为交往动机与威信性动2.大学生最迫切的需要是()。A.精神需要B.物质需要C.学习和增长知识的需要D.友谊和爱情的需要3.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直接动机D.间接动机【答案】B查看答案4.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A.追求利益的倾向B.避免失败的倾向C.回避困难的倾向D.追求刺激的倾向【答案】B查看答案5.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A.认识动机B.赞许动机C.成就动机D.交往动机6.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机是()。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答案】B查看答案7.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8.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A.儿童早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答案】A查看答案9.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答案】B查看答案10.根据维纳的三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是()。A.能力B.努力C.任务D.运气【答案】A查看答案D项,运气好坏属于不稳定的、外在的、不可控制的归因。11.在学习动机的理论中,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阿特金森B.马斯洛C.维纳D.班杜拉【答案】B查看答案12.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利用()主要应考A.直接发生途径B.直接转化途径C.间接发生途径D.间接转化途径【答案】A查看答案13.下列能代表最高层次需要的描述是()。A.他宁愿担任专业工作也不愿做企业家B.他总是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C.他很少依赖外界反馈D.他常常让别人提出问题【答案】B查看答案14.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答案】C查看答案15.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答案】维纳查看答案6.自我实现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答案】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查看答案7.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答案】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查看答案8.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答案】学习的积极性查看答案9.创设问题情境,实施(),一是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答案】启发式教学;认知结构状态;跨度查看答案10.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这是因为:一方面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另一方面学习者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强了(),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答案】学习策略;学习动机查看答案11.()比()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答案】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指责查看答案12.大学生的主导性学习动机有:()、()、()、自尊自主的动机。【答案】求知探索的动机;友情交往的动机;成就建树的动机查看答案13.大学生的()学习动机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减弱;()学习动机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加强。()学习动机是大学生的主要学习动机。【答案】直接性;间接性;间接性查看答案14.动机具有三种功能:一是()功能;二是()功能;三是()功能。【答案】激活;指向;强化查看答案15.学校情境中的学习驱力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内驱力、()内驱力和()【答案】认知;自我提高;交往查看答案1.简述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这是因为,一方面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另一方面学习者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强了学习动机,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①奖励和惩罚对学习的影响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奖励和惩罚对于学生动机的激发具有不同的作用。一般而言,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②有效地进行表扬和奖励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5)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的,课堂中的合作与竞争环境无疑是影响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依据成就目标理论,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受到掌握目标、表现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支配。至于个体具体选择哪一种成就目标,一方面取决于他所持有的内隐能力观念,另一方面就取决于外在的课堂环境。(6)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以往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不仅解释了以往学习结果产生的原因,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2.简述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答: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由以下两部分构成:(1)学习需要学习需要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从需要的作用上来看,学习需要可称为学习驱力。学校情境中的学习驱力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①认知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上得到满足。②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可以使学生把学习行为指向在当前学校学习中可能取得的成就,以及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行为指向未来学术和职业方面的成就和地位。它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③交往内驱力。交往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处理好的一种需要。这三个组成部分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通常是随着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2)学习期待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它是构成学习动机结构的另一个基本要素。学习目标是个体通过学习活动想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在个体完成学习活动之前,这个预想结果是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头脑之中的。学习期待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就其作用而言,学习期待就是学习的诱因。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是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两者密切相关。学习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最根本动力,没有这种自身产生的动力,个体的学习活动就不可能发生。学习需要在学习动机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学习需要是产生学习期待的前提之一,正是那些能够满足个体3.简述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1)学习动机的多元性(2)学习动机的间接性(3)学习动机的社会性(4)学习动机的职业化4.怎样对学生进行学习需要的培养?(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需要(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需要5.什么是自我效能感?他在学习活动中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1)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2)自我效能感的四大功能:1.案例分析黎志坚老师是商学院某班的班主任,并在该班讲授(管理心理学),他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90分以上的用红字,70分以上的用黄字,60分以上的用蓝字,60分以下用黑字。而在他自(1)你认为黎老师这样做的合理之处是什么?(2)有人反对黎老师这种做法,你认为他们反对的理由会是什么?答:(1)该教师这种做法的合理之处是:学生知道学习成绩,知道解答问题的正误,就能(2)反对的理由可能是:这种做法可能打消大多数人的积极性。2.论述学习动机理论。(1)强化动机理论量(外部强化),忽视甚至否定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自我强化),这一学习(2)成就动机理论(3)成败归因理论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4)自我实现理论的涵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5)自我效能感理论②替代性强化,即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的经验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如运气、难度等)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如努力)也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具有四大困难的态度;第三,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3.试论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何。如果完全适合(太易)或完全不适合(太难),均不能构成问题情境;只有在既适应又不适应(中等难度)的情况下,才能构成问题情境。(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在提供定量的信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增强自信心,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对学习结(4)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为会产生影响。就稳定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难度),则学习者对未来的学习结果也会抱成功或失败的预期,并会增强他们的自豪感、自信心或产生羞耻感、自卑感;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努力、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不会影响他们对未来成功或失败的期望,其成败体验也不会影响到将第6章学习迁移及其促进1.认为可以通过背诵古典语言(拉丁语,希腊语、古汉语)和解答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难题来提高大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观点属于()。A.相同要素说B.形式训练说C.经验泛化说D.关系转换说【答案】B查看答案果,必须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因此,难记的古典语言(如拉丁语和希腊语)、数学和自然2.我国古代贤哲早就提出,学习可以“温故知新”,从迁移的观点看,这是一种()。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答案】A查看答案3.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答案】B查看答案4.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D.技巧【答案】A查看答案5.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A.教师指导B.学习材料特性C.媒体D.认知结构【答案】D查看答案6.根据迁移内容不同进行划分,可以分为()。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B.正迁移与负迁移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D.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同组迁移7.由于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8.()的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A.正迁移B.顺应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垂直迁移【答案】B查看答案9.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A.正迁移B.横向迁移C.负迁移D.纵向迁移行学习向不同水平的后继学习发生的影响。或指某种下位能力的学习向更高一级的能力学10.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B.变式D.原型启发【答案】C查看答案A.纵向迁移B.侧向迁移C.特殊迁移D.学会学习【答案】B查看答案12.由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答案】C查看答案13.产生式迁移理论证实了()。A.学习可以自动迁移,而不必有学习者的有意识注意C.熟练的基本技能可以自动迁移D.策略学习可以自动迁移【答案】C查看答案14.在现代迁移理论中,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是()。A.桑代克B.贾德C.奥苏伯尔D.安德森15.哈洛用恒河猴作学习定势实验。猴子通过训练与学习,迁移表现是()。A.通过多次尝试,学会了辨别目的物B.通过尝试学会了解决辨别问题C.在后继学习中,解决相似问题速度提高D.通过经验积累,解决新的不同类型问题的时间大大缩短16.在早期的迁移理论中,提倡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的共同要素说的是A.桑代克C.奥苏伯尔D.安德森17.以下关于迁移的理解中,错误的是()。A.从一般平行四边形有关内容的掌握影响菱形的学习,属于自上而下的垂直迁移B.在同化迁移中,原有认知结构在迁移中不发生实质性改变,只得到某种充实C.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垂直迁移D.定势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促进和阻碍【答案】C查看答案18.桑代克在迁移研究中的最大贡献是()。A.发现了迁移的心理机制B.最早进行迁移实验研究C.否定了普遍迁移的说法D.用实验事实否定了形式训练说19.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发展到一定逻辑抽象水平以后,这种思维形式适用于任何具体领域。从迁移的理论来看,这种观念与()接近。B.关系转换说C.产生式理论D.学习定势说【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认为心理的组成成分是各种官能。心理官能(指记忆、思维等一般心理能力)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得以发展,而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20.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被认为缺乏科学根据的是()。A.形式训练迁移说B.同化学习迁移说C.经验类化迁移说D.认知结构迁移说【答案】A查看答案二、填空题1.()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答案】学习迁移查看答案2.学习的迁移现象是多种多样,按照迁移的性质,分为()和()。【答案】正迁移;负迁移查看答案3.学习迁移使习得的经验得以()化、()化,形成一种稳定的整合的心理结构,【答案】概括化;系统化查看答案4.学习迁移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是使习得的知识、技能与道德规范向()与()转化的关键。【答案】能力;品德查看答案5.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答案】官能心理学查看答案对象的()及其()。学习要想取得最大的迁移效果,必须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答案】难度;训练价值查看答案7.相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具有相同的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当学习情境与迁移情境具有()时,一种学习才能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答案】共同成分查看答案8.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内的()。【答案】知识结构查看答案9.原有认知结构越巩固,越有助于促进新的学习。倘若在利用原有知识同化新知识时,原有知识本身不巩固,则不但不会产生(),反而可能会出现()。【答案】正迁移;负迁移查看答案10.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有:()、()、认知技能与策略、定势的作用。【答案】学习对象的共同因素;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查看答案11.学习不只是要让学生掌握一门学科或几门学科的具体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即掌握()。【答案】学习的方法查看答案12.定势也称心向,指的是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这种活动的()。它对于学习迁移既有【答案】心理准备状态查看答案13.学习的迁移是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就是已有经验的具体化与新课题类化过程或新旧经验的()与()的过程。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必然要影【答案】协调;整合查看答案1.简述怎样有效的促进学习迁移。(1)精选教材需重新教学或学习只需稍加引导和点拨,学生即可掌(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能,学习与教学才能省时省力。结构又可以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深层次的加工与理解(3)合理处理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方法2.简述学习迁移的作用。(1)学习的迁移贯穿于整个教学系统(2)学习迁移使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形成一种稳定的整合的心理结构,从而(3)学习迁移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是使习得的知识、技能与道德规范向能力与品3.请列举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1)学习对象的共同因素(2)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教学经验也表明,对事物关系有了概括了解的学生,往往能较好地理解和处理陌生的问题。(3)认知技能与策略(4)定势的作用4.简述学习迁移的分类。(1)正迁移与负迁移按照迁移的性质,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积极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2)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3)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4)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1.试论述教育心理学各流派关于学习迁移的理论观点。(1)形式训练说(2)相同要素说产生学习迁移。所谓的共同要素或共同成分,(3)经验泛化说(4)关系转换说(5)认知结构说好的,则他在遇到新的学习任务时,不仅能迅速在原知识同化新知识时,原有知识本身不巩固,则不但不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正迁移),反而可能会出现干扰(负迁移)。(5)经验整合说2.联系教育教学实践,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谈谈怎样有效地促进学习迁移。(1)合理确立教学目标础上的连续、分步构建的过程,而最终形成的心理结构也是具有一定层次关系的网络结构,(2)科学精选教学材料(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纵横交叉联系要沟通,要突出各种知识、技能与道德规范的联结点与联系线(联结线索),(4)有效设计教学程序技能、基本道德规范(上位结构)的学习放在首位,作为教材的主干。在此基础上,再遵循(5)教授学生学会学习第7章认知发展与知识领会1.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处在()。A.形式逻辑思维阶段B.辩证逻辑思维阶段C.由形式逻辑思维过渡到辩证逻辑思维阶段D.具体想像思维阶段【答案】C查看答案知。A.前运算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形式运算阶段D.前运算和具体运算阶段之间【答案】C查看答案(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人)。3.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A.更多地通过直观和经验进行思维B.思维更注重现实C.思维灵活但缺乏预见性D.思维成为自己活动的对象【答案】D查看答案4.如果一个学生思路广阔、能随机应变,我们说他的思维具有()。A.灵活性B.敏捷性C.深刻性D.独创性【答案】A查看答案5.在思维的()阶段,思维的结构十分简单,动作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终点。A.言语前思维B.直觉行动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形式逻辑思维【答案】B查看答案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感性概括D.理性概括【答案】C查看答案上看,感性概括并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所概括的一般只是事物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这种概括是根据比较和概括事物的外部特征而形成的,只是知觉水平的概括。7.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称为()。A.形象直观B.实物直观C.模像直观D.言语直观【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模像直观是在对事物的模像的直接感知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直觉的能动反映。例如,8.老师在讲惯性时,不仅举出固体的惯性现象,也举出液体和气体的惯性现象,让学生形过程中,老师充分运用了()的作用。B.正例和反例C.言语直观D.变式9.下列直观方式中,不属于模像直观的是()。A.图片B.演示实验【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模像直观是直观教学类型之一,指通过对实际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的感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如观看图片、图表、模型、幻灯、录像、电影等。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均属于模10.以下不属于实物直观的是()。A.观察教学电影B.观察实物C.演示实验D.到实地参观访问11.()是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A.组合律B.活动律C.强度律D.差异律【答案】A查看答案12.到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属于()。A.模像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实物直观13.对有关历史生活的领会,不能缺少()。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表象直观【解析】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14.有的学生看到锐角、直角、钝角等图形中都有两条交叉的线,就认为角是由两条交叉的线组成,这属于()。A.理性概括B.感性概括C.形象直观D.言语直观【答案】B查看答案学生看到锐角、直角、钝角等图形中都有两条交叉的线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理性概括揭示的是事物的一般因素与本质因素B.理性概括是一个自发的过程C.只有通过理性概括,才能获得揭示事物本质的科学概念和命题D.通过理性概括,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上升到了理性阶段。【答案】B查看答案1.()是感觉与知觉的总称,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最基本的认知形式。【答案】感知查看答案2.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它是人脑对各种感觉信息进行()和()【答案】组织;解释查看答案3.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意识的、主动的和系统的知觉过程,也称为(),它【答案】思维的知觉查看答案4.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处于由()向()过渡的阶段;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也在显著发展;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答案】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创造思维;元认知查看答案5.()是指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信息或()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答案】教材直观;直观材料查看答案6.()直观所得到的感性知识与实际事物间的联系比较密切、比较一致,在实际生活【答案】实物查看答案7.一般而言,()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直观。【答案】模像;实物查看答案8.运用()、差异律、()、组合律等感知规律,可以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实【答案】强度律;活动律查看答案9.观察前,教师应让学生明确观察的(),进行有关知识的准备,并拟定详细的观察【答案】目的和任务查看答案10.教材概括是加工改造感性知识以形成发展理性知识的过程,也就是()的过程。【答案】理解知识查看答案11.()指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属性或各种特征。()【答案】分析;综合查看答案12.提高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成效的条件有:配合运用()和();提供丰富多彩的();科学地进行比较;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答案】正例;反例;变式查看答案13.大学生观察具有相对的()和()。【答案】深刻性;稳定性查看答案14.()是在前人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来揭示事【答案】理性概括查看答案15.人们运用存贮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就是()。【答案】思维过程查看答案1.简述人类个体思维的发展历程。(1)言语前思维阶段(2)直觉行动思维阶段应的思维活动也就停止了。这种思维的突出特点是直觉性和行动性。3岁前婴儿的典型思维(3)具体形象思维阶段7岁前幼儿的典型思维就属具体形象思维。(4)形式逻辑思维阶段(5)辩证逻辑思维阶段2.简述当代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1)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2)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思维也在显著发展(3)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3.简述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的一般过程。(1)分析与综合(2)比较(3)抽象和概括4.联系实际,简述三种直观教学形式的优缺点。(1)实物直观(2)模像直观(3)言语直观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1.试论如何提高教材直观与知识感知效果。(1)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2)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①运用强度律。作为知识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实物、模像或言语)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2.试论如何提高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的成效。(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提供丰富多彩的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第8章记忆的发展与知识的巩固1.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是起源于()。A.桑代克B.巴甫洛夫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2.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A.感觉登记【解析】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在短时记忆中,人们一次大约只能记住5~9个彼此独立的信息单元,人们3.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A.2秒~1分钟C.5秒~2分钟【答案】B查看答案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瞬时记忆的储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4.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B.一周之后复习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D.当天复习【答案】A查看答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学习20分钟之后,遗忘达42%,5.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的,因为有意义学习总是以原有的学习为基础,后面的学习则是前面的学习的加深和扩充。6.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A.艾宾浩斯B.巴甫洛夫D.弗洛伊德A.视觉编码B.语音听觉编码C.语义编码D.语言中介编码【解析】语言中介编码是借助长时记忆中储A.知识同化说B.提取失败说C.经验干扰说D.痕迹衰退说【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提取失败说认为,人们所获得的信息在长时记忆中的存储是永久的。遗忘的发生,9.一般而言,考试之前的学习效率比平时高,这说明()。A.材料的性质影响识记的效果B.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度影响识记效果C.识记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影响识记的效果D.对材料的组织影响识记效果【答案】C查看答案10.在参观了服装博览会后,能够记住一件件新的服装样式和颜色,这属于()。A.形象记忆B.情景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1.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和(【答案】编码;存贮;提取查看答案【答案】逻辑;掌握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查看答案3.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个组块。【答案】5秒到2分钟;7±2查看答案4.任何信息都必须经过()、()才可能转入()。【答案】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查看答案5.识记是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信息进行()的过程。【答案】编码查看答案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度、组块化编码、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觉醒状态、【答案】数量;性质;目的性;主动性查看答案7.知识保持是一个动态过程,存储信息在内容和数量上都会发生变化。数量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保持的数量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这就是()现象。【答案】遗忘查看答案8.保持是()和()的中间环节,在记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没有保持也就【答案】识记;再现查看答案9.()是一种信息的组织与再编码,是人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答案】组块查看答案10.()是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空关系中的某个事件的记忆。【答案】情景记忆查看答案11.()指具有明确目的,采取一定方法,并需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答案】有意识记查看答案12.重复可以看作是巩固原有的记忆痕迹的过程。没有重复,记忆痕迹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退。记忆痕迹衰退也是导致()遗忘的原因。【答案】短时记忆查看答案13.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和()。【答案】前摄抑制;倒摄抑制查看答案【答案】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查看答案15.()是由一种经验想起另一种经验,或由想起的一种经验再想起其他的经验的过程。【答案】联想查看答案1.简述大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1)逻辑记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2)各种记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3)掌握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一些实用而有效的记忆方法,如纲要法、解意法、序列法、联想法、谐音法2.简述知识编码的主要方式。(1)视觉编码器官保存图像信息的容量相当大,但是保持的时间相当短,超过250毫秒,遗忘就开始了。(2)语音听觉编码(3)语义编码(4)语言中介编码3.影响知识识记与编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材料的数量与性质(2)识记的目的性与主动性(3)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度材料意义的理解度意义就是联系,识记就是建立联系和巩固联系。在识记(4)组块化编码(5)尽可能使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6)觉醒状态觉醒状态即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它直接影响到识记的效果。一般认为,人在上午11~12点之间的学习效率最高;下午6~8点之间效率最低。这与不同的觉醒状态有关。(7)识记的信心4.简述知识保持与存贮的组织形式。(1)空间组织(2)系列组织(3)联想组织(4)网络组织(5)更替组织四、论述题1.论述记忆遗忘的理论解释。(1)衰退说合事物的发生、发展和衰亡的一般规律,所以痕迹衰(2)干扰说(3)同化说观念,使低级观念遗忘,从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在有意义学习中,或者由于原有知识结构不巩固,或者由于新旧知识辨析不清楚,也有可能以原有的观念来代替表面相同而实质不同的新观念,从而出现记忆错误。这是一种消极的遗忘,教学中必须努力避免。(4)动机说动机说认为,遗忘是因为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或有损自我的形象。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故这种理论也称为压抑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们有一种把创伤性经验有选择地重新编码为中性的甚至愉快的经验的倾向。人们倾向于重新组织自己的童年经验,以便记住过去的“美好时光”,但实际生活并非如此,2.试论如何进行合理复习,防止遗忘。答:复习是巩固所学知识最基本的方法,为了促进知识的保持,避免知识的遗忘,必须注意合理地组织复习。进行合理复习,要做到以下几点:(1)复习时机要得当把握复习的正确时机主要是指以下几个方面:①及时复习。由于遗忘的发展开始很快,所以要想提高巩固复习的效果,必须在遗忘还没有发生以前及时进行,这样才能节省学习时间。为此,在教学上必须遵守“及时复习”的原则。则。③循环复习。复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中应用,用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因此,教学上也应该遵守“循环复习”的原则,对于所学的重要的基(2)复习的方法要合理合理的复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对所学教材的复习,从时间分配上来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分散复习(每次时间短,次数多),一种是集中复习(每次时间长,次数少)。研究表明,这两种复习方式效果不同,一般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因为分散复习可以降低疲劳感,可以减少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进行分散复习,不要等到考前集中复习。②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一般背诵材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一遍又一遍地单纯重复阅读,一种是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研究表明,这两种复习方式效果不同,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优于单纯的重复阅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教育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边阅读边背诵,将阅读与背诵交替进行。③综合使用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整体复习指每次复习整篇材料;部分复习指把材料分成几个部分进行复习;综合使用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即先进行整体复习,而后把材料分成几个部分,进行部分复习。研究表明,这三种复习方整体复习、部分复习和综合复习的选用也应考虑材料的特点,全面照顾到影响记忆效果的各种因素。如果材料是彼此没有意义联系的,采用部分复习法无疑是合理的;如果材料是彼此具有联系的,则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安排:材料比较简短,可以采用整体复习法;材料比较复杂、冗长,则宜采取综合复习法。(3)复习次数要适宜有关研究一致表明,教材的保持或遗忘与复习的次数密切相关。一般说来,复习次数越多,识记和保持的效果越好;反之,则遗忘发生越快。据此,心理学家肯定了“过度学习”的必要性。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但是,过度学习并不意味着复习次数越多越好。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超过150%后,第9章认知策略与心智技能的形成1.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都属于()。A.操作技能B.心智技能C.应用技能D.学习技能【答案】B查看答案2.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A.智力技能B.知识迁移C.智力D.思维程序【答案】A查看答案3.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称为()。A.原型启发B.原型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阶段,心智活动在(言语水平)上执行。4.心智技能的特点有()。A.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答案】B查看答案5.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计划策略D.调节策略【答案】B查看答案6.在学习新材料时,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这属于()。A.复述策略B.理解—控制策略C.精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7.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A.计划策略B.学习策略C.监控策略D.调节策略【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计划策略、8.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生成技术9.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计划策略、10.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做笔记策略【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11.认知策略这个术语最初是由()提出来的。B.布鲁纳C.斯滕伯格D.弗拉维尔【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认知策略这个术语最初由布鲁纳在其著名的人工概念的研究中提出,直到20世纪70年代加涅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才明确地将认知策略划分出来,12.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属于()。A.精细加工策略B.复述策略C.组织策略D.计划策略【答案】C查看答案13.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意属于()。A.复述策略B.理解—控制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答案】C查看答案14.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A.自我控制B.自我认知C.自我指导D.自我学习【答案】A查看答案15.元认知策略总是和()共同起作用的。A.监视策略B.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组织策略【答案】B查看答案16.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这属于()。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计划策略、17.以下属于认知策略的是()。A.在阅读困难或不熟的材料时放慢速度B.对每一天的活动,都列出一张活动顺序表C.将所学的知识再用实验证明、写成报告、做出总结D.意识到不理解课的某一部分时,退回去读困难的段落【答案】C查看答案管理策略,只有C属于认知策略。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答案】C查看答案【答案】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查看答案2.程序性知识也称为(),是个人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答案】操作性知识查看答案可称之为(),主要用来加工外在的信息。另一类为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可称为(),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加工活动。【答案】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查看答案【答案】元认知知识;元认知控制查看答案5.元认知策略是个体调节和控制认知行为的方法与规则,它是个体在学习中随经验的增长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三种:()、()和()。【答案】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查看答案6.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答案】心智活动方式查看答案7.知识有简单和复杂之分简单知识学习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依据记忆规律,促进();复杂知识学习的关键是()。【答案】知识的保持;理解查看答案8.信息要长久地保持,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对信息进行()和()。【答案】编码;组织查看答案9.对于复杂知识的学习,()往往表现为对前后学习内容进行纵向的梳理和横向的比【答案】组织策略查看答案10.()是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的加工活动,即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答案】精细加工查看答案11.认知策略中的()是策略训练成败的关键,也是影响策略的概括性、保持度和可迁【答案】元认知成分查看答案12.用()法来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需经过两个步骤,即创拟确立模型和检验修正【答案】心理模拟查看答案13.()指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答案】原型内化查看答案14.心智技能的分阶段形成包括()、()、()。【答案】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查看答案15.陈述性知识也称描述性知识或()。【答案】记忆性知识查看答案1.简述安德森对知识的分类。(1)陈述性知识(2)程序性知识2.简述心智技能及其特点。(1)区别于程序性知识,心智技能是一种动作经验事物是什么及怎么样(陈述性知识)、做什么及怎么做(程序性知识)等问题,即知与不知(2)区别于操作技能,心智技能具有观念性、内潜性和简缩性(3)区别于习惯行为,心智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3.请叙述常见的几种认知策略。(1)注意策略(2)编码与组织策略(3)精细加工策略(4)复述策略4.简要概括认知策略的教学原则。(1)在进行认知策略教学的同时教授元认知(2)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3)在积极主动的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4)在具体的学科内容中教授认知策略(5)按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规律教授认知策略1.请论述心智技能的培养。(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2.试述教师应如何促进学生心智技能的形成。(1)原型定向阶段(2)原型操作阶段(3)原型内化阶段(此时已没有实际操作),然后再逐渐缩减。③注意变换动作对象,使活动方式得以进一步第10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培养1.吉尔福特(J.P.Guilford)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他所说三维是()。A.内容、操作、图形B.操作、产物、应用C.产物、内容、操作D.内容、产物、图形【答案】C查看答案2.创造过程的必经阶段是()。A.准备阶段、酝酿阶段、启发阶段、验证阶段B.酝酿阶段、准备阶段、启发阶段、明朗阶段C.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验证阶段D.准备阶段、启发阶段、明朗阶段、验证阶段【答案】C查看答案3.智商的正确公式是()。【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计算智商的公式如下:智商(IQ)=智龄(MA)/实龄(CA)×100。4.在男女大学生的智力水平有无差异这个问题上,心理学的结论是()。A.无任何差异B.男优于女C.女优于男D.尚无定论【答案】A查看答案5.大学生智力活动的特点是()。A.思维的灵活性和依赖性B.能力的单一性C.目的的指向性D.思维的发散性【答案】C查看答案6.下面哪一个是“问题解决”?()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C.用一个词来造句D.荡秋千问题的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的特点7.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A.思维定势B.原型启发C.功能固着D.酝酿效应【答案】C查看答案8.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A.刺激情境B.即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答案】A查看答案9.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10.关于问题的种类,对代数式2a-2ab+2b进行因式分解属于()。A.一般问题B.有结构问题C.无结构问题D.特殊问题【答案】B查看答案可获得答案的问题。对代数式2a-2ab+2b进行因式分解正属于这类问题。11.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其思维具有()。A.流畅性B.变通性C.指向性D.独创性【答案】B查看答案B项,变通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12.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A.思维程序B.调查研究C.验证假设D.论证假设13.下面几种事物不属于创造性作品的是()。A.《红楼梦》B.《四书集注》C.《爱弥儿》中文译文D.《金刚经》原文手抄稿【答案】D查看答案14.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看,创造力培养的最好途径是()。A.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B.进行反省认知训练C.加强基本技能训练D.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训练15.创造性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A.创造性人格B.创造性思维C.创造性意识D.创造性勇气16.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B.思维品质C.思维程序D.能力或特性17.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注意力B.动机D.意志【答案】A查看答案18.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多属于()。A.有结构的问题B.无结构的问题C.简单问题D.复杂问题【答案】A查看答案19.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负向迁移D.定势影响【解析】原型启发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问题解决的途径。利用原型启发,20.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进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称为A.讨论法B.头脑风暴法C.启发法D.用途扩散法【答案】B查看答案21.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负向迁移【答案】D查看答案1.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解,问题就是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答案】情境查看答案【答案】常规性问题解决;创造性问题解决查看答案3.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于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阐明解决问题的性质和过程的模式,认为问题解决是一个尝试错误性质的渐进过程,一个通过尝试,错误的行为动作逐渐减少,正确的行为动作逐渐增加,最终形成固定的、稳定的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这就是()模型。【答案】尝试—错误查看答案4.德国心理学家苛勒于1917年提出了一种阐明解决问题的性质和过程的模式。该模式认为【答案】顿悟查看答案5.杜威的问题解决模型认为解决问题一般包括五个步骤,依次是:()、诊断、()、推断、()。【答案】失调;假设;验证查看答案6.英国心理学家瓦拉斯1926年提出的关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理论模型,又称()。【答案】创造性思维四阶段论查看答案7.信息加工观点认为,问题解决过程可分为()、()、()和评价当前状【答案】问题表征;选择操作;实施操作查看答案8.分析问题就是要分析问题的()和(),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把握问【答案】要求;条件查看答案9.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和()。【答案】直接检验;间接检验查看答案10.()是在先前的活动中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备状态。【答案】定势查看答案11.()是个体面临的刺激模式与其已有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答案】问题情境查看答案12.问题解决能力训练的基本步骤有:()、鼓励学生仔细地界定问题、教育学生学习因素、()。【答案】建立接纳意见的气氛;提供问题解决的机会并给予反馈查看答案13.创造指一种最终产生创造产品的活动或现象,有()和()之分。【答案】真创造;类创造查看答案14.发散思维有三种基本特性:()、()和()。【答案】流畅性;灵活性或变通性;独特性查看答案15.南加利福尼亚创造性测验由吉尔福特编制,主要测量()。【答案】发散性思维查看答案16.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面,心理学家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训练方法,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答案】头脑风暴法;戈登技术查看答案1.简述创造性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才的重要特征。戴维斯(Davis,1992)在对有关创造性人格测量工具及其测量结果进行分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有哪些?(1)已有的知识经验(2)定势与功能固着(3)原型启发与联想(4)情感与动机状态(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