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高一12月模块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卷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共48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并将答题卡上的考号、科目、试卷类型涂好。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卷纸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不能写在试题卷上,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单选题,本题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1.新华社2024年10月14日电:近日在河南永城王庄遗址发现大汶口文化晚期王级大墓,出土文物300余件。对此,中国社科院李新伟教授说:“王庄遗址既受到东方海岱地区与中原地区文化影响,也有来自长江流域的史前文化因素,同时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这表明,王庄文化()A.继往开来,历史悠久B.博采众长,多元一体C.影响广泛,华夏领先D.独具特色,自成体系2.“戎”族分布于中国内地,山西是戎人的传统聚集地。春秋时期,晋国国君采取“和戎”主张,与周边戎狄订立盟约,和睦相处。战国时期,秦国征服了西戎并在此设置郡县,少数民族基本被编户齐民,戎族就再没有出现在历史记载中。戎族“消亡”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融合B.兼并战争C.经济落后D.骁勇好战3.有学者认为,“在某种程度上,秦朝的这一制度加强了中央政权对地方经济政治资源的绝对控制,是对《诗经·小雅》中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理念具体化的实现。”该学者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是“这一制度”()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利用血缘关系加强族群团结C.推动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注重伦理与政治的紧密结合4.东汉时期,文人五言诗创作日益增多,并且汲取了乐府民歌的元素。五言诗不但有独立成篇的作品形式,还会附在赋的结尾处,并作为赋的一部分保存下来。这反映出汉代()A.文学审美标准发生巨大变化B.赋在文学领域影响力逐渐削弱C.文学发展具有交融性的特点D.文学创作受到严格的文体限制5.《北齐书·崔季舒传》载崔季舒“出为齐州刺史,坐遣人渡淮互市,亦有赃贿事,为御史所劾”;《洛阳伽蓝记》记载,南朝陈庆之出使北魏,亲见洛阳欣欣向荣的景象时,自觉惭愧,称“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由此类材料可推知()A.政局分裂并未阻断民族交往B.互市交易成为贪腐主要手段C.士族政治成为北朝政治特色D.官僚队伍亟待提升文化素质6.开元九年,唐玄宗指出:“互市交通,国家买突厥马、羊,突将获国家彩帛,彼此丰足,皆有便宜。”到唐中后期德宗年间,曾以帛万匹、金银万两偿还回约马价。这说明()A.政治形势影响民族政策B.榷场贸易提振双边经济C.外贸主导权逐渐在丧失D.民族关系受制于开放度7.经济政策的调整对社会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观察下图,图示内容所反映经济政策的共同作用是()A.加强了中央集权B.改变了赋税征收的标准C.遏制了豪强势力D.提升了应对时局的能力8.如表所示为隋唐时期在长安活动且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及其出仕情况统计。这可用来说明唐代()学科天文学数学医学农学工程技术地理学化学总数/人3553438107官员/人334241671官员占比94.2%80%70.5%33.3%75%70%14.3%A.传统价值影响科技发展B.选官标准发生根本变化C.政府高度重视专业教育D.长安成为科技文化中心9.北宋太宗生性多疑猜忌,即位之后,将宋太祖防微杜渐的制度设计推向极端,事必亲躬,大权独揽;虽当时提倡文治,士大夫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士大夫的精神意志并未随之高涨。这种现象导致宋代()A.庆历新政最终失败B.官场因循之风盛行C.积贫积弱由此形成D.程朱理学应运而生10.元代在辽、金、宋三朝史书的编撰问题上摒弃了以辽、金为“边夷”,以宋为“正统”的观念,确立了“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的原则。此外,元代还编纂了《大元一统志》,开创了我国方志以一统命名的先例。这反映出元代()A.实行民族平等政策B.继承了辽金政治遗产C.注重政治认同塑造D.为明清修史树立典范11.下表为某历史探究小组收集的宋代相关材料。据此判断,其探究主题最有可能为()A.市井生活影响下的艺术创作B.坊市制度解体下的都城管理C.商品经济冲击下的思想解放D,重文轻武国策下的文学创新12.明代史学没有出现类似《史记》《汉书》《三国志》《通典》《史通》《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献通考》那样产生重要影响的史学名著,也没有出现像司马迁、班固、陈寿、杜佑、刘知几、司马光、袁枢、马端临那样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名史学家。这一变化源于()A.重史传统观念的淡化B.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C.史学体裁创新的缺乏D.官修史著实录的失实13.明清时期,广东地区“凡矶围堤岸皆种荔枝、龙眼,或有弃稻田以种者”。荔枝、龙眼交易兴盛,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为栲箱者、打包者各数百家,舟子、车夫皆以荔枝、龙眼赡口”。这一现象表明当时()A.农业区域化分工进一步发展B.南方地区农业完成了经济转型C.江南地区出现新的经济因素D.商品经济助推社会结构的变动14.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清政府对各地电报发送进行管制,“凡暗码之电,概不传递”,以防范日方间谍利用电报传递情报。由此可知,电报在当时()A.成为信息传递主要方式B.被限制在军用领域使用C.因其即时性而备受重视D.改变了近代战争的形态15.19世纪60年代,左宗棠在一份奏折中写道:“中国之睿知运于虚,外国之聪明寄于实......谓我之长不如外国,藉外国导其先,可也。谓我之长不如外国,让外国擅其能,不可也。”左宗棠提出这一言论的根本意图在于()A.对比中西学术B.宣扬维新思想C.维护清朝统治D.鼓励学习西方16.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主编《劝学篇》一书,在序言中写道:“学者摇摇,中无所主,邪说暴行,横流天下......吾恐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矣。”《劝学篇》的指向是()A.纠正维新派理论中的偏颇之处B.为康梁变法革新运动造势C.抨击顽固派学者们的保守论调D.为光绪帝看世界提供帮助17.如表是来华外国人对辛亥革命爆发原因的认识。由此可以确定的基本史实是()A.排满兴汉是辛亥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B.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引发了辛亥革命C.外国人对辛亥革命的认识较全面D.辛亥革命的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18.下图是“民主”、“共和”两个词语在近代使用次数的统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1894-1900年,民主共和成为资产阶级的主要目标B.1906年前后,清末新政推动民主共和成为社会共识C.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成功推动民主共和意识的高涨D.复辟帝制引发民众对政体形式的关注超过民主权利19.从1914年开始,大生纱厂得到快速发展。纱厂从一家发展到四家,资本增加了16倍。但到了1922年,大生一厂出现了31.7万两赤字,大生二厂赤字达到39.6万两,经营陷入困境。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国内市场逐渐趋于饱和B.北洋政府无暇顾及实业C.国际形势发生剧烈变动D.官僚资本压制民族工业20.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在《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一文中说,学生作文的标准就是“人人能用国语自由发表思想”,其理由就是“国语容易学习、容易通晓,而且实在重要......有许许多多中等学校毕业生都不能用古文发表自己的思想”。据此可知,胡适主张()A.实现白话文全面取代文言文B.增加国文教学中的西方元素C.深入挖掘中国文化历史价值D.借助文学革命进行思想启蒙21.有学者认为,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几千年历史是黑暗的皇权专制的历史”“国民性需要改造”“个人解放”“民主科学”等“母题”已经建构,五四新文化运动只是将其“扩大化”为一场社会运动。该学者意在强调A.维新变法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B.五四运动植根于思想启蒙的传承C.辛亥革命使社会核心价值观嬗变D.新文化运动缺乏理论创新的动力22.就是否建立统一战线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规定要“彻底断绝同黄色知识分子阶层及其他类似党派的一切联系”。中共“二大”提出“民主联合战线”,同意与中国国民党进行“党外联合”。中共“三大”决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找到了实现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B.基于国内外革命形势变化做出的调整C.总结经验教训并在政治上走上了成熟D.能依据国情独立自主地制定方针政策23.1927年8月至1928年年初,中国共产党不仅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还先后领导发动了海陆丰、赣西南、赣东北、湘鄂西等起义。到1928年春,许多起义归于失败,一部分起义军虽然坚持了下来,但几乎都扎根在两省或数省交界的偏僻山区。这()A.实现了中共中央和红军主力的战略转移B.是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C.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探索正确的革命道路D.反映了国民革命的星火燎原之势24.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一位参会人员在做报告时,认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包括①国民党反动派军事力量过于强大,还有帝国主义经济援助和军事顾问的帮助;②中央苏区物质条件不好;③白区反帝反蒋运动没有显著进步;④瓦解国民党军队的工作和游击战争薄弱;⑤各苏区相互配合不够紧密。其中①是主要原因。该报告的观点()A.挽救了中共、红军和中国革命B.有利于解决军事以及组织问题C.堪称实事求是,比较全面系统D.认为失败原因主要是客观原因25.如图为一定时期在华日军战死、病死和负伤的人数【数据源于日本学者井上清《日本五十年》(1979年出版)】据此可推断当时()A.日本全面侵华进程受阻B.日军素质难以适应战争需要C.中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6.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最基本的原则。阅读下列材料,最切合材料主旨的是①中国人民率先抗击日本的侵略,历时14年,歼灭大量日军②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实际参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③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④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救援在日军追击下仓皇撤退的英军,战绩名扬海外A.中国人民取得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解放B.中国积极主动参加各个国际组织的活动C.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D.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巨大贡献27.与这年冬天发生的恶性通货膨胀相比,打击摊贩只是在巨大“创口”上撒几粒“药粉”而已。一个新的“敌人”出现在城市的商场、百货商店和餐馆里;随着局势的恶化,价格每小时都在上涨,公众对政府的信心迅速溃散。上述现象()A.预示着解放战争形势危急B.折射出沦陷区的经济困难C.暴露了现政府统治的虚弱D.反映了经济变革的紧迫性28.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下列史实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参加重庆和平谈判B.撤出延安转战陕北C.消灭整编七十四师D.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29.给下图拟定一个主题,最为恰当的是()A.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B.成功的战略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C.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D.新民主主义革命由南向北发展30.如图是1951年王延年创作的宣传画《多增加一份生产,多削减一个敌人》,当时创作此宣传画意在A.推进一五计划建立社会主义B.促进经济发展巩固人民政权C.发展军事工业支持朝鲜战争D.开展革命外交增进中朝友谊31.在下列表述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史实结论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B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C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要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程D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体现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目标A.AB.BC.CD.D32.下图所示为1965-1975年中国内地工业产值变化情况。这反映了()A.三线建设促进了内地发展B.农轻重的比例已渐趋平衡C.国家经济重心已转向内地D.西部大开发取得显著成效第II卷(共52分)材料分析题,本题共四个大题(33题12分、34题16分、35题12分、36题12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临清商业”材料明朝景泰年间吏部尚书王懊在《临清州治记》中记述:“元,始创开会通河,出县境与卫河合流,置闸河浒以通漕运。国朝迁都北平。永乐辛卵(1411年)复加疏凿。正统已巳(1449年)筑城浚濠。于是薄海内外,舟航之所毕由......而其地遂为南北要冲,岿然一重镇矣。”明成祖时开始在此开设钞关征收商税(钞关是中央设在地方上的直辖机构,由中央或地方派驻官员进行管理,并加强军事防卫)。临清钞关收税银到万历年间达到八万三千多两,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临清仓储南方诸省之漕,供给易州、紫荆军需。宣德年间,临清仓有大仓、小仓、水次仓,居运河线上五仓之首,通过临清转输漕粮多达七百万石。北方毛皮,南方的茶叶、布绸、瓷器等,西方的皮货商品,皆通过运河运到临清,然后再贩运到其它地区。临清当地有土特产如棉花、麦、豆等农副产品,吸引徽商来此。此地绸布业以江浙商人为主经营,茶叶业以晋商为主经营。(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明清时期临清成为重要商业城市的主要原因。(6分)(2)依据材料,概括明清时期临清商业发展的特点。(6分)34.纵观古今中外,民生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摘自《论语·子路》注释:仆:驾车。庶:众多,这里指人口众多。材料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摘自《建国方略》材料三新中国是建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的。由于连年的战争,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国民经济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城镇失业工人从1949年到1951年年均达四百余万人,失业率高达20%以上,失业工人的生活非常困难”。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员会的统计,1949年我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的人均收入。-摘自《民生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民生思想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的主张。(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及其意义。6分)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格致书院材料一1876年,上海格致书院创办,以使“中国便于考究西国格致之学(注:指近代科学)”。书院创立新式考课制度,题目登载于《申报》,应试者邮寄课卷,由书院评定等级、发放奖金,并择优刊发。1886至1894年,命题者有北洋大臣李鸿章、南洋大臣刘坤一、津海关道盛宣怀、招商局总办郑观应等17人。应征士子来自江苏、浙江、广东等十省,累计获奖2090人次,刊出优秀文章345篇,正所谓“四方风动,群彦云起”。材料二格致书院考课命题分类统计表(1886-1894年)考课命题类别题数格致类:格致概说、格致分支学科(天文、物理、化学、医学、测量等)24语文2教育与人才13富强治术:工业、轮船铁路、商贸利权、邮政、农产水利、社会福利33军事防务:边防、海军7政治:国际形势、议院8其他:刑律、捐输、教务5材料三1889年李鸿章为格致书院命制考题如下:印度近来讲求茶利,不遗余力......印商近以华茶掺和印茶,冀畅销路,始则华多而印少,继则华少而印多,中国茶利后此必渐为所夺。能预筹防弊之方欤?补充资料1835年,英国人首次将中国茶引种到印度,当地大规模茶园逐渐兴起。提及华茶渐衰的原因,时人“或谓廛税太巨,成本较重者;或谓均自由种植,生产漫无节制、栽培方法墨守成规者;或谓资本不足、制法失于讲究”。(1)阅读材料一、二,结合格致书院“新式考课”的特点,分析其历史价值。(6分)(2)阅读材料三和补充资料,置身1889年的特定时空,假如你是一位参与格致书院考课的士子,将如何应答李鸿章的考题?(6分)要求:符合时空限定,理解问题准确,多角度分析、论述,逻辑清晰。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牙商作为商贾之间的居间商,有沟通市场,促进商品流通的重要作用,亦有垄断市场、操纵价格、欺行霸市、随意索取佣金的投机行为。鸦片战争以后,牙商出现了近代业态变迁。民国时期,大到外地商贩汇集港口出口的茶、丝,棉花等商品,小到乡民或小手工业者向乡镇集市兜售自家的粮食、牲畜等产品,以及商品货物装卸、运输等行业,往往都要由牙商居间进行中介。民国政府改变了压制商业的政策,使得牙商群体迅速壮大,有的牙商还以商人的名义经营商品,或成为工业企业家,或成为批发商、实体商,有的甚至还以商促农,成为地主阶级。部分牙商还自行发行纸币,向客户开设信贷业务,并提供汇兑等金融业务。除此之外,信托代理、合同购销、信贷、期货、票据承兑等商业活动也由牙商衍生而来。—摘编自张彦台《牙商职能演进与近代业态变迁》材料二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成立初期,根据地领导人强调抛开中介,防治牙商遏粜垄断、居奇和买空卖空、中间剥削行为,并提出了“取缔牙行的垄断”政策。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根据地政府发现,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实行直接交易是不可能的,对根据地的经济恢复与建设亦是不利的。1942年11月8日颁布的《冀鲁豫边区商店经营制度》和1943年颁布的《冀鲁豫区集市方易所斩行办法》等条例,制定了集市管理委员会对牙商登记办法组织集市交易员成立集市交易所征小牙商违规抽成行为和肃清不法牙商等政策,使得牙商成为抗日根据地平抑物价,维持市场的平衡和稳定的重要力量。-摘编自张彦台《取缔与改造;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牙商政策的演变》(1)根据材料一,指出民国时期牙商出现业态变迁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迁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在晋冀鲁豫根据地实行的牙商政策及其意义。(6分)高一历史12月模块考试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BAACAADAB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BDCCADDCD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BCDCDCBAB题号3132答案BA33.(1)原因:①临清位于大运河北段会通河与卫河的交汇处,是南北漕运的枢纽,交通便利。②明朝迁都北京,需要南方大量的粮食和物资,保障都城的供应,重新疏通会通河。③钞关的建立提升了临清的政治地位,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有利于临清商品经济的发展。④临清作为国家的重要仓储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⑤临清本地物产丰富及各地商人在此经商,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⑥临清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商业城市的形成。(6分,任答三点)(2)特点:①临清是运河口岸城市,以中转贸易为主。②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③商帮在临清商业贸易上发挥了很大作用。④商品以以衣食为主(主要经营粮食、纺织品、棉花、茶叶贸易);⑤商业街市遍布全城,店铺种类多。(6分,任答三点)34.(1)孔子民生思想:①使人民生活富足的情况下要加强对人民的教化;②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③主张以德治民,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3分,任答两点)产生背景:①政治上: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各国变法改革;②经济上:井田制趋于崩溃瓦解,铁牛犁耕出现,生产力进步,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③思想上:学在官府局面打破,私学兴起,士阶层发展壮大,思想活跃(3分,任答两点)(2)孙中山的主张:①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满足人民的衣食住行的需求②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现社会革命③强调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④发展棉纺织业等(4分。任答两点)(3)中国共产党措施:①农业上:1950年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实施土地改革;②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同上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赣南师范大学《古生物与地层学含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加工中心的编程教学课件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二课时误区警示新人教版
- 三年级数学上册6乘法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素材北师大版
- 三年级科学上册7土壤的保护教案冀教版
-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1认识固体教案苏教版1
- 《知识社会学》课件
- 高二物理期末模拟卷(A卷)【测试范围:必修第一、二、三册及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1章】(考试版A3)(浙江专用)
- 《前言关键点》课件
- 初中数学等腰直角三角形添加辅助线三垂直构建K字型全等专项练习题1(附答案详解)
- 高支模方案(专家论证定稿)
- 班车安全检查表(2015-7-14)V3 0 (2)
- 城投集团年度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 一、 行业协会申请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应提交的文件:
- 幼儿园幼儿园理事会成员一览表
- 学生对课堂教学满意度调查
- 住房公积金中心窗口人员个人工作总结
- 集成电路单粒子效应评估技术研究PPT课件
- 会议记录模板
- 幼儿园小班生成活动教案20篇
- 讲师与平台的合作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