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分,共6分)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年轻一代虽然不如现在的成年人稳健干练、经验丰富,但年富力强,蒸蒸日上,其势无比,前途无量,孔子对“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人才交替规律深信不疑,所以他断言“()”。相反,人若到了四五十岁这个本该学有所成、业有所树的年龄,却仍寂寂无闻,那就不值得惧怕了。由于个人的资质、兴趣、才能千差万别,所成之名也就各不相同。换言之,在哪方面有所成就,要因人而异,不可(),更不能邯郸学步,践人后尘。孔子善于因材施教,根据人的资质、禀赋、性格等的不同来循循善诱。他经常借弟子侍坐之机,询志并评志,随时对弟子进行()、引导和鼓励。。孔子设课多门、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弟子的成材广开门路。在孔子的精心培养下,门徒们多能根据自身特点,扬长避短,有些逐渐成为出色的人才、闻名全国的人物。孔子主张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踏实勤奋地进德修业,培养真才实学,忌沽名激进,要使实际的德才与名望相符合。(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后生可畏勉为其难指点B.后生可畏急功近利指教C.后来居上勉为其难指教D.后来居上急功近利指点(2)下列填入文中画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A.孔子利用这种询志评志的方法,促进了弟子之间的互相学习、砥砺,同时也加深了对弟子们的了解,便于相机教导B.孔子利用这种询志评志的方法,便于相机教导,加深了对弟子们的了解,同时也促进了弟子之间的互相学习、砥砺C.这种询志评志方法使孔子促进了弟子之间的互相学习、砥砺,同时也便于相机教导,加深了对弟子们的了解D.这种询志评志方法使孔子加深了对弟子们的了解,便于相机教导,同时也促进了弟子之间的互相学习、砥砺2.(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之道》节选自《礼记•大学》。《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做。《大学》提出的“三纲领”和“八条目”,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B.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爱”:爱人当不分亲疏贵贱,没有等级差别,这样才能避免混乱,从而实现天下太平。在中国哲学史上,墨子被称为“平民哲学家”,其思想学说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平民的愿望,代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利益和要求。 C.《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史记》继承了《汉书》开创的以记人为中心的纪传体例,深刻影响着后世史学的发展,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D.《五代史伶官传序》是《新五代史•伶官传》开头的短序,为北宋欧阳修所作,是一篇典型的史论。文章借助后唐庄宗前期意气洋洋与后期众叛亲离的对比,指出其灭国亡身,实出于人事,印证“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二、(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6分,共6分)3.(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大家都知中国人喜讲“中庸之道”,一般人以为中庸之道是指平易近人,不标新立异,不惊世骇俗,调和折衷,不走极端而言。然此等乃通俗义,非正确义,《中庸》上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无论何事都有两端,此两端,可以推到极处各成为一极端。在此两极端间之中间都叫做中,此一“中”可以有甚长之距离。所谓“中”,非折中之谓,乃指此两极端之全过程。如言真善美,是此一极端,不真不善不美是那一极端。但此真、善、美三分,只是西方人说法。照中国人讲,此世界便是一真,不是伪,真伪不能对立。若论美丑,此世界是浑沌中立,既非极美,也非极丑。中国文化是人本位的,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看重了人的一面,则善、恶对立不能不辨。但纵是一大圣人,亦不能说他已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善。纵是一大恶人,亦不能说他是百分之百的恶。人只在善、恶两极端之“中道”上,既不在此极端,亦不在彼极端。但必指出此两极端,始能显出此中道,始能在此中道上理论有根据、行为有目标,故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若非执其两端,则中道无可见。真实可用者乃此中道,非其两端。此乃中国人所讲“中庸之道”之正确意义。在此等观念与意识之下,我认为中国文化尽可以借鉴西方文化,使中国文化更充实更光辉。并不如一般人想法,保守了中国固有之旧,即不能吸收西方现代之新。似乎大家总爱把一切事物作相反对立看,不肯把此等相反对立来作互通合一看。所以我们中国所讲“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此刻实该大大地再阐明。这和我们当前所该采用的一切想法和做法实有很大的关系。中国人惟其有此中庸之道,亦可使各不同的宗教信仰也一样调和融通起来。佛教、回教、耶稣教来到中国,不仅和中国传统文化无冲突,在此诸大宗教之相互间都能和平共存,没有大冲突。你看中国社会上,这里一个天主堂,那里一个和尚庙:母亲信佛教,儿子信耶稣。这不是信仰不真,却是受了中国人相传那一套中庸之道之影响,大家可以说得通,不争执。《中庸》上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那隐微处,在别人无可代他用力处,在每一人之独处,最是那中庸之道之存在流行处。这也是讲的圣人难做。但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是不为,非不能”,此又是说圣人易做。明代的王阳明也说圣人易做。王学讲到后来,说到满街都是圣人。有一位罗近溪,正在讲堂讲学,正讲每人可以作圣,有一端茶童子进来,听讲人问,那童子是否也能做圣人?罗说,他早就是圣人。为何呢?那童子的职务是端杯,他把茶小心谨慎地端来,没有泼,没有翻,端上讲台,目不邪视地走了,那已百分之百尽了他的职。纵使要孔子来端这茶,孔子也这么端,不会比这童子端的更好,这已是止于至善,不能不说他已是一圣人。这也是讲圣人易做。只因我们误解了此中庸之道,好像中国人讲的中庸之道不痛不痒,不黑不白。一人说这对,一人说那对,不要紧,大家都对。这就成了滑头主义,走上了乡愿的路,所以孔子孟子要讲此中道,却最讨厌乡愿。(摘编自钱穆《中华文化十二讲》)【材料二】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的核心思想,即道德判断依赖于人们推己及人的能力,也就是只有通过使自己的个体性跨越其边界与其他人的个体性相重叠的想象力,人们的道德判断才能成为可能。在这里感受他人情感的过程,也就是同情,是道德生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秩序。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中庸”加注说:“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所以,古今中外,关于中庸之道的宣扬,都可谓成秩序,定天下。无论追名亦或逐利,无非为了追求幸福。那么幸福是什么呢?关于幸福,亚里士多德在论及自由时说幸福在某种情况下是“关于财富的中庸之道”,而财富则是获取幸福的必要手段,但如果太贪婪就会成为财富的奴隶,也就失去了自由,也就毫无幸福可言。反之,若能守住中庸,人就获得了自由,而自由的人,才是有了“幸福”的人。孔子理想中的大同世界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也就是人将对亲人的关爱推及他人,推及万物,因而需要相应的规范以对人的行为加以约束,避免自己追求幸福的行为妨碍别人追求幸福。因此要文明,要有精神生活,要有“中庸之道”对经济欲望的限制,才会有幸福,才能让更多的人得到幸福。在这个意义上,显然守不住中庸之道,极端追求财富的人,是与幸福背道而驰的。譬如信任危机的出现,人人自危,相互不信任之下,何来幸福可言。(摘编自孔波涛、李慧《探讨“中庸之道”下经济的考察衡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庸之道”认为,事物可以假设有相反的两极,两极之间都是“中庸”所说的“中”,这个“中”的距离可以是很长的。B.佛教、回教、耶稣教传到中国,诸大宗教间之所以都能和平共存,没有大冲突,是因为受了我国“中庸之道”的影响。C.同情是指要有恻隐之心,这是道德生活的基础,由此形成社会秩序。因此,中外关于中庸之道的宣扬,都可说是秩序。D.“中庸之道”认为要对经济欲望加以限制,这样才能幸福,这里所说的限制就是我们的欲望必须满足秩序与道德要求。(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中庸之道”,前者强调概念认知,后者强调社会行为。B.孟子和王阳明都说圣人易做,是指“中庸之道”没有绝对标准反而显得更容易。C.我们在生活中一团和气,很少苛责,不强调是非曲直,这其实并不是中庸之道。D.道德判断能力高的人更易践行“中庸之道”,因为他们往往更能感受他人的情感。(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B.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C.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D.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7分,共8分)4.(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选文一】夏为天子,十有余世。殷为天子,二十余世。周为天子,三十余世。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不甚相远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以礼,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夫与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言也;与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犹生长于楚之地不能不楚言也。及秦而不然。其俗固非贵辞让也,所上者告讦也;固非贵礼义也,所上者刑罚也。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难知也。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先王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时;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耳,岂顾不用哉?然而曰礼云礼云者,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毋讼乎!”为人主计者,莫如先审取舍;取舍之极定于内,而安危之萌应于外矣。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不可不察也。人主之所积,在其取舍。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或道之以德教或驱之以法令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乐驱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哀乐之感,祸福之应也。秦王之欲尊宗庙而安子孙,与汤武同,然而汤武广大其德行,六七百岁而弗失:秦王治天下,十余岁则大败。此亡它故矣,汤武之定取舍审,而秦王之定取舍不审矣。夫天下,大器也。今人之置器,置诸安处则安,置诸危处则危。天下之情与器亡以异,在天子之所置之。汤武置天下于仁义礼乐,而德泽洽,禽兽草木广裕,德被蛮貊四夷,累子孙数十世,此天下所共闻也。秦王置天下于法令刑罚,德泽亡一有,而怨毒盈于世,下憎恶之如仇雠,祸几及身,子孙诛绝,此天下之所共见也。是非其明效大验邪!人之言曰:“听言之道,必以其事观之,则言者莫敢妄言。”今或言礼义之不如法令,教化之不如刑罚,人主胡不引殷、周、秦事以观之也?(取材于《汉书•贾谊传》)【选文二】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取材于贾谊《过秦论(上)》)(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上者告讦也讦:揭发B.此亡它故矣亡:灭亡C.德被蛮貊四夷被:覆盖D.奋六世之余烈烈:功业(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及秦而不然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B.为人主计者为之于未有C.而秦王之定取舍不审矣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D.因河为池欲因此时降武(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或道之以德教/或驱之以法令/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乐驱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B.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或道之以德/教或驱之/以法令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乐驱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C.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或道之以德教/或驱之以法令/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乐/驱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D.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或道之以德教/或驱之/以法令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乐驱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选文一】提到,礼的作用在于将某一行为制止在它发生之后,法律则是对已发生的行为进行惩罚。所以法律的作用明显,而礼的作用却难以觉察。B.【选文一】认为,君主面对各种不同的言论,必须有正确的辨别之道,那就是以事实验证,要判断某人说的话是否正确,一定要观察他所说的是否符合事实。C.【选文二】中,秦统一天下后一系列愚民、弱民的措施及防卫策略,突显了统治者仍以武力治天下的思维,为下文的“过秦”做铺垫。D.【选文一】作者提出,秦始皇把国家安置于法令、刑罚之上,因而怨恨充斥天下,这一观点与【选文二】中归纳的秦的过失基本吻合。(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6)【选文一】第三段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礼义的作用?四、(22分)5.(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幽州新岁作张说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分别写两地物候,以雪喻梅,又以梅喻雪,循环往复,颇有意趣。B.诗人慨叹人事无常,不能自主,但面对新春去而复来,还是感到欣慰。C.颈联写新年伊始,普天同庆,不论京都边塞,全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D.诗人暗自祝祷,待到重返长安的那一天,必将把酒尽欢,为自己祝寿。(2)赏析颈联。(3)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5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回答弟子子贡所问的可以终身践行的一个字的话是:“!,。”(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中说“,”。(3)屈原在《离骚》中表达了自己保持清白现身正道的决心“伏清白以死直兮”,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高度评价屈原“,”志气高洁,堪比日月。(4)“,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笔下那一轮有情的明月,也曾徘徊在苏轼亡妻的孤坟前,“料得年年肠断处,,”,见证那千古不渝的爱情。五、(12分)7.(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孩子的力量列夫•托尔斯泰“打死他!……枪毙他!……把这个坏蛋立刻枪毙!……打死他!……割断凶手的喉咙……打死他!……打死他!”人群大声叫嚷,有男人,有女人。一大群人押着一个被捆绑的人在街上走着。这个人的身材高大,腰板挺直,步伐坚定,高高地昂起头。这是一个在人民反对政府的战争中站在政府一边的人。他被抓获,现在被押去处决。“有什么办法呢?力量总不在我们一边。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他们的天下。死就死吧,看来只能这样了。”他想,耸耸肩膀,对人群不断的叫嚷报以冷冷的一笑。“他是警察,今天早晨还向我们开过枪!”人群嚷道。但人群并没有停下来,仍押着他往前走。当他们来到那条横着昨天在军警枪下遇难者尸体的街上时,人群狂怒了。“不要再拖延时间!就在这儿枪毙那无赖,还把他押到哪儿去?”人群嚷道。被俘的人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但领头的人决定把他押到广场上去,去那里解决他。离广场已经不远,在一片肃静中,人群后传来一个孩子的哭叫声。“爸爸!爸爸!”一个六岁的男孩边哭边叫,推开人群往俘虏那边挤去,“爸爸!他们要把你怎么样?等一等,等一等,把我也带去,带去!……”孩子旁边的人群停止了叫喊,他们仿佛受到强大的冲击,人群分开来,让孩子往父亲那边去。“瞧这孩子多可爱啊!”一个女人说。“你要找谁呀?”另一个女人向男孩俯下身去,问。“我要爸爸!放我到爸爸那儿去!”男孩尖声回答。“你几岁啊,孩子?”“你们想把爸爸怎样?”男孩问。“回家去,孩子,回到妈妈那儿去。”一个男人对孩子说。俘虏已听见孩子的声音,也听见人家对他说的话。他的脸色越发阴沉了。“他没有母亲!”他对那叫孩子去找母亲的人说。男孩在人群里一直往前挤,挤到父亲身边,爬到他身上去。人群一直叫着:“打死他!吊死他!枪毙坏蛋!”“你干嘛从家里跑出来?”父亲对孩子说。“他们要拿你怎么样?”孩子问。“你这么办。”父亲说。“什么?”“你认识卡秋莎吗?”“那个邻居阿姨吗?怎么不认识。”“好吧,你先到她那儿去,待在那里。我……我就来。”“你不去,我也不去。”男孩说着哭起来。“你为什么不去?”“他们会打你的。”“不会,他们不会的,他们就是这样。”俘虏放下男孩,走到人群中那个发号施令的人跟前。“听我说,”他说,“你们要打死我,不论怎样都行,也不论在什么地方,但就是不要当着他的面。”他指指男孩,“你们放开我两分钟,抓住我的一只手;我就对他说,我跟您一起去溜达溜达,您是我的朋友,这样他就会走了。到那时……到那时你们要怎么打死我,就随你们。”领头的人同意了。然后俘虏又抱起孩子说:“乖孩子,到卡秋莎阿姨那儿去。”“你呢?”“你瞧,我同这位朋友一起溜达溜达,我们再溜达一会儿,你先去,我就来。你去吧,乖孩子。”男孩盯住父亲,头一会儿转向这边,一会儿转向那边,接着思索起来。“去吧,好孩子,我就来。”“你一定来吗?”男孩听从了父亲的话。一个女人把他从人群带出去。等孩子看不见了,俘虏说:“现在我准备好了,你们打死我吧。”这时候发生了完全意想不到和难以理解的事情。在所有这些一时变得残酷,对人充满仇恨的人身上,同一个神灵觉醒了。一个女人说:“我说,把他放了吧。”“上帝保佑,”又一个人说,“放了他。”“放了他,放了他!”人群叫喊起来。刚才还在憎恨群众的他,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他是个有罪的人,但从人群跑出去,却没人拦住他。(选自《哈吉穆拉特》,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步伐坚定,高高地昂起头”“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等动作和神态的描写,生动地塑造了一个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形象。B.儿子的出现,使事态发生了变化,不仅让警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过错,而且也使得愤怒的群众生发悲悯情怀。C.“脸色越发阴沉了”表现了警察内心对周围群众的仇恨和对儿子的担心,“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表现了他被谅解后内心的愧疚悔恨以及惊喜之情。D.从警察起初的执拗到最后的落泪,从百姓起初的怒不可遏到最后的宽容谅解,小说在巨大的落差中凸显了人性的力量。(2)小说中的警察是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3)“孩子”的出场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从主题思想、形象塑造和结构安排三个方面进行探究。六、(6分)8.(6分)结合以下三则材料中的任意两篇,以“唤醒”为主题,写一个300字左右的语段。(1)第五大题阅读材料《孩子的力量》。(2)选必(上)课文《复活》。(3)选必(上)课文《大战中的插曲》。七、(40分)9.(40分)在这个特别的岁末年初,我们在回望中走向未来。2022,在无数个划破晨曦的“做核酸”声中醒来,屈指可数的线下课,无数个止于“非必要”的远方,朋友圈里的“两道杠”,高烧不下火线的沸羊羊,还有冬奥赛场,空间站,东航客机,梨泰院……这一年,得到,失去,遗憾,期许,喧闹,静默,欢笑,悲酸,每个人的生活都被深度重构,困缚于巨变与惶惑,又不甘于麻木与注定,一边重振旗鼓,一边踉跄前行。请以“写给我的2022”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分,共6分)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年轻一代虽然不如现在的成年人稳健干练、经验丰富,但年富力强,蒸蒸日上,其势无比,前途无量,孔子对“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人才交替规律深信不疑,所以他断言“()”。相反,人若到了四五十岁这个本该学有所成、业有所树的年龄,却仍寂寂无闻,那就不值得惧怕了。由于个人的资质、兴趣、才能千差万别,所成之名也就各不相同。换言之,在哪方面有所成就,要因人而异,不可(),更不能邯郸学步,践人后尘。孔子善于因材施教,根据人的资质、禀赋、性格等的不同来循循善诱。他经常借弟子侍坐之机,询志并评志,随时对弟子进行()、引导和鼓励。。孔子设课多门、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弟子的成材广开门路。在孔子的精心培养下,门徒们多能根据自身特点,扬长避短,有些逐渐成为出色的人才、闻名全国的人物。孔子主张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踏实勤奋地进德修业,培养真才实学,忌沽名激进,要使实际的德才与名望相符合。(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A.后生可畏勉为其难指点B.后生可畏急功近利指教C.后来居上勉为其难指教D.后来居上急功近利指点(2)下列填入文中画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DA.孔子利用这种询志评志的方法,促进了弟子之间的互相学习、砥砺,同时也加深了对弟子们的了解,便于相机教导B.孔子利用这种询志评志的方法,便于相机教导,加深了对弟子们的了解,同时也促进了弟子之间的互相学习、砥砺C.这种询志评志方法使孔子促进了弟子之间的互相学习、砥砺,同时也便于相机教导,加深了对弟子们的了解D.这种询志评志方法使孔子加深了对弟子们的了解,便于相机教导,同时也促进了弟子之间的互相学习、砥砺【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运用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语段的内容,结合语境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句衔接能力,涉及的是语言连贯的知识。答题时要读懂语段相关内容,结合语境选出填写正确的选项。【解答】(1)后生可畏:指年轻人是新生力量,很有可能超过前人,因而值得敬畏。后来居上:原表示用人不当,不满于资历浅的人反居资格老的人之上,现多用来称赞后来的人或物超过了先前的。文中是引用孔子的话,且根据语境,应选“后生可畏”。勉为其难:勉强去做能力所不及或不愿去做的事。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贪图眼前利益。语境强调个人的发展要依据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可勉强去做能力所不及或不愿去做的事,应选“勉为其难”。指点:指示给人看,引导。指教:指示,教导,常用作请人提意见的客套话。根据语境,应选“指点”。故选:A。(2)结合前文“他经常借弟子侍坐之机,询志并评志”的语境,“这种询志评志方法”与前文衔接紧密,排除AB。“这种询志评志方法”的作用,应先说“使孔子加深了对弟子们的了解,便于相机教导”,再说“同时也促进了弟子之间的互相学习、砥砺”。排除C。故选:D。答案:(1)A(2)D2.(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之道》节选自《礼记•大学》。《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做。《大学》提出的“三纲领”和“八条目”,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B.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爱”:爱人当不分亲疏贵贱,没有等级差别,这样才能避免混乱,从而实现天下太平。在中国哲学史上,墨子被称为“平民哲学家”,其思想学说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平民的愿望,代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利益和要求。 C.《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史记》继承了《汉书》开创的以记人为中心的纪传体例,深刻影响着后世史学的发展,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D.《五代史伶官传序》是《新五代史•伶官传》开头的短序,为北宋欧阳修所作,是一篇典型的史论。文章借助后唐庄宗前期意气洋洋与后期众叛亲离的对比,指出其灭国亡身,实出于人事,印证“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文学常识识记能力,高考能力层级为A。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解答】C.《史记》开创了纪传体体例。故选:C。二、(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6分,共6分)3.(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大家都知中国人喜讲“中庸之道”,一般人以为中庸之道是指平易近人,不标新立异,不惊世骇俗,调和折衷,不走极端而言。然此等乃通俗义,非正确义,《中庸》上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无论何事都有两端,此两端,可以推到极处各成为一极端。在此两极端间之中间都叫做中,此一“中”可以有甚长之距离。所谓“中”,非折中之谓,乃指此两极端之全过程。如言真善美,是此一极端,不真不善不美是那一极端。但此真、善、美三分,只是西方人说法。照中国人讲,此世界便是一真,不是伪,真伪不能对立。若论美丑,此世界是浑沌中立,既非极美,也非极丑。中国文化是人本位的,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看重了人的一面,则善、恶对立不能不辨。但纵是一大圣人,亦不能说他已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善。纵是一大恶人,亦不能说他是百分之百的恶。人只在善、恶两极端之“中道”上,既不在此极端,亦不在彼极端。但必指出此两极端,始能显出此中道,始能在此中道上理论有根据、行为有目标,故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若非执其两端,则中道无可见。真实可用者乃此中道,非其两端。此乃中国人所讲“中庸之道”之正确意义。在此等观念与意识之下,我认为中国文化尽可以借鉴西方文化,使中国文化更充实更光辉。并不如一般人想法,保守了中国固有之旧,即不能吸收西方现代之新。似乎大家总爱把一切事物作相反对立看,不肯把此等相反对立来作互通合一看。所以我们中国所讲“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此刻实该大大地再阐明。这和我们当前所该采用的一切想法和做法实有很大的关系。中国人惟其有此中庸之道,亦可使各不同的宗教信仰也一样调和融通起来。佛教、回教、耶稣教来到中国,不仅和中国传统文化无冲突,在此诸大宗教之相互间都能和平共存,没有大冲突。你看中国社会上,这里一个天主堂,那里一个和尚庙:母亲信佛教,儿子信耶稣。这不是信仰不真,却是受了中国人相传那一套中庸之道之影响,大家可以说得通,不争执。《中庸》上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那隐微处,在别人无可代他用力处,在每一人之独处,最是那中庸之道之存在流行处。这也是讲的圣人难做。但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是不为,非不能”,此又是说圣人易做。明代的王阳明也说圣人易做。王学讲到后来,说到满街都是圣人。有一位罗近溪,正在讲堂讲学,正讲每人可以作圣,有一端茶童子进来,听讲人问,那童子是否也能做圣人?罗说,他早就是圣人。为何呢?那童子的职务是端杯,他把茶小心谨慎地端来,没有泼,没有翻,端上讲台,目不邪视地走了,那已百分之百尽了他的职。纵使要孔子来端这茶,孔子也这么端,不会比这童子端的更好,这已是止于至善,不能不说他已是一圣人。这也是讲圣人易做。只因我们误解了此中庸之道,好像中国人讲的中庸之道不痛不痒,不黑不白。一人说这对,一人说那对,不要紧,大家都对。这就成了滑头主义,走上了乡愿的路,所以孔子孟子要讲此中道,却最讨厌乡愿。(摘编自钱穆《中华文化十二讲》)【材料二】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的核心思想,即道德判断依赖于人们推己及人的能力,也就是只有通过使自己的个体性跨越其边界与其他人的个体性相重叠的想象力,人们的道德判断才能成为可能。在这里感受他人情感的过程,也就是同情,是道德生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秩序。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中庸”加注说:“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所以,古今中外,关于中庸之道的宣扬,都可谓成秩序,定天下。无论追名亦或逐利,无非为了追求幸福。那么幸福是什么呢?关于幸福,亚里士多德在论及自由时说幸福在某种情况下是“关于财富的中庸之道”,而财富则是获取幸福的必要手段,但如果太贪婪就会成为财富的奴隶,也就失去了自由,也就毫无幸福可言。反之,若能守住中庸,人就获得了自由,而自由的人,才是有了“幸福”的人。孔子理想中的大同世界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也就是人将对亲人的关爱推及他人,推及万物,因而需要相应的规范以对人的行为加以约束,避免自己追求幸福的行为妨碍别人追求幸福。因此要文明,要有精神生活,要有“中庸之道”对经济欲望的限制,才会有幸福,才能让更多的人得到幸福。在这个意义上,显然守不住中庸之道,极端追求财富的人,是与幸福背道而驰的。譬如信任危机的出现,人人自危,相互不信任之下,何来幸福可言。(摘编自孔波涛、李慧《探讨“中庸之道”下经济的考察衡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中庸之道”认为,事物可以假设有相反的两极,两极之间都是“中庸”所说的“中”,这个“中”的距离可以是很长的。B.佛教、回教、耶稣教传到中国,诸大宗教间之所以都能和平共存,没有大冲突,是因为受了我国“中庸之道”的影响。C.同情是指要有恻隐之心,这是道德生活的基础,由此形成社会秩序。因此,中外关于中庸之道的宣扬,都可说是秩序。D.“中庸之道”认为要对经济欲望加以限制,这样才能幸福,这里所说的限制就是我们的欲望必须满足秩序与道德要求。(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中庸之道”,前者强调概念认知,后者强调社会行为。B.孟子和王阳明都说圣人易做,是指“中庸之道”没有绝对标准反而显得更容易。C.我们在生活中一团和气,很少苛责,不强调是非曲直,这其实并不是中庸之道。D.道德判断能力高的人更易践行“中庸之道”,因为他们往往更能感受他人的情感。(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A.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B.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C.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D.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要求,明确相关材料的论点,然后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选择。【解答】(1)C.“因此,中外关于中庸之道的宣扬,都可说是秩序”错,两个句子前后无因果关系。中外关于中庸之道的宣扬是“成秩序,定天下”。故选:C。(2)B.“是指‘中庸之道’没有绝对标准反而显得更容易”说法错误,不是说“中庸之道”没有绝对标准,而是强调心无杂念地干好自己的事情,哪怕是干好别人认为的小事情也可以成为“圣人”。故选:B。(3)材料一主要讲“中庸之道”,即“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A.强调应该在“质”与“文”两极中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体现了材料一“取两用中”的观点。B.强调为人与功业的问题,不属于“中庸之道”。C.强调社会关系与社会状态的问题,不属于“中庸之道”。D.强调彼此转换的问题,不属于“中庸之道”。故选:A。答案:(1)C(2)B(3)A三、(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7分,共8分)4.(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选文一】夏为天子,十有余世。殷为天子,二十余世。周为天子,三十余世。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不甚相远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以礼,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夫与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言也;与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犹生长于楚之地不能不楚言也。及秦而不然。其俗固非贵辞让也,所上者告讦也;固非贵礼义也,所上者刑罚也。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难知也。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先王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时;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耳,岂顾不用哉?然而曰礼云礼云者,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毋讼乎!”为人主计者,莫如先审取舍;取舍之极定于内,而安危之萌应于外矣。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不可不察也。人主之所积,在其取舍。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或道之以德教或驱之以法令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乐驱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哀乐之感,祸福之应也。秦王之欲尊宗庙而安子孙,与汤武同,然而汤武广大其德行,六七百岁而弗失:秦王治天下,十余岁则大败。此亡它故矣,汤武之定取舍审,而秦王之定取舍不审矣。夫天下,大器也。今人之置器,置诸安处则安,置诸危处则危。天下之情与器亡以异,在天子之所置之。汤武置天下于仁义礼乐,而德泽洽,禽兽草木广裕,德被蛮貊四夷,累子孙数十世,此天下所共闻也。秦王置天下于法令刑罚,德泽亡一有,而怨毒盈于世,下憎恶之如仇雠,祸几及身,子孙诛绝,此天下之所共见也。是非其明效大验邪!人之言曰:“听言之道,必以其事观之,则言者莫敢妄言。”今或言礼义之不如法令,教化之不如刑罚,人主胡不引殷、周、秦事以观之也?(取材于《汉书•贾谊传》)【选文二】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取材于贾谊《过秦论(上)》)(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所上者告讦也讦:揭发B.此亡它故矣亡:灭亡C.德被蛮貊四夷被:覆盖D.奋六世之余烈烈:功业(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A.及秦而不然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B.为人主计者为之于未有C.而秦王之定取舍不审矣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D.因河为池欲因此时降武(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CA.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或道之以德教/或驱之以法令/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乐驱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B.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或道之以德/教或驱之/以法令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乐驱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C.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或道之以德教/或驱之以法令/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乐/驱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D.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或道之以德教/或驱之/以法令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乐驱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A.【选文一】提到,礼的作用在于将某一行为制止在它发生之后,法律则是对已发生的行为进行惩罚。所以法律的作用明显,而礼的作用却难以觉察。B.【选文一】认为,君主面对各种不同的言论,必须有正确的辨别之道,那就是以事实验证,要判断某人说的话是否正确,一定要观察他所说的是否符合事实。C.【选文二】中,秦统一天下后一系列愚民、弱民的措施及防卫策略,突显了统治者仍以武力治天下的思维,为下文的“过秦”做铺垫。D.【选文一】作者提出,秦始皇把国家安置于法令、刑罚之上,因而怨恨充斥天下,这一观点与【选文二】中归纳的秦的过失基本吻合。(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6)【选文一】第三段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礼义的作用?【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做好这类题,前提是我们必须熟知整个文言句子的含义,还必须熟悉语法。(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4)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5)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仔细概括。【解答】(1)B.亡,通“无”,没有。译文:这里没有别的原因。故选:B。(2)A.都是连词,表转折,却。B.①介词,替;②动词,做。C.①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②助词,定语后置标志,不译。D.①介词,凭借;②介词,趁着。故选:A。(3)第一个“而”有转折之意,其前断开,“同”修饰前面的“善”,要连在一起,排除BD;“道之以德教者”和“驱之以法令者”结构对称,句子中间都不可断开,排除A。译文:所以,君主想要百姓善良温顺的愿望是相同的,只是用来使百姓善良温顺的方法不同。有的用道德和教化进行引导,有的用法令进行惩罚。用道德和教化进行开导的,随着道德和教化的深入人心,民风就会和乐;用法令进行惩罚的,法令使用到极点,民风就会令人悲哀。故选:C。(4)A.“礼的作用在于将某一行为制止在它发生之后”分析有误,从原文“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来看,礼的作用应该是将某一行为制止在它发生之前。故选:A。(5)①绝:断绝;未萌:没有形成的时候;微眇:细微之处;迁善:趋向善良。译文:最可贵之处在于能将罪恶断绝于未形成的时候,从细微之处推行教化,使天下百姓日益趋向善良,远离罪恶,自己还没有觉察到。②作难:发难,起义;隳:毁坏;为天下笑者:被动句,被天下人耻笑;何也:是什么原因呢?译文:一个戍卒率众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6)第三段说到“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礼的作用在于将某一行为制止在它发生之前,礼的作用在于防患于未然;还说到“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意思是“最可贵之处在于能将罪恶断绝于未形成的时候,从细微之处推行教化,使天下百姓日益趋向善良,远离罪恶,自己还没有觉察到”,礼还可以绝恶于未萌,潜移默化,起教于微眇;还说到“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礼义积而民和亲”,坚持礼义教化,则礼义积而民和亲。答案:(1)B(2)A(3)C(4)A(5)①最可贵之处在于能将罪恶断绝于未形成的时候,从细微之处推行教化,使天下百姓日益趋向善良,远离罪恶,自己还没有觉察到。②一个戍卒率众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6)①防患于未然,绝恶于未萌。②潜移默化,起教于微眇。③坚持礼义教化,则礼义积而民和亲。参考译文:【选文一】夏朝的天子传了十几代,然后由殷商继承。殷商的天子传了二十几代,然后由周继承。周朝的天子传了三十几代,然后由秦继承。秦王朝的天子只传了两代就被推翻了。人的秉性相差并不很大,为什么三代的君主以德治世维持了长期的统治,而秦王朝的君主特别残暴无道呢?这个原因是可以理解的。古代英明的君主,在太子诞生时,就举行礼仪,所以,太子从婴儿的时候起,就接受了道德礼义。所以,太子从诞生之时开始,所见到的都是正经的事,所听到的都是正派的语言,所实行的都是正确的原则,左右前后都是正直的人。一直与正直的人相处,他的思想和行为不可能不正直,就好像生长在齐国的人不能不说齐国话一样;经常与不正直的人相处,就会变成为不正直的人,就像生长在楚国的人不能不说楚国话一样。到秦朝却不是这样。秦朝的风俗本来就不崇尚谦让,它崇尚的是奸诈;本来就不崇尚礼义,它崇尚的是刑罚。人的智力,能认识已经发生的事,不能认识将要发生的事。礼的作用在于将某一行为制止在它发生之前,法律则是对已发生的行为进行惩罚。所以法律的作用明显,而礼的作用却难以觉察。用庆赏来奖励善行,用刑罚来惩治罪恶,先王推行这样的政治,坚定不移,实施这样的政令,准确无误。根据这一公正的原则,政治才能像地载天覆一样无偏无私,怎么能说先王不使用庆赏和刑罚呢?然而,人们一再称赞的礼,最可贵之处在于能将罪恶断绝于未形成之前,从细微之处推行教化,使天下百姓日益趋向善良,远离罪恶,自己还没有觉察到。孔子说:“让我断案,我与别人没有什么不同,一定使讼案不再发生。”为君主出谋划策,不如首先确定选择什么抛弃什么,取舍标准一旦在心中确定,相应的安危后果就会表现出来。天下安定不是一天就能实现的,天下危亡也不是一天促成的,都是日积月累渐渐形成的,因此,不可以不观察它的积累过程。君主所积聚的治国方法,在于他选择什么,抛弃什么。选择礼义方法治国的君主便积聚礼义,选择刑罚治国的君主便积聚刑罚。刑罚积聚到一定的程度,百姓就会埋怨而背叛君主,礼义积聚到一定程度,百姓就会和睦而亲近朝廷。所以,君主想要百姓善良温顺的愿望是相同的,只是用来使百姓善良温顺的方法不同。有的用道德和教化进行引导,有的用法令进行惩罚。用道德和教化进行开导的,随着道德和教化的深入人心,民风就会和乐;用法令进行惩罚的,法令使用到极点,民风就会令人悲哀。哀乐的感受,便是应验祸福的东西。秦始皇想尊奉宗庙安定子孙后代,这与商汤王和周武王是相同的,但是,商汤王、周武王广泛推行德政,他们建立的国家得以保存了六七百年;秦始皇统治天下只有十多年就土崩瓦解了。这里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商汤王、周武王决定取舍很慎重,而秦始皇决定取舍不慎重。国家政权好比一个大器物,现在有人安放器物,把它放在安全的地方便安全,放到危险的地方就危险。治理国家的道理与放置器物没有什么不同,关键就在于天子把它安置在什么地方。商汤王、周武王把天下安置在仁、义、礼、乐之上,因而恩德滋润天下,禽兽蔓延,草木富饶,四方蛮夷都受到恩惠,王位留传子孙数十代,这是人所共知的。秦始皇把国家安置于法令、刑罚之上,德和恩没有一样,因而怨恨充斥天下,百姓憎恶他如同对待仇敌一样,几乎祸及自身,子孙被灭绝,这是天下人有目共睹的。这不是充分证明了取舍不同后果就明显不同吗?有人说:“要判断某人说的话是否正确,一定要观察他所说的事实,那样,说话的人就不敢胡言乱语了。”现在,假如有人说,治理国家,礼义的作用不如法令,教化的成效不如刑罚,君主为什么不拿商朝、周朝、秦朝盛衰兴亡的事实给他看呢?【选文二】到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愿意服从投降),把性命交给司法官吏。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向下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秦始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毁坏高大的城墙,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和箭头,冶炼它们铸造十二个铜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凭借华山为城墙,依据黄河为城池,凭借着高耸的华山,往下看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认为这是险固的地方。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己认为,这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的城防,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直至万代的基业。……况且那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是保持原来的样子。陈涉的地位,没有尊贵于齐国、楚国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宋国、卫国、中山的国君;锄头木棍,也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谪戍边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国部队抗衡;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这是为什么呢?假使拿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管辖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之后把天下作为家业,用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四、(22分)5.(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幽州新岁作张说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首联分别写两地物候,以雪喻梅,又以梅喻雪,循环往复,颇有意趣。B.诗人慨叹人事无常,不能自主,但面对新春去而复来,还是感到欣慰。C.颈联写新年伊始,普天同庆,不论京都边塞,全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D.诗人暗自祝祷,待到重返长安的那一天,必将把酒尽欢,为自己祝寿。(2)赏析颈联。(3)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诗句的赏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诗句,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思想感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诗歌,从不同角度分析,把握作者的感情。【解答】(1)D.“为自己祝寿”理解错误。尾联的意思是向西遥望长安,希望回到朝廷,向君王祝酒,祝他寿比南山。故选:D。(2)颈联“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意思是“守卫边镇士兵的歌声连夜不息,京城的烛火彻夜大放光明”。诗人身在边镇,心却在京城,耳听着戍卒唱出的通宵不绝的歌声,眼却遥望着朝廷燃起的彻夜不息的燎火。“边镇戍歌连夜动”实写,“京城燎火彻明开”是诗人的想象,为虚写,虚实结合;“戍歌连夜动”“燎火彻明开”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渲染新年的欢乐气氛。颈联表达了作者新春的喜庆,心系朝廷的心情。(3)全诗围绕“新岁”的景物来写。首联写诗人去年新年在荆州看到梅花遍地开放,如同漫天飘飞的雪花;今年新年在幽州看到雪花漫天飘飞,宛若遍地盛开的梅花。一是江南春色,一是北国冬景,体现诗人时此时彼的仕途遭遇,饱含着对冷暖寒暑,苦辣酸辛的感触。颔联昨南今北,转徙如蓬,诗人感叹人事的变化不定。只有自然的时序,周而复始,不失常度,才使人感到欢欣。最后两联,写诗人由边镇将士庆贺新年的情景,联想到京城灯火通明的新年景象,希望能回到长安,为皇上敬酒,表达了希望重新得到皇上信任的期盼。答案:(1)D(2)①虚实结合。“边镇戍歌连夜动”是实写,“京城燎火彻明开”是诗人的想象,由眼前边镇欢庆新年,想到京城彻夜灯火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身在边镇,心系朝廷的心情。②视听结合。“戍歌连夜动”“燎火彻明开”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渲染新年的欢乐气氛。诗人身在边镇,心却在京城,耳听着戍卒通宵不绝的歌声,眼却遥望着朝廷燃起的彻夜不息的燎火,表达了作者既欢喜于新春的喜庆,又心系朝廷的心情。(3)①通过描写景物、气候的变易,抒发对南北流徙、时光荏苒的感慨,欢欣中寓悲酸;②诗人身在边关,心系朝廷,渴望能早日回到长安,重新得到皇上信任。译文:去年在荆南时,梅花盛开如雪一样;今年到了蓟北,漫天的雪花又如盛开的梅花一般。昨南今北,多令人叹息人事的变化无定;只有时光去了又复来,不失常度,所以使人感到高兴。守卫边镇士兵的歌声连夜不息,京城的烛火彻夜大放光明。向西遥望长安,希望回到朝廷,献酒于君王,祝他寿比南山。赏析:《幽州新岁作》是唐代诗人张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前二联写作者被迁幽州后而感岁序之变,末二联写作者在幽州而想念京城;全诗隐隐透露出作者时时思欲回到京都,献寿于君侧,希望重新得到君王信任的思想。全诗充满乐观气氛,结句却不免落于俗套。6.(5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回答弟子子贡所问的可以终身践行的一个字的话是:“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屈原在《离骚》中表达了自己保持清白现身正道的决心“伏清白以死直兮”,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高度评价屈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志气高洁,堪比日月。(4)“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笔下那一轮有情的明月,也曾徘徊在苏轼亡妻的孤坟前,“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见证那千古不渝的爱情。【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解答】故答案为:(1)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点字:欲)(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重点字:始)(3)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重点字:推)(4)不知江月待何人明月夜短松冈(重点字:冈)五、(12分)7.(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孩子的力量列夫•托尔斯泰“打死他!……枪毙他!……把这个坏蛋立刻枪毙!……打死他!……割断凶手的喉咙……打死他!……打死他!”人群大声叫嚷,有男人,有女人。一大群人押着一个被捆绑的人在街上走着。这个人的身材高大,腰板挺直,步伐坚定,高高地昂起头。这是一个在人民反对政府的战争中站在政府一边的人。他被抓获,现在被押去处决。“有什么办法呢?力量总不在我们一边。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他们的天下。死就死吧,看来只能这样了。”他想,耸耸肩膀,对人群不断的叫嚷报以冷冷的一笑。“他是警察,今天早晨还向我们开过枪!”人群嚷道。但人群并没有停下来,仍押着他往前走。当他们来到那条横着昨天在军警枪下遇难者尸体的街上时,人群狂怒了。“不要再拖延时间!就在这儿枪毙那无赖,还把他押到哪儿去?”人群嚷道。被俘的人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但领头的人决定把他押到广场上去,去那里解决他。离广场已经不远,在一片肃静中,人群后传来一个孩子的哭叫声。“爸爸!爸爸!”一个六岁的男孩边哭边叫,推开人群往俘虏那边挤去,“爸爸!他们要把你怎么样?等一等,等一等,把我也带去,带去!……”孩子旁边的人群停止了叫喊,他们仿佛受到强大的冲击,人群分开来,让孩子往父亲那边去。“瞧这孩子多可爱啊!”一个女人说。“你要找谁呀?”另一个女人向男孩俯下身去,问。“我要爸爸!放我到爸爸那儿去!”男孩尖声回答。“你几岁啊,孩子?”“你们想把爸爸怎样?”男孩问。“回家去,孩子,回到妈妈那儿去。”一个男人对孩子说。俘虏已听见孩子的声音,也听见人家对他说的话。他的脸色越发阴沉了。“他没有母亲!”他对那叫孩子去找母亲的人说。男孩在人群里一直往前挤,挤到父亲身边,爬到他身上去。人群一直叫着:“打死他!吊死他!枪毙坏蛋!”“你干嘛从家里跑出来?”父亲对孩子说。“他们要拿你怎么样?”孩子问。“你这么办。”父亲说。“什么?”“你认识卡秋莎吗?”“那个邻居阿姨吗?怎么不认识。”“好吧,你先到她那儿去,待在那里。我……我就来。”“你不去,我也不去。”男孩说着哭起来。“你为什么不去?”“他们会打你的。”“不会,他们不会的,他们就是这样。”俘虏放下男孩,走到人群中那个发号施令的人跟前。“听我说,”他说,“你们要打死我,不论怎样都行,也不论在什么地方,但就是不要当着他的面。”他指指男孩,“你们放开我两分钟,抓住我的一只手;我就对他说,我跟您一起去溜达溜达,您是我的朋友,这样他就会走了。到那时……到那时你们要怎么打死我,就随你们。”领头的人同意了。然后俘虏又抱起孩子说:“乖孩子,到卡秋莎阿姨那儿去。”“你呢?”“你瞧,我同这位朋友一起溜达溜达,我们再溜达一会儿,你先去,我就来。你去吧,乖孩子。”男孩盯住父亲,头一会儿转向这边,一会儿转向那边,接着思索起来。“去吧,好孩子,我就来。”“你一定来吗?”男孩听从了父亲的话。一个女人把他从人群带出去。等孩子看不见了,俘虏说:“现在我准备好了,你们打死我吧。”这时候发生了完全意想不到和难以理解的事情。在所有这些一时变得残酷,对人充满仇恨的人身上,同一个神灵觉醒了。一个女人说:“我说,把他放了吧。”“上帝保佑,”又一个人说,“放了他。”“放了他,放了他!”人群叫喊起来。刚才还在憎恨群众的他,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他是个有罪的人,但从人群跑出去,却没人拦住他。(选自《哈吉穆拉特》,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DA.“步伐坚定,高高地昂起头”“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等动作和神态的描写,生动地塑造了一个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形象。B.儿子的出现,使事态发生了变化,不仅让警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过错,而且也使得愤怒的群众生发悲悯情怀。C.“脸色越发阴沉了”表现了警察内心对周围群众的仇恨和对儿子的担心,“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表现了他被谅解后内心的愧疚悔恨以及惊喜之情。D.从警察起初的执拗到最后的落泪,从百姓起初的怒不可遏到最后的宽容谅解,小说在巨大的落差中凸显了人性的力量。(2)小说中的警察是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3)“孩子”的出场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从主题思想、形象塑造和结构安排三个方面进行探究。【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小说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特征的概括能力。答题时要善于抓住作品对该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和作品中的有关叙述文字进行概括。(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相关情节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该情节在文中的位置以及小说的主题思想、形象塑造和结构安排等方面加以分析。【解答】(1)A.“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形象”错。这些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他的冷漠、固执、高傲。B.“儿子的出现让警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过错”错。只能表现他被感化。C.“表现了警察内心对周围群众的仇恨”不当。表现他对儿子的担心。D.正确。故选D。(2)“耸耸肩膀,对人群不断的叫嚷报以冷冷的一笑”“被俘的人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表现他仇恨群众,冷漠,固执,高傲。“你们要打死我,不论怎样都行,也不论在什么地方,但就是不要当着他的面”“你们放开我两分钟,抓住我的一只手;我就对他说,我跟您一起去溜达溜达,您是我的朋友,这样他就会走了。到那时……到那时你们要怎么打死我,就随你们”表现他维护孩子的尊严,充满父爱温情。“刚才还在憎恨群众的他,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表现他尚未泯灭人性,最终被感化。(3)“孩子”的出场在小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在情节发展方面,“孩子”的出场使故事的紧张氛围有所缓和,而且最后出现了情节的逆转,本要执行死刑,却最终被释放。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孩子”的出场使围观的群众表现出同情心,甚至使抓捕他的人决定放了他,体现出人们的善良。而且使他体现出父爱,对孩子尊严的维护。在主题表现方面,“孩子”的出场有利于主题的展现,使人们都对原来的态度和做法有了重新的考虑,人们对“孩子”的父亲有了宽恕,“孩子”的父亲也被感化,这就突出了作品的主题——人心向善,放下仇恨,宽大为怀。答案:(1)D(2)仇恨群众,冷漠,固执,高傲;维护孩子的尊严,充满父爱温情;尚未泯灭人性,最终被感化。(3)(示例)①从主题思想看:孩子的出场有利于展现文章主题。孩子的出现促成仇恨双方再次审视自己,改变了先前的态度,尤其是人们从起初的愤怒仇恨到最后的宽恕谅解,前后态度的反差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放弃残酷仇恨,回归友善纯真。②从形象塑造看:孩子的出场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原本冷漠高傲的警察,也有父爱温情;原本充满仇恨的人们,心底深处却是善良仁爱的,人物形象本身看似矛盾却是真实的再现。③从结构安排看:孩子的出场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孩子的出现打破了双方的对立,使文章情节从起初的剑拔弩张逆转为后来的充满温情,情节跌宕起伏,悬念迭出,吸引读者。六、(6分)8.(6分)结合以下三则材料中的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