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32小说的环境分析与探究
环境的特征和作用是文学类文本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
境,注意联系文章的人物、情节和主旨分析,指向于审美的鉴赏与创造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考向一自然环境
【真题再现】
(2OH•全国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到梨花屯去
何士光
这故事开场时是颇为平淡的,只是后来,马车快栗进梨花屯,而两个乘客也沉默时,回过
头来看一看,兴许才有一点故事的意味……
一■辆马车从白杨坝出来,车夫是个老人家。在一■座石桥旁,他把一■个中年人让到车上来。
看得出,这是位下乡干部。
天色好晴朗。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的
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碎石的马路拐弯了,爬坡了,又拐弯了,又爬坡了。不时有布谷在啼
叫,车上的人似乎打起盹来了。
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住。打盹的干部猛地抬头,看见有人正上到车上来。
“啊,谢主任?”来人犹豫地打招呼,似乎有些意外。
“是……老赵同志?”谢主任嗫嚅了一下,也有些突然。
车抖了一下,从横过路面的小小水沟上驶过。
谢主任把香烟掏出来,递一支给老赵:"去梨花屯?”语气中有和解的意味。
老赵谨慎地回答:"是。
“去包队吗?
“是。胜利大队。”
"我也是!”谢主任和蔼地笑起来,"我们都是十回下乡九回在,老走梨花这一方!
笑颜使气氛松动起来。三只白鹤高高飞过,不慌不忙扇动着长长的翅膀,在蓝天里显得又
白又亮……
"老赵,”谢主任开诚布公地谈起来,“我一直想找机会和你谈谈呢!为七六年秋天在梨花
挖那条沟,你怕还对我有些意见呐!
“谢主任,你说到哪里去了!”
“实事求是嘛!当时我是工作队的负责人,瞎指挥是我搞的,该由我负责!有人把责任归
到你头上,当然不应当!”
"我……”
"我也明知那条沟不该挖,一气就占了四十亩良田。但当时压力大啊;上边决定要挖,社
员不同意挖,是我硬表了态:我叫挖的,我负责!”
“这种表态,”老赵想了一想,“我也表过……”
“那是因为我先表嘛!”谢主任接过话头,"老赵,去年报上有篇报道,你读过没有?”
“哪一篇?”
“谈得真好!”谢主任不胜感慨地说,”是基层干部座谈。总结说:上面是‘嘴巴硬',基层干
部是,肩膀硬’!基层干部负责任。像是报道的安徽……”
路转了一个大弯一一在一座杉树土岗前好像到了尽头,接着又一下子在马车前重新展现出
来,一直延伸到老远的山短口…
“正是这样嘛!”谢主任点头,"那条沟,责任由我负!”
"我也有责任!那是分派给我的任务。如果不是我催得紧,态度那样硬,说不定就挖不成!
责任归我负!”
双方都有诚恳的态度,气氛十分亲切了,甚至到了甜蜜的地步。
路旁出现了一条水沟,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
他们无拘无束地谈下去了。谈形势,谈这次去梨花屯纠正“定产到组”中出现的种种偏差,
等等。后来,拉起家常来了……
越近梨花屯,地势就越平坦,心里也越舒畅。突然,谢主任拍了拍赶车老汉的肩膀:"停
一停!”
老人家把缰收住了。
“两年多没到梨花,看看那条沟怎样了!”
坝子上水田一块接着一块,已经犁过了。带着锌印的泥土静静地横陈着,吸收着阳光,像
刚切开的梨子一样新鲜,透着沁人心脾的气息……
看不见那条沟。
谢主任问车夫:“老同志,那条沟是不是在这一带?”
“唉?”老人家听不清。
老赵大声说:“沟——挖过一条沟啊!”
“嗯,”老人家听懂了,点点头,“是挖过一条沟。唔,大前年的事喽,立冬后开挖的。分
给我们六个生产队,每个劳力摊一截。我都有一截呢!顶上头一段,是红星队……”
看来老人家说起话来是絮絮不休的。老赵终于打断了他:“现在沟在哪里?”
"哪里?”老人家摇着头,“后来填了嘛,去年,开春过后……”
谢主任问:“哪个喊填的?”
"哪个?”老人家认真地想了一回,“没有哪个。是我们六个队的人商量的。总不成就让它
摆在那里,沟不沟坎不坎的!唔,先是抬那些石头。论挑抬活路,这一带的人都是好手,肩膀
最硬……”
像我们在乡下会碰到的许多老人家一样,这位老人也有着对往事的惊人记忆。也许平时不
大有机会说话,一旦有人听,他们就会把点点滴滴说得详详细细,有几分像自言自语,牵连不
断地说下去。说下去,平平静静的,像是在叙述别人的而不是自身的事情,多少波澜都化为了
涓涓细流,想当初虽未必如此简单,而今却尽掩在老人家略带沙哑的嗓音里了。
后来,老赵提醒他:“老人家,我们走吧!”
老赵的声意,柔和得有些异样。而且不知为什么,这以后不论是老赵还是谢主任,都没再
说一句话。
啊,前面,杂树的碧绿和砖瓦的青灰看得见了。是的,梨花屯就要到了!
1979年S月
(有删改)
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
【答案】
①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开展提供自然背景;②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氛围的变化
以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③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
【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描
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析社会环境描写必须结合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
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交待故
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渲染气氛,烘托人
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奠定感情基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暗示社
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也就是交代背景;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象征暗示作用;
揭示或者深化作品主题;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审美愉悦等。本文有多处环境描写,它们本身就是
去梨花屯的沿途风景,也是故事开展的自然背景;而“三只白鹤高高飞过……在蓝天里显得又
白又亮”“路旁出现一条水沟,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等处景物描写还烘
托表现了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小说多处以初夏的山野风光作为背景,包谷、布谷、白鹤、流
水、水田、泥土……这些意象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醉人的诗情画意,使小说也洋溢着清新
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
【技法点拨】
一环境描写的特点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思考:
工.抓住特征,从形、声、色等方面来考虑景物特点;
2.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景物特点。
3.从人物活动的所有场所中看氛围。
4.从环境中人物之间交往的关系(友善、冷漠等)总结特点。
5■.从人所处环境的感受角度感知社会环境的特点。
景物的特点有:清丽、清新、恬静、优美、凝重、沉郁、压抑、沉闷、雄浑、壮美、旷远、
辽阔、凄美、萧条、孤寂、冷清等。
二环境描写的方法
(1)从描写技巧角度看:
①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与细描(精雕细刻、浓墨重彩);
②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色彩的渲染、衬托。
(2)从修辞角度看: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来描写。
(力从写景角度看:
①感觉角度一一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形、声、色角度);
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等等;
③写景顺序一一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等
(自然)环境描写的常见作用:
(2)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2)增添或烘托某种意境和气氛,奠定基调;
(3)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等;
(4)暗示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S)揭示主题,深化主旨。
小结:(自然)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照应题目。
②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
③烘托人物,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④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
⑤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
⑥深化作品主题。
【通关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高速公路上的森林
[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
寒冷有千百种形式、千百种方法在世界上移动:在海上像一群狂奔的马,在乡村像一窝猛
扑的蝗虫,在城市则像一把利刃截断道路,从缝里钻入没有暖气的家中。那天晚上,马可瓦多
家用尽了最后的干柴,裹着大衣的全家人,看着暖炉中逐渐黯淡的小木炭,每一次呼吸,就从
他们嘴里升起云雾,再没有人说话,云雾代替他们发言:太太吐出长长的云雾仿佛在叹气,小
孩们好像专心一意地吹着肥皂泡泡,而马可瓦多则一停一顿地朝着空中喷着云雾,好像喷发转
瞬即逝的智慧火花。
最后马可瓦多决定了:"我去找柴火,说不定能找到。”他在夹克和衬衫间塞进了四五张
报纸,以作为御寒的盔甲,在大衣下藏了一把齿锯,在家人充满希望的目光的跟随下,深夜走
出门,每走一步就发出纸的响声,而锯子也不时从他大衣里冒出。
到市区里找柴火,说得倒好!马可瓦多径直向夹在两条马路中间的一小片公园走去。空无
一人,马可瓦多一面研究光秃秃的树干,一面想着家人正牙齿打颤地等着他……
小米开尔哆嗦着牙齿,读一本从学校图书室借回来的童话,书里头说的是一个木匠的小孩
带着斧头去森林里砍柴。"这才是要去的地方。”小米开尔说,“森林!那里就会有木柴了!”
他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连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
说到做到,跟兄弟们组织起来:一个人带斧头,一个人带钩子,一个人带绳子。跟妈妈说
再见后就开始寻找森林。
走在路灯照得通亮的城市,除了房子以外看不到别的。什么森林,连影子也没有。也遇到
过几个行人,但是不敢问哪儿有森林。他们走到最后,城里的房子都不见了,而马路变成了高
速公路。
小孩就在高速公路旁看到了森林:一片茂密而奇形怪状的树林淹没了一望无际的平原。它
们有极细极细的树干,或直或斜;当汽车经过,车灯照亮时,发现这些扁平而宽阔的树叶有着
最奇怪的样子和颜色。树枝的形状是牙膏、脸、乳酪、手、剃刀、瓶子、母牛和轮胎,遍布的
树叶是字母。
“万岁!”小米开尔说,“这就是森林!”
弟弟们则着迷地看着从奇异轮廓中露头的月亮:"真美……”
小米开尔赶紧提醒他们来这儿的目的:柴火。于是他们砍倒一株黄色迎春花外形的杨树,
劈成碎片后带回家。
当马可瓦多带着少得可怜的潮湿树枝回家时,发现暖炉是点燃的。
"你们在哪里拿的?”他惊异地指着剩下的广告招牌。因为是夹板,柴火烧得很快。
“森林里!"小孩说。
“什么森林?”
“在高速公路上,密密麻麻的!”
既然这么简单,而且也的确不错。要新的柴火,还是学小孩的方法比较好。马可瓦多又带
着锯子出门,朝高速公路走去。
公路警察阿斯托弗有点近视,当他骑着摩托车做夜间巡逻时应该是要戴眼镜的;但他谁也
没说,怕因此影响他的前途。
那个晚上,接到通知说高速公路上有一群野孩子在拆广告招牌,警察阿斯托弗便骑车去巡
查。
高速公路旁怪模怪样、张牙舞爪的树木陪着他转动,近视眼的阿斯托弗细细察看。在摩托
车灯的照明下,撞见一个野孩子攀爬在一块招牌上。阿斯托弗刹住车:“喂!你在上面干什么,
马上给我跳下来!”那个人动也不动,向他吐舌头。阿斯托弗靠近一看,那是一块乳酪广告牌,
画了一个胖小孩在舔舌头。“当然,当然。”阿斯托弗说,并快速离开。
过了一会儿,在一块巨大招牌的阴影中,照到一张惊骇的脸。“站住!别想跑!”但没有
人跑:那是一张痛苦的面像,因为有一只脚长满了鸡眼。“哦,对不起。”阿斯托弗说完后就
一溜烟跑掉了。
治偏头痛药片的广告画的是一个巨大的人头,因痛楚用手遮着眼睛。阿斯托弗经过,照到
攀爬在上方正想用锯子切下一块的马可瓦多。因强光而眼花,马可瓦多蜷缩着静止不动,抓住
大头上的耳朵,锯子则已经切到额头中央。
阿斯托弗好好研究过后说:“喔,对,斯达巴药片!这个广告做得好!新发现!那个带着
锯子的倒霉鬼说明偏头痛会把人的脑袋切成两半!我一下就看懂了!”然后很满意地离开了。
四周那么安静而寒冷。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在不太舒适的支架上重新调整位置,继续他
的工作。在月光清亮的天空中,锯子切割木头低沉的嘎嘎声远远传送开来。
(有删改)
1.请分析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运用的表达技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运用比喻手法,把寒冷比作奔马、蝗虫、利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寒冷的威力;
把人呼出的气息比作云雾、火花,从侧面突出寒冷。②运用排比手法,富有气势地写出了寒冷
的猛烈。③运用夸张手法,极力描绘寒冷,交代以马可瓦多为代表的底层人民窘迫的社会处境。
2.小说画线部分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特点:树林茂密;树干极细,或直或斜;树叶样子、颜色奇怪;树枝形态各异。作
用:孩子们眼中的森林极具特色,充分体现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从侧面表现出他们的天真可
爱。
耳小说开头和结尾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开头的环境描写写出了天气的严寒,为马可瓦多一家设置了极度窘迫的生存环境;
②开头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为下文马可瓦多和小米开尔兄弟出门找柴取暖的情节做了
铺垫;③结尾通过描写环境的安静和寒冷,衬托了马可瓦多内心的孤独和凄凉;④首尾都描写
了环境的寒冷,突出了以马可瓦多为代表的底层人窘迫的社会处境,表达了对他们艰辛生活和
不幸命运的同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鲁班的子孙(节选)
王滋润
很多很多年以前,中国出了个有名的木匠叫鲁班。据说,是他发明了木作工具,以后才有
了木匠这个行当。世世代代以来,凡干木匠这一行的,都尊他为祖师。
黄志亮是黄家沟的木匠头儿。他学徒的时候,师傅给他上的第一课是讲鲁班的故事。他教
徒弟的时候,第一课讲的也是鲁班的故事。他说要成个好木匠得有两条,一条是良心,一条是
手艺,少了哪一条都不成。说起黄志亮的手艺,那可是方圆百里没个敢比的。他打出的家具,
传三辈儿,木头烂了样不开。他做出的大立柜,不用装镜子就照得出影儿来。
然而,他一手创办起来的大队木匠铺,在风里雨里苦撑了二十多个年头,如今却要倒闭了。
进了腊月的门儿就下雪,纷纷扬扬不开天。三间草屋,四面土墙,一地散乱的木头木屑,几条
工作凳,几只工具箱……这些,便是远近闻名的黄家沟木匠铺剩下的全部财产了。二十多年,
什么也没留下。风卷着雪从破碎了的窗根间吹进来,落在老木匠的脊背上。他蹲在窗台下边,
看着他的五个伙计,忍着心里的酸楚,一动不动地抽着旱烟袋。
天近黄昏,屋子里落下黑影了。外面的风雪还没有刹下来的意思。屋后的电线呜呜地尖啸
着,好像立刻就会断裂开来。五个人都默默地抽着烟,谁也不肯说一句话,仿佛一开口这小屋
子就会立时塌下来。
“都怨俺。”老木匠终于说,“俺没本事,没后门儿,买不来便宜木料,打不出时兴的家具,
年年赔本儿,大队受损失,社员分不到钱,连大伙的饭碗也给毁了。咳咳咳咳……都怨俺,怨
俺……”老木匠眼里淌下混浊的老泪。他抬起袖子擦,擦也擦不干。
富宽慌了:“师傅,你这是怎的?怎么能把刀子往自个儿心头别!问问黄家沟的老少爷儿
们,谁敢说你对木匠铺不上心!要说怨,怨俺!俺熊,跟着师傅学了二十年木匠活儿,也干不
出一手好活计!是俺拖了大伙的腿,怨俺!……”富宽也哭了,孩子般地哭出了声。
“也怨俺。"李忠瓮声瓮气地说,“干活光知道出死牛劲,费工费料。”
“也怨俺,干活不尽力。”黄兴使劲低着头,小声说。
"也怨俺。”最年轻的小金子说。
老木匠激动起来,心里像烧起一把火。他又掏烟,可手哆哆嗦嗦没个准头儿了:"这些天,
俺心里就憋着句话,俺想去求求支书,再宽限咱一年,过了年好好干个样儿给大伙看看!这么
大个村子,没个木匠铺怎么成呢?咱散了伙,大伙再找谁呢?伙计们,得挺起骨子干哪!”
"要再干,俺他娘的豁上不吃饭、不睡觉!”富宽笫一个响应。
小金子说:“那,咱得交给大队五千块钱呀!不然就得罚咱。”
老亮说:"咱们拼上劲儿,兴许交得上。”
“亮叔,”黄兴开口了,“现在办事得讲究点实际性儿,五千块钱不是吹口气吹出来的。上
面不批给咱木料,市场卖五六百块一立方,贵疯了,你手艺天高,也得赔血本儿!再说,现时
人家开木匠铺,都机器化了,锯料创平打眼儿,电钮一按就中,咱凭两只手,挣屎吃也没局的!”
黄兴接着说:“亮叔,今儿当侄儿的劝你几句话,听由你,不听也由你。凭着你的名声,
你的手艺,哪儿捧不上个金饭碗?何苦还揽这摊子烂瓷器!这年月,亲娘顾不上热舅了,还顾
什么集体!咱也赚大钱去,上东北,俺有个朋友在那儿干上了,一天十好几块,还有三顿酒菜
伺候。你想去,过了年咱一起走,光打你的牌子,年底保你腰包满!”
老亮低着头,什么也没有说。雪在他背后落着,整个脊梁已是冰冷的一片了。
过了好久,伙计们走了,只剩下老亮和富宽。天黑下来,谁也看不清谁的脸,谁也没有说
话,就这么默默地坐着。
"富宽,你知道咱木匠行里的祖宗是谁?”老亮突然问。
富宽不明白他的意思:”是鲁班,学徒的时候你就给俺说过。师傅,你?……”
老亮徐徐地讲起鲁班的故事来:“鲁班年轻的时候,上终南山求师学艺,老师傅提出一个
问题考他:有两个徒弟学成了手艺。师傅给他们每人拿把斧子,大徒弟拿这把斧子挣一座金山,
二徒弟拿这把斧子把名字刻在人们心中。老师傅问鲁班,你跟哪个徒弟学?鲁班说,跟二徒弟
学。老师傅高兴地哈哈大笑,就把鲁班收下了,后来把什么手艺都教给他……”他只是说,像
是说给富宽听,也像是自言自语。连他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又讲起他讲过几百遍
的这个古老的故事。讲着,心境似乎平静了些。
他站起来,锁上门,又开了,不放心火,进去摸了摸。火灭了,炉壁还是热的。风雪搅动
着,旋转着,怒吼着,铺天盖地而来,仿佛栗把小小的黄家沟填满、扫平。家家户户都掌起灯
来。在这样的夜晚,那些亮光显得那么微弱而且摇动不定,却是扑不灭的。
走到街心该分手的地方,师徒俩不约而同地站住了,背着风,谁也不肯离去。
(有删改)
小说中有多处关于风雪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作用。
【答案】
①点出时值寒冬腊月,为故事展开提供自然的环境;
②渲染凄清萧条的氛围,与木匠铺面临倒闭的悲惨现实形成映照;
③凸显人物痛苦悲凉的心理,表现出黄志亮在面临木匠铺倒闭时内心的真实感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
“进了腊月的门儿就下雪,纷纷扬扬不开天”,点明了时令特点,正值寒冬腊月,为下文故事
发展提供了自然环境背景;
“风卷着雪从破碎了的窗标间吹进来,落在老木匠的脊背上”描写风雪卷进窗根间,这与前文
木匠铺的描写“三间草屋,四面土墙,一地散乱的木头木屑,几条工作凳,几只工具箱……这
些,便是远近闻名的黄家沟木匠铺剩下的全部财产了。二十多年,什么也没留下”形成鲜明对
比,突出了木匠铺濒临倒闭的凄惨景象;
“老亮低着头,什么也没有说。雪在他背后落着,整个脊梁已是冰冷的一片了”,在黄兴说明
了到东北寻求活路后,紧跟着这句景物描写,写出了在木匠铺即将倒闭时,老亮内心的凄凉;
“风雪搅动着,旋转着,怒吼着,铺天盖地而来,仿佛要把小小的黄家沟填满、扫平。走在
回家的路上,风雪旋转、怒吼,用环境来暗示人物内心的凄凉,也暗示木匠铺的凄惨结局。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工-4题。
信号员
狄更斯[注]
我又往下走,到达了铁路旁边,发现这是一个脸色又黑又黄的人,胡子是黑的,眉毛粗浓。
他的职责便是守在这儿,一个我所见过的最荒凉、阴沉的地方。这地方不论哪一边,都是高低
不平的、潮湿滴水的石壁,抬头只能望见一条狭长的天空。向前看,一边只见到这个大土牢在
弯弯曲曲、漫无尽头地向前延伸,另一边不远处有一盏阴暗的红灯,红灯那边是更加阴暗的隧
道口,隧道黑咕隆咚的,建筑结实,给人一种粗野、窒息、恐怖的感觉。阳光在这里简直无路
可入,以致空中弥漫着泥土和霉烂的气味;阴风不时阵阵吹过,使我不寒而栗,仿佛已离开了
人间。
他在我们坐定后,立即稍稍向前俯出身子,用轻得跟耳语差不多的声音开始道:”昨天晚
上我把你当作了另一个人。那使我不安。”
"我从没见过他的脸。他的左手一直遮在脸上,右手挥动着——剧烈地挥动着。这个样子。”
“看在上帝分上,赶快离开铁路!”
“一个月夜,“那人道,“我正坐在这儿,听得一声喊叫:"喂!下面听着!,我一跃而起,
那嗓音仿佛喊哑了,喊的是:,当心!当心!'然后又喊道:“畏!下面听着!当心!’我抓起我的
灯,把它转成红色,朝那人影直奔而去,一边喊:“出了什么事?发生了什么?在哪儿?,当
时他就站在黑洞洞的隧道外边。我走近以后,有些纳闷,不知他干吗用衣袖遮着眼睛。我跑到
他跟前,伸出了手,想把衣袖拉开,他顿时不见了。”
“我跑进隧道,走了五百来码,这才站住,把灯举在头顶上,但我没看到他。我赶紧跑出
隧道,跑回这儿。我向铁路两头发了电报:‘我接到了警报。有没有出什么事?'两头的答复都
是:,一切正常。
仿佛有一只冰冷的手指在我的背脊上缓缓移动,但我强作镇静向他说明,这个幻影应该是
他的错觉,有时疾病影响了主管视觉器官的某根神经,便会出现这种现象。
“在那个幻影出现以后不到六个小时,这条铁路上发生了一起重大车祸,不到十小时,死
伤者便被陆续运出隧道,经过了那个幻影站过的地方。”
我答道,不可否认,这是一种令人惊异的巧合,它必然会在他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他
重新把手搭在我的胳臂上,用迷茫的眼睛从肩上望望背后,开始说道:“过了六七个月,我已
从诧异和震惊中恢复过来,可是一天早晨,天刚蒙蒙亮,我站在门口,望着那盏红灯,这时我
又看到了那个幻影。它只是靠在灯杆上,两只手遮住了脸。像这个样子。”
我又一次端详他的动作。这是哀悼的动作。我在坟地上见到过这种姿势的石像。
“就在那天,一列火车驶出隧道时,我从靠我这边的车窗中发现车内乱糟糟的,许多人的
头和手挤在一起,还有什么在挥动。我一看到,立刻向司机发出信号:停车!他马上关闭机器,
紧急刹车,但火车仍从这儿向前滑行了至少一百五十码。我随即奔去,还没到达那儿,便听到
了可怕的尖叫声和哭喊声。一个美丽的少女在一节车厢中突然死了,她被抬到这屋里,停在我
们中间的这块地上。”
他又开口道:"一星期前那个幻影又回来了。从那以后,它一再在这儿出现,但断断续续,
忽隐忽现。在红灯那儿。”
他尽量装出迫不及待地拼命喊叫的样子,重复了一遍以前那个手势:"看在上帝分上,赶
快离开铁路!”
然后他继续道:“它在喊我,往往接连几分钟之久,显得十分危急:"下面听着!当心!
当心!'它站在那儿向我挥手。它使我的小铃发出声音...>'
“它在警告什么?”他一边说一边琢磨,眼睛望着炉火。
“如果我用电报向铁路两头,或者任何一头,发出危险警报,却讲不出个所以然,我只能
自找麻烦,毫无好处。他们会认为我疯了。事情会这样:我发电道,'危险!注意!'他们回电
道,'什么危险?在哪里?'我发电道,,不知道。但是看在上帝分上,千万小心!'结果他们把我
撤换了事。他们还能怎么办呢?”
他内心的痛苦是很值得同情的。这是一个有良心的人所感受的精神折磨,他栗为生命负责,
可又不知道怎么尽这责任,这叫他无法忍受。
我看到他这副样子,我目前应该做的便是安抚他的情绪。因此向他表示,任何人忠实履行
了自己的职责,这就行了,尽管他不理解那些令人困惑的现象,但他理解自己的责任,这至少
是值得欣慰的。时已深夜,他的职责所规定的工作需要他更集中注意力,因此我最后决定,打
算陪他去找我们所知道的当地最有经验的医生,听听医生的意见。他告诉过我,第二天他上班
的时间有些变动,下班是在日出后一两个小时,到日落后不久便上班。我与他约定到时候再去
看他。
第二天傍晚天气很好,我走到山壁边上我第一次见到他的那个地点,机械地向下瞧瞧。我
无法形容我当时的惊恐心情,因为就在隧道口的附近,我看到一个人用左手的衣袖遮没了眼睛,
拼命在挥动他的右手。
“出了什么事?“我问那些人。
"信号员今天早上被压死了,先生。”
“他是被车头撞倒的,先生。在英国没有人比他更熟悉自己的工作。但不知为什么他没有
退出轨道。”
“我看到他在隧道口,我已来不及刹车,车子却在向他驶去,我赶紧关闭机器,一边尽力
大声喊他。”
"你喊什么啦?”
"我说:’下面听着!当心!当心!看在上帝分上,赶快离开铁路!
我吃了一惊。
“唉!这是一个可怕的时刻,先生。我不停地喊他。我不敢看,用这条胳臂遮住了眼睛,
还用这条胳臂一直挥到最后,但一切都没有用。”
我不想再谈任何一个奇怪的细节了,火车司机发出的警告,不仅与不幸的信号员一再向我
复述的那些叫他不安的话完全符合,而且与我——不是他——赋予他所模仿的那个手势的那
些潜在的话(它们只存在于我的心中)完全符合。
(有删改)
[注]狄更斯,英国著名作家,生于1822年。原本家境小康,狄更斯十二岁时,父亲负
债入狱,狄更斯只得辍学到工厂做工,这段际遇使他对中下阶层人民生活的困难有深刻的了解。
在他的小说里,常常出现孤苦无依和饱受压迫的人物形象。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信号员以为"我”是再次出现的“幻影”,因此十分不安,“幻影”出现时会遮住脸,并
大喊大叫,还使劲地挥动右手。
8信号员在“幻影”出现后发电报,但得到的答复是“一切正常”,可当天出现了乘客死伤
的事故,可见有人弄虚作假。
C."我”非常肯定地认为信号员讲的“幻影”就是一种错觉,“幻影”的出现是他自身的疾
病影响了他的神经而导致的。
D.小说描写“幻影”出现三次,导致三次重大事故,最后连信号员也丧失了生命,这表明
作者拥有浓厚的封建迷信思想。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使用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小说显得非常真实和亲切。
8"他的左手一直遮在脸上,右手挥动着”,小说多次对“幻影”的这一动作进行描写。
C.小说以一个普通信号员的悲惨经历,来揭示当时的社会现实,取得了一波三折的效果。
D.小说中反复出现的预警手势,就像命运之神的手掌,神秘莫测,显得离奇,引人深思。
3.小说开头部分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有评论认为,小说通过荒诞(或悬疑)的情节构思来表达主题。请结合小说谈谈你对这一
评论的理解。(6分)
1.A(B项,"可见有人弄虚作假”于文无据。C项,"'我'非常肯定地认为信号员讲的‘幻
影'就是一种错觉”说法绝对,原文是“但我强作镇静向他说明,这个幻影应该是他的错觉,有
时疾病影响了主管视觉器官的某根神经,便会出现这种现象“。D项,“这表明作者拥有浓厚的
封建迷信思想”分析不当,这是作者通过荒诞的情节构思来表情达意)
2.C(“取得了一波三折的效果”分析不当,应是“取得了以小见大的效果”)
3.①烘托了人物心情。开头的环境描写突出了荒凉、阴沉的特点,揭示了信号员生活在
远离城市的偏僻荒郊,其生存环境“仿佛已离开了人间”,他感到压抑室息。②推动了情节发
展。信号员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他不断地产生幻觉,连续地出现巧合事件。③揭示了小
说主题。信号员身处恶劣的工作环境,暗示了他的悲剧命运,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每
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可酌情给分)
4.①小说所描写的信号员三次看到幻影后出现三次重大事故的巧合,使情节具有荒诞(或
悬疑)的特点,小说通过巧合事件来揭示当时社会个体难以掌控自身命运的现实。②小说所描
写的三处巧合,分别是在隧道中、火车上、铁轨上,表明信号员的工作环境处处充满危险,表
达了作者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悲叹和同情。(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
理的可酌情给分)
考向二社会环境
【真题再现】
一、(2011•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步舞
【法】莫泊桑
大灾大难不会使我悲伤,我亲眼目睹过战争,人类的残酷暴行令我们发出恐惧和愤怒的呐
喊,但绝不会令我们像看到某些让人感伤的小事那样背上起鸡皮疙瘩,有那么两三件事至今清
晰地呈现在我眼前,它们像针扎似的,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又细又长的创伤,我就给您讲讲其
中的一件吧。
那时我还年轻,有点多愁善感,不太喜欢喧闹。我最喜爱的享受之一,就是早上独自一人
在卢森堡公园的苗圃里散步。
这是一座似乎被人遗忘的上个世纪的花园,一座像老妇人的温柔微笑一样依然美丽的花园,
绿篱隔出一条条狭窄、规整的小径,显得非常幽静。在这迷人的小树林里,有一个角落完全被
蜜蜂占据。他们的小窝坐落在木板上,朝着太阳大开顶针大的小门。走在小路上,随时都能看
到嗡嗡叫的金黄色的蜜蜂,它们是这片和平地带真正的主人,清幽小径上真正的漫步者。
我不久就发现,经常到这里来的不止我一人,我有时也会迎面遇上一个小老头儿。
他穿一双带银扣的皮鞋、一条带遮门襟的短套裤和一件棕褐色的长礼服,戴一顶肠绒毛宽
檐的怪诞的灰礼帽,想必是太古年代的古董。
他长得很瘦,几乎是皮包骨头,;他爱做鬼脸,也常常微笑。他手里总是拿着一根金镶头
的华丽的手杖,这手杖对他来说一定有着某种不同寻常的纪念意义。
这老人起初让我感到怪怪的,后来却引起我莫大的兴趣。
一个早晨,他以为周围没人,便做起一连串奇怪的动作来:先是几个小步跳跃,继而行了
个屈膝礼,接着用他那细长的腿来了个还算利落的击脚跳,然后开始优雅的旋转,把他那木偶
似的身体扭来绞去,动人而又可笑地向空中频频点头致意,他是在跳舞呀!
跳完舞,他又继续散起步来。
我注意到,他每天上午都要重复一遍这套动作。
我想和他谈一谈,于是有一天,再向他致礼以后,我开口说:
“今天天气真好啊,先生。”
他也鞠了个躬:
“是呀,先生,真是和从前的天气一样。”
一个星期以后,我们已经成了朋友,我也知道了他的身世。在国王路易十五时代,他曾是
歌剧院的舞蹈教师。他那根漂亮的手杖就是德•克莱蒙伯爵送的一件礼物。一跟他说起舞蹈,
他就絮叨个没完没了。
有一天,他很知心地跟我说:
“先生,我的妻子叫拉•卡斯特利。如果您乐意,我可以介绍您认识她,不过她要到下午才
上这儿来。这个花园,就是我们的欢乐,我们的生命,过去给我们留下的只有这个了,如果没
有它,我们简直就不能再活下去。我妻子和我,我们整个下午都是在这儿过的。只是我上午就
来,因为我起得早。”
我一吃完上午饭就立刻回到公园,不一会儿,我就远远望见我的朋友,彬彬有礼地让一位
穿黑衣服的矮小的老妇人挽着胳膊。她就是拉•卡斯特利,曾经深受那整个风流时代宠爱的伟
大舞蹈家。
我们在一张石头长凳上坐下,那是五月。阵阵花香在洁净的小径上飘溢;温暖的太阳透过
树叶在我们身上洒下大片大片的亮光。拉•卡斯特利的黑色连衣裙仿佛整个儿浸润在春晖里。
“请您给我解释一下,小步舞是怎么回事,好吗?”我对老舞蹈师说。
他意外地打了个哆嗦。
“先生,它是舞蹈中的皇后,王后们的舞蹈。您懂吗?自从没了国王,也就没有了小步舞。”
他开始用夸张的文体发表起对小步舞的赞词来。可惜我一点也没听懂。
突然,他朝一直保持沉默和严肃的老伴转过身去:
"艾丽丝,让我们跳给这位看看什么是小步舞,你乐意吗?”
于是我看见了一件令我永生难忘的事。
他们时而前进,时而后退,像孩子似的装腔作势,弯腰施礼,活像两个跳舞的小木偶,只
是驱动这对木偶的机械,已经有点儿损害了。
我望着他们,一股难以言表的感伤激动着我的灵魂。我仿佛看到一次既可悲又可笑的幽灵
现身,看到一个时代已经过时的幻影。
他们突然停了下来,面对面伫立了几秒钟,忽然出人意料地相拥着哭起来。
三天以后,我动身去外省了。我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们。当我两年后重返巴黎的时候,
那片苗圃已被铲平。没有了心爱的过去时代的花园,没有它旧时的气息和小树林的通幽曲径,
他们怎样了呢?
对他们的回忆一直萦绕着我,像一道伤痕留在我的心头。
(张英伦译,有删改)
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
要分析。
【答案】
①故事切入自然,"我"不太喜欢喧闹,而老舞蹈师又天天来这里,两人相遇才有可能,以此
切入故事,自然而不做作。②有利于情节的集中与展开,苗圃既是表演的舞台,也是人生的舞
台。③使故事有余味。苗圃铲平了,故事自然结束,但主人公怎样了,让人牵挂。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侧重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环境描写的
作用一般从环境的渲染、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刻画、主题的暗示等角度考虑,但题干中要
求分析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指向性特别明显,解答此题,重点分析环境
与情节的作用即可。自然环境描写以情节为依据,而情节发展又常常依赖于自然环境的推动。
本文开篇就对卢森堡公园的环境进行描写,公园里幽静宜人,而我“不太喜欢喧闹”,到公园
散步"是我最喜爱的享受”,如此美好休闲画面自然为我和老人相遇提供了可能,同时又为下
文故事情节的发展设置背景;我和老人从相遇到了解再到感悟人生都是在苗圃这个特定的环境
展开,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消失了的旧时代的芳华,“一股难以言表的感伤激动着我的灵魂。
这里不仅仅是一座苗圃,还是一个已逝时代的展现,所以苗圃自然成了贯穿全文的线索,同时
也展现了老人的一生,从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我和老人的相失也是因为苗圃被铲平,
留白式结尾“他们怎么样了“韵味无穷,容易引起读者思考。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技法点拨】
社会环境作用: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表现为:
二为人物活动创设典型环境,推动情节发展演变。
2.暗示故事发生的时代特征。
耳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特定情形下的特定心理。
5烘托、深化文章的主旨。
概括社会环境特征时可从人物、社会状况、时代特征等角度分析。
【通关训练】
一【教考衔接】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
文本一:
雨村因问:“近日都中可有新闻没有?“子兴道:“倒没有什么新闻,倒是老先生你贵同宗
家,出了一件小小的异事。”雨村笑道:“弟族中无人在都,何谈及此?“子兴笑道:“你们同
姓,岂非同宗一族?”雨村问是谁家。子兴道:“荣国府贾府中,可也玷辱了先生的门楣么?”
雨村笑道:”原来是他家。若论起来,寒族人丁却不少,自东汉贾复以来,支派繁盛,各省皆
有,谁逐细考查得来?若论荣国一支,却是同谱。但他那等荣耀,我们不便去攀扯,至今故越
发生疏难认了。”
子兴叹道:“老先生休如此说。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雨
村道:“当日宁荣两宅的人口也极多,如何就萧疏了?”冷子兴道:"正是,说来也话长。”雨
村道:"去岁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览六朝遗迹,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
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大门前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
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噪轩峻;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还都有蓊蔚泅润之气,
那里像个衰败之家?”冷子兴笑道:“亏你是进士出身,原来不通!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
而不僵。'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如今生齿日繁,
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
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
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节选自《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文本二:
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这林黛玉常
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
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
耻笑了他去。
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
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
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
房了。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
了西边角门。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们已都
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围
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
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
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
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
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
人回话:"林姑娘到了。”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文本三:
次日天未明,刘姥姥便起来梳洗了,又将板儿教训了几句。那板儿才五六岁的孩子,一无
所知,听见带他进城逛去,便喜的无不应承。于是刘姥姥带他进城,找至宁荣街。
来至荣府大门石狮子前,只见簇簇轿马,刘姥姥便不敢过去,且婵了挥衣服,又教了板儿
几句话,然后蹭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板凳上,说东谈西呢。刘
姥姥只得蹭上来问:“太爷们纳福。”众人打量了他一会,便问:“那里来的?”刘姥姥陪笑道:
“我找太太的陪房周大爷的,烦那位太爷替我请他老出来。”那些人听了,都不瞅睬,半日方
说道:“你远远的在那墙角下等着,一会子他们家有人就出来的。”内中有一老年人说道:“不
要误他的事,何苦耍他”因向刘姥姥道:“那周大爷已往南边去了。他在后一带住着,他娘子
却在家。你要找时,从这边绕到后街上后门上去问就是了。”
刘姥姥听了谢过,遂携了板儿,绕到后门上。只见门前歇着些生意担子,也有卖吃的,也
有卖顽耍物件的,闹吵吵三二十个小孩子在那里厮闹。
(节选自《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二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冷子兴的演说中可知,贾府已经衰败,即使在表面上也不能够维持某种繁华的假象。
B.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是因为她虽为贾府亲戚,但总有“寄人篱下”的阴影。
C.黛玉被几名轿夫抬至垂花门后,她由众婆子搀扶着,到了正房大院才由丫头迎进屋内。
D.刘姥姥眼中的贾府被簇簇轿马遮掩,她差点被入误导空等一场,帮她指路的是一老人。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中,冷子兴以一种闲谈消遣的方式介绍贾府,对话显得轻松自在而又善于设疑。
B.文本二立足于黛玉之所见,采用“定点观察”方式,逐步展开了对贾府清晰有序的描写。
C.文本三中,刘姥姥与板儿一老一少的形象组合,更能引发读者对下层民众的怜悯之心。
D.三则文本都描写了贾府的环境,文本一是虚写,文本二是虚实结合,文本三则是实写。
3.《红楼梦》用词极妙,请简要分析文本三中加点词"撑"和“蹭”表现了刘姥姥怎样的心
理。(4分)
4.作者从贾雨村、林黛玉、刘姥姥三个视角描写了贾府的环境,请简要分析其视角的差异
及三人眼中贾府环境的不同之处。(6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项,错误。由原文”如今外
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和引用“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可知,冷子兴认为贾府虽已衰败,但在表面
上还能够维持某种繁华的假象。B项,错误。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还有她性格敏感谨
慎的原因。C项,错误。“几名轿夫"应是"小厮”。D项,正确。见文本三“内中有一老年人说
道:’不要误他的事,何苦耍他。”'等句。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项,正确。“说来也话长”等可见轻
松。“出了一件小小的异事”“亏你是进士出身,原来不通!”等句可见善于设疑。B项,错误。
“定点观察"应为“移步换景”,黛玉并非站在一处观察贾府。C项,正确。一老一小两个贫苦乡
下人的组合,更容易获得读者的同情。D项,正确。注意文本二“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
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是虚写。
3•【答案】①叮单"字表现了刘姥姥自觉寒酸,怕衣服不干净,又想使自己紧张的心情镇定
下来的微妙心理。②"蹭”字表现了刘姥姥在角门前进又不敢进,退又无处退,越往前走心里
越发慌的胆怯心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答案】①贾雨村:落魄的依附权贵的官员的视角。通过这一视角,突出了贾府的繁盛、
荣耀。②林黛玉:贾府亲戚(亲身经历者)的视角。通过这一视角,突出了贾府华贵的陈设、
等级分明的礼仪。③刘姥姥:乡村农妇的视角。通过这一视角,突出了贾府仆人的傲慢和自大。
(每点2分,人物视角与贾府环境不同各“分。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儿在国外
曾宪涛
老李退休后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早天不亮就起床去公园锻炼。公园附近有个七岔路口,七
岔路口边有家七来风早点铺,七来风的包子辣汤全市有名。老李每天锻炼回来,都要到七来风
吃包子,喝辣汤。
这天夜里降温,一早起来,西北风嗖嗖的,刀子一般。老李又要出门,老伴拦住他说,天
太冷,今儿就甭去锻炼了。老李看了看天说,公园就不去了,等会儿去七来风吃早点,不去七
来风吃包子喝辣汤,一天都过不舒坦。
老李顶着风出门了,来到七来风,里面已经坐满了人。他找了个位子坐下,要了两个包子,
一■碗辣汤,边吃边和旁边的一■个熟人聊起来。
早点铺的门是敞开的,外面的世界都看得清。就见一个蹬三轮的小伙子,车上载着一位老
人,全身上下围得严严实实,面前还摆放一张小桌。
小伙子在早点铺门外把车停好,下车进店,买了一盘包子、一碗辣汤端到老人面前。老人
就坐在三轮车上吃包子,喝辣汤。小伙子在一旁看着,等老人慢慢吃好,拿出餐巾纸给老人擦
净围好,蹬上三轮车,沿来路回去了。
老李看呆了,不由道,这孩子真孝顺呀!旁边的熟人说,你栗是每天这个时间来,天天都
能见到这爷俩。老人可能是腿脚不方便,儿子天天带他来吃早点,都夸他,如今这样孝顺的不
多了。
老李没想到还有跟自己一样,离不开七来风包子辣汤的,可人家有福气,有个孝顺儿子天
天带他来,自己要是老到不能动了,能有这个福气吗?
老李就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他就一个儿子,从小学习好,大学毕业去了外国留学,后来就
留在了国外,还成了家。儿子收入很高,经常给老李寄钱寄东西回来。老李并不缺钱,但心里
高兴,还有意让儿子寄到单位,因为传达室爱把汇寄消息写在小黑板上。那时单位里的人都羡
慕死老李,说老李有个好儿子,教育自己孩子时,也都拿老李儿子做榜样。老李脸上特别有光
彩,见人就想炫耀国外的儿子。不过自打退休后,老李的心情就变了,特别是身体有病恙时,
就更感觉孩子还是在身边好,再遇着有人羡慕他时,就会说句儿子算是白养了。
吃完早点回来,老李心里就打了结,心情不好了,套拉着脑袋无精打采。老伴见了,问他
咋啦?摸着他的头,说,天冷不叫你出门,你偏不听,感冒了吧!
老李拨开她的手,我好好的,没事。
没事咋惹了?
我心里不舒坦。
不吃七来风的包子辣汤,你说一天都不舒坦,这吃了包子辣汤,咋也不舒坦?
老李就把在早点铺遇到的事,跟老伴说了,说得老伴也心情不好起来。
晚上,手机视频振铃响了。老李用手机视频,还是邻居孩子教会的。老李跟儿子视频说着
说着,就说到今早遇到的事,先夸那个小伙子,然后说,真羡慕那个老头,等哪天我跟你妈不
能动了咋办?
儿子在视频里沉默了,半晌才说,爸,我会给家里多寄些钱,你们就请个保姆吧。
听了儿子的话,老李叹口气,我和你妈现在还用不着。
一连几天,寒风凛冽,老李暂停了锻炼,每早去七来风,都能见到那对父子。听着人家对
小伙子的夸赞,老李就想到国外的儿子。
天气好转,老李又去公园锻炼了。没承想有天锻炼时心不在焉,竟把脚扭伤了,一块儿锻
炼的用电动车把他送回了家。
躺在床上,老李嘴馋七来风的包子辣汤,就想到了那个孝顺的小伙子,心里好生委屈。老
伴安慰他说,去家政公司请个人推你去,就用儿子寄来的钱,全当是儿子尽孝道了。
老李苦笑了笑,同意了。老伴去家政公司,带回一个小伙子,老李一看愣了,竟是那个“孝
顺的儿子”。
咋是你?
小伙子解答了老李的疑问,那老人是我们公司的客户,他儿子在国外,一直找我照顾他,
他有个多年的习惯,每早都要去七来风吃包子辣汤,说买回来吃就没味了。就在前天,他被儿
子接去了国外,我才空闲下来。说罢又担忧道,就不知老人家吃不上七来风的包子辣汤,能不
能受得了。
原来是这样,老李竟释然了。
疗伤期间,小伙子每早准时来推老李去七来风,有顾客指点着,啧啧,这才叫孝道!老人
好福气。
老李听了好不开心!他在心里道,可不能学那个老头跟儿子去国外,吃不上七来风的包子
辣汤,我可受不了。于是心里有一点挥之不去的怅惘……
(选自《羊城晚报》)
“七来风早点铺”在小说中有什么重要作用?请结合小说简要赏析。
【答案】
示例:①七来风早点铺是人物活动的中心舞台,各类人物的形象特点,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略
见一斑。②七来风早点铺是中心事件"吃包子,喝辣汤”的集散地,牵扯着故事的始终。③七
来风早点铺承载着作者的创作意图,蕴含着老年人更需要精神寄托的中心思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七来风早点铺是人物活动的中心舞台,”七来风的包子辣汤全市有名。老李每天锻炼回来,都
要到七来风吃包子,喝辣汤”,老李和那个坐在三轮车上的老人,还有很多人都喜欢到七来风
吃包子,各类人物的形象特点,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略见一斑。
文章开头写“老李每天锻炼回来,都要到七来风吃包子,喝辣汤",中间写“小伙子在早点铺门
外把车停好,下车进店,买了一盘包子、一碗辣汤端到老人面前。老人就坐在三轮车上吃包子,
喝辣汤",结尾写“疗伤期间,小伙子每早准时来推老李去七来风,有顾客指点着,啧啧,这
才叫孝道!老人好福气”“他在心里道,可不能学那个老头跟儿子去国外,吃不上七来风的包
子辣汤,我可受不了”。故事围绕老李到七来风“吃包子,喝辣汤”展开,七来风早点铺是中心
事件"吃包子,喝辣汤”的集散地,牵扯着故事的始终。
七来风早点铺承载着作者的创作意图,像老李和那个坐在三轮车上的老人都爱到这里吃包子、
喝辣汤,而谁陪伴他们来,有一天他们动不了了谁能带他们来,只能请家政公司的来吗?围绕
“七来风早点铺”发生的故事蕴含着老年人更需要精神寄托的中心思想。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我的英雄
古昊
“当他在半空中的时候,会想些什么?”云峰点着烟,沉默了一会儿,把问题抛给我。
云峰是个沉闷的人。他调进我们栖霞寺管理处一个多月了,才说了不超过20个字。平时,
我和云峰在寺院里察看时,他总是会和虔诚的香客们一起双手合十,默念着什么。直到一场午
雨后,他把这个问题抛给我,我才知道,他默念的其实是一个名字:小陆。而名字背后的故事,
我没有主动问他。
但对于云峰的疑问,我真的人心了,上网查阅资料,据有死亡体验的人描述,人在死前会
有飞翔的感觉,身边会出现鸽子或者大雁,甚至会有祥云。
“真的吗?”云峰听了,眼睛紧盯着我,"这要是真的多好!”但我不相信,只是嘴上没说
罢了。云峰把烟头在烟灰缸用力掐灭,又拿起茶杯浇了些水说,我跟你说说小鹿吧。
”他应该活在舞台上,而不是战场。”云峰说的是他的战友小陆。云峰说他平时喊他其实
叫的是“小鹿”,皮肤白净,身材高挑,手脚修长,走起路来脖子笔挺,步态轻灵,似乎只要
他愿意,就可以飞起来。
那时,三年兵云峰和新兵小鹿,并没想过,自己真的会走进战火硝烟。那时,连长和指导
员正在描绘开水渠、种大棚蔬菜的宏大蓝图,准备送小鹿到农校学习果树种植,让云峰去买十
来头小猪养起来,让战士们多吃猪肉,多吃果蔬。
第二年的春天,和往年的春天没啥两样,天空是蓝的,水是清的,风是柔的。而千里之外
的边防线上,天空已经失血,硝烟弥漫,满目荒芜。二连接到上级命令:准备上前线轮战。平
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官兵们迅速转入战前训练,卧雪爬冰,风从身上刮过的时候都是带刀
带刺的,每天早上的五公里全副武装,到达终点时,鞋子里能倒出水来。他们还学了几句缴枪
不杀、放下武器这样的“洋话”,这些都是和敌人面对面拼刺刀才能用得上的话,简短却滚烫
有力。小鹿学得快,心里却更添了几分紧张。看着小鹿时常紧闭的嘴角,云峰忍不住想笑。
云峰本就是个黑大汉,三个月的集训下来,变化并不大,小鹿白净的脸已经变得粗糙干裂。
早上,又一趟五公里越野跑下来,云峰扔给小鹿一根“红塔山",“抽一支,解乏。”小鹿朝天
上吐出一口浓痰,却软沓沓地摆手。云峰就笑:“抽吧,上去了,还不知道能抽几天呢。”小
鹿没想过能不能回得来的事情,他是一心想着要去农校的。但小鹿还是接过烟,这是他抽的第
一根烟。小鹿吧唧着嘴,那种表情,说不上是苦涩还是解乏。
6月的雨天,二连跟随大部队的车队从驻地出发,路两边的树,急匆匆地向后跑去。在雨
停之后,云峰看见小鹿悄悄地抹眼泪,自己不禁眼眶也湿了。他们都没有把要上战场的事告诉
给家里,云峰知道,小鹿肯定也是想起爹娘了。
汽车改换列车,列车又改换汽车,从雨天驶过晴天,从土路驶上盘山路。凌晨时分,部队
到达驻守阵地。这里是一个山窝,周围山峦叠翠,雾气弥漫,凉风习习,站在山脚,人就像跌
落在海底。
战争是个坏孩子,你不知道它啥时候就怒火冲天。当第一颗炮弹在掩体外爆炸,把碗口粗
的松树削成两截时,云峰的耳膜似乎要震破了,小鹿眼睛紧紧盯着那半截树桩,脸色苍白。
战争就这样急速抵近。云峰和小鹿分在一个战斗班,冲锋陷阵,吃饭睡觉,两人形影不离。
几天摸爬冲杀之后,小鹿慢慢地松弛下来,烟一根一根地抽着,把云峰的那句话挂在嘴上,“还
不知道能抽几天呢”。
那晚上,只容得下两人的掩体外,月亮格外温柔,月光洒满一地。难得的宁静,云峰很快
就睡着了。云峰的梦里没有战争,只有几头小猪仔在哼哼。
天热起来了,丛林里的蚊子倒不是最难受的。对小鹿来说,战场的尸臭味是最让他难受的。
一场战斗下来,残肢、血流的血腥味道,会像鸟爪一样挠嗓子眼儿,而不是影视剧里描述的那
样简单。
正午,太阳正烈,战火稍作停顿,官兵们抓紧时间吃饭。对战士们来说,猪肉罐头就是美
味了。小鹿打开罐头,边吃边从外面走进掩体,鼻子左闻右闻的,今天的尸臭味咋这么重呢?
云峰瞄他一眼,你看看你肩膀。小鹿一扭头,脸都黑了,敌人的一小块残肉正落在肩膀上。
小鹿扔掉手里的罐头,“哇哇"地,将嘴里的那口午餐肉全吐了,脱下衣服扔到边上。光着膀
子的小鹿,闪电一样的疤痕,从肩膀划到腰眼上。那以后,小鹿的胃里就没有过肉了。
阵地继续向前推进,战斗越来越惨烈。树梢的天开始黑下来的时候,小鹿和云峰从左右两
侧向高地匍匐,子弹、炮弹在空中炸裂、尖啸、飞掠。
一朵云在树梢躲避的当儿,一枚炮弹在小鹿身边炸响。云峰眼睁睁地看着,小鹿被掀到空
中,人被拦腰削成了两截。半空中的小鹿,没有影视剧里描述的那样,在空中喊叫,而是静默
的,就像刚刚抽过一根“红塔山”后的沉默——不仅会有鸽子、大雁,还会有祥云。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峰虽然是个沉闷的人,但提起小陆,他有说不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租房屋协议模板范本
- 2025女方离婚协议书
- 运动障碍性脑瘫病因介绍
- 表皮囊肿病因介绍
- 质量策划方案20241219
- (案例)标准件项目立项报告
- (2024)冷渣器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
- 2022-2023学年天津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 2022-2023学年天津四中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 重庆2020-2024年中考英语5年真题回-学生版-专题07 阅读理解之说明文
- 国省干线公路隧道维修加固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 机械优化设计完整版PPT课件.ppt
- 重庆开县井喷事故
- 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复习资料
- 年度工作总结ppt美观模板
- 临时施工用电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低压铸造常见缺陷及预防
- 辐照灭菌与其他主要灭菌方式对比所存在的优点
- 订单评审作业流程
- 侧钻井工艺技术简介
- 设计加热炉推料机传动装置 - 副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