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与物质的分类-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原卷版)_第1页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原卷版)_第2页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原卷版)_第3页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原卷版)_第4页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4讲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复习目标

01了解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02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及单质、氧化物、酸、碱的概念及相互联系。

03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04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重点•夯基易错

1.物质的组成

(I)

「非金属「由原王组成:金刚石、硅

单质士由分子组成:O,、C1,

游离态单

|仅由一种元素质

|组成的纯净物

元一金属单质

化「由原子组成:Si。?

两种或

两种合一由分子组成:HCl、HQ、CH:,COOH

元素物L由离子组成:NaCLNazSO”

净物

(2)同素异形体

①定义: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O

②性质: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有差异。同素异形体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是化学

变化。

③常见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氧元素:;碳元素:;磷元素:。

【易错】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和组成的混合气体,金刚石和石墨等。

②由不同同位素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是纯净物,如H2和D2、HzO和D2O,由12c和13c组成的石墨也是

纯净物。

2.物质的分类

分类应依据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标准”不同,分类方法也不相同。在化学上常用的分类方法有

分类法和分类法。

(1)树状分类法

每次用一个标准对物质进行再分类。

混合物,

曲主[金属单质

物质纯净物千以啡金属单质

山人枷无机化合物

化合物片机化合物

(2)交叉分类法

同时用多个标准对同一物质进行分类,如:

【易错】(1)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不同的分类,因此没有固定的分类标准,就不

会有正确的分类。如:把物质分为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就是分类标准不统一导致的错误。混合物和

纯净物是并列关系,而纯净物包含化合物。

(2)概念间的关系一一“并列”“包含”与“交叉

,钠盐钾盐;一并列关系

包含关系

金属单质

Na2so40K2SO4J

单质一非金属单质一并列关系

纯净物

稀有气体

化合物硫酸盐-----交叉关系

树状分类法交叉分类法

正易错辨析

1.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只用同一化学式表示的物质也一定是纯净物。()

2.Cu、NaCl、SiO2,H2so4都称为分子式()

3.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4.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是两性氢氧化物。()

5.酸溶于水一定能电离出H+,但能电离出H+的不一定是酸()

6.己知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则H3PO2为一元酸()

7.纯净物一定有固定的熔、沸点,有固定熔、沸点的物质也一定是纯净物()

8.盐一定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

点拨*能力培养

1.对下列物质分类,并完善表格内容

①HC1(2)HNO3③H2SO4④H2s⑤H3PO4@HF⑦BaSC)4@NaHCO3@Cu2(OH)2CO3⑩FeSC»4

物质分类依据物质类别实例

根据酸根离子是否含有含氧酸—

氧元素无氧酸—

一元酸—

根据一定条件下能电离

二元酸—

出H+的数目

酸三元酸—

强酸—

根据电离程度

弱酸—

高沸点酸—

根据沸点高低

低沸点酸—

正盐—

根据生成盐时酸、碱中和

士卜

nrrt.酸式盐—

反应进行的程度

碱式盐—

2.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化学家常根据需要将众多物质进行分类,从而更好地探索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其

相互转化的规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a2cO3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碳酸盐B.甲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树状分类法

C.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3.按照物质的不同分类方法,H2s。4属于

①酸②氢化物③氧化物④含氧酸⑤混合物⑥一元酸⑦化合物⑧强酸

A.①④⑦⑧B.①②③④⑤⑥⑦C.①⑥D.①④⑤⑥⑦

方法*规律总结

1.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纯净物混合物

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有一定的熔、沸点无一定的熔、沸点

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

2.常见混合物

①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

②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

③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微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

煤气、铝热剂、氨水、氯水、王水等。

真题•明考向

1.(2024・浙江•高考真题)按物质组成分类,0(sq)?-也此。属于

A.酸B.碱C.盐D.混合物

2.(2024•甘肃•高考真题)下列成语涉及金属材料的是

A.洛阳纸贵B.聚沙成塔C.金戈铁马D.甘之若饴

3.(2023・浙江•高考真题)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下列材料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的是

A.石墨烯B.不锈钢C.石英光导纤维D.聚酯纤维

4.(2023•全国•高考真题)化学在文物的研究和修复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竹简的成分之一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B.龟甲的成分之一羟基磷灰石属于无机物

C.古陶瓷修复所用的熟石膏,其成分为Ca(OH)2D.古壁画颜料中所用的铁红,其成分为Fe2()3

【答案】C

5.(2022・福建・高考真题)福建多个科研机构经过长期联合研究发现,使用Ce。和改性的Cu基催化剂,可打

通从合成气经草酸二甲酯常压催化加氢制备乙二醇的技术难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草酸属于无机物B.C6。与石墨互为同分异构体

C.Cu属于过渡元素D.催化剂通过降低焰变加快反应速率

6.(2022•浙江•高考真题)下列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属于盐的是

A.高锯酸钾溶液B.过氧乙酸溶液C.双氧水D.医用酒精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重点•夯基易错

1.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宏观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反之是物理变化

微观有旧化学键断裂,同时有新化学键形成的是化学变化,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易错】物质变化的辨析

(1)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为化学变化,如。3与间的转化。

(2)不同原子间的转化不属于化学变化,其对应的反应也不属于化学反应,如矛U-—M8Th+2He。

(3)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但存在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金属熔化、

HC1溶于水、NaCl熔化均属于物理变化。

(4)化学变化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还伴随有能量的变化。

(5)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

有新元素生成LE/U①木/lz

⑹有新原子生成/非化学变化

(7)煤的气体、液化属于化学变化。

煤的气化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主要反应是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水煤气等。

煤的液化是将其直接或间接转化为甲醇等液体燃料。

2.不同类别的无机物之间转化的一般规律

⑴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金属单质一叱―碱性氧化物—一碱一鼠f盐

j24

如:Na―必->Na2O一一NaOH-^Na2SO4

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常见金属有Na、K、Ca、Ba等,但Mg、Fe、Al、Cu等不符合上述转化关系。

⑵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非金属单质一叱f酸性氧化物—“应f酸一-f盐

如:S—8-S02—“④fH2s。3口3-Na2s。3

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常见非金属有C、S、P等,但N、Si等不符合上述转化关系。

【易错】①S燃烧不能直接生成SO3而是生成SO2»

②AI2O3、SiO2,Fe2()3与H2O不反应,不能直接转化为A1(OH)3、H2SiO3^Fe(OH)3„

③NH3催化氧化不能直接生成NO2O

@Fe与Ck反应不能直接生成FeCl2o

⑤Fe与H+、Cu2+,S、k反应不能直接生成Fe3+。

3.常见心学反应的分类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按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及数目多少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按反应中有无离子参与

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按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

能氧化还原反应

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

不可逆反应

吸热反应

按反应的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

正易错辨析

(1)发生了颜色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反应()

(2)有化学键破坏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3)用铝丝蘸取Na2sNa2c。3、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4)232Th转化成233U是化学变化()

(5)Na2cO3TOH2O的风化属化学变化,NaOH的潮解属物理变化()

(6)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7)用鸡蛋壳膜和蒸储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

(8)NaCl晶体溶于水是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化学键的改变()

⑼碳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CO2,故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S03()

(10)判断下列转化能否实现,能实现的打“J”,不能实现的打“X”。

TT

①SiCh-^^H2SiO3()

②SO32so式)

H

③FezCh--^Fe(OH)3()

TT

@Na2O一』-NaOH()

点拨*能力培养

1.通过对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不同,回答下列问题:

①石油的分储②煤的干储③钠的焰色试验④碘的升华⑤氯化镂分解⑥蛋白质的变性⑦蛋白质

的显色反应⑧电解食盐水⑨CaCb的潮解⑩冰的融化⑪FeCb的水解⑫石油的裂化、裂解⑬蛋

白质的盐析⑭食物的缓慢氧化⑮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

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2.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T”表示物质之间

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B.反应②一定有盐参加反应

C.CaCO3与NaOH反应可生成Ca(OH),

D.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

方法'规律总结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

2.常见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物质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三储蒸储、—干储

四色焰色反应显色反应、颜色反应、变色反应

五解潮解分解、电解、水解、____

氢化、氧化、水化、风化、炭化、钝化、

熔化、汽化、

十八化催化、皂化、歧化、卤化、硝化、酯化、

液化、酸化

裂化、油脂的硬化

真题•明考向

1.(2024・安徽・高考真题)下列选项中的物质能按图示路径在自然界中转化,且甲和水可以直接生成乙的是

选项甲乙丙

ACl2NaClONaCl

Bso2H2SO4CaSO4

CFe?QFe(OH)3FeCl3

(

DCO2H2CO3CaHCO3)2

A.AB.BC.CD.D

2.(2024・山东•高考真题)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石灰乳除去废气中二氧化硫,体现了Ca(OH)2的碱性

B.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电路板,体现了Fe?+的氧化性

C.制作豆腐时添加石膏,体现了Cas。4的难溶性

D.用氨水配制银氨溶液,体现了NH3的配位性

3.(2023・广东・高考真题)部分含Na或含Cu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单质氧化物碱

A.可存在c—d-e的转化B.能与H?。反应生成c的物质只有b

C.新制的d可用于检验葡萄糖中的醛基D.若b能与HQ反应生成则b中含共价键

4.(2023•天津•高考真题)利用18。示踪技术研究H2O2与Cb的反应历程,结果如下:

18+1818

①CI2+H2O2=H+cr+Hooci

②Hi8oi8oci=H++ciyo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是置换反应

B.18。的核电荷数是18

C.18。与16。互为同素异形体

D.反应历程中HQ?中的0-0键未发生断裂

6.(2023・湖南•高考真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化学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青铜器“四羊方尊”的主要材质为合金

B.长沙走马楼出土的竹木简牍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蔡伦采用碱液蒸煮制浆法造纸,该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

D.铜官窑彩瓷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

考点三:分散系胶体

4重点•夯基易错

i.分散系

(1)概念: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根据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可用如图直观地表示。

卜,卜—十—》.分散质粒子

01nm100nm直径

2.胶体的分类

依据分散剂的状态将胶体分为、、。

3.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丁达尔效应产■鉴别溶液和胶体

亟芦生静电除尘

厂江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

聚沉--明矶、铁盐能净水

一卤水点豆腐

【易错】(1)丁达尔效应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2)胶体不带电,胶体中的胶粒能够吸附体系中的带电粒子而使胶粒带电荷,但整个分散系仍呈电中性。

4.Fe(0H)3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FeCb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

式为

FeCl3+3H2O=^=Fe(0H)3(胶体)+3HCl。

【易错】(1)不能用自来水制备Fe(OH)3胶体,因为自来水中有电解质会使胶体发生聚沉,应用蒸储水。

(2)不能过度加热,否则Fe(OH)3胶体会聚沉生成Fe(OH)3沉淀。

(3)书写制备胶体的化学方程式时,生成的胶体不加沉淀符号“I”,应注明“胶体”二字。

(4)Fe(OH)3胶体粒子是多个“Fe(OH)3”的集合体,因此,1molFe3+完全水解得到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

刈。

正易错辨析

1.碳纳米管属于胶体分散系,该材料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

2.明矶净水时发生了化学及物理变化,能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3.胶体不带电荷,胶体粒子因吸附离子往往带有电荷()

4.向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5.将ImLlmoFLT的FeCb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若FeCb完全水解,则可制得Fe(OH)3胶

体粒子少于0.001腌个()

6.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蛋白质溶液和食盐水()

7.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可分为9种分散系。()

8.为除去淀粉溶液中混有的NaCL可以采取渗析的方法。()

点拨•能力培养

1.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棕黄色氯化铁溶液Y红褐色透明液体

A.利用过滤的方法,无法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

B.X、Z烧杯中分散系的分散质不相同

C.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C)3+2Fe3++3H2O=2Fe(OH)3(胶体)+3CC)2f+3Ca2+

D.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2.下列有关胶体制备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有(填序号)。

①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制备Fe(OH)3胶体

②在某FeCb饱和溶液中含有1molFeCl3,制得的胶体中Fe(OH)3胶粒数目小于2VA

③Fe2(SC>4)3可用作净水剂的原因是由于Fe2(SO4)3易溶于水

④明矶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

⑤在实验中不慎被玻璃划破手指,可用FeCb溶液应急止血

⑥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⑦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方法•规律总结

胶体知识“6”提醒

(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11111(即10-9〜io-7m)之间,而不是丁达尔

效应。

(2)胶体微粒一般是离子、分子或难溶物的聚集体,但有些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质,因其分子非常

大,其相对分子质量通常为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千万,因此一个分子就是一个胶体微粒,它们的溶

液是胶体。

(3)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且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

(4)在Fe(OH)3胶体中,Fe(OH)3胶体粒子的数目要远远小于原FeCl3溶液中Fe3+的数目。

(5)胶体粒子的直径决定了胶体的性质,因胶体粒子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

(6)掌握净水剂及其作用原理

胶体粒子的直径一般在1〜100nm之间,它决定了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吸附力很强,能在水中吸

附悬浮固体或毒素形成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这就是胶体净水的原理。能在水中自然形成胶体,

并且对水质无明显副作用的物质有KA1(SO4)2T2H2。、FeCbPH?。等,这样的物质被称为净水剂,其形成胶

体的化学原理是AF+、Fe3+发生水解反应分别生成Al(0H)3胶体、Fe(OH)3胶体。

真题•明考向

1.(2023・广东•高考真题)化学处处呈现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舞台上干冰升华时,共价键断裂

B.饱和CuSC>4溶液可析出无水蓝色晶体

C.苯分子的正六边形结构,单双键交替呈现完美对称

D.晨雾中的光束如梦如幻,是丁达尔效应带来的美景

2.(2023・浙江•高考真题)氯化铁是一种重要的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化铁属于弱电解质B.氯化铁溶液可腐蚀覆铜板

C.氯化铁可由铁与氯气反应制得D.氯化铁溶液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演练■提能力

1.(2024•北京丰台•二模)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有深远影响。下列涉及到的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纸中的纤维素B.磁针中的四氧化三铁

C.泥活字中的硅酸盐D.黑火药中的木炭

A.AB.BC.CD.D

2.(2024•安徽滁州・一模)分类法是认识物质世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A.金属材料:生铁、不锈钢、玻璃钢B.可加热的容器:试管、烧杯、集气瓶

C.混合物:空气、石油、冰水共存物D.可回收物:旧报纸、旧纸箱、易拉罐

3.(2024・湖北•一模)量子点(QuantumDot)是一种纳米级别的半导体晶体,量子点的独特性质使其受到

电或光的刺激后能够发出特定颜色的单色光,CuInS?是一种常见量子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量子点是一种胶体

B.铜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ds区

C.量子点可以导电

D.特定颜色的单色光与原子核外电子跃迁有关

4.(2024・河北•三模)古诗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诗句同时体现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

化的是

A.刘长卿的《酬张夏》中,“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B.李白的《秋浦歌》中,“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C.刘禹锡的《浪淘沙》中,“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D.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2024・北京大兴•三模)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常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食盐浓溶液中加入鸡蛋清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因为食盐能使蛋白质变性

B.咀嚼馒头时,越嚼越甜,因为淀粉水解生成了麦芽糖

C.石油的分储、海水晒盐、煤的气化都是物理变化

D.纯碱溶液可去油污,是由于NaHCCh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6.(23-24高三下•黑龙江大庆•阶段练习)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许多文献记载中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茶疏》中对泡茶过程有如下记载:“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醐茶、品茶……”,泡茶过程

涉及的操作有溶解、过滤等。

B.《天工开物》记载“人贱者短褐、枭裳,冬以御寒,夏以蔽体,其质造物之所具也。属草木者,为枭、

麻、茴、葛……”文中的“臬、麻、茴、葛”属于纤维素。

C.《千里江山图》中的颜料来自于矿物质,并经研磨、溶解、过滤这三道工序获得,这三道工序涉及的

均是物理变化。

D.《傅鹑辄集・太子少傅箴》中写道:“夫金木无常,方园应行,亦有隐括,习与性形。故近朱者赤,近

墨者黑。”这里的“朱”指的是Fe2()3.

7.(2024•天津•二模)五颜六色皆化学。下列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在无水硫酸铜粉末中滴加几滴水,白色变为蓝色

B.裂化石油气通入酸性KMnC>4溶液中,溶液褪色

C.NazCh与水的反应液中滴入酚醐试剂,先变红后褪色

D.在无色火焰上灼烧BaCb,火焰为黄绿色

8.(2024•江苏徐州•模拟预测)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石灰乳煨烧

A.MgCl2(aq)tMg(OH),fMgO

Cl过量SO2

B.2

Ca(OH)2^Ca(ClO)2tHC1O

盐酸蒸发

c.Fe2o3FeCl3(aq)FeCl3(s)

NaOH(aq)A

D.CuSO4(aq)->Cu(OH)2悬浊液qCuQ

9.(2024・安徽滁州•一模)课外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过程如下,

其中不正确的是(已知:白醋的水溶液显酸性,与稀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

B.实验二的现象是铜丝不断减少,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无色溶液变为黄色

C.实验一烧杯②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D.实验过程中存在不规范操作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