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4学年第一学期温州环大罗山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本卷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
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
决心不要群众看。因为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
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去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进行那么大的反侵略战争,斯大林在七月三日发表了一篇演
说,还只有我们《解放日报》一篇社论那样长。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现在
是在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
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他们辛辛苦苦地写了,
送来了,其目的是要我们看的。可是怎么敢看呢?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
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或者有人要说:
《资本论》不是很长的吗?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
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我们反对的是空话
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
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演说也是一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材料二:“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
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
古代儒家谓之为“诚”。
“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
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
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
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
是谓说假话,是最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
的基本原则。
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然而,千百年来,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
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这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
造成的人心的扭曲。然而,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
(摘编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
材料三:作家想在作品里,表现一个思想,创造一个人的形象,他的最基本的工具,便是语言(文字)。
有人把文学家的语言和画家的颜色相比,画家把一个颜色盆放在面前,红的、黄的、蓝的,画家又调配着这些
颜色,画出五光十色的画。鲜艳夺目的,阴沉浓重的,愉快的人,或是悲愁的景物。但不会画的人,不会调配
颜色的人,便连一个常见的萝卜也画不成功。
文学上的语言工作也是这样。生活里有无数的语言,各种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有人把这些语言放在
自己的心里,把它们巧妙地真实地连结起来,便能表现人性、时代。也有人组织不好,语言贫乏,便连眼前一
只猫捕住了老鼠的事,也说不清楚。
(摘编自孙犁《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用“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来比喻党八股的冗长空洞,鲜明表达了对党八股的憎恶。
B.材料一“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这句话诙谐、幽默,对那些喜欢写长而
空的文章的人进行了讽刺。
C.材料二强调写文章要坚持真实性,从为文的道理引申到做人的道理,并把它作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这些都
和材料一相同。
D.材料三中写到了画家调配各种颜色的问题,目的在于说明作家只有组织好、运用好语言,才有可能创作出优
秀的文学作品。
2.下列对材料有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文章的长短不是一定的,而是服务内容的需要,就如俗语说的“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B.材料一主要运用对比论证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战争时期需要简短和精粹的文章。
C.材料二逻辑严密,层次清晰。对“立其诚”的含义深入分析阐述,采取递进式的论证结构。
D.材料二语言平实,文风质朴。引用大量典籍史料并对其解释说明,让文章没有艰涩之感。
3.下列语句与三则材料的观点都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袁枚《随园诗话》)
B.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班固《汉书•儒林传》)
C.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D.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夏元鼎《绝句》)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三则材料的内容把下面表格补充完整。(6分)
(论述类文本评价表)
序号维度评价标准
1审题切合题意,论点明确
2论证逻辑清晰,论证有力
3
4
5
(-)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路标
茹志鹃
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
没有人,没有一个人。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只有自己,站在一条灰蒙蒙的
路上。
伍原想喊一声,就这么“喂”地喊一声。这里没有人,只是喊给自己听,壮壮胆,解解怯,泄泄闷。他要
证明这世界活着,自己活着。
但是,不能喊,不敢喊。他要窒息了。
行军路线是向北,他是向北走的。走了有三小时,也许四小时。走了四十里,也许是五十里。应该到铁路
了,也许他正站在铁路的边边上了?
停住脚,沉住气。再看一看,再听一听,只要找到一点点与人有关的东西,一缕烟,一个脚印,一丝灯
光....那么,一切就有希望。自己,自己背上的档案,那里有埋在淮河畔的小榕的入党报告。还有老邹,咯着
血的老邹,只有自己知道他躺在什么地方。
没有,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
无声无息的泪水,乘着无月无星的夜,毫无顾忌地涌了出来。
“可能走岔了路?”伍原在心里跟自己商量着。
“不,方向是对的。在接近敌区时,是不做路标的。”
“那么,现在已经接近敌区了?”
“肯定,快到铁路了。”
“那就快走!不能停留。”顿时,伍原感觉在这灰蒙蒙的后面,有什么东西活动了起来,无数隐蔽的眼睛,
冰冷的枪口,潜伏的危机。但是,往哪里走呢?
棉衣已经湿得贴在了胸口,背上是越来越沉的档案。伍原狠狠地踩了一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
像决了的堤。
可是,慢!这是什么?好像冥冥中有神,不,鬼!鬼火?
远远的,贴在地上,就那么一小点,一小点黄黄的光,不飘忽,不闪烁。伍原不敢眨眼,屏息静气,站起
身,啊!一站起,它便像钻入了地下。伍原赶紧趴下。在呢!荧荧的,黄黄的,小小的一点。在呢!在呢!伍
原小心翼翼地,敏捷地,他不知哪里来的这份力气,竟像只猫似的向那一小点轻盈迅速地爬去。
这如豆的一小点光。
世界再不是死的,自己再不是孤独的,部队就在前面,档案当然安然无恙交给指导员,老邹当然也会马上
接回来。这一点如豆的光,接着明天,包含着一切的明天,这小如绿豆似的光。
有人了!找到人了!我到底找到老乡啦!“老乡!”伍原迫不及待地叫了一声。这一声叫,却不防把自己
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老乡!老乡!”他连连地又叫了两声。一半是为了需要,一半是为了自己想叫。可是
窝棚里静静地,没有任何反应。伍原赶紧爬到跟前,从高粱缝隙里看到,里面确确实实有一个人,一个老乡。
他背对着棚口,席地坐着,正就着一盏油灯,低了头,紧张而有力地做着什么。
“老乡!”伍原稍稍放大了声音,那人依然低了头,急急地朝一个口袋里搓着玉米穗。看来,是一个聋子。
伍原只得爬进棚去,正伸手想拉他一把,突然之间这聋子像背后长着触角,敏捷地跳起,把灯吹灭,然后转身
想跑。伍原哪里肯让他跑掉,两臂一伸,把聋子的腿抱住了。那个人也不作声,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矮棚里,
和伍原扭打起来。伍原不肯还手,一边抵挡着,一边死死抱住不放。明知他是个聋子,可还是大叫着:“老乡!
老乡!”
“老乡”却毫不理会,只是“唔唔”地叫着,挣出手来进行袭击。
伍原绝望了,这个人不但是聋子,还是个哑巴。伍原只得利用背上的重量,把他牢牢地掀在地上,但不知
怎么才能让他明白自己是共产党。伍原捉住哑巴的一只手,把它贴到自己的帽子上,想让他明白,这不是国民
党的大盖帽、船形帽,这是八路军的帽子。可是哑巴并不理解,他死死捏紧拳头,硬勾着肘子,不肯就范,后
来又忽然利用这个机会,迅速灵活地向伍原脸上猛击几下。
急,痛,头昏,眼前金星直冒,浑身大汗淋漓,不知如何才能摆脱这一窘境。伍原突然觉得疲惫至极,手
脚发软,不住地冒汗。却不知怎么,流下了眼泪,好像刚才在路上没来得及流下的泪水,却一齐奔涌而出。伍
原伏在哑巴身上,大哭了起来,为自己,为前面走不完的路,为小榕,为老邹,也为这个倒霉而顽强的哑巴。
忽然,伍原觉得有只手,轻较地摸索着自己的头,自己的帽子,自己的脸颊。哑巴顿时“哇哇”地大叫起
来,那一只手还拍着伍原的肩,一边挣扎着要起来。伍原松了手,但说不清为什么,人却仍伏在地上抽抽噎噎。
哑巴挣脱了出来,忙忙地摸了火镰打着,点上了灯,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伍原。猛然,他似乎省悟了什么,
双手直向棚外挥动,又急急地拿起灯,拉着伍原爬出窝棚。他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然后做了个正
步走的姿势,一双眼睛急切地盯着伍原。伍原点头,然后敬礼,然后回身走去。
伍原走上大路,回头望望,那一星豆子似的灯光,不飘忽,不闪烁,像是镶嵌在夜空当中。
夜空下的世界,依然斗转星移。
1984年10月2日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伍原是个迷路的八路军战士,为了把档案和受伤战友的消息送到部队,始终以坚定的信念乐观无畏的心态前
行。
B.“老乡”虽是个哑巴,但内心明亮,在与伍原扭打后摸到他的军帽,知道了伍原的身份,并最终帮助了伍原。
C.小说以绿豆比喻荒野中的光,这光虽然微弱,但是它具有路标的作用,给了伍原力量、勇气和希望。
D.出乎伍原的意料,老乡又聋又哑,使本来看到希望的伍原感到绝望。一路上的疲惫、辛苦涌上心头,使他放
声痛哭。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壮壮胆,解解怯,泄泄闷”,叠词的使用,既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又舒缓了紧张的氛围,表明伍原要顽
强活下去的决心。
B.小说笔调简单朴实,没有波澜壮阔的场面,没有精细优美的语言,却刻画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形象。
C.茹志鹃的小说很有特点,本文与《百合花》一样情节曲折且善于用细节刻画人物内在特征,如写老乡“一手
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
D.小说以《路标》为题,既关联着小说的故事情节,又有象征意味,蕴含了小说的主题,引发读者思考。
8.请分析文本画横线处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说多次写到伍原流泪,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
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则
群聚而笑之。问之,则目:“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是差,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
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郑子、莅弘、师襄、老聃。郑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
之。
(节选自韩愈《师说》)
材料二: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
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
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①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目:“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
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
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
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节选自柳宗元《答书中立论师道书》)
【注】①挈挈:匆匆忙忙。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数州之犬皆苍黄同吠噬目狂走者4累日W至无雪同乃已忖然后始信目前所闻者。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读,俗称“断句”,在文言文语句中,句中停顿处叫“读”,句后停顿处叫“句”。
B.经传,“经”是指儒家经典,“传”是指解释儒家经典的著作,如《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等均是解
释《春秋》的著作。
C.“被南越中数州”中的“被”是“覆盖”的意思,和“被坚执锐”中的“被”意思不同。
D.“顾吠者犬耳”中的“顾”是“只,只是,只不过”的意思,和“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中的“顾”
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世人的指责,韩愈不畏时俗,敢为人师,而柳宗元虽痛恨流俗,却心存顾虑。
B.李蟠学习很用心,他不受时俗的限制,向韩愈求教,韩愈就教授了他六艺经传。
C.韩文和柳文都对唐代士大夫之族以相互学习为耻的世风进行了批判。
D.柳宗元以蜀犬吠日、越犬吠雪为喻,说明自己不敢为师的社会原因,生动形象。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4分)
译:0
(2)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4分)
译:O
14.柳宗元用“蜀犬吠日”“越犬吠雪”揭露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3分)
答: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5〜16题。(9分)
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①
刘禹锡
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
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②。
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③。
【注】①礼部王侍郎主持科举考试,放榜后,广宣和尚作诗祝贺,刘禹锡也以此诗酬和。②羽翰:翅膀。③
《高僧传》记载,高僧支谦长得黑瘦细长,眼白多而眼睛呈黄色,当时人说他“支郎眼中黄,形躯虽细是智
装O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的一、二句描述科举考试榜单发出后长安一片轰动,大街小巷上人们争相观看的热闹场面。
B.第五句的“白雪”一词运用阳春白雪的典故,赞颂王侍郎文章高雅,能够承担起科场选才的重任。
C.第六句的“青云”比喻高官显爵,整句话的意思是祝愿王侍郎借这次科考的助力在官场青云直上。
D.尾联用佛典写广宣和尚,在称赞王侍郎的同时也赞美了广宣和尚修为高深,体现出作者与两人的友情。
16.“桃李”是诗中常见的意象,本诗颔联中的“桃李”与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中的“桃李”,手法和用意均不相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
的诗句""和"",令人叹为观止。
(2)《劝学》中说,借助车马的人,“,";借助舟船的人,不
善于游水,却能横渡江河。
(3)《静女》中写女主人公跋涉郊野亲自采来茅草赠予恋人的句子是:“,
”物微意深,一如陆凯《赠范晔诗》中的“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①随着新媒体的流行,年轻部分的戏曲演员开始把手机屏幕当成一方舞台,②他们的“直播”,引起了网
民的广泛关注。③对此,有人颇有微词。④殊不知,大部分戏曲院团基本是靠财政补助生存,戏曲生态环境十
分脆弱。⑤如果还过分苛求所谓的“艺术理想”,担心过度商业化而拒绝一个上佳的宣传手段,实在是
()□戏曲传播载体的网络化、多元化是大势所趋,没有直播,也会有其他传播手段。这些年,戏曲
人也一直在谋求“破圈”,为更好的戏曲生态竭尽全力。京剧裘派传人裘继戎的《惊•鸿》精彩亮相,在B站跨
年晚会受到许多年轻人的赞赏;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则又让大江南北的年轻人迷上了粤剧。窃以为,
①,更是对戏曲生态的良性修复。
当然,戏曲直播只是一种手段,是戏曲回归市场路径的创新。而创新是为了守正,守正也才能创新。一个
年轻戏曲人,通过直播收获流量,这是可喜现象;收获了不菲的打赏,这也()□但戏曲演员若丢掉
了对文化的坚守,沉湎于手机屏幕,甚至“吆喝求赏钱”,那就成了乞儿行径。毕竟,戏曲是“唱念做打”的
艺术,不能只有手机屏幕上的一个个老唱段。中国戏曲能()的主要原因,是《窦娥冤》《西厢记》
《牡丹亭》等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经典剧目的世代流传。②,才能实现创新与守正平衡下
的持续发展。
18.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分)
①②.
20.文中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4分)
序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n(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在呼蓝别斯,大片的森林,大片的森林,还是大片的森林。马合沙提速走夜路要大声地歌唱!在森林深
处,在前面是悬崖边的大石头下——你看!那团黑乎乎的大东西说不定就是大棕熊呢!大棕熊在睡觉,在马蹄
声惊扰到它之前,请大声歌唱吧!远远地,大棕熊就会从睡梦中醒来,它侧耳倾听一会儿,沉重地起身,一摇
一晃走了。一起唱歌吧!大声地唱,用力地唱,“啊啊……”地唱,闭着眼睛,捂着耳朵。胸腔里刮最大的风,
嗓子眼开最美的花。唱歌吧!……夜行的人,再唱大声些吧!歌唱爱情吧,歌唱故乡吧!对着黑暗的左边唱,
若你不唱
歌的话,不惊醒这黑夜的话,就永远也走不出呼蓝别斯了。这重重的森林,这崎岖纤细的山路,这孤独疲惫的
心。
(节选自李娟《走夜路请放声歌唱》)
21.下列各项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哦,香雪》)
B.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拿来主义》)
C.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最严重的罪过之一。(《读书:目的和前提》)
D.有些党八股,不只是空话连篇,而且装样子故意吓人。(《反对党八股》)
22.作者的热烈情绪在文中波浪线部分表现为怎样的语言特点?(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驻藏战士说:“我告别霓虹和繁华,在绿色军营戍守雪城边关,我的青春有担当,我的青春不迷茫。”快
递小哥说“我告别农村与父母,在城市的街道穿梭往来,我的青春有责任,我的青春不迷茫。”青年学生说
“我走进学校与课堂,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徜徉,我的青春有信仰,我的青春不迷茫。”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2024学年第一学期温州环大罗山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命题者:龙港中学
审题者: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i.c(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然而,千百年来,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
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这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人心的扭曲”分析可知,材料二
从为文的道理引申到做人的道理而材料一只是针对写文章、演说要言之有物论述的,没有从为文的道理引申
到做人的道理。)
2.C(“采取递进式的论证结构”错误,应是“采取并列式的论证结构”。)
3.D(A项表达对语言的追求,B项表达对“真”的追求,C项表达对“真”和“言之有物”的追求,D项表达要
寻找的东西忽然出现或是意外得到。A、B、C三项中的语句都强调要斟酌语言,与三则材料观点相符,只有D项
不是强调语言的斟酌。)
4.①首先指出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一一空话连篇,言之无物②接着论述“长而空”的危害③然后又指出“短
而空”也不好;④最后得出结论一一文章最重要的是要言之有物(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
【评分标准】共4分。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材料一第一句指出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一一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接着写“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
头……造成坏习惯”“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论述“长而空”的危害;然后又说“长而空不好,短而空
就好吗?也不好”,指出“短而空”也不好;最后得出结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
也是这样……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即文章最重要的是要言之有物(最要反对的是言之
无物的文章)。
5.(6分)
内容言之有物,实事求是
思想见解真实,敢于表达
语言语言丰富,巧妙运用
【评分标准】共4分。每填对一格,得1分。“维度”和“评价标准”对应,大意正确即可给分。
【解析】根据材料一“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
什么内容”“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
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演说也是一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概括:
就内容维度上,评价标准是言之有物,实事求是;根据材料二“'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把自己的真实
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
并非难事”“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概括:就思想维度上,评价标准是见解真实,敢于表达;
根据“生活里有无数的语言,各种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有人把这些语言放在自己的心里,把它们巧妙地
真实地连结起来,便能表现人性、时代”概括:就语言维度上,评价标准是语言丰富,巧妙运用。
6.A(“始终以坚定的信念乐观无畏的心态前行”理解错误,在行军路上落单的伍原,曾经有过恐惧和绝望,
最终他战胜了恐惧。)
7.C(C项“本文与《百合花》一样情节曲折”错误。本文与《百合花》一样,没有曲折的情节。本文情节很简
单:迷路一一遇见老乡一一与老乡扭打一一得到老乡的帮助一一找到方向。)
8.①写出环境灰蒙蒙的特点,渲染空旷、荒寂、凄清的氛围②为故事开展提供了背景,为下文伍原寻找路标
的情节做铺垫;③烘托出伍原迷茫无助的心情。
【评分标准】共4分。(答出L点给1分,答出2点给3分,答出3点给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
文章开头是写景的部分,后文故事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展的;同时,伍原正在寻找大部队,但“没有,没有,
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没有人,没有一个人”,伍原不
知道路线对不对,也不知是否到了铁道边,“灰蒙蒙”的环境又烘托出伍原此时迷茫无助的心情。
9.伍原因为迷路,流下了近乎绝望的泪(1分);等发现了灯火,他流下了激动的泪(1分);但是因为聋哑“老
乡”的误解,他又流下了委屈而无奈的泪(1分);最后“老乡”认出他是八路军战士,还是止不住他委屈的泪
(1分)。眼泪展现了伍原心境的变化,也使得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2分)。
【评分标准】共6分。四次流泪给4分,艺术效果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情节作用、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伍原三次流泪,眼泪展现了人物心境。
第一次流泪:“无声无息的泪水,乘着无月无星的夜,毫无顾忌地涌了出来”“伍原狠狠地踩了一脚,听
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伍原因为迷路,处于绝望无助甚至窒息的状态,他流下了近乎绝望
的泪,是人物绝望无助的心境的直接表露。
第二次流泪等发现了灯火,他流下了激动的泪,“这一声叫,却不防把自己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这次
的眼泪是他绝处逢生的激动心情的表露,他发现了灯光,就有了希望和方向。
第三次流泪:是因为聋哑“老乡”的误解,“却不知怎么,流下了眼泪,好像刚才在路上没来得及流下的
泪水,却一齐奔涌而出。伍原伏在哑巴身上,大哭了起来”,写出了人物刚看到希望却遭到误解,因委屈而无
奈而着急的心境。
三次流泪场景的描写,使伍原从绝望到希望到委屈的心理非常好地得到了展现,也让伍原这个人物形象更
加真实丰满,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10.B、D、F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这几个州的狗,都惊慌地叫着咬着,疯狂奔跑了好几天,直到没有雪了才静止下来,这以后我才相
信过去所听说的话。
“数州之犬”作主语,“吠噬”作谓语,主谓结构单独成句,所以B处断句;
“累日”修饰“狂走者”,而不是“至无雪”,所以“累日”后断句,即D处断句;
“已”作谓语,省略主语“数州之犬”,“至无雪”修饰“已”,中间不能断开,所以F处断句。
11.D(D.错误。意思不同。只,只是,只不过;/难道。句意:只不过(感到惊慌而)狂叫的是狗罢了。/一个
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C.正确。覆盖;/披。句意:覆盖了南越的几个州。/将军
亲身披着战甲,拿着锐利的武器。)
12.B(B.“韩愈就教授了他六艺经传”错误。六艺经传不一定是韩愈教授的,原文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与
“不拘于时,学于余”是并列关系。)
13.(1)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士大夫们不屑提及,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他们),真是令
人奇怪啊!
【评分标准】共4分。“之”“不齿”“乃”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语意通顺1分。
(2)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他住在长安,煮饭都来不及煮熟,又(被外放而)匆匆忙忙地向东(洛阳)
奔去。
【评分标准】共4分。“以是”“不暇”“东”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语意通顺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之”,这些人;“不齿”,不屑一提;“乃。竟然。
(2)“以是”,因此;“不暇”,来不及;“东”,名词活用为动词,向东而行。
14.①当时社会不尊师、从师的社会风气;②人们对于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少数群体会指责非议。
【评分标准】共3分。第①点给1分,第②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
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有疑惑解决不了,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
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
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
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哎!求师的风尚难
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
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郑子、莅弘、师襄、老聃为师。郑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
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
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节选自韩愈《师说》)
材料二:孟子说“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从魏、晋以来,人们更加不尊奉老师。在当
今的时代,没听说还有老师,如果有,人们就会哗然讥笑他,把他看作狂人。只有韩愈奋然不顾时俗,冒着人
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就严正不屈地当起老师来。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
对他冷眼相对,指手画脚,加给他种种非议。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他住在长安,煮饭都来不及煮熟,
又(被外放)而匆匆忙忙地向东(洛阳)奔去。像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了。
屈原的赋里说:“城镇中的狗成群地乱叫,叫的是它们感到奇怪的东西。"我过去听说庸、蜀的南边,经
常下雨,很少出太阳,太阳一出来就会引起狗叫,我以为这是过分夸大的话。六七年前,我来到南方。(元和)
二年的冬天,幸好下大雪,越过了五岭,覆盖了南越的几个州,这几个州的狗,都惊慌地叫着咬着,疯狂奔跑
了好几天,直到没有雪了才静止下来,这以后我才相信过去所听说的话。如今韩愈已经把自己当作蜀地的太阳,
而您又想使我成为越地的雪,我岂不要因此受到责备吗?不仅我会被责备,人们也会因此责备您。然而雪和太
阳难道有罪过吗?只不过(感到惊慌而)狂叫的是狗罢了。试想当今天下(见到奇异的事情)不像狗那样乱叫
的能有几个人,因而谁又敢在众人眼前显出自己与众不同,来招惹人们的喧闹和恼怒呢?
(节选自柳宗元《答书中立论师道书》)
15.C(C.“祝愿王侍郎借这次科考的助力在官场青云直上”错误,结合“指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河油田施工合同
- 短期翻译服务合同
- 有关私了赔偿协议书
- 餐饮业食品安全及服务质量保障合同
- 幼儿园接送免责协议书
- 采购预付款合同
- 高端机械装备研发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 中央空调安装施工合同
- 企业采购智能化设备合同
- 合格供应商框架协议
- 2025山东能源集团中级人才库选拔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合作协议
- T-HNEE 006-2024 超级能效工厂评价导则
- 《数字经济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 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高速公路数据采集技术规范
- 2024年下半年神农架林区林投集团招聘工作人员6名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工程机械租赁合同范本标准版
- 高二年级家长会课件
- 《国际中文教材评价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