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N14O16A127C135.5Co159Au197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文物见证历史,化学创造文明。下列所展示博物馆藏品的主要材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击鼓陶俑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不符合题意;
B.黄金面具主要成分属于金属材料,B不符合题意;
C.漆木马是木胎漆马,木材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油漆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C符合题意;
D.玉器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或含钠、钙、镁、铝以及其他一些微量元素的含水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
属材料,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F2的共价键类型:S-S(T键
B.基态Cu的价电子排布式3d94s2
c.Cao2的电子式:Ca2+[:C1:]'
D.顺2丁烯的分子结构模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A.基态F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5,F2的共价键类型为:P-Pb键,A错误;
B.Cu是29号元素,核外含有29个电子,基态Cu的价电子排布式3di°4slB错误;
c.CaCL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ClJ]'Ca2+[xCl:]-C错误;
••・・
D.顺-2-丁烯的分子结构中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H原子或-CH"在双键的同一侧,其分子结构模型为:
D正确;
故选D。
3.下列对于相关数据的应用中,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K:判断化学反应的快慢
B.电负性:比较不同基态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
C.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获取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D.氢化物分子中氢卤键键能:解释HF与HC1的沸点差异
【答案】C
【解析】
【详解】A.化学平衡常数K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并不直接表示化学反应的快
慢,A错误;
B.电负性是衡量元素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的一个指标,B错误;
C.在质谱分析中,有机物分子受到电子流的轰击后,会失去一个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这些分
子离子在磁场作用下,根据其质量和电荷的比值(质荷比)不同而分离,并在质谱图上形成不同的峰,其
中,最大质量数的峰通常就是分子离子峰,其质荷比等于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C正确;
D.HF与HC1的沸点差异与氢卤键键能无关,HF的沸点高于HC1是因为HF分子间能够形成氢键,D错
误;
故选C。
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对生活情境的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生活情境相关解释
A咀嚼馒头时会有甜味淀粉在口中水解为葡萄糖
B可用汽油处理衣服上的油渍汽油与油渍反应的产物易挥发
C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小苏打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
D明研可用作净水剂明研中的AJ3+在水中可生成胶体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淀粉是多糖,本身没有甜味,多次咀嚼馒头,是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可水解生成麦芽
糖,具有甜味,A错误;
B.植物油和动物油都是脂类化合物,它们不易溶于水,汽油作为一种有机溶剂,能够利用相似相溶的原
理,将油渍从衣物上溶解并脱去,该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B错误;
C.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因为碳酸氢钠能够与盐酸反应,与其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无关,C
错误;
D.明矶[KA1(SO4)2・12H2O]作为净水剂的原理是明研中的AJ3+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
性,可以吸附水中的固体杂质,D正确;
故选D。
5.共价化合物Al2c及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
A12C16+2NH3=2A1(NH3)C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gNHs的体积是22.4L
B.1molA12C16中含有2NA个配位键
C.0.1mol/L的氨水溶液中NH:分子数小于0.12VA
D.ImolAl(NH3)Ck中含有的孤电子对数目为10名
【答案】B
【解析】
【详解】A.WgNHs的物质的量为Imol,未说明ImolNH3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其体积,A错
误;
B.由双聚氯化铝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可知,Al2cL分子的结构式为
c、/Q、/CI
AlA1,其中含有C1原子和A1原子形成的配位键有2个:
AlA1,111101他。6的配位键为2$,B正确;
A。/
C.0.1mol/L氨水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0.1mol/L的氨水溶液中NH;数目,C错误;
D.孤电子对是指原子中未成键的价电子对,A1(NH3)C13中N原子含有g(5-3*1)=1个孤电子对,C1
原子和A1原子没有孤电子对,则ImolAl(NH3)Ch中含有的孤电子对数目为NA,D错误;
故选B。
6.下列离子方程式符合反应事实的是
2+2+
A.氯化铜溶液中滴入过量氨水:Cu+4NH3-H2O=[Cu(NH3)4]+4H2O
+3+2+
B.磁性氧化铁溶于HI溶液:Fe3O4+8H=2Fe+Fe+4H2O
+2+
C.用食醋处理水垢中的氢氧化镁:Mg(OH)2+2H=Mg+2H2O
+
D.Na2。?溶于水产生O2:Na2O2+H2O=2Na+2OH+O2T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氯化铜溶液中滴入过量氨水会生成[CU(NH3)4『,离子方程式为:
2+2+
Cu+4NH3-H2O=[Cu(NH3)4]+4H2O,A正确;
B.Fe3+具有氧化性,1-具有还原性,磁性氧化铁溶于HI溶液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卜和H2O,根
+2+
据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为:Fe3O4+8H+21=3Fe+I2+4H2O,B错误;
C.醋酸是弱酸,写成化学式,用食醋处理水垢中的氢氧化镁生成醋酸镁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2+
Mg(OH)2+2CH3COOH=Mg+2H2O+2CH3COO,C错误;
D.Na2。?溶于水产生。2和NaOH,离子方程式为:ZNa2。?+2H2O=4Na++4OJT+02t,D错
误;
故选Ao
7.下列制备、干燥、收集C12,并进行喷泉实验的原理与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h
in1写
F7V
~W/碱石灰
,MnC)2X
(__ZZ)
A.制备CbB.干燥Cb
_C12=n
.
匕NaOH溶液
(匕
)
—
C.收集C12D.喷泉实验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详解】A.M11O2与浓盐酸在常温下不反应,不能用于制取CL,A不正确;
B.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混合物,呈碱性,能吸收Cb,不能用于干燥CI2,B不正确;
C.由于C12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C12时,导气管应长进短出,C不正确;
D.Cb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物质,使烧瓶内产生负压,从而形成喷泉,D正确;
故选D。
8.有机物Z是合成抗病毒药物氧化白藜芦醇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铝催化剂
②
A.鉴别X和Z可以用酸性高锦酸钾溶液
B.合成路线中反应①、反应②均属于取代反应
C.1molZ最多能与3molBr,发生加成反应
D.X、Y、Z三种物质中所有碳原子均一定共平面
【答案】B
【解析】
【详解】A.X和Z中都含有酚羟基,且Z中含有碳碳双键,X和Z可以使酸性高锦酸钾溶液褪色,不能
用酸性高锦酸钾溶液鉴别X和Z,A错误;
B.反应①中A分子苯环上1个H原子被I原子代替,属于取代反应;反应②是B分子苯环上的I原子被
乙烯基代替,属于取代反应,B正确;
C.Z中酚羟基的邻位和澳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和澳发生加成反应,ImolC最多能与3moiEr2反应,
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C错误;
D.苯环是平面结构,X、丫中所有碳原子均一定共平面,Z中C-C可以旋转,乙烯基上的碳原子与苯环不
一■定共面,D错误;
故选B。
9.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z及少量CO、NH3)在进入合成塔前需经过铜氨液处理,其反应为:
++
[Cu(NH3)9]+CO+NH3[Cu(NH3)3co]AH<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除去CO,防止催化剂中毒
B.[CU(NH3)3CO『中的行键与兀键数目之比为7:1
C.铜氨液吸收co适宜生产条件是低温加压
D.吸收CO后的铜氨液经过高温高压下再生处理可循环使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A.CO会使催化剂失去活性,所以原料气在进入合成塔前需经过铜氨液处理,主要目的是除去
CO,防止催化剂中毒,A正确;
B.[CU(NH3)3CO1中的配位键和N-H键属于b键,CO中含有1个b键和2个兀键,
[CU(NH3)3CO『中含有4+3x3+1=14个b键,含有2个兀键,则[的仆凡卜。],中的b键与兀键数
目之比为14:2=7:1,B正确;
C.由题意可知,铜氨溶液吸收CO的反应为放热反应,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低温加压可使其平
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铜氨液吸收CO适宜生产条件是低温加压,C正确;
D.为使吸收CO后的铜氨液再生,即使反应[Cu(NH3)2T+C0+NH3u[Cu(NH3)3C0T
AH<0平衡逆向进行,因逆反应为吸热反应,且逆反应气体分子数增多,则采用的条件为高温低压,D
错误;
故选D。
10.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选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项
A向丙烯醛中滴加澳水滨水褪色丙烯醛中含碳碳双键
向Na?CO3溶液中滴加浓盐酸,将产产生白色沉
B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生的气体通入NazSiOs溶液淀
将PbO2固体加入到酸性MnS。4溶液溶液变为紫
CPb。2具有氧化性
中,充分振荡红色
将Ba(OH)2-8H2。与NH4C1晶体在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
D烧杯壁变凉
小烧杯中混合并搅拌的小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详解】A.醛基和碳碳双键都会和澳单质反应,故澳水褪色不能说明丙烯醛中含碳碳双键,A错误;
B.挥发的盐酸也会和硅酸钠生成硅酸沉淀,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B错误;
C.溶液变为紫红色,说明二价锦被Pb。2氧化为高镒酸根离子,体现Pb。?的氧化性,C正确;
D.烧杯壁变凉说明Ba(OH)2-8Hz。与NH4cl晶体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的大,D
错误;
故选C。
11.已知短周期主族元素X、Y、Z、M、N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M、N为金属元素,N的
原子序数等于丫和Z的原子序数之和。它们的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的大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Z
B.Z、M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Z>M
C.M、N与Z形成的化合物都属于离子晶体
D.M、N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可以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M、N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M、N为金属元素,N的原
子序数等于丫和Z的原子序数之和。图中信息显示,原子半径M>N>Y>Z>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X-
1、Y-4、Z-5、M-l、N-3,则M为Na、N为Al,X为H、丫为C、Z为N。
【详解】A.丫为C、Z为N,二者同周期且左右相邻,CH4形成分子晶体,分子间只存在范德华力,NH3
也形成分子晶体,但分子间存在氢键和范德华力,所以简单氢化物的沸点:CH4<NH3,A正确;
B.Z为N,M为Na,二者形成的简单离子为N%、Na+,电子层结构相同,但Na的核电荷数比N大,所
以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N3->Na+,B正确;
C.M、N与Z形成的化合物分别为NasN、AIN,NasN形成离子晶体,A1N形成共价晶体,C错误;
D.M、N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A1(OH)3,前者为强碱,后者为两性氢氧化物,二者之
间可以发生反应,D正确;
故选c
12.研究表明,2-氯二乙硫酸(C2H5SCH2cH2CI)由于分子中氯原子P位硫原子的参与,其碱性条件下的
水解速率比1-氯己烷快很多,这一效应称为邻基参与,可表示如下:
s
I
CH
2-
CH—
OH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氯二乙硫酸中硫原子和碳原子均采取sp3杂化
CH3—S—CH,—
B.CICECH2SCH2cH2cl水解时生成中间体|+一
CH2—OH2
C.邻基参与效应降低了2-氯二乙硫酸水解反应的活化能
D.C2H5SCH2CH2C1的水溶性小于C2H5SCH2cH20H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2-氯二乙硫酸中碳原子均形成了四个共价键,硫原子连接着两个乙基,形成了两个C-S单
键,其杂化方式符合sp3杂化的特征,A项正确;
B.根据题目所给信息,C1CH2cH?SCH2cH2cl水解时生成中间体应为:C2H^-s—C;H4,B项
错误;
C.根据题目所给信息,2-氯二乙硫酸在碱性条件下水解速率比1-氯己烷快很多是由于邻基参与效应,故
邻基参与效应降低了2-氯二乙硫酸水解反应的活化能,C项正确;
D.C2H5SCH2cH20H中含有羟基,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故C2H5SCH2cH2cl的水溶性小于
C2H5SCH2CH2OH,D项正确;
故选Bo
13.将CO?和H?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3通入某刚性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平衡状态时CHQH的体积分数与温度、气体总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50
A.该反应AH<0
B.a点反应速率大于b点
C.无法计算a点的压强平衡常数J
D.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知,温度升高,CH30H的体积分数减小,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AH<0,A正确;
B.由于该反应是一个分子数减小的反应,温度相同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H30H的体积分数增
大,如图可知,a点压强大于b点,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则a点反应速率大于b点,B正确;
C.由于a、b两点的温度相等,故压强平衡常数相等,b点的总压已知,CH30H的体积分数已知,故能求
出压强平衡常数,即可得到a点的压强平衡常数,C错误;
eg)
D.随着反应的进行,c(CC)2)减小,以小。)增大,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
C(H2O)
故选C。
14.A'CoOy晶体的一种立方晶胞如图。已知:A1与0最小间距大于Co与。最小间距,x、y为整数,
两个“O”之间的最短距离为bn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l,y=3
B.Al周围最近的O原子数目为12
C.图中体心位置“保”一定代表Co
1343
D.晶体密度为币"
【答案】D
【解析】
【详解】A.黑球位于顶点,个数为8x^=1,白球位于面心,个数为6x^=3,⑤位于体心,个数为1,
82
由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化学式为A/COQ,即X=1,y=3,A正确;
B.Al与O最小间距大于Co与。最小间距,则黑球为AL白球为O,根据晶胞结构,1个A1原子共用8
个晶胞,每个晶胞使用3个面,每2个面重叠使用,则1个A1原子周围的O原子数为8x3xg=12,B正
确;
C.由B可知,因为Co,体心位置“保”一定代表Co,C正确;
D.根据晶体中2个白球间的距离为bnm,设晶胞的边长为2anm,
可知211111=^^11111=^^义10—7011,贝[]边长=2211111=^^义10-%111=拒6义10—7(:111,则晶胞的体积
V=(2anm)3=(回x10々『加3,最后晶体的密度为
134
----g
3
p=—=---------3-------=-----------1343——g-cm-D错误;
V(V2bx炉jcm3(V2bx炉j七
故答案为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二、非选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
15.某硫铁矿烧渣的主要成分是Fe2O3,还含有少量的CuO及单质Ag和Au,一种从该硫铁矿烧渣分离各
金属元素的工艺流程如下:
溶剂RH
]L含CuR2溶液-----胆研
滤液一隰滴卜-
①~~►水层
硫铁矿H2s。4
烧渣H.C.O.
HAuCL―-'-->Au
4③
滤渣1当步
+
滤漏渣冰2。—氨水.[Ag(溶NH/,R),]&AAg。
2++
已知:①加入溶剂RH后发生反应:2RH+CU^CUR2+2H;
+
@HAUC14=H+AUC1;O
回答下列问题:
(1)铁元素属于___________区元素,基态Fe?+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o
(2)步骤①的目的是o
(3)步骤②包含的操作是:取含CuR2溶液于分液漏斗中,,振荡静置后,分离出水层,
,过滤后洗涤晶体并干燥。
(4)步骤③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
(5)滤渣2的化学式为,完成步骤④可使用的试剂是(填序号)。
a.Cub.Ptc.HCHOd.H2SO4
(6)研究表明,HAuC'ZH?。受热分解得到Au的过程可分为四步,某实验小组称取一定质量的
HAuCl,ZH?。样品进行热重分析,固体质量保留百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写出
130.7〜1426C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0
3d
(2)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富集铜元素
(3)①.滴加稀硫酸②.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
(4)2AuCl;+3H2C2O4=2AUI+6H+8C1+6CO2f
(5)①.AgCl②.ac
130.7~142.6℃人
(6)HAUC14AUC13+HC1T
【解析】
【分析】硫铁矿烧渣中加入硫酸,氧化铁转化为硫酸铁,氧化铜转化为硫酸铜,过滤后滤液中含有铁离子和
铜离子,滤渣1中主要成分为Ag和Au,滤液中加入溶剂RH,铜离子与RH反应转化为CUR2,CUR2经过
系列操作得到胆帆。滤渣1中加入HNCh-NaCl溶金,Au转化为HAuCk,Ag转化为AgCl,HAuCk与草酸
反应生成Au,AgCl与氨水反应生成银氨溶液,最后转化为Ag。
【小问1详解】
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VID族,属于d区元素。基态Fe2+价电子排布式为3d6,轨道表示式为
3d
【小问2详解】
通过步骤①,Cu2+与RH反应生成了CUR2,通过分液得到含有CUR2的溶液和含有Fe3+的水层,实现了
CP和Fe3+的分离,从而达到富集铜元素的目的。
【小问3详解】
步骤②从CUR2的溶液中制取胆研,先取含CUR2溶液于分液漏斗,滴加稀硫酸使得
2RH+Cu2+QCuR2+2H+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将CuFb转化为铜离子,振荡静置后,分离出水层,再
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胆矶。
【小问4详解】
步骤③中AuCl;与草酸反应生成Au,Au元素得电子则H2c2O4失电子生成二氧化碳,结合原子守恒和电
+
荷守恒可知,离子方程式为2AUC1;+3H2c2C)4=2AUJ+6H+8Cr+6CO2t。
【小问5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溶金过程中Ag与HNO3先反应生成银离子,银离子结合NaCl中的氯离子生成AgCl沉淀,
则滤渣2化学式为AgCL步骤④将银氨溶液转化为Ag单质,Ag元素得电子则需要加入还原剂,Cu金属
活动性强于Ag,可与[Ag(NH3)2「反应生成Ag,Pt金属活动性弱于Ag,不与[Ag(NH3)4+反应,HCHO具
有还原性,能与[Ag(NH3)2]+反应生成Ag,硫酸中S己经是最高价态,不能与[Ag(NH3)2]+反应生成Ag,故
答案选aco
小问6详解】
设分解ImolHAuC^ZH2。,其质量为412g,得到第一步质量保留百分数减少17.48%,减少物质的摩尔
质量为412g/molX17.48%=72g/mol,故该过程减少的是水的质量,此时固体为HAuCk,继续加热,
130.7〜1426C时,减少物质的摩尔质量为412g/molX0.0886=36.5g/mol,因此减少的物质为HC1,此时固
130.7~142.6℃人
体为AuC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AUC14.二AUC13+HC1T。
16.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配置FeCL溶液,并探究其相关反应原理。
(1)配制FeCl3溶液。称量FeCl3-6H2O配制0.1mol/LFeCl3溶液。下图是“转移”操作的示意图,
图中的仪器包括烧杯和,其中的错误之处是o
向0.1mol/LFeCl3溶液中加入0.1mol/LKSCN溶液,将所得溶液分装于甲、乙试管中,完成实验I
和II。
【实验I】
(2)向甲试管中加入过量铁粉,铁粉溶解,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说明),滴加
(填化学式),可检验其中的Fe2+o
【实验H】向乙试管中加入过量铜粉,有白色沉淀生成。查阅文献,确定该白色沉淀为CuSCN。
查阅资料:a.CuCl与CuSCN均为白色沉淀;b.SCN-能被氧化为(SCN)2,(SCN)2的化学性质和卤
素单质相似;c.CtP+在还原剂和沉淀剂同时存在时会生成Cu(I)沉淀
【实验m】
(3)①向3mL0.1mol/LFeC"溶液中加入过量铜粉,振荡后静置。取清液于试管中,加入3滴0.1
mol/LKSCN溶液,迅速生成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同时还可观察到溶液
局部变红,其主要原因是O
②振荡试管,观察到白色沉淀变多,溶液红色逐渐褪去,请结合化学反应原理对该现象加以解释
(4)探究实验反思:实验II中,c(Cr)>c(SCN-),但生成CuSCN,并未得到CuCl,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答案】(1)①.100mL容量瓶②.不能直接向容量瓶中倾倒溶液,应该用玻璃棒引流
(2)①Fe+2Fe3+=3Fe2+②.K31Fe(CN)6]
2+
(3)2CU+4SCN-=2CUSCN;+(SCN)2②.(SCN)2具有氧化性,将Fe?+氧化为Fe3+③.振荡
试管,SCN-继续与CM反应导致沉淀增多,SCN-被消耗使得Fe3++3SCN-QFe(SCN)3平衡逆向移动,
溶液红色逐渐褪去
⑷Ksp(CuSCN)<Ksp(CuCl)
【解析】
【分析】配制O.lmol/LFeCL溶液,加入0.1mol/LKSCN溶液,将所得溶液分装于甲、乙试管中,甲
试管中加入过量铁粉,乙试管中加入过量铜粉,进行探究实验。
【小问1详解】
图中的仪器包括烧杯和100mL容量瓶,其中的错误之处是不能直接向容量瓶中倾倒溶液,应该用玻璃棒引
流;
【小问2详解】
甲试管中加入过量铁粉,铁粉溶解,其原因是Fe+2Fe3+=3Fe2+;检验其中的Fe?+可以用K3[Fe(CN)6〕;
【小问3详解】
①向3mL0.1mol/LFeCh溶液中加入过量铜粉,发生反应Cu+2Fe3+=Cu2++2Fe2+。振荡后静置,取清液
于试管中,加入3滴0.1mol/LKSCN溶液,迅速生成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4SCN-
=2CUSCN;+(SCN)2;同时还可观察到溶液局部变红,其主要原因是(SCN”具有氧化性,将Fe2+氧化为
Fe3+;
②振荡试管,SCN-继续与Ci?+反应导致沉淀增多,SCN-被消耗使得Fe3++3SCNUFe(SCN%平衡逆向
移动,溶液红色逐渐褪去;
【小问4详解】
实验n中,c(Cr)>c(SCN-),但生成CuSCN,并未得到CuCl,说明CuSCN的溶解度更小,即
Ksp(CuSCN)<Ksp(CuCl)o
17.Co基活性炭催化CH4-CO2重整不仅可获得合成气(CO与H2),还能同时消耗两种温室气体,回答
下列问题:
(1)CH4-CC>2重整反应为CH4(g)+CC)2(g)=2CO(g)+2H2(g)△乜>0,相关物质的燃烧热数
值如下表所示:
H
物质CH4(g)co(g)2(g)
燃烧热
abc
AH/(kJmor')
该催化重整反应的kJ.moL(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从热力学角度考虑,有利
于合成气生成的条件是(填“高压”或“低压”)。
(2)控制温度为T℃,总压为5.0MP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CH4与2moiCO2及催化剂进行重整
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为20%,CH4的平衡转化率为,平衡常数Kp=
_________(MPa)2o
(3)常压条件下,将等物质的量的CH4与C。?充入密闭容器,同时存在以下反应:
①CH4(g)+CC)2(g)=2CO(g)+2H2(g)AH,
②CH4(g)=《s)+2H2(g)AW=+75kJ-mol1
1
⑧CO2(g)+耳(g)=CO(g)+H2O(g)AH=MlkJ♦moF
1
④2CO(g)=C(s)+CO2(g)AH=-172kJmol
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组成如图,曲线m和n中,表示CO的是-在900℃之前,m曲线明
显处于表示H2的曲线上方,原因是o
0.5
各0.4
组
分
体0.3
积
分0.2
数
0.1
0
4006008001000
温度/℃
(4)以Co作催化剂,利用合成气制备烧类物质的反应机制如下:
催化剂表面
根据图示,利用该反应机制合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合成乙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填序号)。
a.反应物吸附过程只断裂极性键
b.C-C偶联过程中只形成非极性键
c.整个反应过程中无极性键生成
【答案】(1)(a-2b-2c)②.低压
(2)①.37.5%②.0.55
(3)①.m②.温度低于900℃时,温度升高有利于反应③正向移动,反应③既消耗H2,又生成
CO
(4)①.4H2+2CO-2~>CH2=CH2+2H2O②.b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CH4(g),CO(g)、H2(g)的燃烧热数值可知①CH4(g)+2C)2(g)=CC)2仅)+2珥。(1)
1-1
AH^akJ-moF;②CO(g)+g()2(g)=CC)2(g)AH2=bkJ-mol;③H2值)+3。2伍户凡。。)
△&=ckJ-mo『;由盖斯定律可知,可得①-2x②-2x③可得CH4(g)+CC)2(g)=2CO(g)+2H2(g)
AH]=(a-2b-2c)kTmolT;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从热力学角度考虑,有利于合成气生成的条件
是低压。
【小问2详解】
根据已知条件列出“三段式”
CH4(g)+CO2(g)=2C0(g)+2H2(g)
起始(mol)1200
转化(mol)XX2x2x
平衡(mol)1-x2-x2x2x
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为--=20%,解得x=0.375mol,CH4的平衡转化率为二一—xlOO%
3+2xImol
22
0.75ce0.75
------x5MPaX------x5MPa
3.753.752
=37.5%,因控制总压为5.0MPa,则平衡常数K二=0.55(MPa)o
pL6250.625
------x5MPax--------x5MPa
3.75-------------3.75
【小问3详解】
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②-反应④可得反应①CH4(g)+CC)2(g)=2CO(g)+2H2(g)
AH!=+75kJ-mol-1+172kJ-moF1=+247kJ-moF1,反应①和反应③是吸热反应,反应④是放热反应,
升高温度反应①和反应③正向移动,反应④逆向移动,CO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表示CO的是m,900℃之
前,m曲线明显处于表示H2的曲线上方,原因是:温度低于900℃时,温度升高有利于反应③正向移
动,反应③既消耗H2,又生成CO。
【小问4详解】
根据图示,利用该反应机制合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4H2+2CO—CH2=CH2+2H2O0
a.根据图示,反应物吸附过程断裂了H-H非极性键和碳氧极性键,a错误;
b.根据图示,C-C偶联过程中只形成C-C非极性键,b正确;
c.根据图示,整个反应过程中有O-H极性键生成,c错误;
故选b„
18.艾莎利酮(化合物J)对治疗高血压、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有较显著的效果。以下是合成化合物J的一种
合成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0
(2)D的结构简式为o
(3)F转化为G中(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为。
(4)G转化为I的反应类型为,I中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5)下列关于以上合成路线的说法错误的是0
a.可用澳水鉴别A和甲苯b.E分子中采用sp3杂化的碳原子数为3
c.G与浓硫酸共热可发生消去反应d,加入试剂NaBH4可将I转化为J
(6)由A和B生成C的第一步是利用碱脱去B中亚甲基上的氢,生成碳负离子。实验表明采用叔丁醇钾
提供碱性环境时比采用甲酸钠的产率更大,原因是o
(7)化合物X是C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有-NH2,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四组峰,且能与FeCb溶液发
生显色反应。则X可能的结构为
【答案】(1)2-丁烯酸甲酯
(2)+CH30H
(4)①.取代反应②.羟基和酰胺基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武汉车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度电子产品分期购买与售后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人事代理与员工薪酬福利调整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授权合同签订委托书规范3篇
- 2025版新能源汽车租赁与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合作框架协议3篇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垂直旋转模块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TGV玻璃芯基材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版城市更新项目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成都市二手房交易合同范本 正版官方规范修订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队运输保险合作协议3篇
- 小学六年级数学100道题解分数方程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 社区获得性肺炎护理查房内科
- 浅谈提高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策略
- 药品储存养护知识大全
- 新版药品批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大全
-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无锡万象城
- 浙大一院之江院区就诊指南
- 离婚协议书电子版下载
- 相似三角形判定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mydreamjob作文教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