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06脉络结构、建议启示与文本特征1.考点分布2021-2024新课标Ⅰ卷(含2023四省、2024九省命题)类型时间主观题新课标Ⅰ卷20244.材料多处使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4分)5.请根据材料谈谈《论持久战》对我们“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启示。(6分)新高考Ⅰ卷20214.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2020-2024新课标II卷年份卷别题目2023新课标Ⅱ卷4.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2021新高考II卷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2020新高考II卷5.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2.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命题规律】简答题的命题规律主要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整合、理解、分析和概括。表现为要点概括、思路梳理等,并能够用简明、准确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二是关系(观点与材料之间、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分析。表现为对语句或论据的作用分析。三是材料观点态度的把握,以及对观点的推理、质疑和迁移应用。表现为运用材料中的观点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备考策略】1.重视教材研读以五册教材为本,在课堂教学中切实培养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提高理解文本的能力,指导学生提取文章有效信息,梳理文章思路与主要观点。2.拓宽阅读视野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科技发展新动态。加强具有学术性的、有深度的、有逻辑性的文章的阅读训练。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并系统归纳文本类型,构建基础知识框架,以形成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3.重视技巧培养信息类文本的阅读方法应有别于文学类文本,信息类文本的阅读工具性、方法性更为突出,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思维导图等形式,提高阅读的速度与质量。考点精讲01:分析论证(行文)脉络与结构对于文章论证(行文)思路的考查,会根据文章本身的特点,有不同的问法,如问文章的行文脉络(思路)、论证思路、论证结构等。答题时要注意这几种问法的区别:行文脉络(思路)是一个相对比较大的概念,任何一篇文章都有行文脉络(思路),行文脉络(思路)即作者的写作思路。论证思路是一个相对比较小的概念,一般是指为阐述自己的观点,按照一定条理加以解释和证明的过程,在解释和证明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论证方法。论证结构指论述性文本的基本结构,分析论证结构着眼于文章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组合方式、结构特征。作答区别行文脉络(思路)重在梳理文章的内容层次,答题时注意使用体现行文思路或顺序的词语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来串联各层内容。论证思路重在梳理观点是如何论证的。①紧扣议论文的一般思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来梳理,如开篇通过什么方式提出了什么观点或论题,然后本论部分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运用哪些论证方法展开论证,最后得出什么结论或提出怎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等。②运用能显示论述文特征的词语来概括,如“提出.论点”“阐述”“推论”“得出结论”等。③使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或者“从...到”一类表起承转合关系的词语,表现出文章的思路。论证结构重在分析文章外显的结构特征。答题时首先应指出论证结构(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总分式等),然后阐释每部分是怎样体现这样的结构的,比如每部分之间如何体现递进、如何体现对照、如何体现总分关系。(2021年·新高考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网络空间是将人群聚集起来的一种新型社会空间,更是年轻一代学习、娱乐和交往的平台,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简言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络行为是由网民的观念意识引导的,而文明的网络行为是在一系列文明的观念意识支配下形成的。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网络规范必不可少,这已是共识。但需要有什么样的规范,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底线伦理或“负面清单”是共识性最强也是最起码的网络行为规范,通过明确“不能做什么”来列出的网络行为负面清单,通常也是有法律强制性的禁区,构成最低层次的网络道德规范。归纳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五不”来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或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单。不伤害——网络行为者既不要有意作恶,也不能无意为恶,如在网上进行攻击、谩骂,诋毁他人的名誉,或侵犯他人的安全、自由、隐私和利益等。不偷盗——在网络信息空间中,要像对待现实世界中的商品一样,以合法合规的方式获取所需的信任,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不道德行为。不造假——每一个网民要从不进行信息造假做起,确保自己在网上发送的信息是真实的,尤其是自媒体,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编造耸人听闻或哗众取宠的谣言。不浪费——即不发生信息浪费的行为,向网络发送垃圾信息不但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也会耗费网民的时间和精力。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不盲从——上网时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不轻信网络谣言而上当受骗,没有造谣的网民,就没有网谣的市场,网民就不会被网络污染的策划者所利用,不会不明真相卷入人肉搜索或网络围攻。底线意识主要是从否定性的角度确立了网络中能做什么;而一旦在网络空间中产生了行为,无疑就是开始了“做什么”,只要有行为,就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去主导人的行为,于是就有了肯定意义上的网络行为意识。其中,做到平等待人或尊重他人可以说是形成积极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而这种基准意识可以通过“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来具体体现。所谓“等效意识”,就是当线上虚拟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要将其视为与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所谓“反身意识”,可以说是等效意识在自我和他人关系上的延伸,即一个人的不当行为有可能损害到他人时,转换视角去设想当自己是这种行为的受害人时会有什么样的切身之痛,有了这样的反身意识,就会自觉抵制许多不良的网络行为,就不会到网上去传播谣言。“价值意识”在网络行为中有多方面的体现:第一,它表现为对他人信息劳动的价值认同,比如尊重知识产权;第二,重视信息内容的文化意义,从而积极传播内容健康的信息;第三,意识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价值负载,从而关注信息技术使用的道德效应。由于技术普遍是负载价值的,不当使用网络可能会产生出负价值,如对网络游戏的沉迷会耽误学业和事业,此外,网络是“内容为王”的空间,是各种思想交锋的新的疆场,青年人尤其是被争夺的对象。因此,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而言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契约意识”就是要具有信息契约精神。网络空间中,在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中新出现了大量的利益分配乃至利益冲突问题,冲击了传统的信任机制,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规范各自权利和义务成为重构信任机制的重要方式之一。当作为未来希望的青年一代在网上讲诚信、守契约、服从大局时,网络中新的信任机制可随之形成。(摘编自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1.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答案】文本采取了总分式论证结构。首先指出制定和遵守相应的网络规则的必要性;然后亮出观点,引导青年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接着从“底线意识”的角度论述“五不”的内容;再从“基准意识”的角度论述“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的具体内容。【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文章开头先指出制定和遵守相应的网络规则的必要性,“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接着从青年人的角度提出论点,“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然后从“不能做什么”的底线意识角度论述“五不”的具体内容,“归纳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五不’来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或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单”,这“五不”分别为“不伤害”“不偷盗”“不造假”“不浪费”“不盲从”;接着从“能做什么”基准意识角度论述“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的具体内容。可见文本采取了总分式论证结构,层次清晰,逻辑严密。(2021年·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莱辛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摘编自朱光潜《诗论》)材料二:《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里的“物”是“事”的同义字。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能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图》:“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崒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四为他“止能画一声”。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写“三声”,寓意精微,就是莱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画家画“一水”加“两崖”的排列易,画“一”而“两”,“两”而“三”的连续“三声”难。(摘编自钱锺书读《拉奥孔》)2.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答案】材料一围绕莱辛《拉奥孔》提出的“诗画异质”观,从缘由、推论到结论,纵向展开,引述其观点,并结合作者个人的理解,以举例、引证的方法加以阐释;②材料二点出莱辛“诗画异质”的核心观点后,以札记形式列举中国古人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讨论,与莱辛观点形成照应。【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论证思路的能力。材料一先以莱辛的著作《拉奥孔》来引出论点“诗画并不同质”,接着概述史诗内容和莱辛对比史诗中对拉奥孔被蛇缠绞的描写与雕像中的三点不同来得出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接着是作者阐述自己对莱辛观点的理解,“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并各自举例论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紧跟着针对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进行了解答,即“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采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式,通俗易懂。材料二的作者是把莱辛的观点与中国古人的观点进行对比,首先提出“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接着引用中国古人对于绘画和诗歌的议论来证明该观点,指出中国古人划分“丹青”和“雅颂”的界限是一善于状物一善于记事。接着分析莱辛的议论更加深刻,他“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而该观点在中国古代中也有例子可循,举例沈括质疑王维可以通过图画看出乐曲处于那个节拍,提出“凡画乐,止能画一声”的观点,又由此联想到唐诗“欲作三声出树难”的理解,通过这些例子,证明“菜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的观点。把中西方艺术观点进行横向对比,突出画作不能表现时间上的“后续”的特点。(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20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颉刚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1935年,《禹贡》开始以TheChineseHistoricalGeography(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标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材料二: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即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新一个阶段。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而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变,时间之漫长达到十万至数千万年;我国许多城市的兴起距今已有1000年,而像武汉如从原始部落聚居算起,距今已达4000~5000年,从原始城址的出现算起距今也有3100~3600年。这种形成的演变过程,只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探寻出规律性的内容。有了客观的规律,方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3.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答案】①首先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以古代地理文献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②进而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对比,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③按年代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在现代以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行文思路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原文,结合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思路。在划分层次时重点关注观点句,看段落中是否有分论点。第一段,分析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第二段,以《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为例,介绍历史地理学,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第三、四段,介绍沿革地理产生的原因和发展情况。第五段,比较历史地理学与沿革地理的区别,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第六段,论述了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发展过程和改革开放后的研究成果。(2024·湖南益阳·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作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早完整而系统的文学理论著述,陆机的《文赋》同《文心雕龙》《诗品》《沧浪诗话》等中国古代经典文论,是建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理论资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现代命题。例如,《文赋》对“艺术想象”问题的相关论述早于意大利批评家马佐尼的《〈神曲〉的辩护》1300多年,而它对言、象、意传统命题的拓展及其所对应体现的文本、世界、作者的三维关系,更是遥遥领先于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出的“文学四要素”。《文赋》对“想象”问题的论述展示了在文学创作活动中作者、文本与世界三者之间的辩证转化关系,并呈现出如下特征。其一,想象始于“观”。关于想象在写作构思中的样态和作用;陆机在《文赋》中有具体且富有原创性的论述,为后来刘勰《文心雕龙》中的“神思”说奠定了基础。陆机认为,想象始于“伫中区以玄览”,“伫”的致静与“玄览”的灵动既相对应又相统一。“伫”(或“佇”)即“久立”,蕴含长久孤独思索之意,它以“立”的姿态,表明创作者“致虚极,守静笃”的主动性;其与庄子“形似槁木,心如死灰”的“隐机而坐”具有本质的不同,庄子体于道,陆机致于言。因此,“虚静”应是创作构思的必要步骤,而非目的本身;以静“致”动,静以养“思”,“伫立”是为了。更深刻细微地“玄观”宇宙;文学创作的“艺术想象”正是从“观”万物并作、“瞻万物而思纷”开始的。其二,想象经于“游”。想象始于“观”,还必经于“游”,方可从“眼”入“心”。在中国哲学中,“游”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诸如孔子的“游于艺”、庄子的“逍遥游”、屈子的“浮游求女”等不同的思想面向,这种复杂性对《文赋》有明显的影响痕迹。陆机认为艺术想象的过程细微精妙,他强调“收视反听,耽思傍讯”,就是要摒弃外物之累,消除二元对立,实现物我合一的状态。在这里,“我”不再是观物的主体,而是与物同游、化合为物的精神显现。而“心游万仞”则是指物我合一的想象、遨游乃至沉思过程,对于这种精神游历状态,庄子“吾丧我”的描述更为形象。所不同的是,陆机强调鲜明的“存我”意识,因为《文赋》的写作目的是论述文学创作何以可能,只有“存我”才能实现从“物象”到“我思”的写作转化。因此,《文赋》的“艺术想象”与庄子的以想象活动实现审美超越属于不同的问题场域,应分别对待。把外物之“观”转化为内心之“游”,实现从外到内的根本转变,这种转变对于文学创作具有决定性作用。写作如牛马反刍,若没有外“观”之积累,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容易陷入“玄想”漫思之中,无法形成艺术之“象”;而没有内心之“游”,则无法摆脱“为文造情”的外在功利,无法实现“游于艺”的艺术欣赏,更无法达到“逍遥游”之“取象言道”的境界。其三,想象即“赋形”。对于文学创作而言,以物我两忘的融合状态促发想象思维是重要的准备阶段,但不能止于此。想象是关于某种“象”的思,在创作者的想象活动中,其所想之“象”必然要不断清晰化、具象化、立体化,亦即想象的“赋形”。伴随着“情”的逐渐条理有序与理性化,寓身于情思的“物象”如漂浮散漫的片片白云,聚集成特征鲜明的具体“意象”。此“意象”已经不是观物之视、观物之闻的外在“物象”,而是转化成“胸中之竹”的“意中之象”,从“眼前之竹”到“胸中之竹”的转换性实现,体现了从“物”到“意”的真正蜕变,文学创作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因此,《文赋》中“想象”何以可能的命题呈现出文学创作构思的具象化过程,想象是从“物象”到“意象”的“赋形”转化过程。其四,想象需“以言行事”。与西方强调纯粹的想象不同,陆机的艺术想象更为推崇如何“成文”这一具体目的,换言之,想象需“以言行事”。这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想象促使言说,并最终以言说的方式呈现出来;其二是想象本身即言说,想象以语言为基础。具体而言,文学写作最终以语言文字呈现,想象在兴“意”、聚“象”、成“言”等全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从思到言,过程曲折艰难,“于是沈辞弗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一方面,通过运思活动来进行语言表述,虽然如重渊之中游鱼衔钩般不易,但终能穿破层云,准确击中飞鸟,进而实现文与思的协调,“沈辞”与“浮藻”在此均可指“意”形于“言”的过程;另一方面,“沈辞”与“浮藻”以“思”之顺畅、“言”之凝涩形成鲜明对比,从“沈辞”走向“浮藻”,体现出“思”在其中的根本促发作用。以“思”促“言”,还需要兼收并蓄、推陈出新,“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荡涤文思是为“以言行事”做充分准备,文学想象的最终目的是写作。总之,文学写作是言、象、意的辩证统一过程。写作赋予抽象物以具体形态,面对无声物则给它以声响,言、象、意在这一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的过程中协调共鸣;以“至小”之文统摄“至大”之辽阔神思,“言”既是“思”展现的载体,又构成“思”的内在根据。同时,“思”以“言”为基础,又以“言”为表征。(摘编自彭成广《〈文赋〉:“想象”何以可能》)1.请简要概括“想象经于‘游’”部分的论述思路。【答案】首先指出想象经于“游”的必要性,接着指出“游”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及其对《文赋》的影响,然后具体分析陆机的观点及其与庄子观点的区别,最后论述把外物之“观”转化为内心之“游”对于文学创作的决定性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结合“想象始于‘观’,还必经于‘游’,方可从‘眼’入‘心’”可知,首先指出想象经于“游”的必要性;结合“在中国哲学中,‘游’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这种复杂性对《文赋》有明显的影响痕迹”可知,接着指出“游”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及其对《文赋》的影响;结合“陆机认为艺术想象的过程细微精妙…..对于这种精神游历状态,庄子‘吾丧我’的描述更为形象”可知,然后具体分析陆机的观点及其与庄子观点的区别;结合“此‘意象’已经不是观物之视、观物之闻的外在‘物象’,而是转化成‘胸中之竹’的‘意中之象’,从‘眼前之竹’到‘胸中之竹’的转换性实现,体现了从‘物’到‘意’的真正蜕变,文学创作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可知,最后论述把外物之“观”转化为内心之“游”对于文学创作的决定性作用。考点精讲02:建议与启示这种题型一般考查学生的两种能力,一是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筛选概括的能力,二是考查其对问题的判断和探究能力。设问方式材料中的……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给出几点建议。解题步骤步骤一:先明确解答核心步骤二:对文章进行梳理,分析核心事件,总结核心观点步骤三:结合具体情境,提炼要点,迁移探究(2024·河北·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关于全球变暖的辩论也许是关于竞争性真相最为激烈的斗争。人类生成的二氧化碳正在大气中累积,形成类似于温室的屏障,将之前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能留在地球上。这个关于全球变暖的可以观测和测量的故事已经得到了大众普遍接受。不过,之所以我们试图对出行方式、能源生成方式和生活方式做出如此巨大的改变,是因为这个事情还有下文,即我们的气候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其可能产生的有害影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计,2081年到2100年的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比1986年到2005年高出0.3℃到4.8℃。这个范围很宽,它同时考虑了关于良性未来和灾难性未来的预测。为什么专家的观点存在如此巨大的不确定性?根据预测,二氧化碳本身不会导致气温大幅上升。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说法,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加倍,地球温度会上升大约1.2℃。这不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关于气候剧烈变化的预测来自第二个放大因素——大气中水蒸气增加导致的升温效应。温暖的空气可以留住更多水蒸气。温度每上升1℃,水蒸气浓度就会上升大约7%。所以,二氧化碳导致的一点点升温会明显提升大气湿度。由于水蒸气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因此它会使未来二氧化碳本身导致的升温效应提高两倍以上。水蒸气还会形成云层,云层既可以捕捉地球辐射,促进升温,又可以将太阳光反射回太空,阻碍升温。总体而言,云层具有净冷却效应。不过,不同类型的云层具有不同的效应,较低的层积云通常具有冷却作用,又高又薄的卷云则具有升温作用。所以,如果更多水蒸气形成低海拔云层,它们就可以减少或抵消水蒸气的升温效应,而高海拔云层的增加则会加剧升温效应。不过,水蒸气的增加不一定意味着云层的增加。实际上,研究发现,更加潮湿温暖的大气可能会同时减少低海拔和高海拔云层(这对降水和干旱具有令人担忧的影响)。高空和低空云层的相对状态将决定云层的总体效应是升温还是冷却。气候学家目前认为,云层对于温室气体升温效应的总体影响是略微正向的,即放大二氧化碳的效应。不过,虽然科学家尽最大努力模拟未来云层的行为,但是大多数人都承认,这种模拟目前的可信度并不高。云层变化模式对于全球温度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这使长期气候预测变得更加困难。这种不确定性是科学研究的标准特征。这并不意味着全球变暖的预测是错误的;它也没有提示我们不应该立即采取行动,因为我们较为悲观的预测可能是正确的。不过,这的确证明了许多竞争性真相可能存在于辩论的两极。试图提高气候预测质量的科学家常常会陷入困境。即使温度的确会明显上升,一个问题依然存在:不是每个人都承认温度上升对我们有害。这种分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所模拟的全球系统难以想象的复杂性。飓风的频率和强度是否会上升,就像哈维、艾尔玛和玛利亚暗示的那样?为北欧带来温暖气候的热盐环流是否会受到破坏?永久冻土的融化是否会将大量二氧化碳储备释放到大气中,加速全球变暖?干旱和作物减产是否会导致大规模移民和战争?海平面上升是否会威胁到沿海城市?没有人能做出明确回答,因此许多可信度不高的场景得到了宣传。呈现在合适背景中的部分真相可以有效地暗示未来的可能性。2017年美国《气候科学特别报告》称,“相对有力的证据”表明,人为因素促成了2003年的欧洲酷热期和2013年的澳大利亚酷热期。报告还发现,一些风暴类型“表现出了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变化”。报告也承认,这种联系还没有得到充分理解。不过,部分真相也曾得到辩论双方的夸大,以支持对于未来的恐惧或满足态度。一些气候怀疑者提出了“温暖的未来更加美好”的预测。被选为环境保护局转型领导人的游说家迈伦·埃贝尔写道:“死于寒冷的人会减少。”他还表示:许多地方的生活会变得更加愉快。萨斯卡通的一月气温可能只有零下10℃,而不是零下20℃。我想,如果明尼阿玻利斯的冬天变得更像堪萨斯城的冬天,抱怨的人就不会很多……对于老弱人士来说,温暖的天气显然更加健康,更加令人愉快。所有这些可能都是真的,但它无情地忽略了炎热地区数十亿人的命运。科学记者马特·里德利认为,地球最近的绿化——多个生态系统观测到的植被增长——是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对于经济和环境的一个重大好处。他指出,二氧化碳是植物的重要原材料:农民会定期提高温室里的二氧化碳浓度,以刺激植物生长。里德利认为,未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长会使农场和雨林受益。不过,在考虑这个乐观预期的同时,我们需要权衡混乱的天气模式为农业区带来干旱、风暴和洪水,破坏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可能性。2017年9月,飓风“玛利亚”抹去了波多黎各的大部分雨林,毁掉了岛上多达80%的庄稼。如此强烈的飓风可能就是气候变化促成的。所有这些预测基于许多当前变量,它们与其他变量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而且并不总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如果小幅调整某个变量或某种关系,预测结果就会发生剧烈变化。我们可以考虑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有声望的科学家很少愿意谈论将要发生的事情。(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刘清山译)关于全球变暖的辩论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和启示?请结合原文简要说明。【答案】①关于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具体原因,还有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我们应加强研究,提高气温变化模拟的可信度和气候预测的质量。②对于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影响,我们要客观全面地看待,不可过分悲观或过分乐观地预测未来,要依据事实,尊重规律,权衡利弊。③人为因素是造成气温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应采取有效行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加强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解析】①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计,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要高出0.3℃到4.8℃,范围很宽,接着便进行分析,考虑的因素有二氧化碳,但这个不是主要的,重点应该关注大气中的水蒸气,它是强效温室气体,在未来它本身导致的升温效应提高两倍以上。而水蒸气还可能形成不同类型的云层影响温度的变化,由此可知气温变化宽度大受多种因素影响,因而不确定就很大,所以我们要提高加强研究,提高气温变化模拟的可信度和气候预测的质量。②原文“它也没有提示我们不应该立即采取行动,因为我们较为悲观的预测可能是正确的。不过,这的确证明了许多竞争性真相可能存在于辩论的两极。”文中科学记者马特·里德利的观点,可知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对于经济和环境的一个重大好处,未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长会使农场和雨林受益等可知,对于气候变暖我们存在或积极或悲观的预测,对此我们应该客观对待,尊重事实,从实际出发。③“我们需要权衡混乱的天气模式为农业区带来干旱、风暴和洪水,破坏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可能性。……”,可知人为因素是造成气温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应保护环境,低于自然灾害,实现可持续发展。(2024·辽宁辽阳·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近些年来,国人常以汤显祖与英国莎士比亚并称,除二人都逝世于同一年(1616年)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受汤显祖《牡丹亭》的影响,国人以汤氏为中国传统戏剧之代表。在沈德符《顾曲杂言》中,有此一说:“汤义仍(汤显祖)《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此断语为《牡丹亭》评论之经典。一是确立了《牡丹亭》在戏曲史上的地位,即上续《西厢记》,下接《红楼梦》之文学经典谱系。二则证实了《牡丹亭》彼时之影响,并确立了后世评价《牡丹亭》的基调。当代研究昆曲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均认为,在明代中后期充满争辩的语境里,汤显祖的思想趋于“异端”,他师从于明代哲学家、文学家罗汝芳,受高僧达观影响,他提出“情”之说,以对抗主流之理学。这一点,由《牡丹亭》的“题词”可窥见端倪:“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考谈生也。“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在陈均教授的解读里,这段文字是汤显祖《牡丹亭》的题旨,即“情”与“理”的关系。事实上,在《牡丹亭》中,杜丽娘生死之间的“三生之情”,恰是汤显祖思想的塑造历程。有研究者称,此剧的蓝本,并非“题词”里所言之事,而可能来自话本,如《杜丽娘记》。但话本《杜丽娘记》不过是一出普通的才子佳人的类型剧,其生死转换,也并无惊奇之处。其最终能由庸常的《杜丽娘记》升级为极富艺术含量的《牡丹亭》,全在于汤显祖充满想象力的改写,增添了诸多奇诡细节,从而造就了一部惊心动魄的传奇。二《牡丹亭》大约于万历二十六年写就,之后迅速流传开来。其创作者汤显祖正身处宋明理学的笼罩中,对“至情”的讴歌,似乎是最可行的路径,故而《牡丹亭》特意凸显了因梦生情的爱情线索。但很显然,它并非该剧的核心主旨,而是一种来自观众的自然选择。其时的汤显祖已经49岁,艺术思想与理念都已成熟,在此情境下创作的《牡丹亭》,自然不是“爱情”两个字所能涵盖的。譬如杜丽娘破棺而出,死而复生,刚烈且充满抗争的意味。昆曲学家陆萼庭就曾根据《申报》和《字林沪报》上的广告得知,清末上海上演的昆曲《牡丹亭》,尚有《劝农》《学堂》《游园》《堆花》《惊梦》《离魂》《冥判》《拾画》《叫画》《问路》《吊打》《圆驾》十二折。其中《劝农》以老生当行,如今已经鲜少看到;《问路》以净、丑当行;《吊打》以小生、老生当行。这一论述或许可以给《牡丹亭》的后继研究者予以新的启发。在过去各种版本的《牡丹亭》中,大多剥离了汤显祖笔下另外两条贯穿线,也很少能够令人领悟到杜丽娘和柳梦梅所处具体时代的背景。事实上,汤显祖在《虏谍》《牝贼》《缮备》《淮警》《移镇》《御淮》《寇间》《折寇》《围释》等诸多篇幅中都铺排出金朝屡犯南宋边境、战乱频发的现实背景,此外,《谒遇》《耽试》等还直白地披露了官场的政治生态。三关于《牡丹亭》的流传,汤显祖本人曾有言:“玉茗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牡丹亭》的传播,也是一部传奇。因其原非昆曲,昆改本甚多,吕玉绳、冯梦龙、沈璟、臧晋叔等都曾做过改编。汤显祖之异于他人处,在于文辞,音律为其短,甚至常有不合律之处。因而,阅读《牡丹亭》之逸闻甚多,《红楼梦》里甚至有林黛玉听《惊梦》之“原来姹紫嫣红”之曲的描写。《牡丹亭》甫一问世,便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使有眼光的出版商获得一个发财的畅销书目。所谓“《牡丹亭》甫就本,而识者已口贵其纸,人人腾沸”。从明代万历年间直到清朝末年,《牡丹亭》行世的版本在三十种以上。这五花八门的版本,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全本”,即按汤氏原作五十五出,出目齐全;一类是改窜本,或删或并或改,已经改变了汤氏剧作的原貌。汤显祖生前和身后,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人对《牡丹亭》感兴趣,与王阳明不无关系。正德、嘉靖两朝的交接时期,王阳明心学兴起。王阳明将“良知”赋予每一个有生命的个体,论证人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王阳明心学高扬主体精神,反对盲目崇拜经典和偶像,主张用自己的头脑和灵明去审视一切。王阳明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王阳明心学像一颗精神原子弹。由它掀起的个性思潮冲击了思想文化的各个领域。它直接推动了晚明文艺领域尊情崇俗的风潮。在汤显祖生活的晚明时代,俗文艺空前繁荣。小说、戏曲、民歌、说唱等都有辉煌的成果。在嘉靖、隆庆以后,昆曲成了文人雅士们追逐的热门。文人雅士们认真地读《牡丹亭》,一本正经地发表自己的感想和意见,还让出版商把这些感想和意见刻在书里。(摘编自杨道《<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曲》)《牡丹亭》一问世就得到了广泛传播,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牡丹亭》的创作成功给我们哪些启示?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要分析。【答案】①伟大作品的创作者要有站在时代前沿的伟大精神。在明代中后期充满争辩的语境里,汤显祖的思想趋于“异端”,他提出“情”之说,以对抗主流之理学,《牡丹亭》就是他先进思想的实践。②文学创作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王阳明掀起的个性思潮直接推动了晚明文艺领域尊情崇俗的风潮,《牡丹亭》顺应了这一风潮,得到了人们的喜爱。③伟大的作品要有广阔宏大的背景。《牡丹亭》描绘了杜丽娘与柳梦梅二人之间感人深切的生死爱情,同时铺排出金朝屡犯南宋边境、战乱频发的现实背景,还直白地披露了官场的政治生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①伟大作品的创作者要有站在时代前沿的伟大精神。“当代研究昆曲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均认为,在明代中后期充满争辩的语境里,汤显祖的思想趋于‘异端’,他师从于明代哲学家、文学家罗汝芳,受高僧达观影响,他提出‘情’之说,以对抗主流之理学”,在明代中后期充满争辩的语境里,汤显祖的思想趋于“异端”,他提出“情”之说,以对抗主流之理学,《牡丹亭》就是他先进思想的实践。②文学创作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王阳明心学像一颗精神原子弹。由它掀起的个性思潮冲击了思想文化的各个领域。它直接推动了晚明文艺领域尊情崇俗的风潮。在汤显祖生活的晚明时代,俗文艺空前繁荣”,王阳明掀起的个性思潮直接推动了晚明文艺领域尊情崇俗的风潮,《牡丹亭》顺应了这一风潮,得到了人们的喜爱。③伟大的作品要有广阔宏大的背景。《牡丹亭》有“对‘至情’的讴歌”,但不仅限于此,“在过去各种版本的《牡丹亭》中,大多剥离了汤显祖笔下另外两条贯穿线,也很少能够令人领悟到杜丽娘和柳梦梅所处具体时代的背景。事实上,汤显祖在《虏谍》《牝贼》《缮备》《淮警》《移镇》《御淮》《寇间》《折寇》《围释》等诸多篇幅中都铺排出金朝屡犯南宋边境、战乱频发的现实背景,此外,《谒遇》《耽试》等还直白地披露了官场的政治生态”,《牡丹亭》描绘了杜丽娘与柳梦梅二人之间感人深切的生死爱情,同时铺排出金朝屡犯南宋边境、战乱频发的现实背景,还直白地披露了官场的政治生态。考点精讲03:分析文本特征这种题型一般考查学生对不同类型的信息文本的特点的掌握情况,以及相对专业的理论的理解能力。设问方式核心词往往有“……性”或“……化”,如“科学性”“文学性”“科普性质”“普及性”“对象化”等。解题步骤步骤一:筛选文中信息,明确概念内涵步骤二:结合具体文本进行分析(2024·四川成都·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你的身体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睡觉?是你大脑深处的24小时生物钟发射出的信号。生物钟会制造出循环的昼夜节律,让你在夜晚和白天的常规时段感到疲倦或清醒。但它也控制着其他的节奏模式,包括你偏好的饮食时间、你的心情和情绪、产生的尿量、核心体温、代谢率,以及多种激素的释放。很显然,在比赛中打破奥运会纪录的可能性与一天中的时间段有关,这并非巧合。破纪录的可能性会在人类昼夜节律的自然高峰(下午的早些时候)达到最大极限。即使是出生和死亡的时间也证实了昼夜节律的存在,因为维持生命的关键代谢、心血管、体温和激素水平等波动过程,都是由昼夜节律这个生物起搏器所控制的。早在我们发现这个生物起搏器的很久以前,就有一项巧妙的实验得出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果:时间静止至少对于一株植物来说。含羞草的叶子会在白天追随天空中太阳的弧形轨迹,到了夜晚会像枯萎了一样垂下。第二天早晨,叶子又会像伞一样张开,如往常般茁壮。这种特别的植物吸引了法国地球物理学家德梅朗的注意。当时许多人认为,植物的舒张和收缩行为完全由对应的日出日落决定,但这个设想被德梅朗推翻了。他将含羞草放置在户外环境中,叶子在白天的光照下舒张,并随着黑夜的降临而收起。将含羞草置于一个封闭的盒子里,白天,尽管植物不能接收到自然光照,它仍然表现得好像沐浴在阳光下一样,叶子扬扬得意地舒展着;而夜幕降临时,即使没有收到任何日落的讯号,它也垂头丧气地收起叶子,整夜保持着叶子下垂的状态。这是一个颠覆性的发现:生物实际上有自己的时间节律,并不是单纯听从太阳的节奏性指令。人类也有类似的体内昼夜节律。1938年,芝加哥大学的纳塞尼尔·克莱德曼教授与他的研究助理布鲁斯·理查森共同进行了一项较为极端的科学研究。他们去到肯塔基州的猛码洞里,这是地球上极深的洞穴之一——事实上,由于过于深邃,它的最深处完全无法探测到阳光渗透。他们一共在黑暗中度过了32天。除了积攒了浓密的面部须发外,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了两大突破性的发现。第一个发现是,人类会在阻绝外界阳光的情况下,形成自己的内源性昼夜节律,也就是体内自我生成的节奏。克莱德受和理查森都没有随机地醒来和入睡,而是表现出了一种可预测的、重复性的模式,即有较长时间的清醒状态(约15个小时),并伴随有大约9个小时的睡眠。第二个出乎意料且意义更重大的发现是,他们规律性循环的“睡眠—清醒”周期并不是精确的24小时,而是始终确切地超过了24小时。这就像一块计时不准、走得时间较长的手表,随着外界时间每过一天,他们都会通过体内形成的更长的计时法开始计时。在这项开创性实验的八十多年后,我们确定了一个成年人的体内生物钟平均持续时间大约是24小时15分钟。它与地球的24小时自转周期相差得不算太多,但也不是任何一个有职业自尊的瑞士钟表匠能够接受的精确计时。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生活在类似的黑暗环境中。我们通常会感受到来自太阳的光线,调整我们不精确的、运行时间过长的生物钟。阳光就像转动走时不准确的手表侧面旋钮的食指和大拇指,每天有条不紊地重置我们不准确的内部时钟,将其“调”回精确的24小时。24小时生物时钟坐落在大脑中央一处被称为“视交叉上核”的地方。在这一位置上,视交叉上核会对从每只眼睛沿着视神经传送到大脑后部进行视觉处理的光信号进行“抽样分析”,利用可靠的光信号来校准不准确的内在时间,将其重置为精确的24小时周期,从而防止任何偏差。它是整个生命体生物节律交响乐的中央指挥。对于白天活动的量行性物种来说,昼夜节律会在白天激活大脑和身体的许多机制,使你保持清醒和警觉。这些过程会在夜间逐渐变得低缓,从而消除产生警觉性的影响。日光是我们所处环境中最可靠的重复性信号。大多数生物会发展出昼夜节律的原因,可能就是为了使自己的身体和行为活动——不管是体内活动(例如温度)还是体外活动(例如进食)与地球每日绕轴自转,也就是形成规律性白天(太阳出现)和黑夜(太阳隐藏)的轨道力学同步。热而,日光虽然不是大脑重置生物钟时可抓住的唯一信号,但只要日光存在,它就仍然是最主要的也是最优先的信号。大脑也可以利用其他可靠的重复外部信号,比如食物、运动、温度波动,甚至定时的交流互动等。这就是为什么失明的人不会完全失去他们的昼夜节律的原因。任何大脑用于时间重置的信号都被称为授时因子,因此,虽然光是最可靠的也是最主要的授时因子,但还有许多其他因子可以用于日光的辅助调节,或者在没有日光的情况下用来调节蛋夜节律。(摘编自马修·沃克《我们为什么要睡觉?》)本文是如何体现“科学性”和“通俗性”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①科学性:从含羞草实验到人类昼夜节律的发现,再到生物钟持续时间的确定,文章内容科学、严谨,说明了人体昼夜节律的存在及工作原理,具有科普价值。②通俗性:以含羞草实验为例,说明生物有自己的时间节律;将人体生物钟比作走时不准确的手表,通俗易懂;将日光比作转动不准确手表旋钮的食指和大拇指,形象生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科普文的特点是科学性、普适性兼具,一方面,科学讲求真实、客观、严谨,一方面,要面向大众,要有普适性性和通俗性。科学性方面,从德梅朗含羞草实验,到纳塞尼尔·克莱德曼教授与他的研究助理布鲁斯·理查森较为极端的科学研究,到发现人类昼夜节律,再到生物钟持续时间的确定,文章内容科学、严谨,说明了人体昼夜节律的存在及工作原理,具有广泛的科普价值。通俗性方面,以含羞草实验为例,说明生物有自己的时间节律;尤其是将人体生物钟比作走时不准确的手表,“计时不准、走得时间较长”“随着外界时间每过一天,他们都会通过体内形成的更长的计时法开始计时”等表述,通俗易懂;还有,将日光比作转动不准确手表旋钮的食指和大拇指,“每天有条不紊地重置我们不准确的内部时钟,将其‘调’回精确的24小时”等表述,形象生动。(2024·河北保定·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式现代美术最鲜明的艺术特征,就是把人民既作为艺术的接受者,也作为艺术的被表现者,使作品所表达的审美价值体现人民的世界观,从而逐渐形成了中国现代美术独特的话语体系。1942年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为工农兵服务”的艺术命题,“服务”即意味着要表现他们——体现无产者的思想情感;要让他们看得懂——体现无产者的审美精神。“为工农兵服务”的艺术命题,更深刻地指出了中国式现代美术要为无产者服务,这是中国艺术史上从未明确提出的艺术命题。改革开放时期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改写为“为人民服务”,显现了意识形态领域对阶级斗争概念的淡化。全球化语境的新时代,“人民性”成为一种国家公民的广义概念,从艺术“为工农兵服务”到“为人民服务”,再到“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性”内涵不断适应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得到不断的丰富与发展,“人民性”从“无产者”到“有产者”再到我国宪法所表述的“公民”,从“服务”那种艺术与主人的主辅关系,到“为中心”强调艺术为民众的中心式结构,中国美术更加开放和多元,勾勒出以“人民性”为现代性内涵的鲜明标志。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了“转向创作人民可以理解和必要的艺术”的主张。他指出“对艺术作品最有价值、最正确的意见,是工农兵的意见”,因而“艺术家应该努力让他们的作品得到人民的认可”。这便是“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中国现代美术评价标准。“喜闻乐见”这句出自王守仁“仆诚喜闻而乐道,自顾何德以承之”的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中国现代艺术作品应具备被人民“喜欢听”“乐意看”的审美特征。也即“人民性”所描述的艺术受众者和被表现者的统一,不仅是人民原型与艺术形象的统一,而且是艺术作品所体现的人民世界观和艺术作品的审美理想、审美品味与审美情趣的统一。“喜闻乐见”作为“人民性”的评判话语,并不是矮化艺术的创作水准,而是强调雅俗共赏,将艺术的高水准、高品质与广泛的公众接受度相统一,是阳春白雪的艺术高度和下里巴人的艺术接受度的契合。“喜闻乐见”作为“人民性”的评判话语,毫无疑问也更深刻地指引了中国式现代美术不断从中国广袤的民间美术、驳杂的民俗美术中汲取艺术变革精神、获取民族化灵感的艺术探索道路,因此形塑了美术作品质朴刚健的“民族化”特征。“人民性”诉诸艺术的灵魂,就是艺术表现人民的思想情感并为满足人民的审美需求而创新性发展。在以坚持“人民性”为主导的现实主义精神烛照下,探索的包括意象、抽象、表现、象征等在内的多种艺术形态呈现。其实,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只是通过多媒介的物性,探索了“观念形态”的审美价值,而中国式的现代美术则更偏重“技艺形态”的审美价值和“生活形态”的审美价值。这三者之间,其实并不完全存在艺术的所谓进化时序。相对来说,以“人民性”为话语灵魂的中国式现代美术,更注重对现实之中人民生活的审美发掘,“生活形态”的审美价值也更适应中华民族对艺术的基本认知与审美感知。(摘编自尚辉《“人民性”——中国式现代美术话语建构的灵魂》)材料二:新时代以来,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不仅是一个口号,而是呈现为艺术的实践行动。无论是艺术家致力于中国式艺术语言的探索与建构,还是跨媒介特征愈发凸显,抑或是中国当代艺术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介入公共空间,艺术服务大众的人民性特征,在艺术的创新性中不仅未被弱化,反而得到了强化和凸显。当然,在“人民性”观念的映照下,当代艺术场域和发展过程中也有一些值得关注与反思的现象:一是在近些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景观化”现象。不少作品回避对现实的关切,在这些作品貌似宏大的景象中,人群仅仅是被摆布的“道具”,图像仅仅是呈现的景观而已。二是情感的疏离化,当下,在关注现实、扎根人民的观念导向下,各地艺术机构也以各种方式组织艺术家深入生活,感受现实。但是,不少都是以“他者”的身份,走马观花,所看所表现的都是“景观”,很难真正体味民众的真实生活境遇和精神需求。三是媒介的娱乐化将艺术场域变成了网红打卡的场地。一些展览以“当代”之名,制造着没有身份特征和现实关切的,仅仅彰显着炫耀式的大众审美消费的“媒介奇观”,炫目的形式遮蔽了应有的人文关怀。艺术,无论是什么样的媒介和样式、风格,其出发点与归宿,是为了倡扬人性之美,讴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呵护人性的尊严与光芒,这也是当代艺术不应缺失的最基本的品格。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在谈及新时代中国美术创作中的“人民形象”问题时就强调,最重要的是体现美术家的人文关怀。“首先,尊重‘人’,肯定个体生存意义及生命的价值;其次,关注人文世界,表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表现文化生成的力量;最后,回到形象,以气息为重,以生动为目的。‘人民形象’不能停留在抽象概念上,而应以人为本。至于艺术表现,就应注意将个体视角与整体表述相结合,注意主体观念的外化和客观物象的内化,解决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个体与时代的关系。‘气息’,既是个体的也有时代的因素,是综合性的。‘生动’,涉及主体的情感体验及艺术的表现力,已超越了形象的范畴。”只有真切深入地贴近生活,才能找准“最广大受众”的共鸣点。多年来,美术创作实践主要聚焦在“为了谁”“表现谁”“好坏谁说了算”等核心问题。美术创作中的“人民形象”则主要涉及题材、风格、趣味三个方面,分别指向“画什么”“怎么画”和“为了谁”的命题。与此同时,今天如何辩证思考艺术性与人民性、学术性与大众性的关系也必须引起进一步的重视。(摘编自李亦奕《最厚重最温暖的底色——美术创作中的人民性》)请结合材料谈谈新时代美术创作应该如何体现“人民性”。【答案】①现代美术创作应该艺术地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并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而创新求变;②现代美术创作要注重对现实之中人民生活的审美发掘;③要解决好“为了谁”“表现谁”“好坏谁说了算”等核心问题;④要摒弃艺术场域和发展过程中以人民为“道具”和脱离民众的真实生活境遇、精神需求的不良现象。【解析】解答本题,先从材料中找出“人民性”相关信息,然后加以分析,最后总结“应该如何体现”。①根据材料一“‘服务’即意味着要表现他们——体现无产者的思想情感”可知,现代美术创作应该艺术地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根据材料一“‘人民性’诉诸艺术的灵魂,就是艺术表现人民的思想情感并为满足人民的审美需求而创新性发展”可知,现代美术创作应该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而创新求变;②根据材料一“相对来说,以‘人民性’为话语灵魂的中国式现代美术,更注重对现实之中人民生活的审美发掘”可知,现代美术创作要注重对现实之中人民生活的审美发掘;③根据材料二“多年来,美术创作实践主要聚焦在‘为了谁’‘表现谁’‘好坏谁说了算’等核心问题”可知,现代美术创作要解决好“为了谁”“表现谁”“好坏谁说了算”等核心问题;④根据材料二谈到的当代艺术场域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值得关注与反思的现象,根据“艺术,无论是什么样的媒介和样式、风格,其出发点与归宿,是为了倡扬人性之美,讴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呵护人性的尊严与光芒,这也是当代艺术不应缺失的最基本的品格”可知,现代美术创作要摒弃艺术场域和发展过程中以人民为“道具”和脱离民众的真实生活境遇、精神需求的不良现象。(2024·全国·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长江和黄河虽然同为中华文化的母亲河,都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果,但从夏商周到西晋末,黄河流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超过长江流域。然而,自东汉末年以来,中国北方多次遭到游牧民族的冲击,历次兵燹带来大规模北人南迁,而相对安定的长江流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优越的自然条件日益凸显。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皆具水热条件,故成为中华文化的两大源头,而长江流域拥有更丰沛的水热资源。但在原始社会末期至商末这一文明初始阶段的气候条件下,中国先民所能达到的生产力水平更适合开发北方黄河流域。在全新世中期,全球气候变暖,长江、黄河流域较之现在更加温暖湿润。黄河流域森林密布,受低温和干旱的威胁较轻;而气候炎热潮湿的长江流域则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当时的原始农业以木石农具为主,黄河中上游的粟作农业依托肥沃疏松的黄土和黄河及其大小支流的灌溉,通过精耕细作实现了蓬勃发展,各早期文明也借此绵延不绝并逐渐融合;而长江流域则因其红壤的土质较为紧密,水稻种植所需平整土地及引水灌溉的劳动量大、技术要求高,而当时人员、技术所能达到的稻作生产方式又较为粗放,且常受洪水威胁,故其农业产出量不及黄河流域。这种农业生产上的差异在进入青铜时代后仍长期延续,直至铁质农具产生及其后一系列灌溉排水工具的出现、防洪手段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长江流域的水热优势才逐渐彰显。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一农业生产重心的转变过程中,近5000年来的中国气候总体向干冷演变,这导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趋向脆弱,而长江流域则变得更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开发。另外,黄河流域因过度开发而导致水土流失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总体而言,在当时及此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长江流域铁农具的推广和兴修水利工程的力度仍不及黄河流域,“火耕水耨”仍是南方水稻耕作的主要方式。直到东汉时期长江流域的水稻生产才摆脱“火耕”,走上精耕细作的道路,并且部分地区还开始使用牛耕出现了秧苗移栽与双季稻,灌溉农业模式也日臻成熟,这些都为日后长江流域农业生产的腾飞打下基础。六朝时,长江流域的灌溉与防洪事业进一步发展。如东晋时期的荆江筑堤,南朝的鄱阳湖筑堤建闸等,长江流域的丰富水热资源得到较大程度开发,形成足以与黄河流域相抗衡的重要农业生产区。此外,造船业也取得了突破性发展,长江流域开始展开大规模航运。史载南朝宋孝武帝西巡“龙舟翔凤以下,三千四十五艘。舟航之盛,三代二京无比”。为方便水路交通,各处运河开始修筑。比如孙吴开凿破冈渎以汇通秦淮与江南运河,使建邺(今南京)成为联络长江与吴会水运的中心城市,商贸迅速兴起。东晋南朝时期,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天文历法学取得重大突破,东晋虞喜发现岁差现象,稍后,祖冲之将虞喜的岁差学说引入历法(大明历),隋唐因之,对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帮助甚大。唐朝政府极重农田水利工程,将兴修水利提高到了法律层面,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水利管理机构,长江流域也随之开辟出了大量良田。尤其是安史之乱过后,长江中下游的淮南道和江南道成为长安朝廷的财赋供应基地,其水利事业蓬勃发展,农业生产随之日盛。中唐时期权德舆指出:“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唐代后期,江东人民还从长期水田耕作的实践出发,改进笨重的直辕犁为曲辕犁,明显降低了犁的受力点,既减轻了扶犁农户的体力消耗,又充分有效地利用了畜力,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中国旧式步犁至此发展成熟,完全定型化”。曲辕犁沿用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除此之外,唐朝江南地区还出现了稻麦复种制、茶林间作与鱼草轮作之法,这不仅令长江流域丰富的水热资源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而且还有利于保持生态的平衡,江南水稻区的农业生产蒸蒸日上。宋朝时,江南的水田耕作工具已较为配套,起秧、碎土、稻谷扬净等都有专门工具,复种(双季稻和稻麦两熟)技术也较为成熟,加之当时圩田盛行于江南,“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唐末引自越南的较为耐旱的占城稻此时也在江南普遍种植,江南水稻产量得到了极大提高,故南宋中期以来“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广为流传。综上所述,春秋以迄宋代,随着技术的进步,自然条件更为优厚的长江流域在农业生产方面逐步赶超了黄河流域,成为中国的粮食财富供应基地。(摘编自冯天瑜、马志亮、丁援《长江文明:中国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外因与内因》,有删改)1.请梳理长江流域水稻耕作、种植方式的发展脉络。【答案】①东汉以前,“火耕水耨”为其主要耕作方式;②东汉时期,开始精耕细作,使用牛耕,出现了秧苗移栽与双季稻种植;③唐朝,改进后的曲辕犁用于耕作能够节省人力,有效利用畜力,江南地区还出现了稻麦复种制、茶林间作与鱼草轮作法;④宋代,复种技术较为成熟,圩田盛行于江南,占城稻此时在江南普遍种植。【解析】从第四段““火耕水耨’仍是南方水稻耕作的主要方式。直到东汉时期,长江流域的水稻生产才摆脱‘火耕’,走上精耕细作的道路,并且部分地区还开始使用牛耕,出现了秧苗移栽与双季稻,灌溉农业模式也日臻成熟,这些都为日后长江流域农业生产的腾飞打下基础”可以梳理出①②两条;从第六段“唐代后期,江东人民……改进笨重的曲辕犁……唐朝江南地区还出现了稻麦复种制、茶林间作与鱼草轮作之法”,可以梳理出第③条;从第七段“宋朝时……复种(双季稻和稻麦两熟)技术也较为成熟,加之当时圩田盛行于江南”,可以梳理出第④条。据此归纳整合即可。(2024·四川达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医药是我国经过几千年的研究、传承、应用和创新的成果。这些成果既有现代社会中的经济因素,更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我们应更好地利用这些因素,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中医药几千年的发展证明,中医、中药是整体。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废,没有中医理论的指导,中药可能无法正确应用。弃医存药、弃药存医都是一种盲目行为,难以获得成功。中医理论上的发展,对中药的应用能起到有利的支撑与指导作用,通过发展中药,使我们对医理的认识更加深刻、全面。中医中药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应用体系。理论方面,早期吸收了一些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如阴阳五行学说;后期随着认识和掌握大量中药的运用,不断积累了对人类疾病发生、发展及其预后的知识,促进和发展了中医理论。在解释一些疾病现象时,也逐步淘汰了一些不宜用病理剖析的学说观念,比如阴阳五行学说中的巫术成分。通过对疾病的治疗,对中药药性药理、方剂组成和临床应用的认识,辩证施药的能力也有了极大的提高。道地药材的产生与应用,部分药材的炮制、精炼、药物的合理配伍并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方剂,在今天都属于智慧财产。有的国家在现代医学盛行时曾废弃过汉方医。后来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化学药物的副作用渐显,有关人士认识到汉方医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汉方医重新回归社会。但由于中医理论的限制,在精深研究方面没有什么突破。所以,中医药的生命力在于中医理论和中药的有机结合,才更有利于中医药服务于人类健康。中医药属于传统知识,历史悠久又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商业价值,必须对它加以保护。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中医药知识被扩散到周边国家,其中有些是近代殖民掠夺式的扩散。传统中医药知识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商业价值,无论保护与否,结果都会直接涉及经济利益。对传统中医药知识的不当占有和不当应用,造成的不公平现象越来越严重,影响传统中医药知识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发达国家利用其先进的技术对传统中医药知识进行无限制、无任何约束的开发利用,国内外势力通过打压、弱化传统中医药知识,对传统中医药知识的传承和发展构成了威胁。在依靠国际上对传统知识保护的基础上,确立国内对传统中医药知识进行保护的法规。可以对传统中医药知识进行保护的制度很多,但大多数是对创新成果的保护。技术产品、制备方法和用药方式要重点保护,一些中医理论研究成果也应纳入著作权保护范畴。在对中药产品的保护方面,对有历史文献记载的中药品种和现代研究创新的中药品种,都应有专门的法规保护。一些国家如印度、秘鲁等发展中国家,针对国际上缺乏保护传统知识的法律法规的情况,专门制定了相应的法律,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发达国家对他们国家传统知识的不当占有和利用,值得国内借鉴。保护的目的除了利益均衡方面的考虑外,也需要考虑继承、发展与创新。建立相关专属保护制度,制止国外对传统中医药知识的不当占有。充分考虑传统中医药知识的人才培养,这是传统中医药知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总之,保护传统中医药知识,应本着有利于传承、发展和应用的原则,以促进和繁荣传统中医药知识为宗旨,制定合适的保护法,使之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摘编自章洪流《传统中医药知识保护探究》)2.选修课上老师将组织“我为中医药发展建言”活动,请你结合文本提出恰当建议。【答案】①充分挖掘中医药的应用价值和商业价值;②大力加强对中医药的研究、传承、应用和创新;③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中医药知识加以保护;④要大力培养中医药知识方面的人才。【解析】①结合“中医药属于传统知识,历史悠久又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商业价值”可知,充分挖掘中医药的应用价值和商业价值;②结合“对传统中医药知识的不当占有和不当应用,造成的不公平现象越来越严重,影响传统中医药知识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可知,大力加强对中医药的研究、传承、应用和创新;③结合“在依靠国际上对传统知识保护的基础上,确立国内对传统中医药知识进行保护的法规”“……专门制定了相应的法律,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发达国家对他们国家传统知识的不当占有和利用,值得国内借鉴”可知,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中医药知识加以保护;④结合“充分考虑传统中医药知识的人才培养,这是传统中医药知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可知,要大力培养中医药知识方面的人才。(2024·山西阳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无论是冬奥会开幕式深度应用8K+5G转播、数字孪生、智能机器人、辅助驾驶、虚拟数字人等新技术展示出中国式浪漫与奥运情怀,还是央视春晚大量运用AI、XR等新技术持续推动“思想+艺术+技术”融合创新,都深刻体现出,科技正在全方位赋能文化生产与传播,创造出更具吸引力、更有沉浸感、更富影响力的文化盛宴,带来“跨屏时代”高度沉浸的“全感官体验”。“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正在全面打通文化创作、消费、传播等环节,这不仅丰富了文化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还促进了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加速培育文化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文化+科技”加速提升文化原创力,搭建中华文明传播新场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性元素与AR、VR等人工智能技术的交互融通,使得影视与互联网视听节目的原创力得到极大提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文化旅游项目收购居间代理合同3篇
- 2024年江铜集团职工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2024年中国摩托车继电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江苏省老年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2024年叠加型钢珠滑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孜然味香肠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度智慧社区门面租赁及物业管理合同3篇
- 2024年中国叮当女童内裤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05月浙江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建习生”暑期实习生暨万名学子暑期下乡实践队员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摄影服务合同:婚礼现场摄影capturingthe2025memories2篇
- 某金矿技改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消化镜之电子结肠镜课件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芜湖市小学语文五年级期末自测考试题附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
- 旋挖桩基泥浆护壁施工方案全套
- 电动力学试卷及答案
- 中学美育工作制度
- 资金管理审计
- 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华塑股份产品结构调整改造一体化项目年产12万吨生物可降解新材料环境影响报告书
- 2023年贵州贵阳市贵安新区产业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相干测风激光雷达系统设计及数据处理算法研究共3篇
- 2023中专《解剖学基础》题库20231159375318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