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MW林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30MW林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30MW林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30MW林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30MW林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0MW林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2页30MWP林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页XXXX有限公司30MW林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高建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要 11.1.1项目名称 11.1.2项目建设单位 11.1.3项目建设性质 11.1.4项目建设地点 11.1.5项目负责人 11.1.6项目投资规模 11.1.7项目建设规模 11.1.8项目资金来源 21.1.9项目建设期限 21.2项目承建单位介绍 21.3编制依据 21.4编制原则 31.5研究范围 41.6综合评价 4第二章项目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62.1项目提出背景 62.2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72.2.1顺应我国战略性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72.2.2推动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82.2.3促进林光互补一体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92.2.4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光伏产业成本的需要 92.2.5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益的需要 92.3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102.3.1政策可行性 102.3.2技术可行性 142.3.3选址可行性 152.3.4管理可行性 152.4分析结论 15第三章市场分析 163.1我国林光互补产业发展意义分析 163.2我国太阳能资源状况分析 193.3吉林省太阳能资源情况分析 203.4梅河口市太阳能资源及林业资源情况分析 223.5太阳能光伏电站发展前景分析 233.6全国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情况分析 253.7项目主要林业种植产品市场需求前景 263.8市场小结 28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294.1地理位置选择 294.2区域投资环境 294.2.1区域位置概况 294.2.2区域地形地貌条件 304.2.3区域气候条件 304.2.4区域交通条件 304.2.5区域经济发展条件 314.2.6建设条件评价 31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325.1项目主要内容和规模 325.2总体建设方案 325.3光伏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45.4光伏发电工程年上网电量估算 345.5电气设计方案 365.6建筑工程方案 385.7施工组织设计 395.8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设计 405.9项目林业种植方案 40第六章系统总体技术方案 426.1光伏组件选择 426.1.1太阳电池组件 426.1.2几种太阳电池组件的性能比较 466.2光伏阵列运行方式选择 496.3逆变器的选择 546.3.1并网逆变器系统设计方案 546.3.2方案总体比较 556.4光伏方阵设计 586.5光伏子方阵设计 596.5.1光伏组串设计 596.5.2光伏组件支架 606.5.3光伏子方阵布置 606.6方阵接线方案设计 626.6.1汇流箱及配电柜选型 626.6.2直流防雷配电柜选型 636.6.3接线方案设计 636.7辅助技术方案 646.7.1积雪降雨 646.7.2抗冻土措施 646.8林业种植技术方案 656.8.1蓝莓种植技术方案 656.8.2葡萄种植技术方案 666.8.3榛子种植技术方案 686.9主要设备明细 71第七章节约能源方案 737.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737.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737.2.1能源消耗种类 737.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747.3能措施分析 747.31土地资源节约措施 747.3.2水资源节约措施 747.3.3企业节能管理 757.4节能效果评价 75第八章环境保护方案 768.1设计依据及原则 768.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768.1.2设计原则 768.2建设地环境条件 768.3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768.4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778.5环境影响结论 79第九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809.1组织机构 809.2激励和约束机制 809.3劳动定员 819.4福利待遇 81第十章项目实施规划 8210.1建设工期的规划 8210.2建设工期 8210.3实施进度安排 82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311.1投资估算依据 8311.2建设投资估算 8311.3流动资金估算 8411.4资金筹措 8411.5项目投资总额 8411.6资金使用和管理 87第十二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8812.1总成本费用估算 8812.1.1基本数据的确立 8812.1.2产品成本 8912.1.3平均产品利润 9012.2财务评价 9012.2.1项目投资回收期 9012.2.2项目投资利润率 9112.2.3不确定性分析 9112.3经济效益评价结论 9212.4社会环境效益分析 9312.4.1节能效益和环境效益 9312.4.2社会效益 93第十三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9513.1项目风险因素 9513.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9513.1.2技术风险 9513.1.3资金管理风险 9513.2风险规避对策 9513.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9613.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9613.2.3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96第十四章招标方案 9714.1招标管理 9714.2招标依据 9714.3招标范围 9714.4招标方式 9814.5招标程序 9814.6评标程序 9914.7发放中标通知书 9914.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9914.9合同备案 99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 10015.1结论 10015.2建议 100附表 101附表1销售收入预测表 101附表2总成本表 103附表3外购原材料表 104附表4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105附表5工资及福利表 106附表6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107附表7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108附表8无形资产递延及摊销表 109附表9流动资金估算表 110附表10资产负债表 111附表11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12附表12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13附表13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15附表14资金来源及运用表 117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30MW林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XXXX有限公司1.1.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1.1.4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1.1.5项目负责人1.1.6项目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金额为30000.00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项目林光互补光伏电站投资建设的建设的建筑工程投资、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其他资产费用以及充实企业流动资金等。1.1.7项目建设规模本次30MWP林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属于大型林光互补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1000亩,主要建设600亩蓝莓种植、200亩核桃、200亩榛子种植基地;项目共计安装250Wp太阳能光伏组件120120块,项目选用光伏板规格1956mm*992mm,两排光伏板之间距离7米,朝向正南,夹角31度,与地面距离最低部分1.8m。支柱用200mm*200mm的水泥方柱,横向连接带用角钢连接。本项目总装机容量为30MW,项目建成后预计年输出发电量为3423.42万度,按目前火电消耗(发一度电大约消耗400克煤),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6829.55吨。1.1.8项目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资金人民币30000.00万元,资金来源为项目企业自筹。1.1.9项目建设期限本项目工程自2017.1月开工至2019.12月底全面完成,建设工期共计3年。1.2项目承建单位介绍1.3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关于征求太阳能利用“十三五”发展规划意见的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3〕24号文件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1638号文件;国家林业局《关于光伏电站建设使用林地有关问题的通知》林资发〔2015〕153号;《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现代财务会计》;《工业投资项目评价与决策》;项目公司提供的发展规划、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1.4编制原则(1)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将该企业现有条件(设备、场地等)均纳入到设计方案,合理调整,以减少重复投资。(2)坚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采用国内最先进技术,装置设备选用国内最先进的,确保施工质量。(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及各部委颁发的现行标准和规范。(4)设计中尽一切努力节能降耗,节约用水,提高能源的重复利用率。(5)注重环境保护,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行之有效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6)注重劳动安全和卫生,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及消防等标准和规范要求。1.5研究范围本研究报告对企业现状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承办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论证;对项目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预测,确定了本项目的建设纲领;对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措施、意见和建议;对工程投资,成本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计算分析并作出总的评价;对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出现风险因素作出分析,重点阐述规避对策。1.6综合评价本项目重点研究“30MWP林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的设计与建设,太阳能的节能效益主要体现在电站运行时不需要消耗其他常规能源,环境效益主要表现在不排放任何有害气体和不消耗水资源。太阳能和火电相比,在提供能源的同时,不排放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其他有害物质。本项目林光互补光伏电站的建设充分利用林地土地资源,建设林光互补光伏电站,可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实现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进程;项目实施可有效实现可增加就业,带动工业增加值和相应的税收及当地的经济发展;还可以优化区域能源结构、能源结构向多样化和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目前,我国光电产业正以每年30%速度增长,城市化建设随着扩大内需政策不断推进,未来5年能源下降20%的硬指标,这些给光伏发电项目提供了空前的商机,加之国家对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的优惠政策已经施行,在如此难得的产业基础下,项目实施显得十分必要且非常可行。30MWP林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21页第二章项目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2.1项目提出背景据了解,2015年12月,国家林业局在下发的《关于光伏电站建设使用林地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153号文”)中明确指出,对于森林资源调查确定为宜林地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确定为未利用地的土地,可采用“林光互补”的用地模式。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宜林地可用于光伏电站建设。《复函》进一步放开宜林地对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的闲置,对“林光互补”来说,又释放了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不容否认的是,现在的光伏建设用地确实越来越紧张,长期以来,未开发利用的宜林地如果能建设光伏电站,对于用地紧张的光伏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早在2013年,国务院在出台的《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提出,对利用戈壁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的适度倾斜,另外,在2015年9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在出台的《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光伏、风力发电等项目可使用戈壁、荒漠、荒草地等未利用土地。此外,最近几年,随着西部大型光伏地面电站弃光限电、并网消纳等问题愈发严重,光伏电站开发开始向中东部转移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在转换过程中一定会遭遇林地,由于长期以来宜林地成为光伏电站开发商不可触及的红线,不少光伏投资者都曾有望“林”兴叹的经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光伏东进的进程。基于以上原因,国家林业局出台了“153号文”,如今在《复函》中又放开了天然林保护区内的宜林地,毋容置疑,上述政策结合在一起必将加快光伏在宜林地的发展速度。本项目以蓝莓、榛子、葡萄等林业种植示范基地为主导,规划种植面积1000亩,建设30MWP林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将充分将林业种植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可有效解决当前光伏产业用地资源紧缺问题,实现林光一体化发展,推动光伏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进程,项目实施对推动吉林省光伏产业集聚发展、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必将给吉林省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由此可见,本次30MWP林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林业及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划,属于国家鼓励发展项目,其建设势在必行,该项目将成为梅河口市在林业种植及光伏发电结合发展方面的示范建设工程项目,为其快速发展将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从而推动其发展进程。项目建设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展与应用前景均十分广阔。2.2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2.2.1顺应我国战略性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十三五”时期,国家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在这一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成为投资的热点。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规模跻身世界前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同时,也面临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少,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支持创新创业的投融资和财税政策、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抓住历史机遇,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本项目属于林光互补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项目,符合国家新时期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可有效促进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作出有力贡献。2.2.2推动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太阳能是未来最清洁、安全和可靠的能源,发达国家正在把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作为能源革命主要内容长期规划,光伏产业正日益成为国际上继IT、微电子产业之后又一爆炸式发展的行业。太阳能具有可再生和环保等方面的特点,这种优势让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将太阳能作为重点发展的新能源产业。光伏产业是全球能源科技和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也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光伏产业当前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既是对产业发展的挑战,也是促进产业调整升级的契机,特别是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为扩大国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毫不动摇地推进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政策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的背景下,未来光伏产业的增长前景将更为广阔。本项目属于林光互补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项目,项目实施不但顺应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还将为当前林光互补产业发展带来示范效应,为其发展带来新技术,注入新活力,将有效推动我国林光互补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进程。2.2.3促进林光互补一体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最近几年,随着西部大型光伏地面电站愈发严重,光伏电站开发开始向中东部转移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中东部地区主要地形为平原和丘陵,可用于建设光伏电站的宜林地资源充足,市场空间较大。加之国家林业局出台了“153号文”,允许利用天然林保护区内的宜林地建设光伏电站,光伏东进是必然过程。

宜林地可用于光伏电站建设,这对林光互补是个利好消息。建设电站最重要的就是土地资源,解决了土地问题,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本项目属于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一个林光互补光伏发电站,项目实施符合梅河口市生态立市以及大力发展新能源光伏产业的长远部署,项目实施将为当地林光互补一体化产业发展做出有利示范,从而促进当地林光互补产业可持续发展进程。2.2.4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光伏产业成本的需要传统方式建设光伏电站,一般为工业用地,成本高且不符合政府合理利用资源的方针。而利用林业种植基地建设光伏电站,在不影响林业种植业发展的基础上,不额外占用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符合国家倡导的绿色环保林光互补光伏产业趋势。太阳能发电是一种环保发电方式,目前,国家大力支持林光互补产业发展,在配套基础设施、贷款等方面将提供扶持,这也可以看出项目实施面对前景较为广阔。2.2.5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益的需要本项目建成后,将可直接简介为当地近百人提供就业机会,吸收下岗职工与闲置人口再就业,可促进当地经济和谐发展;此外,项目的实施可带动当地林业种植、农业、光伏、新能源、旅游、运输及其他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为当地农民提供示范技术,可有效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因此对于当地经济创收、农民创收益均有一定的发展意义。2.3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2.3.1政策可行性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必须贯穿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集中支持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更加重视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聚焦目标、突出重点,加快实施已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部署启动一批新的重大科技项目。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核心技术。加强深海、深地、深空、深蓝等领域的战略高技术部署。围绕现代农业、城镇化、环境治理、健康养老、公共服务等领域的瓶颈制约,制定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强化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脑与认知等基础前沿科学研究。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建设若干国际创新合作平台。(四)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二、《关于征求太阳能利用“十三五”发展规划意见的函》指出:全面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具备场址,资源、就近接入、就地消纳等建设条件的地区推动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全面开放建设,形成多元化的分布式光伏利用市场。在全国范围重点发展以大型工此园区,经济开发区、公共设施、居民住宅等为主要依托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充分利用具备条件的农业设施、闲置场地等扩大利用规模,逐步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工程。探索移动平台光伏发电系统、移动光伏供电基站等新型商业利用模式。到2020年,累计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规模7000万千瓦:1、重点在京津冀区域、长江经济带沿岸和珠三角经济区等省区新增建设单个规模不低于10万千瓦的国家级分布式光伏示范园区50个;2、鼓励各省建设单个规模不低于5万千瓦的省级分布式光伏示范园区200个;3、在农村经济较为发达的上海、浙江、江苏和广东等地区推广建设光伏新村100个;4、在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加快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力争覆盖特困户家庭、扶贫规模达到500万千瓦;5、在中东部地区进一步探索推广建筑光伏一体化、移动光伏供电系统等新型发电技术市场,累积规模达到200万千瓦。有序开展光伏电站建设:重点在资源条件好的西部地区,具备大规模接入和本地消纳能力的地区,结合外送通道规划,有序建设光伏电站基地,确保光伏电力消纳。在中东部地区,结合土地综合利用,采煤沉陷区治理等,适度建设光伏电站项目。到2020年、光伏电站累计规模达到800万千瓦。三、《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三、立足国情,努力实现重点领域快速健康发展(五)新能源产业。积极研发新一代核能技术和先进反应堆,发展核能产业。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加快适应新能源发展的智能电网及运行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四、项目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二)战略方针与目标3.绿色低碳战略。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坚持发展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并举,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大幅增加风电、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电消费比重,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科学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大幅减少能源消费排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太阳能发电。有序推进光伏基地建设,同步做好就地消纳利用和集中送出通道建设。加快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稳步实施太阳能热发电示范工程。加强太阳能发电并网服务。鼓励大型公共建筑及公用设施、工业园区等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到2020年,光伏装机达到1亿千瓦左右,光伏发电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五、国家林业局《关于光伏电站建设使用林地有关问题的通知》林资发〔2015〕153号指出:为支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规范光伏电站建设使用林地,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含同类型国家公园)、濒危物种栖息地、天然林保护工程区以及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为禁止建设区域。其他生态区位重要、生态脆弱、地形破碎区域,为限制建设区域。

二)、光伏电站的电池组件阵列禁止使用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以及年降雨量400毫米以下区域覆盖度高于30%的灌木林地和年降雨量400毫米以上区域覆盖度高于50%的灌木林地。

三)、对于森林资源调查确定为宜林地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确定为未利用地的土地,应采用“林光互补”用地模式,“林光互补”模式光伏电站要确保使用的宜林地不改变林地性质。

四)、光伏电站建设必须依法办理使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采用“林光互补”用地模式的,电池组件阵列在施工期按临时占用林地办理使用林地手续,运营期双方可以签订补偿协议,通过租赁等方式使用林地。各地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定期检查,确保光伏电站建设依法依规使用林地。积极探索支持光伏电站建设与防沙治沙、宜林地造林等相结合。六、《吉林省关于加快光伏产品应用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128号)》指出:加快我省光伏产品应用,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是有效利用太阳能、推进新能源生产和绿色消费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由于受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增速减缓影响,光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光伏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然而,加快光伏产品应用,不但有利于缓解光伏制造企业的压力,促进其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有利于发展低碳节能经济,有利于促进生态省建设。积极实施光伏地面电站建设。就电力供给而言,我省可再生能源中的水电、风电占有一定比例,但光伏发电刚刚起步。而我省的太阳能资源和西部的“三化草原”优势明显,除大力发展地面光伏电站外,还应积极开展光伏农业设施项目建设(光伏农业、光伏牧业),做到立体开发,增加项目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通过提高光伏发电在可再生能源中的比重,逐步实施火光互补、风光互补,进一步优化电源结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实行按照电量补贴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对我省光伏发电应用的支持,申报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建设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小镇及示范村,组织光伏发电项目实施。光伏发电项目所发电量,实行按照电量补贴的政策,补贴标准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省再补贴0.15元/千瓦时。二是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生产制造企业研发费用符合有关条件的,可按照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企业兼并重组符合条件的,可以按照现行税收政策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省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和建筑节能专项资金,对光伏发电项目给予一定的投资补助。鼓励市、县(市)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对投资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给予补助。各地政府不得以征收资源使用费等名义向光伏发电企业收取法律法规规定之外的费用。因此,该项目立足林光互补一体化示范发展,属于国家及地方政府政策大力扶持项目之列,具备政策可行性。2.3.2技术可行性本项目以高科技技术为先导,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林业种植及光伏大棚技术和设备,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由多名林业种植专家及太阳能光伏领域专家亲自主持研发和指导,在吸纳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精益求精,不懈追求更高质量。项目建成后将紧跟国内国际先进技术发展脚步,不断缩短技术更新周期,对施工各环节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确保本项目技术水平的先进地位。2.3.3选址可行性该项目选址吉林省梅河口市永长村,地处中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境内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土地平坦,水陆交通方便,为生物繁衍生息提供了适宜的生态环境,适合大面积发展现代林业种植业。且项目地年平均日照时数2385.7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达到4750兆焦耳/平方米,光照条件适宜建设光伏电站。2.3.4管理可行性本项目将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专门组建机构及经营队伍,负责项目规划、立项、设计、组织和实施。在经营管理方面将制定行之有效的各种企业管理制度和人才激励制度,确保本项目按照现代化方式运作。2.4分析结论本项目项目的实施可有效带动当地林业经济及林光互补一体化产业快速发展,带动项目当地就业,带动农民致富,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社会效益显著。综合以上因素,本项目建设可行,且十分必要。第三章市场分析3.1我国林光互补产业发展意义分析能源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常规能源正在一天天的减少,全球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为此,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太阳能是最佳能源之一。雾霾等环境问题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敲响警钟;未来,太阳能源将稳步增长,成为主流能源。光伏是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新型发电系统,光伏大棚棚顶由太阳能光伏组件和薄膜组成。太阳能电池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产生的直流电会储存到汇流箱中,再通过电缆传输到并网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升压之后,并入国家电网成为生活用电。光伏发电板在发电过程中不消耗任何能源、不排放有害气体,有效利用林业种植土地,无需额外占用土地资源,将林业生产和发电两者巧妙结合起来,既满足林业生产的需要,又实现了光电转换,创造了全新的林光互补生产经营模式。3.2我国太阳能资源状况分析我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理论储量每年达17000亿吨标准煤。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广阔。我国地处北半球,南北距离和东西距离都在5000千米以上。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西藏日辐射量最高达每平方米7千瓦时。我国太阳能总辐射年总量的空间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根据《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QX/T89-2008),以太阳能总辐射的年总量为指标,我国对太阳能的地域丰富程度划分为4个等级,如下表所示:我国各地区的太阳能资源及分布类型地区年日照时数单位:小时年辐射总量:千卡/cm2·年1西藏西部、新疆东南部、青海西部、甘肃西部2800-3300160-2002西藏东南部、新疆南部、青海东部、广东南部、甘肃中部、内蒙古、山西北部、河北西北部3000-3200140-1603新疆北部、甘肃东南部、山西南部、陕西北部、河北东南部、山东、河南、吉林、辽宁、云南、广东南部、福建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2200-3000120-1404湖南、广西、江西、浙江、湖北、福建北部、广东北部、陕西南部、江苏南部、安徽南部、黑龙江1400-2200100-1205四川、贵州1000-140080-1003.3吉林省太阳能资源情况分析吉林省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全省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00~30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为5051.7兆焦耳/平方米,太阳能资源属于国家Ⅱ类资源区。由于省内各地区间天气条件差异较大,日照时数的地理分布不均匀,总趋势由西向东递减,山地低于平原,东部低于西部。西部地区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年日照时数为2800-30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达到5200兆焦耳/平方米以上;中部的长春、四平地区次之,年日照时数为2600-28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达到5000-5200兆焦耳/平方米;东部山区最少,年日照时数为2150-25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达到4672-4800兆焦耳/平方米。3.4梅河口市太阳能资源及林业资源情况分析梅河口市地处吉林省东南部、通化市北部、长白山西麓、辉发河上游,地处松辽平原与长白山区的过渡地带。梅河口境内属中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朗天气,冬季漫长寒冷,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5.7摄氏度,1月平均气温零下15摄氏度,7月平均气温22.6摄氏度。最低月均气温零下20.2摄氏度,最高月均气温25摄氏度。平均气温年较差37.6摄氏度,最大日较差18.2摄氏度。生长期年平均150天,无霜期年平均141天,最长159天,最短11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385.7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达到4750兆焦耳/平方米。0摄氏度以上持续期220天,一般为3月29日—11月3日。年平均降水量696.9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106天,最多123天,最少78天。极端年最大雨量1150.4毫米,极端年最少雨量350.2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8月,8月最多。根据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及分类情况分析:区域划分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贫乏区年总辐射量(kJ/cm2)≥580500~580420~500≤420全年日照时数(h)≥30002400~30001600~2400≤1600年太阳辐照量超过1750kwh/(m2.a)1400~1750kwh/(m2.a)1050~1400kwh/(m2.a)不足1050kwh/(m2.a)地域内蒙、甘肃西部、新疆南部、青藏高原新疆北部、东北、内蒙东部、华北、陕北、宁夏、甘肃、青藏高原东侧、吉林、台湾华北北端、内蒙呼盟、长江下游、两广、福建、贵州、云南、河南、浙江,陕西重庆、四川、贵州、吉林特征日照时数≥3000h年日照百分率≥0.75日照时数2600~3300h年日照百分率0.6~0.75太阳能丰富区到贫乏区的过度带日照时数≤1800h年日照百分率≤0.4建议不使用太阳能连续阴雨天23715梅河口市林业用地面积7.8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6.99%,林木绿化率27.07%,人均公共绿地10.2平方米。全年完成清理林地还林0.68万公顷;补植0.21万公顷;迹地更新133.25公顷;森林抚育试点面积0.1万公顷,义务植树36.2万株;新建全民义务植树绿化点30个,面积119.67公顷,绿色通道义务植树26.2千米。新增加城区绿地面积21.8万平方米,完善提高绿地面积40.5万平方米,城区绿地率35.5%,城区绿化覆盖率40.2%,栽值乔木2.61万株,灌木38.57万株。建设长白山植物园、辉发河景观带、万隆大街、建国南路绿化带等一大批精品绿化工程。乡镇绿化创建1个“森林小镇”,10个“绿美示范村屯”,对150个已绿化的村屯进行补植,栽植各类乔灌木37.6万株、花卉81.9万株、种草2.4万平方米。综上,梅河口年平均日照时数2385.7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达到4750兆焦耳/平方米。根据上表分析梅河口属我国太阳能资源可利用地区,适宜建光伏电站。3.5太阳能光伏电站发展前景分析1、发展优势中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广阔。中国地处北半球,南北距离和东西距离都在5000公里以上。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西藏日辐射量最高达每平米7千瓦时。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与美国相近,比欧洲、日本优越得多,因而有巨大的开发潜能。2、发展前景自2013年7月1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国家能源局已发布了13个关于支持与规范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与此同时,山东、上海、浙江、江苏、江西、河南和安徽在内的多个省市也纷纷出台利好光伏产业政策,鼓励推动光伏电站产业的发展。2014年1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提出加快发展太阳能发电,并提出到2020年光伏装机达到1亿千瓦左右、光伏发电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的目标。尽管光伏电站建设需要巨额资金,且回收期长,但其回报率较高且收益明确的特点,仍然吸引着上市公司和大资金的争相进入。据业内人士介绍,加杠杆后的光伏电站IRR(内部收益率)由10%提升至15%-20%,ROE(净资产收益率)由8%提升至14%。而近期央行宣布降息之后,光伏电站投资再次迎来重大利好,投资回报率或提升近1%。随着后续分布式光伏涵盖范围的扩大、地面电站配额的增加、补贴标准的变化、融资难题的解决等一系列实质性扶持政策将陆续出台。在政策与市场的合力下,今明两年光伏行业将迎来难得的投资、发展期,其中,处于下游的光伏电站将是各路资本的“兵家必争之地”。据预测,太阳能光伏发电在21世纪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将占到30%以上,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的占比也将达到10%以上;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总能耗的5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总电力的20%以上;到21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将占到80%以上,太阳能发电将占到60%以上。这些数字足以显示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在能源领域重要的战略地位。3.6全国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情况分析2016年中国\o"光伏"光伏和风电电价调整方案指出:三类资源区的上网电价分别为0.8、0.88、0.98元/千瓦时。四类资源区的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2016年下调至0.47、0.50、0.54和0.6元/千瓦时,2018年下调为0.44、0.47、0.51和0.58元/千瓦时。2015年10月底国家发改委的《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中,光伏方面一类和二类资源区2016年的电价分别是0.9和0.95元/千瓦时,并在之后四年逐年降三分钱,三类资源区2016年的电价为0.98元/千瓦时,之后四年逐年降2分钱;陆上风电方面,从2016—2020年,一类资源区的电价分别为0.47、0.45、0.43、0.41和0.38元/千瓦时,二类资源区电价为0.49、0.47、0.45、0.43和0.4元/千瓦时,三类资源区为0.54、0.52、0.5、0.48和0.45元/千瓦时,四类资源区为0.59、0.58、0.57、0.56和0.52元/千瓦时。2016年全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表单位:元/千瓦时(含税)本项目区属于国家三类资源区,按照0.98元/千瓦时计算。3.7项目主要林业种植产品市场需求前景项目建成后,既可解决当地部分农民就业,也可以带动当地群众发展高新林业种植:一、蓝莓蓝莓原产和主产于美国等北美地区,又被称为美国蓝莓。据介绍,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由于种植成本较高,蓝莓的售价也远超其他水果,蓝莓因此被称为“水果皇后”。

中国蓝莓产业真正实现企业化种植是在2000年。从那时起,中国蓝莓种植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西至西藏和新疆,在全国27个省市遍地开花,从2009年起进入高速发展期,2015年全国总栽培面积已经飞速增长到了26068公顷(约合39万亩),比2013年的15300公顷(约合23万亩)激增了40%。其中,中国北方的山东、辽宁和吉林省遥遥领先,在种植面积和产量上走在全国前列:山东省的种植面积最大,但产量尚未超过辽宁省。虽然种植面积增长迅速,但我国的蓝莓产量在2014年依然仅为27000多吨。2015年,这一数字小幅增长到30000吨。中国蓝莓市场应该是一个100万吨的超级市场,整体产值为1000亿元。这样算来,种植面积应达到100-200万亩才能满足如此巨大的需求。因此,蓝莓市场需求潜力较大,项目面对市场前景可观。二、榛子榛子是小品种,2015年全国产量仅6.5万吨,但它面对的是大市场。总的产销形势是产量增长远不及需求增长。特别是随着榛子食品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的提高,榛产品品种和口味的多样化,商务新业态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南方和青年消费人群的线上涌入,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目前,全国杂交榛种植面积大数30万亩,产果面积不过10万亩。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新疆、青海、宁夏、江苏、安徽等省区。年产量约7500吨。我国生产的榛子主要有野生平榛和平欧杂交榛两种。全国野生平榛约300万亩。主要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等省区。近几年每年进口大榛子2万吨——2.5万吨左右,而中国自产榛子基本是内销。铁岭平榛是中国8个榛种2个变种中面积最大,产量最高,质量最优的品种。铁岭榛子产业起步晚,一产业基因还可以,二三产业基因不足,面临的问题很多。2015年全国产量6.5万吨,其中,铁岭产量4.5万吨,约占全国产量的70%,仅仅是产量可以称为“中国榛子之都”。国际上近年来欧榛主要产地土耳其受到天气灾害和病虫害的双重打击,榛子原料价格上涨60%。每市斤16至20元,比去年高出3至5元。从市场走势看,价格在逐步攀升,市场需求持续增加。

三、葡萄随着百姓收入的增加,人们对葡萄的消费量也将随之增长。葡萄有很好的营养价值,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世界葡萄出口量持续增长,同时葡萄又是健康食品。据研究表明,每天摄食相当于400卡热量的葡萄,能有效降低血中胆固醇8%,同时还能抑制血中坏胆固醇的氧化。此外,葡萄能改善直肠的健康,因为葡萄含有纤维和酒石酸,能让排泄物快速通过直肠,减少污物在肠中停留的时间。葡萄是水果产品中的珍品,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有着重要的营养和保健作用。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对葡萄的食用及医用价值的研发和认识,葡萄这一绿色食品以其无公害、高营养、高质量、具有大自然特征的原汁原味等特点,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消费需求,赢得人们的喜爱,使得国内外市场对葡萄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市场前景良好。3.8市场小结综上,该项目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提高空气质量、节省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推动林业经济向着现代化农业方向发展,可解决大幅增加农民收入,快速提升林业种植业产值,加快新农村建设,同时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全国能源安全战略有着长远的意义。项目实施面对市场需求潜力较大,具备市场可行性。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4.1地理位置选择本次观光索道项目位于吉林省梅河口市永长村。项目区域位置示意图4.2区域投资环境4.2.1区域位置概况梅河口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通化市北部、长白山西麓、辉发河上游,地处松辽平原与长白山区的过渡地带。东以一统河下游新合镇双胜村与辉南县毗邻;南与东南以分水岭、新开岭、盘道岭、鸡冠砬子山与柳河县分界;西南白银河彼岸、杨树河上源及西部的山城镇桦树村与辽宁省清原县交界;西与西北和东丰县接壤;北与东北以亮子河与磐石市为邻。地理座标:东经125°15´至126°03´,北纬42°08´至43°02´。距省会长春271公里,距通化市区130公里。4.2.2区域地形地貌条件梅河口市横贯腹地的辉发河、一统河两岸属平原和丘陵区,西南和东北部属山区、半山区。地形南北斜长、东西较窄,宛如靴形。地势西南和东北两端稍高,中部较低。形成“六山一水三分田”。境内最高峰鸡冠砬子位于市区西南58公里的吉乐乡境内,海拔969.1米,最低处在新合镇双胜村一统河口,海拔300.4米。总观地势平缓,梯度不大,评价区地震列度小于VI级。4.2.3区域气候条件梅河口境内属中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朗天气,冬季漫长寒冷,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5.7摄氏度,1月平均气温零下15摄氏度,7月平均气温22.6摄氏度。最低月均气温零下20.2摄氏度,最高月均气温25摄氏度。平均气温年较差37.6摄氏度,最大日较差18.2摄氏度。生长期年平均150天,无霜期年平均141天,最长159天,最短11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385.7小时,年总辐射119千卡/平方厘米。0摄氏度以上持续期220天,一般为3月29日—11月3日。年平均降水量696.9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106天,最多123天,最少78天。极端年最大雨量1150.4毫米,极端年最少雨量350.2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8月,8月最多。4.2.4区域交通条件梅河口市是吉林省东南部交通要冲和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沈吉线、四梅线、梅集线3条铁路和黑(河)大(连)线[1989年10月称爱(珲)大(连)线]和集(安)锡(林浩特)线2条国道,沈吉高速,集双高速,抚长高速,营东梅高速分别交叉通过。铁路:梅河口市火车站是沈吉、长通两线的交汇点,是梅通(化)、梅平(四)梅杉(松岗)线的始发站,是全国48个一级编组站之一,日接发客货列车159列。公路:境内主要公路以梅河口为中心,呈放射状通往沈阳、长春、吉林、四平以及长白山腹地等地。境内省、市、乡三级公路全长500公里。国道202线、303线、四白一级路贯串全境,日车流量13500台次。4.2.5区域经济发展条件2015年,面对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经济形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充分利用扩权强县改革各项政策,主动适应新常态,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力以赴稳增长,综合实力稳步提升。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8亿元,同比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37.9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8.1亿元,增长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亿元,增长1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140元,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400元,增长8.5%。在2014年县域考评中,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全省第1位。4.2.6建设条件评价通过以上分析,项目所在地年发生灾害性天数不多,对本工程的实施影响较小,项目建设地太阳能资源丰富,其自然条件有利于实施太阳能林光互补发电站项目,建设条件较为优越。30MWP林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17页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5.1项目主要内容和规模本次30MWP林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属于大型林光互补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1000亩,主要建设600亩蓝莓种植、200亩核桃、200亩榛子种植基地;项目共计安装250Wp太阳能光伏组件120120块。本项目总装机容量为30MW,项目建成后预计年输出发电量为3423.42万度,按目前火电消耗(发一度电大约消耗400克煤),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6829.55吨。5.2总体建设方案项目选用光伏板规格1956mm*992mm,两排光伏板之间距离7米,朝向正南,夹角31度,与地面距离最低部分1.8m。支柱用200mm*200mm的水泥方柱,横向连接带用角钢连接。化验土壤PH值平均5.1,预备栽植蓝莓、美国大榛子以及葡萄。林光互补电站布置示意图林光互补电站布置示意图5.3光伏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本项目设计装机容量30MW,采用模块化设计、集中并网的设计方案,以1MW容量为1个光伏发电分系统,共110个1MW光伏发电分系统,采取227V升压至35kV一级升压的方式。每个1MW发电分系统设置1台容量为1000/500/500kVA升压变压器,将2台500kW逆变器的315V交流电直接升至35kV交流电,几台升压变再“T”接入集电线路(35kV电缆或35kV架空线路)汇流至管理区的35kV配电母线,本项目共有4条集电线路,35kV配电母线汇流后再经1回35kV出线接入电网。每个1MW光伏发电分系统由182路光伏组串、12台光伏汇流箱、1台1MW逆变机房、1台35kV升压变构成,光伏组串经光伏汇流箱、直流配电柜并联后输入并网逆变器,接入35kV箱式升压变。光伏组件采用250Wp多晶硅光伏组件,共计120120块。并网逆变器采用容量1MW型预装式逆变机房,机房内预装2台500kW并网逆变器、2台直流屏和1台监控柜。选用光伏板规格1956mm*992mm,两排光伏板之间距离7米,朝向正南,夹角31度,与地面距离最低部分1.8m。支柱用200mm*200mm的水泥方柱,横向连接带用角钢连接。5.4光伏发电工程年上网电量估算根据总装机容量、倾斜面太阳辐射量、系统效率以及光伏组件标称效率衰减等,计算出光伏电站年均发电量为3423.42万千瓦时(1MW每年为114.11万度),25年总发电量约为85585.59万千瓦时。一、1MW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计算:1)1MW需要电池面积:一块250Wp的多晶电池板面积1.65*0.992=1.6368㎡,1MW需要1000000/235=4255.32块电池,电池板总面积1.6368*4255.32=6965㎡;2)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计算项目所在地多年平均太阳能总辐射值4750.00MJ/m2,根据《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QX/T89-2008,光伏电站场址区域太阳能资源属于较丰富地区,光伏电站太阳能资源较好,具备较好的开发前景。3)理论年发电量=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电池总面积*光电转换效率=4750.00*6965*17.5%=5789656.25MJ=5789656.25*0.30KWH=1736896.88KWH=173.69万度4)实际发电效率太阳电池板输出的直流功率是太阳电池板的标称功率。在现场运行的太阳电池板往往达不到标准测试条件,输出的允许偏差是5%,因此,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5的影响系数。随着光伏组件温度的升高,组f:l二输出的功率就会下降。对于晶体硅组件,当光伏组件内部的温度达到50-75℃时,它的输出功率降为额定时的89%,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89的影响系数。光伏组件表面灰尘的累积,会影响辐射到电池板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同样会影响太阳电池板的输出功率。据相关文献报道,此因素会对光伏组件的输出产生7%的影响,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3的影响系数。由于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光伏组件的输出几乎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功率输出,因此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要低于各个组件的标称功率之和。另外,还有光伏组件的不匹配性和板问连线损失等,这些因素影响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的系数按0.95计算。并网光伏电站考虑安装角度因素折算后的效率为0.88。所以实际发电效率为0.95*0.89*0.93*0.95*0.88=65.7%。5)系统实际年发电量=理论年发电量*实际发电效率=173.69*0.95*0.89*0.93*0.95*0.88=173.69*65.7%=114.11万度二、30MW光伏电站年发发电量计算:114.11万度*30MW=3423.42万度5.5电气设计方案1、电气一次方案由于本工程接入系统设计尚未进行,考虑到本工程装机规模30MW,本电站初步拟定以35kV电压等级出线接入系统变电站,出线1回,线路采用高压架空线路。具体接入点及接入方案根据接入系统方案及批复意见进行调整。根据光伏阵列排布情况全站共计组成30个电池方阵与逆变器组合单元。据此拟定主接线方式如下:采用2台500KW逆变器与一台容量为1000/500/500kVA逆变升压变压器组成逆变升压单元,逆变升压单元高压侧采用集电线路接至35kV开关柜,本工程拟采用架空线加电缆拼接方式分4条集电线路接入汇流站35kV开关柜,其中1号集电线路连接9个逆变升压单元,2号集电线路连接6个逆变升压单元,3号集电线路连接6个逆变升压单元,4号集电线路连接9个逆变升压单元。汇流站经1回35kV架空出线接入地方电网。本电站站内负荷自用电压为0.4kV,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系统,站用电采用单母线接线,双电源供电。站外施工变压器在工程建设结束后将保留,做为电站站用电提供工作电源。此外由接地变压器兼做备用变压器为站用电提供备用电源,备用变压器电源引自电站内35kV母线。主备电源分别引入站用电双电源自动切换柜。为了防止配电装置遭受直击雷侵害,在35kV进线段设避雷线对升压站进行保护。由于光伏阵列面积较大,在阵列中设避雷针出现阴影对阵列的影响较大,根据《光伏(PV)发电系统过电压保护导则》中有关条款的规定,综合考虑后确定本电站光伏阵列中不再配置避雷针,主要通过光伏阵列采取光伏组件和支架与厂区接地网连接进行直击雷保护。为防止雷电侵入波和内部过电压的损坏电气设备,在35kV线路出口处设一组氧化锌避雷器。35kV配电装置母线设有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箱式变、直流配电柜、汇流箱内均逐级装设避雷器。为了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开关站内敷设以水平接地体为主。辅以垂直接地极的人工接地网,并充分利用土建金属基础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接地网外缘闭合,开关站内所有电气设备均应接地,主接地网敷设于冻土层以下。开关站设一个总的接地网。2、电气二次方案本光伏电站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原则进行设计。电站采用以计算机监控系统为基础的监控方式。整个光伏电站安装一套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保护、测量、控制、通信等功能,可实现对光伏发电系统及开关站的全功能综合自动化管理,实现光伏电站与地调端的遥测、遥信功能及发电公司的监测管理。结合本电站自动化水平的要求,本电站采用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根据GB50062-2008《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装置设计规范》及GB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的要求,为35kV集电线路、接地变及消弧线圈成套装置、35kV进线、35kV出线、35kVSVG、箱式变压器、逆变器等配置保护。直流控制电源系统设置1套200Ah的成套直流电源装置可满足光伏电站事故停电2h的放电容量和事故放电末期最大冲击负荷容量。直流系统布置在电子设备间内。设置一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实现对电站主要电气设备,光伏电池、主控室、进站通道等现场的视频监视。图像监控及安全警卫系统采用数模结合的方式。在中控室设置控制中心,全站配置监测点约为20点左右。35kV线路计量电度表采用1+1配置,并配置一台电能量采集装置及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其设备选型由当地供电部门认可,相应的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准确度等级为0.2s级。在光伏电站内配置一套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日照强度、风速、风向、温度等参数。5.6建筑工程方案本次林光互补光伏电站总占地面积1000亩,为分为林业种植光伏阵列区和管理区两部分。管理区布置于站区中部偏南侧,管理区面积2500平方米。管理区内包含综合楼、配电室、避雷针、SVG变压器等设施。综合楼位于管理区南侧,临近进站大门口,对外联系方便。综合楼面向南侧,由办公室、宿舍、卫生间、电子设备间、控制室及会议室等构成。配电室位于管理区东北侧,其系侧为SVG变压器及消弧线圈,工艺流程顺畅,建筑布局合理。林光互补光伏阵列区占地面积1000亩,共包括30个1MW光伏方阵,每个1MW光伏方阵包含182组光伏支架,每组光伏支架以2排11列并列平行布置光伏组件(22块光伏组件),每个1MW光伏方阵就近配置一台预装式逆变机房(配置2台500kW逆变器、2台直流屏及辅助的照明通风等)及一台室外35kV升压箱变。站内集电线路采取电缆直埋和架空线路结合方式,由35kV箱变连接至管理区的配电室内。竖向布置:站区内地势北高南低,地形起伏北陡南缓,为节约土方量,降低工程造价,加快施工进程,站区竖向设计顺应自然地坪采用平坡式。场地内依据现有地坪坡度对有明显高丘、低洼处做出顺应整体地势的整平。光伏组件支架基础将顺应地势进行施工。只对逆变机房区域做局部整平。5.7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所用建筑材料水泥、砂石料可从永长村及其周围购进,通过公路运至施工现场。施工电源从附近变电站以10kV引接,设变压器降压后供混凝土搅拌站、钢筋(钢结构)加工厂等生产建筑的用电,另外选择使用一台250kW柴油发电机备用发电。施工用水按永临结合考虑,初步考虑利用站内新建深井供施工用水及将来的生活、阵列清洗用水,也可考虑从附近村庄接引水管道。电站施工共设置1个小型混凝土搅拌站,以方便各建筑物、设备施工,搅拌站占地均为电站租地范围内,不需另外施工租地。施工人员尽量使用当地劳力,以节约施工生活区、施工管理区占地面积;光伏阵列施工、安装所需材料尽量放置于所规划的光伏发电分系统范围内,以节省设备、材料堆放场占地;可在管理区周围空地设置小面积的材料堆放场、钢结构及木材加工场、施工办公区。5.8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设计在施工阶段,由于土石方的开挖和施工车辆的行驶,可能在作业面及其附近区域产生粉尘和二次扬尘,造成局部区域的空气污染。可采用洒水等措施,尽量降低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由于项目属于林地,施工期间施工噪声和设备噪声不会对附近的居民产生干扰。在运营阶段,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其生产过程主要是利用太阳能电池组件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不排放任何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另外,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较高的自动化运行水平,电站运行和管理产生少量的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定期外运,生活垃圾经集中收集后定期由环卫部门收集处理,对环境不会产生不利影响。根据本项目施工阶段会存在一定程度地表扰动和水土流失,其防治措施主要采用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管理措施等,施工过程中将落实专项资金,严格执行水利主管部门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本工程建成后对地方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既充分发挥了林业种植业经济优势,也可以提供新的电源,又不增加环境压力,还可为当地增加新旅游景点,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5.9项目林业种植方案土地来源:公司2016年租用永长村林地1580亩,使用期限42年,42年使用费用已全部支付。至2016年已投入资金5000万元,其中投资建设牛羊舍16栋、鸡舍24栋,散养殖鸡舍12栋,已使用占地面积300亩,剩余1200亩,除厂区园林、景观、道路占用200亩外,剩余1000亩,公司计划发展30MWP林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种植面积:本项目主要建设600亩蓝莓种植、200亩核桃、200亩榛子种植基地,建成现代林业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相结合的绿色环保型林光互补示范基地项目。收入来源:项目收入来源林业种植产品收入以及光伏发电收入。第六章系统总体技术方案6.1光伏组件选择6.1.1太阳电池组件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将大量的同规格、同特性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经过若干电池组件串联成一串以达到逆变器额定输入电压,再将这样的若干串电池板并联达到系统预定的额定功率。这些设备数量众多,为了避免它们之间的相互遮挡,须按一定的间距进行布置,构成一个方阵,这个方阵称之为光伏发电方阵。其中由同规格、同特性的若干太阳能电池组件串联构成的一个回路是一个基本阵列单元。每个光伏发电方阵包括预定功率的电池组件、逆变器和升压配电室等组成。若干个光伏发电方阵通过电气系统的连接共同组成一座光伏电站。选择合适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对于整个电站的投资、运营、效益都有较大的关系。当今太阳能开发应用最广泛的是太阳电池。1941年出现有关硅太阳电池报道,1954年研制成效率达6%的单晶硅太阳电池,1958年太阳电池应用于卫星供电。在70年代以前,由于太阳电池效率低,售价昂贵,主要应用在空间。70年代以后,对太阳电池材料、结构和工艺进行了广泛研究,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地面应用规模逐渐扩大,但从大规模利用太阳能而言,与常规发电相比,成本仍然很高。世界光伏组件在过去15年平均年增长率约15%。90年代后期,发展更加迅速,最近3年平均年增长率超过30%。在产业方面,各国一直通过扩大规模、提高自动化程度、改进技术水平、开拓市场等措施降低成本,并取得了巨大进展。商品化电池组件效率从10%~13%提高到12%~16%。国内整个光伏产业的规模逐年扩大,2007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达到1180MW,首次超越欧洲和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基地,截止2010年底时光伏电池产量超过8GW,雄居世界首位。目前,世界上太阳电池的实验室效率最高水平为:单晶硅电池24%(4cm2),多晶硅电池18.6%(4cm2),InGaP/GaAs双结电池30.28%(AM1),非晶硅电池14.5%(初始)、12.8%(稳定),碲化镉电池15.8%,硅带电池14.6%,二氧化钛有机纳米电池10.96%。我国于1958年开始太阳电池的研究,40多年来取得不少成果。目前,我国太阳电池的实验室效率最高水平为:单晶硅电池20.4%(2cm×2cm),多晶硅电池14.5%(2cm×2cm)、12%(10cm×10cm),GaAs电池20.1%(lcm×cm),GaAs/Ge电池19.5%(AM0),CulnSe电池9%(lcm×1cm),多晶硅薄膜电池13.6%(lcm×1cm,非活性硅衬底),非晶硅电池8.6%(10cm×10cm)、7.9%(20cm×20cm)、6.2%(30cm×30cm),二氧化钛纳米有机电池10%(1cm×1cm)。(1)晶体硅光伏电池晶体硅仍是当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主流。单晶硅电池是最早出现,工艺最为成熟的太阳能光伏电池,也是大规模生产的硅基太阳能电池中,效率最高。单晶硅电池是将硅单晶进行切割、打磨制成单晶硅片,在单晶硅片上经过印刷电极、封装等流程制成的,现代半导体产业中成熟的拉制单晶、切割打磨,以及印刷刻版、封装等技术都可以在单晶硅电池生产中直接应用。大规模生产的单晶硅电池效率可以达到13-20%。由于采用了切割、打磨等工艺,会造成大量硅原料的损失;受硅单晶棒形状的限制,单晶硅电池必须做成圆形,对光伏组件的布置也有一定的影响。多晶硅电池的生产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浇铸、定向凝固的方法,制成多晶硅的晶锭,再经过切割、打磨等工艺制成多晶硅片,进一步印刷电极、封装,制成电池。浇铸方法制造多晶硅片不需要经过单晶拉制工艺,消耗能源较单晶硅电池少,并且形状不受限制,可以做成方便光伏组件布置的方形;除不需要单晶拉制工艺外,制造单晶硅电池的成熟工艺都可以在多晶硅电池的制造中得到应用。另一种方法是在单晶硅衬底上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等工艺形成无序分布的非晶态硅膜,然后通过退火形成较大晶粒,以提高发电效率。多晶硅电池的效率能够达到10-18%,略低于单晶硅电池的水平。和单晶硅电池相比,多晶硅电池虽然效率有所降低,但是节约能源,节省硅原料,达到工艺成本和效率的平衡。晶体硅电池片如图6-1,6-2所示:图6-1单晶硅硅片图6-2多晶硅硅片两种电池组件的外形结构如图6-3所示。(左为单晶硅组件,右为多晶硅组件)图6-3单晶硅组件多晶硅组件(2)非晶硅电池和薄膜光伏电池非晶硅电池是在不同衬底上附着非晶态硅晶粒制成的,工艺简单,硅原料消耗少,衬底廉价,并且可以方便的制成薄膜,并且具有弱光性好,受高温影响小的特性。自上个世纪70年代发明以来,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特别是非晶硅薄膜电池经历了一个发展的高潮。80年代,非晶硅薄膜电池的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20%,但受限于较低的效率,非晶硅薄膜电池的市场份额逐步被晶体硅电池取代,目前约为12%。图6-4非晶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外形非硅薄膜太阳电池是在廉价的玻璃、不锈钢或塑料衬底上附上非常薄的感光材料制成,比用料较多的晶体硅技术造价更低,其价格优势可抵消低效率的问题。(3)数倍聚光太阳能电池数倍聚光太阳能电池片本身与其它常规平板光伏电池并无本质区别,它是利用反射或折射聚光原理将太阳光会聚后,以高倍光强照射在光伏电池板上达到提高光伏电池的发电功率。国外已经有过一些工业化尝试。比如利用菲涅尔透镜实现3~7倍的聚光,但由于透射聚光的光强均匀性较差、且特制透镜成本降低的速度赶不上高反射率的平面镜,国外开始尝试通过反射实现聚光,比如德国ZSW公司发明了V型聚光器实现了2倍聚光,美国的Falbel发明了四面体的聚光器实现了2.36倍聚光。尽管实现2倍聚光也可以节省50%的光伏电池,但是相对于聚光器所增加的成本,总体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图6-5聚光太阳能电池组件外形目前国内聚光太阳能电池研究尚处于示范运行阶段,聚光装置采用有多种形式,有:高聚光镜面菲涅尔透镜、槽面聚光器、八面体聚光器等。由于聚光装置需要配套复杂的机械跟踪设备、光学仪器、冷却设施,且产品尚处于开发研究期,其实际的使用性能及使用效果尚难确定。根据国外的应用经验,尽管实现多倍聚光可以节省光伏电池,但是随着电池价格的不断下降,相对于聚光器所增加的成本,总体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在单晶硅、多晶硅、非晶薄膜电池这三种电池中,单晶硅的生产工艺最为成熟,在早期一直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但由于其生产过程耗能较为严重,产能被逐渐削减。到2006年时,多晶硅已经超过单晶硅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6.1.2几种太阳电池组件的性能比较对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和多倍聚光这四种电池类型就转换效率、制造能耗、安装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如下太阳能电池技术性能比较表6-6:序号比较项目多晶硅单晶硅非晶硅薄膜数倍聚光1技术成熟性目前常用的是铸锭多晶硅技术,70年代末研制成功商业化单晶硅电池经50多年的发展,技术已达成熟阶段70年代末研制成功,经过30多年的发展,技术日趋成熟发展起步较晚,技术成熟性相对不高2光电转换效率商业用电池片一般12%~16%商业用电池片一般13%~18%商业用电池一般5%~9%能实现2倍以上聚光3价格材料制造简便,节约电耗,总的生产成本比单晶硅低材料价格及繁琐的电池制造工艺,使单晶硅成本价格居高不下生产工艺相对简单,使用原材料少,总的生产成本较低需要配套复杂的机械跟踪设备、光学仪器、冷却设施等,未实现批量化生产,总的生产成本较高4对光照、温度等外部环境适应性输出功率与光照强度成正比,在高温条件下效率发挥不充分同多晶硅电池弱光响应好。高温性能好,受温度的影响比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要小为保证聚光倍数,对光照追踪精度要求高,聚光后组件温升大,影响输出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