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现象(知识解读)(原卷版)-八年级物理下册_第1页
静电现象(知识解读)(原卷版)-八年级物理下册_第2页
静电现象(知识解读)(原卷版)-八年级物理下册_第3页
静电现象(知识解读)(原卷版)-八年级物理下册_第4页
静电现象(知识解读)(原卷版)-八年级物理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2\o"7.2静电现象"静电现象(知识解读)(原卷版)•知识点1物体带电及静电现象•知识点2摩擦起电•知识点3•知识点4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知识点5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作业巩固训练知识点1物体带电及静电现象知识点1物体带电及静电现象1、静电的基本概念(1)静电:即相对静止不动的电荷,通常指因不同物体之间相互摩擦而产生的在物体表面所带的正负电荷。(2)静电放电:指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由于直接接触或静电感应所引起的物体之间静电电荷的转移。2、:摩擦过的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电。带电物体(带电体)的基本性质:吸引轻小物体(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典例1-1】(2023春•镇江期末)东汉《论衡》中的“顿牟掇芥”是指用摩擦过的玳瑁外壳吸引草屑,其原因是()A.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分子之间有引力 C.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D.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典例1-2】(2023秋•大余县期中)关注生活中有关“吸”的物理现象:两滴小水珠“吸”到一起成为一滴大水珠是因为分子间有;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是因为带电体能。【变式1-1】(2022秋•南通期末)东汉时期的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记录了“顿牟掇芥”,意思是经过摩擦的琥珀(顿牟)能吸引(掇)芥菜籽(芥),这一记录说明()A.分子间有引力 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原子还可以再分 D.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变式1-2】(2023秋•鲤城区校级期中)周末,爱劳动的小红在打扫房间时,发现塑料扫把上粘了许多头发,如图所示。这是因为在扫地时塑料扫把与地板发生了现象,而使扫把带了电荷,具有了的性质。知识点2摩擦起电知识点2摩擦起电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2、摩擦起电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1)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而是两个物体在摩擦过程中,电子发生了转移,它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2)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弱的失去电子。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还有接触带电与感应带电(1)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后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2)感应带电:。

【典例2-1】(2023秋•陇西县期末)干燥的冬天,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容易吸附灰尘,这是因为()A.冬天气温低 B.化纤衣服摩擦带了电 C.冬天灰尘多 D.化纤衣服创造了电荷【典例2-2】(2023秋•浉河区校级月考)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很容易沾上灰尘,这是因为扇叶在转动过程中带上了电荷具有的性质,所以灰尘被吸在扇叶上;人接触汽车有时会被“电”一下,这是因为汽车行驶时与空气摩擦带电,我们称为现象。【变式2-1】(2023秋•即墨区校级月考)下列发生的现象与摩擦起电无关的是()A.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细细的水流,会看到水流靠近梳子 B.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 C.秋冬干燥季节,脱毛衣时会看到电火花 D.冬天摩擦双手使手变暖和【变式2-2】(2023春•淮安区期中)日常生活中,常用“粘”来描述一些现象,如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到一起,是因为分子间有;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是因衣服带的缘故。知识点3两种电荷及其相互间的作用知识点3两种电荷及其相互间的作用 1、两种电荷: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凡是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的,必定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由此人们得出自然界中有且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1)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量单位是库仑,简称为库,符号是C。4、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1)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2)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典例3-1】(2023秋•礼县期末)科学小实验:从垃圾袋上剪下的塑料丝在头发上摩擦几下,与摩擦过的气球相互靠近(如图所示),塑料丝就能在气球上方翩翩起舞。下列实例中与塑料丝起舞原理相同的是()A.静电除尘抹布 B.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C.油罐车底部拖着长铁链 D.禁止用塑料桶装汽油【典例3-2】(2023秋•德惠市期末)如图是在省科技馆看到的静电游戏“怒发冲冠”,这是因为人接触静电球时,人体是(选填“导体”或“绝缘体”),电荷通过人体传到头发上,由于头发带种(选填“同”或“异”)电荷互相(选填“排斥”或者“吸引”)而使头发竖起来。【变式3-1】(2022秋•赤峰期末)梳头的时候,头发会越梳理越蓬松,如果头发很长,还会随着梳子飘起来,关于这个现象的解释,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A.头发变得蓬松是因为头发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这是摩擦起电现象,头发和梳子带上了同种电荷 C.头发随梳子飘起来只是因为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D.在梳头的过程中,创造了异种电荷【变式3-2】(2023春•德惠市校级月考)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由于摩擦会带电,摩擦起电的本质是(选填“电荷的转移”或“创造了电荷”),将带电的梳子接触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后金属箔片张开。金属箔片张开的原因是同种电荷相互。知识点4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知识点4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自然界的静电现象——闪电:闪电是带有不同电荷的云层在相互靠近时发生的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2、生活中的静电现象(1)干燥的日子里,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声,如果在黑暗处,还会看到闪光,这是由于毛衣与内衣摩擦起电而导致的。(2)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越梳越蓬松,这是因为梳子与头发摩擦,使头发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致。(3)穿化纤裤子走路时,裤脚上容易吸附灰尘,是由于摩擦起电造成的。3、静电的应用与防护

(1)应用:静电复印、静电植绒、静电喷漆等。

(2)防护:高大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油罐车尾部拖一条铁链等。【典例4-1】(2023秋•大兴区期末)静电现象在生产、生活中有许多应用,有时也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困扰。加油站工人提油枪加油前,必须用手触摸如图所示的按钮,这个按钮通过导体与大地相连接。这是为了()A.清除手上的灰尘 B.给身体带上静电 C.开启油枪准备加油 D.清除身体上的静电【典例4-2】(2021•榆树市模拟)在日常生活中,“粘”字常用来表述一些物理现象,例如:用干毛巾擦镜子,会有很多“毛毛”粘在镜子上,这是发生了现象;在剥粽子时,粽子叶上会粘有米粒,这是因为分子间有力。【变式4-1】(2023秋•长春期末)下列应用中,属于防止静电带来危害的是()A.静电除尘 B.静电复印 C.N95口罩中带静电的熔喷布 D.油罐车尾部都要拖一条铁链到地面【变式4-2】“N95”口罩的中间层为多孔结构的熔喷布,熔喷布能过滤比自身空隙小得多、直径仅为0.3μm的颗粒物,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处理,使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而带(选填“正”或“负”)电,具有的作用。把口罩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洗晾干后,熔喷布对细微颗粒物的过滤效果严重下降,原因是。知识点5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知识点5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 1、验电器(1)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和物体带电多少(带电多,金属箔张开角度大)。(3)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2、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1)看物体能否吸引轻小物体,因为任何带电体都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看物体是否会跟其他带电体相互排斥,因为只有该物体带了电,它才有可能跟其他带电体相互排斥.若相互排斥,这时可以肯定该物体带有与其他带电体相同性质的电荷。

(3)利用验电器,只要物体带电,则当它接触(或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都会张开一定的角度。【典例5-1】(2023秋•城关区校级期末)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接触验电器B的金属球,撤走玻璃棒A,再将验电器B靠近用绝缘细绳悬挂的轻质小球C,发现细绳偏离了竖直方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C带正电 B.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带负电 C.玻璃棒A与小球C靠近时,小球C会被A吸引 D.玻璃棒A上的正电荷转移到了验电器的金属球上,使金属箔片带上了电【典例5-2】(2023秋•康县期末)a、b、c三个轻质小球悬挂起来,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已知a带负电,则c的具体带电情况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a球,二者将互相(选填“吸引”或“排斥”)。【变式5-1】(2023秋•奎文区校级期末)甲乙丙三个小球,已知甲带正电,三个小球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那么丙球的带电情况中()①可能带负电;②可能带正电;③可能不带电:④一定带负电。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④正确 C.只有①②正确 D.只有①②③正确【变式5-2】(2023春•如皋市月考)小明用塑料吸管做静电实验,吸管在绝缘支架上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的A端后,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A端,发现A端远离橡胶棒,则A端带电、(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再分别将带负电的橡胶棒和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吸管B端发现B端均被吸引,则吸管B端(带正电/带负电/不带电)。1.(2023秋•镇安县期末)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分开,那么结果则是()A.丝绸和玻璃棒都带正电 B.丝绸带负电,玻璃棒带等量正电 C.丝绸不带电,玻璃棒带正电 D.丝绸和玻璃棒都带负电2.(2023•海沧区模拟)花粉往往带负电,而蜜蜂在飞行中与空气摩擦也会带电。如图所示,当蜜蜂靠近花朵时,花粉会受到蜜蜂的静电吸引力,能更好地附着在蜜蜂身上。关于飞行中的蜜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失去电子带正电 B.获得电子带正电 C.失去电子带负电 D.获得电子带负电3.(2023秋•商河县期中)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上正电荷,这是因为()A.摩擦创造了负电荷 B.有原子核发生了转移 C.摩擦创造了正电荷 D.有电子发生了转移4.(2023秋•广州校级期中)如图为部分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弱情况,束缚能力越弱越容易失去电子。现用丝绸摩擦橡胶棒,然后将该橡胶棒靠近轻质小球,发现它们相互排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与丝绸摩擦过后的橡胶棒所带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 B.小球一定带负电 C.丝绸和橡胶棒摩擦过程中,橡胶棒会失去电子 D.丝绸和橡胶棒摩擦后,它们带的是同种电荷5.(2023秋•广州校级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没有间隙 B.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摩擦起电的实质是质子的电荷发生了转移 D.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6.(2023春•盐都区期末)小明发现身上的化纤衣服易“吸”毛绒,下列现象与其原理相同的是()A.地球“吸”地面上物体 B.两光滑铅块压紧后“吸”住 C.用吸管“吸”饮料 D.梳头后的梳子会“吸”小纸屑7.(2023•天河区校级三模)将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若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带正电 B.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不带电 C.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带正电 D.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不带电8.(2023秋•黔东南州期末)用毛皮分别多次摩擦塑料水管和一束塑料丝后,将塑料丝迅速抛向空中,立即用水管置于其正下方,塑料丝便像章鱼般浮在空中,如图所示。关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现象是由于水管吸引轻小塑料丝所致 B.水管和塑料丝带上了异种电荷 C.塑料丝之间由于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D.带电的塑料丝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9.(2023秋•公主岭市期末)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其中甲带正电,甲吸引乙,乙吸引丙,则丙()A.一定不带电 B.带正电 C.带负电 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10.(2023秋•瓦房店市期末)如图所示是一款小型电扇,小明发现它的扇叶上吸附了较多的灰尘,他分析应该是扇叶在转动过程中和空气发生了现象,使扇叶带上了电荷,而带电体又具有的性质,所以会吸附灰尘。11.(2023秋•崖州区校级期中)在干燥的天气里,衣服表面容易“粘”灰尘,这是由而产生的现象;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带正电荷的小球,小球会(填“靠近”或“远离”)。12.(2023•广饶县校级模拟)用餐巾纸摩擦塑料吸管使其带电,并将其靠近带负电的橡胶棒,吸管被排斥,说明吸管带电,吸管在摩擦过程中电子。13.(2023秋•章贡区期中)我国古代对某种现象最早记载见于西汉成书的《春秋考异邮》:“玳瑁吸喏”,“喏”即草屑一类轻小绝缘体;明代李时珍也曾说“虎珀拾芥”,意为琥珀摩擦后,能吸引细小的东西;以上记载就是物理学中的现象,此现象的实质是(选填“产生”或“转移”)了电荷。14.(2022秋•固安县期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琫带(选填“正”或“负”)电荷,如图所示,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