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5题,45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面表格是我国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名称地域成就

仰韶文化黄河中游制作彩绘陶器,培植出粟等主要作物

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制作红陶并使用磨制石器,会建红烧土排房

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居民种植水稻,并掌握养蚕缜丝技术

A.种植业呈现出“南稻北粟”的格局B贫富分化日益明显

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形成D初步具备国家形态

2.《尚书》有云:“人无于水监,当于人监”,“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下列主张与之不相

符合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C“刑不加民,不足以威奸”D“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3.下图为20世纪出土的先秦布币的两种形制。空首布因“首空可以纳柄”而得名,平首

布又名实首布,脱胎于空首布,重量变轻,体形变薄为片状。据此推断()

此处为

首,中空

可纳柄

图1空首布图2平首布

A.因与制作材料有关所以称布币B.布币蕴含着中华农耕文明的基因

C.布币演变有利于其在全国流通D.布币的演进折射出国家趋于统一

4.春秋战国时期的铸造青铜器的特点鲜明,由之前为上层阶级服务的礼器到开始作为生活

用器使用,而它的纹饰也是从之前的奢华繁琐向现实主题纹饰转变,去奢从简。这反映出

A.青铜器在民间的普遍使用B,青铜铸造技术的大进步

C.生活器皿被铁器基本取代D.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特征

5.战国时期的《荀子・天论》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

命而用之(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人定胜天”等等,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体现儒家积极的入世观B都江堰的设计理念与之相契合

C属于唯心主义思想范畴D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水平的进步

6.汉武帝时期实行官府垄断经营,将盐和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全部纳入国家的统一管理

之下。下列对该政策理解正确的是0

A.降低产品价格保证民生B.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C利用市场手段调节经济D.有利于提升民间经济活力

7.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对封建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论证了郡县制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以下对这两大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都是大一统思想在政治上的反映

C,都有利于皇权高度集中D.分别体现了贵族政治和官僚政治

8.西汉贾谊曰“俗吏之所务,在于刀笔筐箧现出土汉简中,也有记录吏员考核的文书,

上面记载有"能书、会计、治官民,颇知律令”的文字。这可以看出西汉吏员任用注重()

A.道德修养B.书法技巧C.精通法律D.专业技能

9.北魏均田令规定,奴婢按编户民标准授田,但要求“奴从耕,婢从织”。北齐均田令规

定奴婢限外不课田者皆不输”。隋承齐制,大业元年(605)又规定“除妇人及奴婢,部曲(依

附民)之课”。这意味着()

A.均田制逐渐无法推行B.北齐奴婢不再授田

C.承担赋役是授田前提D.隋代赋税大大减轻

10相传秦始皇用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上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成为后来历代正

统皇帝的信物,东晋十六国时,传国玉玺先后为匈奴建立的前赵、羯族建立的后赵所获。他

们嘲讽当时东晋皇帝为'‘白板天子这一现象()

A.说明少数民族政权得到中原人民的认可B.说明游牧民族认知落后的特征

C.一定程度反映了民族认同在冲突中发展D.体现了东晋政权缺乏统治基础

11.如图,隋朝修建的大运河,使得船舶在长安与扬州间运输往来形成了物流的主干线,

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朝时期,大运河成为“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赋

以存立"的唐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A.交通建设推动国家的发展B.水路运输成为全国的主要运输方式

C.长安是大运河的中心枢纽D.经济重心南移拉动了大运河的修建

12.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诗歌除表情达意外,也是一种研究历史的绝佳素材,由此他开

创了“史诗互证”的史学研究方法。北朝民歌《木兰辞》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

织“,”“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等等,展现了一个勤

劳勇敢北方少女形象,这首民歌可用来佐证当时()

A棉纺织技术的推广B民族融合的特征

C女性社会地位提升D北方商业的繁荣

13.主体开凿于北魏的云冈石窟的佛像线条硬朗,简洁,粗犷,雄健,威严,且大耳、深

目,具有典型西域胡人的特点,而龙门石窟的开凿盛于唐代,其人物造型很多具有圆润,

丰腴,饱满,温和的人物形象。对此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A.思想领域出现“三教合一”B.反映了鲜卑族的封建化

C.呈现了佛教的本土化趋势D.统治者宗教政策的变化

14.大业3年(公元607年),隋炀帝成立殿内省,将城门、尚食、尚药、御府、殿内五局

从门下省移入其中;负责下行文书用印的符玺局继续保留,•设立给事郎,'‘置员四人,从五

品,省读奏案”,专门负责上行文书奏案的审议。这些举措()

A.破坏了三省的相互制约的运作机制B,减少了中央决策失误

C.有利于将国事和皇家事务完全分开D.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15.如图所示为北京房山“十字寺”(景教教堂遗址)唐代石碑碑首图案的拓片,纹样相似的饰

物在全国各地多有出土。景教是基督教教派之一,据文献记载,景教在唐初传入中国,一度

兴盛于长安。由此可知,唐代()

A对外交流的双向性和广泛性

B.外来宗教中国化的趋势明显

C.长安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D.统治者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6题14分,17题14分,18题15分,19题12

分,共55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材料一:唐朝前期,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

有调。"租即田租,缴纳谷物;庸则是力役,每人每年服役二十天,若不服役可纳绢或布代

役;调是户调,随乡土所产缴纳绫或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初,定令有租赋庸调法,自开元承平久,不为版籍,法度玩敝。至德后,科敛凡数百名,

百姓竭膏血,鬻亲爱,旬输月送,无有休息。炎疾其敬,乃请为两税法以一其制……帝善之,

使谕中外,议者沮诘,以为租庸令行数百年,不可轻改,帝不听,天下果利之。

——【北宋】欧阳修《新唐书・杨炎传》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租庸调制实施的背景和积极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6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曹丕颁布的九品官人法,定品时家世门第逐渐成为最重要因素。隋炀帝时,

实行按照才学标准选拔文士的科举制。

----摘编自《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

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

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选拔标准。(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10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其祖母冯太后的支持下,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

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孝文帝亲政采取迁都洛阳、易服

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改革措施,加快了北方各民族的交融,缩小了南北差距,

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随着北方人口的大量涌入以及与周边地区交流的增加,江南地区的文化逐渐呈现

出多元融合的特点。例如,江南地区的建筑风格在吸收了北方建筑的特点后,变得更加

多样化;北方的面食文化对江南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北方民族交融的实质及历史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民族交融的背景及

意义。(9分)

19.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大变革的时代的到来,出现了不同的政治经济主张,成为中华文

化思想文化的源头,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面4位思想家的主张,按要求回答下面问

题。(12)

思想家主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耕种、播种)

老子“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自善”

孔子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故古圣王唯能审以尚贤使能为政”

墨子“俭节则昌,淫逸则亡”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民意)”

韩非“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根据材料,从上面几人主张中提炼一个主题,结合秦汉至隋唐的相关史事加以论述,(要求:

自拟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345678

ACBDCBDD

9101112131415

CCABCDD

解析:

第1题:BD选项均在材料中不能体现,且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晚期以后的历史;精

耕细作是铁器牛耕出现后才有。

第2题;题干说明的是民本思想,而C是法家强调严厉法治。

第3题;布币是春秋战国三晋地区使用的金属货币,最初的空首币造型仿农具铁

铲,可以纳柄,是一种劳动工具体现形式,其材料是金属,非布料,故A错;布

币并未流通于全国,统一全国的货币是秦半两,故CD错。

第4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概

括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制度

的发展,各诸侯国纷纷崛起,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结构都处在变动中,青铜器从

礼器转变为生活用器,并且在纹饰上也趋于简约和现实,这反映了社会对实用性

和现实需求的注重,表现了封建制度发展的社会大变革特征,D项正确;材料没

有体现也不能推出青铜器在民间的普遍使用,事实上民间也不可能,故A不对,

材料反映的是青铜器更适应生活化的需求而非技术的进步,排除B项;春秋战国

时期只是生产工具大量使用铁器而非生活器皿,故c不对。

第5题;依据“制天命而用之(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人定胜天”可得出

ABD正确,荀子这里的主张体现的是唯物主义思想。

第6题;国家垄断经营往往导致成本提高,也就不利于民生,且该政策实行的目

的不是为了民生,故A错;盐铁专营是行政手段,非市场,C错,垄断经营限制

了民间经营,故D错。答案选B

第7题;材料分别体现了封建制(分封制)和郡县制,故AC不正确,秦汉以后才

有大一统思想,所以B错,故选D。

第8题;A在材料中无法体现,BC过于片面。

第9题;A是在唐中后期,B不符合材料,材料中没说隋朝是减轻赋税,而是“除

妇人及奴婢,部曲(依附民)之课”,故D不对。依材料意思选C。

第10题;AD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材料反映少数民族认可中原封建正统的信物,

说明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趋势,故B不对。材料体现少数民族认同皇帝印玺,也体

现了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又讽刺南朝汉人政权,故C正确。

第11题;材料说明了大运河的开凿巨大作用,故选A。地图,材料均不能说明长

安是大运河的中心枢纽,当时洛阳是中心枢纽,故C错。仅凭材料不能说明水运

是主要方式,故B错,经济中心是在唐中后期开始南移,故D不对。

第12题;材料中的木兰展现了一个既熟悉中原汉人纺织;又善于骑马飞奔的游牧

民族女孩形象,可以佐证当时的民族融合,故选B。棉纺织技术是在元代黄道婆

由海南传入推广;木兰代父从军不能体现女性地位提升;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

北方战乱,商业破坏严重,民歌中的东市西市等是一种排比说法,故D不对。

第13题:材料只是说明的佛教人物形象变化,ABD不能体现出来,但可以说明佛

像造型越来越接近中原汉人形象,故C正确。

第14题;材料反映只是将门下省中一部分涉及皇家事务的机构移到殿内省,但并

没有改变三省的运行机制,也不能说明与皇家事务完全分开,故AC错误;减少

决策失误是由三省之间相互牵制造成的,这里只是减少门下省内部的机构,B

错。减少门下省过多的皇家事情,当然可以提高行政效率,故D正确。

第15题;材料只有景教传入,没法说明对外交流的双向性、广泛性,也不能体现

本土化,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6【答案】(1)背景:隋末战乱,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唐朝建立后为了恢复经

济稳定社会秩序;国家掌握大量无主土地,推行均田制;沿袭前代制度

(2分,任2点2分)

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

进了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保障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有利于人口的增加;促

进了文化的繁荣;使唐朝前期出现封建盛世等等(任3点6分)

(2)原因: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入减少;百姓税收负担重,民不聊生。(2

分)

影响: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自战国以

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或答“征税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减轻了政

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每点2分,共4分)

17.【答案】(1)标准九品中正制的标准是家世门第;科举制的标准是才学。(每点2

分)

(2)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

断政权的局面,扩大了官吏的来源,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文化发展,尤其唐诗繁荣;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对

西方近代文官制度产生影响。(每点2分,答五点即可)

18【答案】

(1)实质: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农业化、汉化(每点1分,共3分)

意义: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并为统一多民族国

家发展做出巨大贡献。(3点3分,据材料言之有理即可)

(2)背景: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人口南迁;南方相对安定;统治者的重视;民族间的相

互学习与交往(每点1分,任3点3分)

意义: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丰富了江南地区的文化内涵(或文化多元)推动了民族间

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民族间的了解和信任(或减少隔阂);有利于推动国家的统一。(6分,

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9评分标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采取分项评分办法。

分项评分项目:论题2分,阐释观点2分、论证6分、总结升华2分。

第一等:9-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最好是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能熟练运用史

实;文字通顺,逻辑结构严谨。

第二等:5-8分。要求:观点基本明确,基本能够运用史实说明问题;文字通顺,有一定逻

辑性。

第三等:0-4分。要求:观点不够明确,材料和观点尚能结合;表述一般;结构有欠缺。

(注意史实选取的时间范围:秦汉至隋唐)

【参考答案】

示例一:提炼选取“节用,爱民“的民生思想

民生问题关乎封建社会的社会长治久安

广大民众是社会的基石,而民生问题则关乎到社会的安定与发展,更关系到历代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