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流程与缺陷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1页
软件测试流程与缺陷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2页
软件测试流程与缺陷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3页
软件测试流程与缺陷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4页
软件测试流程与缺陷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软件测试流程与缺陷管理作业指导书TOC\o"1-2"\h\u12424第1章软件测试基础 459891.1软件测试概述 4232021.2测试类型与级别 483501.3测试原则与策略 431230第2章测试流程设计 573132.1测试计划制定 5221942.1.1目的与范围 5309662.1.2测试策略 5157762.1.3测试任务分配 5217442.1.4测试进度安排 5266302.1.5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5186552.2测试需求分析 5103612.2.1需求收集 5209742.2.2需求分析 5206582.2.3需求跟踪 5100272.2.4需求变更管理 679022.3测试用例设计 6112932.3.1测试用例概述 6139002.3.2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654212.3.3测试用例编写 617112.3.4测试用例评审 6134222.4测试环境搭建 6241422.4.1硬件环境 6229152.4.2软件环境 617532.4.3网络环境 6178312.4.4测试数据准备 624912.4.5环境搭建与验证 632051第3章测试用例管理 6246073.1用例编写规范 6189613.1.1用例编写原则 6133183.1.2用例编写要素 779303.1.3用例模板 7171793.2用例评审与维护 7188013.2.1用例评审 7146393.2.2用例维护 843203.3用例执行与跟踪 8183033.3.1用例执行 849223.3.2缺陷跟踪 810031第4章缺陷管理概述 8297124.1缺陷生命周期 8267854.1.1缺陷发觉 8227854.1.2缺陷报告 8160224.1.3缺陷确认 8181514.1.4缺陷修复 9110634.1.5缺陷回归 9197614.1.6缺陷关闭 9262274.2缺陷报告规范 964754.2.1缺陷报告模板 9205744.2.2缺陷标题 966564.2.3缺陷描述 960044.2.4复现步骤 9233584.2.5测试环境 9148184.2.6附件 9175704.3缺陷优先级与严重性 95904.3.1缺陷优先级 9311544.3.2缺陷严重性 1025529第5章缺陷识别与跟踪 10206685.1缺陷发觉与报告 10300475.1.1缺陷发觉 10157755.1.2缺陷报告 1058405.2缺陷分析 11143635.2.1缺陷原因分析 11178105.2.2缺陷影响评估 1185325.3缺陷跟踪与闭环 11146035.3.1缺陷跟踪 1127265.3.2缺陷闭环 1116004第6章自动化测试 1241076.1自动化测试概述 12241996.1.1自动化测试基本概念 12190896.1.2自动化测试适用场景 12240376.1.3自动化测试类型 12173436.2自动化测试工具选择 12346.2.1工具特性 12227406.2.2项目需求 13240966.2.3评估与选择 13136346.3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与维护 13315496.3.1脚本编写 1315006.3.2脚本维护 1321566第7章功能测试与优化 13211307.1功能测试基础 13160647.1.1功能测试概述 1367847.1.2功能测试指标 14258637.1.3功能测试方法 14284917.2功能测试工具与策略 14187837.2.1功能测试工具 14279587.2.2功能测试策略 14218677.3功能瓶颈分析及优化 1491647.3.1功能瓶颈识别 14238367.3.2功能优化方法 14224077.3.3功能优化实践 14312657.3.4功能测试持续改进 143571第8章安全测试与防护 1430858.1安全测试概述 1581288.1.1安全测试定义 15190868.1.2安全测试目的 15104018.1.3安全测试的重要性 156088.2常见安全漏洞分析 15109878.2.1SQL注入 1568888.2.2XSS攻击 15115908.2.3CSRF攻击 15127008.2.4文件漏洞 1528138.2.5目录遍历 16167958.3安全测试工具与防护策略 16132288.3.1安全测试工具 16166818.3.2防护策略 1615697第9章测试团队协作与管理 16112449.1测试团队组织结构 1610479.1.1团队组织架构 16266439.1.2岗位职责分配 16116059.2测试人员能力要求与培训 1796929.2.1能力要求 17203689.2.2培训 1751319.3测试过程监控与改进 17203569.3.1过程监控 17228639.3.2改进措施 1717022第10章测试流程与缺陷管理实践 1843110.1实践案例介绍 182677210.2测试流程与缺陷管理要点 181854110.2.1测试计划 18959010.2.2测试设计 181076310.2.3测试执行 181824910.2.4缺陷管理 188410.3持续集成与持续测试 191059110.3.1持续集成 192570410.3.2持续测试 191452810.4总结与展望 19第1章软件测试基础1.1软件测试概述软件测试作为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旨在验证软件产品是否满足既定需求,发觉并纠正软件中潜在的错误,保证软件质量。软件测试不仅涉及对的检查,还包括对需求分析、设计、开发等各阶段的成果进行验证。1.2测试类型与级别软件测试可分为多种类型,根据测试目的和阶段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1)单元测试:针对软件中最小的可测试单元(如函数、方法)进行测试,以验证其功能正确性。(2)集成测试:对已通过单元测试的模块进行组合,测试模块之间的接口和交互是否正常。(3)系统测试: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包括功能测试、功能测试、安全性测试等,以保证系统满足需求。(4)验收测试:由用户或客户进行的测试,以验证软件是否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测试级别可根据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进行划分,包括:(1)需求分析阶段的测试:主要验证需求文档的完整性、正确性和一致性。(2)设计阶段的测试:检查软件设计是否符合需求,设计文档是否清晰、完整。(3)编码阶段的测试:即单元测试,验证代码的正确性。(4)集成阶段的测试:即集成测试,检查模块之间的接口和交互。(5)系统阶段的测试:即系统测试,全面验证软件质量。(6)验收阶段的测试:即验收测试,保证软件满足用户需求。1.3测试原则与策略为了保证软件测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应遵循以下原则:(1)测试应尽早进行,以便尽早发觉并解决问题。(2)测试应全面,覆盖所有功能、功能、安全等方面。(3)测试用例应具有可复用性,以提高测试效率。(4)测试过程中发觉的错误应进行跟踪和记录,保证问题得到解决。(5)测试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以便及时调整开发计划。测试策略包括:(1)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明确测试目标、范围、方法、资源等。(2)采用多种测试方法,如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等,以提高测试覆盖率。(3)合理分配测试资源,保证关键模块和功能得到充分测试。(4)定期对测试过程进行评估和优化,提高测试质量。(5)建立完善的缺陷管理机制,对发觉的问题进行分类、跟踪和闭环管理。第2章测试流程设计2.1测试计划制定2.1.1目的与范围本节主要阐述测试计划的目的、测试对象、测试范围以及相关测试资源的规划。2.1.2测试策略根据项目特点,制定合适的测试策略,包括但不限于:测试类型、测试级别、测试方法、测试工具等。2.1.3测试任务分配明确各测试阶段的责任人,保证测试任务的顺利进行。2.1.4测试进度安排根据项目进度,制定合理的测试时间表,保证测试活动按时完成。2.1.5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分析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2.2测试需求分析2.2.1需求收集收集项目相关的需求文档、设计文档等,以便进行需求分析。2.2.2需求分析分析需求的可行性、明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可维护性等方面。2.2.3需求跟踪建立需求与测试用例之间的关联关系,保证测试活动能够覆盖所有需求。2.2.4需求变更管理对需求变更进行跟踪和管理,保证测试活动能够及时响应需求变更。2.3测试用例设计2.3.1测试用例概述介绍测试用例的概念、组成及编写规范。2.3.2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根据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如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等。2.3.3测试用例编写遵循测试用例编写规范,编写具有可读性、可维护性的测试用例。2.3.4测试用例评审组织相关人员对测试用例进行评审,保证测试用例的完整性和正确性。2.4测试环境搭建2.4.1硬件环境列出测试所需的硬件设备,并对设备配置进行详细描述。2.4.2软件环境列出测试所需的软件环境,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并说明其版本及配置要求。2.4.3网络环境描述测试环境中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网络设备、IP地址分配等。2.4.4测试数据准备根据测试需求,准备相应的测试数据,保证测试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2.4.5环境搭建与验证按照上述要求搭建测试环境,并对环境进行验证,保证测试环境满足测试需求。第3章测试用例管理3.1用例编写规范3.1.1用例编写原则在编写测试用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完整性:保证测试用例覆盖所有功能需求、功能需求及边界条件。(2)可读性:用例描述应简洁明了,便于他人理解。(3)可维护性:用例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便于后期修改和维护。(4)可复用性:对于相似的功能模块,尽量采用统一的用例模板,提高用例复用率。3.1.2用例编写要素测试用例应包括以下要素:(1)用例编号:唯一标识每个测试用例。(2)用例简洁明了地描述测试用例的目的。(3)预置条件:列出执行该用例所需满足的前置条件。(4)测试步骤:详细描述测试执行的操作步骤。(5)预期结果:描述测试执行后预期的输出结果。(6)实际结果:记录测试执行过程中的实际输出结果。(7)测试结论:判断测试是否通过,包括通过、未通过、阻塞等状态。(8)优先级:标识用例的重要程度,如高、中、低。(9)备注:记录与用例相关的其他信息,如缺陷编号、测试环境等。3.1.3用例模板以下是一个测试用例模板示例:用例编号用例标题预置条件测试步骤预期结果实际结果测试结论优先级备注01登录功能测试系统正常运行(1)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br>(2)登录按钮成功登录系统高3.2用例评审与维护3.2.1用例评审在用例编写完成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用例评审,保证以下方面:(1)用例的完整性、可读性和可维护性。(2)用例是否覆盖所有需求。(3)用例之间的重复性和关联性。(4)评审过程中,及时修改和完善用例。3.2.2用例维护在软件项目周期内,用例应进行以下维护:(1)根据需求变更,及时更新用例。(2)定期检查用例的有效性,保证用例与实际需求的一致性。(3)优化用例结构,提高用例执行效率。3.3用例执行与跟踪3.3.1用例执行用例执行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1)按照用例优先级进行执行,优先执行高优先级的用例。(2)严格执行用例步骤,保证测试结果的可信度。(3)记录实际结果,并与预期结果进行对比,判断测试结论。3.3.2缺陷跟踪在用例执行过程中,发觉缺陷时,应遵循以下流程:(1)记录缺陷信息,包括缺陷编号、缺陷描述、复现步骤等。(2)将缺陷报告给开发人员,协助开发人员定位问题。(3)跟踪缺陷修复情况,验证缺陷是否已修复。(4)对于未修复的缺陷,及时更新用例,保证在后续测试中关注该问题。第4章缺陷管理概述4.1缺陷生命周期缺陷生命周期是指软件测试过程中,缺陷从发觉到关闭的整个历程。本章将详细介绍缺陷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以保证缺陷得到有效管理。4.1.1缺陷发觉在软件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发觉缺陷后,应立即记录缺陷相关信息,包括缺陷描述、复现步骤、测试环境等。4.1.2缺陷报告测试人员需按照规定的缺陷报告规范,将发觉的缺陷及时报告给开发人员。4.1.3缺陷确认开发人员收到缺陷报告后,需对缺陷进行确认,判断缺陷是否真实存在,并对缺陷进行分类。4.1.4缺陷修复开发人员根据缺陷报告,对缺陷进行修复,并在修复后进行验证。4.1.5缺陷回归在缺陷修复后,测试人员需对相关功能进行回归测试,保证修复的缺陷不会影响到其他功能。4.1.6缺陷关闭当缺陷被成功修复,并通过测试验证后,测试人员可关闭该缺陷。4.2缺陷报告规范为保证缺陷报告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下规范需遵守:4.2.1缺陷报告模板使用统一的缺陷报告模板,包括缺陷标题、缺陷描述、复现步骤、测试环境、附件等。4.2.2缺陷标题缺陷标题应简洁明了,能够准确反映缺陷内容。4.2.3缺陷描述缺陷描述应详细、清晰,包括缺陷现象、影响范围、可能的原因等。4.2.4复现步骤详细记录复现缺陷的步骤,以便开发人员能够快速定位问题。4.2.5测试环境提供测试环境信息,包括操作系统、浏览器、硬件配置等。4.2.6附件如有必要,可提供相关截图、日志等附件,以帮助开发人员分析问题。4.3缺陷优先级与严重性缺陷的优先级和严重性是缺陷管理的重要依据,以下对二者进行定义:4.3.1缺陷优先级缺陷优先级根据缺陷对软件功能和用户体验的影响程度来确定,分为以下几级:(1)紧急:影响软件核心功能,需立即修复。(2)高:影响重要功能,需尽快修复。(3)中:影响部分功能,可适时修复。(4)低:影响较小,可在后续版本修复。4.3.2缺陷严重性缺陷严重性根据缺陷可能导致的风险程度来确定,分为以下几级:(1)致命:可能导致系统崩溃、数据丢失等严重后果。(2)严重:影响软件正常使用,但不会导致系统崩溃。(3)一般:影响软件功能或用户体验,但不影响主要功能。(4)轻微:对软件功能和用户体验影响较小。本章对缺陷管理进行了概述,介绍了缺陷生命周期、缺陷报告规范以及缺陷优先级与严重性。遵循本章内容,有助于提高软件测试过程中缺陷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第5章缺陷识别与跟踪5.1缺陷发觉与报告5.1.1缺陷发觉在软件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需密切关注测试对象的各种表现,以便及时发觉潜在的缺陷。缺陷发觉主要依赖于以下方法:(1)功能测试:测试人员根据测试用例对软件功能进行验证,发觉功能性的缺陷。(2)功能测试:测试人员对软件功能进行监测,发觉功能瓶颈和缺陷。(3)兼容性测试:测试人员在不同的软硬件环境下进行测试,发觉兼容性缺陷。(4)安全测试:测试人员模拟攻击手段,对软件的安全性进行测试,发觉安全隐患。5.1.2缺陷报告测试人员在发觉缺陷后,需按照以下要求编写缺陷报告:(1)报告简洁明了地描述缺陷现象。(2)缺陷描述:详细描述缺陷的具体表现,包括重现步骤、环境要求等。(3)严重程度:根据缺陷对软件功能、功能、安全等方面的影响,评估缺陷的严重程度。(4)优先级:综合考虑缺陷的严重程度、发生频率等因素,确定缺陷处理的优先级。(5)缺陷类型:按照缺陷的性质,对缺陷进行分类,如功能缺陷、功能缺陷等。(6)附件:如有需要,可提供相关截图、日志等附件。5.2缺陷分析5.2.1缺陷原因分析测试人员需对发觉的缺陷进行深入分析,找出缺陷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需求分析:分析需求文档,确认缺陷是否由需求不明确或变更导致。(2)设计分析:分析设计文档,确认缺陷是否由设计不合理或错误导致。(3)编码分析:审查代码,找出缺陷产生的具体位置和原因。(4)环境分析:分析测试环境,确认是否由环境因素导致缺陷。5.2.2缺陷影响评估测试人员需对缺陷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包括:(1)对软件功能的影响:分析缺陷是否影响软件的正常使用。(2)对功能的影响:分析缺陷是否导致功能下降。(3)对安全性的影响:分析缺陷是否影响软件的安全性。5.3缺陷跟踪与闭环5.3.1缺陷跟踪测试人员需对已报告的缺陷进行跟踪,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缺陷确认:开发人员确认缺陷,并评估其严重程度和优先级。(2)缺陷分配:项目经理将缺陷分配给相应的开发人员进行修复。(3)缺陷修复:开发人员根据缺陷报告,对缺陷进行修复。(4)回归测试:修复缺陷后,测试人员进行回归测试,保证缺陷得到解决。5.3.2缺陷闭环当缺陷经过验证确认已得到解决后,测试人员需完成以下工作:(1)更新缺陷状态:将缺陷状态更新为“已解决”或“已关闭”。(2)总结经验教训:对缺陷进行分析总结,为后续项目提供借鉴。(3)归档缺陷报告:将已解决的缺陷报告进行归档,以便日后查阅。第6章自动化测试6.1自动化测试概述自动化测试作为软件测试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测试效率,保证软件质量,降低人工测试成本。本章主要介绍自动化测试的基本概念、适用场景、测试类型及其在软件测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6.1.1自动化测试基本概念自动化测试是指使用专门的工具、脚本或软件来代替人工执行重复性的测试任务,以验证软件的功能、功能、稳定性等是否符合预期。6.1.2自动化测试适用场景自动化测试适用于以下场景:需要频繁执行相同测试的场景;项目周期较长,需要持续进行回归测试的场景;手工测试成本较高的场景;系统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场景。6.1.3自动化测试类型自动化测试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单元测试:针对软件的最小可测试单元(如函数、方法)进行测试;集成测试:对多个模块或组件进行组合测试,验证其协同工作能力;系统测试: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测试,验证其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功能测试:评估软件在各种负载条件下的功能表现。6.2自动化测试工具选择选择合适的自动化测试工具是保证自动化测试顺利进行的基石。以下因素应在选择自动化测试工具时予以考虑:6.2.1工具特性支持的编程语言和框架;支持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易用性、扩展性和稳定性;是否支持分布式测试;是否支持多种类型的测试(如功能测试、功能测试等)。6.2.2项目需求项目规模和复杂度;项目周期和预算;项目团队成员的技能和经验;项目对自动化测试的具体要求。6.2.3评估与选择在了解工具特性和项目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以下评估:工具的成熟度和市场占有率;工具的社区活跃度和技术支持;工具的兼容性和可维护性;工具的成本效益。6.3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与维护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与维护是自动化测试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测试的可靠性和效率。6.3.1脚本编写根据测试用例编写自动化测试脚本,保证脚本可读、可维护;遵循编码规范,提高代码质量;利用函数、类等封装重复操作,提高脚本的复用性;通过适当的异常处理机制,保证测试过程稳定。6.3.2脚本维护定期检查自动化测试脚本,保证其与被测软件的一致性;及时更新测试脚本,以适应软件功能、功能的变化;对失败的测试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优化脚本;持续优化测试脚本,提高测试效率。第7章功能测试与优化7.1功能测试基础7.1.1功能测试概述功能测试旨在评估软件系统在规定环境下的功能表现,以保证系统能够满足预期的功能要求。本节将介绍功能测试的基本概念、分类及重要性。7.1.2功能测试指标功能测试指标包括响应时间、并发用户数、吞吐量、资源利用率等。本节将详细解释这些指标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在实际测试中的应用。7.1.3功能测试方法功能测试方法包括基准测试、压力测试、容量测试、并发测试等。本节将阐述这些方法的实施步骤、适用场景及优缺点。7.2功能测试工具与策略7.2.1功能测试工具介绍常用的功能测试工具,如LoadRunner、JMeter、Locust等,分析各自的特点、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7.2.2功能测试策略根据项目需求、系统架构和资源情况,制定合适的功能测试策略。本节将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确定测试场景和测试用例,以及如何进行测试环境的搭建。7.3功能瓶颈分析及优化7.3.1功能瓶颈识别通过功能测试收集的数据,分析系统可能存在的功能瓶颈,包括硬件、软件、网络等方面的原因。7.3.2功能优化方法针对识别出的功能瓶颈,本节将介绍一系列功能优化方法,如数据库优化、缓存优化、代码优化、网络优化等。7.3.3功能优化实践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功能优化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优化方案的设计、实施、验证及监控。7.3.4功能测试持续改进功能测试和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本节将讨论如何建立功能测试的持续改进机制,以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第8章安全测试与防护8.1安全测试概述本节主要介绍安全测试的基本概念、目的和重要性。安全测试旨在保证软件系统在面临恶意攻击时,能够保持稳定性和数据完整性,避免潜在的安全威胁。8.1.1安全测试定义安全测试是一种检测软件系统中的安全漏洞、威胁和风险的测试方法,以保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8.1.2安全测试目的(1)发觉软件系统中的安全漏洞,提前进行修复,降低系统被攻击的风险。(2)保证系统在面临攻击时,能够保持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完整性。(3)评估系统的安全功能,为安全防护提供依据。8.1.3安全测试的重要性(1)提高系统安全性,降低潜在的安全风险。(2)遵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规定,避免因安全问题导致的法律风险。(3)提升用户信任度,增强产品竞争力。8.2常见安全漏洞分析本节将对软件系统中常见的几种安全漏洞进行详细分析,以便测试人员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测试。8.2.1SQL注入SQL注入是一种常见的攻击方式,攻击者通过在输入数据中插入恶意SQL代码,从而获取非法访问数据库的权限。8.2.2XSS攻击跨站脚本攻击(XSS)是指攻击者在网页上插入恶意脚本,当用户浏览网页时,恶意脚本在用户浏览器上执行,从而窃取用户信息。8.2.3CSRF攻击跨站请求伪造(CSRF)是指攻击者利用用户的登录状态,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恶意请求。8.2.4文件漏洞文件漏洞是指攻击者恶意文件(如木马、病毒等),从而获取服务器权限或执行恶意代码。8.2.5目录遍历目录遍历是指攻击者利用系统漏洞,访问未授权的文件或目录,从而获取敏感信息或执行恶意操作。8.3安全测试工具与防护策略本节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安全测试工具以及相应的防护策略,帮助测试人员提高安全测试的效率。8.3.1安全测试工具(1)Acunetix:一款全面的Web应用安全测试工具,支持多种Web应用漏洞扫描。(2)BurpSuite:一款用于Web应用安全测试的集成平台,提供多种功能模块,如代理、扫描、入侵等。(3)OWASPZAP:一款开源的Web应用安全测试工具,支持多种漏洞扫描和攻击手段模拟。8.3.2防护策略(1)输入验证: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严格验证,过滤非法字符和恶意代码。(2)使用安全的编程语言和框架:避免使用存在已知漏洞的编程语言和框架,选择安全性较高的开发环境。(3)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泄露。(4)访问控制:实施严格的权限管理,保证用户只能访问授权的资源。(5)定期安全培训:提高开发、测试和运维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漏洞。第9章测试团队协作与管理9.1测试团队组织结构9.1.1团队组织架构测试团队应设立清晰的组织架构,包括团队领导、高级测试工程师、中级测试工程师和初级测试工程师。各成员职责分明,保证测试工作高效有序进行。9.1.2岗位职责分配团队领导:负责测试团队的整体管理、任务分配、进度监控和资源协调。高级测试工程师:负责制定测试策略、设计测试用例、指导中级和初级测试工程师,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中级测试工程师:负责执行测试用例,提交缺陷报告,参与测试用例的设计和优化。初级测试工程师:负责执行测试用例,提交缺陷报告,协助中级和高级测试工程师完成测试任务。9.2测试人员能力要求与培训9.2.1能力要求测试人员应具备以下能力:(1)熟悉软件测试理论、方法和流程;(2)掌握测试工具和技术的使用;(3)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4)具备一定的编程和数据库知识;(5)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2.2培训(1)定期组织内部培训,提高测试人员的技能水平;(2)鼓励测试人员参加外部培训、认证和交流活动,拓宽知识面;(3)培训内容包括:测试理论、测试工具、新技术应用、团队协作等;(4)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持续改进培训内容和方法。9.3测试过程监控与改进9.3.1过程监控(1)制定测试计划,明确测试目标、范围、方法和进度;(2)设立测试里程碑,监控测试进度和关键节点;(3)定期召开测试评审会议,评估测试成果和问题;(4)对测试用例执行情况、缺陷发觉和修复情况进行跟踪记录;(5)对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9.3.2改进措施(1)分析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出根本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