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IIDBxx 山西省地方标准DBxx/Txxx—202x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202x-xx-xx发布202x-xx-xx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指南1.范围本文件给出了电动自行车使用、停放、充电、销售、维护保养等日常环节的消防安全管理指导。本文件适用于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管理使用单位、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单位和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售后服务单位(门店)、用户的消防安全管理。其他电动三轮车、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的相关消防管理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3495.1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GB17761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8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97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T5907.1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GB/T36944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技术要求GB/T36972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DBJ04/T440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防火技术标准3.术语和定义GB/T5907.1、GB17761、GB35181、GB50016、GB50084、GB50116、GB50140、GB50974、GB/T3694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电动自行车指以车载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脚踏骑行功能,能实现电助动或者电驱动功能的两轮自行车,包括共享或租赁电动自行车、电助力自行车、外卖类专用电动车等。3.2充(换)电设施指为电动自行车提供电能补给的相关设施的总称,包括自用充电设施、专用充电设施、公共充电设施和专用换电设施等。3.3一车一池一码电动自行车的电池、电动机、控制器(单元)、充电器等加装芯片、二维码的技术安全措施。4.总则4.1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坚持政府属地管理,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和谁建设运营、谁管理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4.2制造商、生产厂家、销售维修售后服务单位(门店)、电商和用户对车辆本体和相关组件的消防安全负责,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单位对充(换)电设施安装、质量和运营监测消防安全负责,管理使用单位和用户对车辆停放、充电和使用过程的消防安全负责。4.3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依法组织制定防火安全公约,开展防火安全检查,协助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消防宣传教育。4.4管理使用单位应当根据需要确定消防安全工作管理部门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落实岗位消防安全责任。4.5鼓励、引导电动自行车的用户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4.6行业部门积极应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等数字化系统,科学从车辆生产运营企业、销售维修售后单位、电商和充(换)电设施的建设运营单位的源头加强消防管理。5.停放充电场所设置5.1场所设置要求5.1.1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平面布置、防火间距、耐火等级、安全疏散设施、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设置等应当满足GB50016、GB50067和DBJ04/T44等相关标准要求。5.1.2露天设置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设置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设置防风遮阳雨棚。2)场所边缘与相邻建筑的外墙之间除另有规定外,不应小于6m,且不得贴邻建筑门、窗、洞口和安全出口。5.1.3独立式、附建式电动自行车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5.1.4独立式电动自行车库严禁与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的厂房、库房贴邻或组合建造。5.1.5附建式电动自行车库,应划分单独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区域,做好防火分隔。5.1.6新建或既有车库配套建设充(换)电设施时,充(换)电设施应集中设置在同一防火分区内,且应当符合以下规定:1)应设置在耐火等级为一级、二级的车库的首层、二层或三层;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宜布置在地下车库的地下一层,不应布置在地下四层及以下;2)设置独立的防火单元,每个防火单元与其它防火单元应进行防火分隔,防火分隔应当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2.00h的防火隔墙与楼板及防火卷帘等其他分隔设施分隔;3)充(换)电设施设置区域距离建筑的安全出口距离不应小于6m;4)防火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耐火性能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5)按照相关标准设置安全疏散设施、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等。5.2安全疏散设置1)附建式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人员疏散出口和汽车疏散出口应分开设置,用于电动自行车进出推行的坡道出入口,可计入人员安全出口数量;2)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每个防火分区内安全疏散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人员疏散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3)每个防火分区、防火单元内的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相邻两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4)保持人员疏散通道和车辆通道畅通,保持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完好有效;5)应划线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位置和疏散路线,充电部位应张贴、悬挂安全警示标志;6)其他安全疏散设置应符合GB50016和GB50067的相关规定要求。5.3消防设施器材设置1)露天设置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应按照相关标准设置消防设施、消防器材箱,配备砂箱、铁锹、灭火器、灭火毯、逃生面具等必备消防器材;2)灭火器的类型选择和配备数量按照GB50140中危险级确定;3)未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电动自行车库,鼓励安装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互联式的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等;4)充(换)电设施的封闭空间应安装全氟己酮全自动灭火装置等适宜的灭火系统;5)定期维护保养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确保完好有效。6.车辆安全的全过程消防管理6.1车辆应符合GB17761等相关标准要求,严禁生产、销售、使用不符合新国标、无CCC认证证书的车辆。6.2充电接口、蓄电池、电动机、充电器等零部件及车辆应当符合GB/T36972、GB/T36944等现行国家标准,每年应对车辆进行不少于一次的性能维护保养,确保车辆结构、性能完好。6.3严禁擅自改变车体质量、车体结构。6.4严禁拆改车辆电气线路、拆除或改变车辆限速装置等。6.5严禁违规加装、改装、更换车辆原有电动机、蓄电池等动力装置,或者更换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电动机、蓄电池,或将车辆蓄电池作为其他电源使用。6.6车辆应在通风散热的场所进行停放、充电,避免雨淋水溅霜冻或长时间烈日暴晒,充电时严禁覆盖蓄电池。6.7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时,应保证供电电压与充电器输入电压相符,充电器输出电压与蓄电池额定电压相符。7.充(换)电设施消防安全要求7.1充(换)电设施及配套电网建设应当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设计规范和管理要求。7.2充电控制器应当标牌清晰,标明生产厂家、额定输入电压和功率、输出电压范围、最大输出电流,多路充电接口输出时,应标明每路额定输出功率和最大输出电流,为管理单位和用户提供参数参考。7.3充电控制器的输入保护应达到以下要求:1)剩余电流保护功能:剩余电流保护器应安装在交流电源进线端,其额定剩余电流不应超过30mA;2)充电监测功能:实时监测每个输出回路充电电流、电压的变化;3)自动断开功能:充满电、充电8小时或者充电故障自动断开功能。7.4充(换)电控制器的输出开关应具备短路保护功能。7.5充(换)电控制器应支持联网功能,能给上级监控系统或运营管理系统提供负载的数量及充电状态、故障状态等监控数据。7.6充(换)电控制器的金属材质的门板、盖板、覆板和类似部件,应采用铜质保护导体将这些部件和集中充(换)电设施的结构主体框架连接,按照相关标准设置静电接地、防雷保护设施。7.7充(换)电设施的电线电缆绝缘性能、防火性能应当符合相关标准。7.8管理使用单位或个人应掌握所使用的充(换)电设施的额定容量、保护方式和要求、保护装置的整定值和保护元件的规格,不得擅自更改充(换)电设施或延长电气线路,不得擅自增大充(换)电设施的额定容量,任何充(换)电设施都不应超负荷运行或带故障使用,不得任意改动保护装置的整定值和保护元件的规格。7.9保护装置动作或熔断器的熔体熔断后,应先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并确认充(换)电设施已恢复正常后才能重新接通电源、继续使用,更换熔体时不应任意改变熔断器的熔体规格或用其他导线代替。7.10充(换)电设施的绝缘或外壳损坏,可能导致人体触及带电部分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修复或更换。7.11露天使用的充(换)电设施、配电装置等应采取防雨、防雪、防雾和防尘的措施。8.管理使用单位消防管理8.1管理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设置专人进行统一管理,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1)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火灾危险源的管理;2)组织开展防火巡查、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3)保证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4)对消防设施器材和电动自行车智能监控系统进行护保养,确保完好有效;5)组织员工和用户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重点进行安全用电宣传教育和培训;6)制定停电应急预案、电气火灾应急预案、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7)根据需要组建电动自行车火灾技术处置小组、微型消防站或志愿消防队,及时处置突发火灾事故;8)督促用户履行消防安全要求;9)定期向单位、业主委员会和业主、使用人通报消防安全情况,提示消防安全风险;10)法律、法规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8.2防火巡查检查要求8.2.1防火巡查、检查应当包含电动自行车安全、充(换)电设施安全、线路安全、监控安全等内容,巡查人员、检查人员、主管人员、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签字,做好记录存档。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应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应报告上级主管人员,并记录存档。8.2.2管理使用单位应当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防火检查,车库管理人每天至少开展一次岗位防火检查,防火检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充(换)电设施、智能监控系统的设置、运维情况;2)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危险品管理、违规住人、飞线充电和电动自行车违规进入电梯情况;3)消防设施运行和安全疏散设施、消防车道、消防水源和灭火器材等完好情况;4)消防控制室、微型消防站值班情况;5)人员教育培训和操作情况;6)违规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含休息平台)、楼层楼道、电梯厅、防烟前室等公共区域和住宅户内停放电动自行车或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情况;7)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单位的消防管理情况;8)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内容。8.2.3管理使用单位应明确车库、车棚专人负责每日防火巡查,加强夜间防火巡查。防火巡查内容包括:1)有无违规用火、用电、吸烟、住人、存储危险品、飞线充电和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等;2)消防设施设备、安全疏散设施、电动自行车智能监控系统和灭火器材等是否在位、完好;3)车辆停放、充(换)电设施设置是否堵塞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影响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4)车辆有无长时间过度充电的现象,充(换)电设施及其智能监控系统有无温度异常、打火等现象。8.3火灾危险源管理8.3.1充(换)电设施、充电桩等电气设施和线路的安装、敷设应当符合相关标准,电气设施应为经国家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产品,电工应当持证上岗,并保证相应环境和使用等级符合电动自行车充电的负荷、电流和电压要求。8.3.2车库、车棚等停放充电场所不应生产、储存、使用甲、乙类物品。8.3.3充(换)电设施不应靠近喷漆、修车等有潜在火灾或爆炸危险的区域。8.3.4车库、车棚等停放充电场所严禁拉接临时线路,不得使用移动插座等临时充电。8.3.5充电时,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充电,充电前需进行车辆安全状态确认,对充电器、插座、插头、线路进行检查,保证充电过程安全。8.3.6充(换)电设施故障时,应通知专业维修机构或人员进行维修保养。8.3.7严禁在车库、车棚进行焊接等明火作业和生活用火、吸烟。8.3.8车库、车棚值班室严禁使用电炉、电热扇等大功率电气设备。8.3.9配电箱、开关等不得设置在可燃材料上。8.3.10应做好电线电缆穿越处孔洞的防火封堵。8.3.11严禁在车库、车棚存放汽油、柴油等燃料及其他易燃、可燃物品,严禁给车辆加油。8.3.12用电设备和电气线路的周围应留有足够的安全通道和工作空间。8.3.13电动自行车充电时,电源适配器应放置在地面上,不得放置在电动自行车坐垫、防寒围挡等可燃物上,并确保通风、散热。9.销售维修售后服务单位(门店)消防管理9.1销售维修售后服务单位(门店)对本场所销售、维修、售后、服务的车辆及其配件的消防安全负责,电商应参照本条规定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9.2应当建立防火巡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制度、电池储存管理制度、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消除火灾隐患,参照本指南第14章规定做好灭火和应急准备。9.3应当建立废旧蓄电池管理台账。更换、回收的废旧蓄电池,应当依法按照固体废物管理;属于危险废物的,应当送交具有相应处置资质的单位集中处置。9.4电池储存应当按照新旧电池分类分垛集中存放,并符合XF1131规定,锂离子电池应配置安全防爆装置存放。9.5禁止拆除限速器、篡改电池组容量和电压、篡改整车电池仓或使用与整车出厂说明书不匹配的电池组等影响车辆安全的行为。9.6室内温度、湿度、消防应符合电池安全条件,保持干燥、通风、防雨雪侵入。9.7不应与酸、碱等腐蚀物质或粉尘大的物质存放在一起,避免受阳光直射;远离火源和热源(暖气设备等)。9.8贮存电池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其储量不宜超过1昼夜的需要量;应靠外墙设置,设置通风口、轻质门窗等防爆泄压设施,满足消防安全要求。9.9使用的充电器应与电池组相匹配。9.10销售维修售后服务场所禁止住人,禁止吸烟,禁止使用明火,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照明或取暖。9.11营业结束后,场所内除需要24小时供电的消防设施、智能监控系统外,其他用电设施设备应当断电。9.12履行法律、法规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10.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单位消防管理10.1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的单位应具备相关从业条件,具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落实消防安全责任。10.2建立健全并落实充(换)电场站建设管理、充(换)电场站竣工验收管理、场站与设施设备管理、车辆充(换)电管理、充(换)电设施安全操作管理、场站巡检管理、场站设施维护保养与故障处理、场站火灾隐患自查(排查)与消除处理、场站应急管理、场站应急值守管理、事故处理、运营平台监控管理等消防安全相关制度、操作规程。10.3每年对用户单位和个人应至少开展2次消防宣传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用户单位和个人车辆防火保养常识和火灾应急常识。10.4应开展充(换)电设施定期防火检查、巡查和火灾隐患整改,确保安全运行。10.5应制定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开展专项灭火和疏散应急演练,建立火灾应急机制,明确火灾处置程序和流程。10.6应建立充(换)电设施运营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应对其运营的充(换)电设施的消防安全进行有效管理和监控;对数据进行安全监测、采集和存储,数据保存期限不低于5年;管理系统具备数据输出功能和数据输出接口,数据能够实时上传到相关管理部门。管理系统应当具备防火、事故预防及报警功能。10.7在充(换)电设施的显著位置应当公示充(换)电设施的防火常识、火灾应急处置和事故紧急服务电话。10.8火灾时,立即派技术人员到现场配合消防救援机构扑救火灾。10.9履行法律、法规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11.车辆用户的消防管理11.1应当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了解使用可能出现的危险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并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使用,主动学习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的安全知识,服从管理使用单位的管理,积极参加消防教育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11.2应当购买符合相关标准的车辆或配件,停放、充电应当符合相关标准规定。11.3每年应当至少对车辆进行一次电气维护保养,电池组遇到进水、浸水、泡水、跌落或摔撞等情况需要及时报修及检测。11.4应选择与电池组匹配的充电器,避免在低于0℃或高于45℃的过热或过低温的环境下充电。11.5严禁颠倒正负极使用电池,严禁违反操作规程擅自拆解维修电池。11.6配电箱、充电器、电池组等电气设施与周围可燃物应当保持安全距离。11.7严禁违规将电池或者车辆带回办公、宿舍、住户等室内充电,严禁从室内随意拉接电线进行飞线充电。11.8闲置7天以上时,应当整车断电,至少三个月给电池充电一次,防止过度放电。12.智慧化消防安全措施12.1管理使用单位应积极采用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智能充电装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火灾图像系统、全氟己酮灭火器自动灭火系统等先进的智能监控系统,实现车辆定时充电、充满电自动断电,对充电线路和设施进行过载、短路、漏电保护的高温预警、故障断电、火灾监控报警和自动灭火,电动自行车进电梯智能阻止。12.2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智能充电装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火灾图像系统、全氟己酮灭火器自动灭火系统应具备储存、查询、回放功能,图像、超温、高压、超负荷或者故障等信息应实时传送至值班室、消防控制室等有人值守的上级监控系统或建设运营管理系统,实时显示,记录存储,并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储存时间。12.3监测部位的布置应当无盲区、无遮挡。12.4充(换)电设施的建设运营单位应积极应用大数据加强对充(换)电设施的信息化管理,加强充(换)电设施的火灾预警监测和火灾应急处置智慧化。12.5生产运营单位积极采用“一车一池一码”等数字化手段强化电池、电动机等随意拆改、更换容量等火灾源头管理。13.灭火处置13.1灭火剂13.1.1火灾初期,火势较小未见明火冒烟阶段时,可选择干粉灭火器、全氟己酮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锂电池专用灭火剂或者干砂扑救初期火灾,不得选择水基型灭火器。
13.1.2当车辆着火或电池受到严重的挤压、弯曲等损害,出现火势发展迅猛或者火势失控时,持续使用水进行冷却灭火。13.2单位应急处置13.2.1设置微型消防站的单位应急处置灭火行动组:穿全套灭火战斗服,佩戴空气呼吸器或者防毒面具,利用干粉灭火器或者消火栓扑救火灾。初期冒烟阶段,未发生猛烈燃烧,可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扑救。车辆着火或猛烈燃烧阶段,应使用消火栓持续出水降温、扑救。灭火人员应与着火车辆保持10到15米的安全距离,以免高温及爆炸伤人。设施保障组:第一时间拨打火警电话,通知消防救援机构到场处置,主要执行断电任务。穿全套灭火战斗服,佩戴空气呼吸器或者防毒面具,穿戴绝缘装备,使用绝缘工具进行断电操作。了解着火车辆的品牌型号,确定电池种类。第一时间断开电源。通知单位负责人、厂家、技术人员等专业人员到场配合消防救援人员处置。消防救援机构到场后第一时间告知着火车辆的种类型号,告知现场可利用的灭火剂和灭火装备,配合消防救援人员处置。如果着火车辆多,难以控制,设施保障组在执行完断电任务后,可以配合灭火行动组实施灭火。疏散引导组:确定警戒区域,执行警戒任务,疏散在场人员和周围群众,并协助转移周围未着火车辆,视情将着火电动自行车转移到空旷地带。13.2.2未设置微型消防站的单位应急处置1)第一发现人应拨打火警电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信员工工作总结
- 2022年团日主题活动策划书
- 2022妇联年度工作计划
-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
- 能源成本管理
- 部编 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a
- 电扶梯安全管理制度
- 房屋共同监理合同
- 幼儿园乒乓球桌租赁合同
- 生态公园绿化建设项目合同协议书
- 美发保底劳务合同模板
- 《技术规程》范本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至六)试题及答案
- 期末(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提升练习题(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重点语法清单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NGS与感染性疾病医学课件
- 2024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课程教案
- 人民日报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2024年煤矿事故汇编
- Unit 7单元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