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作业指导书_第4页
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作业指导书TOC\o"1-2"\h\u20824第一章教育信息化概述 2110461.1教育信息化的定义与内涵 2119281.2教育信息化的历史与发展 3249921.3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 31591.3.1现状 3273471.3.2趋势 318516第二章教育信息化政策与法规 4180212.1国内外教育信息化政策概述 419522.2教育信息化法规体系构建 4215252.3教育信息化政策实施与监管 414067第三章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529643.1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设计 5215553.2教育信息化设备配置与维护 5113263.2.1设备配置 5158933.2.2设备维护 6275453.3教育信息化网络安全保障 626401第四章教育信息化技术与产品 783834.1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715234.2教育信息化产品研发与推广 771984.3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与发展 821627第五章教育信息化教学策略 856835.1教育信息化与教学方法改革 8159485.2教育信息化与课程体系建设 9136155.3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97729第六章教育信息化管理机制 9267846.1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构建 9280676.1.1组织架构 950196.1.2政策法规 1073916.1.3资金保障 102496.1.4人才队伍建设 10165516.2教育信息化项目管理与评估 10150056.2.1项目管理 10273706.2.2项目评估 10255756.2.3项目后评价 10281476.3教育信息化服务质量保障 10309076.3.1服务标准制定 1014846.3.2服务流程优化 1076246.3.3服务监督与反馈 115036.3.4服务能力提升 1121487第七章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与培训 1165727.1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 11122817.1.1人才培养目标 11100387.1.2人才培养途径 112617.1.3人才培养评价 12110587.2教育信息化培训体系构建 12254247.2.1培训目标 12160517.2.2培训内容 12272047.2.3培训方式 1250177.3教育信息化人才评价与激励 1291977.3.1人才评价 13237177.3.2人才激励 132384第八章教育信息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137748.1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动态 13189958.2教育信息化国际合作项目 14321148.3教育信息化交流平台建设 146223第九章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 14320249.1教育信息化产业现状与趋势 14299699.2教育信息化产业链构建 1517559.3教育信息化产业政策与发展 15241399.3.1政策背景 159609.3.2政策措施 15229189.3.3发展目标 1626996第十章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16687110.1教育信息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162568310.2教育信息化与区域均衡发展 161110810.3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路径摸索 17第一章教育信息化概述1.1教育信息化的定义与内涵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资源为核心,通过网络、平台、工具等手段,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教育过程的创新与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涵盖了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研究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技术在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应用。(2)教育资源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点,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为教育教学提供丰富、便捷的服务。(3)教育过程优化: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4)教育管理现代化: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1.2教育信息化的历史与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初期阶段(20世纪80年代):主要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主,初步实现了教育教学的信息化。(2)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教育信息化进入网络时代,教育资源开始实现共享。(3)深化阶段(21世纪初至今):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1.3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1.3.1现状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国范围内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互联网接入率不断提高。(2)教育资源丰富多样:数字化教育资源日益丰富,涵盖了各类学科、教学阶段和教学需求。(3)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推动了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如在线教育、混合式教学等。(4)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在管理层面的应用,提高了教育管理的效率和水平。1.3.2趋势(1)智能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将更加智能化,为教育教学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2)云端化:云计算技术的普及,将推动教育信息化向云端化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3)国际化:教育信息化将打破地域限制,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全球化。(4)个性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使教育信息化更加注重个性化,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二章教育信息化政策与法规2.1国内外教育信息化政策概述教育信息化政策是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各国均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国际层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了《教育2030行动框架》,明确提出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发展的目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也发布了《教育信息化政策与实践指南》,为各国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在国内层面,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明确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2.2教育信息化法规体系构建教育信息化法规体系是保障教育信息化政策实施的基础。我国教育信息化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信息化基本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教育信息化的规定;二是教育信息化行政法规,如《教育信息化条例》、《教育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等;三是教育信息化部门规章,如《教育信息化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教育信息化网络安全管理办法》等;四是地方性教育信息化法规,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教育信息化相关法规。2.3教育信息化政策实施与监管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实施与监管是保证政策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在政策实施方面,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等。同时通过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推广先进经验,促进教育信息化政策的落地生根。在监管方面,我国建立了教育信息化监管机制,对教育信息化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和审计。加强对教育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监管,保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益。通过上述措施,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得到了较好的实施,为教育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在教育信息化政策实施与监管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政策执行力度不够、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第三章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3.1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设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其规划与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前瞻性原则:根据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和实际情况,充分预见未来发展趋势,保证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2)实用性原则:充分考虑教育教学需求,保证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安全性原则:在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网络安全,保证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4)经济性原则:在满足教育教学需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投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具体规划与设计内容包括:(1)网络架构设计:根据学校规模、地理位置等因素,设计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保证网络的高速、稳定和安全。(2)设备选型与配置:根据教育教学需求,选择功能稳定、价格合理的设备,合理配置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等。(3)网络安全设计:充分考虑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病毒防护等,保证网络数据安全。(4)系统集成与优化:将各个子系统进行集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整体运行效率。3.2教育信息化设备配置与维护3.2.1设备配置设备配置应根据以下原则进行:(1)满足教育教学需求:设备配置应以满足教育教学需求为出发点,保证设备功能与教育教学需求相匹配。(2)兼顾未来发展:设备配置应考虑未来发展趋势,选择具有较好扩展性的设备,以便在未来进行升级和扩展。(3)合理投资:在满足教育教学需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投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具体配置内容包括:(1)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保证网络的高速、稳定和安全。(2)服务器设备:根据教育教学需求,配置高功能、高可靠性的服务器,支持教育教学应用。(3)存储设备:配置大容量、高功能的存储设备,满足教育教学数据存储需求。(4)终端设备:根据教师和学生需求,配置计算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支持教育教学应用。3.2.2设备维护设备维护是保证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定期检查: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觉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2)系统升级:根据设备厂商提供的更新信息,及时进行系统升级,提高设备功能和安全性。(3)软件维护:定期检查软件运行状况,保证软件正常运行,及时更新软件版本。(4)硬件维护:定期对硬件设备进行清洁、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3.3教育信息化网络安全保障网络安全是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环节,以下措施可保证网络安全:(1)制定网络安全政策: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政策,明确网络安全责任,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2)防火墙设置:在校园网络出口处设置防火墙,实现对进出校园网络的数据进行过滤和监控。(3)入侵检测与防护:部署入侵检测系统,对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发觉并处理安全事件。(4)病毒防护:部署病毒防护软件,对终端设备进行实时监控,防止病毒感染和传播。(5)数据加密: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保证数据安全。(6)定期安全检查与评估:定期对网络安全进行检查和评估,发觉并及时处理安全隐患。(7)应急响应: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机制,提高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能力。第四章教育信息化技术与产品4.1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信息技术为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以下从几个方面阐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传统的教学资源以纸质教材为主,而信息技术可以将教学资源数字化、网络化,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更方便地获取、利用和分享教育资源。信息技术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可能。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促进了教育公平。通过网络教育平台,优质的教育资源得以传播到偏远地区,缩小了城乡、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信息技术推动了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教育管理部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监控、评估和决策,提高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4.2教育信息化产品研发与推广教育信息化产品的研发与推广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探讨教育信息化产品的研发与推广。明确产品定位。教育信息化产品应紧密结合教育教学需求,针对不同学段、学科和教学场景进行研发。注重产品创新。教育信息化产品应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提高产品的智能化、个性化水平。强化产品实用性。教育信息化产品应注重用户体验,简化操作流程,使教师和学生能够轻松上手,提高使用效果。推广策略。教育信息化产品的推广应采取多元化手段,包括政策引导、市场推广、用户培训等,以实现产品的广泛应用。4.3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与发展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与发展是推动教育信息化持续进步的关键因素。以下从几个方面探讨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与发展。加强技术创新。教育信息化领域应关注新兴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断摸索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需要政策、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有助于推动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应充分发挥产学研各方的优势,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教育信息化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关注国际发展趋势。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与发展需要关注国际前沿动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我国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国际竞争力。第五章教育信息化教学策略5.1教育信息化与教学方法改革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在教学方法改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育信息化为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平台,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灵活、多样化和高效。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学方法改革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2)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强化实践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虚拟实验、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个性化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实现因材施教。5.2教育信息化与课程体系建设教育信息化对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课程结构:根据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设置,增加信息技术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2)更新课程内容:紧跟时代发展,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融入课程内容,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3)整合课程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各类优质课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课程质量。(4)创新课程评价体系:建立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课程评价体系,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课程评价的科学性。5.3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信息化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养:教师应主动学习信息技术,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更新教育观念: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开展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研究,摸索适合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方法。(4)参与教育信息化项目:积极参与教育信息化项目,提高自身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实践经验和能力。第六章教育信息化管理机制6.1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构建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的构建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保障。以下为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构建的几个关键环节:6.1.1组织架构建立以教育行政部门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保证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顺利推进。同时设立教育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专业指导。6.1.2政策法规制定和完善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目标、任务、责任主体和保障措施,保证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有序开展。6.1.3资金保障加大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保证教育信息化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6.1.4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育信息化管理队伍。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6.2教育信息化项目管理与评估6.2.1项目管理建立教育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申报、审批、实施、验收等环节的流程和责任。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控,保证项目按期完成、达到预期效果。6.2.2项目评估建立教育信息化项目评估机制,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评估内容包括项目目标实现程度、资金使用效率、项目管理水平等方面。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项目实施方案,优化资源配置。6.2.3项目后评价在项目实施结束后,进行项目后评价,总结项目实施的经验教训,为今后教育信息化项目提供借鉴。同时对项目产生的效益进行评估,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数据支持。6.3教育信息化服务质量保障6.3.1服务标准制定制定教育信息化服务质量标准,明确服务质量要求,保证教育信息化服务达到预期目标。6.3.2服务流程优化优化教育信息化服务流程,简化服务手续,提高服务质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育信息化服务的智能化、便捷化。6.3.3服务监督与反馈建立教育信息化服务监督与反馈机制,对服务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觉问题并加以解决。通过用户满意度调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收集用户反馈,持续改进教育信息化服务质量。6.3.4服务能力提升加强教育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通过培训、交流、技术支持等方式,提高教育信息化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同时引进先进的服务理念和技术,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服务质量。第七章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与培训7.1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7.1.1人才培养目标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应立足于培养具备信息化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体目标包括:(1)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具备教育信息化理论素养,理解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3)具备较强的教育信息化项目实践能力;(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7.1.2人才培养途径(1)优化课程体系:将教育信息化相关课程融入专业教育,构建涵盖理论、实践、创新等多方面的课程体系;(2)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习、实训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3)校企合作:与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合作,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4)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开展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7.1.3人才培养评价建立多元化、全过程的评价体系,对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估。主要包括:(1)课程评价:关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合理性;(2)实践评价: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综合素质评价: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学术素养、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表现。7.2教育信息化培训体系构建教育信息化培训体系是提升教育工作者信息化素养和能力的关键。以下是教育信息化培训体系构建的几个方面。7.2.1培训目标(1)提高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和理解;(2)提升教育工作者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3)培养教育工作者具备教育信息化项目管理和组织实施的能力。7.2.2培训内容(1)教育信息化基础理论:包括教育信息化概念、发展趋势、相关政策法规等;(2)信息技术应用:包括教育教学工具、平台、资源等的应用;(3)教育信息化项目管理:包括项目策划、实施、评估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4)教育信息化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教育信息化成功案例,借鉴经验。7.2.3培训方式(1)线上培训:通过网络平台,提供丰富的培训资源,满足教育工作者自主学习需求;(2)线下培训: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会、工作坊等形式,提高教育工作者实践能力;(3)混合培训:结合线上和线下培训方式,实现教学互动、资源共享。7.3教育信息化人才评价与激励教育信息化人才评价与激励是保障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稳定和发展的关键。以下从评价与激励两个方面进行探讨。7.3.1人才评价(1)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人才评价体系,关注人才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实践成果;(2)实施分类评价,针对不同类型的教育信息化人才,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3)定期开展教育信息化人才评价,为人才选拔、培养和激励提供依据。7.3.2人才激励(1)完善薪酬待遇体系,提高教育信息化人才的待遇;(2)设立教育信息化人才突出贡献奖,表彰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人才;(3)提供职业发展机会,为教育信息化人才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4)加强团队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教育信息化人才的归属感和满意度。第八章教育信息化国际合作与交流8.1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动态全球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在国际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各国纷纷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加大投入,积极推进。以下为近年来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几个动态:(1)美国:美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较早,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美国教育部发布了《让每个孩子都成功法》,明确提出要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2)英国:英国推出了《数字英国》战略,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英国教育部门还发布了《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明确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和任务。(3)欧盟:欧盟发布了《2020年数字议程》,将教育信息化作为重要内容,提出要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创新。(4)日本:日本制定了《教育信息化推进计划》,明确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和措施。8.2教育信息化国际合作项目我国与世界各国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以下为几个典型的国际合作项目:(1)中欧教育信息化合作项目:该项目旨在促进中欧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2)中美教育信息化合作项目:该项目主要涉及教育信息化政策、教育技术标准、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合作。(3)中英教育信息化合作项目:该项目重点关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信息化应用等方面的合作。8.3教育信息化交流平台建设为促进教育信息化国际合作与交流,我国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交流平台建设,以下为几个主要交流平台:(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合作伙伴关系平台:该平台旨在推动各国在政策、技术、资源等方面的合作,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2)世界教育信息化大会:该大会是全球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盛会,各国教育信息化专家在此交流经验,探讨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3)国际教育信息化论坛:该论坛为我国与其他国家教育信息化专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通过以上教育信息化国际合作与交流,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需不断加强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接轨,推动教育信息化事业持续发展。第九章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9.1教育信息化产业现状与趋势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产业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迅速发展。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产业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吸引了众多企业投身于教育信息化领域,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2)产品种类丰富。教育信息化产品涵盖了硬件设备、软件平台、网络资源等多个方面,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需求。(3)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教育信息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未来教育信息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如下:(1)个性化教育将成为主流。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提高教育质量。(2)线上线下融合教育将成为常态。线上教育资源和线下实体教育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体验。(3)教育信息化国际化进程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国际影响力逐渐提升,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9.2教育信息化产业链构建教育信息化产业链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平板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等硬件设备的生产和销售。(2)软件平台:包括教学管理系统、在线教育平台、学习工具等软件产品的研发和推广。(3)网络资源:包括数字教材、在线课程、教育游戏等网络资源的开发与运营。(4)技术服务:包括系统集成、运维服务、技术支持等技术服务。(5)教育培训:包括师资培训、学生培训、家长培训等教育培训业务。(6)政策法规: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为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9.3教育信息化产业政策与发展9.3.1政策背景我国对教育信息化产业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新时代教育现代化2035》等,为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9.3.2政策措施(1)加大投入。加大了对教育信息化产业的财政投入,为产业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