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_第1页
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_第2页
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_第3页
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_第4页
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一、目的

本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确保生产安全,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护公司财产安全,同时满足国家及地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适用范围

1.本方案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本方案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岗位及员工,包括临时工、外包人员等。

3.本方案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子分公司、生产基地、工程项目部等。

4.本方案适用于公司涉及的各个行业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安装、环境保护等。

三、职责

1.公司总经理:负责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总体领导,对公司的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总责。

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公司的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整改、验收。

3.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整改、验收。

4.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发现的隐患及时上报,对整改措施的实施负责。

5.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对公司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决策、协调、监督。

6.安全生产专家:提供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的技术支持,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分析、评估。

7.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本级及以下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

8.质量管理、环境保护、职业健康等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参与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排查出的隐患提出整改意见。

9.财务部门:负责为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10.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对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员工培训、考核、奖惩等管理工作。

四、隐患排查范围

1.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员工操作不规范、违反安全规程、未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疲劳作业、酒后作业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

2.设备设施的安全隐患:涵盖生产设备、检测设备、安全防护设施、电气系统、管道系统、特种设备等是否存在缺陷、磨损、老化、损坏等情况。

3.环境的安全隐患:包括作业环境是否存在有害物质、高温、低温、潮湿、噪音、振动等不良环境条件,以及紧急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标识是否醒目等。

4.管理的安全隐患:涉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安全生产培训是否到位,应急预案是否制定并演练,以及安全投入是否充足等。

5.生产过程的隐患:包括生产流程是否合理,操作规程是否完善,生产中的物料、产品是否妥善存放,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点是否识别并控制等。

6.仓储物流的隐患:涉及仓储设施的安全状况,物品的储存条件,物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以及应急处理能力等。

7.信息安全的隐患:包括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数据保护措施,网络安全,以及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等。

8.节能减排的隐患:检查是否存在能源浪费、排放超标等问题,以及节能减排措施的有效性。

9.职业健康的隐患:包括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员工健康监护,职业健康培训等。

10.应急管理的隐患:检查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准备情况,应急响应能力等。

11.法律法规遵守情况:检查公司各项生产活动是否符合国家及地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

12.第三方服务安全隐患:涉及外包服务、供应商管理等外部服务提供方的安全管理和控制措施。

五、隐患排查的方法

(一)综合检查

1.定期组织综合检查,全面审查生产流程、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安全管理等方面,确保各个方面的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检查小组应由多部门联合组成,包括安全管理部门、生产部门、设备管理部门等,确保检查的全面性和专业性。

3.综合检查应包括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情况等内容的检查。

(二)专业检查

1.针对特定专业领域,如电气安全、机械安全、化学危险品管理等,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深入检查。

2.专业检查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进行,确保专业性和准确性。

3.检查结果应形成专业报告,提出具体整改建议,并跟踪整改进展。

(三)季节性检查

1.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和安全生产要求,进行针对性的季节性检查。

2.例如,夏季进行防暑降温、防雷、防静电检查;冬季进行防寒保暖、防冻、防火检查。

3.季节性检查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检查标准和流程。

(四)节假日检查

1.节假日期间,由于人员流动和作业强度变化,应加强安全检查,确保假期生产安全。

2.节假日前应对设备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节假日期间应安排值班人员,对关键部位和重要环节进行不间断的巡查。

(五)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

1.日常检查是指生产过程中对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操作的常规检查,应由一线员工和班组长负责。

2.定期检查是指按照预定计划对生产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参与。

3.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应记录在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跟踪验证整改效果。

六、长假期间安全检查

(一)工业安全

1.设备设施安全检查:长假前应对所有生产设备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包括机械设备的防护装置、电气设备的绝缘情况、管道的密封性能等,确保设备在长假期间能够安全运行。

2.安全防护装置检查:检查所有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包括限位器、防护罩、紧急停止按钮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

3.应急设备检查:对消防器材、急救箱、应急照明等应急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发挥作用。

4.作业环境检查:检查作业环境是否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如通道是否畅通无阻、警示标志是否清晰可见、逃生路线是否明确等。

5.作业人员安全教育:长假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强调长假期间的安全注意事项,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6.安全操作规程复习:要求员工复习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在长假期间能够严格按照规程操作,避免发生事故。

7.安全巡查安排:长假期间应安排专职或兼职安全巡查员,对生产现场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8.交接班管理:强化交接班制度,确保接班人员了解上一班次的安全状况,避免因信息不透明而引发事故。

9.长假期间值班安排:制定长假期间的值班计划,确保有足够的人员负责生产安全和应急响应。

10.预案准备:长假前应检查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二)交通安全

1.车辆安全检查:长假前对公司的所有车辆进行彻底的安全检查,包括刹车系统、轮胎、灯光、油路等关键部件,确保车辆在长假期间的安全运行。

2.驾驶员安全教育:对驾驶员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强调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3.车辆维护保养:确保车辆定期进行维护保养,避免因车辆故障导致的事故。

4.车辆配备应急物资:车辆内部应配备必要的应急工具和物资,如灭火器、急救包、警示标志、防滑链等。

5.交通路线规划:根据长假期间的交通状况,提前规划合理的出行路线,避免高峰时段和拥堵路段。

6.车辆使用记录:记录车辆使用情况,包括行驶里程、油耗、维修记录等,以便对车辆进行有效管理。

7.交通安全巡查:长假期间加强对公司车辆和驾驶员的交通安全巡查,确保驾驶员遵守交通法规,安全驾驶。

8.应急响应计划:制定长假期间的交通安全应急响应计划,确保在发生交通事故或车辆故障时能够快速响应。

9.交通安全宣传:通过内部通讯、会议等方式,加强对员工的交通安全宣传,提高全体员工的交通安全意识。

10.交通违法行为处理:对发生的交通违法行为及时进行处理,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三)环境保护安全

1.环保设施检查:长假前对环保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包括废气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噪音控制设施等,确保其正常运行。

2.环境监测:对厂区内外环境进行监测,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土壤等,确保各项指标符合环保标准。

3.应急预案演练:针对可能发生的环保事故,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

4.环保法律法规遵守:检查公司生产活动是否符合国家及地方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不发生违法排污行为。

5.环保培训:对员工进行环保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技能。

6.环保风险排查:对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保风险进行排查,包括化学品的存储、使用、废弃物处理等环节。

7.环保设备维护:定期对环保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持续稳定运行,降低故障率。

8.环保检查记录:详细记录环保检查的结果,包括检查时间、检查人员、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等。

9.环保事故处理:对发生的环保事故进行及时处理,分析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10.环保责任制落实:确保环保责任制的落实,各部门、各岗位员工明确各自的环保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环保管理体系。

七、隐患排查分级

1.根据隐患可能导致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将隐患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级别越高,风险越大。

2.一级隐患: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隐患。

3.二级隐患:可能导致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隐患。

4.三级隐患:可能导致一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隐患。

5.四级隐患:可能导致轻微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隐患。

6.隐患级别的确定应基于专家评估、历史事故案例、风险评估结果等因素综合判断。

7.对不同级别的隐患,应采取相应的排查频次、整改措施和监控手段。

八、隐患排查管理

1.隐患排查计划:制定详细的隐患排查计划,明确排查时间、范围、内容、方法、责任人等。

2.隐患排查实施:按照计划进行隐患排查,确保排查工作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3.隐患整改: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隐患级别和性质,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期限和责任人。

4.整改验收:整改完成后,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验收,确保整改效果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5.隐患记录与报告: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记录隐患排查治理的全过程,对重大隐患进行报告。

6.隐患排查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隐患排查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发现和报告隐患的能力。

7.隐患排查奖励与惩罚:对发现重大隐患的员工给予奖励,对未按要求进行隐患排查或隐瞒不报的员工进行处罚。

8.隐患排查持续改进:根据隐患排查治理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排查流程,提高排查效率,减少隐患发生。

九、事故隐患排查报告和隐患建档监控

1.排查报告:每次隐患排查工作完成后,应及时编制隐患排查报告,报告中应详细记录排查时间、范围、内容、参与人员、发现的问题及初步分析原因。

2.隐患分类:根据隐患的性质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明确哪些属于事故隐患。

3.报告内容:隐患排查报告应包括隐患的具体描述、可能导致的后果、影响范围、临时控制措施、整改建议和整改期限等。

4.报告流程:隐患排查报告应按照公司内部管理流程提交,由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初步审核,然后提交给公司管理层审批。

5.隐患建档: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建档管理,每个隐患建立单独的档案,记录隐患的发现、整改、验收等全过程。

6.档案内容:隐患档案应包括隐患的基本信息、排查报告、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完成情况、验收记录等。

7.监控措施:对重大事故隐患实施重点监控,包括定期复查、在线监测、视频监控等手段。

8.整改进度跟踪: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跟踪隐患整改的进度,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9.整改结果反馈:整改完成后,应由整改责任人填写整改结果反馈表,详细记录整改过程和结果,提交给安全管理部门。

10.档案更新:隐患整改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更新隐患档案,记录整改后的状态,并对隐患档案进行归档保存。

11.档案查阅:隐患档案应便于查阅和管理,确保在需要时能够迅速提供相关信息。

12.档案保密:对涉及商业秘密或敏感信息的隐患档案,应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确保信息安全。

十、考核

1.考核目的:通过考核评估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效果,激励员工积极参与隐患排查治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2.考核对象:考核对象包括公司所有部门、岗位及员工,特别是安全管理人员、一线操作人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

3.考核内容:

a.隐患排查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b.隐患整改措施的落实和整改效果。

c.隐患档案的管理和更新情况。

d.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创新和改进。

e.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

f.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4.考核标准:根据公司安全生产目标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制定量化考核标准。

5.考核频率:考核分为日常考核和定期考核,日常考核随时进行,定期考核至少每年一次。

6.考核方法:

a.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员工对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认知和参与度。

b.现场检查:对生产现场进行实地检查,评估隐患排查治理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