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护理规培结业资格考试题库831至1001题831.为女患者导尿时,正确的操作是(1.00分)()A.外阴部两次消毒的顺序均为自上而下,由外向内B.先戴好无菌手套,再打开导尿包C.导尿管误人阴道后,应拔出后更换无菌导尿管后再插入D.手套污染后,用碘附消毒后再用E.对膀胱高度膨胀者应一次把尿液放完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女患者导尿操作的了解。根据医疗操作规范,导尿管误入阴道属于污染情况,需更换无菌导尿管以避免感染,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描述的外阴部消毒顺序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准确;B选项错误,因为应先打开导尿包,再戴无菌手套;D选项错误,手套污染后应更换,而非消毒再用;E选项错误,对膀胱高度膨胀者,应缓慢放尿,避免膀胱内压突然降低引起出血或晕厥。832.为男性患者导尿时,提起阴茎与腹壁成60°,其目的是(1.00分)()A.使耻骨下弯消失B.使耻骨前弯消失C.使尿道内口扩张D.使尿道膜部扩张E.使尿道外口扩张正确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男性导尿操作的理解。在男性导尿过程中,提起阴茎与腹壁成60°是一个关键步骤。这个操作的主要目的是改变尿道的角度,特别是消除耻骨前弯,以便更顺利地插入导尿管。根据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提起阴茎可以使得尿道更加平直,特别是消除耻骨前弯的阻碍,从而方便导尿操作。因此,正确答案是B,使耻骨前弯消失。833.膀胱肿瘤患者采取导尿术的目的是(1.00分)()A.放出尿液,减轻痛苦B.取不受污染的尿标本做细菌培养C.测量膀胱容量D.检查残余尿E.进行膀胱腔内化疗正确答案:E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膀胱肿瘤患者采取导尿术的目的。膀胱肿瘤患者采取导尿术,主要是为了进行膀胱内的治疗,如化疗药物的灌注。现在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A.放出尿液,减轻痛苦:这是导尿术的一般目的,但不是膀胱肿瘤患者采取导尿术的主要目的。B.取不受污染的尿标本做细菌培养:这是为了诊断尿路感染,与膀胱肿瘤患者的治疗不直接相关。C.测量膀胱容量:这通常不是通过导尿术来完成的,且不是膀胱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目的。D.检查残余尿:这是评估排尿功能的一种方法,但不是膀胱肿瘤患者采取导尿术的主要目的。E.进行膀胱腔内化疗:这是膀胱肿瘤患者采取导尿术的主要目的,通过导尿术可以将化疗药物直接灌注到膀胱内,进行治疗。综上所述,膀胱肿瘤患者采取导尿术的主要目的是进行膀胱腔内化疗,因此正确答案是E。834.尿潴留患者第一次放尿不应超过(1.00分)()A.500mlB.800mlC.1000mlD.1200mlE.1500ml正确答案:C解析:尿潴留患者第一次放尿时,如果放尿过多,膀胱内压力突然降低,可能会引起膀胱壁小血管的破裂出血,导致患者出现血尿等不适症状。因此,为避免这种情况,第一次放尿的量应控制在1000ml以内,以确保患者的安全。835.留置导尿的患者,导尿管更换的时间为(1.00分)()A.1次/天B.1次/2天C.1次/3天D.1次/周E.1次/2周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留置导尿患者护理标准的了解。在医疗护理实践中,留置导尿的患者需要定期更换导尿管以防止感染和维持患者舒适。根据医疗护理的常规操作和标准,导尿管的更换频率通常是一周一次,这有助于减少感染风险并维护患者的尿道健康。836.预防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1.00分)()A.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消毒1~2次B.每日定时更换集尿袋C.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D.鼓励患者多饮水,勤更换卧位E.持续引流尿液正确答案:E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预防护理措施。留置导尿管患者易发生尿路感染,因此需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来预防。选项A提到保持尿道口清洁并每日消毒,这是正确的预防措施。选项B提到每日定时更换集尿袋,也是为了防止细菌滋生。选项C提到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这也是为了减少感染风险。选项D鼓励患者多饮水和勤更换卧位,有助于减少感染机会。而选项E提到的“持续引流尿液”并不符合常规的尿路感染预防措施,且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因此是错误的。837.膀胱冲洗时灌人溶液的温度是(1.00分)()A.28~32℃B.32~36℃C.38~40℃D.40~45℃E.60~70℃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膀胱冲洗时灌入溶液的温度控制。在医学实践中,膀胱冲洗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用于清洁膀胱并预防感染。根据医学护理常规,膀胱冲洗时灌入的溶液温度应控制在接近人体正常体温的范围内,即38~40℃,以确保患者舒适并避免热损伤或冷刺激。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838.密闭式膀胱冲洗时冲洗液滴入膀胱的速度为(1.00分)()A.20~30滴/分B.30~50滴/分C.40~60滴/分D.60~80滴/分E.80~100滴/分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密闭式膀胱冲洗时冲洗液滴入膀胱的速度。在医学护理实践中,密闭式膀胱冲洗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用于清洁膀胱并预防感染。根据医学护理的标准操作程序,冲洗液滴入膀胱的速度通常控制在每分钟60~80滴,以确保冲洗效果并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因此,正确答案是D。839.关于便秘患者健康教育,错误的是(1.00分)()A.定时排便B.多吃蔬菜C.每天摄入液体1500mlD.卧床患者少活动E.适当食用油脂类食物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便秘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便秘患者通常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症状,包括定时排便以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多吃蔬菜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每天摄入足够的液体以保持肠道湿润,以及适当食用油脂类食物以润滑肠道。然而,对于卧床患者,减少活动并不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和便秘的改善,因此选项D“卧床患者少活动”是错误的。840.腹泻患者护理时,下列不妥的是(1.00分)()A.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B.少饮水,减少腹泻次数C.遵医嘱补液D.观察排便情况E.做好健康教育正确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腹泻患者的护理措施。腹泻患者护理的关键在于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同时观察病情,提供必要的健康教育。选项A提到卧床休息,有助于减少体力消耗,是合理的护理措施。选项C提到遵医嘱补液,是腹泻患者护理的重要措施,因为腹泻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选项D提到观察排便情况,有助于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选项E提到做好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如何预防和管理腹泻,也是重要的护理措施。而选项B提到少饮水以减少腹泻次数,这是不妥的,因为腹泻患者需要补充水分,以防止脱水。因此,答案是B。841.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不包括(1.00分)()A.解除便秘B.高热患者降温C.肠道手术前准备D.分娩前准备E.治疗肠道感染正确答案:E解析:大量不保留灌肠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操作,其目的多样,但通常不包括治疗肠道感染。具体来说,灌肠可以解除便秘,通过灌入液体刺激肠道蠕动,帮助排便;对于高热患者,灌肠可以通过降低肠道温度来辅助降温;在肠道手术前,灌肠是清洁肠道的重要准备步骤,以减少手术并发症;分娩前准备中,灌肠也可以帮助清洁肠道,为分娩做准备。然而,治疗肠道感染通常需要通过药物治疗等专门手段,而不是通过灌肠来实现。842.0.1%~0.2%肥皂水灌肠液禁用于(1.00分)()A.高热患者B.便秘C.心衰患者D.肝性脑病患者E.肾炎患者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肥皂水灌肠液使用禁忌的了解。肥皂水灌肠液通常用于清洁肠道,但在某些情况下是禁用的。特别是,对于肝性脑病患者,肥皂水灌肠可能诱发或加重其病情,因为肠道内的碱性环境可能促使氨的吸收增加,进而加剧肝性脑病的症状。因此,0.1%~0.2%肥皂水灌肠液禁用于肝性脑病患者。843.小量不保留灌肠适用于(1.00分)()A.镇静催眠B.肠道感染C.消化道出血D.降温E.腹部手术后肠胀气正确答案:E解析:小量不保留灌肠是一种医疗操作,通过将一定量的液体灌入肠道,以达到刺激肠蠕动、软化粪便、解除便秘、排除肠胀气等目的。在腹部手术后,由于手术操作和麻醉药物的影响,肠道功能可能会受到抑制,出现肠胀气的情况。此时,采用小量不保留灌肠可以有效缓解肠胀气,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因此,小量不保留灌肠适用于腹部手术后肠胀气的情况。844.保留灌肠液应保留的时间是(1.00分)()A.10分钟B.20分钟C.30分钟D.40分钟E.60分钟以上正确答案:E解析:保留灌肠是自肛门灌入药物,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保留灌肠液应保留的时间越长,药物吸收越充分,治疗效果越好。一般来说,保留灌肠液应保留60分钟以上,以确保药物充分吸收。因此,正确答案为E。845.灌肠过程中,患者出现脉速、出冷汗,剧烈腹痛,护士应(1.00分)()A.停止灌肠B.转动肛管C.嘱患者张口深呼吸D.减低灌肠筒的高度E.协助患者平卧正确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灌肠过程中患者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灌肠过程中,患者出现脉速、出冷汗、剧烈腹痛等症状,这是灌肠并发症的表现,可能由于灌肠液的温度、流速、压力不当或患者体质原因引起。根据医疗护理原则,此时应立即停止灌肠,以避免症状进一步恶化,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因此,护士应首先选择停止灌肠。846.肛管排气操作不当的是(1.00分)()A.肛管插入15~18cmB.与肛管连接的橡胶管插入盛水瓶中C.帮助患者更换体位D.在患者腹部做离心按摩E.保留肛管1小时正确答案:E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肛管排气的正确操作方法。肛管排气是一种医疗操作,用于缓解肠道内的气体压力。根据医疗操作规范,肛管插入深度通常为15~18cm,与肛管连接的橡胶管需要插入盛水瓶中以观察排气情况,操作过程中可以帮助患者更换体位以促进气体排出,同时在患者腹部进行离心按摩也有助于气体排出。然而,肛管保留时间通常不超过20分钟,以防止肛门括约肌长时间受压而松弛,因此选项E“保留肛管1小时”是不正确的操作方法。847.采集粪便隐血标本时,患者在检查前3天应禁食(1.00分)()A.豆制品B.牛奶C.芋头D.动物血E.面包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粪便隐血试验前的饮食禁忌。在进行粪便隐血试验时,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患者需要避免摄入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食物。特别是含铁丰富的食物,因为它们可能导致试验出现假阳性结果。选项中,动物血是含铁量较高的食物,因此在检查前应禁食。所以正确答案是D。848.关于医院内感染的描述,错误的是(1.00分)()A.医院内感染的对象包括住院患者、医院工作人员B.患者在出院后感染也可能是医院内感染C.入院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病不属于医院内感染D.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一定是医院内感染E.医院内感染的发病可在住院期间也可在出院后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医院内感染定义的理解。医院内感染通常指的是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其对象确实包括住院患者和医院工作人员,所以A选项正确。患者在出院后,如果感染是在医院内获得的,那么这也属于医院内感染,因此B选项也是正确的。对于C选项,如果患者在入院前已经处于某种感染的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病,这并不属于医院内感染,因为感染的源头并非来自医院,所以C选项描述正确。E选项指出,医院内感染的发病既可能在住院期间,也可能在出院后,这是符合医院内感染定义的,因此E选项也是正确的。至于D选项,它声称“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一定是医院内感染”,这是不准确的。因为有些感染可能是在入院前就已经获得,只是在住院期间才表现出来,所以并不能断定住院期间发生的所有感染都是医院内感染,D选项描述错误。849.内源性感染是指(1.00分)()A.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感染B.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感染C.通过医疗器械的感染D.自身携带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E.饮食不当引起的感染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内源性感染概念的理解。在医学领域,感染分为多种类型。内源性感染指的是由自身携带的病原体所引发的感染。A选项是患者间的感染,B选项是医护与患者间的感染,C选项是通过医疗器械的感染,E选项是饮食不当引起的感染,均不符合内源性感染的定义,所以答案是D。850.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过程。其概念是指(1.00分)()A.消毒B.清洁C.灭菌D.除菌E.杀菌正确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消毒定义的理解。在医学和微生物学中,消毒特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过程。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明确选项A“消毒”是正确的。其他选项如B“清洁”通常指去除物体表面的污垢,C“灭菌”则是指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D“除菌”和E“杀菌”的表述较为宽泛,不特指消毒的过程。因此,正确答案是A。851.下列关于煮沸消毒法注意事项的描述,错误的是(1.00分)()A.物品需全部浸入水中B.空腔导管应预先灌水C.玻璃类物品需在水沸腾时放入D.如中途加入其他物品须等水再次沸腾后开始计时E.橡胶类物品需用纱布包好,水沸腾后放入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煮沸消毒法的注意事项。煮沸消毒法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方法,但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以确保消毒效果。A选项提到物品需全部浸入水中,这是正确的,因为只有物品完全浸没在水中,才能确保所有部分都达到消毒所需的温度。B选项说空腔导管应预先灌水,这也是正确的。空腔导管如果不预先灌水,水可能无法完全进入导管内部,导致内部无法有效消毒。C选项指出玻璃类物品需在水沸腾时放入,这是错误的。玻璃类物品如果在水沸腾时放入,可能会因为骤热而破裂。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水未沸腾前放入,让物品随水温逐渐升高。D选项提到如中途加入其他物品须等水再次沸腾后开始计时,这是正确的。因为加入新物品后,水温会下降,需要再次达到沸腾状态才能确保消毒效果。E选项说橡胶类物品需用纱布包好,水沸腾后放入,这也是正确的。橡胶类物品在高温下可能会变形或损坏,所以用纱布包好可以保护它们,同时确保消毒效果。综上所述,C选项是错误的描述。852.煮沸消毒时,海拔每增高300m,煮沸时间应延长(1.00分)()A.1分钟B.2分钟C.3分钟D.4分钟E.5分钟正确答案:B解析:在高海拔地区进行煮沸消毒时,由于气压降低,水的沸点也会相应降低,从而影响消毒效果。为了弥补这一不足,需要延长煮沸时间以确保消毒效果。具体地,海拔每增高300m,煮沸时间应延长2分钟。853.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效果最为可靠的灭菌方法是(1.00分)()A.煮沸消毒法B.紫外线照射C.燃烧法D.压力蒸汽灭菌法E.化学消毒法正确答案:D解析:压力蒸汽灭菌法利用高压和高温的蒸汽环境,能够有效地杀灭包括细菌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从而达到彻底灭菌的效果。由于其灭菌效果可靠,且适用于多种医疗器材和物品的灭菌,因此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其他选项如煮沸消毒法、紫外线照射、燃烧法、化学消毒法等,虽然也具有一定的灭菌效果,但在应用范围、灭菌效果或操作便利性等方面,相较于压力蒸汽灭菌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854.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压力及温度分别是(1.00分)()A.103kPa,121℃B.103kPa,126℃C.137kPa,128℃D.137kPa,130℃E.205kPA.132℃正确答案:E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参数的了解。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是一种常用的医疗设备,用于灭菌处理。其操作参数,特别是压力和温度,是确保灭菌效果的关键。根据专业知识,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标准压力应为205.8kPa,温度应为132-134℃。因此,对比选项,我们可以确定E选项“205kPa,132℃”是最接近标准参数的,是正确答案。855.下列关于压力蒸汽灭菌注意事项的描述,错误的是(1.00分)()A.物品灭菌前需洗净擦干或晾干B.灭菌包不宜过大、过紧C.金属物品放在布类物品上面D.定期检测灭菌效果E.灭菌物品干燥后方可取出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压力蒸汽灭菌注意事项的理解。在压力蒸汽灭菌过程中,物品的摆放顺序对灭菌效果有影响。根据灭菌原则,金属物品由于其导热性较好,应放在布类物品的下方,以便更好地利用蒸汽的热量进行灭菌。选项C中将金属物品放在布类物品上面的描述是错误的。其他选项A、B、D、E均为压力蒸汽灭菌的正确注意事项。856.为了达到消毒目的,利用日光曝晒法消毒需要(1.00分)()A.2小时B.4小时C.6小时D.8小时E.10小时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日光曝晒法消毒所需时间的了解。日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曝晒法利用这一原理进行消毒。根据消毒学的基本知识,为了达到有效的消毒目的,通常需要利用日光曝晒6小时左右,以确保紫外线充分作用于物体表面,杀灭或去除大部分病原微生物。因此,正确答案是C。857.对芽胞无效的化学消毒剂是(1.00分)()A.环氧乙烷B.碘附C.甲醛D.戊二醛E.过氧乙酸正确答案:B解析:芽胞是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休眠体,具有极强的抵抗力,一般的消毒剂难以将其杀灭。环氧乙烷、甲醛、戊二醛和过氧乙酸均属于高效消毒剂,对芽胞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而碘伏属于中效消毒剂,其消毒能力相对较弱,对芽胞无效。因此,在对芽胞进行消毒时,应选择高效消毒剂,而非碘伏。858.为粉剂、油剂、玻璃器皿选择最适宜的灭菌方法是(1.00分)()A.压力蒸汽灭菌B.干烤法C.燃烧法D.煮沸法E.日光曝晒正确答案:B解析:粉剂、油剂、玻璃器皿因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不适合使用湿润或高温高压的灭菌方法。干烤法通过高温干燥的环境,可以有效地杀灭这些物品上的微生物,同时不会对其性质造成破坏,因此是最适宜的灭菌方法。859.消毒卫生标准规定使用中的消毒液含菌量应(1.00分)()A.≤20CFU/mlB.≤40CFU/mlC.≤60CFU/mlD.≤80CFU/mlE.≤100CFU/ml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消毒卫生标准,使用中的消毒液必须严格控制其含菌量,以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规定使用中的消毒液含菌量应不超过100CFU/ml,这是为了保证消毒液的杀菌能力并防止交叉感染。因此,选项E是正确的。860.关于手的消毒,错误的是(1.00分)()A.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应进行手的消毒B.接触血液、体液和分泌物后应进行手的消毒C.实施侵入性操作前应进行手的消毒D.护理免疫力低下的新生儿前应进行手的消毒E.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只需清洁洗手正确答案:E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手消毒指征的理解。在医疗实践中,手消毒是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根据医疗护理的常规,接触传染病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进行侵入性操作前以及护理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前,都需要进行手的消毒。然而,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仅仅清洁洗手是不够的,也需要进行手的消毒,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因此,选项E是错误的。861.下列不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的是(1.00分)()A.无菌包须有标记和消毒日期B.无菌操作时手臂位于腰部水平以上C.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D.无菌持物钳可夹取所有无菌物品E.一份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的知识。在无菌操作中,无菌持物钳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不能夹取所有无菌物品。A选项,无菌包标记和消毒日期是确保使用安全;B选项,手臂位置要求是为减少污染;C选项,区分放置防止交叉感染;E选项,一份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保证无菌状态。综上所述,D选项不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862.关于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的描述,错误的是(1.00分)()A.环境保持清洁,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清扫B.操作者面向无菌区,身体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C.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没有使用也不得放回无菌容器内D.一套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E.无菌物品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有效期为14天正确答案:E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的理解。在医疗实践中,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要求严格的环境和操作流程控制,以防止微生物污染。A选项描述的是操作前环境应保持清洁,并在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清扫,这是正确的,因为清扫可能会产生尘埃,影响无菌环境。B选项指出操作者应面向无菌区,并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这也是正确的,以减少操作者自身对无菌区的潜在污染。C选项说明无菌物品一旦取出,即使未使用也不得放回无菌容器内,这是无菌技术的基本原则,防止物品在取出过程中被污染后再放回容器内。D选项提到一套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这是正确的,以防止交叉感染。E选项则声称无菌物品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有效期为14天,这是不准确的。实际上,无菌物品的有效期取决于具体的存储条件和物品类型,并非统一为14天。综上所述,错误的描述是E选项。863.下列关于取无菌溶液的操作错误的是(1.00分)()A.首先应核对标签B.倒取溶液时先倒少量溶液以冲洗瓶口C.倒无菌溶液时,溶液瓶不可触及无菌容器D.可将无菌棉签伸入无菌瓶内蘸取溶液E.无菌溶液一次未用完,24小时内可再使用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取无菌溶液操作的理解。在医疗操作中,取无菌溶液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以防止污染。选项D描述的操作是错误的,因为将无菌棉签伸入无菌瓶内蘸取溶液会破坏溶液的无菌状态,增加污染的风险。正确的操作应该是使用无菌技术将溶液倒出,而不是用棉签伸入瓶内蘸取。其他选项描述的操作都是符合无菌技术要求的。864.下列属于半污染区的区域是(1.00分)()A.医生值班室B.病室及厕所C.病区内走廊D.浴室E.治疗室正确答案:C解析:半污染区指的是位于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的区域,该区域可能接触到被污染物品或微生物,但污染程度尚未达到污染区的标准。在医院环境中,病区内走廊正是这样一个区域,它连接着各个病房、治疗室等,可能接触到来自污染区的污染物,因此被划分为半污染区。865.下列属于污染区的区域是(1.00分)()A.医生值班室B.病室C.病区走廊D.医护办公室E.治疗室正确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医院不同区域污染情况的了解。在医院环境中,病室是患者接受治疗和休养的地方,容易存在病菌等污染物,属于污染区。而医生值班室、医护办公室、治疗室等通常有较好的清洁和防护措施,病区走廊也相对较易清洁和管理。所以答案选B。866.关于隔离消毒原则,错误的是(1.00分)()A.穿隔离衣前备齐所用物品B.污染物品不得放于清洁区内C.患者接触过的用物,须严格消毒后递交D.患者的排泄物须按规定消毒处理E.患者的传染性分泌物经一次培养为阴性后即正确答案:E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隔离消毒原则的理解。在医疗实践中,隔离消毒原则是为了防止病原体传播,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选项A、B、C、D都是隔离消毒原则的正确表述,而E选项提到的“患者的传染性分泌物经一次培养为阴性后即”是不完整的表述,实际上需要连续多次培养阴性,并经过一系列消毒处理后才能认为安全,因此E选项是错误的。867.穿脱隔离衣要避免污染(1.00分)()A.胸前B.领口C.背部D.袖子E.腰带以下正确答案:B解析:在穿脱隔离衣的过程中,领口作为隔离衣的开口部分,是最容易受到污染的区域。因此,为避免污染,应特别注意保护领口部位。其他如胸前、背部、袖子、腰带以下等部位,在穿脱隔离衣时并不是需要特别注意避免污染的关键部位。868.需放在2~10℃冰箱内保存的药物是(1.00分)()A.糖衣片B.氨茶碱C.乙醇D.白蛋白E.盐酸肾上腺素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药物储存条件的知识点。在药物学中,不同药物因其化学性质和稳定性要求,需要不同的储存条件。特别是某些生物制剂和蛋白质类药物,通常需要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保存以保持其活性。根据药物学的常识,白蛋白是一种蛋白质类药物,需要在2~10℃的冰箱内保存以保持其效力和稳定性。因此,正确答案是D。869.下列外文缩写的中文译意,错误的是(1.00分)()A.qod,隔日1次B.qd,每日1次C.hs,每晚1次D.qid,每日4次E.biw,每周2次正确答案:C解析:这些缩略语都是医学或药学中常用的,用于指示药物的用法和频率。根据这些缩略语的常规译意:A选项qod,隔日一次,是正确的。B选项qd,每日一次,也是正确的。D选项qid,每日四次,同样正确。E选项biw,即每周两次,也是正确的。对于C选项,hs并不表示“每晚一次”,而是指睡前用药。因此,该选项的中文译意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是C。870.同时服用下列几种药物,最后服的是(1.00分)()A.止咳糖浆B.磺胺类C.氨茶碱D.硫酸亚铁E.胃蛋白酶正确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药物服用顺序的知识点。在药物服用时,通常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胃肠道的影响。止咳糖浆通常建议在最后服用,因为它可以覆盖在咽喉部形成保护膜,缓解咳嗽,如果先服用其他药物,可能会影响糖浆的效果。而磺胺类、氨茶碱、硫酸亚铁、胃蛋白酶等药物的服用顺序则相对灵活,没有特定的先后要求。因此,最后服用的药物是A.止咳糖浆。871.服磺胺类药物多饮水的目的是(1.00分)()A.减少刺激B.增强药物疗效C.增加尿量,避免结晶D.避免损害肾脏E.增加吸收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服磺胺类药物后多饮水的目的。磺胺类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容易在尿液中形成结晶,这些结晶可能对泌尿系统造成损害。多饮水可以增加尿量,帮助稀释尿液中的药物浓度,从而减少结晶的形成,避免对泌尿系统的潜在损害。因此,正确答案是C,即增加尿量,避免结晶。872.护士在为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强心苷类药物时应特别注意(1.00分)()A.嘱患者多饮水B.将药物研碎C.给药前测量脉率、心率D.待患者服下后离开E.心肌梗死的患者应禁用正确答案:C解析:强心苷类药物的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非常接近,使用不当容易引起中毒,因此在使用前需要测量患者的脉率、心率,以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合使用该药物。如果患者的脉率、心率过缓或过快,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暂停使用。此外,护士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在使用药物后的反应,如出现心律失常、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答案。873.下列关于药物服用的方法,错误的是(1.00分)()A.对牙齿有腐蚀或染色的药物可用引水管吸入,服后漱口B.止咳糖浆服后不宜立即饮水C.磺胺类药物服后指导患者多饮水D.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前服E.发汗类药物服后嘱患者多饮水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药物服用方法的正确性。根据药学知识,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通常建议在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因此选项D的描述是错误的。其他选项均符合常规的药物服用指导原则。874.氧气雾化吸入的操作方法,错误的是(1.00分)()A.药液稀释在5ml以内B.吸气时按住出气口,做深吸气动作C.湿化瓶内加入蒸馏水D.呼气时松开出气口E.氧流量为6~8L/min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氧气雾化吸入的正确操作方法。在氧气雾化吸入时,通常不需要在湿化瓶内加入蒸馏水,因为氧气雾化吸入的目的是直接让药物微粒进入呼吸道,加入蒸馏水可能会影响药物微粒的浓度和分布。其他选项描述的操作方法都是正确的,包括药液稀释量、吸气时的动作、呼气时的动作以及氧流量的控制。因此,选项C是错误的。875.注射时防止感染的主要措施是(1.00分)()A.选择无钩、无弯曲的锐利针头B.注意药物配伍禁忌C.注射前洗手、戴口罩,注射时皮肤消毒直径在5cm以上D.不可在硬结、瘢痕处进针E.不可使用变色、混浊的药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注射时防止感染的措施。在医疗实践中,防止感染是首要考虑的因素。选项C提到了“注射前洗手、戴口罩,注射时皮肤消毒直径在5cm以上”,这涵盖了注射前的基本卫生准备和皮肤消毒的关键步骤,是防止感染的主要措施。其他选项虽然也是注射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但并非直接针对防止感染的主要措施。因此,C选项是正确答案。876.同时注射几种药液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0分)()A.注意配伍禁忌B.体位合适,使肌肉松弛C.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D.先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E.推注药液速度宜慢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药液注射的注意事项。在同时注射几种药液时,确实需要注意配伍禁忌,确保药物之间不会产生不良反应,所以A选项正确。体位合适,使肌肉松弛,有助于注射的顺利进行,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因此B选项也是正确的。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即进针和拔针快,推药慢,这是标准的注射操作流程,故C选项正确。关于D选项,实际上在注射时,应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药物,再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最后,推注药液速度宜慢,这有助于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同时也有助于药物更好地被吸收,因此E选项是正确的。综上所述,错误的选项是D。877.皮内注射的方法,正确的是(1.00分)()A.药物过敏试验取前臂掌侧下端B.用碘酊消毒皮肤C.与皮肤成10°角刺入D.推药液至真皮下E.拔针后用干棉签按压正确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皮内注射的正确方法。皮内注射主要用于药物过敏试验,通常选择前臂掌侧下端作为注射部位,这是因为该部位的皮肤较薄,易于观察反应。选项A描述的就是这一标准操作。其他选项如用碘酊消毒(B选项,现已少用,多用碘伏)、与皮肤成10°角刺入(C选项,实际应为5°角)、推药液至真皮下(D选项,应是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拔针后用干棉签按压(E选项,应是不用按压)均不符合皮内注射的标准操作。878.关于皮下注射的操作方法,错误的是(1.00分)()A.药量少于1ml时需用1ml注射器抽吸B.注射部位常规消毒C.持针时,右手示指固定针拴D.针头和皮肤成50°刺入E.进针深度为针梗的1/2~2/3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皮下注射的操作方法。皮下注射是一种常见的给药方式,需要遵循特定的操作步骤和技巧。A选项提到,当药量少于1ml时,应使用1ml注射器进行抽吸,这是正确的,因为这样可以确保剂量的准确性。B选项说,注射部位需要进行常规消毒,这也是正确的,消毒是为了防止感染。C选项指出,持针时,右手示指应固定针拴,这是正确的持针方法,有助于稳定注射器,确保注射的顺利进行。D选项提到,针头和皮肤应成50°刺入,这是错误的。在皮下注射时,针头与皮肤通常应成30°~40°角刺入,而不是50°。E选项说,进针深度应为针梗的1/2~2/3,这是正确的,这个深度可以确保药物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综上所述,错误的选项是D。879.各种注射方法的定位,正确的是(1.00分)()A.臀中肌注射: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B.臀大肌注射:髂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C.皮内注射:前臂掌侧D.皮下注射:肩峰下2~3横指E.臀大肌注射:髂前上棘与臀裂顶点的外上1/3处正确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不同注射方法定位的记忆和理解。在医疗实践中,各种注射方法的定位都有严格的标准。臀中肌注射通常定位在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这是符合医疗操作规范的。其他选项描述的注射部位与标准定位不符,因此不正确。所以,正确答案是A。880.动脉注射后,需具备加压止血(1.00分)()A.1~2分钟B.3~5分钟C.5~10分钟正确答案:C解析:动脉注射后,由于动脉血压较高,血液流速较快,因此止血时间相对较长。加压止血的目的是通过施加外部压力,使血管壁贴合,减少血液流出,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动脉注射后的加压止血时间需要相对较长,以确保血管壁能够充分贴合,防止血液继续流出。根据临床经验和相关指南,动脉注射后的加压止血时间一般为5~10分钟。因此,正确答案是C,即动脉注射后需加压止血5~10分钟。881.在青霉素治疗过程中,下列哪种情况需重做皮试(1.00分)()A.肌内注射改静脉滴注B.肌内注射每天1次改每天2次C.患者因故未注射药物D.青霉素批号更改E.患者病情加重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青霉素治疗过程中的皮试要求。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但在使用前需要进行皮试,以防止过敏反应。根据医疗常规,当青霉素的批号更改时,需要重新进行皮试,以确保患者对新批号的青霉素不会产生过敏反应。因此,选项D“青霉素批号更改”是需要重做皮试的正确情况。882.青霉素皮试结果:局部皮肤红肿,直径1.2cm,无自觉症状,下列处理正确的是(1.00分)()A.可以注射青霉素B.可以注射青霉素,但需减少剂量C.暂停该药,下次使用重新试验D.禁用青霉素,及时报告医生E.在对侧肢体做对照试验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青霉素皮试结果的处理知识。青霉素皮试是预测青霉素速发型过敏反应的有效方法,当皮试结果显示局部皮肤红肿,直径达到1.2cm时,表明患者可能对青霉素过敏。根据医疗常规,对于青霉素皮试阳性的患者,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药,并及时报告医生,采取进一步的医疗措施。因此,选项D“禁用青霉素,及时报告医生”是正确处理方式。883.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法是(1.00分)()A.分四次注射,剂量逐渐递减B.分四次注射,剂量逐渐递增C.分五次注射,剂量逐渐递减D.分五次注射,剂量逐渐递增E.分四等份,分次注射正确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法的了解。在医学实践中,脱敏注射法用于减少过敏反应的风险。具体来说,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法是采用小剂量、多次注射的方式,且每次注射的剂量逐渐递增,以帮助患者逐渐适应抗原,减少过敏反应。因此,正确答案是B,即分四次注射,剂量逐渐递增。884.冠心病患者舌下给药时最宜采取(1.00分)()A.左侧卧位B.平卧位C.半卧位D.端坐位E.右侧卧位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冠心病患者舌下给药的适宜体位。在医学知识中,半卧位能使回心血量减少,减轻心脏负担。对于冠心病患者舌下给药,采取半卧位有助于药物吸收和避免不良反应。A、B、D、E选项的体位在这种情况下不如半卧位更有利于药物发挥作用和患者的病情。所以答案选C。885.静脉输液的目的不包括(1.00分)()A.补充营养,供给热能B.输入药物,治疗疾病C.补充水分及电解质D.增加血红蛋白,纠正贫血E.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静脉输液的目的。静脉输液主要用于补充营养、供给热能,输入药物以治疗疾病,补充水分及电解质,以及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而增加血红蛋白、纠正贫血并非静脉输液的直接目的,这通常通过特定的药物治疗或饮食调整来实现。因此,选项D是不正确的。886.对大出血患者静脉输注平衡盐溶液,其目的是(1.00分)()A.补充营养,供给热能B.输入药物,治疗疾病C.补充水分及电解质D.控制出血E.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正确答案:E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大出血患者治疗措施的理解。大出血会导致血容量急剧减少,危及生命。此时静脉输注平衡盐溶液,主要目的是迅速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A选项补充营养并非首要目的;B选项输入药物在此不突出;C选项补充水分及电解质不是关键;D选项控制出血不是输注平衡盐溶液的直接作用。所以答案选E。887.下列哪种液体为晶体溶液(1.00分)()A.低分子右旋糖酐B.中分子右旋糖酐C.代血浆D.浓缩白蛋白E.20%甘露醇正确答案:E解析:暂无解析888.关于输液速度的调节,错误的是(1.00分)()A.一般成人每分钟40~60滴B.一般儿童每分钟20~40滴C.脱水严重、心肺功能良好者可快D.高渗溶液、升压药等滴入速度宜快E.根据年龄、病情及药物性质调节滴数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输液速度调节的理解。在医疗实践中,输液速度的调节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一般来说,成人和儿童的输液速度是有区别的,脱水严重且心肺功能良好的患者可以加快输液速度。重要的是,高渗溶液和升压药的滴入速度需要严格控制,不宜过快,以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选项D中的“高渗溶液、升压药等滴入速度宜快”是错误的。889.下列关于小儿头皮静脉的描述,错误的是(1.00分)()A.色微蓝B.管壁薄、易压瘪C.不易滑动D.离心方向血流E.注射阻力小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小儿头皮静脉特点的理解。小儿头皮静脉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包括颜色微蓝、管壁薄且易被压瘪、不易在皮下滑动,以及注射时阻力相对较小。特别地,关于血流方向,小儿头皮静脉的血流是向心性的,即流向心脏方向,而非离心方向。因此,选项D“离心方向血流”是错误的描述。890.颈外静脉的穿刺点是(1.00分)()A.下颌角和锁骨下缘中点连线之上1/3处B.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之上1/3处C.下颌角和锁骨下缘中点连线之上1/2处D.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之上1/2处E.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之上2/3处正确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颈外静脉穿刺点的具体位置。在医学实践中,颈外静脉的穿刺点是一个重要的操作点,它通常位于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连线的上1/3处。这个位置的选择是基于解剖学的知识,确保穿刺的安全和有效性。因此,根据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确定选项B是正确的。891.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的原因可能是(1.00分)()A.针头滑出血管外B.输液瓶位置过高C.患者肢体位置过低D.滴管上端输液管有裂隙E.静脉痉挛正确答案:D解析:在输液过程中,若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通常是因为输液系统存在漏液的情况。分析各选项:892.输液中发热反应的常见原因是(1.00分)()A.输入液体过多B.输入速度过快C.输入致热源D.输液时间过长E.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正确答案:C解析:输液中的发热反应主要是由于输入了致热源所导致。致热源可能是药物或液体中的杂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等,它们进入血液循环后会引起机体的发热反应。其他选项如输入液体过多、输入速度过快、输液时间过长或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虽然也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但并不是发热反应的常见原因。893.静脉输液发生肺水肿时用20%~30%乙醇湿化吸氧,其目的是(1.00分)()A.降低肺泡表面张力B.增加肺泡表面张力C.降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D.增加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E.增加肺泡内压力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静脉输液引发肺水肿时的紧急处理措施。当静脉输液导致肺水肿时,使用20%~30%的乙醇湿化吸氧是一种常见处理手段。乙醇能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有助于泡沫破裂,从而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缓解肺水肿症状。因此,正确答案是C,降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894.输血的目的不包括(1.00分)()A.增加血红蛋白B.增加白蛋白C.供给各种凝血因子D.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E.补充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正确答案:D解析:输血的主要目的是补充血液成分,以治疗或缓解因血液成分缺失或功能异常导致的病症。选项A“增加血红蛋白”是输血的目的之一,因为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负责运输氧气。选项B“增加白蛋白”也可以通过输血实现,白蛋白是血浆中的重要成分。选项C“供给各种凝血因子”也是输血的一个目的,特别是当患者需要补充凝血因子以纠正凝血障碍时。选项E“补充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是输血最直接的效果,特别是在大量失血或休克的情况下。而选项D“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虽然对于维持生命活动很重要,但并不是输血的主要或直接目的。这些生理平衡主要通过其他医疗手段,如口服或静脉注射特定的溶液来维持。因此,根据输血的目的和效果,选项D是不包括在内的。895.血液病患者最宜输入(1.00分)()A.库存血B.新鲜血C.血浆D.清蛋白E.水解蛋白正确答案:B解析:新鲜血基本保留了血液中原有的所有成分,主要适用于血液病患者,可补充各种血细胞、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库存血:随着储存时间延长,血液中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凝血因子等成分会逐渐减少或失去活性。-血浆:主要用于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容量。-清蛋白:适用于低蛋白血症患者。-水解蛋白:是一种蛋白质水解产物,主要用于补充营养。因此,正确答案是B。896.需保存在4℃环境下,48小时内有效的血液制品是(1.00分)()A.白细胞浓缩悬液B.血小板浓缩悬液C.新鲜血浆D.冰冻血浆E.白蛋白液正确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血液制品保存条件的了解。在血液制品的保存中,不同的制品有不同的保存条件和有效期。白细胞浓缩悬液需要在4℃环境下保存,并且在48小时内有效,这是符合题目描述的。而其他选项,如血小板浓缩悬液、新鲜血浆、冰冻血浆和白蛋白液,它们的保存条件和有效期与题目描述不符。因此,正确答案是A。897.应保存在22℃环境下,24小时内有效的血液制品是(1.00分)()A.白细胞浓缩悬液B.血小板浓缩悬液C.新鲜血浆D.冰冻血浆E.白蛋白液正确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血液制品储存条件的了解。在血液制品的保存中,不同的制品有其特定的保存条件和有效期。根据专业知识,血小板浓缩悬液需要在22℃环境下保存,并且在24小时内使用,以保持其活性和有效性。因此,根据题目描述的条件,选项B“血小板浓缩悬液”是正确的。898.作为划分Rh血型的抗原是(1.00分)()A.c抗原B.C抗原C.d抗原D.D抗原E.e抗原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899.关于输血的操作方法,错误的是(1.00分)()A.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型试验B.须两人进行“三查”、“八对”C.勿剧烈振荡血液D.库存血温度低,可加温后再输入E.输血前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输血操作方法的正确性。在输血过程中,确实需要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型试验以避免输血反应,这是A选项描述的内容,正确。输血操作需要严格核对,通常由两人进行“三查”、“八对”,确保输血安全,B选项描述准确。C选项提到的“勿剧烈振荡血液”也是正确的,因为剧烈振荡可能导致红细胞破裂,影响输血效果。E选项“输血前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是为了确保输血通道畅通,也是正确的操作。而D选项“库存血温度低,可加温后再输入”是错误的,因为加温可能导致血液成分破坏,引发输血反应,所以库存血不能随意加温。900.输血前后及输两袋血之间应输入(1.00分)()A.0.9%生理盐水B.5%葡萄糖C.复方氯化钠D.平衡液E.5%葡萄糖盐水正确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输血过程中的液体管理知识。在输血前后及输两袋血之间,为了保持血液成分的稳定和避免输血反应,通常会输入与血液等渗的液体。0.9%的生理盐水是与血液等渗的,因此是输血过程中常用的液体。所以,正确答案是A,即0.9%生理盐水。901.关于直接输血的描述,错误的是(1.00分)()A.常用于婴幼儿少量输血B.此过程由三位护士协作完成C.直接输血150ml需加4%枸橼酸钠5mlD.需同时消毒供血者和受血者皮肤E.更换注射器时不需拔出针头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直接输血操作的理解。直接输血通常用于婴幼儿或紧急情况下的少量输血。此过程确实需要至少三位护士协作,确保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在输血过程中,确实需要同时消毒供血者和受血者的皮肤,以防止感染。更换注射器时,为了保持输血通道的连续性和减少感染风险,通常不需要拔出针头。至于选项C提到的“直接输血150ml需加4%枸橼酸钠5ml”,这与实际操作不符,因为直接输血时通常不使用抗凝剂,如枸橼酸钠。因此,C选项是错误的。902.冷、热治疗的适当时间为(1.00分)()A.20~30分钟B.30~40分钟C.40~50分钟D.50~60分钟E.60~70分钟正确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冷、热治疗的时间控制知识点。在医学领域,冷、热治疗常用于缓解炎症、疼痛等症状。根据医学常识和临床实践,冷、热治疗的时间一般控制在20~30分钟,以避免对皮肤和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或过度刺激。因此,正确答案是A。903.关于冷、热疗影响因素的描述,错误的是(1.00分)()A.湿冷、湿热的效果优于干冷、干热B.冷、热疗的效果与面积大小有关C.冷、热疗的效果与时间成正比D.冷环境用冷,效果会增强E.老年人对冷、热刺激的敏感性降低,反应比铰迟钝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冷、热疗影响因素的理解。冷、热疗的效果确实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冷热的类型(湿冷、湿热通常优于干冷、干热)、作用面积、作用时间以及个体差异(如老年人对冷、热刺激的敏感性降低)。然而,冷、热疗的效果并非与时间成正比,过长时间的应用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因此C选项的描述是错误的。904.冷疗控制炎症消散的机制是(1.00分)()A.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B.降低细胞的新陈代谢和活力C.降低神经的兴奋性D.溶解坏死组织E.增强免疫功能正确答案:B解析:冷疗控制炎症消散的机制主要是通过降低细胞的新陈代谢和活力来实现。当局部组织受到冷疗时,低温环境会减缓细胞的代谢速率,降低细胞的活力,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的扩散和渗出,有助于炎症的局限化和消散。905.下列禁用冷疗的是(1.00分)()A.烫伤B.牙痛C.慢性炎症D.鼻出血E.中暑正确答案:C解析:冷疗可以减缓血液循环、降低组织代谢,常用于急性损伤初期、牙痛、烫伤、鼻出血以及中暑等情况,以达到止血、止痛、消炎和退热的效果。然而,对于慢性炎症,冷疗可能会使局部血液循环减少,不利于炎症的消散和吸收,甚至可能加重病情,因此禁用冷疗。所以,在给出的选项中,C项“慢性炎症”是禁用冷疗的。906.腹部禁用冷疗是为了防止(1.00分)()A.体温骤降B.引起腹泻C.心律失常D.冻伤E.心率减慢正确答案:B解析:腹部禁用冷疗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防止引起腹泻。冷疗可能会刺激腹部,导致肠道蠕动加快,从而引发腹泻症状。其他选项如体温骤降、心律失常、冻伤及心率减慢,并非腹部禁用冷疗的主要原因。907.禁忌用冷疗的部位不包括(1.00分)()A.耳廓B.心前区C.腹部D.足底E.腹股沟正确答案:E解析:耳廓用冷易引起冻伤;心前区用冷可导致反射性心率减慢、心律失常等;腹部用冷易引起腹泻等不适;足底用冷可导致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或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而腹股沟处相对较少有禁忌,不属于禁忌用冷疗的部位。所以答案选E。908.高热患者用乙醇擦浴时冰袋应置于(1.00分)()A.头部B.枕部C.颈部D.腋下E.足底正确答案:A解析:在高热患者使用乙醇擦浴进行物理降温时,冰袋的放置位置是关键。通常,为了更有效地降低体温,特别是针对头部这一重要散热区域,冰袋应置于头部,尤其是枕部,可以帮助降低颅内温度和减少脑部代谢。尽管搜索结果中提到冰袋应置于枕部,即选项B,并质疑题目中的正确答案A可能是笔误或印刷错误,但在临床实践中,将冰袋置于头部是更为广泛接受和应用的做法,且符合题目给出的正确答案A。因此,解析应以题目给出的正确答案为准,即冰袋应置于头部。909.为高热患者乙醇擦浴,不正确的做法是(1.00分)()A.将热水袋放足底,使患者感觉舒适B.禁擦前胸、腹部C.擦浴中随时观察患者情况D.擦浴后30分钟测体温E.体温低于37℃取下头部冰袋正确答案:E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关于高热患者乙醇擦浴的护理知识。在高热患者的护理中,乙醇擦浴是一种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根据护理常规,擦浴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选项A提到将热水袋放足底,这是为了让患者感觉舒适,是正确的做法。选项B指出禁擦前胸、腹部,这是因为这些部位对冷刺激敏感,容易引起不适,也是正确的。选项C强调擦浴中要随时观察患者情况,这是确保擦浴过程安全的重要步骤,同样正确。选项D提到擦浴后30分钟测体温,这是为了评估擦浴的降温效果,也是符合护理常规的。而选项E,体温低于37℃就取下头部冰袋,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即使体温降至37℃,患者仍然可能处于不稳定状态,需要继续观察并维持一段时间的物理降温措施,以确保体温不会再次上升。综上所述,不正确的做法是选项E。910.乙醇擦浴前置冰袋于患者头部的目的是(1.00分)()A.防止脑水肿B.防止心律失常C.防止体温继续上升D.减轻头部充血E.减轻患者不适正确答案:D解析:在乙醇擦浴前将冰袋置于患者头部,主要是为了通过降低头部温度来减轻头部充血,这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护理措施。911.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时禁用热疗的目的是(1.00分)()A.加重患者疼痛B.引起局部出血C.掩盖患者病情D.造成面部烫伤E.导致颅内感染正确答案:E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处理原则的理解。面部危险三角区是一个特殊的区域,其内的静脉缺乏静脉瓣,这意味着当这个区域发生感染时,细菌有可能通过静脉逆流至颅内,引发颅内感染。因此,在这个区域进行热疗是禁止的,因为热疗可能会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细菌逆流至颅内的风险,从而导致颅内感染。所以,正确答案是E。912.老年患者用热水袋水温不可超过(1.00分)()A.30℃B.40℃C.50℃D.60℃E.70℃正确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913.病情观察的意义不包括(1.00分)()A.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B.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向和转归C.了解治疗效果和用药反应D.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E.及时发现危重患者病情变化正确答案:D解析:病情观察在医疗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主要关注于患者的疾病状况及其变化。通过病情观察,医护人员可以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客观依据,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势和可能转归,以及评估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用药反应。同时,及时发现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对于采取紧急救治措施至关重要。而选项D“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虽然是医疗护理中的一个积极方面,但它并不直接属于病情观察的核心意义。病情观察更侧重于对患者病情的专业评估和判断,而非护患关系的建立。914.通过手的感觉来感知患者身体部位有无异常的检查方法是(1.00分)()A.视诊B.听诊C.触诊D.叩诊E.嗅诊正确答案:C解析:触诊是通过医生的手直接接触患者的身体部位,利用触觉来感知和判断患者身体某部位有无异常的检查方法。在触诊过程中,医生可以了解所触及体表的温度、湿度、弹性、光滑度、柔软度以及脏器的外形、大小、软硬度、移动度等信息,从而帮助诊断疾病。因此,通过手的感觉来感知患者身体部位有无异常的检查方法是触诊,对应选项C。915.安静状态下,正常脉搏的频率为(1.00分)()A.40~60次/分B.60~100次/分C.70~110次/分D.80~100次/分E.100~120次/分正确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正常脉搏频率的了解。在安静状态下,正常成人的脉搏频率通常是在60~100次/分之间。这是医学常识,也是评估个体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之一。根据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判断选项B“60~100次/分”是正确的。916.心性水肿的特点是(1.00分)()A.口唇发绀B.下肢水肿C.晨起眼睑水肿D.口唇苍白E.皮肤湿冷正确答案:B解析:心性水肿是由于心脏功能障碍引发的机体水肿,其特点是下垂部位首先出现水肿。A选项“口唇发绀”可能是由于心肺功能不全导致的缺氧表现。B选项“下肢水肿”符合心性水肿的特点,因为下肢通常是身体的下垂部位。C选项“晨起眼睑水肿”更常见于肾源性水肿。D选项“口唇苍白”可能与贫血或其他健康问题有关。E选项“皮肤湿冷”可能是休克或其他循环障碍的表现。因此,正确答案是B。917.针尖样瞳孔是指瞳孔小于(1.00分)()A.1mmB.2mmC.3mmD.4mmE.5mm正确答案:A解析:针尖样瞳孔是一个医学术语,用于描述瞳孔的直径小于1mm的状态。这种瞳孔状态通常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出现,如某些药物中毒、脑部病变等。因此,根据定义,针尖样瞳孔指的是瞳孔直径小于1mm,即选项A正确。918.双侧瞳孔散大常见于(1.00分)()A.有机磷农药中毒B.氯丙嗪中毒C.吗啡中毒D.小脑幕切迹疝E.颅内压增高正确答案:E解析:双侧瞳孔散大是颅内压增高的典型临床表现之一,常见于脑疝早期患者,如小脑幕切迹疝等。当颅内压显著增高时,会导致瞳孔对光反射的敏感性降低,进而出现双侧瞳孔散大的症状。虽然有机磷农药中毒、吗啡类中毒等情况也可能导致瞳孔散大,但根据题目描述和选项内容,最符合题意的是颅内压增高。919.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温度差在1℃以上,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水平。该热型是(1.00分)()A.回归热B.弛张热C.间歇热D.稽留热E.不规则热正确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热型的识别能力。在医学领域,热型是描述体温变化的一种模式。根据题干描述,“体温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温度差在1℃以上,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水平”,这符合弛张热的特征。弛张热的特点是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因此,正确答案是B。920.循环血容量减少所致的缺氧为(1.00分)()A.低张性缺氧B.循环性缺氧C.血液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低压性缺氧正确答案:B解析:循环性缺氧是指因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减少所引起的缺氧。循环血容量减少会导致组织的血流量不足,从而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导致缺氧。其他选项的特征如下:-低张性缺氧是由于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使动脉血氧含量减少,导致组织供氧不足。-血液性缺氧是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使血液携氧能力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出所引起的缺氧。-组织性缺氧是指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所引起的缺氧。-低压性缺氧是由于大气压降低或空气氧分压降低,使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降低,导致组织氧供不足。因此,循环血容量减少所致的缺氧为循环性缺氧,答案是B。92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缺氧的机制为(1.00分)()A.血红蛋白数量减少B.外呼吸功能障碍C.循环血容量减少D.组织利用氧障碍E.氧不易释放正确答案:B解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由于气道阻塞等导致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这属于外呼吸功能障碍,从而引起缺氧。A选项血红蛋白数量减少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缺氧的主要机制;C选项循环血容量减少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缺氧关系不大;D选项组织利用氧障碍并非其缺氧的主要原因;E选项氧不易释放也不是其主要机制。所以正确答案是B。922.氧疗的绝对适应证是(1.00分)()A.PaO2>60mmHg,SaO2>90B.PaO2>50mmHg,SaO2>80C.PaO2为30~50mmHg,SaO2为60~80mmHgD.PaO2<50mmHg,SaO2<60E.PaO2<30mmHg,SaO2<60正确答案:E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氧疗适应证的掌握。氧疗主要用于改善患者的氧合状况。根据医学知识,当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60mmHg,且血氧饱和度(SaO2)低于90%时,即认为存在低氧血症,是氧疗的指征。更具体地,PaO2<30mmHg且SaO2<60%是氧疗的绝对适应证,因为这表明患者处于严重的低氧状态,急需氧疗来改善。923.单侧鼻导管给氧,导管插入的长度为(1.00分)()A.鼻尖至耳垂B.鼻尖至耳垂的1/3C.鼻尖至耳垂的1/2D.鼻尖至耳垂的2/3E.鼻尖至耳垂的3/4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单侧鼻导管给氧时,导管插入的适宜长度。在医疗实践中,为了确保氧疗的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鼻导管的插入长度是有明确规定的。根据医学护理的标准操作程序,单侧鼻导管给氧时,导管插入的长度通常为鼻尖至耳垂的2/3,这样既能确保氧气有效送达,又能避免导管插入过深引起不适。因此,正确答案是D。924.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其目的是(1.00分)()A.便于再次充气B.防止再充气时引起爆炸C.便于检查氧气装置有无漏气D.便于调节氧流量E.使流量平稳,便于使用正确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氧气筒使用安全知识的理解。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的主要原因是,如果筒内完全没有氧气,再次充气时,高压的氧气流可能会与筒内的杂质或油脂发生剧烈反应,导致爆炸。因此,保留一些余气可以作为缓冲,降低这种风险。所以,正确答案是B。925.氧疗的不良反应不包括(1.00分)()A.肺不张B.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C.呼吸抑制D.呼吸道分泌物增多E.氧中毒正确答案:D解析:氧疗的不良反应包括肺不张、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呼吸抑制和氧中毒。-选项A,肺不张是指肺泡内气体减少或消失,导致肺部部分或完全萎陷。当高浓度氧气吸入时,肺泡内氮气被大量置换,氧气被血液吸收后,容易导致肺不张。-选项B,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是长期高浓度吸氧可能导致的并发症之一,常见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选项C,呼吸抑制是指呼吸频率减慢、幅度减小或呼吸暂停。当氧气浓度过高或吸氧时间过长时,可能会抑制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抑制。-选项D,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不是氧疗的不良反应,而是呼吸道疾病本身的症状之一。-选项E,氧中毒是指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气导致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改变。综上所述,选项D不正确。因此,正确答案是D。926.Ⅱ度呼吸衰竭的患者应给予(1.00分)()A.高流量给氧B.高浓度给氧C.高压给氧D.低流量、低浓度持续性给氧E.酒精湿化给氧正确答案:D解析:Ⅱ度呼吸衰竭,也称为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氧疗原则应为低流量、低浓度持续性给氧。这是因为此时患者体内存在严重的二氧化碳潴留,呼吸中枢主要依赖低氧环境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来维持呼吸运动。若给予高流量、高浓度氧气,会解除低氧的刺激作用,引起呼吸抑制,导致二氧化碳潴留进一步加重,甚至可能出现二氧化碳麻醉和呼吸停止。因此,对于Ⅱ度呼吸衰竭的患者,应选择低流量、低浓度持续性给氧,以确保在改善缺氧的同时,不抑制呼吸中枢的兴奋性。927.吸氧流量为3L/min,氧浓度为(1.00分)()A.29%B.33%C.37%D.41%E.45%正确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928.每次吸痰的时间不应超过(1.00分)()A.5秒B.10秒C.15秒D.20秒E.25秒正确答案:C解析:在医疗护理操作中,每次吸痰的时间需要严格控制,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刺激和损伤。根据专业指南和实践经验,每次吸痰的时间不应超过15秒,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929.吸痰时若痰液黏稠,护士可采取的措施不包括(1.00分)()A.协助患者变换体位B.配合叩击C.使用超声雾化吸入D.滴人化痰药物E.增加负压正确答案:E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吸痰护理操作中的知识点。当痰液黏稠时,护士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帮助患者排痰。变换体位有助于痰液松动和排出,配合叩击可以振动痰液使其更容易咳出,使用超声雾化吸入和滴入化痰药物都可以稀释痰液,使其更容易被咳出或吸出。而增加负压并不是处理痰液黏稠的常规措施,且可能增加患者的不适感,因此不是正确的选择。930.关于洗胃目的,下列哪项除外(1.00分)()A.清除胃内毒物,避免毒物吸收B.减轻幽门梗阻患者的胃黏膜水肿C.中和毒物以达到解毒的目的D.某些检查前的常规准备E.手术前的常规准备正确答案:E解析:洗胃的主要目的是清除胃内的有害物质或毒物,以防止其进一步被身体吸收,这在中毒救治中尤为重要。同时,洗胃也可以用于减轻特定病症(如幽门梗阻)引起的胃黏膜水肿,以及中和某些毒物以达到解毒的目的。此外,洗胃还是某些医学检查前的常规准备步骤。然而,手术前的常规准备通常不包括洗胃,除非手术涉及胃部且需要特别清理。因此,选项E“手术前的常规准备”是不属于洗胃目的的一项。931.为中毒患者洗胃,错误的是(1.00分)()A.中毒物质不明时,洗胃液用温开水B.昏迷者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C.每次灌入量小于500mlD.流出血性灌洗液时应减少灌入量E.电动吸引器洗胃,压力保持在13.3kPa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毒患者洗胃操作的正确性。洗胃是中毒急救的常用措施,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洗胃液、正确的体位、适当的灌入量以及洗胃压力。选项A指出中毒物质不明时,应使用温开水作为洗胃液,这是正确的,因为温开水安全且不会加重中毒。选项B提到昏迷者应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这也是正确的,可以防止呕吐物误吸。选项C说明每次灌入量应小于500ml,这是为了防止胃内容物过多导致反流或误吸。选项D说流出血性灌洗液时应减少灌入量,这是错误的,实际上流出血性灌洗液时应立即停止洗胃,并检查原因。选项E指出电动吸引器洗胃时,压力应保持在13.3kPa,这是正确的,适当的压力可以确保洗胃效果同时避免胃黏膜损伤。因此,错误的选项是D。932.简易呼吸器挤压一次入肺的空气量为(1.00分)()A.200~300mlB.300~400mlC.400~500mlD.500~1000mlE.1000~1500ml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简易呼吸器操作规范的了解。简易呼吸器是一种急救设备,用于在紧急情况下为患者提供呼吸支持。根据医学操作规范,简易呼吸器挤压一次入肺的空气量通常为500~1000ml,以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933.在使用人工呼吸机时,呼吸频率的设定值一般为(1.00分)()A.4~6次/分B.6~8次/分C.8~10次/分D.10~16次/分E.16~20次/分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人工呼吸机使用时呼吸频率设定值的了解。在医学领域,特别是重症监护和急救中,人工呼吸机是常用的设备。根据临床实践和医学指南,呼吸机的呼吸频率设定值通常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来调整,但一般情况下,成人的呼吸频率设定值会落在10~16次/分的范围内,以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通气。934.呼吸机撤离的指征不包括(1.00分)()A.呼吸困难症状消失B.心功能良好C.生命体征稳定D.血气分析基本正常E.体温降至正常正确答案:E解析:呼吸机撤离的指征包括:1.原发病得到控制,患者病情好转。2.呼吸功能明显改善,咳嗽有力,能自主排痰。3.血气分析基本正常,FiO₂60mmHg,PaCO₂935.在使用呼吸机时,通气量不足的表现不包括(1.00分)()A.烦躁不安B.皮肤潮红C.脉搏加速D.血压升高E.昏迷、抽搐正确答案:E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呼吸机使用中通气量不足表现的理解。通气量不足时,患者可能出现烦躁不安(A)、皮肤潮红(B)、脉搏加速(C)以及血压升高(D)等症状,这些都是由于身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引起的生理反应。而昏迷、抽搐(E)更多是由于通气量严重不足或其他严重医疗状况导致的,不属于一般的通气量不足表现。因此,E选项是不包括在通气量不足的一般表现之内的。936.危重患者出现焦虑的相关因素是(1.00分)()A.营养摄入障碍B.卧床C.疾病威胁D.语言沟通障碍E.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危重患者出现焦虑相关因素的了解。在临床护理中,危重患者面临的最大问题往往是疾病带来的威胁。这种威胁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焦虑。A选项营养摄入障碍、B选项卧床、D选项语言沟通障碍、E选项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虽也会影响患者,但疾病威胁是导致其焦虑的更关键因素。937.下列关于危重患者的支持性护理措施,错误的是(1.00分)()A.昏迷患者头应偏向一侧B.眼睑不能闭合者,可涂眼药膏C.昏迷患者消化功能差,早期应禁食D.对不能由口进食者,做好口腔护理E.对谵妄、躁动和意识障碍的患者,合理使用保护用具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危重患者支持性护理措施的理解。对于昏迷患者,由于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为防止呕吐物或分泌物误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头应偏向一侧,所以A选项正确。眼睑不能闭合者,涂眼药膏可保护角膜,防止角膜炎的发生,B选项也是正确的。关于C选项,昏迷患者虽然消化功能可能减弱,但并不意味着早期应完全禁食,实际上,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预后是有益的,因此C选项是错误的。D选项提到对不能由口进食者进行口腔护理,这是为了防止口腔感染,是正确的。E选项指出对谵妄、躁动和意识障碍的患者合理使用保护用具,以防止患者发生意外,这也是正确的。综上所述,C选项是错误的。938.目前医学界主张死亡的判断标准是(1.00分)()A.心跳停止B.呼吸停止C.脑死亡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现代医学死亡判断标准的理解。传统上,人们常以心跳或呼吸停止作为死亡的标志。但随着医学的进步,特别是对大脑功能的研究,现代医学更倾向于以“脑死亡”作为判断死亡的标准。这是因为即使心跳和呼吸可以通过医疗手段维持,但如果大脑已经死亡,个体仍被视为已经死亡。因此,C选项“脑死亡”是目前医学界主张的死亡判断标准。939.脑死亡判断标准不包括(1.00分)()A.心电图呈直线B.无感受性及无反应性C.无运动、无呼吸D.无反射E.脑电波平坦正确答案:A解析: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包括大脑、脑干和小脑)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脑死亡的判断标准如下:-无自主呼吸;-不可逆性深度昏迷;-脑干神经反射消失;-脑电图呈直线;-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心电图呈直线只能说明心脏停止跳动,但不能作为脑死亡的判断标准。综上,A选项不符合脑死亡的判断标准,故答案为A。940.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是(1.00分)()A.濒死期B.临床死亡期C.生物学死亡期D.临终状态E.躯体死亡期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死亡过程阶段的了解。在医学中,死亡过程分为多个阶段。濒死期是临终阶段;临床死亡期是心跳呼吸停止;生物学死亡期则是整个机体的代谢停止,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选项A、B、D、E都不是最终阶段,所以答案是C。941.死亡后,尸绿首先出现的部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山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冲刺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孝义市实验中学2025届高考压轴卷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届岳阳市重点中学高考冲刺英语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山西省陵川第一中学高三最后一卷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届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银川一中高三最后一卷数学试卷含解析
- 广东省梅州市皇华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5届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
- 北京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届四川省仁寿县二中、华兴中学高三(最后冲刺)语文试卷含解析
- 《招商银行转型》课件
- 灵新煤矿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范文(2篇)
- 2024年护校队安全工作制度(3篇)
- 2024年安徽省广播电视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考试题库(含答案)
-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三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 手术室的人文关怀
- 2024合作房地产开发协议
- 糖尿病酮酸症中毒
- 农贸市场通风与空调设计方案
- Unit 6 Food Lesson 1(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复习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