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387-2021 碳纤维板体外预应力施工技术规程  _第1页
DB37T 4387-2021 碳纤维板体外预应力施工技术规程  _第2页
DB37T 4387-2021 碳纤维板体外预应力施工技术规程  _第3页
DB37T 4387-2021 碳纤维板体外预应力施工技术规程  _第4页
DB37T 4387-2021 碳纤维板体外预应力施工技术规程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7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nstructionofexternalprestressingforceforplate2021-07-09发布I 2 3 3 3 3 3 4 4 4 4 4 4 5 5 5 5 5 6 6 8 9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1碳纤维板体外预应力施工技术规程碳纤维板体外预应力externallyprestressingcarbonfiber结构胶粘剂structuralad表面防护材料surfaceprotection根据防护要求(防紫外线、防火等)进行选择并涂装于碳纤维板材表面的防护材料。4材料及设备4.1碳纤维板24.1.1碳纤维板的原材料应选用聚丙烯腈基(PAN基)12k或12k以下的小丝束连续纤维,不应使用大4.1.2碳纤维板的型号表示方法见图1。——碳纤维板代号图1碳纤维板型号表示方法4.1.3碳纤维板的外观要求和检验方法:b)在正常(光)照度下,目测外观应均一、整齐、展开后无明显弯曲弯折,表面干净,不得有4.1.4碳纤维板的尺寸偏差要求、取样和检验方法:a)碳纤维板的尺寸偏差应小于等于±1%;b)同一检验批取样数量应大于等于1%,且不少于3片;c)用精度为0.01mm的千分尺,对碳纤维板的厚度和宽度进行检验,随机选取3处测量,取算术4.1.5碳纤维板的力学性能指标、取样和检验方法:a)碳纤维板的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JT/T532的规定,其主要力学性能指标见表1;b)同一检验批取样数量应大于等于1%,且不少于3片;c)按照表1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力学性能指标检验。表1碳纤维板力学性能指标性能等级I级抗拉强度(标准值)%≥2.5,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4.2结构胶3胶体性能MPaMPa%MPaMPa粘结能力MPaMPaMPa%4.3表面防护材料4.3.1表面防护材料的粘结性能应与碳纤维板表面涂刷的结构胶相容并能可靠粘结。4.3.2表面防护材料应对碳纤维板和结构胶同时无害。4.4锚具4.5压条4.5.3压条与碳纤维板接触的部分应光滑,边缘应作圆弧处理,不得对碳纤维板造成破坏。c)使用过程中千斤顶或压力表出现异常情4.6.3采用测力传感器测量张拉力时4DB37/T4387—2021时,应采用低温固化型的结构胶或采取升温措施。碳纤维板体外预应力施工的主要流程见图2。件件场地应平整,水、电、道路以及通信应通畅。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振动和偶然撞击。线、锚具切槽边缘线位置等。修补平整。按照放样的位置进行钻孔,钻孔直径、钻孔深度、钻孔与基面的垂直度、钻孔中心距应满足设计要5.6.2植入锚栓5.6.2.1植入前宜用丙酮或工业用酒精擦拭孔壁、孔底。5.6.2.2植入锚栓,将锚栓单向旋转插入,直至达到设计深度,植入锚栓与孔壁间的间隙应基本均匀。55.6.2.3支座锚栓应用结构胶进行粘接、固化,结构胶5.7安装张拉锚固装置5.7.1分别于固定端和张拉端安装张拉锚固装置,调整装置的位置,使其纵向中心线与碳纤维板中心5.7.2张拉锚固装置和混凝土构件基面应紧密贴合,对于未贴合的部位,应用结构胶填补封闭。5.8.1在碳纤维板上涂抹结构胶,涂抹后的结构胶应按照碳纤维板宽度方向呈突起状,平均厚度应大5.8.3碳纤维板体外预应力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张拉控制应力不应超过最大张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其偏差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5.8.5张拉碳纤维板至初应力,标记锚具张拉移动起始线,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力的10%~25%,碳纤维板边缘与混凝土构件表面间应有胶液挤出。若5.8.7全部张拉过程应在结构胶开始固化前完成,具体时间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5.8.8张拉过程中应进行反拱观测,5.8.9张拉就位后,应保证碳纤维板与混凝土构件之间密实,及时清理两边挤出的结构胶。5.8.11张拉到设计张拉力的100%并5.9.1对锚具及压紧条等金属件宜采6.1.1材料进场时应核对型号、规格和数量,查验产品质保书、产品技术手册。核对无误后,进行进6.1.2进场检验时,同种材料、同一生产工艺条件下、6.1.3碳纤维板应进行外观、尺寸偏差和力学性能的进场检验,技术要求、取样规则和检验方法分别66.1.5锚具进场检验时,应进行外观、尺寸偏差、夹持疲劳性能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取样规则、检6.1.6以上进场材料,当有不合格项时,应另取双倍数量的同种材料对不合格项目重新检验,如仍有不合格项时,则本批产品全部检验,符合要求b)检验碳纤维板张拉锚固后,建立在锚下的实际有效预应力与设计张拉控制应力的偏差,结果LL·····························△LL——碳纤维板理论伸长值,单位为毫米(mmL——碳纤维板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P——张拉端的平均张拉力,单位为牛顿(NE——碳纤维板的弹性模量,单位为兆帕(MPaS——碳纤维板的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LSL1L2·····················································6.2.6张拉锚固后,应记录建立在锚下的实际有效预应力数值,记录表的推荐格式6.2.7在防护之前,用橡胶小锤轻轻敲击碳纤维板表面,记录其空鼓位置和空鼓面积,空鼓面积与有6.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