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5三国至隋唐的文化_第1页
新教材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5三国至隋唐的文化_第2页
新教材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5三国至隋唐的文化_第3页
新教材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5三国至隋唐的文化_第4页
新教材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5三国至隋唐的文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5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24·河北九师联盟联考]在南北朝时期,时人对三教关系多有论述,如梁人王规说自己“既崇周孔之教,兼循老释之谈”;北周道安在《二教论》中指出:“三教虽殊,劝善义一,涂迹诚异,理睬则同。”这种现象()A.打破了传统伦理的束缚B.说明儒学发展面临逆境C.为国家统一创建了条件D.加剧了社会的动荡担心2.北魏时代的敦煌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杀戒”等内容,蕴含着撼人心魄的超越时代的“悲壮之美”;唐代敦煌壁画则规模宏大、色调绚丽、气魄雄浑。这种改变说明()A.唐朝时期经济旺盛国力强盛B.艺术是现实生活的艺术性再现C.北魏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D.艺术家创建性劳动铸就敦煌艺术3.[2024·山东泰安期中]婆罗门曲为天竺佛教舞曲,后从西域、中亚诸国传入唐朝,经凉州(甘肃武威)都督杨敬述改制、加工,传入长安后又经唐玄宗修改、润色,更名“羽衣霓裳舞”,风靡一时。这反映了()A.民族交融助推文化趋同B.三教合一促进文化旺盛C.丝绸之路成就盛唐气象D.文化交融推动艺术创新4.[2024·江苏如皋测试]如图为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室壁画“手持烤肉串的来宾”,这类壁画在今山东、江苏、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均有出土。这反映出魏晋时期()A.畜牧业在江南推广B.江南经济得到开发C.人民生活普遍富足D.各民族文化的交融5.[2024·辽宁省葫芦岛市期末]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共92篇,其中饮食烹饪有25篇,包括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脯腊、做酥酪,做菜肴和点心等。据材料可知《齐民要术》()A.—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人的社会生活B.汇合了当时最超群的烹饪技术C.是南北方民族交融在文化上的反映D.是好用价值很高的综合性著作6.[2024·河北张家口期末]下表为中国古代寺院的相关记载。表格所述现象()文献记载出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唐朝时期)京畿良田美利多归僧寺(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普天信向,家家斋戒,人人忏礼,不务农桑,空谈彼岸(唐)李延寿《南史》A.强化了基层社会的治理B.缓和了人地之间的冲突C.阻碍了小农经济的发展D.体现了儒释道三者合流7.[2024·洛阳市高三三模]隋唐时期,上则以“野无遗贤”为标榜,求贤若渴,下则以文章诗赋相砥砺,孜孜求进,上行下效,蔚然风行,从而出现人才辈出的局面。这一现象()A.使社会出现重文轻武的氛围B.厚植了隋唐繁盛的社会基础C.推动了儒学复兴运动的出现D.主要得益于科举制度的完善8.[2024·潍坊市高三模拟]马球,又称“击鞠”“击球”,源于中亚波斯。唐朝初年,这项运动传入中原地区后,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民间百姓,甚至妇女都成为参加者。这可以说明唐朝时期()A.丝绸之路起先传递东西文明B.男女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C.开放与兼容的社会氛围深厚D.崇武尚文成就了盛世局面9.[2024·山东潍坊期末]唐代中心所设的高等学校主要是“六学”,由国子监统一领导。前三学传授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后三学为专业性学校,分别学习律令、书法和文字学、数学。这说明唐代学校教化()A.开专科教化先河B.注意发挥教化功能C.由官府垄断限制D.提倡知行合一思想10.[2024·山东日照一模]唐传奇多辞藻华丽、文风浮夸充溢想象,多描写社会上层士大夫及文人群体的社会生活与精神世界;而宋话本更强调向“俗”,题材更丰富多彩,主要篇幅是对社会背景及底层市民生活的描写。这一改变反映了()A.文学风格由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B.下层学问分子成为文学创作的主体C.社会主流价值观嬗变影响文学形式D.文学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时代性特征11.[2024·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期末考试]《旧唐书》记载,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太乐令孙玄成所集者,工人多不能通,相传谓为法曲;陈寅恪说:“可知唐世庙堂雅乐,亦杂胡声也。”这反映出唐朝()A.周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B.文化具有包涵开放的时代精神C.燕乐舞蹈起先呈现民间化趋势D.士人显现张扬自我的人生看法12.“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沟通活动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沟通的特点是()A.高度旺盛,世界领先B.对外开放,双向沟通C.中外结合,求同存异D.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二、非选择题(共15分)13.[2024·秦皇岛市高三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重新实现统一的隋唐时期,经济发展,读书识字的人增多,单靠抄书手写已难以满意社会的须要,社会对书籍的需求量大增,都刺激了印刷术的发展。在宋代,反映汉、唐1000多年间的10部数学著作《算经十书》以及北宋闻名土木建筑家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皆因北宋雕版印刷术的高度发展而刊行全国,这是我国古代与建筑技术最完整的书籍。唐宋以后,中国与外国的往来不断加强,印本书也随之成为中国出口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出口对象有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国,因此在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中,1000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印刷品贸易的国际市场。——摘编自刘颖《中国古代印刷术的演化及影响》(1)依据材料,概括隋唐印刷术发展的缘由,并简析中国古代印刷术发展的历史影响。(9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补充一条隋唐印刷术发展的缘由,并说明理由。(6分)课时作业5三国至隋唐的文化1.解析:材料反映出三教文化之间呈现出融合与互补的态势,佛教对儒道文化的汲取尤为突出。在胡汉文化争辩与交融、冲突与整合的过程中,各民族间的交往日益亲密,思想上差异减小,这为隋唐的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奠定了文化基础,C项正确;南北朝时期,儒学仍占主导,传统伦理的束缚仍旧存在,解除A项;材料主旨是儒释道三教融通对社会的影响,并不是儒学发展的逆境,解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思想上逐步趋同,体现不出加剧了社会的动荡担心,解除D项。答案:C2.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北魏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因此北魏时代的敦煌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杀戒”;唐朝是旺盛与开放时期,因此唐代敦煌壁画则规模宏大、色调绚丽、气魄雄浑。结合上述分析可知,艺术是现实生活的艺术性再现,B项正确;AC两项说法片面,解除;D项说法与材料无关,解除。答案:B3.解析:羽衣霓裳舞原为天竺佛教舞曲,又经唐玄宗修改、润色,这说明中外文化沟通促进艺术创新,故选D项;婆罗门曲为天竺佛教舞曲属于中外文化沟通,而非民族交融,解除A项;材料中涉及佛教舞曲,未涉及道教、儒家,解除B项;材料围绕羽衣霓裳舞形成过程绽开,未涉及丝绸之路,解除C项。答案:D4.解析:概括“手持烤肉串的来宾”“这类壁画在今山东……均有出土”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壁画中的饮食习惯多出现在北方游牧民族中,材料中这种壁画出现在广阔中原地区反映出当时各民族文化的交融,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江南地区畜牧业及经济的相关状况,A、B两项材料依据不足,均解除;“人民生活普遍富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与史实不符,解除C项。答案:D5.解析:依据材料“其中饮食烹饪有25篇,包括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脯腊、做酥酪,做菜肴和点心等”可知,《齐民要术》介绍了一些当时人们饮食烹饪、食品加工的方法,在肯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人的饮食生活状况,故选A项;《齐民要术》只是记载了一些饮食烹饪,并不能表明汇合当时最超群的烹饪技术,解除B项;材料中并未反映出《齐民要术》中记载的饮食烹饪是南北方民族交融的结果,因此不能得出《齐民要术》是南北方民族交融在文化上的反映,解除C项;《齐民要术》是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且材料中只涉及了饮食烹饪方面,解除D项。答案:A6.解析:本题解答关键是对三则材料进行解读并概括其反映的共同现象,然后分析其后果或影响。由材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京畿良田美利多归僧寺”“普天信向,家家斋戒,人人忏礼,不务农桑”可知,寺院众多,广占良田,众多人口信佛拜佛,不务农业,阻碍了小农经济的发展,C项符合题意。答案:C7.解析:据材料“上则以‘野无遗贤’为标榜,求贤若渴,下则以文章诗赋相砥砺,孜孜求进,上行下效,蔚然风行,从而出现人才辈出的局面”,可知隋唐时期社会稳定,选贤任能,文化旺盛,人才辈出,体现了隋唐时期的旺盛局面,故选B项。答案:B8.解析:据材料“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民间百姓,甚至妇女都成为参加者”可知唐朝击鞠运动突破传统限制,体现其开放包涵的社会风气,故选C项;陆上丝绸之路起先于西汉时期,且材料强调西方文明传入中国后的社会阶层的参加度,解除A项;“男女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不符合史实,有夸大之嫌,解除B项;材料侧重击球运动的参加阶层广,并非崇武尚文的体现,解除D项。答案:C9.解析:从材料中看,前三学传授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后三学传授律令、书法等学问,这些内容可以起到对民众的教化作用,选择B;材料仅体现了唐代的教学内容,没有反映其他朝代的状况,所以不能推断唐代最早起先专科教化,解除A;材料仅反映了唐代在中心设立高等学校,没有反映地方学校的状况,所以不能推断唐代学校教化被官府垄断,解除C;“知行合一”是明代王阳明提出的思想,而材料给出的时间是唐代,解除D。答案:B10.解析:材料反映了唐传奇与宋话本在创作风格和描写内容上的不同,这说明文学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具有显著的时代性特征,故D项符合题意;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动身,抒发对志向世界的热情追求,现实主义指对自然或当代生活作出精确的描绘和体现,唐传奇和宋话本的不同风格不能表述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分,解除A项;宋话本主要描写对象是底层市民生活,未涉及其创作者的身份地位,解除B项;材料中宋话本与唐传奇相比发生的改变,不能体现主流价值观的改变,解除C项。答案:D11.解析:唐朝音乐中有很多少数民族以及异域文化的元素,体现了唐朝开放包涵的时代精神,故选B项;少数民族封建化指处于封建社会以前落后状态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过渡,解除A项;民间化趋势与“唐世庙堂雅乐,亦杂胡声也”不符,解除C项;“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庙堂雅乐,亦杂胡声”说明音乐的交融,与士人张扬自我的人生看法无关,解除D项。答案:B12.解析:鉴真东渡体现的是中国佛教的发展影响到日本,玄奘西行体现的是中国向外学习,即唐朝对外文化沟通的特点是对外开放,双向沟通,故选B项;材料没有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比较,不体现世界领先,解除A项;“求同存异”指找寻共同点,不同点各自保留,与材料无关,解除C项;“源远流长”常比方历史悠久,根底深厚,与材料无关,解除D项。答案:B13.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缘由,据材料“重新实现统一的隋唐时期”可知,封建国家的统一;从材料“经济发展,读书识字的人增多”可知,社会经济的发展;读书群体的壮大。其次小问影响,据所学可知,促进了学问分子阶层的壮大;推动了书院的兴盛;据材料“《算经十书》以及北宋闻名土木建筑家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皆因北宋雕版印刷术的高度发展而刊行全国”可知,促进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材料“在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中,1000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印刷品贸易的国际市场”可知,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由材料“印本书也随之成为中国出口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可知,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第(2)问第一小问补充缘由一,可从文化方面补充,如科举制的盛行。其次小问理由:据所学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发展可知,隋唐时期,科举制逐步确立和发展,培育了大批的读书人,使得工具书、各种教材的参考读物的需求量大增。第一小问补充缘由二,可从宗教方面补充,如佛教的广泛传播。其次小问理由,据所学隋唐时期的宗法发展可知,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佛教发展的高峰,佛教的快速传播使得佛经和佛画的需求量激增,手抄复制的方式已远远不能满意社会的须要。答案:(1)缘由:封建国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