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习题题库_第1页
《马说》习题题库_第2页
《马说》习题题库_第3页
《马说》习题题库_第4页
《马说》习题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说》习题汇总

评卷人得分

一、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

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司,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栗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

马!,,呜呼!其其无马那?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子曰:"蹴①不称其力,称其德。”诚以德为性所固有,非若力之赋于生初,而犹

待培于生后也。是以瞋之为骤,知之而性无所加,不知而性无所损。修其在己,听其在

人。辱于奴隶,弗顾也;死于槽相,不惜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不计也。

文公所说千里马,食以千里则为显,食非千里则马晦。一若干里之权不操于己而听于人。

虽马犹是马,而固有之失不亦多乎!

(选自《古文笔法百篇”

(注释)①犍:千里马。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敢虽有名马:

②食之不能尽其加:

③而犹待举于生后也:

④诚以德为性所圉有: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骥不称其力,称其德。

3.(甲)(乙)都将比作人才,(甲)文重点阐述了通过千里马的遭遇,告诉

人们要的道理。(乙)文认为判断是不是千里马的标准是

,不能一味依靠别人赏识。

4.(甲)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答案】

I.①所以②才能、才干③栽培④本来

2.①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就能吃下一石粮食。

②千里马不以它的力气著称,而以它的品德著称。

3.千里马识别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以品德识别人才

4.“伯乐”比喻善于识别、发现、任用人才的人,“千里马”比喻有才华、有才能的

人,“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昏庸无能的封建统治者。

【解析】

1.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

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所以虽然有名贵的马。故:所以;

(2)句意为: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材:才能、才干;

(3)句意为:但还有待于后天的培养。培:栽培:

(4)句意为:品德是千里马的品性中原本就具有的。固:本来;

2.

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字词:之,定语后置的标志;食,吃;或,有时。尽,全,这里作动词用,

是“吃尽”的意思;粟.也泛指粮食。

(2)重点字词:骥,千里马:称,著称;德,品德。

3.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把握。

第一空:根据甲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乙文“诚

以德为性所固有,非若力之赋于生初,而犹待培于生后也”分析,都以“千里马”喻指

试卷第2页,共273页

人才。

第二空:甲文根据“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分析,通过千里马的遭遇,

告诉人们要善于识别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重视人才(不要不识人才)的道理。

第三空:根据乙文“骥不称其力,称其德”分析,认为判断是不是千里马的标准是:以

品德识别人才。

4.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

属论说文体,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

遇的感慨与愤懑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没人才

的强烈愤慨。根据“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分析,“伯乐”是指善于识别、发现、

任用人才的人、“千里马”:独立的有才华的人才。根据“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

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分析,“食马者”是指愚妄浅薄、昏庸无能的封建统治者。

【点睛】

参考译文:(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

以虽然有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杨之间,不以千

里马著称。

口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口行千里而像普通的

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

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

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

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孔子说:“千里马值得称赞的不是它的气力,市是称赞它的品德。”品德是千里

马的品性中原本就具有的,它不像气力,气力虽然出生时就具有,但还有待于后天的培

养。因此,把千里马当作千里马,了解它不能使他的品性有所提升,不了解它也不会使

它的品性受到损伤。品性的修养在于千里马自己,而是否能使千里马驯从则在于人。辱

没在喂马的人手里,是没照顾好。死在马厩里,那是不爱惜啊;吃不饱,力气不足,才

能不能体现出来,那是没计算好食量啊。韩愈所说的千里马,按日行千里的食量来喂养

它,马的本领就体现出来,不按日行千里的食量来喂养它,马的本领就消失了。好像日

行千里的权力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听从于人的。这样的千里马虽然还是千里马,但

是它本来所拥有的东西不就会失去很多了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

于奴隶人之手,骄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

马!"呜呼!其真无马和?其其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日:“臣

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泉,其于马,非臣之下也。可当以天下之马,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日:“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日:“何马

也?"对日:“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日:“子

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伯乐曰:“皋之所观,得其

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节选自《九方皋相马》)

(注)①姓:指子孙。②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③牝:母马。④牡:公马。⑤骊:

纯黑色马。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不以千里卷也

(2)一食吸尽粟一石

(3)三月而原

(4)穆公不够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安求不能千里也不真不知马也

B.虽有千里之能臣之子皆下才也

C.加伯乐不常有三月加反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有九方皋,其于马

7.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2)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8.(甲)、(乙)两文分别阐述了什么道理?

试卷第4页,共273页

【答案】

5.(1)著称。(2)有时。(3)同“返”,返回。(4)同“悦”,高兴。

6.B

7.(1)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

(2)穆公召见了他,派他外出找马。

8.甲文通过对千里马不遇伯乐的议论,表达作者对难遇明主的愤懑,寄寓着对统治者

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希望:乙文通过记叙伯乐举荐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

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看其实质,(意对即可)

【解析】

5.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

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不因千里马著称。称:著称。

(2)句意: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或:有时。

(3)句意:三个月后返回。反:同“返”,返回。

(4)句意:穆公不高兴。说:同“悦”,高兴。

6.

考查一词多义。

A.代词,代“千里马”/难道,表反问,加强语气;

B.助词,的/助词,的;

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

D.介词,在/介词,对;

故选B。

7.

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

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

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册k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

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注意重点词的解释:

(1)策,鞭打;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食,通“饲”,喂;尽其材,竭尽它的

才能。

(2)见,召见;使,派;求,找。

8.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主旨的能力。甲文通篇用的就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

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

的真正的人才,“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策

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全面总结了这种人

“不知马”的表现,“其真无马邪”承上文“天下无马”,是作者对“食马者”的反诘,

揭露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

痛惜,寄寓着对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希望。乙文,由“皋之所观,得其精而

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分析,

九方皋在相马过程中,忽视次要的因素,使自己的精力集中起来,去抓住千里马的根本

特征。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当我们看问题的时候,•定要有所舍弃才有所专注,同时要

将获得的感性材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样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

【点睛】

参考译文:

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虽然有

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杨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

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

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

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

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

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选自韩愈《马说》)

乙: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岁高了!您的子孙中有可以派去寻求天下好马优人

吗?"伯乐答道:“我的儿子们都是才能一般的人,有一个叫九方皋,这个人对于马的

识别本领不在我之下。有能力告诉你哪是天下最好的马,您召见他吧。

穆公召见了他,派他外出找马,三个月后返回报告说:“已经得到它了,在沙丘。”

穆公问:“什么马?”冬道:”是一匹黄色母马。”派人前去取得它,却是一匹黑色公

马。穆公不高兴,召唤伯乐对他说:“你所派遣的找马人!毛色雌雄尚且不能知道,又

能知道什么马?”依乐道:“九方皋他所看见的,发现它的精髓而不管其它,关注它的

内在而忘记了它的外表。关注他该关注的,不去注意不该注意的,看见应该看的方面,

试卷第6页,共273页

(所以)疏忽了他不在意的(方面)。”马到了后,果然是天下最好的马。

(节选自《九方皋相马》)

9.阅读下面文言文。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

人之手,骈死于槽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栗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

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

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定公日:“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

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①矣。”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谱②人。君

子亦谙人?”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定公球③席而起,曰:“趣④

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多寡人曰:'善般,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

然则马将佚矣。'不识吾子何以知之。”颜渊日:“臣以政⑤知之。昔者舜手于使人,

造父工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今东野毕

之御,上车执辔,衔体壬矣;周旋步骤,朝礼⑥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容矣。犹策

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自古及

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选自《韩诗外传》,有删节)

(注)①佚(yi):同“逸”,逃跑.②语(zen):说坏话,诬陷.③蹬(lie):越过.

④趣(cii):同“促”,催促。⑤政:处理事情。⑥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

(释义)

韩愈和颜渊分别由“马”论述了什么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韩愈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以此阐明了统治者要识别人才,

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发挥才能的道理。颜渊看到东野毕用尽了马的力气,还不停地鞭

打马,从而料定东野毕驾驭的马会逃跑;由此告诫曾定公不要穷尽民力,要体恤民情。

【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主旨。韩愈在文中讲述“千里马不遇伯乐难以施展才华”的故事,以此比

喻“贤才难遇明主”,明主要得贤才,必须要“识别人才,重用人才,这样贤才才能充

分发挥”的道理。第二则故事中,通过讲“颜渊料定东野毕驾驭的马会逃跑”的故事,

指出马之所以要跑,是因为力气用尽了,而东野毕还不停地鞭打马;由此告诫鲁定公身

为君王,不要穷尽民力.要惜民力,体恤百姓的道理C

10.文言文阅读。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

人之手,骄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栗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

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

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

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

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②,千里之马至者三。

(《战国策•千金求马》)

(注)①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②期年:满一年。

有人认为(甲)文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你的看法

如何?请简要阐述。

【答案】示例:我认同局限性这个观点。在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如同痼疾,是

很难避免的,因此作者的希里很难实现。在当今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有了宽松的育人

环境,我们在大展宏图的同时考虑的是如何增长自己的才能,为民为国做贡献。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认同。在封建社会中,因为社会的局限性,人才的单一性,统治者的愚昧性,会

出现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当今社会人才多样,各行各业都可以大展才华,只要自己有才

干,就不会被埋没。

示例:不认同。这个观点在现代也正确。人才是需要有眼光的“伯乐”发现的。只有识

试卷第8页,共273页

别人才,将人才安排到适合的岗位,才能发挥他的作月。否则,让一个适合搞科研的人

去做销售,也是对人才的埋没。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

于奴隶人之手,骄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

马!"呜呼!其真无马和?其真不知马也。

(乙)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言:“宣、饶二州银①大发采之,岁可得数百万缗。”

上日:“朕贵为天子,所乏者非财也,但恨无嘉言可以利民耳。与其多得数百万缗,何

如得一贤才!卿未宏进一贤、退一不肖②,而专言税银之利。昔尧舜抵璧③于山投珠于谷

汉之桓灵④乃聚钱为私藏,卿欲以相灵俟我邪!”是日,黜⑤万纪,使还家。

一一引自《资治通鉴唐纪十五》

(注)①银:银矿。②不肖:品行不好。③抵璧:摔碎美玉。④桓灵:东汉的桓帝和灵

帝,他们在位时,宠信宦官,政治腐败。⑤黜:罢免c

11.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

A.但恨无嘉言可以利民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B.基真无马邪界视下也《北冥有鱼》

C.乃聚钱为私藏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D.一食更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宜《三峡》

1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昔尧舜抵璧于山投珠于谷汉之桓灵乃聚钱为私藏

13.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朕贵为天子,所乏者非财也

14.乙文中权万纪之所以被罢免,是因为他与甲文中的“食马者”所象征的人一样,都

存在什么不足?

【答案】

11.B

12.昔尧舜抵璧于山/投珠于谷/汉之桓灵乃聚钱为私藏。

13.(1)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2)我贵为天子,

所缺少的并不是财物。

14.不善于发现人才

【解析】

11.

考查对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的理解.平时要归纳整理,作答时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

分析。

A.但:都是“只”的意思;

B.其:表反问语气/它;

C.乃:都是“竟然”的意思:

D.或:都是“有时”的意思;

故选B。

12.

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

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

辅助句读。句子“昔尧舜抵璧于山投珠于谷汉之桓灵乃聚钱为私藏”的大意是:过去尧

舜把美玉扔在山林,把宝珠沉没在深渊,后汉时的桓音、灵帝聚攒钱财,据为己有。本

题根据句意划分,正确的句读是:昔尧舜抵璧于山/投珠于谷/汉之桓灵乃聚钱为私藏。

13.

本题考杳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

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

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食(喂,其(指千里马)、千里(日行千里)”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为(作为)、乏(缺少)、非财(不是财物)”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14.

本题考杳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两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之间的相关点分析概

括作答。《马说》一文以“马”为喻来谈的是人才问题,文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

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最终导致千里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

间”可知,“食马者”指的是愚妄浅薄、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统治者。根

据乙文中“卿未尝进一贤、退一不肖,而专言税银之利”可知,权万纪与甲文中的“食

马者”所象征的人一样.是一个不善于发现人才的人C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点睛】

试卷第10页,共273页

参考译文:

【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

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杨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

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口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

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

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

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奏章说:“宣州、饶州的银矿大加开采,每年可得到银

子几百万缗。”皇上说:“我贵为天子,缺少的并不是金银财宝,只是遗憾没有好的建

议可用来利于民众罢了。与其多得到银子几百万缗,怎比得上得到一个贤能的人才。你

不曾进荐一个贤才,翱退一个不肖之人,而专门说税收银子的好处。过去尧、舜把博玉

扔进深山,把珍珠投进沟谷,东汉的桓帝、灵帝就聚集钱财作为私人储藏,你想用桓帝、

灵帝的下场等待我吗?”这一天,蝴退了权万纪,让他归还家里。

寓情于物的手法在文学驯作中屡见不鲜。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杳如故。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

人之手,驻死于槽棚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栗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

马!”呜呼!其其无马和?其其不知马也!

15.多音字的读音由其所在的语境决定。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注音。

(1)更着风和雨(2)不以千里称也三

1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其真不知马也格物致削B.策之不以其道道听途说

C.军求其能千里也卖营扎寨D.虽有千里之熊各尽所熊

17.翻译下列句子。

(1)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8.两篇诗文都涉及了人才的问题——人才或者被埋没,或者被排斥。《卜算子•咏梅》

借梅花无人欣赏,表现怀才不遇的自己______的情怀;《马说》借千里马被摧残表达了

强烈的和深沉的之情。

【答案】

15.(1)zhuo(2)cheng

16.D

17.(1)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杨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2)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

18.高洁傲岸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对人才被埋没、被摧残的同情

【分析】

15.

考查多音字读音。多音字的读音由其所在的语境决定C

(1)“更看风和雨”的意思是:却乂遭到了风雨的摧残。着:遭受,读Zhu6。

(2)“不以千里称也”的意思是: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称,出名,读cheng。

16.

考查一词多义。

A.认识,动词/知识,名词;

B.方法/道路;

C.怎么,疑问代词/安置,动词;

D.都是“才能,才干”的意思;

故选Do

17.

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

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

试卷第12页,共273页

(1)祗(Zhi):只,仅。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

里指喂马的人。骈,两马并驾。骄死:并列而死。于:在。

(2)食马者:食,通“饲”,喂。其:指千里马,代词。

18.

考查比较阅读,对主旨的理解。两篇诗文都涉及了人才的问题——人才或者被埋没,或

者被排斥。《卜算子•咏梅》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诗

所塑造的梅花形象中,有诗人自身的影子,明写梅花,暗写抱负。作者以梅自喻,物我

融一。“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显示词人身处逆境却高洁傲岸、矢志不渝的崇

高品格。

《马说》中,“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表达了作者怀才

不遇,壮志难酬之情;“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

能千里也?”“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表达了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

的愤懑和控诉。

【点睛】

参考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虽然有名贵

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杨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

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

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

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

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

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

隶人之手,骄死于槽扬之间,不以千里希也。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

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

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楚人和氏得玉璞①匏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日:“石也。”

王以和为诳,而刖②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

人相之,又日:“石也。”王又以为和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报其

璞而哭于荒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

多矣,子奚③哭之悲也?”和日:“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

逛,此吾之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④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日:和氏之璧。

(注释)①璞:含玉的石头。②刖:读“丫虎”,古代一种断脚的刑罚。③奚:为什么。

④理:治理,这里指对麋石进行雕琢。

19.阅读两篇古文后,小华对文言词语进行了以下推断,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成语“吉人天相”口的“相”意思是“保佑、帮助”之意,与“厉王使玉人相之”

中的“相”意义不同。

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中的“之”的用法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这与“奉而

献之厉王”中的“之”字意义相同。

C.现代汉语中的“安”是“安静,安全”之意,而“安求其能千里也”和“安得广厦

千万间”中的“安”意思是“怎么”,所以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

D.“策之不以其道”口的“策”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的用法,“驱使”的意思,”而刖

其左足”中的“刖”也是这种用法。

2().小华阅读(乙)文时发现有一个句子标点符号不太清晰,有碍于理解,请你选择以

下断句正确的一项帮助他()

A.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B.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C.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D.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21.小华在阅读中对下面这个句子的句意不理解,请你写出来。

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22.小华认为《马说》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

全文,而《卞和泣玉》以“工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

达的思想感情是不一样的,但是具体哪里不同却说不上来,请你帮他解答疑难。

试卷第14页,共273页

【答案】

19.B

20.A

21.(我)感到痛苦的是(真正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

为骗子。或:我是为(真正的)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

蔑为骗子而感到痛苦(悲痛)。

22.两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确是不一样的。《马说》中,面对“天下无马”这种压

制人才的谬论,文章只能发出“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马说》更多地

是让人感到愤懑不平与无奈;而《卞和泣玉》中,和氏璞虽然两度被斥为普通的石头,

但终遇文王,经雕刻加工显示出天下至宝的本色,《卞和泣玉》能让人看到一些希望。

【分析】

19.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氏“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中的“之”的用法是结构助词,相当于

“的”;“奉而献之厉王”中的“之”是代词,代指玉璞,二者意义不同。故选B。

20.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断句。要根据句意及句子结构进行划分。句意为:卞和抱住他的玉

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泪流尽而代替它的是血。”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

中“和”为主语,“而”表修饰,“哭”为谓语,“于楚山之下”表示地点,作状语,

结构完整,应在其后断句;“三日三夜”表明时间,其后应断句;“泣尽而继之以血”

中“泣尽”与“继之以血”为顺承关系,主语为前句中的“和”,表意完整。所以断句

为: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故选A。

21.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要注意句中重点字词的解释。重点词语:

贞士:诚实正直的人;名:称作。

22.

本题考查对比阅读。甲文中,食马者“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

其意”,最终只能得出“天下无马”的结论。因食马者的无知彻底埋没了千里马的才华,

作者只能发出“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表现出作者怀才不遇,壮志潍酬

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饱含深深的无奈。乙文中,根据“王

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可知,文王继位后终于识得玉壁为宝玉,

虽然厉王及武王不识玉,但卞和终于等来识玉之人和识人之人,结局可谓圆满。表现出

作者对有才能的人终遇伯乐的欣慰之情。据此综合作答即可。

【点睛】

参考译文

【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虽然有名

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杨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

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H勺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

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能按照卵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驾驭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嘀鸣,

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

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获得了美丽的玉璧,把它奉献给了厉王。厉王让雕琢玉器

的人鉴别它,雕琢玉器的人说:“这是石头。”厉王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左

足。等到厉王驾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璧献给那位武王。武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

别它,又说:“这是石头。”武王又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右足。武王驾崩了,

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壁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泪流尽而代替它的是血。文王

听到后,派人问他原因,说:“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卞

和说:“我不是为被刖伤心,我是因为它是宝玉而被看为石头,忠贞的人被看为说谎的

人,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文王于是派雕琢玉器的人剖开他的玉碧,果然得到宝玉,

于是命名为“和氏壁”。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

人之手,驻死于槽棚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求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生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

马!”呜呼!其其无马和?其其不知马也。

(《马说》韩愈)

(乙)

臣闻古之君人,有?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律•<>涓人①言干君曰:“请求之c”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

试卷第16页,共273页

安事死马②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日:“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

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①涓人:宫中主管洒扫清洁的人。②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③捐:白白费掉。

④期年:一年。

2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黑之不以其道策:

(2)一食更尽粟一石或:

(3)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以:

(4)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反:

2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⑵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25.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马说》一文,作者以“千里马”寓,

以“食马者”寓。

26.《马说》与《战国策•燕策一》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请简要说明它

们命运的不同之处。

【答案】

23.鞭打(用鞭子打,驱使)有时用,凭借同“返”,返回

24.⑴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⑵死马尚且

花五百金购买,何况活马呢?

25.人才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26.《马说》中的“千里马”因为不能得到统治者的赏识、任用,最终不能“以千里称”。

《战国策•燕策一》中的“千里马”因为君主渴求并能够采纳正确的建议,而得以脱颖

而出。

【解析】

23.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1)句意: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策:马鞭,名词用作动词,用马鞭驱赶。

(2)句意: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食。或:有时。

(3)句意:有想用千金重价求购千里马的。以:用。

(4)句意:花费五百金,将死马的骨头买了下来,回宫向国君复命。反:通假字,同

“返”,返回。

24.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捱现

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第一个“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

“邪”同“耶”,表反问的语气助词,相当于“吗”。句意: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

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重点词:且,尚巨;况,何况;生马,活马。句意:死马尚且花五百金购买,何

况活马呢?

25.

本题考查对文章表现手法的理解。理解文章是做题的关键,文中提到“T•里马常有,而

伯乐不常有”,这里的“千里马”比喻人才。假如没有“伯乐”,那“千里马”就“辱

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漕杨之间”。“食马者”因为“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故导致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将其等同于常马对待,故“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

的统治者。

26.

本题考查文章的比较阅读。《马说》中的“千里马”因为食马者的“不知马”,最终命

运是“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才美不外现”,不以千里称。《千里之马》

中,千里马比喻贤才,君主在对待千里马尸骨时都可以重金购买,那何况活着的千里马

呢?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故“千里马”因为君主能够采纳正确的建议,

而得以脱颖而出,展示才能。

【点睛】

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

即使有千里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并列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

马著称。

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的食量多加饲

料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

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旦

呢?

试卷第18页,共273页

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乂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

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走到它跟前时,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

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吧!

我听说占代的(一个)君王,想用千金重价求购千里马,三年都没有获得。宫里一个

主管清洁的人对君王说:“请您把这个差使交给我吧!”国君就派他去了。三个月后,

这人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可是这个时候这匹千里马已经死了。这人仍然花费五百金,将

死马的骨头买了下来,问宫向国君复命。国君非常生气,怒斥道:“我要的是活马,你

买这死马回来做什么,还白费了五百金。”主管清扫的人说:“死马尚且花五百金购买,

何况活马呢?人们都会相信大王能出高价买马。一定会有人自己上门献马的。”后来,

不出一-年,国君果真得到了三匹千里马。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

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栗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

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七年,入见,帝①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日:“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

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②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

二百里。槐③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

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④不择粟,饮不择泉,搅辔未安,

蹒踊疾骈,南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奇钺之材也。”

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释:①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就封岳飞为太尉。②介:备上鞍甲。③褫(chi):

脱去,卸下。④秣:喂食。

2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沿。

(1)管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鸣之而不能迪其意:

(3)用行百里始奋迅:(4)褫鞍甲而不息不吁:

2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比行百里始奋迅。

29.两文都谈马,韩愈笔下的千里马本应“”才能展现“千里之能”;被

岳飞称为“致远之材”的良马具有“”"”的特点。(用文中

的语句填空)

30.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对这个道

理的认识。

【答案】

27.同“饲”,喂。通晓,理解。等到c流汗。

28.(1)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乂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等跑到百里之后才奋力奔跑。

29.一食或尽栗一石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

30.(1)告诉人们要善于识别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重视人才(不要不识人才)

的道理。(2)可以从正面答善于识别人才和正确使用人才的好处,也可以从反面答不善

于识别和使用人才的坏处,可以谈如何选拔人才,也可以谈如何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要

结合具体事例(人物或事件)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27.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

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1)句意: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口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食,同

“饲”,喂。

(2)句意:马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通,通晓,理解。

(3)句意:等到跑上百里,才奔驰奋进。。比,等到。

(4)句意:此时卸下鞍甲,它既不喘气,也不出汗。汗,名词作动词,流汗。

28.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且,犹,尚且。等,相等,同

样。不可得,做不到。安,怎么。其,它,指千里马0(2)比,等到。始,开始。奋进,

奋力奔跑。

29.

试卷第20页,共273页

考查筛选信息。

第一空:根据甲文第二段中的“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可得:一食或尽栗一石。

千里马食量很大,这样才能展现自己的“千里之能”C

第二空和第三空:根据乙文中的“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可

得:受大而不苟取和力裕而不求逞。肚量大却不贪随便之食,精力充沛却不逞一时之勇。

30.

本题考查赏析文本主旨和延伸拓展阅读的能力。

(1)两文都谈了关于人才的共同道理。根据甲文中“‘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和乙文中的“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分析,

这两处都是表面写马,实则写人,告诉我们要善于识别人才,要重用人才的道理。

(2)结合具体事例,谈对自己的启示。围绕着“如何识别人才,重用人才”,联系历史

上的具体事例,言之成理即可。如:楚汉之争是历史的著名事件,项羽和刘邦争旃,韩

信作为其中重要的将领.帮助刘邦打下了江山,韩信曾经也在项羽队伍中效力,但是项

羽没有发现韩信这个人才,最终韩信被刘邦重用,韩信帮助刘邦打下江山。而项羽众身

亲离,乌江自刎。可见,人才对于成功的重要,只有发现人才,重要人才,才能够成就

事业。

【点睛】

译文:

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

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棚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

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

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

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

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绍兴七年,岳飞面君,宋高宗从容地问:“你是否得到良马?”岳飞答复说:“我

本来有两匹良马。它们每天要吃洁净的草料小豆数斗,要喝清澈的泉水一斛。若不是干

净良好的食料或饮料,豆们宁可挨饿而不接受。装上鞍甲,骑着它起跑,初时并不是很

快,等到跑上百里,才奔驰奋进。从中午跑到黄昏,还可以多跑两百里。此时卸下鞍年,

它既不喘气,也不出汗,展现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这是因为它们肚量大却不贪随便之

食,精力充沛却不逞一时之勇。它们是跑远路的良驹啊!可是,不幸的是,它们在历次

战役中已相继死了。目前我所骑的马就差多了。它每天吃的粮食只有数升,对食料从不

挑剔,对饮用的水也不作选择。拉住缰绳还未坐稳,就跳跃起来迅速奔跑,刚刚百里,

就力气用尽流汗喘息,凡乎像要死了一样。这是因为它度量小,所以摄取的食物虽少却

容易饱和,喜爱逞强但却外强而中干。它只是平庸低劣的马而已!”宋高宗听了称好,

说:“你今天说的话非常好。”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祗辱于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