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标:通过了解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的选官制度、中枢机构、赋税制

度的演变等重要史实,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的制度变化与创新。重点:官制变化趋势;三省六部制实质;赋税制度演变趋势。难点:制度演变发展的趋势及实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历史时空观中国古代史远古~1840年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起源奠基时期:先秦(远古—前221年)形成发展时期:秦汉(前221—220年)曲折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220—589年)繁荣时期:隋唐(581年~907年)继续发展时期:宋元(960~1368年)辉煌迟滞时期:明清(1368~1840年)晚清时期:1840—1912北洋军阀时期:1912—1928年国民政府时期:1928—1949年改革开放前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后期:1978—春战时期(公元前5C-公元前4C):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明清时期(17C-18C):从古代向近代、封建转入双半社会五年高频考点时间全国卷地方卷2017三卷26-唐代自耕农经济2018二卷26-唐三省六部制江苏·唐三省六部制浙江·唐三省六部制2019海南·五代科举制江苏·唐代科举制

上海·隋唐科举制2020浙江·隋唐三省六部制天津·唐地方治理;2021江苏卷03·科举制;

天津卷03·三省六部2022一卷----西晋-唐中央官制一卷25-唐代-专制集权制的发展广东卷03·中央机构

湖南卷03·科举制时空坐标BC221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分裂220隋唐BC771统一581907BC476春秋战国1276分裂统一分裂13681840统一宋元明清中国古代史上,统一中有分裂因素,分裂中也有统一因素,分裂是短暂的,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一、选官制度-成熟与完善-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白居易1.西周:世卿世禄制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礼记》1)含义:2)依据:3)作用:

巩固政治统治,形成家国一体政治秩序;

贵族依靠血缘世代为官,垄断人才选拔,不利国家政治长远发展。

又名世官制,先秦选官用人的政治制度。人们依靠牢固的血缘联系即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保障,形成家国一体统治模式的政治格局。血缘2.战国至汉初:军功爵制1)含义:在战场立功便可授与爵位。军功爵制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之后,大行其道,成为当时的重要选官制度。军功大小有利打破贵族特权垄断的局面,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求。2)依据3)作用:3.西汉:察举制+征辟制1)察举:②依据:①目的: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广泛的搜罗人才③选拔:④作用:孝廉、品行考察与考试相结合A.为国家荐举有德行有才学的人才,一定程度上满足官僚队伍需要;B.选拔权力易被世家大族操纵,形成豪强势力。2)征辟:

汉武帝时开始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中央(皇帝)和地方(公卿郡守)政府向社会征聘人才的制度皇帝特征、聘召人才为“征”,公卿郡守自行辟除所属百石以下的小吏,为“辟”核心突破:察举制材料一:两汉察举与考试是相辅而行、相互为用的。察举加考试,这是汉代选官制度中的两个重要步骤。察举之后,是否选得其人,还需要经过考试而后始能量才录用。材料二:察举虽由地方官掌握,但前提往往是被选拔人当地的士人舆论,当地舆论对所有人都有一个基本的评价,评价高者,很自然能够被推举。

材料三: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油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从选拔形式、依据及制度后期发展情况了解察举制形式:考察与考试相结合依据:乡里清议、德才兼备后期:世家干扰,无才无德察举制异化:选拔权力—从中央掌握到名门望族控制选拔依据—从德才兼备到门第族望4.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1)原因:3)依据:2)方式:4)作用:①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动频繁察举制失去社会基础②豪门大族结党谋私,操纵选官制度,干扰人才选拔

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

曹魏陈群创制,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初期重家世、才德,西晋主要重家世。西晋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局面。①初期选拔人才;解决选官标准问题,有利于吏治清明;②评议权收归中央,一定时期加强中央集权。③后期以家世为主要品评标准,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核心考点突破:门阀士族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的集团,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1)起源:3)壮大:2)发展:4)鼎盛:

汉代察举制下的大户、大族,染指于地方人才举荐开始获得政治上的优势。士族门阀开始出现。

东汉末三国时期,察举制倒退为军功得官,曹魏尚书陈群“九品官人”加以挽救。州设置大中正,郡设置小中正,属于中央兼职。但选官权力仍操控于地方手中,九品中正制形成。士族门阀形成。

魏晋士族门阀势力借助九品中正制大涨,权力和地位实现了世袭。且通过婚姻制度保持特权。

东晋时期南北方士族左右政局。中央和地方实权均被士族门阀控制皇权弱化。南北朝后期衰落。

晋时九品中正制规定: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可见,其与察举制相比()

A.一定程度上缩小了选官的范围B.有利于提高儒生的地位

C.为庶族地主的崛起创造了条件D.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度

(北京市平谷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如图中?处所对应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①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②中正之身,优劣悬殊,苟知人者智,则不知者谬矣③但取门资,不择贤良④士无贤不肖,耻不以文章达,其应诏而举者,多则二千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AC5.科举制:隋唐1)时间:2)原因: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始分科取士隋炀帝:始置明经、进士科,科举制形成①封建经济发展,庶族地主势力壮大,要求政治地位,希望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②士族没落,门第选官九品中正制不适应需要。③政府打击士族政治经济上特权地位,加强中央集权。④统治者重视选拔人才,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3)依据:才能、学识(成绩)5)作用:①扩大官吏来源,打击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加强中央集权。②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③有益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促进教育与儒家思想和科学文化唐诗的发展传播。4)特点:①方式公平;②标准客观;③范围广泛;④时间延续;⑤制度化;局限性:八股取士,强化正统,禁锢思想;抑制新知识与新学科发展;压制进步。核心突破:科举制的形成和发展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唐太宗增科,进士和明经为主武则天扩人数,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用高官主持提高地位宋元时期的科举制宋代完善,强化殿试,严格考试,皇帝亲策,废除公荐,锁院、糊名、誊录等制度实行,扩大录取名额。真正体现公开公平竞争原则。元朝部分保留蒙古传统方式。1313年,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但仍时断时续,录取人数不多,官员中科举出身比例不高。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八股取士:明代成化以后,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的科举考试之法。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格式严格,内容空泛,严重束缚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明朝科举考试中采取南北卷制度。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①乡试:

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②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考中者成为贡士。③殿试:

会试后举行,皇帝主持,通过成进士。进士分三甲:一甲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

探花,赐进士及第等;二甲、三甲均取若干名,分别赐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科举制的废除1898年戊戌变法曾改革科举制,废八股,改试策论;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光绪帝诏准。延续1300多年至此正式废除了。核心突破:科举制度的误区1.有科举制≠只有科举1)录取人数少:2)参加人数少:3)入仕方式多:唐代科举最常见的是进士科和明经科,进士科每年录取名额不超过30人,加上明经科也就七八十人。开元以后,全国参加科举的人,“多则两千,少犹不减千人。”达官贵人的子孙都享有门荫特权,门荫出身在唐前期属正途。此外军功、举荐、以钱捐官等都存在。2.程序公平≠结果公平3.诗赋文章≠经邦济世选官方式多样:唐代举荐制度与宰相累出世家现象水乳交融,难分因果。门荫仍是主流:622~661通过科举进士及第共290人,其中贞观年间年平均录取9人。重视身份审查:修《氏族志》,不是293姓的人,难以参加乡贡,更难以被录取及第。选拔仍重门第:“榜出,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的现象。核心突破: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时间制度方式标准趋势商周战国秦汉汉武帝以后魏晋南北朝隋唐明清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中央统一分科考试自下而上中正官评定等级自下而上推荐中央任免世袭血缘军功才能品德家世与德才家世门第才学1.方式2.标准3.权力公开公正

客观科学

集中于中央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规定:士人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推荐,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士人定期赴试。这从侧面体现了科举取士()

A.为了加强专制需要

B.仍受门阀制度影响

C.认可才能的唯一性

D.强调品德的重要性

(2022·湖南·高考真题.3)据下表可知(

)A.世家大族没落

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C.门阀观念强化

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B时间事件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废除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始置进士科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恢复九品中正制唐太宗贞观初年(627)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A(2016·全国Ⅱ卷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2019·江苏卷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DD(2020·全国卷Ⅱ)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唐前期,科举中制举科目以文辞科和儒学科居多,策问针对性不强;唐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策问的题材包括藩镇割据、军费开支、财政税收、土地兼并、边疆关系、吏治铨选等重大问题。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B.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动

C.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D.科举考试程序的改革CB(2021·江苏高考真题)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可知唐代科举(

)A.加强了君主集权

B.促进了阶级流动C.消除了门第观念

D.激化了政治矛盾

(江苏省南师大附中2023高三一模)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故重武轻文的现象相当严重。一些人还以卫青、霍去病为榜样,认为他们虽然不读书,却能成为公辅,故“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谁能端坐读书,作老博士也”,这反映出当时()A.门阀政治影响社会阶层流动 B.唯才是举成为社会共识C.佛道两家发展为时代主旋律 D.社会动荡激发爱国情怀BA(2021·全国甲卷)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2020年Ⅱ卷)宋太祖开宝六年(973)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DC

二、三省六部制-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1.历程:1)魏北时期:2)隋文帝时:3)唐太宗时: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相权三分,职掌分明,加强皇权,节制君权政事堂:常设的,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设

于唐初,原仅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

右仆射),是当朝宰相;后增设参知政事;唐玄

宗开元11年(723年),改名为中书门下;北宋沿

用此名,当成为最高行政机构;元明清没有。属

于经常性地讨论军国大政、平衡互制、协调共济,

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三权分立”。西汉东汉设立尚书台魏晋南北朝尚书省与中书省、门下省形成三省隋文帝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唐朝政事堂(完善)后改称中书门下中朝官尚书令2.运作:工刑户礼兵吏尚书省皇帝门下省中书省唐朝三省六部制草拟诏令上奏皇帝同意后交于审理未通过驳回通过草拟诏令审核封驳议事机构政事堂政事堂(中书门下)决策执行3.特点:1)分权牵制、职权明确2)加强君权、提高效率3)程序规范、官僚制度4)节制君权、减少失误4.评价:标志着古代社会官僚制度的成熟中书和门下分工合作,相互约束,减少决策失误。三省合作提高了行政效率。三分相权,加强皇权。

三省六部制不是民主的体现,也不同于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它是皇权加强的产物,“皇权专制下的民主”。在一定程度上三省进行集体决策,相互制约。中书省秉承皇帝旨意草拟政令,门下省仅有封驳权,没有裁决权,三省长官必须绝对听命于皇帝。(2017·江苏·高考真题)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D.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2022·浙江高考真题)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式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DD

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太宗签署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属敕。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是因为()

A.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B.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C.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开始动摇

D.门下省有草拟、审核大权

(2022·全国甲卷高考·25)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A.削弱了藩镇势力 B.强化了分封体制C.凸显了专制集权 D.动摇了宗法制度AC

南北朝时期,中书省和门下省设于宫中,主要负责皇家事务。唐朝时两省移出皇宫,并将两省官员分为内省官和外省官,两种官员都具有内、外朝官员的双重身份。这说明()

A.国家事务的重要性有所提高B.政治运行过程更为成熟C.内外朝的职能差别逐渐消失D.皇室成为政治权力中枢

唐朝定制是中书省掌草拟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封驳,尚书省掌承旨执行。后唐太宗发现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龃龉扯皮之事,于是在门下省下面设政事堂,形成统一的中央行政决策机制,集体商议并处理军国事务,由是鲜有败事。说明政事堂的设立()A.扩大了封建君主的权力B.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缓和了各部门之间的矛盾AB(2018·全国Ⅱ卷,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2018·江苏卷,3)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CD核心突破: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时期政权组织权力分配趋势秦西汉武帝前武帝后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三公九卿丞相掌行政,太尉掌军事(虚职),御史大夫掌监察,诸卿分掌具体事务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三公和尚书台尚书、中书、门下形成三省三省六部制丞相集决策、行政、用人、审议和司法于一身中朝决策,外朝执行三公荣誉,尚书台掌决策和行政三省共同辅助决策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掌执行,分工明确,彼此制约。核心突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概况朝代中央行政地方治理夏王世袭制世袭制商王、相世袭制内外服制西周王、相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春秋战国王、相郡县制、官僚制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文书

郡县制西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中朝、郡国并行制—郡、县二级制—州、郡、县三级制东汉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隋唐三省六部制州、县二级制道、州、县三级制—节度使两宋二府三司制路、(府)州、县三级制元中书省(一省制)省--路--府--州---县明废宰相(洪武),设内阁(永乐)省、府(州)、县三级制清军机处(雍正)趋势不断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直至废宰相趋势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难点突破: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1.抑制、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

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重难点突破:三省六部与美国三权分立

三省六部三权分立设置目的分权内容加强皇权防止专制独裁和维护民主决策、审议、执行立法、行政、司法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权部门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实质封建社会皇权专制加强的表现资本主义社会民主制度共同点形式上都是相互制约的,通过分权实现权力之间的监督与牵制。

(2022·广东·高考真题.3)如图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

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

唐朝初年出现的中央政府机构包括许多有汉代名称的官署,但这一机构的许多方面是新的,已经预先呈现出唐代中央政府的轮廓”。材料中的“轮廓”()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

C.保证了皇权独尊

D.体现了决策的民主性DC

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AB核心突破:隋唐地方行政机构1.隋:州县两级制。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2.唐:道州县三级制。少数民族行政区划:都护府,羁縻州。

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成10道、后增至15

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安史之乱后,道变成

了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核心突破:隋唐的考核与监察制度考核部门考核方式考核标准考核结果尚书省的吏部评定分为三等九级,确定官员升降与奖惩地方报告中央皇帝遣使巡查州、县品德、才能、政绩1.隋朝:御史台2.唐朝:2)谏官制度:参与决策权,独立向皇帝进言;封驳

之权:如门下省审议中书省诏书。1)御史台:御史台下设三院(台院:纠察百僚,弹劾不

法;殿院:纠察朝会典礼失仪等;察院:监察

地方官吏和尚书省六部)1.对地方起巨

大威慑作用2.道发展成为

州、县以上

的一级行政

实体。三、赋税制度-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民众的义务:“税”+“役”王朝依据自己所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货币田亩税:以田亩为基础的土地税人口税: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户口税:以户为单位的财产税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力役、军役、杂役等等1.发展历程:1)春秋末期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前594年)不论公田和私田,一

律按实际亩数征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2)秦汉:编户齐民——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按编户征收租赋

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的依据。

赋税主要承担者,农民负担有四项:田租(土地税)、

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兵役。3)汉初:租+赋——背景: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内容:租是土地征收税额,赋以丁计,包括算赋、口赋。

算赋对成年人征人头税,口赋对儿童征收人头税。作用:①统治者轻徭薄赋,迅速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

②加剧土地兼并,引发矛盾和危机,社会动荡。

③大量编户从政府户籍中消失,加剧财政危机。2.魏晋时期:均田+租调1)土地制度变化:均田制①概念:②性质:③原因: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前提是政府手中掌有“无主土地”。A.长期战争,土地荒芜,提供客观条件;B.繁重赋税、徭役等,社会矛盾尖锐,迫切需要有效解决;C.富豪兼并土地十分严重,政府掌握的人口数很少,影响赋税征收。④目的:直接—实现土地与劳力有效结合,恢复发展农业,保护小农经济;

根本—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⑤内容:A.制定官民占有土地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B.与政府的赋税制度紧密挂钩。(如:唐代与之相对应的租庸调制度)C.授田时,既不触动地主的土地,又能使农民得到一定土地。⑥作用:A.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生产积极性提高,有利于缓和阶级

矛盾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

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C.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

复和发展;D.对北魏而言: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北魏的

统治;有利于促进北方民族融合;对唐而言:与赋税制度配合,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E.不触动封建地主土地,授田的土地是无主土地和荒地,数量有限;F.无法从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⑦结果:唐中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空前盛行,国有土地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转化为私有土地,政府控制的土地日益稀少,已无地授田,最终均田制瓦解。2)赋税制度变化:租调制①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②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A.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

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

纳帛或布为调。B.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太和九年,(北魏孝文帝)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40亩,妇女20亩。丁男受麻田20亩……妇女5亩。奴婢与平民一样受露田和桑田,数量相同……受田者年满70岁或死亡之后,其所受露田交还国家,并且不准买卖。桑田则不在还受之限,可以世代相传,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买卖。——摘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3.隋唐时期:租庸调制1)历程:开始实行于隋朝,唐朝进一步加以完善。缓和阶级矛盾,保证封建剥削,巩固统治。2)目的:轻徭薄赋3)思想:租:田租(成年男子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庸:纳绢代役(服徭役期限内,不去

服役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隋有年龄限制,唐无年龄限制,

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调:人头税(缴纳定量的绢或布);4)内容:5)特征:①征收对象以人为主,不误农时,轻徭薄赋②以实物税为主或以实物地租代替劳役地租③可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④贵族官僚享有免交的特权。6)意义:①生产时间有保证,劳动积极性提高②负担减轻,经济稳定,促使开荒③保障政府赋税收入,巩固府兵制。④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的赋税形式的否定,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4.

安史之乱后:两税法1)原因:2)目的:3)措施:①安史之乱后,在籍户口大幅减少,政府财政收入锐降。②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难以维系,租庸调制弊端日显,难以延续③政府开支加大,需解决财政困难④地方节度使势大,征税体系混乱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增加税收。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4)内容:①按人丁资产(划户等)缴户税,按田缴地税;缴货币代替实物;②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役;一年夏季(6)和秋季(11)两次纳税;③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5)特点:①新标准:按土地和财产多少征税(人丁和财产并重)②新对象:贵族、官僚、商人均要征税,扩大纳税面。

凡鳏寡孤独不济者,可以免税

6)评价:①积极:②消极:E.实物到货币,赋税制度转折点,以人丁过渡到土地财产。C.超越客观条件,改按货币计征的条件还不充分具备。A.统一税制,简化税目,保证税收;从制度上避免乱摊派。B.改变人丁为主赋役制,放松对农民人身控制。C.扩大税源,增加财政收入,相对减轻农民负担。D.按照贫富程度确定征税标准,较为公平。A.土地兼并严重,激化阶级矛盾。B.隐瞒财产,转嫁赋税,增加苛捐杂税,负担更重。知识整合:赋税制度的变革朝代特征制度变革春秋末汉朝魏晋隋唐初唐中期履亩而税初税亩三十而税一编户制度定额租调租调均田制a.成年男子每

年向官府缴

纳一定的谷

物——租b.缴纳定量的

绢和布

——调租庸调制C.不去服役,

用纳绢或布

代役——庸只问丁身不问财产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两税法度财而税度地而税度人而税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课堂梳理:对比租庸调制和两税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