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期中八年级历史试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0C/05/wKhkGWdifqWAKRY8AAHc1suoIxI864.jpg)
![2024年秋期中八年级历史试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0C/05/wKhkGWdifqWAKRY8AAHc1suoIxI8642.jpg)
![2024年秋期中八年级历史试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0C/05/wKhkGWdifqWAKRY8AAHc1suoIxI8643.jpg)
![2024年秋期中八年级历史试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0C/05/wKhkGWdifqWAKRY8AAHc1suoIxI8644.jpg)
![2024年秋期中八年级历史试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0C/05/wKhkGWdifqWAKRY8AAHc1suoIxI86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2024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卷八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考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试卷满分为75分,考试用时75分钟。2.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你选出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每小题2分,共36分)1.道光十一年(1831年)白银外流量为684万银元,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激增到1388万银元,道光十九年(1839年)又锐减到219万银元。导致白银外流量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闭关锁国和政治腐败B.鸦片走私和林则徐禁烟C.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D.《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2.《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照会英国:“从此万年和好,两国无争矣。”这表明清政府()A.未能认清英国的侵略本性B.开始向西方学习C.给予英国片面最惠国待遇D.成为洋人的朝廷3.2023年10月18日到29日,五首重聚故园新语圆明园兽首铜像特别展览在圆明园博物馆举办,兽首中的牛首、虎首、猴首、猪首、马首铜像在时隔163年后重聚圆明园。兽首流失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4.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不承认西方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多次拒绝外国提出的侵略要求。太平天国这样做()A.维护了国家权益B.创新了斗争方式C.动摇了清朝统治D.打击了帝国主义5.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859年的《资政新篇》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这一变化()A.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B.挽救了太平天国危机C.适应了农民阶级需要D.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6.“它以购置和自造西式武器,并以此装备和训练新式军队为实施途径;继而为解决制造、购置和使用武器的原材料及资金困难,陆续开办相关的民用企业。”上述材料主张()A.自强求富B.变法维新C.民主科学D.民主共和7.下表是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他们研究的主题是()甲组乙组丙组美、日侵略台湾收复新疆中法战争A.边疆危机B.农民运动C.瓜分狂潮D.思想解放8.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蓄意挑起的一场侵华战争,其中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发生激战,邓世昌及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的战役是()A.丰岛海战B.平壤战役C.黄海海战D.威海卫战役9.下图《“China”被撕裂》反映的是()A.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C.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10.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戊戌变法,形成如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A.戊戌变法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B.戊戌变法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C.戊戌变法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D.戊戌变法是一次制度变革的尝试11.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在自身重力不变的情况下,外来的压力加重力小于浮力时就会上浮,反之则会下沉。下列与图②外力有关的史实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12.章士钊在《孙逸仙·自序》中写道:“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主要是因为他()A.创立“拜上帝会”,领导太平天国运动B.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维新变法C.创建兴中会,建立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D.领导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3.1911年,上海的一首竹枝词写道:“武昌起义众心惊,报馆齐张革命声。争向门前探捷报,望平街上路难行……但看某城光复矣,眉飞色舞竟忘餐。”这表现出民众()A.推动了义和团运动的发展B.支持辛亥革命C.反对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D.声援北伐战争14.某校历史社团开展研究性学习,查找到两张学生文凭:一张是京师大学堂的毕业文凭,落款是“宣统元年”,另一张是京师第一蒙养院附设女子小学堂文凭,落款是“中华民国元年”。上述纪年方式的变化反映了()A.新式学校的出现B.女性地位的提高C.历史发展的潮流D.封建制度的结束15.“凡我同胞,允宜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发出上述通告的应是()A.定都天京的太平天国B.戊戌变法时期的满清政府C.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D.北洋军阀掌控的北京政府16.“……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再来看旧道德、旧文学,心里就生出了叛逆的种子。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地,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下列与这段回忆相关的是()A.邹韬奋《生活》B.陈天华《警世钟》C.邹容《革命军》D.陈独秀《新青年》17.周厚才的《温州港史》记载:1919年温州港进口的外国棉花比1918年减少34.1%,日本海带减少60.7%,日本布伞减少24.7%。摘记描述内容的是()A.中日之间爆发战争,贸易受阻B.北洋军阀割据泥战,政局动荡C.五四爱国运动影响,抵制洋货D.中国近代工业诞生,国货增多18.有学者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A.中国共产党成立B.戊戌变法C.洋务运动D.新文化运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共39分)19.(13分)近代中国是一个历经战乱和割让的时期,不平等条约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图①图②(1)材料一中的图①反映的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场景?(1分)根据图②列举3个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3分)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摘编自齐世荣《中国历史》(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割让的领土,(2分)并思考该条约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条款是什么?(2分)材料三《……》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摘编自齐世荣《中国历史》(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在《……》填入相应的条约名称。(1分)为什么说“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2分)(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三则材料涉及条约的共同特征。(2分)20.(14分)标语口号是历史的记录和拷贝,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特色内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们认为传统的一套措施已经不能应付新的形势,必须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进机器生产,才能挽救摇摇欲坠的清朝统治。于是他们打起“自强”“求富”的牌子,主张推行洋务“新政”。——摘编自龚书铎、方攸翰《中国近代史纲》(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的口号,他们推行洋务“新政”的目的。(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他们在中央和地方的一位代表人物。(2分)材料二“他们提出‘扶清灭洋’口号,鲜明地表达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同时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摘编自齐世荣《中国历史》(2)材料二中“扶清灭洋”口号是哪一场运动提出的?(2分)这一口号反映出他们的斗争矛头是谁?(1分)材料三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3000多爱国学生在天安门集会,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他们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摘编自周策纵《五四运动史》(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次运动的性质。(2分)最能体现这次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1分)这次运动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分)材料四油画《启航》(1921年的浙江嘉兴南湖红船)(4)10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诞生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21.(12分)中国近代,是一个外侵内腐,多灾多难的屈辱时代。同学们围绕“中国近代史”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两项任务。【任务一文本阅读】同学们通过文本阅读,初步感知“中国近代史”。材料一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各阶层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进行不懈的艰苦斗争,但没有找到解放的道路,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从五四运动开始,无产阶级力量壮大起来,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最后的胜利。——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1)根据材料一,指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各阶层的任务,(1分)并概括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的条件。(2分)【任务二学史识人】同学们在阅读的基础上整理了部分近代以来中国重要人物及其事迹。材料二如下表人物简介洪秀全,农民家庭出身,做过乡村教师。在科举道路上,屡试不第。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来铲除妖魔,拯救百姓。后来,由于反对儒家的偶像崇拜而失去乡村教师的位置,遂外出传教,发展反清力量。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发动①。孙中山,出身农民家庭。读过私塾,后来赴檀香山求学,1883年回国,在香港、广州两地学习医学。1892年,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开始行医。通过行医实践,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从此走上革新政治、反清革命的道路。1905年,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在日本东京成立了②。陈独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③年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还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李大钊,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早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开始研究社会主义思潮。1918年,接连发表《法俄革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技术转移与校企合作合同3篇
- 2024年度消防工程监理与咨询服务合同2篇
- 2024年度教育培训合同培训内容及学员权益3篇
- 2024年度中建工程安全生产事故处理合同3篇
- 2024年产品供方环境绩效合同3篇
- 2024年度高端写字楼物业租赁管理服务合同范本2篇
- 2024年度战略合作合同:甲乙双方就共同拓展市场的具体战略和权益分配3篇
- 2024年度影视制作合同:某影视制作公司与影视投资方的制作合同3篇
- 2024年度企业培训课程开发承包合同十3篇
- 2024年度双边技术研发合作与知识共享协议3篇
- 预制语块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 中国钢琴音乐
- (2024年)煤炭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 中天西北集团龙湖总承包工程述标汇报
- (新教材)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 《童年》中考试题(附答案)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 2024电力系统安全规定
- 液压路障机施工方案
- 养老中心管理手册
- 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100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