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3节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3节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3节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3节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3节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三节[基础巩固练]一、单项选择题(2024·河北沧州高二期末)读近几十年来世界局部地区森林面积消长示意图。完成1~2题。1.甲地森林面积发生改变的主要缘由是(B)A.气候变暖 B.生态建设C.自然复原 D.毁林开荒2.非洲森林面积改变状况的主要影响是(D)A.蒸腾作用增加 B.城镇化进程加快C.酸雨现象频发 D.生物多样性削减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甲地主要位于我国,森林面积大幅增加,主要是因为我国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植树造林,B正确。第2题,据图可知,非洲森林面积削减,这会导致动物栖息地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削减,D正确;非洲森林面积削减,会使蒸腾作用减弱,A错误;城镇化进程加快和酸雨现象频发是森林面积削减的缘由,不是影响,B、C错误。(2024·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二阶段练习)雾霾是漂移大气中的PM2.5等微粒、粉尘等粒子,在肯定的湿度、温度等天气条件相对稳定状态下产生的天气现象。下图为我国雾霾多发区。据此完成3~5题。3.雾霾导致能见度降低,因雾霾(D)A.汲取地面辐射 B.增加大气逆辐射C.汲取太阳辐射 D.反射太阳辐射4.正常年份,我国雾霾天气最多的是(A)A.黄淮海平原 B.四川盆地C.长江河谷 D.珠江三角洲5.城市雾霾多于农村,是因为城市(C)①高楼林立,风力微弱②热岛效应,对流运动弱③汽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④绿地面积小,空气湿度大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解析:第3题,雾霾使能见度降低,是指可见光降低,主要是雾霾能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使导致地面和大气中的可见光降低,导致能见度下降,故D正确,C错误;雾霾导致能见度降低与汲取地面辐射和增加大气逆辐射无关,A、B错误。故选D。第4题,正常年份,我国北方降水少,空气干燥,植被覆盖率低,加上燃烧煤炭多,空气中粉尘微粒多,故出现雾霾天气也是最多,A项符合题意;南方雾霾天气少主要是由于南方比较潮湿,降水多,空气中的水汽会净化空气里的霾;南方以常绿植被为主,且覆盖率高,对大气中的PM2.5等微粒、粉尘等粒子的汲取作用显著,南方高温期长,对流天气多,有利于大气中的PM2.5等微粒、粉尘等粒子扩散。因此B、C、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选A。第5题,城市雾霾天气多于农村,主要是汽车数量多,尾气中PM2.5等微粒、粉尘等粒子排放量多,加上高楼林立,风力微弱,大气相对稳定,不利于微粒等物质扩散,故雾霾天气多,①③符合题意;热岛效应显著更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绿地面积小,空气湿度小,故②④错。故解除A、B、D三项,故选C。(2024·陕西长安一中三模)探讨表明,泥炭地(泥炭沼泽)的排水(浇灌)系统对水循环和碳循环都有着显著的影响。英国某低凹地曾经一度是被沉没的。因深渠与排水管网的修建完善而能够快速通过该系统排水,该地如今即便已经成为农业高产之地,却仍旧时常会遭遇洪水的侵袭,或在其上空形成“乌碳云”(云的颜色近似乌碳颜色)的阴霾现象。据此完成6~8题。6.该泥炭地的形成关键依靠于(B)A.土壤肥力下降 B.植被腐化C.成土母质的形成 D.森林砍伐7.该排水系统对泥炭地水循环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C)①降水②下渗③蒸发④水汽输送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8.该地上空形成“乌碳云”的阴霾现象,其主要是由于(A)A.泥炭地干燥易燃 B.地下水的过度抽取C.全球变暖加剧 D.泥炭受侵蚀流失解析:第6题,在潮湿或地表积水的环境中,由于缺氧导致好氧微生物数量削减,死亡植物体受到的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久而久之就会积累起一层覆盖在土壤上的厚厚的有机物,这就是泥炭。泥炭地的形成须要植被丰富、死亡后在被水沉没的地区渐渐腐化,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7题,据材料可知该排水系统包括了深渠和排水管网,该排水系统将地表的积水引到了地下,所以对泥炭地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②下渗,同时深渠储水使得表层水量削减,对泥炭地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蒸发,②③对,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8题,依据材料可知,泥炭地如今可能出现两种状况一种是“时常会遭遇洪水侵袭”另一种是上空形成“阴霾现象”,说明这两类状况分别出现在不同的天气现象下,洪水侵袭说明降水多,低洼之处积水的水位过高形成,而阴霾则是降水少、干燥条件下形成的;霾是空气中悬浮过多烟、尘等微粒形成的现象,阴霾现象则说明此时云的颜色近似乌碳是由于大气中含有特别多的黑色固体颗粒,而这个现象出现在泥炭地上空,说明固体颗粒的来源正是下方的泥炭地,泥炭本身是死亡植物在积水环境下被缓慢分解的有机物,可燃性强,泥炭沼泽变干引起火灾产生了很多黑色颗粒悬浮在空中,形成“乌碳云”现象,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二、综合题9.黄土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黄土塬、黄土墚和黄土峁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随着时间推移,黄土高原地表会变得越来越破裂,由黄土塬向黄土墚再向黄土峁演化,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峻,为减小这种影响,须要实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材料二下图为黄土塬(甲)、黄土墚(乙)和黄土峁(丙)景观图。(1)简述黄土地貌的演化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2)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化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人们动用了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实施土地平整工程。简要分析这一措施的有利作用及产生的不利影响。答案:(1)黄土地貌塬、墚、峁的演化过程,事实上是黄土地貌的碎片化过程,即从前的地貌顶部面积渐渐减小的过程。这一过程导致耕地面积不断缩减,耕种条件越来越差,土壤渐渐贫瘠化,水土流失加剧。(2)有利作用:平整土地可以使黄土高原地表不易形成径流,或削减地表径流的形成,从而削减冲沟和沟壑的形成,有利于防止地表形态破裂,有利于耕地面积扩大,有利于机械化耕作,有利于农田浇灌。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平整后的土地更加疏松,加剧了水土流失,破坏了原有的耕作层。解析:第(1)题,黄土地貌从黄土塬到黄土墚再到黄土峁的演化过程就是耕地面积不断减小、土壤肥力不断下降的过程,可结合黄土地貌的演化对耕地面积、土壤结构、土壤肥力等方面造成的不利影响来分析。第(2)题,平整土地可以扩大耕地面积,利于机械化耕作和农田浇灌;削减地面起伏,减弱地表径流的冲蚀作用,从而削减冲沟和沟壑的形成。但平整土地破坏了原有的耕作层,可能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更易被水侵蚀。[实力提升练]一、单项选择题(2024·山东临沂期末)区域调查是地理探讨的重要方法。调查发觉,美国某城镇主要产业活动包括农牧生产、矿产开发、林木轮伐等,毗邻的湖泊是其主要水源地,近年来湖泊中氮、磷等元素逐年增加。下图为该城镇所在区域简图。据此完成1~2题。1.城镇东侧湖泊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C)A.农牧业生产 B.矿山开采C.林区生产 D.高尔夫球场运营2.到河口自然爱护区调查时,能干脆视察到生态环境质量变差的现象是(B)A.生物种类削减 B.大量繁殖的藻类C.树木生长缓慢 D.土壤富含重金属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城镇东侧湖泊的水系特征表明湖泊水源来自林地,水体中污染物很难跨流域转移,因此城镇东侧湖泊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林区生产;农场、矿场、高尔夫球场均不在图中城镇东侧湖泊的流域内,因此该湖泊污染物来自这些地区的可能性小。故选C。第2题,由图可知,河口自然爱护区上游为农场,农场中各种化肥及农药残留物会导致水中藻类生物大量繁殖;生物种类削减、树木生长缓慢、土壤富含重金属等问题无法通过干脆视察得出,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24·福建龙岩高二期末)近年来,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引起广泛关注。微塑料通常是指粒径在5毫米以下的塑料颗粒和塑料纤维,包括碎片、薄膜、纤维等。辽宁沈阳是东北重要的蔬菜、粮食基地,其农田地膜覆盖面积较大。下图示意沈阳周边农田土壤剖面微塑料浓度。据此完成3~5题。3.沈阳周边农田土壤微塑料浓度分布特点是(D)A.大棚高于露天农田 B.芸豆大棚降幅最小C.20cm深处差异最小 D.随深度增加而降低4.微塑料污染对土壤的干脆危害是(B)A.削减土壤水分 B.土壤生物种类削减C.危害人体健康 D.土壤肥力明显下降5.防治农田微塑料污染的措施不包括(B)A.研发降解塑料制品方法B.禁止塑料制品运用C.加强塑料制品回收管理D.提高农夫环保意识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微塑料浓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D正确;西红柿大棚的微塑料浓度最低,A错误;图示近地面芸豆大棚微塑料浓度最高,土壤30cm深处微塑料浓度相差不大,芸豆大棚降幅最大,B、C错误。第4题,微塑料会阻碍土壤水的下渗,增加土壤水分,A错误;危害人体健康不属于微塑料污染对土壤的危害,且是间接影响,C错误;微塑料使土壤板结,影响透气性,干脆危害土壤中生物的生长,导致生物种类削减,但不会造成肥力大幅度下降,B正确、D错误。第5题,研发降解塑料制品的方法,能够削减塑料在土壤中的残留,削减土壤污染,A不符合题意;目前塑料制品还不能完全被替代,所以可以削减塑料制品的运用,但不宜禁止,B符合题意。加强回收,可削减污染源;提高环保意识也能削减污染物的排放,C、D不符合题意。故选B。汽车尾气、工业粉尘等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的重要来源。下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城市某年冬、春、秋三个季节PM10、PM2.5浓度的空间改变。读图,据此完成6~7题。6.甲、乙、丙分别位于(D)A.住宅区、城市干道旁、风景区B.风景区、住宅区、城市干道旁C.城市干道旁、住宅区、风景区D.城市干道旁、风景区、住宅区7.下列近地面天气系统易形成雾霾天气的有(C)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第6题,依据文字信息可知PM10,PM2.5的浓度与汽车尾气、工业粉尘的排放亲密相关,由此依据三个地点PM10、PM2.5浓度的凹凸作出推断。城市干道旁汽车尾气、工业粉尘排放量最大,因此PM10、PM2.5浓度偏高,对应甲;住宅区因为人类日常生活也会产生较多的细颗粒污染物,如做饭的油烟等,因此PM10、PM2.5浓度也相对较高,对应丙;风景区人类活动相对较少,汽车尾气、工业粉尘的排放量最小,因此PM10、PM2.5浓度最低,对应乙。第7题,受低气压限制时,盛行上升气流,空气中的细颗粒物简单扩散;锋面过境时,两侧的气压梯度比较大,风比较大,细颗粒物也简单扩散;此外受低气压、锋面影响,雨雪天气较多,会将细颗粒物带到地面,不易形成雾霾天气,所以近地面受①③天气系统影响时不易形成雾霾天气,受高气压限制时,盛行下沉气流,细颗粒物不简单扩散;出现逆温现象时,不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细颗粒物也不易扩散,因此②④天气系统简单形成雾霾天气。突尼斯位于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据突尼斯2017年农业部的统计数字:突尼斯地下水超采率达120%,盐度平均上涨20%。读图,据此完成8~9题。8.与34°纬线南侧相比,突尼斯的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该线北侧的缘由有(D)①地形平坦,易于耕作②油气丰富,原料足够③主要为地中海气候,水热条件较好④地表径流多,便于浇灌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③④9.突尼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超采地下水进行浇灌,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C)①水土流失②沿海海水入侵③土壤盐碱化④湖泊富养分化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第8题,从图中信息可知34°纬线的南北两侧沿海地区地形都较平坦,①错误;油气资源在34°纬线南侧更丰富,②错误;34°纬线北侧主要为地中海气候,水热条件优于南侧,③正确;34°纬线北侧地表径流多于南侧,④正确。第9题,沿海地区超采地下水用于浇灌,会导致地下水水位降低,引起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变差;不合理的浇灌加上该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还会引发和加剧土壤盐碱化。二、综合题10.(2024·浙江绍兴市柯桥区老师发展中心模拟预料)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赤潮是特定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图1为珠江口沿岸区域图。材料二深(圳)汕(头)特殊合作区地处珠三角核心区和沿海经济带连接点,“深圳总部+深汕基地、深圳研发+深汕生产”为其发展模式,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海洋产业、生命健康等产业。图2为深汕特殊合作区位置示意图。(1)简析珠江口海疆赤潮灾难频发的自然缘由。(2)假如赤潮发生的海疆,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简析其对赤潮的影响。(3)合作区“总部+基地、研发+生产”发展模式对汕尾市劳动力需求改变的影响。答案:(1)纬度低,光照足够,水温相宜;海疆相对封闭,风力小;海疆较浅,海水流淌性差;珠江口呈喇叭状,涨潮流明显强于落潮流,使得珠江口内的物质不易向外输运。(2)可扩大污染物的污染范围;寒流能降低表层海水温度,减缓赤潮生物的生长速度;减轻污染程度。(3)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劳动力素养要求提高;劳动力就业岗位改变增多。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