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2_第1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2_第2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2_第3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2_第4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景德镇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卷高二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在地方管理上,从商朝附属国内居民多是聚族而居的内外服制度,到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分封制制度,再到秦汉实行郡县制度,这一发展轨迹()A.促进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意味着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增强C.使地方割据势力逐渐得到遏制 D.反映了主流意识形态最终确立2.如图为某学者绘制的汉代敦煌郡邮驿示意图。这反映出汉代()A.彻底解决汉初遗留的王国问题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C.河西地区经济从游牧转向农耕 D.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3.唐代中期,宰相杜佑在其编纂的《通典》中描述某一制度说:“百姓供公上,计丁定庸调及租,其税户虽兼出王公以下,比之二三十分(相当于十分之二、三收成的税率)唯一耳。”该制度的推行()A.以井田制度为前提 B.加重了百姓的负担C.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D.有利于人口流动4.卫所是明代一种军事组织,若干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卫下设所。明代沿海地区有七大防区,大规模海防所城建设逐渐形成布局框架。下图为明代各防区海防所城总量示意图。这种海防布局反映出()注:北直隶约为今京津冀地区;南直隶约为今苏、皖、沪地区。A.东南地区海疆形势严峻 B.政府放松对海外贸易的限制C.政府海防意识开始增强 D.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5.1854年,时任安徽巡抚的福济上奏称:“安徽叠被滋扰,失事之地较多……兵火之际,不易催科……惟有仰恳天恩,俯准将咸丰三年应征钱粮展限缓办,俾藩司汇齐卷宗,细心核办催征。”这一局面的出现源于()A.政治局势的动荡 B.政府财政的恶化 C.西方列强的入侵 D.太平天国的失败6.明清之际,中国士人在接触西方文化后提出“西学中源”说。黄宗羲认为西方的几何学来源于《周髀算经》的勾股之学;王夫之承认西学多“剽袭中国之余绪”。这一学说()A.凸显了妄自尊大心理 B.阻碍了西学在中国传播C.肯定了文化的多样性 D.与“中体西用”并无二致7.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提出,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总政策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这一规定()A.推动了土地所有制性质的转变 B.适应了大规模工业建设的需要C.沿袭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策 D.体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8.19521959年,中央政府相继成立第一至第八机械工业部,其中第二至第七机械工业部作为国防工业的专门行政管理机构,分别对核、航空、兵器、船舶、航天和导弹六大行业进行归口管理,在行政上实行垂直领导,在生产上进行直接管理。这一做法()A.蕴含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B.彰显了国防工业的主导地位C.强化了“两弹一星”攻关的引领作用 D.加快了国民经济的复苏步伐9.如图为1980年和2007年中国三大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图。图中占比最小的分别是()A.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三产业、第一产业C.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一产业、第三产业10.据统计,2020年总和生育率(一个人口群体的各年龄生育率的总和)只有1.3,远低于2.1(标准值)的更替水平;60岁及以上和65岁及以上人口分别占到18.7%和13.5%;城镇人口超过9亿人而乡村人口不到5.1亿人。这说明我国()A.已经由乡土中国转向城镇中国 B.中国式现代化已取得巨大成就C.传统的家庭家族观念逐步淡化 D.少子老龄化影响家庭结构变迁11.公元前82年,罗马最高统治者苏拉建立了私人军队。有人评价,这种情况要出现在共和国早期会饱受诟病且会遭到元老院的口诛笔伐,然而其出现在此时(共和国晚期)则见怪不怪了。由此可见,当时罗马()A.出现集权趋势 B.创立贵族寡头制C.实行城邦民主制 D.封君封臣制萌芽12.下表是日本大化改新的部分措施。据此可知,大化改新()措施内容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收归国家,是为公地公民建立京师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设置关塞、防人(戍边军)及驿站,各置职官造户籍、记账(赋税簿帐),施行班田收授法改革税收制度,施行租庸调新税法A.加重了农民经济负担 B.确立了幕府政治统治C.推动了国家治理进步 D.打破了闭关锁国局面13.下图是分别是16、17世纪世界近代科技史上两部可相媲美伟大著作,其共同之处是()A.对启蒙思想有着重大的影响 B.正确概括了自然界客观运动规律C.促使科学技术获得重大突破 D.推动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14.1847年,西方学者马丁在致英王献辞中写道:“几乎奇迹般地维持2000多年庞大帝国,现与陛下政府以及欧洲两个最强大的君主(法、俄君主)结成了友好联盟——长时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中国现被纳入西半球的社会契约之中。”这一看法()A.指出闭关锁国政策失败必然性 B.体现了欧洲国家对华交往的诉求C.客观分析了鸦片战争带来的影响 D.剖析了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15.1946年,苏联经济学界发生了激烈的学术争论。经济学家瓦尔加认为,战争使得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空前发展,其结果将导致资本主义经济暂时趋于稳定。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沃兹涅先斯基则批评瓦尔加美化资本主义国家机器的作用,忽视战后资本主义必将发生的经济危机。该批评()A.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状况 B.忽视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C.强调社会结构调整的经济意义 D.夸大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16.20世纪90年代末,美、日作为亚太地区的最大商品吸纳国,在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巨大市场的同时,还充当了当地经济发展所需资本、技术和经营管理的主要来源。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既是亚太地区资源和农产品的重要供应者,又有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技术。中国和东盟等国是有着潜力巨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市场,还充当了能源、原材料的供应基地。这可用于说明,此时的亚太地区()A.内部协调机制完善 B.区域联合程度较高C.产业发展优势明显 D.经济合作互补性强二、材料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17题10分,18题16分,19题14分,20题12分,共52分)17.社会治理是国家的职能。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是决定一个国家治理能力的关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朝代地方制度秦朝郡县制汉朝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州郡县制隋朝州县制唐朝州县制——道州县宋朝州县制——路州县元朝省路府州县明清省府县三级制材料二君主们希望城邦长存,因为他们在臣民中享有应有的荣誉,贵族们乐于在长老院中有一席之地(长老职位本身是对德性的一种奖励),平民则安于监察制,所有人都有入选的机会。——【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颜一等译《政治学》(1)结合所学,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亚里士多德所提及的是古希腊哪一著名城邦,该城邦主要有哪些政治机构?18.材料一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因此,魏晋以来为豪强地主所操纵的选拔官僚的“九品中正制”,就在隋文帝时废除了。代之而起的是以考试选士的科举制度。自隋文帝罢九品中正制,始立科举。炀帝时设进士等科,并命按十科举人,科举制度形成。——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指出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平民政治’”的原因。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3)结合所学知识,对科举制进行评价。19.考试选官是进步,又在历史发展中不断进步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文官考试除另有法律规定外,分为文官高等考试和文官普通考试。关于考试资格,凡民国男子年满21岁者,得应文官考试,女子不得参加文官考试。文官高等考试分甄录试、初试、大试。(1)甄录试为笔试……甄录试落第者,不能参加初试。(2)初试。先笔试,后口试。……初试及第者,授以学习员证书,由国务总理咨送各官署学习2年,学习员学习期满时,由各该长官呈请大试。(3)大试。也是先笔试,后口试。考试科目为现行法令解释、设案之判断、草拟文牍。……第三次落第者,不得再考。文官普通考试的科目为国文、历史、地理、笔算、法学通论、经济学6门。……考试及格者,授以试补官证书,按照其等第的高下,依《文官任用法》叙补。——据1913年《文官考试法草案》整理材料二:(19世纪初)英国的一些政府部门开始设立常务次官的职位。这样,英国政府的官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他们随内阁共进退;另一类是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可以长期任职。——高中历史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材料三:西方的文官制度,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有了法制化、正规化的内涵,各个国家基本上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其实施过程中的正规性;而中国的科举制由于是服务于专制的政治体制,以皇权为中心,因此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和人治化的内容,也没有形成相应的完整的制度和法规。科举往往随皇帝意志的变动而变动,可废可立,不利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柯海丽《中西方选官制度之比较》(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洋政府时期文官考试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制定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初英国文官制度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3)综合上述所有信息及所学,分析中国古代科举制、西方文官制和近代中国公务员制三者间的内在关联,并在此基础上概括近代中西方选官制变革的共同因素。20.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传统政治制度是一个历史范畴,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