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建筑声学教案_第1页
重庆大学建筑声学教案_第2页
重庆大学建筑声学教案_第3页
重庆大学建筑声学教案_第4页
重庆大学建筑声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声学基本知识教学目的:第一章的教学目的是,掌握声学中相关基础知识,使学生能理解噪声控制、音质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同时也为今后提高建筑声学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处理能力,再学习建立良好基础。教学内容:声的概念及描述,声的传播规律,声的反射与吸声系数,声的绝对计量。教学重点:声概念、反射定律的空间意义、吸声系数、级的定义与运算、倍频带与1/3倍频带、A声级、时差效应、稳态声压级、混响时间、房间声学固有频率、各类吸声材料的特性及影响因素。教学方式:讲解、范例、练习。1-2学时:教学目的:建立声的基本概念、声的基本描述方法。教学内容:声的概念及描述,声的传播规律,声的吸声系数,声的绝对计量。教学重点:“相位”强调该物理量在振动与声学中确定运动状态的重要性。“声存在条件”强调噪声控制中各类控制措施的基本原理。“声线”强调是描述声传播规律的工具。平剖面图中的使用它表达设计思想。“吸声系数”以所在空间角度,强调定义除去反射的被认为吸声。“声压”选择声波所在空间便于测量的物理量来描述“声”。板书内容:§1-1声的描述与传播声的定义振动概念:状态(位移、速度、加速度)强调质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由位移、速度、加速度同时表达。运动状态相同必须是这3个量不仅数值相等,是矢量方向也必须相同。振动曲线表达一个质点在不同时刻的运动状态,以曲线上波幅与波节点说明。相位():质点的运动状态由()所决定。将物理量定义为相位。强调相位是振动与声中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对它们的叠加具有决定性意义。完全振动:振动时将所有运动状态经历一遍的过程称为进行了一次完全振动。频率:定义:质点在单位时间作完全振动的次数称为振动的频率。单位:赫兹声的定义:以扬声器的纸盆振动为例。说明纸盆的振动状态是通过空气介质将它传递到人的耳膜,人方能接收到信息。由此说明声是弹性介质中振动由近及远的传播过程(振动能量的传播过程)。存在条件:(教学重点)由声传递过程得出需要条件,是“源与载体”。声源:即振动源。无振动即无声存在。介质:弹性介质,无介质亦无振动状态的传递,无声波。声与振动的区别通过“单摆”与“声信息传递”对比说明振动与声的区别与联系。强调它们都是机械运动。单个与无数个:振动可以是单个质点,声波必须是若干质点。能量保守与传递:振动能量保守,声波传递振动的能量。声的描述讲述对声过程的不同描述方式对应于不同的角度与问题。几何描述:波阵面(平面、柱面、球面):声传播中相位相同点的轨迹。声线:声源发出代表声能传播的曲线。强调它是一个分析声传播的工具。物理量描述:频率:声源的振动频率就是声波的频率。单位:赫兹波长:声传播中相邻的相位相同的点质间的距离。单位:米声速:声(振动)单位时间传播的距离。单位:,声的传播对中学物理与波传播知识的回顾与提高。绕射与反射:现象:障碍物后能听见声,障碍物前听闻响度增大。定义(绕射、反射):绕射:声传播过程中能够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反射:声传播到介质分界面时,部分声波返回原介质的现象。条件:a尺度与波长相对大小b声阻抗改变(小、大、突变)反射定律:共3条,强调空间意义。(教学重点)典型反射面:平面、凹面、凸面。-强调它们在建筑室内空间的运用。透射:现象:在完全封闭的隔墙外能听见声。定义:声能够透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声传播中的能量分配能量守恒,反射系数透射系数吸声系数。(教学重点)强调以所在空间位置对观察问题的立场。强调围护结构对室内的声学贡献。声干涉:声场中的起伏现象。声折射:声在大气中的弯射。介质吸收:介质对传播过程中的声的能量消耗。§1-2声的计量讲述对室内声环境的控制必须进行定量的描述。所选物理量必须是易测量、有实用价值。绝对计量声能密度定义:声场中单位体积的声能量。符号:单位:焦耳每立方米。特点:标量。运算:声强定义:单位时间通过垂直于声传播方向上单位面积的声能量。特点:矢量。符号:,单位:瓦每平方米运算:声压定义:声波存在时压强与无声波时压强间的差值。符号:单位:帕斯卡特点:标量。分类(测量)瞬时、峰值、有效值量间关系:,,运算:由能量相加推导出声压运算规律加法,减法,平均3-4学时教学目的:理解声的相对计量、掌握其运算法则。理解声源的三个重要特性,理解人耳的听闻特性。教学内容:声压级的定义,级的能量与算术运算法则。声源的能量特性与频谱特性。教学重点:级的相对计量意义,以基准声压作为比较的起点。级的运算法则存在能量运算与算术运算法则。要求在实际问题中能正确选择相对应的、合适的运算法则。倍频带与1/3倍频带(ISO划分)是建声、电声中最常用的频段划分。板书内容:相对计量级的引入:声的特征量变化范围大计量不方便;人耳感觉特性与其对数成比例。声压级,,基准声压:(可听阈)声强级,,基准声强:(可听阈)与的关系:,级的运算(教学重点)实际问题中提出多个声源发声时相关的计量问题,如70dB与70dB的声叠加问题。用声压运算按级的定义推导级的运算法则。分贝相加:相同相加:分贝平均:分贝相减:例:用80dB与70,71,72……80dB的2个声级的叠加结果得出级运算的以下结论。运算特点:不同声压级叠加,总声压级较其中大者的增加值≤3dB。两个声压级间差值≥10dB(15dB)以上,总声压级较大者的增值≤0.5dB。实际问题中的意义是:较小声级可忽略不计。即对“干扰与不干扰问题。”的判断。能量运算与算术运算(教学重点)能量相减与算术相减能减:两个声音同时发声,其中一个单独发声为求另一个单独发声时的声压级。算减:两个声音单独发声各是,求两个声音的差值。例:90dB与70dB算术:90-70=20dB能量:,两者相差70dB,107倍不可混淆。能量平均与算术平均(教学重点)能均:不稳定噪声起伏较大无确定值,需用一个数值表达用能量平均。算均:对某一种或一类产品抽样若干,分别单独进行测量各样品的噪声值,用算术平均得到此产品的噪声代表值。例:90dB,0dB,0dB,0dB四个声音的平均值。能量:。算术:在一些问题中能量运算与算术运算其结果差异很大不可混淆。§1-3声源特性能量特征声功率W1)定义:声源在单位时间内所辐射的总声能量。单位:瓦W。2)声强与声功率关系:声强平方反比率(自由声场):运算:声功率级定义:,基准声强:运算:按级的运算法则。频谱特征纯音与复合声:定义:单一频率的声音。若干纯音的组合。频谱定义:组成复合声的所有频率或频带的声压级(或其它声学量)表示为频率的函数分布图形或列表。种类:线状谱、连续谱组成:基频、分音、谐音。频程与频带(教学重点)倍频程与1/3倍频程:,。正整数。频带:频率上限与频率下限间的所有频率。中心频率。ISO标准。教材p275表10-45—6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辐射、接收声能均有指向性问题及意义。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人耳听闻特性中的响度、时差、方位、声掩蔽与厅堂音质相关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声源指向性。响度级的引入、意义,A声级的定义与意义。时差效应、方位感、声掩蔽。教学重点:“A声级”的定义,此计量的实际意义。“时差效应”强调判断不同延时的反射声对人耳听闻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双耳效应”强调电声系统中音箱位置对听闻的重要性。“声掩蔽”强调背景噪声对听闻的干扰与听觉损伤。强调人耳听闻特性在厅堂声学设计中的指导意义。板书内容:指向特征定义:声源辐射声能是空间方位的函数,此属性称为指向性。表达:指向性因素。指向性指数。用球面图形表达,分析定义。定义中的均值为算术平均值。影响因素声源尺度与间的比例:高频指向性强,低频指向性弱。空间位置影响:角:棱:面:空中=8:4:2:1§1-4人耳听闻特性响度级等响曲线现象:频率不同,强度不同,感觉不同。测定:对象、环境、方法。定义:听者认为响度相同的纯音的声压级与频率间的关系曲线。意义:判断不同频率的声音在“响”的感觉上的级别。响度级定义:等响的1KHz纯音的声压级特点:A、低频迟钝,高频敏感。B、低响度级曲线陡峭,高响度级曲线平缓。C、10方变化不一定是10倍能量的变化。D、可听阈-4.2方。A声级(教学重点)声学测量仪器模拟人耳的感觉特性,表达人对声的感觉大小使用等响曲线。A、B、C计权:40、70、100方等响曲线倒置作为仪器的灵敏度曲线。A声级:40方等响曲线倒置作为计权曲线所测得的声级。p273图10-15时差效应现象:两个声音先后到达因其时差不同,会有完全不同的感觉。定义:两个声音先后到,如果时差在50ms以内感觉是一个声音仅是响度与音色不同。响度变大,音色更好。规律:时差固定,强差越大干扰越小:强差固定,时差越大干扰越大。意义:判断迟到的声有益还是有害。(早期反射声与回声的判别)双耳效应方位感:双耳判别声源方向与远近的能力。判断因素:强度差、时间差、相位差、定位特点:水平面灵敏3°~5°垂直面迟钝>66°;10°~20°(新观点)。意义:声像统一问题→电声系统扬声器的布置方式。掩蔽效应声掩蔽:一个声音的存在使另一个声音的听阈提高的现象。掩蔽量:发生声掩蔽时听阈提高的分贝数。特点:低频掩蔽范围宽,高频掩蔽范围小;声级高掩蔽量大。意义:耳聋问题;主观听闻失真(主观感觉音质改变)。7-8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对声波在室内增长稳态,衰减的过程,矩形空间中的简正振动认识与理解。并能运用于实际工程设计。教学内容:室内声场的组成,稳态声压级,混响时间公式,室内简正频率的分布与数量,简并现象及其消除措施。教学重点:“室内稳态声压级公式”强调统计声学对指定位置声级的估算。“混响时间公式”强调建筑声学第一指标的重要性及计算方法。“简并现象”强调简并(声染色)对室内声场的影响,及消除手段。板书内容:§1-5室内声学原理声的增长与稳态声压级室内声场的组成直达声:从声源直接辐射到接收点的声音。反射声:从不同介质分界面反射来的声,或除直达声以外的所有声。混响声:声源停止后由多次反射或散射而延续的声。特征量吸声系数:吸声量A:。室内总吸声量平均吸声系数:(教学重点)稳态声压级公式:室内声场进入稳态后与声功率为W或Lw的声源相距r处的声压级Lp。dB在确定的室内声学状况,声源功率条件下,能够求出指定位置的声压级。确保指定位置的声压级,确定声源的声功率。声的衰减与混响时间(教学重点)用同样的发音速度,衰减快慢不同的声序列分析的声衰减的快慢对能否识别声信息关系极大,说明声衰减在厅堂音质中所起的决定性因素。强调在各厅堂中相对声衰减的重要意义,从而提出混响时间的概念。混响时间定义:稳态声能密度衰减到原始值的百万分之一所需时间。稳态声能密度衰减60dB所需时间。符号:T60赛宾公式:讨论:时公式计算误差大;时T60按公式有确定的值,但实际物理过程T60=0故公式不成立。伊林公式:观众吸声量计算:A=α观×S观,A=n×A座房间的声学固有频率房间中的驻波墙前的声波叠加:驻波:定义:2列频率相同以相反方向行进的声波,叠加后的合成声波。特点:●2列波振幅相同时,驻波为完全驻波。波节=0,波幅=2A。●无能量传递。与振动相同-似一种特殊的振动平行墙面间的驻波:反射墙面上一定是声压极大值。(反射与入射同相)用2列墙前的驻波图形说明平行墙面间驻波可持续下去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存在条件:L确定以后满足此关系式的那些f的声波方可形成驻波。例:L=3mn=1n=2n=3n=4…f=56.7113.3170.1226.7Hz…房间中的简正振动:简正振动:房间中可能形成的每一个驻波,称为一种简正振动方式。简正频率公式:3类驻波:●轴向波1个n≠0。●切向波2个n≠0。●斜向波3个n≠0。nx,ny,nz为不同时为0的正整数。它们的每一个组合对应一个驻波频率。简正频率数:例:<20Hz<100Hz<200Hz<300Hz7×7×715859319378797117510×6×41444523327857285030×20×1011786797493357301290619636以此例说明驻波在室内的分布特点。分布特点:①低频少,高频多。②小房间少,大房间多。简并现象:(教学重点)例:7×7×7正方体房间的声学固有频率24.334.342.148.654.359.468.772.9121.4331363369个因为该房间的长、宽、高相同使得若干驻波的频率相同的现象。任何房间有无数声学固有频率,因此声学共振永远存在。只存在均匀共振或非均匀共振问题。分析此房间内由于简正频率的重叠所造成的非均匀共振,使得声音失真。房间共振与影响:房间的声学共振只有均匀与非均匀共振的区别。简并:房间中多个声学固有频率相同,固有频率分布不均的现象。声染色:房间共振所赋予的特征性音色。消除手段:(教学重点)合适的长、宽、高比例。不规则现形状。9—10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各类吸声材料的特点及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要点。教学内容:各类吸声材料的吸声原理、特性、影响因素。可变吸声构造的基本特征及运用。教学重点:“多孔吸声材料”强调特征,影响吸声特性的因素。“板共振吸声构造”强调特征,影响吸声特性的因素。“穿孔板”强调特征,影响吸声特性的因素。“特殊吸声构造”强调特征,使用场所。“可变吸声构造”强调构造方式,特殊场所的使用。板书内容:§1-6吸声材料一、基本概念作用噪声控制:吸声降噪;阻性消声器。音质设计:控制混响时间;消除声学缺陷。分类阻性材料共振吸声构造特征量吸声系数:垂直吸声系数αo;无规吸声系数αr。吸声量:A。吸声频率特性:125~4KHz6个频带吸声系数或吸声量。多孔吸声材料(教学重点)构造特征:透气性吸声原理:摩擦声能(机械能)→热能。吸声特性:一般厚度中高频>500Hz较大0.5~0.9。厚度较大时低频增大125Hz可达到0.7以上。影响因素:容重:容重增大α增大,容重过大α减小,存在最佳容重20~30kg。厚度:厚度增大低频α明显增大,高频变化较小。背后空气层:等效厚度作用,但与纯厚度增大时的α频率特性不同。饰面层:影响极大,需保证透气性。薄膜厚度应<0.06mm。气流、温度、水:气流吹散,水堵塞孔洞,吸声失效。薄板吸声构造(教学重点)构造特征:不透气板+封闭空腔(纵横向龙骨构成)。吸声原理:板的内摩擦,板与龙骨间摩擦消耗机械能。吸声特性:共振频率:中低频80~300Hz的α较大。影响因素:板面密度:Mo:Mo增大,降低。龙骨间距:间距增大,降低。空气层厚度:L厚度增大,降低。填多孔材料:全频带α增大。赫姆霍兹共振器构造:封闭空腔+短管(空气柱)。物理过程:短管空腔摩擦力学:质量弹簧阻尼振动特性:共振频率:成立条件:尺度:即短管体积空腔体积,。腔壁刚性。作用:声阻抗=摩擦阻+辐射阻放大器:储能,扩散,混响时间延长。吸声器:消耗声能(吸声作用)。影响因素增大摩擦阻,α↗体积V↗降低↘孔径d↗提高↗。穿孔板(教学重点)构造特征:按一定规则打孔的板+封闭空腔组成。吸声原理:赫姆霍兹共振器的并联。吸声特点:共振频率:空腔内填玻璃棉:中低频α值较大影响因素:空气层厚度:L厚度增大,↘降低。穿孔率:P增大,增大。低频明显,高频变化较小。填多孔材料:α增大,向低频移动。贴布:增大阻尼,α增大。表面处理:油漆不能堵塞孔洞,孔径改变或堵塞造成改变、失效。参数要求:d<10mm(2~8),B>2d(10~100),t:2~12mm。特殊吸声构造空间吸声体构造:金属框架,多孔材料(玻璃棉),罩面层。特点:有效吸声面大。中,高频α大。使用方便。使用:噪声控制;弥补吸声量不足,控制混响时间。尖劈构造:劈状金属框架,玻璃棉,罩面层。吸声原理:声阻抗渐变。吸声特点:全频带高α(α>0.99)截至频率:α>0.99时的最低频率。使用:声学专业实验室-消声室。帘幕构造:悬挂纺织品。特性:中高频吸声,。使用:可变吸声(中高频);软隔断。可变吸声构造构造方式:①铰链式、②旋转式、③伸缩式。特点:最大可有20%吸声量的变化。使用:可变T60厅堂。第二章噪声控制教学目的:第二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室内外噪声控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教学内容:噪声控制标准、城市噪声源、城市噪声控制的规划与建筑措施、吸声、隔声、隔振、消声的原理与手段。教学重点:室内外噪声标准、城市噪声控制的规划与建筑措施、隔声原理与技术措施。教学方式:讲解、范例、练习。11—12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噪声评价指标、方法,理解城市噪声源与建筑规划的噪声控制手段。掌握吸声降噪的计算、效果与使用场所。教学内容:噪声的危害,噪声控制标准,稳态与非稳态噪声评价,城市噪声控制的规划与建筑措施,吸声减噪。教学重点:“噪声控制基本原则”强调消除与降低噪声源是问题的处理原则。“稳态与非稳态噪声评价”强调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城市噪声控制”强调建筑与规划设计在噪声控制中的作用。手段。板书内容:§2-1噪声的控制标准声的危害1、定义:不需要的声音。2、危害:1)对听觉的损害:GB16152-1966:轻度损伤26~40dB中度损伤41~55dB重度损伤56~70dB2)引起多种疾病3)降低工作效率影响正常工作与休息。二、稳态与非稳态噪声评价(教学重点)1、稳态噪声1)A声级2)NR数:噪声分频带测量后与NR曲线比较所得到的最高值。p3282、非稳态噪声1)等效声级Leq:若干声级的能量平均值。2)统计声级Ln:指定时间范围内n%都超过的声级。3)昼夜统计声级Ldn:将夜间22:00~07:00的声级+10dB进入计算得到的24小时的等效声级。三、城市环境噪声标准城市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教材p329四、工业企业噪声标准:1、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卫生部、国家劳动总局7908312、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9-90测点:法定厂界外1米,高1.2米噪声最敏感处。标准:达到当时、当地环境噪声标准。§2-2城市噪声控制城市噪声源交通噪声:城市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所产生的噪声。城市第一噪声源。工业噪声:工业设备所产生的噪声。一般在封闭空间内,其污染对象较固定。施工噪声:建筑施工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开敞污染,与居民较近。具有临时与永久性特征。社会生活噪声:人们社会活动所产生的各类噪声。其中主要是语噪声。无规性强。城市噪声控制的规划与建筑措施(教学重点)城市规模控制:P每平方公里人口数区域规划:工业区:远离住宅区地形利用,间以防护带间以商业区区内,厂内布局,噪声源位置选择。商业区主要商业区集中合理商业网点布置,分散人流。作为噪声隔断居住区一般居住区相对集中安静居住区完全脱离市区道路规划:铁路、公路主干道不穿过市区。市区干线不宜过密。利用商业、公建隔离。立体交叉、单行等车流通畅。地下交通系统。建筑布局:建筑物位置选择:医院、学校、住宅等。建筑群体布局。单体平面布置:重要房间远离噪声源,辅助房间临街等。干道旁建筑:避免高层对立形成噪声走廊,服务建筑隔声。屏障绿化:地形利用,土丘、下凹形成声屏障。路旁隔声屏障。绿化。30米立体绿化带仅-5dB降噪量。§2-3吸声减噪室内声压级公式临界距离:,混响声较直达声大10分贝的区域:r较大时:减噪的效果降噪量:。用例说明降噪效果在于处理前后的吸声量变化的比值,不在于吸声量增加值的大小。13—14学时教学目的:理解隔声计量与评价方法。掌握墙、门窗隔声的基本原理与实际中使用要点。教学内容:隔声计量与评价,单层墙隔声质量定律,双层墙隔声与声桥,门窗隔声特点与方式,组合墙隔声。教学重点:“质量定律”建立重墙隔声的基本概念。“双层墙”是高隔声常用的有效手段,“声桥”双层墙隔声的薄弱环节。“门缝与窗缝”突出构造处理的原则。板书内容:§2-4建筑隔声隔声的计量与评价计量:透射系数隔声量R:评价平均隔声量:频带隔声量的算术平均值。隔声频率特性曲线:频带隔声量相应与频率的函数图形。隔声指数:按特定的方法将标准曲线与隔声频率特性曲线进行比较所得到的指定的隔声量数值(标准曲线上500Hz)。墙体实际降噪量:在受声室所感受到墙体的实际降噪效果不仅取决于其隔声量,同时于受声室的吸声量,分户墙的面积(受声室的视在面积)相关。墙体隔声量的测定:测量发声室,受声室的声压级、分户墙面积、受声室的吸声量即可计算出墙体的隔声量值。隔声标准:一级二级三级单层墙隔声(教学重点)质量定律:dB经验公式:dB吻合效应:声波斜入射时所发生的隔声量显著下降的现象。孔洞与缝隙的影响:其透射系数=1,影响极大。以240墙为例说明仅靠提高墙体的面密度来提高隔声能力不经济,而用双层墙可有效提高隔声量。双层墙隔声(教学重点)空气层的作用:切断声在固体中的传播,起衰减作用。隔声量:共振频率:双层墙是一个双质量振动系统。墙体共振时失去隔声能力。吻合效应:同单层墙,双层墙不改变吻合效应的发生。声桥:构件间的刚性连接。隔声能量大大相下降。轻型墙体的隔声:利用双层墙原理使用多层夹心构造。门窗隔声特点轻便灵活多缝15—16学时教学目的:掌握设计隔声门窗的要点。掌握组合墙隔声的设计原则。使学生了解固体传声影响的严重性,掌握隔绝固体声的方法。了解气流消声的方法与原则。理解隔振是在振动源处所采取的积极有效措施。理解隔振原理、隔振措施。教学内容:隔声门窗构造,组合墙的隔声计算与原则,固体传声的评价与隔绝。消声器的评价与使用,隔振原则与隔振器的使用,质量块的作用。教学重点:“隔声门窗”强调构造要点-密闭“组合墙”强调设计原则。“撞击声隔绝”强调隔绝固体传声的重要性与手段。“隔振”原则与隔振器的使用板书内容:隔声门构造:门缝:企口(单企口,双企口,斜企口等)门扇:多层夹心构造。方式(教学重点)单扇门双层门:一个门洞安装2扇门,门洞内吸声处理。声闸:一个用于提高隔声能力的过渡小空间-过厅。A门间距离大B门间错位大C声闸内强吸声处理隔声窗(教学重点)窗缝:加宽玻璃与窗框间的接触宽度,并使用橡胶条密封隔振。窗扇:厚玻璃。厚度>8mm。(8~12mm)列出不同厚度玻璃的隔声量值。多层玻璃2~4层。其中有玻璃斜放置。窗框内吸声处理隔声窗与墙体间防潮与隔振处理。组合墙隔声透射系数:隔声量:例1:墙:,门:解:例2:墙:,门:解:设计的原则:面积较大构件的R值较小时,其它构件高隔声无效果,不经济是一种浪费。面积较大构件的R值较大时,要保证组合墙有高隔声效果,应努力使门窗的隔声量向墙体靠近或一致。固体声隔绝:计量与评价计量:标准撞击声级评价:平均撞击声级:频带标准撞击声级的算术平均值。撞击声频率特性曲线:频带标准撞击声级相应与频率的函数图形。撞击声指数:按特定的方法将标准曲线与撞击声频率特性曲线进行比较所得到的指定的标准撞击声级量数值(标准曲线上500Hz)。标准:一级二级等外级改善方法:(教学重点)面层法:作法:在地面铺设弹性面层。如地毯。作用:直接缓冲减弱撞击。效果:楼板下方撞击声级改善十分明显。特别是中高频效果显著垫层法:作法:面层与结构层间设弹性垫层。如橡胶块,玻璃棉板等。作用:阻断,减弱振动传递。效果:中高频有明显效果。吊顶法:作法:在楼板下方设置全密封吊顶。作用:减弱楼板向下辐射声能。效果:对空气声隔绝有明显效果,对撞击声隔绝改善不明显。17-18学时教学目的:了解气流消声的方法与原则。理解隔振原理、隔振措施。理解厅堂音质的主观与客观评价标准,掌握厅堂容积的确定方法教学内容:消声器的评价与使用。隔振原则与隔振器的使用,质量块的作用。厅堂音质主观评价标准、客观评价技术指标,厅堂容积的确定方法。教学重点:“隔振”原则与隔振器的使用音质主观评价标准、客观评价技术指标。厅堂容积的确定方法,强调在正常情况下每座容积是控制混响时间的关键。板书内容:§2-5气流消声(教科书未编写内容,按学时增减)消声器消声器:能够消除噪声又能让气流通过的装置。评价:插入损失、消声量种类:阻性、抗性消声器使用要点1、进回风管道使用2、隔离消声器的使用3、弹性连接避免声桥§2-6设备隔振隔振原理:传递率:阻尼比:临界阻尼。原理:结论:fo越小越好,阻尼r比适当。(教学重点)隔振措施隔振器金属弹簧橡胶、橡胶隔振器。软木质量块及作用降低固有频率吸收能量减小振幅降低重心提高稳定度第三章音质设计教学目的:第三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厅堂音质评价标准,厅堂建声环境的设计方法。教学内容:厅堂音质主观与客观评价,厅堂容积的确定方法,厅堂体型设计原则,混响时间控制,了解电声系统的作用与布置方式。教学重点:厅堂音质的评价标准,厅堂体型设计原则,混响时间控制。教学方式:讲解、范例、练习。§3-1音质评价(教学重点)一、主观评价标准1、合适的响度2、高的清晰度与明晰度足够的丰满度良好的空间感无声学缺陷二、客观技术指标1、T60及频率特性2、脉冲响应分析(反射声的时间分布)3、方向性扩散(反射声的空间分布)4、语言传输指数(RASTI)-GB/T14476-935、背景噪声(A声级,NR数)§3-2体型设计大厅容积确定决定因素响度:厅堂体积过大导致声能密度降低,响度不足。混响时间:T60与厅堂容积成正比,大容积导致T60偏长,小容积使T60过短。每座容积:以大幕为界,室内容积∕观众数(教学重点)确定方法:功能(选观众数推荐值)+容量(确定观众数)容积=观众数×观众数以一个实际厅堂的混响时间计算表为例说明观众吸声量占所需总吸声量的比例很大,故控制每座容积非常重要。同时说明空气对高频的吸收很大4mV亦不可忽略。19-20学时教学目的:掌握厅堂建筑声学的设计原则,掌握正确绘制平剖面的声线图表达设计思想。教学内容:定向反射面作图法,建筑声学的体型设计原则。教学重点:“定向反射面作图法”突出方法。“体型设计原则”分析强调厅堂建声设计中的三个原则,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的灵活使用。板书内容:定向反射面作图法声源位置:舞台大幕后2~3米,高1.2米。作图法体型设计原则(教学重点)充分利用直达声影响因素长距离衰减遮挡与掠射吸收(30米-10~20dB)改善措施控制大厅尺寸比例a避免过长,短而宽厅堂b设楼座避免遮挡与掠射a错位排列b地面坡度争取和控制好早期反射声早期反射声的形成部位靠近台口附近的天花声源高度以下,观众头部以上的侧墙分析方式:时差→声程差,50ms→17m。一般原则:高度<13m,宽度<26m。剖面设计前部天花后部天花平面设计基本平面分类平面选择原则前部侧墙平面没有绝对的优劣。选择特殊平面的关键是室内反射面的合理取向,布置。消除声学缺陷(教学重点)回声出现部位:舞台、乐池、观众席前区。产生部位:台口附件天花、楼座栏板、后墙。措施:控制天花高度或,吸声、扩散处理;楼座栏板吸声、改变栏板斜向倾角;后墙吸声、扩散、改变后墙倾角。颤动回声出现部位:平行墙面间,或某特殊体型(如六边形平面声波被来回反射)。产生原因:声波被硬质墙面来回反射限制在一狭小区域措施:不规则平面;吸声扩散处理。声聚焦出现部位:壳形天花或弧形天花前空间聚焦区域。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