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18漯河市郾城区2021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3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和小华坐在同一节车厢里的情景,请回答下列问题:(1)车厢的车窗采用的是双层玻璃,这是在减弱噪声的。(2)小明透过玻璃窗观察到站台位置不变,于是判断他们所乘坐的火车是的;小华透过玻璃窗向另一列火车的车厢观望,觉得自己的列车在缓缓前进,小明和小华所得结论不同的原因是:。2.(2分)如图所示的图象是某物体在40s内沿直线运动的s﹣t图象。分析图象信息,前3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m;在这4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m/s。3.(2分)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中传播最快,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介质的种类和。4.(3分)如图是同一示波器上出现的三种声音的波形图,根据波形图可以识别不同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等声音特性是否相同。(1)左右看音调:相同时间内出现的波峰越多,音调越高。甲、乙、丙三种声音的音调。(2)上下看响度:上下长度越长,响度就越大甲、乙、丙三种声音的响度。(3)波形看音色:甲、乙、丙的波形不同,三种声音的音色。5.(2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制作的一个小纸锅,已知纸的着火点约为180℃,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500℃。用酒精灯在纸锅下方加热一段时间后,水沸腾了,纸锅(选填“会”或“不会”)燃烧,原因是:低于纸的着火点。6.(3分)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将袋子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袋子放入热水中后,会看到塑料袋膨胀,这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2)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又看到塑料袋变瘪,这是因为酒精蒸气发生了现象,这个过程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第7~14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5~18题每小题由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7.(2分)甲、乙、丙三辆车一起以各自的速度向东匀速直线行驶,t1时刻甲乙丙的位置如图所示,甲乙、乙丙之间的距离均为1千米。行驶一段时间后,t2时刻乙在甲后方800米的位置,丙在乙后方1200米的位置,则在t1和t2这段时间内()A.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向西运动 B.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向东运动 C.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运动 D.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西运动8.(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边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B.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C.古诗句中“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频率小于2000Hz的声音人们都能听到9.(2分)疫情期间,农村“大喇叭”重出江湖,用最接地气的表达,呼吁村民们做好疫情防控,戴好口罩,减少串门。对这一过程中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选择不同的音量,是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朵 D.用喇叭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使声音传播得更远10.(2分)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冰箱冷冻室内壁上的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电风扇吹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空气的温度 C.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 D.往地面上洒水降温,利用了水蒸发吸热11.(2分)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干冰降温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 B.地上小水滴不见了是发生液化 C.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12.(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 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13.(2分)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14.(2分)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4s时甲、乙的速度相等 C.3s时甲比乙的速度更快 D.0~2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15.(2分)对于下列有关的实验事例中,相关解释错误的是()A.图甲敲鼓时,可观察到鼓面上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说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B.图乙罩内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铃声明显减小,可直接证明真空不能传声 C.图丙放在发声喇叭前的蜡烛的火焰会发生不断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图丁用相同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锯条,可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16.(2分)我们买包子时,卖馒头的师傅总是先挑最上层的包子,在用手从蒸笼里拿刚蒸熟的包子时,为了避免手被烫伤,要先用手蘸一下凉水。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上层的水蒸气液化放热,上层先熟,所以先拿上层的包子 B.上、下层同时熟,因为上层比较方便拿取,所以先拿上层的包子 C.利用凉水温度低,能快速降低蒸笼内水蒸气的温度 D.利用凉水先对手进行冷却,是利用水的汽化吸热防止手烫伤17.(2分)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玻璃和所有金属都是晶体 B.水烧开后,壶口会冒“白气”,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C.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因熔化而变细 D.学校实验室温度计里的液体肯定不是酒精18.(2分)寒假,小华一家人驾车出去旅行时,小华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出现了一层水雾。打开除雾开关后,不一会玻璃上的水雾消失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雾出现在窗玻璃的内表面上 B.水雾出现在窗玻璃的外表面上 C.“出现水雾”是液化现象,“水雾消失”是汽化现象 D.“出现水雾”是熔化现象,“水雾消失”是升华现象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8分。19.(8分)物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测量过程中小车在A、B、C三个位置的情形及其对应的时刻。(1)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对于速度的测量是(选填“直接”或“间接”)测量。(2)实验中,应该使斜面保持的坡度,目的是。(3)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v1,AB段的平均速度为v2,BC段的平均速度为v3,它们的大小关系为;所以,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做的是(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4)实验中,由于计时不熟练,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测量出的平均速度会(选填“偏大”或“偏小”)。(5)实验结束后,有同学发现不同的同学测量出的平均速度不同,原因可能是(写出一条即可)。20.(5分)学习完《声音的特性》这节课后,小华找来了一个纸盒、四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两根木条等器材制作了一个“橡皮筋吉他”,如图所示。(四根橡皮筋的长度均相同)(1)制作完成后,小华拨动橡皮筋时,听到了声音,当用相同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橡皮筋振动的不同,发出声音的不同。在此实验中,橡皮筋越粗,发出声音的音调越。(2)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橡皮筋时,用力越大,橡皮筋振动的越大,发出声音的越大。21.(5分)同学们在实验室做“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时间/min01234567910温度/℃404244464848484849.551(1)小明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该物质用时min熔化完毕;(2)小明应选择颗粒(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固体进行实验。(3)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固体的目的是。(4)在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所示,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5)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该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在BC段,该物质处于态。四、综合应用题22题4分,23题9分,共13分。22.(4分)某兵工厂生产了一批新式步枪,为测试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士兵手持步枪在空旷的靶场瞄准510m外的靶子射击,枪筒旁边的声波探测器先后探测到两次较强声波,并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如图);已知:第一次是枪响的声波,第二次是子弹击中靶的声波,示波器上每一大格时间相差1s,求: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23.(9分)甲、乙两地的距离是400km,一列列车从甲地11: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3: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80m/s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300m的高架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18s。试求:(1)列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2)列车的长度是多少米?(3)列车完全在高架桥梁的时间是多少秒?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解:(1)车厢的车窗采用的是双层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2)小明和小华坐在同一节车厢里,小明透过玻璃窗观察到站台位置不变,于是判断他们所乘坐的火车是静止的,是以站台为参照物;小华透过玻璃窗向另一列火车的车厢观望,觉得自己的列车在缓缓前进,是以另一列火车为参照物;所以小明和小华所得结论不同的原因是所选的参照物不同。故答案为:(1)传播过程中;(2)静止;所选的参照物不同。2.解:(1)在s﹣t图象中,物体在20﹣4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由图象读出前1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100m,中间10s物体静止不动,后20s通过的路程为200m﹣100m=100m,其速度v===5m/s,由v=可得,第20s﹣30s内通过的路程s′=vt′=5m/s×10s=50m,前30s通过的总路程s=100m+0m+50m=150m。(2)由图象读出物体在40s内通过的路程为s″=200m,4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v″===5m/s。故答案为:150;5。3.解: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不同温度时,声音的传播速度也是不同的,即声速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故答案为:固体;温度。4.解:(1)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音叉、钢琴、长笛振动的快慢(振动频率)相同,因此三种声音的音调相同;(2)由图知,三种声音的振幅相同,则响度相同;(3)由于发声体不同,声音的波形也不同,所以三种声音的音色不同。故答案为:(1)相同;(2)相同;(3)不同。5.解:当水沸腾后,水继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沸点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纸的着火点约180℃,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因此纸锅不会燃烧。故答案为:不会;水的沸点。6.解:(1)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子放入热水中后,会看到塑料袋膨胀,这是由于液态的酒精汽化为酒精蒸气,使塑料袋膨胀。(2)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又看到塑料袋变瘪,这是因为酒精蒸气又液化为液态,液化过程中放热。故答案为:(1)汽化。(2)液化;放热。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第7~14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5~18题每小题由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7.解:AB、t1时刻甲丙之间相距2km,t2时刻时甲丙之间还是相距2km,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是静止的,故AB错误;CD、t1时刻甲乙之间相距1km,t2时刻时甲乙之间相距800m,所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西运动,故C错误,D正确。故选:D。8.解:A、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边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故A错误。B、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故B正确。C、古诗句中“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D、低于20Hz的声称为次声波,人耳不能听见,故D错误。故选:B。9.解:A、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正确;B、改变音量是改变声音的响度(即声音的大小或强弱),故B错误;C、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朵,故C正确;D、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故D正确。故选:B。10.解:A、冰箱冷冻室内壁上的霜的形成,是冰箱内的水蒸气凝华为冰晶现象,故A说法正确。B、电风扇吹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电风扇加快了皮肤上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故B说法不正确。C、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为小水滴,故C说法正确。D、往地面上洒水降温,是利用了水蒸发吸热,故D说法正确。故选:B。11.解:A、干冰降温是利用干冰升华,从周围吸收热量,故A正确;B、地上小水滴不见了,是从液态变为了气态,发生了汽化现象,故B错误;C、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C错误;D、蜡是非晶体,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故D错误。故选:A。12.解: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故D正确。故选:D。13.解:A、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不符合题意;B、小鸟的“唧唧”声也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不符合题意;C、因为声音可以通过水进行传播,所以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符合题意;D、流水的“哗哗”声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14.解:A、2﹣4s时,乙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B、4s时,乙处于静止状态,而甲为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3s时,甲运动,乙静止,所以甲的速度大于乙,故C正确;D、0﹣2内,乙通过的过程为8m,其速度为v===4m/s,故D错误。故选:C。15.解:A、图甲敲鼓时,可观察到鼓面上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说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故A的解释正确。B、图乙罩内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铃声明显减小,然后运用推理法,可得出真空不能传声,故B解释错误。C、图丙放在发声喇叭前的蜡烛的火焰会发生不断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解释正确。D、图丁用相同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锯条,力度相同则响度相同,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则振动的频率不同,故可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D的解释错误。故选:BD。16.解:A、上层的水蒸气液化放热,上层先熟,所以先拿上层的包子,故A正确。B、上层的水蒸气液化放热,上层先熟,所以先拿上层的包子,故B错误。C、用手蘸一下凉水取热的包子,是利用水的汽化吸热防止手烫伤,故C错误。D、用手蘸一下凉水取热的包子,是利用水的汽化吸热防止手烫伤,故D正确。故选:AD。17.解:A、玻璃没有固定的熔点,属于非晶体,故A错误;B、水烧开后壶口冒“白气”,是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C、白炽灯灯丝变细实际上是因为变成了气态的钨蒸汽,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故C错误;D、实验室温度计能够测量沸水的温度,沸水的温度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所以实验室温度计里面的液体不是酒精,故D正确。故选:AC。18.解:AB、在冬天,车玻璃的温度较低,车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形成雾气,故A正确,B错误;CD、“出现水雾”是液化现象,打开除雾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玻璃上的小水滴会汽化为水蒸气,车窗玻璃就清晰了,“水雾消失”是汽化现象,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8分)19.解:(1)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小车,需要测量斜面长度和运动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平均速度,间接测量出平均速度。(2)为了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3)读图可知,小车在AC段通过的路程为80.0cm,运动时间为7s,平均速度为:v1==≈11.43cm/s;小车在AB段通过的路程为80.0cm,运动时间为5s,平均速度为:v2===8cm/s;小车在BC段通过的路程为40.0cm,运动时间为2s,平均速度为:v3===20cm/s;由分析可知:v2<v1<v3;即小车下半程速度最快,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做的是加速运动。(4)若计时晚,则测量时间偏小,根据平均速度公式v=可知,测量出的平均速度会偏大。(5)利用同样的器材,按照同样的原理及步骤进行实验,若实验时斜面的坡度不同,即斜面倾角不同,则小车的运动快慢不同,测得的数据不同。故答案为:(1)小车;间接;(2)较小;为了方便计时;(3)v2<v1<v3;(4)偏大;(4)实验时斜面的坡度不同,即斜面倾角不同。20.解:(1)当用相同的力拨动这些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由于橡皮筋的振动频率不同,所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不同。在其它因素一定的条件下,橡皮筋越粗,振动越慢,故音调越低;(2)当用大小不同的力度拨动同一根橡皮筋时,由于橡皮筋振动的振幅不同,所发出声音的响度也不同,用力越大,橡皮筋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故答案为:(1)频率;音调;低;(2)振幅;响度。21.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工业地产租赁合同(含配套服务)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车库使用权转让合同范本3篇
- 2024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协议书
- 2024版股权交易居间代理合同样本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抖音短视频版权合作及收益分成合同3篇
- 2025年度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结合小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购房合同霸王条款解析:购房者权益保护要点6篇
- 2024年智慧城市项目软件系统开发与运营合同3篇
- 2024私教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电子商务合同成立中的电商平台入驻审核服务协议3篇
- 新生儿腭裂护理查房课件
- 二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纲要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
- 河南近10年中考真题数学含答案(2023-2014)
-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家长会课件
- 2024年大学试题(宗教学)-佛教文化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
- 软件项目服务外包工作管理办法
- 红薯系列产品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默写总复习
- 无人机地形匹配导航
- 2023-餐饮公司章程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