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故事_第1页
高中化学实验故事_第2页
高中化学实验故事_第3页
高中化学实验故事_第4页
高中化学实验故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实验故事TOC\o"1-2"\h\u17008第一章:走进化学实验室 3318341.1 324413第二章:物质的制备与分离 4278381.1.1气体制备的原理与方法 4100651.1.2气体收集的方法 4321651.1.3固体制备的方法 476621.1.4固体提纯的方法 5294311.1.5液体制备的方法 5130891.1.6液体分离的方法 520994第三章:化学性质探究 5163061.1.7实验目的 577721.1.8实验原理 6141091.1.9实验步骤 627591.1.10实验现象与结论 6167591.1.11实验目的 697481.1.12实验原理 6177011.1.13实验步骤 631741.1.14实验现象与结论 6265501.1.15实验目的 7100491.1.16实验原理 715651.1.17实验步骤 769771.1.18实验现象与结论 726648第四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 7144571.1.19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 7203711.1.20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 8109441.1.21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 8195141.1.2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8208581.1.23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 8155221.1.24化学平衡常数的测定方法 88865第五章:电化学实验 9291011.1.25实验目的 9233211.1.26实验原理 9199901.1.27实验材料与仪器 937281.1.28实验步骤 9192661.1.29实验目的 9316121.1.30实验原理 10219681.1.31实验材料与仪器 10276401.1.32实验步骤 10183081.1.33实验目的 10293211.1.34实验原理 10126531.1.35实验材料与仪器 1025841.1.36实验步骤 10133第六章:物质的定量分析 1068141.1.37实验目的 1161781.1.38实验原理 11123771.1.39实验步骤 1163661.1.40注意事项 11249631.1.41实验目的 11327461.1.42实验原理 11324791.1.43实验步骤 12271211.1.44注意事项 12198691.1.45实验目的 12240361.1.46实验原理 12157101.1.47实验步骤 12264811.1.48注意事项 1225444第七章:有机化学实验 13179101.1.49实验目的 1331191.1.50实验原理 13235891.1.51实验步骤 13325351.1.52注意事项 13117031.1.53实验目的 13111711.1.54实验内容 13255761.1.55实验方法 13303821.1.56注意事项 14221561.1.57实验目的 14198631.1.58实验原理 14181651.1.59实验步骤 1461601.1.60注意事项 148977第八章:现代化学技术 1495441.1.61气相色谱技术概述 1467531.1.62气相色谱仪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4224061.1.63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 15234821.1.64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概述 15106011.1.65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5189211.1.66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应用 15170071.1.67原子吸收光谱法概述 1599141.1.68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6154751.1.69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16283981.1.70核磁共振技术概述 1626141.1.71核磁共振仪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6141151.1.72核磁共振技术的应用 16高中化学实验故事第一章:走进化学实验室1.1化学实验,作为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但是化学实验往往伴一定的风险,因此,保证实验安全是开展实验的首要前提。在走进化学实验室之前,每位学生都应详细学习实验安全常识。要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包括实验室内禁止饮食、吸烟,不得随意触摸或品尝实验物品。要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如发生火灾时如何使用灭火器,若不慎接触有毒物质应如何紧急处理。学生还需熟悉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实验服,以防止化学品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实验步骤,不得擅自改变实验方案,保证实验安全有序进行。第二节:实验仪器与操作化学实验的开展离不开各种实验仪器,因此,熟悉实验仪器及其操作方法是进行实验的基础。学生应学习常见实验仪器的名称、用途和操作方法,如烧杯、试管、酒精灯、滴定管等。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仪器的清洁和维护,避免因仪器污染或损坏而影响实验结果。要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巧,如正确的称量方法、溶液的配制和滴定操作等。在实验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马虎大意。例如,在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即查酒精量、查灯芯,禁止酒精灯内酒精过多或过少,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不可用酒精灯点燃另一酒精灯。第三节: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实验记录是实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既是实验过程的见证,也是分析实验结果的重要依据。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应详细记录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实验数据和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记录要真实、准确、完整,不得篡改或遗漏任何信息。实验记录应采用规范的格式,包括实验名称、日期、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和结果等。实验结束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这包括数据的整理、计算、分析和图表制作等。在处理数据时,要遵循科学的方法,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在计算平均值时,应剔除明显偏离正常范围的异常值,以减少误差。通过以上三个部分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化学实验的要求,为后续的实验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章:物质的制备与分离第一节:气体的制备与收集1.1.1气体制备的原理与方法在高中化学实验中,气体的制备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内容。气体的制备通常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1)物理方法:通过改变物质的物理状态,如加热、冷却、压缩等,将气体从固体或液体中分离出来。例如,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KMnO4)或过氧化氢(H2O2)分解产生氧气。(2)化学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制备气体。例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可用大理石(CaCO3)与盐酸(HCl)反应二氧化碳。1.1.2气体收集的方法(1)排水法:将集气瓶倒立于水槽中,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将水排出来,从而收集气体。(2)排空气法:将集气瓶倒立于空气中,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将空气排出来,从而收集气体。(3)热排空气法:将集气瓶加热,使瓶内气体体积膨胀,从而将空气排出,收集气体。第二节:固体的制备与提纯1.1.3固体制备的方法(1)化学反应法:通过化学反应固体。例如,实验室制备硫酸铜(CuSO4)时,可将铜粉与硫酸(H2SO4)反应。(2)结晶法:将溶液中的溶质通过蒸发、冷却等方法使其结晶,从而获得固体。例如,实验室制备氯化钠(NaCl)晶体时,可通过蒸发食盐水溶液。(3)电解法:利用电解原理制备固体。例如,实验室制备铜(Cu)时,可通过电解硫酸铜溶液。1.1.4固体提纯的方法(1)重结晶法:将固体溶解在溶剂中,加热浓缩后冷却结晶,从而提高固体纯度。(2)溶剂萃取法:利用不同溶剂对固体中各组分的溶解度差异,将目标组分从固体中提取出来。(3)蒸馏法:将固体中的有机溶剂蒸发,从而分离出固体。第三节:液体的制备与分离1.1.5液体制备的方法(1)化学反应法:通过化学反应制备液体。例如,实验室制备乙醇(C2H5OH)时,可通过乙烯(C2H4)与水(H2O)反应。(2)吸收法:将气体中的液体组分通过吸收剂吸收,从而获得液体。例如,实验室制备硫酸(H2SO4)时,可通过吸收三氧化硫(SO3)气体。(3)蒸馏法:将液体混合物加热至沸腾,使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分蒸发,然后冷凝收集,从而获得纯净的液体。1.1.6液体分离的方法(1)蒸馏法:根据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差异,通过加热、蒸发、冷凝等过程实现分离。(2)萃取法:利用不同溶剂对液体中各组分的溶解度差异,将目标组分从液体中提取出来。(3)膜分离法:利用半透膜对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透过性差异,实现分离。例如,反渗透、纳滤等。通过以上方法,高中化学实验中可以实现对气体、固体和液体的制备与分离。这些实验技能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第三章:化学性质探究第一节:酸碱中和反应1.1.7实验目的(1)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及特点。(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方法。(3)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1.1.8实验原理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盐和水的化学反应。其本质是氢离子(H)与氢氧根离子(OH)结合水的过程。1.1.9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滴定管、烧杯、锥形瓶、玻璃棒等。(2)准备溶液:0.1mol/L的盐酸溶液和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3)进行滴定实验:将盐酸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滴定数据。(4)计算中和反应的摩尔比。1.1.10实验现象与结论(1)实验现象:滴定过程中,溶液颜色由无色逐渐变为淡红色。(2)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得出了中和反应的摩尔比。第二节:氧化还原反应1.1.11实验目的(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特点。(2)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实验的基本方法。(3)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1.1.12实验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发生电子转移,从而导致氧化数发生变化的反应。1.1.13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试管、滴管、酒精灯等。(2)准备溶液:0.1mol/L的硫酸铜溶液、0.1mol/L的锌粉等。(3)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将锌粉加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反应现象。(4)分析实验结果。1.1.14实验现象与结论(1)实验现象:锌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红色固体铜。(2)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得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第三节:盐类水解反应1.1.15实验目的(1)了解盐类水解反应的原理及特点。(2)掌握盐类水解反应实验的基本方法。(3)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1.1.16实验原理盐类水解反应是指盐在水溶液中,阳离子与水发生反应氢氧根离子,阴离子与水发生反应氢离子,从而导致溶液酸碱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1.1.17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试管、滴管、玻璃棒等。(2)准备溶液:0.1mol/L的醋酸钠溶液、0.1mol/L的氯化铵溶液等。(3)进行盐类水解反应实验:将醋酸钠溶液与氯化铵溶液混合,观察溶液酸碱性质变化。(4)计算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1.1.18实验现象与结论(1)实验现象:醋酸钠溶液与氯化铵溶液混合后,溶液酸碱性质发生变化。(2)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了盐类水解反应的原理,得出了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第四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重要指标。本节主要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1.1.19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物的摩尔数。通常用以下公式表示:\[\text{反应速率}=\frac{\Deltan}{\Deltat}\]其中,\(\Deltan\)表示反应物消耗或物的摩尔数变化,\(\Deltat\)表示时间的变化。1.1.20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1)容量法:通过测量反应物或物在反应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来计算反应速率。(2)质量法:通过测量反应物或物在反应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来计算反应速率。(3)滴定法:通过滴定反应物或物来计算反应速率。(4)电化学法:通过测量电极电位的变化来计算反应速率。第二节: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和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本节主要讨论化学平衡的移动。1.1.21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当反应体系中某一物质的浓度、温度或压力发生变化时,平衡会向能够减小这种变化的方向移动,以达到新的平衡状态。1.1.2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浓度:当反应物或物的浓度发生变化时,平衡会向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2)温度: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平衡会向吸热或放热的方向移动。(3)压力:当压力发生变化时,平衡会向压力减小的方向移动。第三节:化学平衡常数的测定化学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平衡状态的重要参数。本节主要介绍化学平衡常数的测定方法。1.1.23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恒温条件下,反应物和物的浓度之比达到平衡时的常数。通常用以下公式表示:\[K=\frac{[\text{物}]}{[\text{反应物}]}\]其中,\[K\]表示化学平衡常数,\[[\text{物}]\]和\[[\text{反应物}]\]分别表示物和反应物的浓度。1.1.24化学平衡常数的测定方法(1)容量法:通过测量反应物和物在平衡状态下的浓度来计算化学平衡常数。(2)气相色谱法:通过气相色谱技术测量反应物和物的浓度来计算化学平衡常数。(3)光谱法:通过测量反应物和物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来计算化学平衡常数。第五章:电化学实验第一节:原电池与电解池1.1.25实验目的(1)了解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原理及区别;(2)学会制作和测试原电池与电解池;(3)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1.1.26实验原理(1)原电池: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如锌铜原电池;(2)电解池:利用外加电源使化学反应发生方向逆转的装置。1.1.27实验材料与仪器(1)材料:锌片、铜片、稀硫酸、硫酸铜溶液;(2)仪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极。1.1.28实验步骤(1)制作原电池:将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中,连接导线和电流表,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2)制作电解池:将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连接导线和电源,观察电极附近的变化;(3)对比分析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及现象。第二节:电化学腐蚀与防护1.1.29实验目的(1)了解电化学腐蚀的原理;(2)学会电化学腐蚀的防护方法;(3)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1.1.30实验原理(1)电化学腐蚀: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金属损耗;(2)防护方法:牺牲阳极保护、阴极保护、涂层保护等。1.1.31实验材料与仪器(1)材料:铁片、锌片、稀硫酸、石墨电极;(2)仪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极。1.1.32实验步骤(1)制作腐蚀实验:将铁片和锌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观察铁片腐蚀现象;(2)牺牲阳极保护实验:将锌片与铁片连接,观察铁片腐蚀速率变化;(3)阴极保护实验:将石墨电极与铁片连接,观察铁片腐蚀速率变化;(4)分析比较不同防护方法的优缺点。第三节:电解质的电导率测定1.1.33实验目的(1)学习电解质电导率的概念;(2)学会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3)培养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1.1.34实验原理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迁移,导致电流通过,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物理量。1.1.35实验材料与仪器(1)材料:氯化钠溶液、硫酸溶液、蒸馏水;(2)仪器:电导率仪、烧杯、玻璃棒、容量瓶。1.1.36实验步骤(1)准备溶液:分别配制0.01mol/L、0.1mol/L、1mol/L的氯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2)测定电导率:将电导率仪插入待测溶液,记录电导率值;(3)数据分析:比较不同浓度溶液的电导率,探讨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第六章:物质的定量分析目录第一节滴定实验第二节重量分析法第三节光谱分析法第一节:滴定实验1.1.37实验目的(1)掌握滴定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学会使用滴定管进行准确滴定。(3)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1.1.38实验原理滴定实验是利用滴定剂与待测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根据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通过计算滴定剂的用量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1.1.39实验步骤(1)准备滴定剂和待测溶液。(2)装配滴定装置,调整滴定管刻度。(3)进行滴定操作,观察滴定终点。(4)记录滴定数据,计算待测物质的含量。1.1.40注意事项(1)选用合适的滴定剂。(2)保证滴定装置的气密性。(3)控制滴定速度,避免过量或不足。(4)记录数据准确,避免误差。第二节:重量分析法1.1.41实验目的(1)掌握重量分析法的原理和方法。(2)学会使用天平进行准确称量。(3)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1.1.42实验原理重量分析法是通过测量待测物质的质量变化来确定其含量的方法。主要包括沉淀法和电解法。1.1.43实验步骤(1)准备待测溶液和沉淀剂。(2)进行沉淀反应,过滤、洗涤沉淀。(3)干燥沉淀,称量沉淀的质量。(4)根据沉淀质量计算待测物质的含量。1.1.44注意事项(1)选用合适的沉淀剂。(2)控制沉淀反应条件,避免沉淀溶解。(3)保证沉淀过滤、洗涤干净。(4)称量时要准确记录质量。第三节:光谱分析法1.1.45实验目的(1)掌握光谱分析法的原理和方法。(2)学会使用光谱仪器进行测量。(3)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1.1.46实验原理光谱分析法是利用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发射或吸收光谱,根据光谱特征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和含量。1.1.47实验步骤(1)准备待测溶液。(2)调整光谱仪器参数,进行光谱测量。(3)记录光谱数据,分析光谱特征。(4)根据光谱特征计算待测物质的含量。1.1.48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光谱仪器。(2)控制测量条件,避免误差。(3)分析光谱数据时要仔细观察光谱特征。(4)严格遵守光谱仪器的操作规程。第七章:有机化学实验第一节:有机物的制备1.1.49实验目的(1)学习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有机物的制备技术和操作技巧。(3)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1.1.50实验原理(1)有机合成反应:通过化学反应将简单有机物转化为复杂有机物的过程。(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的物质,可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1.1.51实验步骤(1)准备原料:根据实验要求,准确称取所需原料。(2)搅拌与加热:在反应瓶中加入原料,搅拌并加热至反应温度。(3)检测反应进度:通过观察反应液的颜色、气味等变化,判断反应是否进行。(4)停止反应:达到预期反应程度后,停止加热,冷却反应液。(5)提取产物:将反应液进行分离,提取目标有机物。1.1.52注意事项(1)严格遵循实验步骤,保证实验安全。(2)注意观察反应过程中的变化,及时调整反应条件。(3)产物分离提纯过程中,防止有机物损失。第二节:有机物的性质1.1.53实验目的(1)了解有机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2)掌握有机物性质检测的方法和技巧。1.1.54实验内容(1)物理性质:观察有机物的颜色、状态、溶解性、沸点等。(2)化学性质:进行氧化、还原、水解、取代等反应,观察反应现象。1.1.55实验方法(1)物理性质检测:使用仪器(如显微镜、折光仪等)进行观察。(2)化学性质检测:根据反应类型,选择合适的试剂和实验方法。1.1.56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火灾和中毒。(2)观察现象要细致,准确记录实验数据。第三节: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1.1.57实验目的(1)学习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基本方法。(2)掌握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操作技巧。1.1.58实验原理(1)萃取:利用两种溶剂对有机物溶解度的差异,将有机物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2)蒸馏:利用有机物的沸点差异,将混合物中的有机物分离出来。(3)结晶:利用有机物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差异,使其结晶析出。1.1.59实验步骤(1)萃取:将混合物与萃取剂混合,充分振荡,分离两层溶液。(2)蒸馏:将混合物加热至沸腾,收集蒸馏出的有机物。(3)结晶:将溶液冷却,使有机物结晶析出,过滤收集结晶。1.1.60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火灾和中毒。(2)操作要细致,防止有机物损失。(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目录第八章:现代化学技术第一节:气相色谱技术1.1.61气相色谱技术概述气相色谱技术是一种以气体为流动相,固定相为固体或液体的色谱分离方法。该方法具有高效、灵敏、准确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化学、医学、环保等领域。1.1.62气相色谱仪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气相色谱仪的组成气相色谱仪主要由气源、进样系统、色谱柱、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2)气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气相色谱仪工作时,载气携带样品气体进入色谱柱,样品中的不同组分在色谱柱中发生分配作用,从而实现分离。分离后的组分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数据处理系统将检测信号转化为组分浓度信息。1.1.63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1)气相色谱技术在有机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2)气相色谱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3)气相色谱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