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力行业智能电网建设与管理服务方案TOC\o"1-2"\h\u1693第1章项目背景与概述 3641.1电力行业发展现状 367521.2智能电网的提出与意义 3162741.3项目目标与范围 46972第2章智能电网技术体系 4298762.1智能电网技术概述 4308072.2关键技术分析 4319932.2.1电力系统信息化技术 4167362.2.2分布式能源与微电网技术 5149632.2.3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512362.2.4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技术 5111552.2.5需求侧管理技术 5290882.3技术发展趋势 519660第3章智能电网规划与设计 6242543.1智能电网规划原则与方法 6318043.1.1规划原则 6124683.1.2规划方法 660563.2网架结构设计 651583.2.1设计原则 639193.2.2设计内容 7322153.3设备选型与配置 7154583.3.1设备选型原则 791643.3.2设备配置 729第4章电网设备智能化 71114.1设备智能化技术概述 763614.1.1传感器技术 7143094.1.2通信技术 8175594.1.3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8145764.2智能设备功能与功能要求 8176044.2.1实时监测功能 8322834.2.2数据传输功能 8136464.2.3故障预测与分析功能 8145904.2.4自适应调节功能 8310464.2.5安全功能 8165984.3设备智能化实施策略 8208944.3.1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 999384.3.2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 958274.3.3优化电网设备布局 996584.3.4强化人才培养与培训 951574.3.5加强设备质量监管 940624.3.6推进试点示范工程 915601第5章通信与信息网络建设 9136815.1通信与信息网络概述 9275145.2网络架构设计 9201485.2.1网络架构设计原则 9105465.2.2网络架构设计内容 942665.3网络设备选型与部署 10110365.3.1核心层设备选型 1020845.3.2汇聚层设备选型 10202575.3.3接入层设备选型 10303055.3.4传输层设备选型 1022175.3.5安全防护设备选型 109325.3.6设备部署 1024426第6章智能调度与控制 10326096.1智能调度系统概述 10310576.2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 11253346.2.1系统架构 11125126.2.2关键技术 11130646.3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 119056.3.1安全稳定控制策略 11320046.3.2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建设 1116329第7章用户侧智能电网建设 12228597.1用户侧智能电网需求分析 12227887.1.1用电负荷特性分析 12245917.1.2用户侧新能源接入需求 12142047.1.3用户侧储能需求 12117697.1.4用户侧需求响应 12196797.2分布式能源与微网技术 12161367.2.1分布式能源 12148957.2.2微网技术 12228527.2.3分布式能源与微网协同优化 12312607.3用户侧能源管理与优化 13200307.3.1用户侧能源监测与预测 13233067.3.2用户侧能源消费优化 13208617.3.3用户侧能源交易与市场化 13118577.3.4用户侧能源服务平台 1321306第8章智能电网运维与管理 13323848.1运维与管理策略 1325918.1.1运维策略 13278098.1.2管理策略 13276238.2智能巡检与故障诊断 1353428.2.1智能巡检 1451358.2.2故障诊断 1474048.3运维信息化与数据挖掘 14207278.3.1运维信息化 14253808.3.2数据挖掘 144898第9章安全与隐私保护 14151719.1智能电网安全风险分析 1460179.1.1网络安全风险 14199899.1.2系统安全风险 14114889.1.3数据安全风险 1570719.2安全防护策略与措施 15138079.2.1网络安全防护 15234349.2.2系统安全防护 15216409.2.3数据安全防护 1555869.3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 15205039.3.1用户隐私保护 15240759.3.2数据安全合规性 1562289.3.3安全事件应急响应 1511709第10章项目实施与效果评估 16375210.1项目实施策略与计划 163241610.1.1实施策略 162150110.1.2实施计划 16301210.2项目质量管理与风险控制 16148010.2.1项目质量管理 16637310.2.2风险控制 162777810.3效果评估与持续优化 172291110.3.1效果评估 172841110.3.2持续优化 17第1章项目背景与概述1.1电力行业发展现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电力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电网结构日益复杂,电力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入,对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电力行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能源结构转型、电力需求侧管理、新能源并网消纳等问题。为适应这些变化,电力行业迫切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环保性。1.2智能电网的提出与意义智能电网作为新一代电力系统,以现代信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为基础,实现电力系统的高度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智能电网的提出旨在解决电力行业面临的挑战,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降低停电概率和停电时间;(2)优化电力系统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3)促进新能源并网,实现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推动能源结构优化;(4)提升电力市场竞争力,促进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1.3项目目标与范围本项目旨在为电力行业提供一套智能电网建设与管理服务方案,具体目标如下:(1)分析电力行业现状,明确智能电网建设的现实需求;(2)研究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为电力企业提供技术支持;(3)设计智能电网建设与管理方案,包括电网规划、设备选型、信息通信架构、运行控制策略等;(4)制定智能电网项目实施计划,保证项目的高效推进和顺利实施。项目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电网设备智能化升级;(2)信息通信系统建设;(3)电网运行控制与优化;(4)新能源并网与消纳;(5)电力市场运营支持。第2章智能电网技术体系2.1智能电网技术概述智能电网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技术体系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及电力系统技术等多个领域。智能电网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安全、绿色、可靠运行,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智能电网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的技术,以及信息通信技术、控制与保护技术、需求侧管理技术等。2.2关键技术分析2.2.1电力系统信息化技术电力系统信息化技术是智能电网的基础,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存储等方面。关键技术包括:远程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信息处理与分析技术等。2.2.2分布式能源与微电网技术分布式能源与微电网技术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用电设备等集成于一个小型电力系统中,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包括:分布式电源接入技术、微电网控制技术、能量优化管理技术等。2.2.3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高效、精确控制。关键技术包括:FACTS装置技术、变频调速技术、电力电子变压器技术等。2.2.4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技术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技术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关键技术包括:广域测量系统(WAMS)技术、故障诊断与隔离技术、自适应保护技术等。2.2.5需求侧管理技术需求侧管理技术通过对用户侧的电力需求进行监测、分析和优化,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关键技术包括:需求响应技术、负荷预测技术、能效管理技术等。2.3技术发展趋势(1)信息技术与电力系统的深度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智能电网将实现更加高效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水平。(2)分布式能源和微电网的广泛应用:分布式能源和微电网技术将促进能源结构优化,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绿色性。(3)电力电子技术的创新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将在电力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电力系统的高效、精确控制提供支持。(4)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技术的智能化:智能化保护与控制技术将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降低故障风险。(5)需求侧管理的智能化与精细化:需求侧管理技术将更加注重用户需求,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6)跨行业融合与创新:智能电网技术将与其他行业(如交通、建筑等)实现跨界融合,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第3章智能电网规划与设计3.1智能电网规划原则与方法3.1.1规划原则智能电网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性原则: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2)先进性原则: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3)经济性原则: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投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4)适应性原则:适应电力市场发展需求,满足新能源接入和电动汽车等新型负荷需求;(5)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环境保护,实现绿色低碳发展。3.1.2规划方法智能电网规划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需求分析:分析电网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确定智能电网建设需求;(2)目标设定:根据需求分析,设定智能电网建设目标;(3)方案设计:结合规划原则,设计智能电网技术路线、网架结构、设备选型等;(4)评估与优化: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保证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5)实施计划:制定智能电网建设实施计划,明确建设阶段、投资估算和进度安排。3.2网架结构设计3.2.1设计原则网架结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可靠性原则:保证供电可靠,降低故障风险;(2)灵活性原则:提高电网运行灵活性,适应各类运行方式;(3)扩展性原则:预留电网发展空间,适应未来负荷增长和新能源接入;(4)经济性原则:优化网架结构,降低投资成本。3.2.2设计内容网架结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输电线路设计:根据负荷预测和电源规划,设计输电线路走向、截面和电压等级;(2)变电设施设计:配置合理的变电设施,满足电网运行需求;(3)配电网络设计:优化配电网络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4)通信网络设计:构建高速、可靠的通信网络,满足智能电网信息传输需求。3.3设备选型与配置3.3.1设备选型原则设备选型应遵循以下原则:(1)可靠性原则:选择功能稳定、故障率低的设备;(2)先进性原则:优先选用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的设备;(3)兼容性原则:保证设备之间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4)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较低的设备。3.3.2设备配置设备配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发电设备:根据电源类型和负荷需求,配置相应的发电设备;(2)输变电设备:根据电网规划,配置输电线路、变压器、开关设备等;(3)配电设备:选择合适的配电设备,提高供电可靠性;(4)控制保护设备:配置完善的控制保护设备,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5)通信设备:构建高速、可靠的通信网络,满足智能电网信息传输需求。第4章电网设备智能化4.1设备智能化技术概述电网设备智能化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环节,其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等。通过对电网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故障预测与分析,为电网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技术支持。4.1.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电网设备智能化的基础,主要包括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温度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可实时监测电网设备的运行参数,为后续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提供原始数据。4.1.2通信技术通信技术在电网设备智能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有线通信主要包括光纤通信、同轴电缆通信等;无线通信主要包括WiFi、ZigBee、LoRa等。通信技术为电网设备间的信息传输提供通道,保证数据实时、准确地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4.1.3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是电网设备智能化的核心,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挖掘、故障诊断等。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对电网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故障预测与分析,为电网运行维护提供决策依据。4.2智能设备功能与功能要求智能设备在功能与功能方面需满足以下要求:4.2.1实时监测功能智能设备应具备实时监测电网设备运行参数的能力,包括电流、电压、功率、温度等,以便及时发觉设备异常。4.2.2数据传输功能智能设备应支持有线和无线通信方式,保证数据实时、准确地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4.2.3故障预测与分析功能智能设备应具备故障预测与分析能力,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分析,提前发觉潜在故障,为电网运行维护提供依据。4.2.4自适应调节功能智能设备应根据电网运行需求,自动调整设备运行参数,提高电网运行效率。4.2.5安全功能智能设备应具备较强的安全功能,防止因设备故障或外部攻击导致电网。4.3设备智能化实施策略为推进电网设备智能化建设,以下实施策略:4.3.1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电网设备智能化建设,保证设备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4.3.2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加大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高智能设备功能。4.3.3优化电网设备布局根据电网运行需求,合理布局智能设备,提高电网设备智能化水平。4.3.4强化人才培养与培训加强人才培养与培训,提高电力行业从业人员对智能设备的操作、维护和管理能力。4.3.5加强设备质量监管加强对智能设备的质量监管,保证设备质量可靠,降低电网运行风险。4.3.6推进试点示范工程积极开展智能电网试点示范工程,总结经验,逐步推广至全国范围。第5章通信与信息网络建设5.1通信与信息网络概述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通信与信息网络作为智能电网的基础设施,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本章主要围绕智能电网通信与信息网络的建设展开论述,介绍通信与信息网络的基本概念、技术特点以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5.2网络架构设计5.2.1网络架构设计原则智能电网通信与信息网络架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可靠性:保证网络在各类环境下稳定运行,降低故障率;(2)安全性:保障信息安全,防止外部攻击和内部泄露;(3)扩展性:预留足够的网络资源,便于后期升级和扩展;(4)兼容性:兼容现有技术和设备,降低升级成本;(5)经济性: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5.2.2网络架构设计内容网络架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核心层:负责数据的高速转发,采用高可靠性的设备和技术;(2)汇聚层:实现不同区域网络的互联,具备较强的扩展性和兼容性;(3)接入层:接入各类终端设备,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4)传输层:采用光纤、无线等传输技术,实现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5)安全防护: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等设备,保障网络安全。5.3网络设备选型与部署5.3.1核心层设备选型核心层设备应具备高功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等特点。可选用高功能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以满足智能电网大数据传输的需求。5.3.2汇聚层设备选型汇聚层设备应具备较强的扩展性和兼容性,可选用中高端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5.3.3接入层设备选型接入层设备应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可选用光纤接入设备、无线接入设备等。5.3.4传输层设备选型传输层设备应根据传输距离、带宽需求等因素进行选型,可选用光纤、无线等传输设备。5.3.5安全防护设备选型安全防护设备应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安全审计等,以保证网络安全。5.3.6设备部署根据网络架构设计,将选型的设备进行合理部署,保证网络稳定运行。同时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升级,以满足智能电网发展需求。本章主要介绍了智能电网通信与信息网络的建设,包括网络架构设计、网络设备选型与部署等内容,为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基础保障。第6章智能调度与控制6.1智能调度系统概述智能调度系统是智能电网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负责电力系统的运行监控、安全分析、优化调度及处理等功能。通过集成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人工智能算法,实现调度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经济性和可靠性。智能调度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状态评估、预测分析、优化调度、处理等功能模块。6.2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6.2.1系统架构调度自动化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数据处理层和应用层。数据采集层负责实时采集电网运行数据;数据传输层通过网络实现数据的高速、可靠传输;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为应用层提供支持;应用层实现具体的调度功能。6.2.2关键技术(1)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采用高精度、高速度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实现电网运行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2)通信技术:采用光纤、无线、卫星等多种通信手段,构建高速、可靠的调度自动化通信网络。(3)人工智能算法:应用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粒子群优化等人工智能算法,实现调度优化、故障诊断等功能。6.3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6.3.1安全稳定控制策略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策略主要包括预防控制、紧急控制和非线性控制等。预防控制通过调整发电、输电、变电等设备的运行参数,预防系统发生故障;紧急控制针对已发生的故障,采取快速、有效的措施,防止故障扩大;非线性控制则针对电力系统的非线性特点,设计相应的控制器,提高系统稳定性。6.3.2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建设(1)预防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发电计划优化、电压无功优化、切机切负荷等功能。(2)紧急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故障检测、故障隔离、系统恢复等功能。(3)非线性控制系统:采用先进控制算法,如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等,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通过以上安全稳定控制策略和系统建设,可显著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保障智能电网的可靠运行。第7章用户侧智能电网建设7.1用户侧智能电网需求分析用户侧智能电网的建设旨在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提高用户用能效率,促进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以及实现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节将对用户侧智能电网的需求进行分析。7.1.1用电负荷特性分析分析用户侧的用电负荷特性,包括负荷曲线、负荷峰值、负荷谷值等,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依据。7.1.2用户侧新能源接入需求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将分布式能源接入智能电网。本节将分析用户侧新能源接入的需求,包括接入方式、接入容量、接入时机等。7.1.3用户侧储能需求储能系统在用户侧智能电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节将分析用户侧储能需求,包括储能类型、容量、应用场景等。7.1.4用户侧需求响应用户侧需求响应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将分析用户侧需求响应的潜力、策略和实施方法。7.2分布式能源与微网技术分布式能源与微网技术是用户侧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技术。本节将介绍分布式能源与微网技术及其在用户侧智能电网中的应用。7.2.1分布式能源介绍分布式能源的类型、特点、接入方式等,分析分布式能源在用户侧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前景。7.2.2微网技术阐述微网的概念、分类、关键技术等,探讨微网在用户侧智能电网中的作用和价值。7.2.3分布式能源与微网协同优化分析分布式能源与微网的协同优化方法,提高用户侧智能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7.3用户侧能源管理与优化用户侧能源管理与优化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任务。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7.3.1用户侧能源监测与预测介绍用户侧能源监测与预测的方法,为能源管理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7.3.2用户侧能源消费优化分析用户侧能源消费优化策略,包括需求侧管理、负荷调度、能源替代等。7.3.3用户侧能源交易与市场化探讨用户侧能源交易与市场化的模式、机制和政策措施,促进用户侧智能电网的可持续发展。7.3.4用户侧能源服务平台构建用户侧能源服务平台,提供能源管理、优化、交易等服务,提升用户用能体验。第8章智能电网运维与管理8.1运维与管理策略智能电网的运维与管理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本章将从运维与管理策略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智能电网的运行水平。8.1.1运维策略(1)制定完善的运维规程和操作流程,保证运维工作的有序进行;(2)建立运维人员培训体系,提高运维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3)采用先进的运维工具和技术,提高运维效率;(4)实施运维质量评估和绩效考核,保证运维质量。8.1.2管理策略(1)建立健全智能电网管理制度,保证各项制度落实到位;(2)实施风险管理,对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改;(3)加强设备管理,保证设备功能稳定;(4)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8.2智能巡检与故障诊断智能巡检与故障诊断是智能电网运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巡检与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及效率。8.2.1智能巡检(1)利用无人机、等智能设备进行巡检,提高巡检效率;(2)采用红外热成像、声学检测等技术,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测;(3)结合大数据分析,对巡检数据进行处理和挖掘,为运维决策提供依据。8.2.2故障诊断(1)采用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故障智能诊断;(2)建立故障案例库,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3)实现故障预警,提前发觉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8.3运维信息化与数据挖掘运维信息化与数据挖掘是智能电网运维与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数据的高效利用。8.3.1运维信息化(1)构建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运维数据的高效整合;(2)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控;(3)运用移动应用、云计算等手段,提高运维工作的便捷性。8.3.2数据挖掘(1)对海量运维数据进行存储、清洗、整合,构建统一的数据仓库;(2)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发觉运维数据中的潜在规律和关联关系;(3)基于数据挖掘结果,优化运维策略,提高智能电网的运行水平。第9章安全与隐私保护9.1智能电网安全风险分析9.1.1网络安全风险分析智能电网中所涉及的通信网络可能遭受的攻击手段,如DDoS攻击、网络嗅探、数据篡改等。探讨智能电网设备、系统、平台等存在的安全漏洞及其潜在影响。9.1.2系统安全风险针对智能电网中的各类系统,如SCADA、配电自动化系统等,分析其可能面临的安全威胁。研究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可能导致的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9.1.3数据安全风险识别智能电网中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分析等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数据泄露、损坏、篡改等风险事件对智能电网运行的影响。9.2安全防护策略与措施9.2.1网络安全防护设计并实施针对智能电网通信网络的防火墙、入侵检测、安全审计等安全措施。建立网络安全监测预警机制,提高智能电网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能力。9.2.2系统安全防护对智能电网关键系统进行安全加固,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强化系统间的安全认证和权限管理,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操作。9.2.3数据安全防护采用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技术,保障数据在传输、存储、分析等环节的安全。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保证数据在遭遇安全事件时能够快速恢复。9.3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9.3.1用户隐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盐城工学院《大学物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延安大学《标志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项目管理工具在工作计划中的应用
- 烟台大学《计算机软件课程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许昌学院《数据库原理与技术》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许昌学院《二维艺术设计基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维修保养委托合同三篇
- 积极参与公司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计划
- 酒店餐饮承揽合同三篇
- 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外来食料作物传播史》精美课件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学期 期末模拟测试卷(湘教版)
- 【苏州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模式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5500字(论文)】
- 2024智能变电站新一代集控站设备监控系统技术规范部分
- 职业素质养成(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5 古人谈读书》课件
- 2023年广西北部湾银行招聘考试真题
- DL∕ T 975-2005 带电作业用防机械刺穿手套
- 特殊类型糖尿病新版
- 财政投资评审咨询服务预算和结算评审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
- 理工英语3-01-国开机考参考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