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荷塘月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荷塘月色
学习目标
1.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理解作家的语言艺术。
2.借鉴作家的语言技巧,丰富自身的言语表达。
教学重难点
1.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理解作家的语言艺术。
2.借鉴作家的语言技巧,丰富自身的言语表达。
教学思路
学习任务一:读出语言背后的情感与意蕴
学习任务二:读出文段背后的构思与匠心
学习任务三:读出表达背后的共性与个性
从描摹景物到传递感情
——《荷塘月色》阅读教学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好,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聚焦《荷塘月色》中的景物描写,欣赏文章的语言之美。已故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对朱自清先生的这篇《荷塘月色》多有批评,认为这篇文章语言生硬,明喻过多,并不算好,可谓是“浪得盛名"。余先生也是著名作家,他说的到底对不对呢?
今天我们就聚焦景物描写,从语言切入,来一探究竟。学习结束后,请大家根据课堂上的学习收获,写一篇文学短评,回应余光中先生对此文的批评。
这节课我们主要有两个学习目标:
1.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理解作家的语言艺术。
2.借鉴作家的语言技巧,丰富自身的言语表达。
为了能更好地实现目标,需要同学们完成几个比较有挑战性的任务。
有没有信心?
学习任务一:读出语言背后的情感与意蕴
我们先从挑战性小的任务开始。
这篇文章描写《荷塘月色》部分的语言,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中选择你最喜欢的写景的句子,先和同桌交流,然后再和大家分享。分享的时候,最好说明你喜欢的理由。
生:老师,我最喜欢的写景的句子是,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因为这个句子用了听觉来写嗅觉,打通了不同的感官。
师:真有眼光。你喜欢的是这篇文章中非常著名的一个句子,你认为这个句子用了听觉来写嗅觉,打通了不同的感官。如果老师把它改成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歌声似的,可以吗?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这么改了就不好了?他也是用听觉来写嗅觉的。我们一比较就会发现:这个句子之所以精彩,不仅仅是因为朱自清用了听觉来写嗅觉,通感,除了要找到不同感觉的相似之处外,还要看能不能恰如其分地表现对象的特点。朱自清笔下的荷香,是一缕缕的清香,若有若无,那么这样的歌声,就只能是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生:老师,我最喜欢的写景的句子是,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盹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儿。这是一个比喻句,用了很多喻体来写荷花,用喻丰富,写出了荷花的美。
师:你也很有眼光,一下就抓住了文章语言修辞的重点。比喻,确实是这篇文章在修辞上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但余光中先生对朱自清先生的比喻,就不太喜欢。他觉得这些比喻都是明喻,不够含蓄委婉,艺术性不高。
接下来,我们顺着刚刚两位同学的思路,先聚焦这个比喻句,尽可能地从多个角度入手,把它读得更丰富些,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个短句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比喻句写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写得很好。
师:好,好在哪里?
生: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写出了荷叶轻柔的特点。
师:还能读得再丰富一些吗?有一定难度了,老师教大家一个方法,品读语言时,我们可以通过改写原句,将改写的句子与原句进行比较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语言的妙处。
例如,我们可以把这句话改成
叶子出水很高,像舞女的裙。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
“亭亭”,突出舞女身材的高挑,叶子出水很高,叶子和水面之间起支撑作用的是荷花的茎,纤细又挺直,所以,“亭亭"这个修饰词很重要,对应着前面的句子,写出了荷叶的茎的修长与挺立。此外,舞女是在起舞,她的裙是飘动的,所以用这个喻体,说明此时的荷叶,也是动态的。荷叶为什么会动?
因为时不时有微风吹过,当亭亭的、美丽的舞女,在皎洁的月光下转着圈翩翩起舞的时候,朱自清则在投入的观赏中。所以从这个比喻中,我们能读出来的东西简直太丰富了。不仅能读出荷叶的茎的修长挺立之姿,也能读出微风过处荷叶的动态之美,还能读出荷叶质地的轻柔,更能读出朱自清先生观赏时的投入与喜爱。
刚才我们是一起读的,下面同学们可以运用我们刚才的方法,争取把这些比喻读的更丰富些。
生:老师,从“一粒粒的明珠”中,我读出了荷花的耀眼,也间接地读出了月光的明亮,还读出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与珍视。因为父母疼爱自己的女儿时,都喜欢把女儿称作掌上明珠。作者特意选择“一粒粒"这个数量词,而不是用“一堆堆”,是因为荷花稀少,所以作者才特别珍视。
师:你的心思真细腻,读得真丰富。你从这个比喻中,不仅读出了荷花有限的数量,还读出了荷花和月光的互动,更重要的是读出了作者对荷花的珍视与喜爱。
生:老师,从碧天里的星星中,我读出了“碧"就是绿的意思。天,蓝色的,有时是灰色的,但没有绿色的。朱自清笔下的星星就是荷花的喻体,那么“碧天”就应该是荷塘的喻体。之所以说“碧天”,是因为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甜甜的叶子,所以这个比喻,表面上看只有“星星”一个喻体,实际上“碧天"也是喻体,碧天里的星星本就不多,荷花也不多,所以作者的目光自然都聚焦到荷花上了,写出了作者当时专注而投入的状态。
师:说得真好,你真是慧眼如炬。这个比喻确实不一般,不仅有双重喻体,而且写出了作者观花时的投入与专注,还能折射出他获得暂时宁静的心态来。
生:从“刚出浴的美人”中,我读出了把荷花比喻成美人,表现的是荷花的美。因为刚出浴的美人身上有淋浴后的水,表面上看荷花身上没有,但只要联系下一段里“月光像流水一般"这一句,就好理解了。月光竟然像流水一样静静地泻在叶子和花上,那朱自清先生把荷花比喻成“刚出浴的美人”就很自然了。
师:你的解读很深刻,能够联系上下文,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来,朱自清先生的比喻用得非常高明,表面上是一个喻体,实际上是两个喻体,只不过一个是明写,一个是暗写,不得不说其中的意蕴,是非常丰富的。刚才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好,下去之后还可以按照刚刚的思路,继续进行赏析。
学习任务二:读出文段背后的构思与匠心
下面我们提升一下难度,看看能不能超越句子本身,看出文段背后作者的构思与匠心。我们先聚焦月下荷塘部分,也就是文章第四段,看看什么叫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荷塘里的荷花和荷叶,哪个多呢?
生:荷叶多,荷花少。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因为作者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荷花只是零星的点缀。
师:很好,这两个句子是从内容的层面,直接告诉我们荷花与荷叶的数量关系。那作者有没有从形式上,也告诉我们这个特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文段中的荷叶与荷花出现的次数哪个更多?
生:荷叶多,荷花少。
再来辨一辨:文段开始,中间及结尾部分的内容重心落在何处?
生:开始和结尾部分都落到了荷叶上,中间部分落在了零星的荷花上。
师:想一想,将第四自然段想象成一片荷塘,我们就会发现段落前后两部分内容都是荷叶,只有中间几句是荷花。段落的形式设计,也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荷叶弥望、荷花零星点缀的特点,文本的内容和文本的形式实现了高度统一,这就是语言艺术的标志性特点。
这一段是月下的荷塘,下一段是塘上月色,能否借鉴我们分析月下荷塘文段的方法,分析一下塘上月色部分?朱自清先生在这一段中,对于塘上的月色整体上是怎样评价的?
生:和谐。
师:这一段整体上写的都是荷塘中的月色,你觉得他笔下的景物和谐吗?
“和谐"这个词常用的意思有两个:一是人际关系和睦协调,二是搭配、配合得很协调。朱自清先生用“和谐”来概括光与影的特点。这一段整体上写的都是荷塘上的月色,你觉得他笔下的景物和谐了吗?下面老师把这段文字稍作处理,同学们来填空。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图片师:填得真好。从填空就可以看出,你对文章的内容已经非常熟悉了,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横线上填的内容,在搭配上有什么特点。
生:静静地泻,是静与动的关系;满月与淡淡的云,是明朗与朦胧的关系;鬼影与倩影,是丑与美的关系。
大家很敏锐发现,横线前后填的内容,性质上是相反的。
把月光比作流水,流水是动态的,所以用静来平衡。满月是明朗的,就用朦胧来平衡。鬼影是阴森的,就用倩影来平衡。动与静、明朗与朦胧,鬼影与倩影,从性质上看是矛盾的。但是作者这么一搭配,将原本性质相反的内容放在了一起,恰好起到了中和的作用,反而表现出和谐的特点来。
朱自清先生出门的时候,内心很矛盾,颇不宁静。看月色的这会儿,内心有没有获得宁静呢?
景物是心境的折射,光与影的和谐反映了他内心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荷塘是朱自清消解内心矛盾的一方心灵净土。
通过对朱自清先生的这两段景物描写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语言艺术大师朱自清笔下的修辞背后,渗透的其实是他内心的情感,语言在形式和内容高度协调的背后,折射出来的也是他的心境。
也就是说,大作家的写景文字,乍一看仿佛是在描摹景物,但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他们其实是在借着描摹景物,来传递自己的个性与情感。
是不是只有朱自清先生是这样的呢?我们不妨选取《故都的秋》和《我与地坛》中的景物描写片段,做进一步的分析,看看他们在表达上有哪些共性与个性。
学习任务三:读出表达背后的共性与个性
有着“衰弱的残声"的秋蝉,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悲凉、凄凉、感伤。
师:能否聚焦文段中的一些关键词,说说郁达夫是怎样看待和定位秋蝉残声和秋蝉的?
生:北国的特产,“特产”,就是某个地方特有的产物。秋蝉残声,本身是凄凉的,但他把秋蝉残声说成是“特产"。
师:郁达夫把秋蝉残声看成“特产”,那他把秋蝉看成是什么?
生:家虫。
师:我们阅读这段话的时候,要注意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字,“家"字。秋蝉,是“家家户户家养的家虫”,一个会把秋蝉当成“家虫"的人,他说起秋蝉的时候,感情应该是怎样的?
生:亲切。
师:一般人在提到秋蝉衰弱的残声的时候,都会感到凄凉悲伤,但郁达夫不仅没有悲凉之感,反而觉得亲切,能从这具有悲凉色彩的北国的特产中,寻觅出一种美感来,这说明郁达夫的审美是非常独特的。
从这段文字中,你读出了史铁生此时是怎样的情感?
生:痛苦、失落。
师:如果我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句话去掉,
从剩下的景物描写中,你还能读出史铁生的失落与痛苦来吗?
读一读,当我们读到这些句子的时候,哪些词总是能吸引你的注意力?
生:剥蚀、淡褪、坍圮和散落。
师:为什么会关注这些词呢?
生:因为这些词都与衰落、残破等有关。
师:这段话能否修改成下面的样子?
史铁生为什么要把这些词放到前面来?
生:强调。强调地坛的破落、荒芜与衰败。
师:为什么他要强调地坛的这一面呢?
生:因为他残废了。
师:一个身体刚刚残缺的人,当他看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更容易看到的是这个世界灰暗的一面。一个残废了的人,一个生命有残缺的人,他在遭遇不幸的最初的时候,能看到的就只有荒芜和衰败。因为景物的荒芜衰败和他的生命情感是相照应的。所以他在描写地坛的时候,才把这几个词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人教版)同步课件 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
-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三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
- 江苏省常州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段考数学试卷(11月份)(含答案)
- 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龙凤镇民族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12月测试题无答案
- 高一 粤教版 物理 上册 第二单元《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课件
- 《啊-船长-我的船长》课件
- 2025年中考英语一轮教材复习 九年级(上) Unit 4-1
- 旅游英语(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西游记读书交流会课件
- 《仓库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新版)卫星天线理论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大学考试命题计划表(范例及说明)
- 三年级上册美术课件-3.色彩的变化|赣美版 (共19张PPT)
- 班主任技能大赛-13张课件
- 100道题单名数复名数单位转换
- 区块链导论课件(全)全书教学教程完整版电子教案最全幻灯片
- 公司单位档案盒各类标签可修改打印
- 2022年《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说课稿
- 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学士学位论文
- 步-科eview触摸屏et070安装说明.bak
- 雅思考试介绍-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