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S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方法(DSR法)》_第1页
《SBS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方法(DSR法)》_第2页
《SBS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方法(DSR法)》_第3页
《SBS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方法(DSR法)》_第4页
《SBS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方法(DSR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号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团体标准

T/CHTSXXXXX-XXXX

代替的团体标准编号

SBS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方法

(DSR法)

TestmethodforstoragestabilityofSBSmodifiedasphalt(DSRmethod)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国公路学会发布

1总则

1.0.1为快速测定SBS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提高检测效率,稳定产品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测定SBS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

1.0.3采用DSR法测定SBS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

合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黏弹性系数Viscoelasticcoefficient

用于表征SBS改性沥青弹性和黏性性质的参数,采用基于复数模量G*和相位角δ为参

数的函数表示。

2.1.2稳定因子Stabilityfactor

用于表征SBS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的指标参数。

2.2符号

——黏弹性系数;

Vc

——稳定因子。

Sf

3

3目的与适用范围

3.0.1本标准规定了用动态剪切流变仪测定SBS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的方法。

3.0.2本标准适用于测定SBS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

4

4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4.1动态剪切流变仪:试验系统包括25mm平行金属板、恒温室、加载系统、控温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等组成。其基本原理如图4.1所示。

图4.1动态剪切流变仪基本原理

4.2试验系统技术要求与参数

4.2.1平行金属板:直径为25mm±0.05mm,表面光滑,材质为不锈钢金属板。

4.2.2恒温室:用于控制试件的温度。通过加热或冷却以维持试件处于恒温环境,用于

加热或冷却试件的介质应为不影响SBS改性沥青性质的液体或气体,控温精度为±0.1℃。

4.2.3加载系统:可以向试件施加频率为10rad/s±0.1rad/s的正弦振荡荷载。加载方式为

应变控制模式,应变的控制精度为0.1%。

4.2.4控温系统:在60℃~90℃温度范围内,可将试件温度控制在试验温度±0.1℃内。

4.2.5数据采集系统:可以采集、记录温度、频率、应变、偏转角、扭矩等。

4.2.6鼓风干燥箱:加热温度应不低于180℃,控温精度为±1.0℃。

4.2.7硅胶试模:用于制备SBS改性沥青试件的硅胶试模,其尺寸大小为图4.2.7所示;

其它方式制备的相同尺寸试件也可用于本试验。

图4.2.7硅胶试模

5

4.2.8清洁溶剂:矿物油或植物油溶剂、甲苯、三氯乙烯、酒精、异丙醇或其他类似溶

剂,用于清洁平行金属板。

4.2.9试件修整器:刮刀或刀片,用于修整试件。

6

5方法与步骤

5.1准备工作

5.1.1检查平行金属板确保表面光滑,用清洁溶剂擦拭干净备用。

5.1.2确保动态剪切流变仪运转正常,校验和标定在有效期内。对仪器惯量、空气轴承

摩擦力、空气轴承旋转映射、测量夹具惯量及温度进行自我校准。

5.1.3按照GB/T11147的方法准备试样,采用鼓风干燥箱将SBS改性沥青加热并恒温至

160℃~165℃,加热过程中样品应加盖,以防SBS改性沥青老化,可适当间断性地轻轻搅拌,

以保证样品均匀且无气泡,对于软化点较高,难以熔融的样品,可适当将烘箱温度调高

10℃~15℃,但烘箱的最高温度不宜超过180℃。

5.1.4一次性制备3~4个标准试件,水平置于室温环境备用。制样过程不宜超过1.5小

时,且不得二次加热样品。

5.2试验步骤

5.2.1启动动态剪切流变仪及应用软件,在应变控制模式下,选用25mm平行金属板,

输入样品名称、检测人员等试验信息,设置应变为12%,角频率为10rad/s,试验温度分别

为64℃、67℃、70℃、73℃、76℃、79℃、82℃、85℃,预热动态剪切流变仪至初始试验

温度(64℃),并调整平行金属板间隙为零。

5.2.2将待测试件放置于25mm平行金属板中央,调整两平行金属板间隙至1050µm。用

加热的试件修整器刮去平行金属板边缘多余的试样。

5.2.3调整两平行金属板的间隙为1000µm,点击开始按钮,开始试验。

5.2.4在自动试验过程中,仪器首先进入初始试验温度(64℃)的恒温过程,恒温时间

为10min。当试验温度稳定后,设备将自动在频率为10rad/s,应变为12%条件下进行试验,

并记录检测结果。

5.2.5当完成初始试验温度检测后,动态剪切流变仪将重复上述步骤5.2.4,进行第二个

试验温度(67℃)测试,并记录检测结果。如此重复,直至完成所有设定温度的检测。

7

6数据处理

6.1黏弹性系数计算:SBS改性沥青的黏弹性系数按式(6.1)计算。

δ………………….…………...式(6.1)

cos

∗3

c4

式中:——V黏弹性系数,=GsinδKpa。

Vc

——复数模量,Kpa。

G

δ——相位角,弧度。

其中:黏弹性系数的数值保留三位小数;复数模量G*的数值保留三位小数;相位角δ

的数值保留一位小数。Vc

6.2稳定因子计算:将黏弹性系数取对数,以试验温度为横坐标,对数黏弹性系数lg()

为纵坐标,绘制lg()~T曲线,通过线性回归��,确定斜率Klg(),按公式(6.2)计算SB��S

改性沥青的稳定因子��。��

�||……式(6.2)

1

f

式中:——稳定因子,无量纲值。S=Klg(Vc)

Sf

——lg()~T曲线的斜率。

lg(Vc)c

KV2

其中稳定因子的数值保留两位小数;斜率Klg()的数值保留四位小数,R应大于或等

于0.9950。如果R2小于Sf0.9950,应从高到底逐级去掉最高的试验温度点,直到VcR2大于或等于

0.9950为止,且从低到高应至少包括四个试验温度点,否则重复试验。

8

7报告

7.0.1同一试样至少平行两次试验,两次测定结果的差值不超过重复性试验允许误差1.0

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7.0.2对数黏弹性系数与试验温度拟合直线的相关系数R2,保留四位小数。

7.0.3最高试验温度。能保证相关系数R2不小于0.9950的最高试验温度。如果试验温度达

到85℃,其相关系数R2仍然不小于0.9950时,则最高试验温度记录为85℃。如果为保证

相关系数R2不小于0.9950而舍弃了部分试验温度点,则保留的试验温度点中的最高试验温

度为本试验的最高试验温度,数值保留整数。

7.0.4报告还应包含待测样品的名称、规格、来源、仪器型号及检测人员和检测时期。

9

附录A

A.1试验准备

A.1.1仪器准备。确保平行金属板表面光滑,用清洁溶剂擦拭干净备用,确保动态剪切

流变仪运转正常,校验和标定在有效期内,对仪器惯量、空气轴承摩擦力、空气轴承旋转映

射、测量夹具惯量及温度进行自我校准。

A.1.2试件制备。按照GB/T11147的方法准备原样SBS改性沥青,采用鼓风干燥箱将

SBS改性沥青加热并恒温至160℃~165℃,加热过程中样品应加盖,以防SBS改性沥青老

化,可适当间断性地轻轻搅拌,以保证样品均匀且无气泡,对于软化点较高,难以熔融的样

品,可适当将烘箱温度调高10℃~15℃,但烘箱的最高温度不宜超过180℃。一次性制备3~

4个标准试件,水平置于室温环境备用。制样过程不宜超过1.5小时,且不得二次加热样品。

10

A.2数据采集

A.2.1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选用25mm金属平行板夹具,在应变为12%,角

频率为10rad/s,试验温度分别为64℃、67℃、70℃、73℃、76℃、79℃、82℃、85℃条件

下,进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获取各试验温度下的复数模量G*和相位角δ,根据所测得的复

数模量G*和相位角δ,通过式(A.2.1)求取各试验温度下的黏弹性系数和对数黏弹性系

数lg(),见附表A.2.1。Vc

Vc

δ………………….…………...式(A.2.1)

cos

∗3

c4

V=Gsinδ附表A.2.1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结果

样品名称温度6467707376798285

G*4.6903.6702.9502.3701.9301.5701.2801.050

δ57.15757.257.457.758.258.859.6

A-5.0-5

8.9217.0145.5854.4453.5702.8382.2531.784

lg(c)0.9500.8460.7470.6480.5530.4530.3530.251

V

G*c5.6504.2503.2302.4301.8801.4901.1700.943

V

δ64.26565.766.366.666.465.864.6

ZR-1-6

8.0065.8544.3433.2032.4541.9571.5681.317

lg(c)0.9030.7670.6380.5060.3900.2920.1950.120

V

Vc

11

A.3数据处理

A.3.1以试验温度为横坐标,对数黏弹性系数lg(Vc)为纵坐标,绘制lg(Vc)~T曲线,通

过线性回归,获得回归直线的斜率Klg(Vc),见附图A.3.1。其中,对于A-5.0-5号样品,八个

试验温度点的回归系数R2达到0.9999,其最高试验温度为85℃。对于ZR-1-6号样品,其

八个试验温度点的回归系数R2只能达到0.9916,舍去试验温度点85℃后,其余七个试验温

度点的回归系数R2为0.9952,满足试验要求,故ZR-1-6号样品的最高试验温度为82℃。

附图A.3.1对数黏弹性系数与试验温度的回归曲线

12

A.4试验结果

A.4.1根据上述回归直线的斜率Klg(Vc),求出斜率Klg(Vc)的倒数,并取其绝对值作为稳定

因子,试验结果同时记录回归系数R2和可取最高试验温度,见附表A.4.1。

Sf

附表A.4.1试验结果

样品编号:A-5.0-5仪器型号:******检测人员:AAA

样品名称:******样品规格:I-C类检测单位:BBB

样品来源:******SBS含量,%:5.0检测日期:******

实验结果

2

稳定因子Sf30.21回归系数R0.9999

斜率K-0.0331可取最高试验温度,℃85

13

A.5指标确定

A.5.1采用本方法评价SBS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因基质沥青牌号、SBS改性剂种类、

SBS改性剂用量、以及制备DSR试件时对样品的加热温度和化样时间等对稳定因子指标

影响显著,因此对于不同性能等级的SBS改性沥青,离析值为2.5℃所对应的稳定因子Sf值

各有差异(即不同性能等级的SBS改性沥青,在离析值趋于2.5℃时,其临界稳定因子Sf值

是各不相同的)。故对于不同性能等级的SBS改性沥青,其产品标准应该对应于不同的稳Sf

定因子指标。由此,稳定因子指标合格与否可根据下列两种情况判定。

SfSf

1依据产品标准判定。根据SBS改性沥青的不同性能等级,确定与之对应的稳定因子

性能等级。��

2依据离析值间接判定。在SBS改性沥青配方研究过程中,需要收集大量的离析值与稳

定因子值的试验数据,确定两者间的对应关系。在产品配方既定的工业生产、产品验收过

程中,可以根据前期大量的积累数据或配方研究方提供经验参考指标��。根据离析值与稳定因

子间的对应关系,推荐将SBS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能分为三个等级,见附表A.5.1。

��

附表A.5.1储存稳定性评价等级

稳定因子离析值,℃评价等级稳定性

改性沥青热储存、热运输稳定性优良,高分子

SfSBSSB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