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多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礼赞牛所代表的精神品质,并赋予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以新的时代内涵。古往今来,中国人民爱牛、敬牛、颂牛,或咏之、或绘之、或塑之。在唐朝诗人柳宗元看来,牛是“日耕百亩”的勤劳符号;在宋代名将李纲眼中,牛代表的是“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的牺牲精神;在现代诗人臧克家笔下,牛具有的是“深耕细作走东西”的开拓品格。体悟牛的品格、弘扬牛的精神、激发牛的干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国人民精气神的具体体现。“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曾以这样饱含真情的诗句歌颂牛。千百年来,牛都是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象征,这也是人们爱牛、敬牛、颂牛的一个原因。画家李可染便曾将自己的画室堂号定为“师牛堂”,他这样解释自己为何喜欢画牛:“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不辞劳苦、不计得失,脚踏实地、默默奉献,这是牛身上的品格,也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精神。“天开于子,地辟于丑”,古人历来将牛视为开天辟地的力量之一。人们之所以赞颂牛,也在于牛所拥有的这种勇于开拓的劲头。而这种劲头,恰恰是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奋进、在披荆斩棘中前行的力量所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教授在年逾花甲时,仍干劲十足,经常工作到深夜。有人问他多大岁数了,他回答“属牛的。”以牛自况,不仅仅在于他生肖属牛,更在于他性格属牛——像其父亲钱玄同所寄望的,始终发扬属牛的那股子“牛劲”。也正是这么一股子“牛劲”,让他成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为我国研制原子弹和氢弹作出了突出贡献。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社会怎样发展,这股子“牛劲”永不过时。古语有言:“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牛之所以成为人们讴歌的对象,还在于它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给自己起过一个“耕砚牛”的绰号,勉励自己要像牛一样勤奋耕耘。他还经常对人说,“不教一日闲过”,甚至还给自己立下每天必须画五幅画的规矩。正是因为像牛一样勤奋,他才最终收获“画虾数十年始得其神”的真功夫。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是在“不教一日闲过”中耕耘出来的;每个梦想的实现,都是在“一个汗珠子摔八瓣”中拼搏出来的。“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牛年将至,很多人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写下这样的寄语:“2020,‘鼠’实不易;2021,‘牛’转乾坤。”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拼搏奋斗正当其时,牛年就要有一股子“牛劲”,就要使出“牛力”。学习牛的品格、发扬牛的精神,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每个人都“牛劲十足”,新的一年必定“牛气冲天”。(摘自《人民日报》2021年2月11日,陈凌《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材料二:2021年,是农历辛丑年,也是中国传统上的牛年。中华民族自古赋予了牛各种象征意义,有关牛的佳话、神话、风俗、典故等也广为流传。牛是中国十二生肖之一,排名第二。源远流长的生肖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项宝贵遗产,有着多元文化的生命力,它不仅具有浑厚的文化价值,更有厚重、深远的华夏农耕史价值。牛是重要的家畜之一。我国养牛的历史悠久,牛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社会,伴随着农耕文化的发展,牛文化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不断被创造与书写。《周礼•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气。”立春日,人们都十分重视“鞭牛迎春”这一传统活动。牛身形庞大且有力气,温顺乖巧易驯服。每年春天,万物复苏时,人们都是牵着牛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耕地播种,载拉运送,都是默默无闻的牛儿们的任务与使命。因此,古往今来,辛勤的劳动人民、博学的学者、才华横溢的文人诗者常常发自肺腑地歌颂、赞美牛的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使得中国牛文化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绵延不断,熠熠生辉。除农耕外,牛在交通、食用、服饰甚至军事上都得到了广泛运用。如战国时代的齐国使用火牛阵进攻敌国、三国时代蜀伐魏的栈道运输就运用了牛,这是牛在军事上运用的典型例子。牛在人类告别“刀耕火种”的文明社会进化过程中,起过巨大作用,因此人们称牛为“仁畜”,甚至誉为“神牛”。牛是人们最崇拜的信物。牛对人们的影响并不仅仅表现在生产、习俗方面,更体现在对中华民族内在精神的塑造上。以牛为标,化牛入性,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牛文化及勤劳奉献的民族个性。在我国的文化典籍中牛有极高的象征意义。以乾、坤二卦统帅万事万物的《周易》,称“坤为牛”,即牛是负载生养万物的大地,即坤卦的象征物。由此可见,牛的资格与天同位。(摘选自《中国牛文化》,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习总书记深情礼赞“三牛”精神,赋予了牛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是对中国特有的牛文化及勤劳奉献的民族个性的最精练准确解读。B.体悟牛的品格、弘扬牛的精神、激发牛的干劲,能具体体现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C.生肖中牛排名第二,鼠排名第一。2021年很多人写下“2020,‘鼠’实不易;2021,‘牛’转乾坤”的寄语。D.牛除农耕外,在交通、食用、服饰、军事等所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运用。牛是人们最崇拜的信物。(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例举钱三强的例子,论证了他身上那种“牛劲”,是在攻坚克难中奋进、在披荆斩棘中前行的力量所在。B.只要我们具备了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精神意识,就能在新的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C.农业社会中,牛文化伴随着农耕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不断被创造与书写。D.材料二运用了引用论证,论证了牛文化在生产、习俗上对人们的影响和对中华民族内在精神的塑造作用。(3)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时。B.“00后”戍边战士陈祥榕,在中印加勒万河谷边境冲突中,突入重围营救战友牺牲。C.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D.“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国用三十五年的坚守与付出,让十多万山区人民摆脱贫穷。(4)请结合文本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5)材料二第四段指出“在我国的文化典籍中牛有极高的象征意义”,请结合材料一概括其象征意义。并举必修上第二单元课文中的一例谈谈你的认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九个水壶杜伟军一九五一年七月二十三日,二营四连奉上级命令夺回烽火岭。烽火岭是一座不算很高的小山头,坐落在美军所占制高点与志愿军阵地之间,但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敌我双方都曾反复争夺过。控制了这个山头,就控制住了另一方的进攻路线。凌晨三点,四连指战员悄然到达了山脚下埋伏好。半小时后,我军的“喀秋莎”火箭炮对敌人主阵地和烽火岭进行了猛烈的轰击。未等我方炮火停止,四连已经开始向敌方阵前移动,最大限度地接近了敌人阵地。炮火刚停,四连就呈散兵队形向敌人阵地发起了猛烈冲击。美军从来不吝啬弹药,在飞机和火炮的配合下拼死抵抗,战斗十分惨烈。从敌人的火力判断,他们大约有一个连在防守。但四连比敌人更顽强,一直苦战到下午四点多,终于攻下了烽火岭。阵地上,硝烟弥漫,敌人尸横遍野,一百多守敌被全歼。四连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原本有一百一十三人,现在仅剩下四十二人。经过一整天的鏖战,战士们伤痕累累,疲惫不堪,又饥又渴,但依然毫不迟疑地开始抢修工事,准备弹药。正值盛夏时节,官兵们体力透支,急需补充水分。连长仔细观察了周边的地形,从我方主阵地到烽火岭之间,根本就见不到水的影子。但烽火岭到敌人阵地之间横着一条山沟,山沟中间有一片稻田,那里肯定有水。光天化日之下,阵地的下山路线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没有办法去弄水。他心想天黑以后,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水的问题,不然明天的仗没法打。因为事关重大,连长要亲自布置任务。“渴不渴啊?赛拉。”连长拍了拍赛拉的肩膀问。“嘶。”赛拉疼得歪了一下肩头,吸了口气。“怎么啦这是?”连长干咳了几声。“不,事情没有。”赛拉经常把一句话倒着说。“这小子肩膀头子让炸起的石头嗨了一下,问题不大。”排长东北口音特别重。连长这才发现赛拉肩膀处洇出了一大片血。“轻伤不下火线,连长。”这个口号赛拉没有倒着说。“你过来。”连长把赛拉叫到阵前,指着山沟里的那片稻田。“那个大米地里肯定有水,晚上你带个人过去,弄些……”连长咽了口唾沫,接着说,“弄些水回来。”“事情没有。”赛拉一边点头一边琢磨着。“看你的了,赛拉。”连长又要拍赛拉的肩头,手在碰到他肩膀前停住了。天黑前,赛拉和杨福德找遍了让炮火犁过的阵地,好不容易从美军的尸体上搜集到了九个水壶。准备停当,等天完全黑了下来,两人便悄悄爬出阵地下山了。一弯钩月斜挂在天上,繁星点点。我军阵地已经停止修工事,万籁俱寂。两人生怕弄出声响,行动非常谨慎,以低姿或者匍匐的方式,从阵地右侧挨到了山脚。前边就是那条山沟,赛拉小心翼翼地从沟沿探出头去,结果吓了一跳,他见到十几步外的沟底闪着一片钢盔上反射的光,敌军的数量还不少,显然这些家伙是要偷袭我军阵地。赛拉心想,看来取水的事情要先放一放了,眼下最重要的是不能让敌人偷袭成功。他向杨福德耳语道:“一会儿,我打,你就打。”并示意两人拉开一些距离。赛拉见杨福德已经就位,那些闪光的钢盔都过了侧方,便瞄着离他们最近的鬼子扣动了扳机。嗒嗒……火舌在喷吐,枪口在跳动。赛拉的枪口向右侧慢慢平着扫了过去。这时,杨福德的枪口也喷出了火舌。我方阵地上那几挺轻重机枪也开始发言了,疾风暴雨般的弹雨瞬间倾泻过来,敌人吱哇乱叫连滚带爬开始往那条山沟里逃窜。连长他们很会打,一听波波沙的声音,就知道自己人在哪里,机枪只对着阵地正前方和左侧扫射。没有了敌人的影子和动静,两人不打了。配合连队粉碎了敌人偷袭的阴谋,又消灭了几十个敌人,两位战士特别开心,他俩兴冲冲地回到了阵地。赛拉和杨福德刚回到山上,战友们便兴高采烈地围了上来,纷纷打听刚才的情况。杨福德眉飞色舞地讲述着战斗经过,连长听了一会儿,反应过来了,问道:“水呢?”赛拉虽然看不清大家的脸庞,但感觉到大家都在看着他俩。他一时语塞,不知道如何回答连长的问题。是啊,大家都很渴,翘首以盼,水呢?杨福德憋不住了:“报告连长,刚到沟沟边头,还没见到水,就,就见到了一大片锅盔。我们就,就搂火了。”他一着急,把鬼子的钢盔说成了锅盔。哈哈哈……战士们小声哄笑起来。赛拉觉得虽然粉碎了敌人偷袭值得高兴,但取水任务还没完成,连长的责问没啥可说的。于是调头下山,这次从阵地上下来,他们轻车熟路,没有费多大周折便来到了山脚下的大沟边。他们趴在沟沿仔细观察了一阵,见没什么动静,便爬到沟里,匍匐前行。半夜里,天气凉爽了很多,前面偶尔传来了蛙鸣。他们俩循着蛙声向前爬,还碰到两具美军的尸体。终于,在微弱的月光下,他们见到了一小片水洼。两人高兴啊,赶紧爬过去,不管不顾的,把头埋进水里就喝,直到喝不动了才罢休。喝饱之后,两人好像在进行某种仪式,把水壶盖子一个一个拧开,轻轻地把整个水壶按进水里,水咕咚咕咚地灌进壶里,待没有了水流进水壶的声音,才从水里拿出水壶拧紧盖子放到一边。按照上面的程序,他们依次灌满了九个水壶,挂到身上并固定好,开始往回爬。(节选自《解放军文艺》,2021年第12期)(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开篇的时间“一九五一年七月二十三日”和后文出现的“美军”可知,该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B.虽然美军的火力非常猛烈,但四连的志愿军战士们更加顽强勇猛,经过了苦战后,终于歼灭了全部的美军。C.经常把“事情没有”倒着说的赛拉,却没有把“轻伤不下火线”的口号倒着说,体现出赛拉坚持战斗的精神。D.当赛拉为粉碎了敌人的偷袭而感到高兴的时候,连长责问他取水任务还没完成,但赛拉并不因此而心生怨怼。(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详细描写志愿军与美军交战场面,不仅有利于突出志愿军战士们的形象,也体现了战争的残酷。B.文章运用神态描写表现战士们“疲惫不堪,又饥又渴”,但他们依然“抢修工事,准备弹药”,表现出战事的紧张。C.文章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如用“低姿或者匍匐的方式”写赛拉与杨福德找水时的身姿,体现他俩的小心谨慎。D.“疾风暴雨般的弹雨瞬间倾泻过来”“两人好像在进行某种仪式”等运用比喻,使文章语言更加生动形象。(3)文章是如何塑造连长这一形象的?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4)赏析文中两处画横线句子的作用。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一)劝学君子日: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节选自《荀子》)(二)劝学秦观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三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B.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C.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D.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B.驾,一天的行程。“驽马十驾”意思是劣马拉车走十天。C.《荀子》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D.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与《师说》中“六艺经传”的“传”不同。(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荀子在《劝学》选文中的第四段,只运用了比喻论证,论证了学习应该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B.荀子的《劝学》,善用比喻来阐述道理。像选文中的第三段,便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观点。C.秦观在《劝学》中讲述了自己幼时读书不勤奋,成人后开始发愤读书,可是聪明却远不如从前。D.秦观在《劝学》中说到不勤奋和善忘让他荒怠了学业,但看到孙搴答邢词中的句子,深表赞同。(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②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5)秦观《劝学》中读书的故事可否论证荀子“学不可以已”的观点?请作出判断并阐明你的理由。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渡湘江①杜审言迟日②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③,不似湘江水北流。注①唐中宗时,杜审言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边陲。这首诗是他在这次流放途中所写。②迟日,春日。《诗经•七月》:“春日迟迟,采繁祁祁。”③京国人南窜,意指从京城放逐至峰州。(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第一句,诗人春天经行一处园林,回想它秋天时的荒芜和破败,不禁悲从中来。B.第二句,写到了南下途中鸟语花香的美好,也传递了诗人即将渡江赴边的愁苦。C.第三句承上启下,忆昔游而悲、见花鸟成愁、感湘江北流,皆因“京国人南窜”。D.结尾句中作者借“湘江水北流”点破诗题,又以“不似”对自己的看法加以否定。(2)诗中的“悲”“愁”情绪,作者是运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的?请结合这首诗的前两句简要分析。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芣苢》中,描写女子用衣襟兜住采摘车前草的句子是:,。(2)《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3)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子路,是因为子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产生了灿若星辰的文艺大师,留下了_____的文艺精品,不仅为世界文明也为中华民族分别贡献了华彩篇章和丰厚滋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_____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_____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一些人觉得,为一部作品反复打磨,不能及时兑换成实用价值,或者说不能及时兑换成人民币,不值得,也不划算。这样的态度,不仅会误导创作,而且会使低俗作品_____,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人类文艺发展史表明,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古往今来,()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汗牛充栋脍炙人口千篇一律蔚然成风B.浩如烟海脍炙人口千篇一律大行其道C.汗牛充栋有口皆碑千人一面蔚然成风D.浩如烟海有口皆碑千人一面大行其道(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仅为世界文明也为中华民族分别提供了华彩篇章和丰厚滋养。B.不仅为中华民族也为世界文明分别贡献了华彩篇章和丰厚滋养。C.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D.不仅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也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文艺巨制是厚积薄发的结晶,文艺魅力是内在充实的显现B.文艺魅力是厚积薄发的结晶,文艺巨制是内在充实的显现C.文艺魅力无不是厚积薄发的结晶,文艺巨制无不是内在充实的显现D.文艺巨制无不是厚积薄发的结晶,文艺魅力无不是内在充实的显现7.(5分)下面这封书信有五处格式不规范或表述不恰当,请找出并作修改。尊敬的××先生:寄呈的《美玉生烟》已收悉,再三过目,深感敬佩。你深厚的古诗词功底,独到的解读之法,对我的诗歌创作有些许帮助,我自愧不如。这里按你的要求,我冒昧地对几处作了雅正。随信寄回,谨供参考。顺祝冬安!××君2018年12月12日8.(6分)下面是某村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四、写作(60分)9.(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中国印记”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标记。它蕴藏在“梅兰竹菊”的风骨中;散发在“笔墨纸砚”的底蕴里;镌刻在“万里长城”的脊梁上;腾飞在“天问一号”的梦想里……小到一草一木,大到国之重器,都可能是“中国印记”的载体。同样,每个人的家乡也有自己的印记。在你心中,哪一种物承载着独特的“中国(家乡)印记”?围绕它,曾发生怎样的故事、触发你怎样的情感呢?请以“我心中的中国印记”或“我心中的家乡印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散文。要求:1.思想健康。2.记叙文有完整的叙事情节,有细节描写,内容充实;散文对“物”有具体描写,突出特征,抒发情感。3.语言流畅,书写清晰。4.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多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礼赞牛所代表的精神品质,并赋予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以新的时代内涵。古往今来,中国人民爱牛、敬牛、颂牛,或咏之、或绘之、或塑之。在唐朝诗人柳宗元看来,牛是“日耕百亩”的勤劳符号;在宋代名将李纲眼中,牛代表的是“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的牺牲精神;在现代诗人臧克家笔下,牛具有的是“深耕细作走东西”的开拓品格。体悟牛的品格、弘扬牛的精神、激发牛的干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国人民精气神的具体体现。“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曾以这样饱含真情的诗句歌颂牛。千百年来,牛都是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象征,这也是人们爱牛、敬牛、颂牛的一个原因。画家李可染便曾将自己的画室堂号定为“师牛堂”,他这样解释自己为何喜欢画牛:“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不辞劳苦、不计得失,脚踏实地、默默奉献,这是牛身上的品格,也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精神。“天开于子,地辟于丑”,古人历来将牛视为开天辟地的力量之一。人们之所以赞颂牛,也在于牛所拥有的这种勇于开拓的劲头。而这种劲头,恰恰是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奋进、在披荆斩棘中前行的力量所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教授在年逾花甲时,仍干劲十足,经常工作到深夜。有人问他多大岁数了,他回答“属牛的。”以牛自况,不仅仅在于他生肖属牛,更在于他性格属牛——像其父亲钱玄同所寄望的,始终发扬属牛的那股子“牛劲”。也正是这么一股子“牛劲”,让他成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为我国研制原子弹和氢弹作出了突出贡献。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社会怎样发展,这股子“牛劲”永不过时。古语有言:“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牛之所以成为人们讴歌的对象,还在于它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给自己起过一个“耕砚牛”的绰号,勉励自己要像牛一样勤奋耕耘。他还经常对人说,“不教一日闲过”,甚至还给自己立下每天必须画五幅画的规矩。正是因为像牛一样勤奋,他才最终收获“画虾数十年始得其神”的真功夫。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是在“不教一日闲过”中耕耘出来的;每个梦想的实现,都是在“一个汗珠子摔八瓣”中拼搏出来的。“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牛年将至,很多人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写下这样的寄语:“2020,‘鼠’实不易;2021,‘牛’转乾坤。”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拼搏奋斗正当其时,牛年就要有一股子“牛劲”,就要使出“牛力”。学习牛的品格、发扬牛的精神,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每个人都“牛劲十足”,新的一年必定“牛气冲天”。(摘自《人民日报》2021年2月11日,陈凌《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材料二:2021年,是农历辛丑年,也是中国传统上的牛年。中华民族自古赋予了牛各种象征意义,有关牛的佳话、神话、风俗、典故等也广为流传。牛是中国十二生肖之一,排名第二。源远流长的生肖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项宝贵遗产,有着多元文化的生命力,它不仅具有浑厚的文化价值,更有厚重、深远的华夏农耕史价值。牛是重要的家畜之一。我国养牛的历史悠久,牛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社会,伴随着农耕文化的发展,牛文化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不断被创造与书写。《周礼•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气。”立春日,人们都十分重视“鞭牛迎春”这一传统活动。牛身形庞大且有力气,温顺乖巧易驯服。每年春天,万物复苏时,人们都是牵着牛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耕地播种,载拉运送,都是默默无闻的牛儿们的任务与使命。因此,古往今来,辛勤的劳动人民、博学的学者、才华横溢的文人诗者常常发自肺腑地歌颂、赞美牛的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使得中国牛文化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绵延不断,熠熠生辉。除农耕外,牛在交通、食用、服饰甚至军事上都得到了广泛运用。如战国时代的齐国使用火牛阵进攻敌国、三国时代蜀伐魏的栈道运输就运用了牛,这是牛在军事上运用的典型例子。牛在人类告别“刀耕火种”的文明社会进化过程中,起过巨大作用,因此人们称牛为“仁畜”,甚至誉为“神牛”。牛是人们最崇拜的信物。牛对人们的影响并不仅仅表现在生产、习俗方面,更体现在对中华民族内在精神的塑造上。以牛为标,化牛入性,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牛文化及勤劳奉献的民族个性。在我国的文化典籍中牛有极高的象征意义。以乾、坤二卦统帅万事万物的《周易》,称“坤为牛”,即牛是负载生养万物的大地,即坤卦的象征物。由此可见,牛的资格与天同位。(摘选自《中国牛文化》,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习总书记深情礼赞“三牛”精神,赋予了牛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是对中国特有的牛文化及勤劳奉献的民族个性的最精练准确解读。B.体悟牛的品格、弘扬牛的精神、激发牛的干劲,能具体体现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C.生肖中牛排名第二,鼠排名第一。2021年很多人写下“2020,‘鼠’实不易;2021,‘牛’转乾坤”的寄语。D.牛除农耕外,在交通、食用、服饰、军事等所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运用。牛是人们最崇拜的信物。(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文章例举钱三强的例子,论证了他身上那种“牛劲”,是在攻坚克难中奋进、在披荆斩棘中前行的力量所在。B.只要我们具备了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精神意识,就能在新的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C.农业社会中,牛文化伴随着农耕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不断被创造与书写。D.材料二运用了引用论证,论证了牛文化在生产、习俗上对人们的影响和对中华民族内在精神的塑造作用。(3)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A.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时。B.“00后”戍边战士陈祥榕,在中印加勒万河谷边境冲突中,突入重围营救战友牺牲。C.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D.“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国用三十五年的坚守与付出,让十多万山区人民摆脱贫穷。(4)请结合文本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5)材料二第四段指出“在我国的文化典籍中牛有极高的象征意义”,请结合材料一概括其象征意义。并举必修上第二单元课文中的一例谈谈你的认识。【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文章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然后结合选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脉络的分析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文中的主要事件,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解答】(1)D.“所有领域”错误,扩大了范围。原文是说“除农耕外,牛在交通、食用、服饰甚至军事上都得到了广泛运用”。故选:D。(2)B.“只要我们具备了孺子牛……就能”过于绝对,原文表述是“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体现的是不仅需要思想上具备三牛精神,还需要付出辛勤耕耘、勇往直前的实践,才能创造新的历史辉煌。故选:B。(3)A.材料一论述了牛勤劳、奉献、奋进等精神。但A项是说一个人的事业文章随着肉身的消亡而毁灭,但精神是万古不灭的;一个人的功名富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转移,但气节是千载不变的。这句贤文告诉我们:事业与功名短暂,精神与气节永存,人生在世要注重培养精神,锻造气节。故选:A。(4)材料一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第一二段总说,指出三牛精神并赋予新的内涵,然后阐释了三牛精神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礼赞牛所代表的精神品质,并赋予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以新的时代内涵”“体悟牛的品格、弘扬牛的精神、激发牛的干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国人民精气神的具体体现”;第三至五段,分说三牛精神,“不辞劳苦、不计得失,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勇于开拓的劲头”“攻坚克难中奋进、在披荆斩棘中前行的力量所在”“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最后一段总结概括,号召人们“学习牛的品格、发扬牛的精神”。(5)可以从材料一中找到以下内容:“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牛都是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象征”“牛所拥有的这种勇于开拓的劲头”“它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由此可以概括出其象征意义有:无私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本题还要求根据这些品质,举出恰当的例子,可以从任劳任怨方面举例,如张桂梅;开拓创新,如航天人、袁隆平、华为;等等。在分析例子的时候,要抓住人物的具体事迹结合三牛精神进行,要指出人物及其事迹的意义。答案:(1)D(2)B(3)A(4)行文脉络:材料一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先指出牛的精神品质及新的时代内涵,再依次从牛的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品质论证人们赞美牛的原因,最后号召人们学习和弘扬“三牛精神”。(5)精神品质: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勇于开拓;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数十年如一日勇于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提升杂交水稻的亩产量,解决中国乃至世界的吃饭问题。袁隆平在世界水稻界认为水稻不能杂交的情境下,力排众议,用于创新,完成杂交水稻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袁隆平亲自下农田、跑边疆,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艰苦奋斗,终于完成了杂交水稻的实验,不断提高杂交稻的产量,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问题,被世界粮食组织和联合国高度认可。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九个水壶杜伟军一九五一年七月二十三日,二营四连奉上级命令夺回烽火岭。烽火岭是一座不算很高的小山头,坐落在美军所占制高点与志愿军阵地之间,但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敌我双方都曾反复争夺过。控制了这个山头,就控制住了另一方的进攻路线。凌晨三点,四连指战员悄然到达了山脚下埋伏好。半小时后,我军的“喀秋莎”火箭炮对敌人主阵地和烽火岭进行了猛烈的轰击。未等我方炮火停止,四连已经开始向敌方阵前移动,最大限度地接近了敌人阵地。炮火刚停,四连就呈散兵队形向敌人阵地发起了猛烈冲击。美军从来不吝啬弹药,在飞机和火炮的配合下拼死抵抗,战斗十分惨烈。从敌人的火力判断,他们大约有一个连在防守。但四连比敌人更顽强,一直苦战到下午四点多,终于攻下了烽火岭。阵地上,硝烟弥漫,敌人尸横遍野,一百多守敌被全歼。四连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原本有一百一十三人,现在仅剩下四十二人。经过一整天的鏖战,战士们伤痕累累,疲惫不堪,又饥又渴,但依然毫不迟疑地开始抢修工事,准备弹药。正值盛夏时节,官兵们体力透支,急需补充水分。连长仔细观察了周边的地形,从我方主阵地到烽火岭之间,根本就见不到水的影子。但烽火岭到敌人阵地之间横着一条山沟,山沟中间有一片稻田,那里肯定有水。光天化日之下,阵地的下山路线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没有办法去弄水。他心想天黑以后,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水的问题,不然明天的仗没法打。因为事关重大,连长要亲自布置任务。“渴不渴啊?赛拉。”连长拍了拍赛拉的肩膀问。“嘶。”赛拉疼得歪了一下肩头,吸了口气。“怎么啦这是?”连长干咳了几声。“不,事情没有。”赛拉经常把一句话倒着说。“这小子肩膀头子让炸起的石头嗨了一下,问题不大。”排长东北口音特别重。连长这才发现赛拉肩膀处洇出了一大片血。“轻伤不下火线,连长。”这个口号赛拉没有倒着说。“你过来。”连长把赛拉叫到阵前,指着山沟里的那片稻田。“那个大米地里肯定有水,晚上你带个人过去,弄些……”连长咽了口唾沫,接着说,“弄些水回来。”“事情没有。”赛拉一边点头一边琢磨着。“看你的了,赛拉。”连长又要拍赛拉的肩头,手在碰到他肩膀前停住了。天黑前,赛拉和杨福德找遍了让炮火犁过的阵地,好不容易从美军的尸体上搜集到了九个水壶。准备停当,等天完全黑了下来,两人便悄悄爬出阵地下山了。一弯钩月斜挂在天上,繁星点点。我军阵地已经停止修工事,万籁俱寂。两人生怕弄出声响,行动非常谨慎,以低姿或者匍匐的方式,从阵地右侧挨到了山脚。前边就是那条山沟,赛拉小心翼翼地从沟沿探出头去,结果吓了一跳,他见到十几步外的沟底闪着一片钢盔上反射的光,敌军的数量还不少,显然这些家伙是要偷袭我军阵地。赛拉心想,看来取水的事情要先放一放了,眼下最重要的是不能让敌人偷袭成功。他向杨福德耳语道:“一会儿,我打,你就打。”并示意两人拉开一些距离。赛拉见杨福德已经就位,那些闪光的钢盔都过了侧方,便瞄着离他们最近的鬼子扣动了扳机。嗒嗒……火舌在喷吐,枪口在跳动。赛拉的枪口向右侧慢慢平着扫了过去。这时,杨福德的枪口也喷出了火舌。我方阵地上那几挺轻重机枪也开始发言了,疾风暴雨般的弹雨瞬间倾泻过来,敌人吱哇乱叫连滚带爬开始往那条山沟里逃窜。连长他们很会打,一听波波沙的声音,就知道自己人在哪里,机枪只对着阵地正前方和左侧扫射。没有了敌人的影子和动静,两人不打了。配合连队粉碎了敌人偷袭的阴谋,又消灭了几十个敌人,两位战士特别开心,他俩兴冲冲地回到了阵地。赛拉和杨福德刚回到山上,战友们便兴高采烈地围了上来,纷纷打听刚才的情况。杨福德眉飞色舞地讲述着战斗经过,连长听了一会儿,反应过来了,问道:“水呢?”赛拉虽然看不清大家的脸庞,但感觉到大家都在看着他俩。他一时语塞,不知道如何回答连长的问题。是啊,大家都很渴,翘首以盼,水呢?杨福德憋不住了:“报告连长,刚到沟沟边头,还没见到水,就,就见到了一大片锅盔。我们就,就搂火了。”他一着急,把鬼子的钢盔说成了锅盔。哈哈哈……战士们小声哄笑起来。赛拉觉得虽然粉碎了敌人偷袭值得高兴,但取水任务还没完成,连长的责问没啥可说的。于是调头下山,这次从阵地上下来,他们轻车熟路,没有费多大周折便来到了山脚下的大沟边。他们趴在沟沿仔细观察了一阵,见没什么动静,便爬到沟里,匍匐前行。半夜里,天气凉爽了很多,前面偶尔传来了蛙鸣。他们俩循着蛙声向前爬,还碰到两具美军的尸体。终于,在微弱的月光下,他们见到了一小片水洼。两人高兴啊,赶紧爬过去,不管不顾的,把头埋进水里就喝,直到喝不动了才罢休。喝饱之后,两人好像在进行某种仪式,把水壶盖子一个一个拧开,轻轻地把整个水壶按进水里,水咕咚咕咚地灌进壶里,待没有了水流进水壶的声音,才从水里拿出水壶拧紧盖子放到一边。按照上面的程序,他们依次灌满了九个水壶,挂到身上并固定好,开始往回爬。(节选自《解放军文艺》,2021年第12期)(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根据开篇的时间“一九五一年七月二十三日”和后文出现的“美军”可知,该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B.虽然美军的火力非常猛烈,但四连的志愿军战士们更加顽强勇猛,经过了苦战后,终于歼灭了全部的美军。C.经常把“事情没有”倒着说的赛拉,却没有把“轻伤不下火线”的口号倒着说,体现出赛拉坚持战斗的精神。D.当赛拉为粉碎了敌人的偷袭而感到高兴的时候,连长责问他取水任务还没完成,但赛拉并不因此而心生怨怼。(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DA.文章开篇详细描写志愿军与美军交战场面,不仅有利于突出志愿军战士们的形象,也体现了战争的残酷。B.文章运用神态描写表现战士们“疲惫不堪,又饥又渴”,但他们依然“抢修工事,准备弹药”,表现出战事的紧张。C.文章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如用“低姿或者匍匐的方式”写赛拉与杨福德找水时的身姿,体现他俩的小心谨慎。D.“疾风暴雨般的弹雨瞬间倾泻过来”“两人好像在进行某种仪式”等运用比喻,使文章语言更加生动形象。(3)文章是如何塑造连长这一形象的?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4)赏析文中两处画横线句子的作用。【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分析作品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文本相关内容,把握其主题,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2)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3)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本题,需要结合人物相关描述,进而具体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营造氛围、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和主旨等方面进行分析。【解答】(1)B.“终于歼灭了全部的美军”理解错误,根据原文“一百多守敌被全歼”,以及后文的美军偷袭来看,并不是全部的美军被歼灭。故选B。(2)D.“两人好像在进行某种仪式”没有运用比喻。故选D。(3)连长拍了拍赛拉的肩膀问他是否渴了后,赛拉疼得歪了一下肩头,吸了口气,连长又要拍赛拉的肩头时,想到赛拉的伤势,就停住了,体现连长关爱士兵的形象,这是从细节描写来塑造连长是一个关爱士兵的长官。连长听到波波沙的声音也开始对着敌人扫射,“连长他们很会打“,这是从正面描写,直接体现出连长有勇有谋、果敢的形象。“杨福德眉飞色舞地讲述着战斗经过,连长听了一会儿,反应过来了,问道:‘水呢’”运用了语言描写,在激烈惊险的战事结束后,连长询问赛拉找水任务的情况,体现出连长沉着冷静的形象。(4)第一处:“一弯钩月斜挂在天上,繁星点点。我军阵地已经停止修工事,万籁俱寂”,在紧张激烈的战事之后,赛拉和杨福德被派去找水,通过斜挂的钩月和点点繁星,营造了一种宁静、紧张的氛围;天黑前,赛拉和杨福德找遍了让炮火犁过的阵地,好不容易从美军的尸体上搜集到了九个水壶,等天完全黑了下来,一弯钩月斜挂在天上,繁星点点,万籁俱寂,两人才悄悄爬出阵地下山了,此处环境描写体现赛拉与杨福德找水时的小心谨慎;正是因为他们俩在夜深人静时才悄悄去找水,才发现了美军准备偷袭,为后文美军摸黑偷袭、两方开火做了铺垫。第二处:“半夜里,天气凉爽了很多,前面偶尔传来了蛙鸣”,刚刚粉碎了敌人偷袭,此时凉爽的天气和蛙鸣声,营造了一种安宁的氛围;他们俩循着蛙声向前爬,终于在微弱的月光下,他们见到了一小片水洼,此处描写为后文赛拉和杨福德顺着蛙声找到水洼做铺垫;赛拉觉得粉碎了敌人偷袭值得高兴,第二次肩负取水任务时感觉天气凉爽了很多,前面偶尔传来了蛙鸣,暗含乐观精神,抗美援朝终将迎来胜利。答案:(1)B(2)D(3)①运用细节描写:连长又要拍赛拉的肩头时,想到赛拉的伤势,就停住了,体现连长关爱士兵的形象;②运用正面描写:连长听到波波沙的声音也开始对着敌人扫射,“连长他们很会打“,直接体现出连长有勇有谋、果敢的形象;③运用语言描写:连长询问赛拉找水任务的情况,体现出连长沉着冷静的形象。(4)第一处:①通过斜挂的钩月和点点繁星,营造了一种宁静、紧张的氛围;②体现赛拉与杨福德找水时的小心谨慎;③为后文美军摸黑偷袭、两方开火做了铺垫。第二处:①凉爽天气和蛙鸣声,营造了一种安宁的氛围;②为后文赛拉和杨福德顺着蛙声找到水洼做铺垫;③暗含乐观精神,抗美援朝终将迎来胜利。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一)劝学君子日: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节选自《荀子》)(二)劝学秦观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三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A.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B.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C.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D.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B.驾,一天的行程。“驽马十驾”意思是劣马拉车走十天。C.《荀子》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D.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与《师说》中“六艺经传”的“传”不同。(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荀子在《劝学》选文中的第四段,只运用了比喻论证,论证了学习应该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B.荀子的《劝学》,善用比喻来阐述道理。像选文中的第三段,便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观点。C.秦观在《劝学》中讲述了自己幼时读书不勤奋,成人后开始发愤读书,可是聪明却远不如从前。D.秦观在《劝学》中说到不勤奋和善忘让他荒怠了学业,但看到孙搴答邢词中的句子,深表赞同。(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②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5)秦观《劝学》中读书的故事可否论证荀子“学不可以已”的观点?请作出判断并阐明你的理由。【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及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观点,结合题干中涉及的故事作出判断并阐明理由。【解答】(1)句意:等到数年之后,我开始发奋读书用来惩戒自己,对之前所做的事情感到后悔;然而我的聪明却已经衰竭许多了,几乎不如过去时候的十分之一二。其中,“来”,时间词的词缀,与“数年”不能分开,排除AD;“殆”,根据语境及实际生活经验推断可解释为“表推测,相当于‘大概’‘几乎’”,正好搭配后面的约数“十一二”,二者中间不能断开,且“聪明衰耗”是主谓结构,后面断开,排除B。故选:C。(2)D.传的意思相同,都是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故选:D。(3)A.还有举例论证,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以及蚯蚓和螃蟹的例子。故选:A。(4)①“爪牙”,爪子和牙齿;“利”,锐利;“上”,向上;“黄泉”,地下的泉水。译文: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②“负”,依仗;“自放”,放纵自己,宾语前置句;“滑稽饮酒者”,巧言善辩、嗜好饮酒的人;“旬朔”,意思是十天或一个月,亦泛指较长的时间。译文:但是我却依仗这放纵自己,喜欢和巧言善辩、嗜好饮酒的人交往游乐。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几天在阅览书卷。(5)首先荀子《劝学》中的观点为“学不可以已”,即学习不可以停止。而秦观《劝学》中说到年少时读书看一遍就能背诵,于是就喜欢和那些巧言善辩、喝酒的人交往,一个月也看不几天书,所以虽有很强的记忆力,也常常荒废在不勤奋上,这属于不专心读书,不能积累学问。这是从反面论证了“学不可以已”的观点,所以可以论证荀子《劝学》中的中心论点。答案:(1)C(2)D(3)A(4)①但是我却依仗这放纵自己,喜欢和巧言善辩、嗜好饮酒的人交往游乐。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几天在阅览书卷。②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成年后善忘,也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5)可以论证。荀子《劝学》的观点是“学不可以已”。秦观叙述了年少时凭记性好贪图玩乐,以及读书时学时辍所导致的后果,属于不专心读书,不能积累学问,可以从反面论证“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参考译文:(甲)劝学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也可以走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乙)劝学秦观我年轻的时候读书,一看到文章就能够背诵。默写一遍,也没有大的差错。但是我却依仗这放纵自己,喜欢和巧言善辩、嗜好饮酒的人交往游乐。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几天在阅览书卷。所以虽然我有较强的记忆力,但是学业却因为我的不勤奋给荒废了。等到数年之后,我开始发奋读书用来惩戒自己,对之前所做的事情感到后悔;然而我的聪明却已经衰竭许多了,几乎不如过去时候的十分之一二。现在每阅览到一件事,一定要反复推敲多次才能懂,合上书卷便感到茫然而无所适从,这样反复读都记不住。所以现在虽然有了勤苦的用功,学业却常常因为健忘而荒废。唉!荒怠我的学业的,就是不勤奋和善忘啊。最近我读《齐史》的时候,看到孙搴答邢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中赞同喜欢这个说法,于是摘取了“经”“传”“子”“史”中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语句若干条,编为几卷,题名为《精骑集》。啊!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成年后善忘,也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渡湘江①杜审言迟日②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③,不似湘江水北流。注①唐中宗时,杜审言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边陲。这首诗是他在这次流放途中所写。②迟日,春日。《诗经•七月》:“春日迟迟,采繁祁祁。”③京国人南窜,意指从京城放逐至峰州。(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DA.第一句,诗人春天经行一处园林,回想它秋天时的荒芜和破败,不禁悲从中来。B.第二句,写到了南下途中鸟语花香的美好,也传递了诗人即将渡江赴边的愁苦。C.第三句承上启下,忆昔游而悲、见花鸟成愁、感湘江北流,皆因“京国人南窜”。D.结尾句中作者借“湘江水北流”点破诗题,又以“不似”对自己的看法加以否定。(2)诗中的“悲”“愁”情绪,作者是运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的?请结合这首诗的前两句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述技巧和景物描写的作用的能力。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是这个手法,最后写出这种手法的作用和效果。【解答】(1)A.“回想它秋天时的荒芜和破败”是没有依据的,景依旧是迟日繁华,人的处境却已变为流放赴边,此句是从今天的“悲”追溯昔日的“乐”。D.“对自己的看法加以否定”错,又以“不似”寄托自己的无奈慨叹。(2)“迟日园林悲昔游”中“昔”提示,这里有今与昔的对比,以昔日对照今春,以园游对照边愁;“今春花鸟作边愁”,一般说来,鸟语花香是令人欢乐的景物,可是面对这些景物却无心来赏,反而使诗人更想起自己正在流放去边疆的途中,用鸟语花香的春日景色来反衬自己的“边愁”,以乐景衬哀情,表达出作者心中的悲伤。答案:(1)AD(2)运用了对比、反衬手法。第一句写往昔春日游园之乐,对比之下,更加让人觉得当前流放处境之“悲”;第二句写眼前春光烂漫、鸟语花香,这让人欢欣的景物,恰恰反衬出流放赴边途中“愁”的格外浓重。译文:春日迟迟园林如绣伤悲往昔的遨游,今春花开鸟鸣成了远去边陲的哀愁。最可怜的是京城的人被流放到南方,而不能像湘江中的水那样向北奔流。赏析:诗的首句“迟日园林悲昔游”,是因眼前的春光回忆起往昔的春游。当年,春日迟迟,园林如绣,游目骋怀,该是心旷神怡的。而这里追叙“昔游”时却用了一个“悲”字。这个悲,是今天的悲,是从今天的悲追溯昔日的乐;而反过来,也可以说,正因为想起当时的游乐,就更觉得当前处境之可悲。今非昔比,重来此地,自己的处境已经是一落千丈,今昔对比,使诗人本来就悲伤的心情,更添一层愁绪。这一句诗是用此刻的情移过去的境,为昔日的欢乐景物注入了此时的悲伤心情。“迟日园林”与“昔游”之间加一“悲”字,使句意曲折而丰富,语势跌宕而劲健。诗的第二句“今春花鸟作边愁”,是从昔游的回忆写到今春的边愁。“今春”指出渡江的时间。“花鸟”概括春景,虽没有直接描绘声色,而鸟语花香的境界已在眼前。“作边愁”,是说今春的花和鸟不同往年,它们也含愁带恨。这里用了移情入景的手法,以比兴表达诗人的愁思。一个“作”字,语意双关。既象说花鸟,又是说人,亦可理解为人与花鸟同说,婉曲而有机趣。诗的第三句“独怜京国人南窜”,是整首诗的中心,起承上启下作用。上两句,忆昔游而悲,见花鸟成愁,以及下一句为江水北流而感叹,都因为诗人远离京国,正在南窜途中。上下三句都是围绕着这一句,从这一句生发的。前两句的忆春、伤春转入叙事抒情,感慨自己从京都流贬到荒僻的南地。“独”字下得有力,使全句生神,激活全篇。但这一句还没有点到《渡湘江》这个题目。最后一句“不似湘江水北流”,才提到湘江,点破诗题,而以“水北流”来烘托“人南窜”,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哀苦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长安的思念之情。诗人绵绵的愁绪就像是湘江水一样源源不断而来。结尾意蕴悠远,耐人寻味。此句紧承第三句点题作结,出语自然。管世铭曾说:“初唐七绝,味在酸咸之外。”并以此诗为例。所谓“味在酸咸之外”,即指诗中蕴含的情感复杂丰富余味无穷。这些诗句的妙处,不仅在于融情于景,而且还通过时间、空间、景物的不同对比,形成一种杳邈迷茫的意境,仿佛有万般的游丝争惹人的离愁,很有感染力。“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初读似常语,并无警策之处,仔细品味,就可看到诗人怅惘的形象。他独立舟头,思悠悠,无限离愁,正如一江春水向北流。这首诗色彩清淡,情意浓挚,成功地运用反衬和对比的手法:诗的前两句是今与昔的衬比,哀与乐的衬比,以昔日对照今春,以园游对照边愁;诗的后两句是人与物的衬比,南与北的衬比,以京国逐客对照湘江逝水,以斯人南窜对照江水北流。通过层层对比反衬,把诗人内心的愁苦表达得真切生动,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杜审言性格爽朗轩豁,喜直抒胸臆,这自是其诗的特色之一。该诗以押韵对起,又以对作结,俱有整齐美、和谐美以及反复咏叹的韵味。这在七言绝句刚刚定型、开始成熟的初唐时期,尤其难能可贵。杜审言这首《渡湘江》在初唐是有相当影响的,说它“具有开启诗坛新风的作用”,也不为过誉。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芣苢》中,描写女子用衣襟兜住采摘车前草的句子是:采采芣苢,薄言袺之。(2)《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3)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子路,是因为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分析】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解答】故答案为:(1)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重点字:袺)(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重点字:衿)(3)为国以礼其言不让(重点字:其)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产生了灿若星辰的文艺大师,留下了_____的文艺精品,不仅为世界文明也为中华民族分别贡献了华彩篇章和丰厚滋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_____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_____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一些人觉得,为一部作品反复打磨,不能及时兑换成实用价值,或者说不能及时兑换成人民币,不值得,也不划算。这样的态度,不仅会误导创作,而且会使低俗作品_____,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人类文艺发展史表明,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古往今来,()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BA.汗牛充栋脍炙人口千篇一律蔚然成风B.浩如烟海脍炙人口千篇一律大行其道C.汗牛充栋有口皆碑千人一面蔚然成风D.浩如烟海有口皆碑千人一面大行其道(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CA.不仅为世界文明也为中华民族分别提供了华彩篇章和丰厚滋养。B.不仅为中华民族也为世界文明分别贡献了华彩篇章和丰厚滋养。C.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D.不仅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也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DA.文艺巨制是厚积薄发的结晶,文艺魅力是内在充实的显现B.文艺魅力是厚积薄发的结晶,文艺巨制是内在充实的显现C.文艺魅力无不是厚积薄发的结晶,文艺巨制无不是内在充实的显现D.文艺巨制无不是厚积薄发的结晶,文艺魅力无不是内在充实的显现【分析】(1)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段,把握语境含意,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首先应判定选项中句子的成分,看有无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然后关注上下文,确定句子的陈述对象是否与上下文保持一致,从而选出最佳选项。(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还要注意句子的前后成分和句式特点。【解答】(1)B.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书籍等多得无法计算;汗牛充栋:本义是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很多。句中指“文艺精品”多,所以用“浩如烟海”。排除AC.脍炙人口: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被众人所称赞;有口皆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句中是形容“优秀作品”,所以用“脍炙人口”,排除D.千篇一律:原指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现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也泛指事物形式陈旧呆板、呆滞;千人一面:一千个人的面孔都一个样子,比喻文章或对人物的描写公式化,都是一个样子,多用以讥讽文艺创作上的雷同。大行其道:原指某种学术、道术正在盛行、流行,现指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蔚然成风:形容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多指好的)。(2)C.“不仅……也……”是递进关系,应先谈中华民族,再讲世界文明。另外,从搭配的角度看,“滋养”和“华章”应该分别搭配“提供”和“奉献”。(3)D.从前文“精品”及后文“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可知,填入句子的第一分句主语必须是作品,故排除B.C.从后文的“凡是”“必然”可得出,此处应有强调之意,故选择D。答案:(1)B(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沂大学《Matlab语言与应用》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设计基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聊城大学《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八年级政治复习计划
- 工程工作计划锦集
- 会计实习安排计划
- 2024八年级德育工作计划 德育工作计划
- 培训总结及计划
- 新手健身房训练计划
- 幼儿大班工作计划下期幼儿大班工作计划秋季
- 2024年下半年航天科保春季校园招聘正式启航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软件测试汇报
- 无薪资合同范例
- GB/T 22082-2024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
- 充电电缆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5.5 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 2024年时事政治题库附参考答案(综合题)
- 隧道及地下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飞行区维护与保障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客观题试卷及解答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