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科素养测评高中一年级生物学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枯木也逢春。一段朽木,上面长满了苔藓、地衣,朽木凹处聚积的雨水中还生活着水蚤等多种生物。下列各项中,与该段朽木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水平相当的是()A.一块草地里的全部害虫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一片雪地里的全部生物 D.一片森林里的所有猕猴【答案】B【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一段朽木,上面长满了苔藓、地衣,朽木凹处聚积的雨水中还生活着水蚤等多种生物,朽木及上面的生物和无机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详解】A、一块草地里的全部害虫,害虫不是一种生物,也不是一个种群,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结构层次,A错误;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包括了其中的所有生物和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统,与题干中朽木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水平相当,B正确;C、一片雪地里的全部生物,属于群落层次,C错误;D、一片森林里的所有猕猴,属于种群层次,D错误。故选B。2.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实验中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转动粗准焦螺旋;③移动装片;④调节光圈(或转换反光镜);⑤转动转换器A.③→⑤→②→① B.④→③→②→⑤C.③→①→④→⑤ D.③→⑤→④→①【答案】D【解析】【分析】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详解】分析图解,图甲细胞放大倍数小,图乙细胞放大倍数大,从图甲转为图乙,即由低倍镜换上高倍镜。由于低倍镜下细胞在视野的偏左侧,因此首先③向左移动装片,将细胞移动到视野的中央,然后⑤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此时视野会变暗,需要④调节光圈(或转换反光镜),最后①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因此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的操作步骤为③→⑤→④→①,D正确。故选D。3.归纳法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时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由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是可信的,由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可信B.从大多数蛋白质和核酸都含有C、H、O、N得出这是二者共有元素的结论属于不完全归纳法C.施莱登和施旺在研究动植物细胞构建细胞学说的过程中都用到了不完全归纳法D.由低等到高等植物的细胞壁中都有果胶得出植物细胞壁中均含有果胶属于不完全归纳法【答案】D【解析】【分析】归纳法包括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不正确的,正确与否还需实验来验证。【详解】A、由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是可信的,由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是可能是可信的,A正确;B、从大多数蛋白质和核酸都含有C、H、O、N,得出这四种元素是蛋白质和核酸共有的元素这一结论采用了不完全归纳法,B正确;C、施莱登和施旺在研究中均仅观察部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通过推理得出结论,用到了不完全归纳法,C正确;D、植物包括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从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的细胞壁中都含有果胶得出植物细胞壁中都含有果胶属于完全归纳法,D错误。故选D。4.对下图所示的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B.若要观察图②C细胞的结构特点,则需向右平移装片再转到高倍镜观察C.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时的图像,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还是顺时针D.若图④是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视野被相连的64个细胞充满,当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在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数为4个【答案】B【解析】【分析】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就是顺时针流动。【详解】A、由图观察可知,图①的镜头带有螺纹是物镜,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若将显微镜镜头由a(低倍镜)转换成b(高倍镜),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视野会变暗,A正确;B、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倒像,若要观察图②C细胞的结构特点,由于其位于左上方,故则需向左上方平移装片再转到高倍镜观察,B错误;C、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倒像,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时的图像,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还是顺时针,C正确;D、若图④是在显微镜下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此时的放大倍数是原来的4倍,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64÷42=4个,D正确。故选B。5.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不同季节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体的流行特征,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病原体病例数季节肺炎支原体腺病毒甲流病毒乙流病毒春季4452321267夏季4241510191秋季496101102冬季471238199A.与病毒相比,肺炎支原体最重要的特征是没有核膜B.酒精能引起病原体的蛋白质变性,达到消毒的效果C.表中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D.合理佩戴医用口罩可减少呼吸道病原体的传播【答案】A【解析】【分析】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详解】A、病毒无细胞结构,没有核膜,与病毒相比,肺炎支原体最重要的特征是有细胞结构,A错误;B、病毒的成分主要是核酸和蛋白质,酒精能引起病原体的蛋白质变性,达到消毒的效果,B正确;C、表中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如甲流病毒在春夏季节相对较高,而秋季相对较低,C正确;D、呼吸道病原体可能通过飞沫等传播,故合理佩戴医用口罩可减少呼吸道病原体的传播,D正确。故选A。6.实验测得小麦、大豆、花生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含量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还原糖检测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备用B.大豆种子适于鉴定蛋白质,其研磨滤液加入双缩脲试剂摇匀后呈现紫色C.小麦种子适于鉴定还原糖,其研磨滤液与斐林试剂混合后加热呈砖红色D.花生种子适于鉴定脂肪,其切片经苏丹Ⅲ染色可以观察到红色脂肪颗粒【答案】B【解析】【分析】(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详解】A、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应该现配现用,A错误;B、大豆种子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会立即出现紫色反应,B正确;C、小麦种子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为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反应,C错误;D、花生种子含有大量的脂肪,其切片经苏丹Ⅲ染色可以观察到橘黄色脂肪颗粒,D错误。故选B。7.如图表示土壤中甲、乙两种元素浓度变化与某植物生长速率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甲元素一定是某种微量元素B.甲、乙两种元素均是植物体生长必不可少的元素C.据图分析,植物生长过程中乙元素比甲元素更重要D.只要提高这两种元素的浓度,就能提高植物的生长速率【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植物生长所需的甲元素比乙元素少,当该植物生长速率最大时对甲元素需要量小于乙元素。【详解】A、据图可知,该植物生长对甲元素的浓度需求小于乙元素,但不能说明甲元素一定是该植物细胞中的微量元素,A错误;BC、两种元素对于植物的生长都有重要作用,均是植物体生长必不可少的元素,不能说植物生长过程中乙元素比甲元素更重要,B正确,C错误;D、植物生长过程需要多种物质参与,只提高这两种元素的浓度,不一定能提高植物的生长速率,D错误。故选B8.研究发现用不含Ca2+和K+的生理盐水灌注离体蛙心时,蛙心收缩不能维持;用含有少量Ca2+和K+的生理盐水灌注离体蛙心时,心脏能持续跳动数小时。这说明Ca2+和K+()A.为蛙心脏的持续跳动直接提供能量B.对维持蛙心形态有重要作用C.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D.是构成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成分【答案】C【解析】【分析】题意分析,在缺少Ca2+和K+的生理盐水中,心肌收缩不能进行,在含有Ca2+和K+的生理盐水心肌收缩能维持数小时,这说明Ca2+和K+对于维持心肌收缩具有重要功能。说明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详解】A、无机盐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错误;B、本实验没有体现出Ca2+和K+对维持蛙心形态有重要作用,B错误;C、该实验说明无机盐Ca2+和K+对于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C正确;D、某些无机盐是构成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成分,但题干中说明的现象并不能体现出Ca2+和K+的作用是构成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成分,D错误。故选C。9.某兴趣小组对刚收获的黄豆种子进行了一系列处理,如下图所示,图中①~⑤表示有关主要物质或结构,其中①②分别为干种子和烤熟的种子。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①细胞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 B.③为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含量较低C.在适宜条件下,②能够萌发形成幼苗 D.④⑤分别为细胞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①为种子晒干之后的结合水减少的种子,②为种子烘干后的死亡的种子,③为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分,即无机盐,④为自由水,⑤为结合水。【详解】A、细胞中的水分,自由水占95.5%左右,经晒干后的种子丢掉了自由水,导致细胞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A正确;B、烘干后的种子经点燃后留下的白色灰烬是无机盐,无机盐占细胞鲜重的1%~1.5%,在细胞中的含量较低,B正确;C、经烘干后,细胞丢掉了结合水,细胞结构遭到破坏,失去了生理活性,②不能萌发形成幼苗,C错误;D、种子晒干过程主要丢掉自由水,烘干过程主要丢掉结合水,D正确。故选C。10.下列与生活相联系的生物学知识中,说法正确的是()A.胆固醇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人体应该多多摄入B.糖尿病患者可随意食用不具甜味的米饭、馒头等C.患急性肠炎患者脱水时,需要及时补水和无机盐D.某口服液富含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答案】C【解析】【分析】1、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2、患急性肠炎的病人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故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要补充水分和无机。3、组成细胞的元素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包括C、H、0、N、P、S、K、Ca、Mg等,微量元素包括Fe、Mn、B、Zn、Mo、Cu等。【详解】A、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但过多摄入对生物体有害,A错误;B、糖尿病患者不能随意食用不具甜味的米饭、馒头等,原因是米粉和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水解后变为葡萄糖,B错误;C、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需要及时补水,同时也需要补充体内丢失的无机盐,C正确;D、某口服液富含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铁、锌、硒等微量元素,钙属于大量元素,D错误;故选C。11.如图是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②和③共同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B.②和③可以运动,使生物膜具有流动性C.③的种类与生物膜的功能复杂程度有关D.①位于细胞膜内侧,与细胞识别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中①是糖蛋白,②是蛋白质,③是磷脂双分子层。【详解】A、③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A错误;B、②是蛋白质,③是磷脂双分子层,②和③可以运动使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正确;C、②是蛋白质,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C错误;D、①位于细胞膜外侧,与细胞的识别、信息传递有关,D错误。故选B。12.HDL(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复杂脂蛋白,能够运载周围组织中的胆固醇,将其转化为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从肠道排出。胆固醇过高会危害人体健康,可能会导致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胆固醇和脂肪均属于固醇类物质 B.HDL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C.胆固醇和磷脂均可参与构成人体的细胞膜 D.预测HDL可用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答案】A【解析】【分析】脂质主要是由C、H、O三种化学元素组成,有些还含有N和P,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除此以外,脂肪还有保温、缓冲、减压的作用;磷脂是构成包括细胞膜在内的膜物质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这些物质对于生物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详解】A、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类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故脂肪不属于固醇类物质,A错误;B、依题意,HDL能够运载周围组织中的胆固醇,将其转化为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从肠道排出,故HDL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B正确;C、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可以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C正确;D、依题意,胆固醇过高会危害人体健康,可能会导致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又知HDL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因此,预测HDL可用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D正确。故选A。13.胰岛素是一种能够维持血糖平衡的蛋白质,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其中“—S—S—”表示二硫键,形成一个该化学键会脱掉两个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中的S元素位于蛋白质的R基中,属于微量元素B.断开胰岛素中所有的二硫键时,所得两条肽链的分子量共增加6C.胰岛素与血红蛋白的功能相同,均具有调节作用D.高温处理可破坏胰岛素的肽键和二硫键【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题图是胰岛素示意图,胰岛素含有A、B两条链,含有3个二硫键(二硫键由两个-SH脱去2个H形成)。【详解】A、胰岛素中的S元素位于蛋白质的R基中,属于大量元素,A错误;B、二硫键由两个-SH脱去2个H形成,故断开胰岛素中的3个二硫键时,所得两条肽链的分子量共增加6,B正确;C、胰岛素具有调节作用,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C错误;D、高温处理破坏胰岛素空间结构,但不会破坏胰岛素中的肽键,D错误。故选B。14.P4-ATPases被称为翻转酶,这种酶通过水解ATP将细胞膜中的脂质从胞外侧转移到胞质侧,是创造和维持细胞膜脂质不对称分布的关键因素。细胞膜成分的不对称分布对细胞的多种功能至关重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分布也是不对称的B.翻转酶发挥作用可使磷脂分子头部在膜内,尾部在膜外C.细胞膜磷脂分子的运动除了翻转外还可以表现为侧向移动D.磷脂分子的翻转可能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磷脂分子的头部,具有亲水性,磷脂分子疏水性的尾部,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详解】A、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分布也是不对称的,如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外侧,A正确;B、翻转酶通过水解ATP将细胞膜中的脂质从胞外侧转移到胞质侧,翻转后的磷脂分子依然是分子头部(亲水部分)在膜外,尾部(疏水部位)在膜内,B错误;C、细胞膜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具有流动性,主要表现为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因此细胞膜磷脂分子的运动除了翻转外还可以表现为侧向移动,C正确;D、磷脂分子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细胞膜作为细胞的屏障,起到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磷脂分子的翻转可能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有关,D正确。故选B。15.如图表示某真核细胞内三种具有双层膜的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a、b、c所示结构中含有DNA和RNA的为图a、bB.图a、b、c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中C.图a、b、c分别代表的是线粒体、细胞核、叶绿体D.图c中的孔道具有识别作用,DNA不可通过该结构【答案】D【解析】【分析】图a结构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代表的是线粒体;图b结构内部有基粒,代表的是叶绿体;图c结构有两层膜,但不连续,膜上有核孔,代表的是细胞核。【详解】AC、图a、b、c分别表示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三者都含有DNA和RNA,AC错误;B、图a(线粒体)、图c(细胞核)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中,图b(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绿色部分的细胞中,B错误;D、图c中的孔道为核孔,是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DNA不能通过核孔,D正确。故选D。16.易位子是一种位于内质网膜上的蛋白质复合体,其中心有一个直径大约2纳米的通道,能与信号肽结合并引导新合成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未正确折叠,则会通过易位子运回细胞质基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多肽链经易位子识别后,以膜融合方式进入内质网腔B.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正确折叠,则会运往高尔基体C.可以用3H标记亮氨酸来追踪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D.易位子蛋白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真核细胞内分泌蛋白的加工过程【答案】A【解析】【分析】内质网对核糖体所合成的肽链进行加工,肽链经盘曲、折叠等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通过一定的机制保证肽链正确折叠或对错误折叠的进行修正。【详解】A、多肽链在核糖体上合成,核糖体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易位子能与信号肽结合并引导新合成多肽链进入内质网,但不是以膜融合的方式进入,A错误;B、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正确折叠,则会运往高尔基体,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未正确折叠,则会通过易位子运回细胞质基质,B正确;C、氨基酸可以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因此可以用3H标记亮氨酸来追踪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C正确;D、易位子蛋白是受体蛋白,若易位子蛋白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新生肽链上信号序列不能被识别,新生肽链不能进入内质网加工,因此会影响真核细胞内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7.血红蛋白(HbA)由1个珠蛋白和4个血红素组成,每个珠蛋白包括4条多肽链,其中α、β链各2条,肽链由α、β珠蛋白基因编码。图1是血红蛋白的四级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β链氨基端的氨基酸序列。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______(2)图2片段中属于R基的序号是_______,可看出,该片段是由_______种氨基酸经____________反应形成的,一条肽链中连接相邻氨基酸的化学键称为_____。(3)若两条β肽链完全相同,则一个血红蛋白分子至少含有______个氨基。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原因是__________、肽链盘曲折叠的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答案】(1)(2)①.②④⑥⑧②.3③.脱水缩合④.肽键(3)①.6②.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解析】【分析】1、氨基酸分子互相结合的方式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的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2、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多肽盘曲折叠形成的方式以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关。【小问1详解】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小问2详解】图2片段中显示了四个氨基酸,这些氨基酸的R基依次用②④⑥⑧代表,其中⑥⑧相同,则说明图2片段是由3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图2中含有三个肽键,这三个肽键形成时脱去了3个水分子,即一条肽链中连接相邻氨基酸的化学键为肽键。【小问3详解】若两条β肽链完全相同,则一个血红蛋白分子至少含有4个氨基,因为图示片段中有一个氨基酸的R基中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因而推测一条β肽链中至少含有氨基的数目为2,而一条α链中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因此一个血红蛋白中至少含有6个氨基。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盘曲折叠的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进而形成了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因而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18.大豆植株生长过程中形成根瘤容纳根瘤菌,根瘤菌能固定大气中的N2为大豆提供N元素,提高大豆产量。根瘤菌被噬菌体(一种病毒)侵染后数量减少,导致固氮作用减弱,大豆产量下降。(1)噬菌体含有胸腺嘧啶不含尿嘧啶,说明噬菌体的遗传信息储存在_____分子中。与根瘤菌相比,噬菌体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2)下图A为根瘤菌细胞某种核酸的基本单位,虚线方框表示腺嘌呤;图B为根瘤菌细胞某种核酸局部结构示意图。图A所示物质的生物学名称是_____,图B中①代表_____。图B代表的物质虽然只有4种基本单位,但可以储存大量遗传信息,其原因是_____。(3)大豆叶肉细胞中含有_____种核酸,由A、T、U3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_____种。(4)核酸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_____中有重要作用。【答案】(1)①.DNA②.噬菌体无细胞结构(2)①.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②.脱氧核糖③.脱氧核苷酸(碱基)排列顺序的多样性(3)①.2##两②.4##四(4)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解析】【分析】DNA基本单位为脱氧核苷酸,是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的;RNA的基本单位为核糖核苷酸,是由核糖、含氮碱基和磷酸基团组成的。

【小问1详解】噬菌体含有胸腺嘧啶不含尿嘧啶,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的碱基,说明噬菌体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分子中。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而根瘤菌是原核生物,有细胞结构。所以与根瘤菌相比,噬菌体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细胞结构。【小问2详解】图A所示物质中含有腺嘌呤、核糖和磷酸,其生物学名称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图B中含有胸腺嘧啶,是DNA的特有碱基,因此①为脱氧核糖,。图B代表的物质虽然只有4种基本单位,但可以储存大量遗传信息,其原因是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小问3详解】大豆叶肉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由A、T、U3种碱基参与构成核苷酸分别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共4种。【小问4详解】核酸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有重要作用。19.近日,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小分子绑定化合物——ATTEC,该化合物通过自噬—溶酶体途径,降解细胞中的异常蛋白。ATTEC在细胞内发挥作用的机制如图,其中LC3为自噬标记物。(1)由图可知,ATTEC与异常蛋白的结合具有一定的______。溶酶体膜和自噬体膜能相互融合的结构基础是______。(2)在亨廷顿舞蹈症(HD)患者的大脑中,突变后的mHTT蛋白会造成纹状体神经退行,使神经元大量死亡,最终表现出运动、记忆等方面的障碍。临床显示,ATTEC可有效治疗HD。据图阐释ATTEC治疗HD的作用机制:______。(3)除了图示中的作用外,溶酶体还具有的功能有______(答出1条)。【答案】(1)①.专一性②.两种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2)ATTEC将大脑神经元细胞中突变后的mHTT蛋白与LC3黏在一起(3)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解析】【分析】由图可知,ATTEC可以和LC3结合到异常蛋白,而不能和正常蛋白结合,结合异常蛋白后会被内质网包围形成自噬体,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通过溶酶体中的酶将异常蛋白降解。【小问1详解】ATTEC能将自噬标记物LC3和错误折叠的异常蛋白黏在一起,形成黏附物,由此可知,ATTEC与异常蛋白的结合具有一定的专一性。溶酶体膜和自噬体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故这两种膜能够相互转化。【小问2详解】突变后的mHTT蛋白为异常蛋白,ATTEC能将大脑神经元细胞中突变后的mHTT蛋白与LC3黏在一起,形成黏附物后被包裹形成自噬体最终被降解,因此ATTEC可有效治疗HD。【小问3详解】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图示显示了溶酶体能够分解很多物质,如蛋白质,除此之外,溶酶体还具有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的功能。20.为了验证N是玉米生长发育必需的元素,请完成以下实验:实验原理:植物缺N会导致植株矮小,叶片发黄,补充N以后可恢复材料与用具:完全营养液甲、只缺N的营养液乙(其他元素均具备)、多种相关器材、长势良好且相似的玉米幼苗、含N的无机盐等。(1)方法步骤(补充完整):a、取40株长势良好且相似的玉米幼苗,平均分为两组并编为A组、B组。b、A组置于适宜浓度的______,B组置于等量的_______。c、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_______。d、预期实验结果:A组玉米幼苗________,B组玉米幼苗_________。e、预期实验结论:_______。(2)从科学研究的严谨角度出发,为进一步证实A、B两组玉米生长状况的差异的确是由N元素缺乏引起的,可以增加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另一组不作特殊处理。若一段时间后玉米幼苗_________,则可进一步说明N是玉米生长发育必需的元素。【答案】(1)①.b、完全培养液甲②.只缺N的培养液乙③.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④.生长正常⑤.植株矮小、叶片发黄⑥.N是玉米生长发育必需的元素(2)①.在B组中加入含N的无机盐②.恢复正常【解析】【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N为玉米幼苗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实验的原理是在完全营养液中能正常生长,在缺素营养液中表现出相应的缺素症,加入该元素后,缺素症会消失或缓解,实验的自变量是营养液的种类,因变量是玉米幼苗的叶片颜色,玉米的长势、营养液的体积、培养条件等属于无关变量,按照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设计。【小问1详解】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N为玉米幼苗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实验的原理是在完全营养液中能正常生长,在缺素营养液中表现出相应的缺素症,加入该元素后,缺素症会消失或缓解,实验的自变量是营养液的种类,因变量是玉米幼苗的叶片颜色,玉米的长势、营养液的体积、培养条件等属于无关变量,按照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