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型工程项目LEED金奖及绿色建筑二星级认证实施方案
4.5.1绿色施工目标
项目整体获得国内绿色建筑二星级;办公楼获得美国LEED金奖
4.5.2LEED认证简介
LEED(LeadershipinEn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体系是一个国
际性绿色建筑认证系统,1998年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颁布了第一个
LEED认证体系(LEEDVL0)并建立了LEED认证组织,开始了绿色建筑认证工作。
经过广泛的修改,2000年3月发布了LEEDV2.0,2002年发布了LEEDV2.1,2005
年发布了LEEDV2.2。随着LEED的发展和成熟,该体系也在进一步完善。根据设
计要求本工程符合LEED2009中对施工过程的要求。
4.5.1.1LEED认证评估体系
针对不同的项目类型LEED有不同的评估体系,具体见图4.5.l-lo
图4.5.1-1LEED评估体系
4.5.1.2LEED认证评分条款
LEED2009评价体系通过7个方面对建筑项目进行绿色评定,包括:可持续
发展建筑场地,节水,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创新
与设计过程,区域优先。在每个方面,LEED提出评定目的、要求和相应的技术
及策略。
结合本工程招标文件,本工程适用于LEED体系,并按照LEED2009要求进行
实施和认证。具体条款所占分值见图4.5.1-2。
区域优化(RP),4
•能源和环境(EA)Q可持续场地设计(SS)♦室内环境质量(IEQ)
•材料和资源(MR)「有效利用水资源(WE)叵创新与设计过程(WE)
了区域优化(RP)
图4.5.1-2LEED体系评分条款及所占分值
4.5.1.3LEED认证标准
结合招标文件,本工程LEED认证适用于LEED-2009,具体体系认证分级标
准见表4.5.1-U
表4.5.1-1LEED体系认证分级标准
认证级别认证银奖金奖柏金奖
分值40〜4950〜5960〜7980〜110
4.5.1.4LEED认证目标
结合本工程招标文件要求,我单位拟定,项目获得美国LEED金奖。
4.5.1.5LEED金奖认证对施工过程的要求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结合本工程在施工过程所涉及的内容分以下四个方面予
以阐述:
(1)SS可持续场地设计
1)防止在建筑期间由雨水及风暴蚀导致的土壤流失。
2)防止雨水在下水道或河道的沉积作用
3)防止尘土和浮游粒物质对空气的污染。
4)减少热岛效应对气候,人类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影响。
5)消除建筑和场地光泄漏,改善夜空光线,减少开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WE有效利用水资源
1)控制或消除使用饮用水作为景观灌溉用水。
2)减少废水的产生和饮用水需求,同时增加当地蓄水层的回灌水量。
3)提高建筑物用水效率,减轻市政供水和污水处理系统负担。
(3)MR材料和资源
1)延长现有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保护资源,保存文化资源,减少废弃物,
减少新建筑在材料生产和运输方面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减少拆建废料在堆填区和焚烧区处理,增加可回收再生资源和可重复使
用的拆建废料。
3)再利用建筑材料的产品,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减少废弃物,减少与原
材料使用和加工的不利影响。
4)提高区域内提取和制造的建筑材料和产品的需要,支持当地资源的使用
和减少交通带来的环境影响。
(4)IEQ室内环境质量
1)减少建设或改造产生的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并促进建筑工人和建设使用
者的舒适和健康。
2)减少有异味、有刺激性和有害的空气污染物,并促进建筑工人和建设使
用者的舒适和健康。
3)防止由建造工程造成的室内空气质量问题,长期保证施工人员和住户的
健康和居住舒适。
4)由外进入大楼的各入口以及地下车库进入大楼的电梯出口处铺设除尘地
毯。
4.5.3绿色建筑星级认证简介
绿色建筑认证,是指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试行)》,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确认绿色建筑等级并进
行信息性标识的一种评价活动。
4.5.3.1绿色建筑星级认证标准
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4版),按满足控制项和评分项的程度,绿
色建筑认证划分为三个等级。3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14版)所有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分。当绿
色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60分、80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
星级、三星级,认证要求见表4.5.3-1。
表4.5.3-1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
一般项数(共43项)
优选项
节地与室节能与能源节水与水资节材与材料
等级室内环境质运营管理数(共
外环境(共利用(共10源利用(共6资源利用
量(共6项)(共7项)14项)
6项)项)项)(共8项)
★343534—
★★4646456
★★★58575610
4.5.3.2绿色建筑星级认证目标
我司将按照招标文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参照《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
标准》,制定并实施相应的保证措施,施工全过程达到“四节一环保”,从工程
总承包角度配合实现绿色建筑两星级认证。
我司承诺:确保本项目实现绿色建筑两星级认证。我司将以全局最新的绿色
施工成果和“四新技术”,应用于本项目,建精品工程,努力打造绿色建筑的行
业典范。
4.5.3.3绿色建筑二星级认证对施工过程的要求
(1)节地与室外工程
1)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
2)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3)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各种污
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4)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且采用包含乔、灌
木的复层绿化。
(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
2)设置合理、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
3)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
4)使用非传统水源时,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而人体健康与周围环
境产生不良影响。
5)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雨水积蓄、处理及利用方案。
6)绿化、景观、洗车等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
7)非饮用水采用再生水时,利用附近集中再生水厂的再生水,或通过技术
经济比较,合理选择其他再生水水源和处理技术。
8)按用途设置用水计量水表.
(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8580〜GB18588和《建筑
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要求。
2)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90%以
上。
3)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
4)将建筑施工、旧建筑齐除和场地清理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并将
其中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材料回收和再利用。
5)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
材料总重量的10%以上。
6)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不破坏和拆除己有的建筑构件及设施,
避免重复装修。
7)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其用量占
同类建筑材料的比例不低于30%,且废弃物参量大于20虬
(4)室内环境质量
1)室内游离甲醒、苯、氨、氧和TV0C等空气污染物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中的有关规定。
2)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保证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4.5.4LEED金奖及绿色建筑一星级施工策划
4.5.4.1LEED金奖及绿色建筑技术要求
1、土建部分
(1)立面:
1)控制幕墙玻璃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0.2。
2)幕墙可开启设计按图施工,控制幕墙可开启面积比例达到10机
3)在老建筑周边未施工区域设置绿化,面积不小于300/。
(2)场地与屋面:
1)超过70%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表面材料采用浅色,控制太阳辐射反射
系数不小于0.4。
2)场地设有医疗急救绿色通道。
(3)无障碍设计:
1)场地与建筑的无障碍没计应满足现行国家规范及标准要求,活动场地、
绿地无障碍设计完善,场地内人行无障碍通道与城市人行无障碍通道连通。
2)室内设有无障碍电梯。
3)公共活动区、公共卫生间、走廊、楼梯均采用防滑铺装。
(4)室内灵活隔断:室内隔墙应采用轻质隔断如玻璃隔断、轻钢龙骨石膏
板隔断等可分段拆卸的隔断,以便于后期功能布局的灵活改变,减少多次装修材
料的浪费。且可重复使用隔断(墙)比例达到80%以上。
(5)声环境:
1)配电间、消控中心、机房等产生噪声空间不与主要功能空间相邻,并合
理设置减振消声措施,通过距离衰减减少对功能房间的噪声干扰。
2)对产生振动的设备基础应取减振措施,对空调机房进行隔声吸声处理。
3)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满足现行国家规范及标准中低限标准限值和
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室内背景噪声限值:办公室W37db,会议室W42db。
4)主要功能房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满足现行国家规范
及标准中的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
5)下部为办公、会议等功能空间时,楼板应做隔声垫层或做地板地毯等隔
声处理,使其撞击声隔声满足标准高要求标准的要求。
6)人员密度的大空间进行吸声减噪设计,室内空场500^1000Hz混响时间
低于2s,语言清晰度指标大于0.50。
(6)围护结构
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外墙、屋顶、透明部分K值;透明部分太阳得热系
数或遮阳系数)严格按施工图要求实施,金属窗框和明框幕墙型材应采取隔断热
桥措施,玻璃应采用中空玻璃,并保证玻璃幕墙整体K值不高于2.1W/(m2・K),
玻璃太阳得热系数不高于0.3E
2)建筑围护结构构造严珞按施工图要求实施,确保内表面不结露。屋顶及
东西外墙的传热系数及热惰性指标不低于国家及浙江省节能设计标准,确保内表
面最高温度满足要求。
3)外墙外保温的外门窗周边及墙体转角等应力集中部位,应采取可靠构造
措施防止裂缝。
4)外窗框与外墙之间缝隙应采用保温材料填充,并用密封材料嵌缝。
5)外窗气密性达到6级,幕墙气密性达到3级。
6)屋面应采用铺设阻尼材料、设置吊顶等措施防止雨噪声。
(7)改善内区采光和防眩光措施:
1)建筑天窗下均设置遮阳膜,其中主楼与北裙楼交接处天窗下设置活动内
遮阳。
2)幕墙与天窗玻璃的颜色透射指数Ra不应低于80。
(8)建筑外遮阳:指廊外设置水平遮阳板与格栅。
(9)卫生间:
1)外开门的厕所隔间平面尺寸不应小于900mmX1250mmo
2)内开门的厕所隔间平面尺寸不应小于900mmX1450mm。
3)洗脸台前留有宽不小于700nmb深不小于500mm的活动空间。
4)坐便器前留有宽不小于700mm,深不小于350mm的活动空间。
(10)电梯:合理选用节能电梯和自动扶梯,并要求采用电梯群控、扶梯自
动启停等节能措施;电梯应采取减振降噪措施。
(11)对有气味、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臭氧等化学污染物及热湿等散
发源的空间(如卫生间、淋浴室、文印室、化学品存储空间等),设置可自动关
闭的门。
(12)建筑入口设置除尘地垫或设置格栅、鞋筛等固定式入口通道系统。
(13)建筑材料:
1)不使用含有石棉、苯的建筑材料和物品。
2)木器漆、防火涂料及饰面材料等的铅含量不得超过90mg/kgo
3)含有异氟酸盐的聚氨酯产品不得用于室内装饰和现场发泡的保温材料中。
(14)结构材料:
1)混凝土结构所有竖向受力钢筋均采用400MPa级的热轧带肋钢筋,受力
普通钢筋采用不低于400MPa级的热轧带肋钢筋的比例不低于85%0
2)钢结构Q345及以上高强钢材用量比例不低于70%。
3)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
4)钢结构采用耐候型防腐涂料,耐候型防腐涂料须符合现行国家规范及行
业标准中II型面漆和长效型底漆的要求。
2、机电设备
(1)给排水
1)设置雨水回用系统,收集雨水回用于灌溉、车库车道、地面道路冲洗,
洗车等用途,回用量不小于其60队
2)雨水回用系统设置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具有监测浊度、余氯、PH值、电
导率(TDS)的功能。
3)水泵等设备满足相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节能评价要求。
4)卫生器具按照用水效率1级选取:坐便器冲水量为4L,水嘴流量为0.IL/s,
小便器冲水量为2L,淋浴器流量为0.08L/S。
5)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和结露:按施工图要求进行管材附件的选择、
室内给排水防结露管道的保温设置、埋地管道防漏损措施等。
6)水表分级计量安装达到三级计量要求(三级水表为:一级总地块进水管;
二级各分区给水;三级各用水点)。
7)用水点压力不超过0.2MPa。
8)按用途和付费单元或管理单元设置用水计量装置。
9)冷却塔设置平衡管,减少停泵冷却水溢出。
10)地库和道路冲洗采用节水高压水枪。
11)设置直饮水系统,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及标准要求,直
饮水水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要求;生活饮用水总硬度(以CaC03计)TH满足
75mg/L<TH^150mg/L,生活饮用水菌落总数(CFU/100mL)小于10个。
12)集中生活热水系统设置支管循环系统,或者配水点出水温度不低于45°C
的时间不大于10秒;设置消毒杀菌装置;同时热水设备、热水系统供水及回水
管道应按图实施完善的保温隔热措施。
13)生活饮用水管道使用铜管或者不锈钢管,直饮水管道使用不锈钢管
14)市政自来水、直饮水、回用雨水、热水等管线应进行涂色区分,按现行
国家规范及标准要求对管道进行标识,回用雨水设置明确、清晰的标识防止误接,
水池(箱工阀门表及给栓取口等均应采防止水池(箱),阀门表及给栓取口等均
应采防止误接、误饮的措施。
15)对设有淋浴器的卫生间,采用分水器配水或其他避免用水器具同时使用
时彼此用水干扰的措施、淋浴器设置温度显示和恒温混水阀(若有淋浴器设置)。
16)厨房和卫生间分别设置排水系统。
17)使用构造内自带存水弯的卫生器具,且其水封深度不小于50nm1;合理
设置地漏水封,水封深度不小于50mm;选用具有防干涸功能的地漏。
(2)暖通:
1)冷热源:
①采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技术,系统全年能源综合利用率不低于70%。
②在国标基础上冷水机组COP提高6%以上、多联机性能参数提高24%以上、
分体机性能参数满足2级能效值要求、锅炉热效率提供2个百分点。
③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应设置集中控制系统。
2)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
设计标准》中的规定。
3)空调冷热水输送能效比比现行《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中规定值低20%。
4)空调系统合理分区、冷热源设备的部分负荷性能满足要求。
5)风系统、水系统均采用变频技术。
6)按图纸要求设置排风热回收,热回收效率不低于60%。
7)空调末端可调节:本项目根据功能房间进行空调系统分区,建筑的空调
末端设备配置控制器,控制器能够进行室内温度调节、室内温度设定、末端设备
启停控制、冷热媒流量控制。
8)空气处理:采取粗中效过滤的空气处理措施,贵宾多联机、安检联检风
机盘管、重要的办公多联机、安检联检区域AHU采用光触媒净化杀菌措施,其它
区域空调箱、新风空调箱内采用紫外杀菌灯。新风箱配置G4+静电+F9组合的过
滤器,贵宾厅、内区办公采用自循环独立式空气过滤机组。
9)空调系统监测与控制:本项目设置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对建筑设备系统进
行智能化监控管理,对建筑物内空调冷热源、风系统、室内主要功能空间的温度、
末端空调设备使用状态进行联网实时监测。冷热源设备、冷热媒输送设备,空气
处理机组、新风机组、通风设备及其控制部件接入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其他控制
要求:
①空调系统以及冷、热源系统应采用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②空调冷、热源系统的控制应能根据末端需求进行水泵台数和转速的控制;
③对末端变水量系统中的风机盘管,应采用电动温控阀和风速相结合的控制
方式;
④当空调系统采用间歇运行时,应设独立启停控制装置;应能进行风机、风
阀的启停连锁控制;当采用变风量系统时,风机应采用变速控制方式;当利用室
外免费冷源来进行变新风运行时,应通过室内外焙值比较,来确定采用全新风运
行或者最小新风运行;过滤器超压报警或显示;
⑤空调冷却水系统应满足下列基本控制要求:冷水机组运行时,冷却水最低
回水温度的控制;冷却塔的风机运行台数控制或风机调速控制;采用冷却塔供应
空调冷水时的供水温度控制;应能进行冷却塔的自动排污控制;
⑥空调冷、热源系统的控制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应能进行冷水机组的台数
控制,宜采用冷量优化控制方式;应能进行冷水(热泵)机组或热交换器、水泵、
阀门等设备的顺序启停和连锁控制;应能对供、回水温度及压差进行控制或监测,
二级泵应能进行自动变速控制;
⑦空调风系统应满足下列基本控制要求:空气温、湿度的监测和控制;
⑧有低温冷媒可利用时,除空气相对湿度或送风量要求较大的空调区外,应
采用低温送风空调系统;
10)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该系统的要求如下:
①监测内容包括PM10、PM2.5、C02、污染物(甲醛)浓度等
②监测点位的选择原则是:以层数、功能作为区分,每层的不同功能房间各
选择1个;
③该系统需要与空调设备的控制联动,可以根据PM10、PM2.5、CO2、污染
物(甲醛)浓度,对新风的运行进行控制;
④监测结果需要在公共空间的显著位置发布,因此需要安装发布系统,发布
的内容是“空气质量表观指数IAQT",该指标是根据监测到的不同房间浓度数据,
基于算法计算确定的。
11)全空气空调可变新风比运行:全空气系统采用全年多工况模式运,其
可达到的最大总新风比不低于50%。全空气全年调节可充分利用室外空气的冷热
量,避免冷热量抵消,减少供暖空调设备开启时间。
12)设备要求:
①应选用低噪声设备,设备、管道应采用有效的减振、隔振、消声措施。对
产生振动的设备基础应采取隔振措施。
②冷却塔应采用隔振支撑。
③风道与水管应采用消声风道、消声弯头、消声器、消声软管等方式控制透
射噪声,采用隔振吊架、隔振支撑、软接头等进行连接部位的隔振。
④水泵、风机等设备及其他电气装置满足相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节能评价要求。
13)空调机组除湿:空调机组和末端设备具有加湿和除湿功能,能够实现相
对湿度为30~70虬
14)厨房通风设计:有燃与进入的厨房排风系统设置两套,油烟罩排风(70%)
及全室排风(30%),全室排风兼事故与值班排风,补风系统设置二套,全室对应
的补风采用空调箱补风(按设备风量,冬季送风温度20℃、夏季送风温度25℃),
油烟罩排风对应的补风采用风机补风。无燃气进入的厨房排风系统设置一套,补
风采用空调箱补风(按设备风量,冬季送风温度10℃、夏季送风温度30℃)。
15)卫生间、淋浴房、文印室等区域:设置有独立的局部机械排风系统且排
风量满足需求。
(3)电气
1)照明设计控制眩光:除机房外,室内人员长时间停留场所,其光源色温
不应高于4000K,墙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501x、顶棚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301x,
一般照明光源的特殊显色指数R9应大于0,光源色容差不应大于5SDCM,照明频
闪比不应大于6%,照明产品光生物安全组别不应超过RG0;室外公共活动区域,
其光源色温不应高于5000K,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最小水平照度及最小半柱面照
度均不应低于21x,照明光污染限制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及标准规定。
2)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等指标满足要求:室内照度、眩光值、一般显色指
数、均匀度等照明数量和质量指标满足现行国家规范及标准相关规定,人员长期
工作或停留的房间或场所,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不应小于80。室外照明光源一
般显色指数不低于60,室外公共活动区域的眩光限值满足标准要求。
3)各房间和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符合现行国家规范及标准要求;对二次
装修部位提出达到目标值的要求。
4)照明控制:候机厅、出发厅、公共走道等区域采用分区、定时等集中控
制方式;楼梯间等区域应采用声光控等感应控制措施。
5)设置能耗监测系统,对冷热源、输配系统、照明插座以及动力系统的电
耗以及水耗量、燃气耗量进行分类和分项计量,且能耗计量系统可按上级数据中
心要求自动、定时发送能耗数据信息。
6)建筑设备管理系统:项目设置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对建筑机电设备和可
再生能源利用装置具备测量、监视和控制功能。
7)电气设备:
①电气设备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的节能评价要求。
②变压器满足二级能效要求。
③合理选择单相负荷的相位,使三相尽量平衡。最大相负荷不应超过三相负
荷平均值的115%,最小相负荷不应小于三相负荷平均值的85%。
④三相供电的用户,照明、插座等同一类型的单相负荷不应集中于同一相上。
8)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该系统的要求如下:
①监测内容包括PM10、PM2.5、CO2、污染物(甲醛)浓度等。
②监测点位的选择原则是:以层数、功能作为区分,每层的不同功能房间各
选择1个。
③该系统需要与空调设备的控制联动,可以根据PM10、PM2.5、CO2、污染
物(甲醛)浓度,对新风的运行进行控制。
④监测结果需要在公共空间的显著位置发布,因此需要安装发布系统,发布
的内容是“空气质量表观指数IAQI",该指标是根据监测到的不同房间浓度数据,
基于算法计算确定的。
⑤设置室内空气质量定期动态发布系统,同时与空调系统进行联动控制,可
设定主要污染物浓度参数及具备参数越限报警等功能。
9)设置光伏系统:在现场办公区屋面设置光伏系统,光伏发电量达到总用
电量的l%o
3、景观
(1)夜景照明满足现行国家规范及标准要求,超出被照区域的溢散光不超
过15%o
(2)室外公共活动区域,其光源色温不应高于5000K,人行道、非机动车
道最小水平照度及最小半柱面照度均不应低于21x,照明光污染限制应符合现行
国家规范及标准规定。
(3)场地绿地向公众开放。
(4)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有乔木、构筑物等遮阴措施的面积达到20%。
(5)室外植物品种不少于40种。
(6)室外场地设置不少于3个艺术雕塑。
(7)应选择适应上海市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不应选择对人体健康不利
的植物。乡土植物占总植物数量的比率不宜小于60%常用植物占总植物数量的
比率不宜小于80%,植物选择参照上海市地区部分常用乡土植物。
(8)应根据场地环境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上下层植物选择应
符合其生态习性要求。
(9)场地内80%植物产地与运输范围宜控制在500km内,且不应选用从原
生态地区移植的大树。
(10)场地内人行道应种植可形成连续遮荫的乔木,其间距不宜大于6叱
4、室内装修
(1)建筑公共区和无障碍用房间墙面无尖锐突出物,墙、柱、家具等处的
阳角均为圆角,设有安全抓杆或扶手。
(2)标识系统采用大字标识便于老人观察。
(3)室内设置不少于10个艺术装饰品。
(4)人员长期停留的房间,每50m2不少于一株绿色植物。
(5)入口大堂中有植物,有休息座椅,有放置雨伞的设施。
(6)装修材料:
1)室内使用的建筑材料应满足现行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不得使用含有石
棉、苯的建筑材料和物品。
2)室内空气中的TVOC、二甲苯等的浓度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
标准》规定限值的90%;室内甲醛、苯、臭氧等的浓度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室内
空气质量标准》规定限值的70%。
3)木器漆、防火涂料及饰面材料等的铅含量不得超过90mg/kg。
4)含有异氟酸盐的聚氨酯产品不得用于室内装饰保温材料中。
5)地毯的有害物质排放达到现行国家规范及标准中的A级环保产品要求。
6)木地板采用E0级以上板材,TV0C释放率W0.3mg/(m2h),甲醛释放量W
0.48mg/m3,测试方法按照现行国家规范及标准要求。
7)木器漆V0C含量符合现行国家规范及标准要求,可采用水性木器漆。
8)乳胶漆TVOC释放量Wl.0mg/m3,测试方法按照现行国家规范及标准要求。
9)腻子TVOC释放量<1.0mg/m3,测试方法按照现行国家规范及标准要求。
10)防水涂料VOC限值低于100g/L,测试方法按照现行国家规范及标准要
求。
11)防火涂料VOC限值低于350g/L,测试方法按照现行国家规范及标准要
求。
12)多功能厅、会议室的吸声板等多孔材料甲醛释放率<0.05mg/(m2h)。
(7)家具与陈设:
1)来源可溯,具有信息完整的产品标签,包含危险有害物质含量信息及健
康影响声明。
2)软体家具甲醛释放率W0.05mg/52・h)。
3)木家具甲醛释放量W0.9mg/L,测试方法按照现行国家规范及标准要求。
4)纺织、皮革类产品需满足现行国家规范及标准要求。
5)塑料家具的有害物质限值应满足现行国家规范及标准要求。
4.5.4.2地基基础阶段策划
1、充分利用现场土地,合理规划,减少搭设临建用房的用工用材。按
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和0SHMS18001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布置
施工作业区和办公区的配套设施、设备。
2、本工程生活区考虑场外设置,定期检查,安排专人监管,满足绿色施工
要求。对照环境因素制定粉尘排放,噪声排放,化学危险品泄露,固体废弃物堆
放,火灾、爆炸的发生,有毒有害(如混凝土抗冻剂掺入氨)气味的排放,水电消
耗,办公用纸消耗等具体措施。
4.5.4.3主体结构阶段
1、钢筋采用现场加工,纲筋进货采用招投标方式,严把钢筋质量关和价格
关。钢筋接头采用机械连接,减少接头浪费量。用塑料垫块或高强混凝土垫块替
代短钢筋控制保护层厚度,避免污蚀混凝土表面。
2、模板工程根据墙体面积、柱面积配制不同材料的面板体系和支撑体系。
采用早拆模体系,具有节约木材、钢材、降低环境污染、耐久运用等优点,符合
绿色施工理念。
3、制定建筑垃圾回收和管理的相关计划,采用我局自主研发的绿色施工技
术,现场消化固定废弃物,最大限度做到垃圾的回收利用。
4、各工艺流程要控制洁净水用量,降低水电消耗,利用再生资源,控制强
噪音,减少扬尘,避免光污染对周围的影响。
5、充分利用地下降水水源,用于工程结构混凝土养护、现场清洁等水的使
用,在大门出入口处设置洗车槽,将洗车等用水沉淀后循环使用,减少对市政净
水的需求。
6、钢结构吊装是结构阶段施工进度的关键点。吊装设条采用先进的低噪音
塔吊,合理组织吊装顺序,提高塔吊利用率。
4.5.4.4装饰装修与机电安装阶段
1、装修材料一律采用绿色环保建材,材料进货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遵循的
原则:国内不能生产的材料,选择综合性价比最优的进口材料,且材料必须经过
国内环保机构认证;国产和进口都有的材料,选择质量和性价比相对较优的国产
材料;本地和外省都生产的材料,选择质量和运输都有保证的本地材料。
2、装修材料种类繁多,现场堆放要求严格分类,减少污染和不必要的倒料、
清理成本。要实行限额领料,减少浪费。对可利用材料要求回收,进行二次利用。
3、现场施工合理安排流水,避免交叉作业,减少因此造成的污染或材料浪
费。
4.5.4.5通用技术
通用技术是在施工全过程、全方位中都能采用的绿色施二技术或措施。结合
项目概况,在施工全过程阶段拟采用的绿色施工技术如下表所示.
表4.5.4.5-1拟采用的施工全过程通用的绿色施工技术或措施
序号拟采用的施工全过程通用的绿色施工技术或措施
1高压气清洗混凝土泵管施工技术
2楼梯间照明改进措施
3可周转利用的临时围墙
4可移动式伸缩告示牌
5可周转的施工场地硬化预制混凝土块
6可重复利用的移动式钢板施工平台技术
7铝合金模板早拆模架体系
8全集成升降防护平台体系
9全集成附着升降防护平台技术
10可持续周转临边防护
11塑料马镣施工技术
12利用废旧材料加工定型防护
13可持续周转临边防护结构
14现场临时水电作为正式水电的应用
15BIM辅助预留预埋验收技术
16高强钢筋
17高强混凝土
18LED临时照明技术
19试点快捷安拆标准化水平通道
20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
21高空喷雾防扬尘技术
22施工现场防扬尘自动喷淋技术
23喷雾式花洒防止扬尘
24洗车槽循环水再利用
25现场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26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27自动加压供水系统
28现场临时变压器安装功率补偿装置
29银鹰YY节电器
序号拟采用的施工全过程通用的绿色施工技术或措施
30太阳能路灯节能环保技术
31工人生活区36V低压照明
32限电器在临电中的应用
33现场塔吊镐灯定时控制技术
34项目部热水供应的节能减排
35工地宿舍配电技术
36太阳能光伏发电
37空气热源泵
38空气源热泵辅助加热技术
39临建设施标准化技术
40安全防护标准化技术
41临电限电器应用ULEL系列限量用电控制器)
42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应用
43可移动式临时厕所
44可周转式钢材废料池
45施工竖井多滑轮组四机联动井架提升吊台技术
46管道防漏结构
47一种骑墙式吊篮悬挂机构
48带荷载报警爬升料台
49环氯煤沥青冷缠带防腐材料的应用
50大面积地坪激光整平机应用技术
51小型构件现场预制加工技术
5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53构件化PVC绿色围墙技术
54远程监控电缆敷设施工技术-小飞机和塔吊摄像头
55钢筋集中数控加工技术
56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参数取值优化技术
57BIM应用技术
58可周转混凝土现浇结构板马竞应用技术
59BIM模拟复杂节点施工技术
60钻孔灌注桩泥浆处理技术
61超大超厚筏板型钢马镜支撑技术
62型钢钢筋连接及绑扎技术
序号拟采用的施工全过程通用的绿色施工技术或措施
63怖型软件配模技术
4.5.5LEED金奖及绿色建筑主要措施介绍
4.5.5.1可持续场地设计
1、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
(1)整个建设工地用组装式可周转围墙全部封闭,围墙内部设置排水沟,
适当位置设置临时排水沟及相应的滤网和沉淀池来沉积雨水中的泥土。
供篦子(或槽飙)
L40X30・快
水龙“釐蛛・
■-120・
100*C15««
*土弁实
300
图4.5.5.1-1组装式可周转围墙效果图;排水沟大样图
(2)在工地大门内侧设置洗车台和三级沉淀池,出入车辆用高压水冲洗轮
胎。冲洗车辆水沉淀后可循环利用,同时经沉淀泥土可再次利用。
图4.5.5.1-2洗车台示意图
(3)对施工现场道路和办公区、生活区不同的区域硬化,不使用且未进行
地面硬化的其它空地进行植被种植绿化。
图4.5.5.1-3场地绿化
(4)合理规划施工用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合理划分施工段,优化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中挖出的弃土堆置时避免流失,并须回填利用,尽量做到土
石方开挖平衡,以减少建设活动产生的弃土弃渣和水土流失.规划中考虑施工道
路和建成后运营道路系统的延续性,考虑临时设施在建筑运营中的应用,避免重
复建设。
(5)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要求,取土取料和排弃土石渣并对整个过程水土
流失实施有效的监控,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水土流失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6)落实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对水土流失背景情况、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
失及水土保持工程的防治效果进行监测,定期向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上报监测报告。
(7)在保证场内交通运输畅通和满足施工对材料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
地减少场内运输,特别是减少场内二次搬运。
(8)建筑施工兼顾土方平衡和施工道路等设施在运营过程中的使用:
建筑施工弃土堆放应采取避免水土流失措施,并保留施工弃土开挖、回填的
相关记录和照片;施工平面布置中,施工道路应与建成后运营的道路保持持续性;
施工中挖出的弃土回填利用,可用于回填的超量土方与邻近施工场地间的土
方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并按表4.5.5.1-1提供本项目土方平衡表。
表4.5.5.1-1XXX项目土方工程平衡表
土方量(m3)
序号项目备注
填方挖方
1
2
3土方损益指土壤经过挖填后的损益数
4合计
注:表列项目随工程内容增减。
XXXX公司(公章)
年月日
附:
挖土记录(照片或记录)
填土记录(照片或记录)
2、防止侵蚀和沉积的措施
(1)总承包制定《侵蚀和沉积控制计划》,报甲方审批后严格按照计划实施,
并监督各分包落实相关内容。
(2)加强现场管理,防止因为现场施工的干扰,人为造成涉及水、风、冰
的土壤或岩石中的松动和拆卸,而加快了自然界的侵蚀过程C
(3)进行现场合理规划和功能性布置,防止来自车辆漏油、建筑废料、材
料包装、洗涤水以及其它生活垃圾造成的侵蚀和沉积。
(4)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5)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生活污水通过排水管道排入化粪池,由环保公司定
期清理,暴雨水主要依靠自然渗透、蒸发的方式排放,也可以通过临时设置的水
渠进行临时排水。用作沉淀地的滞留池应当先除去积留的渣土,才能放置新土。
滞留池周围10米内不得堆放泥土。
(6)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物泄露。发生泄露的设备以及物品需得到及时维修,
或者从工地上移除。发生任何较大的降水之后,对侵蚀控制系统进行一次检查,
损坏的或者运行不良的侵蚀与沉积控制措施需在48小时内进行修复或者更换。
3、防止尘土对空气的污染措施
(1)大门口设置洗车池,车辆出入现场保证100%清洗。结合本工程施工场
地大,工程各施工阶段道路及料场变化较大的特点,部分钢筋加工棚、木工棚、
材料存放地面、道路等采用可周转的施工场地硬化预制混凝土块板材,并做到每
天清扫,经常撒水降尘。
预制前预制后
图4.5.5.1-4可周转的施工场地硬化(预制混凝土)
(2)对水泥必须贮存在密闭的仓库,在转运过程中作业人员应戴防尘口罩,
搬运时禁止野蛮作业,造成粉尘污染。
(3)对砂、灰料堆场,忒施工总平面布置堆放在规定的场所,按气候环境
变化采取加盖措施,防止风弓起扬尘。
(4)工人清理建筑垃圾时,首先必须将较大部分装袋,然后洒水,防止扬
尘,清扫人员戴防尘口罩。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设专门的垃圾存放棚内,以免产生
扬尘,同时根据垃圾数量随时清运出施工现场,运垃圾的专用车每次装完后,用
帆布盖好,避免途中遗洒和运输过程中造成扬尘。
(5)气割和焊接一般要求在敞开环境中作业,若在密闭的房同或地下室待
通风不畅场所作业人员必须戴防尘口罩,另外采取通风措施,
(6)在涂料施工基层打磨过程中,作业人员一定要在封闭的环境作业配戴
防尘口罩,即打磨一间、封闭一间,防止粉尘蔓延。
(7)拆除过程中,要做到拆除下来的东西不能乱抛乱扔,统一由一个出口
转运,采取溜槽和袋装转运,防止拆除下来的物件撞击引起扬尘。
(8)对于车辆运输的地方易引起扬尘的场地,首先设限速区,然后派专人
在施工道路上定时洒水清扫。
(9)五级风以上不得进行土方施工,砂、灰料的筛分,在大风的气候条件
下不要作业。回填工程时运土车辆在出大门口外,马路上铺设草垫,用于扫清轮
胎上外带土块。现场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也应当进行洒水压尘。每天收车后,派专
人清扫马路,并适量洒水压尘,达到环卫要求。
(10)办公室防尘可采用高效的集尘方法,如用湿抹布、拖把或配备有高效
过滤器的真空吸尘器V
(11)主体进行至一定阶段,采用我局自主研发的高空降尘喷雾系统,更有
效地降低施工中的粉尘污染。
4、减少热岛效应的措施
(1)除绿化部分外的所有屋顶材料必须符合材料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低
于0.4。
(2)确保屋面或覆盖材料的提交数据中,必须包括生产商提供的材料太阳
反射指数(SRI)、或发射率(Emissivity)和表面反射参数(Reflectance)的资
料及产品数据。采购前必须经绿色建筑两星级认证顾问和其他相关公司认同。
(3)采用高反光设置以降低热吸收,75%以上的屋面采用太阳能反射材料,
反射参数满足绿色建筑两星级认证要求。
5、减少光污染的措施
(1)场址采用的照明标准应符安全要求,同时不使光溢出场址,防止污染
夜空。在可能的情况下采用计算机模拟场址照明以使其最小化。降低光污染的技
术有全截角灯具、低反射表面和小角度点式灯。
(2)电焊、切割、打磨等作业尽量在室内作业,左右及前面要有遮挡,防
止光泄露。如果必须在室外进行发光作业,必须采取有效的挡光措施。
(3)施工照明在高位设置时,在朝向街道、小区的方向设置不透光灯罩,
防止影响场外人员活动和休息。
图4.5.5.1-5遮光罩;焊接遮光示意
4.5.5.2有效利用水资源
1、减少用水措施
分
析
原
因
找出对策,重新控制用水量
图4.5.5.2-1用水控制图
(1)建立工地临时用水管理制度。根据本工程各施工单位的用水量及用水
区域,总承包对整个施工现场的临时用水线路做出统一规划管理,在保证各施工
单位用水的前提下线路布置合理,设置合理、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每天对施
工现场的供水线路进行检查,保证水表、管线等供水设备处于完好状态,防止供
水管线跑冒滴漏,节约用水。
(2)要加强对施工阶段临时卫生洁具装置和配件及本工程正式卫生洁具装
置和配件的品牌选择,材料、设备进场验收的管理,使其减少饮用水需求达到不
少于40%。确保清洁及卫生洁具产品的提交数据中包含:卫生洁具的生产商名称、
产品型号及其用水量等产品数据。
(3)生产、生活用水每天有专人检查,发现有浪费水的现象进行处罚,做
到不用的水龙头要人走龙头关。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设立了循环用水
装置。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
器具配置比率。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
节水措施。浴室、卫生间节水控制详见下图。
图4.5.5.2-2浴室节水系统图图4.5.5.2-3卫生间节水系统图
(4)确保进场使用的卫生洁具的流量均满足节水洁具要求。
(5)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施工用水主要集中、主体混凝土施
工及养护,机电调试阶段。施工做到有组织的管理,养护做到覆盖,最大限度的
节水。机电调试应编制试压调试方案,对各系统的试压、灌水、通水试验的进度
和人员讲行详细策划,保证调试流程最佳,同时避开用水高峰,尽量做到循环用
水。
(6)施工现场喷洒路面、洗车、绿化浇灌不使用市政自来水。混凝土养护
采用覆盖保水养护,独立柱混凝土采用包裹塑料布保水养护,墙体采用混凝土养
护剂或喷水养护,节约施工用水。
图4.5.5.2-4现场砂养护
(7)施工现场供水管网艰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铺设
管道合理,并加强检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2、绿化灌溉措施
(1)现场绿化种植的种类要选用抗旱性能好、生命力强的,浇灌效率可以
适当降低。
(2)进行土壤/气候分析,选择合适的景观绿化类型,采用地方植物或已适
应的植被,减低或消除对浇灌的要求。必需浇灌时,使用高效设备和基于气候进
行控制。
(3)使用收集的雨水进行浇灌或使用再生水、中水浇灌。从紧邻建筑地砖
和地基中抽出的渗漏的地下水,或者本工程降水抽取地下水使用于景观灌溉。
4)绿化景观不需要设置永久性浇灌系统,栽种时设置临时浇灌,考虑一年
后拆除或者根据工程进进行度阶段性拆除。
3、废水处理措施
(1)现场污水严格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执行。
(2)雨水管网与污水管网分开使用。现场交通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统一规
划排水沟,控制污水流向,设置沉淀池,将污水经沉淀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线,
严防施工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流出施工区域污染环境。
(3)现场设置雨水收集系统(沉淀池、蓄水池、水泵),作为洗车、绿化、
养护用水、现场消防用水、防扬尘用水。
(4)污水的排放:办公区设置水冲式厕所,在厕所下方设置化粪池,污水
经化粪池沉淀后排入市政管道,清洁车每月一次对化粪池进行消毒处理。在特殊
施工阶段的个别施工区域设置可移动式环保厕所。每天吊运更换一次,厕所由专
业保洁公司进行定期抽运、清洗、消毒。
(5)污废水的重复利用:现场大门口设置三级沉淀池,清洗混凝土泵车,
搅拌车的污水经过沉淀后还可用作现场撒水降尘、混凝土养护等重复利用。
(6)施工现场试验室产生的养护用水通过现场污水管线,经沉淀排到市政
管线,严禁出现在施工现场乱流现象。
(7)隔油池设置:工地食堂洗碗池下方设市环卫局提供的隔油池。每天清
扫、清洗,每周一次清理隔油池。食物残渣桶每天晚间由专人收走。隔油池设置
详见下图。
图4.5.5.2-5现场水污染监测图4.5.5.5-6钢制隔油池
(8)加强对现场存放油品和化学品的管理,对存放油品和化学品的库房进
行防渗漏处理,采取有效措施,在储存和使用中,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
水体。
4.5.5,3材料和资源管理措施
1、地方/区域材料管理措施
(1)工程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本地材料采购计划以及材料供应商,进
场木地材料或产品必须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开工后根据总的工程量清单,拟定木
地材料采购清单(包括分包采购的材料),图纸中明确的工程材料,在同等条件下
应尽可能使用本地材料。
(2)增加从区域内提取和制造的材料和产品的需要,提高地方化资源的利
用,降低因运输产生的环境影响。使用在工程选址500公里以内提取、收获或收
回和制造的材料或产品。并且其重量占工程总材料的重量比例应大于70虬这样
可以降低材料成本,同时减少车辆运输产生的废气、油烟等污染。如果仅部分材
料是在地方提取、收获、回收和制造的,可以以重量比例代表其地方的价值比例。
在选择产品和材料,考虑选用这些材料和产品的环境、经济及性能属性。
(3)现浇混凝土全部采用本地区预拌混凝土。
2、废料管理措施
(1)现场废弃物按照要求分类堆放,现场布置固定的垃圾池,对容易扬尘
的垃圾要用彩条布或太阳网布进行覆盖。项目部安排专人联系垃圾清运公司一个
月清理一次。
(2)对于有毒害、容易污染环境的且不可再次利用的废弃物,要放置到专
设的库房内,定期安排专人联系相关公司进行清理,防止长时间放置造成场地压
力或环境污染。
2400}।2400
图4.5.5.3-7废弃物库房图
(3)对于进场后复试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和合格材料分开对方并用“不
合格品”字样标示清楚,通知厂家限时退场。
(4)现场可回收施工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要求达到80%以上,对于不可回
收的废弃物按照标准处理,处理和回收均要求做好台账相关方签字确认,给绿色
建筑两星级认证做好资料准备。
(5)将建设和拆除所产生的废弃物从土地填埋场和焚化设施中转用出来。
把能间接循环利用资源转回生产过程,把可循环利用的材料用于合适场址进行再
次加工。
(6)对于装易挥发性溶剂的桶、罐要集中到库房堆放,统一安排专车清运
到垃圾处理厂。
(7)食堂设垃圾桶,油污不能直接倒入排水沟,放置在垃圾桶内,定期由
专人回收,保存回收记录。洗碗、刷锅水要经过隔油池过滤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
道。
(8)编制材料采购计划,加强对材料计划的审核,杜绝浪费。
(9)根据工程需要,提高场外半成品采购比例,减少场内加工环节,进而
减少因加工而造成的材料浪费。
3、可回收利用材料管理措施
(1)对于未使用完的有毒、有害的可再次利用的材料进行密封、分类放置,
做好标记,准备下次继续使用。
(2)回收再利用纸板、金属、砖头、隔音瓦、混凝土、塑料、木材、玻璃、
石膏板、地毯和保温材料等,分类收集堆放,方便二次利用。对建筑施工、旧建
筑拆除和场地清理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提供废弃物管理规划或施工过
程废弃物回收利用记录;对施工和场地清理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不包括
清理渣土)量占施工废弃物总重量的比例达75%以上。
(3)混凝土输送泵等机械设备用油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设置专用的废油
隔离回收池进行回收。在其它施工用油中,注意避免遗洒,若有渗漏现象,应采
取隔离措施并回收
(4)建筑废弃物加工成可循环利用的商品,有一个开放的市场价值(如:
木材衍生燃料、日常涂层材料替代品等)可能被应用到建筑废弃物处理的计算中。
在施工现场指定一个区域存放或收集将运走的这些回收材料,并且在整个施工过
程中都要贯穿这个回收活动。确定施工运输商和回收处理的指定材料。
(5)在保证性能及安全行和健康环保前提下,使用一种以废弃物为原料生
产的建筑材料,且该建筑材料重量占同类建材总重量比例大于50%(提供相关材
料检测报告及清单)。
4.5.6LEED金奖及绿色建筑特色技术
4.5.6.1节能技术
1、施工现场LED临时照明
LED照明技术采用的灯具基本使用DC36V(安全特低压),大功率的用AC220V,
不易造成电路短路起火,建筑工人触电等事故的发生。且灯具的寿命较传统灯具
更长,可有效减少C02的排放量,达到节能无污染的目的。
E4.5.6.1-1LED照明灯具
2、工人生活区36V低压用电
36V低压照明是为了保障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有效的减小生活区发生火灾
的概率,运用两级变压将380V高压电依次降低为220V、36V后供给工人生活区
满足日常照明,保证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又达到节能的目的。
图4.5.6.1-3手机充电箱及强弱电控制开关
4.5.6,2节水技术
1、基坑降水再利用系统
在基坑沉淀池内放入自动控制的潜水泵,直接将收集的地下水抽到消防水箱
里面进行存储,经消防泵和施工用水泵加压后,用于临时消防和施工用水。
图4.5.6.2T基坑降水回收再利用流程图
2、移动式喷洒洗车池
在适宜位置设置洗车台及沉淀池,并可按照本施工工艺对传统洗车池进行优
化和改进。
8000
4」—
10006000
e1wooe
30Q600600600600600600600600600B0(
1三
1
墓
三
|
§一
著
三
图4.5.6.2-2洗车池平面
图4.5.6.2-3洗车池立面
图4.5.6.2-4洗车池参考
4.5.6.3节材技术
1、建筑垃圾回收处理再利用系统
建筑垃圾回收处理再利用系统由回收系统和再利用系统构成。回收系统通过
在楼层内焊接运输管道和下粒口,选择合适井道,将运输管道安装就位,在地下
室末端设置收集器,以及排水沟等,讲而完成收集。可减少人员和机具的投入,
同时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