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经济学教学大纲
目录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2
三、教学内容................................................................2
第1章城市、城市经济及城市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2
第2章城市化经济分析及中国均衡城市化方针政策..............................4
第3章外城市经济规模及中国城市空间规模增长管理............................7
第4章城市经济空间及中国城市经济空间结构调整..............................12
第5章城市经济结构及中国城市经济结构优化途径..............................15
第6章城市经济增长及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18
第7章城市土地经济及中国城市土地经济政策变革.............................24
第8章城市人口经济及中国城市就业与失业治理...............................30
第9章城市住宅经济及中国城市住宅经济政策选择.............................36
第10章基础设施经济及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经济体制建设........................41
第11章城市交通经济及中国城市交通模式选择................................46
第12章城市财政经济及中国城市财政经济政策变革............................51
第13章城市环境经济与中国城市永续发展政策调整............................55
第14章城市区域经济及中国城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58
四、教学课时分配..................................................64
五、参考文献...............................................................64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于发展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
程中,城市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研究城市经济运行规
律对城市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教学目的:使城市管理本科生系统地掌握城市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并熟练地
应用于城市经济发展问题的分析。用适当的模型分析特定的问题,进行政策分析。
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本课程关键是培养本科生掌握经济分析的基本知识,独立运用城市经济学基
本理论分析城市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能力,能够提出自己的解决对策。
2、应该注意对所学西方经济学知识、行政管理学知识的应用和深入
3、采用案例方式、讨论方式提高学生利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4、在讲授中应该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
三、教学内容
第1章城市、城市经济及城市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
本章教学目的:
1.系统了解城市经济学这门课的学习内容、课程体系等基本问题
2.掌握城市产生的经济机制
3.理解城市经济的定义、特征
4.掌握城市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
重点难点:
1、经济绩效对城市经济机制的解释
2、城市运行存在的的问题
学时分配:2课时
教学环节:讲授+讨论+资料收集
主要内容:
1.1城市定义的争议及其认定
1.1.1城市定义的争议及其认定
城市是一个非农业人口和非农产业高度集中,以获得聚集效益的空间组织形式和
集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以及建设等系统为一体的综合体。
LL2城市形成的经济机制
本书用“经济绩效”来概括城市形成的经济机制。
绩效可分解为管理绩效和经济绩效,管理绩效最终可转化为经济绩效。
城市之所以能够产生,就是因为城市有高于农村的经济绩效。人口、企业、活动
等规模性集中到一起,就可以在成本相同或较小的情况下以较高的效率获得较高
的报酬与效益,吸引人口、企业、活动等的规模集中并最终导致城市的形成。
另外,城市具有较高的边际经济绩效,或者城市经济的高效性特征,也一直推动
着城市不断向前发展。
1.2城市经济的界定及若干运行问题
1.2.1城市经济的涵义及其地位
所谓城市经济,是指城市空间范围内,以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形式、
经济活动或经济体系。
思考:城市空间范围?
非农业为主体的经济形式有哪些?
该定义是否排斥了农业活动?
如果把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相对来比较。双方区别。
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其一,城市经济是各部门经济在城市空间范围内的重要纽带。
其二,城市经济是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和核心支柱。
其三,城市经济的发展,加深了社会分工,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其四,城市经济对其经济腹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扶持、引导和推动作用。
在推动城市化进程、优化城市环境、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
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1.2.2现代城市经济的主要特征
特征之一:空间上的集聚性与规模性。
特征之二:系统上的综合性与网络性。
特征之三:运行上的开放性与外部性。
特征之四:绩效上的高效性与裂变性。
1.23城市经济运行的若干问题
城市经济运行过程就是城市经济过程,是财富再生产的过程,国民收入增加的过
程。研究城市经济运行也是研究城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空间集聚与城市化的问题。
•城市空间规模增长管控问题。
•城市经济空间与城市经济空间的合理配置问题。
•城市空间范围内产业结构问题。
•城市空间范围内经济发展本身的问题。
•城市空间范围内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问题。
思考题:
1.城市经济特征。
2.城市形成的经济机制。
3.城市经济运行若干问题。
第2章城市化经济分析及中国均衡城市化方针政策
本章教学目的:
1、了解什么是城市化。
2、城市化的一般演进规律。
3.、城市化悖论是一种什么现象
4、中国均衡城市化的调整政策
重点难点:
1、均衡城市化率的测度。
2、为什么会出现城市叱悖论?
学时分配:3课时
教学环节:讲授讨论
主要内容:
2.1基于经济学的城市化基本问题
2.1.1城市化定义的分歧及本书的界定
城市化就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非农产业比例不断增加,非农经济活动在一定区
域不断集聚或扩散,非农经济的地位越来越高的动态演变过程。
城市化的结果从经济上来看,主要表现为,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占总人口均比
例逐步提高,非农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越来越高于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非农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越来越高,非农用地不断增加以及城市决定着经济
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转换,等等。
2.1.2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方法及其选择
对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
单一指标法:主要包括人口比重测度法、非农业人口测度法以及城市土地比重测
度法三种方法。
复合指标法:主要是城市成长力系数测度法以及城市度测量法
在测度城市.化水平时,最好是将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结合起来考察。
2.1.3城市化演进一般规律及其经济解释
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Ray.M.Northam)通过对各个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
比重的变化研究发现,城市化进程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全过程呈一条稍被拉平的
S型曲线,如下图2-1所示。
图2-1城市化过程的型曲线示意图
2.2集聚经济、城市化悖论与均衡城市化
2.2.1集聚经济、城市化经济与城市化
集聚经济(AgglomerationEconomies),简单地说,就是指因企业间或各种生产
活动的选址彼此靠进而使成本降低所产生的正的外部效应。
集聚经济又被称为外部规模经济,或者外部效应、外部性。现实中,集聚经济表
现为二个层次的内容,即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
集聚经济是城市化的基本前提之一。没有集聚经济,更具体地说,没有地方化经
济,就不会有厂商(包括企业和家庭)在•定地域的集聚,进而也就不会有城市
的产生。没有城市,自然就不会有城市化的问题。当然,健康的城市化进程也会
吸引更多类型的厂商向城市集聚,这就形成了更为广泛、更为巨大的地方化经济。
另一方面,健康的城市化进程也会产生城市化经济,或者说,城市化经济源于城
市化。没有健康的城市化,也就没有城市化经济。
2.2.2城市化悖论与均衡城市化分析
城市化悖论:一方面,城市化被视为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条件;另
一方面,城市化又被认为是产生城市基础设施利用不足等问题(超前或过度时)
的直接原因,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解决办法:均衡城市化。均衡城市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城市资源和技术条件是
给定的情况下,能够满足经济增长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条件的城市化水平、速度与
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及其变动的有机统一(周铁迅,2001)0
2.2.3均衡城市化率的预测方法与思路
对城市化率的预测,也就是对通常所说的城市化水平的预测,对于一个国家采取
正确的城市化方针政策,积极实施城市化战略和应对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
题,促进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和浩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正因为如此,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日趋深入,并形成了诸多分析方法和模型。
2.3中国城市化非均衡杰势分析及其调整政策
2.3.1当代中国城市化的演变轨迹回顾
我国的城市化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起步发展阶段(1949-1957)o
第二阶段是波动发展阶段(1958-1965)o
第三阶段是徘徊停滞阶段(1966-1978)o
第四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1979年以后)。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6ms6T-1mr-»-6v-ims6imws〜6r-i〜6〜
—SSSSS999ggzZZZZ88888666660000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0000
-4—«—«—«——«-«—C
图2-21949-2(X)8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动情况示意图
2.3.2中国城市化的非均衡态势概况分析
中国城市化的非均衡态势是学术界大多数学者所公认的。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
要集中在二个方面:一是从可持续、协调及健康发展的角度,单方面或综合分析
中国城市化的非均衡态势,包括城市化质与量的不和谐、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不
和谐、城市体系及城乡之间的不和谐、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不和谐、"三农''问题与
城市化的不和谐以及上述不和谐导致的"城市病''等方面;二是从均衡城市化或城
市化的均衡发展的理论及实践角度,对中国非均衡城市.化进行的探讨。
2.3.3中国可持续均衡城市化的方针政策选择
根据上面的分析,为了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均衡城市化,我国应坚持以集聚效益和
均衡城市化为基点,积极选择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方针政策。
•走多元化、差异化的城市化之路。
•走新型城行化与新型工业化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联动之路。
•加快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变革。
•适当松绑户籍、土地政策与社会保障制度。
讨论:谈谈你对均衡城市化和非均衡城市化的认'只。
思考题:
1、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谈谈你对城市化概念的认识。
2、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方法有几种?谈谈你而选取复合指标的看法。
3、谈谈你对城市叱演进一般规律及其经济解释的认识。
4、谈谈我国城市叱的儿个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5、试对我国城市叱的非均衡态势进行分析。
6、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均衡城市化方针政策选择的看法。
第3章外城市经济规模及中国城市空间规模增长管理
本章教学目的:
1、了解什么叫规模经济,什么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2、掌握城市规模增长的影响因素。
2、学会运用城市增长边界理论分析中国城市空间规模的增长问题。
重点难点:
1、最优城市规模两大理论最小成本和成本效益的经济学解释及运用,
2、城市规模经济效益的经济学表现。
学时分配:3课时
教学环节:讲授讨论
主要内容:
3.1城市规模、城市规模经济与城市规模增长
3.1.1城市规模的一般性描述
所谓城市规模,通常是指城市的土地、人口以及经济等方面的数量规定,它主要
表现为在一定时间内,构成城市的各种物质和经济要素的集聚程度和数量多寡。
按照城市内集聚的要素不同,可以把城市规模分为城市空间规模(用地规模)、
城市人口规模、城市经济规模(狭义城市规模)三个互相关联的部分。目前,国
际上常用人口规模作为城市规模统计的通用指标。
按照城市内各种要素集聚的程度和数量多寡,一般可以把城市规模分为特大城市、
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等几种类型。
3.1.2规模经济与城市规模经济
所谓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的单位成本不断下降,而收益不
断上升的现象。在传统经济学里,规模经济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又称“内部规模经济
第二个层次是企业外部、行业内部的规模经济,即“地方化经济
第三个层次是整个城市范围的规模经济,即“城・市化经济:
城市规模经济的表现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居民个人、企业、城市。
一般来说,城市规模与城市规模经济存在一定的正的相关性。超大、特大、大、
中等以及小城市的规模经济效益存在较大的不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集
聚成本也在缓慢增长,只是在一定规模限度内,城市规模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
于相应的集聚成本。如果城市规模过大大,集聚成本就会迅速上升,带来城市规
模的不经济。
3.1・3城市增长与城市规模增长
所谓城市增长,其实是指城市综合体由小到大、白少变多、由弱变强等一系列发
展变化的过程。城市增长包括量的增长和质的增长两个方面。城市量的增长包括
城市规模和城市数量的增长;城市规模的增长具体表现为空间规模、人口规模、
经济规模等各量的方面的增长,城市规模和城市数量的增长通常又被统称为城市
的扩张。城市质的增长是指城市素质的增长,相当于城市的“发展”。
城市规模增长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大方面: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以及不同城市
的比较优势差异。
3.2最优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与评价
3.2.1最优城市规模的最小成本分析
最优城市规模理论是最早的最优城市规模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最优城市规模
(人口规模)是人均成本的函数,其人均成本包括城市服务设施的投资成本与城
市运用成本等。
按照该理论,所谓最优城市规模,是指城市的人均成本达到最低的城市规模。一
般而言,城市规模与人均成本之间呈现U字形关系。英国著名城市经济学家K.J
巴顿(Button,K.J.,1976)的最小成本法:
TC
P1城市人口
3.2.2最优城市规模的成本效益分析
1970年,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生产和成本双方面的成本效益理论。该理
论的基本模型的横轴是城市人口规模,纵轴是成本,类似于微观经济理论的生产
曲线。
阿朗索(1971)还提出了一种综合个人成本、公共成木、社会成本和效益的分析
曲线。他假定成本和效益的变化只同城市规模有关,至少同城市的形式和密集程
度等无关。而且,这些成本和效益不论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都是可以衡量的。
成
本
MC
C
和A
效
益
AB
MB
P3
P2
Pl
规模
人口
城市
P4
。他
分析
济学
过经
进行
效益
成本
模的
市规
优城
就最
6)也
.,197
on,K.J
(Butt
巴顿
KJ
了
分析
方面
三个
规模
人口
工业
城市
、最佳
效益
本与
人成
理、私
政管
市行
从城
分别
。
效益
本与
的成
规模
城市
说明
。这也
同的
是不
模都
市规
优城
的最
得出
判断
价值
同的
及不
度以
究角
的研
不同
:
问题
面的
个方
了几
从
规模
人口
市的
个城
的,一
惟一
不是
但并
的,
存在
上是
理论
规模
城市
,最优
其一
的。
最优
能是
都可
百万
到几
几万
其二,在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科技水平和不同人文条件下,最优城市规模
是不同的。
其三,适用于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国家、各个城市的统一的合理城市规模是不存
在的。
3.3西方城市增长边界理论与中国的政策选择
3.3.1西方城市增长管理理论述评
所谓城市增长管理,是指城市政府为了解决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1大班班级上学期工作计划例文
- 聊城大学《日本文学概论二》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高三班级计划开头
- 2024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计划表
- 创建药品安全工作计划
- 小学生新学期开学学习计划
- 九年级化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 2021年人力资源部工作计划例文
- 2024销售年度工作计划总结
- 幼儿园大班11月工作计划范文样本
- Excel函数教程PPT课件
- (综合治理)修复工程指南(试行) - 贵州省重金属污染防治与土壤修复网
- 机械原理-压床机构设计及分析说明书(共21页)
- 阀盖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规范流程和夹具设计.docx
- 五年级家长会英语老师发言(课堂PPT)
- 深度学习数学案例(课堂PPT)
- hp设备巡检报告
- 卧式钻床液压系统设计课件
- 水库维修养护工程施工合同协议书范本
- 铁路防护栅栏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最终
- 塑胶材料的特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