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 粤教版 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五章《第一节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 》课件_第1页
高二 粤教版 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五章《第一节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 》课件_第2页
高二 粤教版 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五章《第一节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 》课件_第3页
高二 粤教版 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五章《第一节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 》课件_第4页
高二 粤教版 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五章《第一节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高二—粤教版—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五章学习目标

了解汤姆孙发现电子的过程和枣糕模型的建立

知道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

知道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

情境导入

1858年,科学家发现了阴极射线,在一个抽成真空的玻璃管两端加上高电压,这时阴极会发出一种射线,称为阴极射线,阴极射线究竟是什么?是原子?还是更小的带电微粒?一、电子的发现(一)阴极射线

在研究气体导电的玻璃管内有阴、阳两极,若在两极间加一定电压,阴极便发出一种射线,这种射线称为阴极射线。

特点:阴极射线碰到荧光物质后能使其发光。阳极荧光屏狭缝阴极(二)关于阴极射线的两种争论1.阴极射线是类似于X射线的电磁波;2.阴极射线是带电微粒。

1.实验探究:阴极

K

发出的带电粒子→小孔A、B→金属板P、P′→管壁P1

处产生荧光斑点→当施加电场后,带电粒子发生偏转,P2

处产生荧光斑点。结论:阴极射线中粒子所带电荷为负电荷。(三)汤姆孙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极板长

LKABPP′θP1P2+-+-J.J汤姆孙(三)汤姆孙对阴极射线的研究2.带电粒子比荷e/m的测定过程在PP′两极间加入合适的电场,并逐步增大电压,使屏幕上的亮点逐渐向屏幕下方偏移,直到屏幕上恰好看不见亮点为止,记下此时外加电压U.偏转位移在PP′之间施加一个大小合适、方向垂直于纸面的磁场,使屏幕正中心重现亮点。射线粒子的速度大小

结论:带电粒子比荷

LKABPP′P1P2+-+-(1)带负电的粒子是构成各种物质的共有成分。(2)阴极射线粒子的比荷是氢离子比荷的近2000倍,而该粒子所带电荷的大小与氢离子大致相同,所以这种粒子的质量比氢离子小得多。这种带负电的粒子即为电子。(五)密立根的结论(油滴实验)(1)电子的电荷量为e=1.6022×10-19C。电子电荷量e为最小的电荷量,称为元电荷。电子质量me=9.1094×10-31kg,氢离子质量是电子质量的

1836倍。(2)任何带电体的电荷只能是元电荷e

的整数倍。(四)汤姆孙的结论(五)发现电子的意义1.电子是原子的基本组成部分。2.原子还可以再分,除了电子,还包括质量较大且带正电的粒子。

例1.如图所示,在阴极射线管正上方平行放一通有强电流的长直导线,则阴极射线将()

A.向纸内偏转

B.向纸外偏转

C.向下偏转

D.向上偏转

解析:因为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电子流,电子从负极端射出,由左手定则可判定阴极射线(电子)向上偏转。故D选项正确。

D二、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一)汤姆孙的“枣糕”模型

“枣糕”模型:原子是个球体,正电荷弥漫性地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镶嵌其中。

缺陷:

不能解释高速电子容易穿透原子的现象。

(二)α粒子散射实验

卢瑟福人物介绍

欧内斯特·卢瑟福(1871年8月30日-1937年10月19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被称为原子核物理学之父。学术界公认他为继法拉第之后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1908年,卢瑟福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卢瑟福领导团队成功地证实在原子的中心有个原子核,创建了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行星模型)。

卢瑟福的实验室被后人称为“诺贝尔奖得主的幼儿园”。他的学生和助手有多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如1922年,卢瑟福的学生玻尔获诺贝尔物理奖;1935年,卢瑟福的学生查德威克获诺贝尔物理奖。卢瑟福(二)α粒子散射实验

实验探究:在真空中,一束α粒子打在金箔上,通过探测屏或者显微镜观察某一时间内向某一方向散射的α粒子数。金箔狭缝探测屏α

粒子发生器视频:模拟α粒子散射实验

现象:绝大多数

α

粒子穿越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少数发生较大偏转,极少数偏转角超过

。(二)α粒子散射实验(三)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例2.(多选)卢瑟福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解释是(

A.使α粒子产生偏转的力主要是原子中电子对α粒子的作用力

B.使α粒子产生偏转的力是库仑力

C.原子核很小,α粒子接近它的机会很小,所以绝大多数的α粒子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D.能产生大角度偏转的α粒子是穿过原子时离原子核近的α粒子

解析:原子核带正电与α粒子间存在库仑力,当α粒子靠近原子核时受库仑力而偏转,故B对,A错;由于原子核非常小,绝大多数粒子经过时离核较远因而运动方向几乎不变,只有离核很近的α粒子受到的库仑力较大,方向改变较多,故C、D对。BCD(四)原子核的电荷与尺度1.原子核的电荷原子核的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2.原子核的尺度

原子核大小的数量级为10-15m,原子大小数量级为10-10m,两者相差十万倍之多,可见原子内部十分“空旷”。若原子相当于一个立体的足球场的话,则原子核就象足球场中的一粒米。约10-10m

10-15m~10-14m

例3.(多选)关于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原子核很小

B.电子在核外绕核旋转的向心力是原子核对它的库仑力

C.原子的全部电荷和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D.原子核的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

mABAC

解析:在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中,α粒子穿过金箔后,绝大多数α粒子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