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02T 0134-2024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规程_第1页
DB2102T 0134-2024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规程_第2页
DB2102T 0134-2024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规程_第3页
DB2102T 0134-2024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规程_第4页
DB2102T 0134-2024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91.040.10CCSICS91.040.10CCSP33大 连 市 地 方 标 准DB2102/T0134—2024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规程Codeofpracticeforarchitecturalstationdesignofmetro2024-11-25发布 2024-12-25实施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发布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DB2102/T0134DB2102/T0134—2024PAGE\*ROMANPAGE\*ROMANIII目 次前言 III1范引文件 1语定义 1略语 33站置 4一规定 4总面置 4车平布置 5交组设施 7出口通道 8风和却塔 8站境装修 9车环境 9车装修 9乘站 10一规定 10车(枢) 10地换车站 11综交枢纽 11务施 12一规定 12交设施 12其设施 13障设计 13全防灾 14一规定 1411.2 防火 1411.3 防、冻 1411.4 防淹 1511.5 防恐 15色智慧 15附录A(料) 管用房置表 17附录B(料) 设用房置表 18参考献 21前 言本文按照GB/T1.1—2020《标化作导则 第部分标准文的结和起规则的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大连公共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大连轨道交通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大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大连公共交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大连公共交通资源经营开发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军、张军、马劲航、钟国、靖永强、康直、朱占国、唐明、王东奥、张宏宇、富东兵、毕书孟、董骏伯、高兴、王德新、施彩茜、李赞、高旭男、赵祯、陈明华、刘银寅、史宇淇、宗纬、孙明、孙紫强、张祝融、冯玲玲、于健威。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甘井子区东北北路101号),联系电话(168DB2102/T0134DB2102/T0134—2024PAGEPAGE1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规程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地铁车站建筑设计。(GB/T7190(有分) 机械风却塔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GB50157地铁设计规范GB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50293 GB50352 GB/T50378 GB/T50546 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GB51151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1298地铁设计防火标准GB/T51402 GB55015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9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31民用建筑通用规范GB5503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37建筑防火通用规范JB/T8690 HJ/T90 DB2102/T0014 DB2102/T0079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DB2102/T0134—DB2102/T0134—20243.1PAGEPAGE2地铁站 metrostation供列车停靠、乘客购票、候车和乘降并设有相应设施的场所。3.2车站厅 stationconcoursemezzanine在车站出入口和站台之间,供乘客购票、检票或换乘的场所。3.3车站台 stationplatform车站内供乘客候车和乘降的平台。3.4车站入口 stationentrance-exit地铁车站连通外界、供人员和物品进出的部位。当城市地铁车站与其他建筑物相连通时,是设置栅栏门或卷帘门等分界隔离设施的部位。3.5车站共区 publiczoneofstation车站内允许乘客进出的区域,包括付费区和非付费区。3.6车站费区 paidareaofstation经检票后乘客方能进入的车站公共区域。3.7车站付区 non-paidareaofstation不需要检票,乘客可以进出的车站公共区域。3.8车站备管用区 equipmentandmanagementzoneofstation车站各类设备设施用房和站内管理人员工作生活用房的区域。3.9换乘站 transferstation供乘客在不同路线之间,进行跨线乘坐列车的车站。3.10车站微纽) station(microtransportationhub)3.11综合通纽 comprehensivetransferhub3.12车站务施 stationservicefacilities车站内为乘客及工作人员提供服务的功能设施,包括交通设施和其他服务设施。3.13公共通撑引城发展(TOD) 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DB2102/T0134—DB2102/T0134—20243.14PAGEPAGE3上盖发 developmentonthemetro在城市地铁车站、车辆段、停车场等建筑范围的上方和周边进行民用建筑建设的开发方式。3.15建筑息型(BIM) 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ED: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ExternalDefibrillator)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TOD:公共交通支撑和引导城市发展(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总则BIMDB2102/T0134DB2102/T0134—2024PAGEPAGE10P+R车站的出入口、风亭、冷却塔等地面附属建构筑物不宜布置在城市高压线下方,应符合50293GB550331表1 出入距公场进口最间表单位为米公共场所最小间距体育场100体育馆50影剧院、展览馆、景区公园25学校、托幼15公交车站边缘15居住小区15非道路交叉口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10GB50016GB512982表2 站台宽单位为米站型名称宽度岛式车站一般站站台≥12.0侧站台净宽≥2.6换乘站站台13.0~20.0侧站台净宽2.7~4.7侧式车站一般站侧站台(平行设梯)≥2.6侧站台(垂直设梯)≥3.6换乘站侧站台(平行设梯)2.7~4.7侧站台(垂直设梯)3.7~5.7注1:本表侧站台净宽指站台边至站台公共区内柱或墙面的装修完成面之间的宽度。注2:有效站台宽度应按GB50157计算确定,并应考虑不均匀发车及小交路折返站清客的影响。注3:侧站台宽度为常规设计最小值,困难时可根据计算数值调整。注4:换乘站的站台宽度根据客流计算确定。3表3 通道楼最净宽单位为米名称宽度通道站台间联络通道3.0换乘通道(单向)6.0换乘通道(双向)10.0楼梯单向楼梯1.8双向楼梯2.4消防专用楼梯1.2站台至轨道区的工作梯1.1注:本表楼梯净宽度指两扶手中心线之间的宽度,扶手栏杆止灰带不得影响疏散宽度。4表4 车站部的小高单位为米名称高度站厅公共区3.2设备区2.6站台公共区3.0设备区2.6通道-2.5紧急疏散通道-2.2公共区楼梯和自动扶梯-2.4疏散楼梯梯段2.2休息平台2.1注:本表净高指地面(梯面)装饰层面至吊顶面高度,条件困难时应结合情况单独论证。5表5 车站部的大过服务力实运能力单位为人次/h部位名称最大通过及服务能力参考能力a1m宽自动扶梯输送速度0.5m/s60005400输送速度0.65m/s730065701m宽楼梯下行42003780上行37003330双向混行320028801m宽通道单向50004500双向混行40003600注1:其他通行设施的通过能力应符合GB50157的要求。注2:双向通道应满足突发大客流时采取单向分流措施的要求。a邻近机场、火车站、体育场、会展中心、大型商业购物中心的车站,参考能力的折减系数按0.9计算。A、附录B售检票设备的布置应与乘客进、出站流线一致,不宜形成客流交叉冲突,售检票设备宜在车0.8m6表6 自动票至站部的最净距单位为米分类间距要求最小距离进站自动检票机内侧距步行楼梯第一级踏步4内侧距自动扶梯扶手带转向处5外侧距平行设置售票机5出站自动检票机内侧距步行楼梯第一级踏步5内侧距自动扶梯扶手带转向处6外侧离出入口通道边缘5相对布置自动检票机自动检票机之间10机;DB2102/T0014GB501570.2m。50350.7m×0.7m,GB50157GB50352栏板)0.1m栏板)1.2m;板(。m,2.4m。1.2m1.2m22.5mGB550311.23mGB50156DB2102/T00791.23m30m3h1.0m2。GB/T7190()、JB/T8690HJ/T90BIM(GB50226、GB51236JGJ/T60车站)500mm2500m1000m15m~150m乘客集散场地和布置铁马、栏杆等隔离设施的空间。50546柱GB/T514021:20。电服务设施应包括楼梯、自动扶梯、电梯等交通设施和其他服务设施的内容。楼梯GB503527表7 车站梯求览表单位为米名称最小宽度最大高度室外台阶踏步、公共区楼梯踏步、出入口楼梯踏步0.300.15设备区楼梯踏步0.260.175检修及内部服务楼梯踏步0.220.20公共楼梯休息平台1.20—注1:当楼梯宽度大于3.6m时,应设置中间扶手。注2:站台公共区楼梯正下方净空满足2.4m范围不宜封闭,保证站台的通透性。30°。30。4GB55033电梯1000kg。GB55019AED设备等便民服务设施。DB2102/T00141m1:10GB55019、GB50763无障碍通行流线上设置的求助呼叫按钮、开关、调控面板等设备应易于识别,距地面高度应为0.9m~1.1m。车站安全与防灾应包含防火、防风、防冻、防淹、防恐等内容。防火构GB51298、GB55037、GB50222TODGB50016、GB51298GB55033GB51298200075m;750GB50189GB55015墙;0.9m防淹0.451.2m1%;1.2m防恐GB51151GB/T50378(、APP附录A(资料性)车站管理用房的规模和设置宜按照表A.1执行。表A.1管理用房设置表用房名称参考面积(m2)设置要求车站控制室48结合设置。m²FAS3条线,面积增加不大于48m²*0.7进行设计。站长室12—中心站长室30一般设置于换乘站。警务室15+15设置套间,两套间设门联通。每间按15㎡的标准设置,宜与站厅公共区相邻。多功能室+站务员室30+10兼做交接班室、会议室、党员活动室安检休息室20箱体可灵活分隔。男女更衣室30房间为两端开门,中间箱体可灵活分隔员工卫生间8+8置4个蹲位。员工茶水间3宜靠近员工卫生间开敞设置。票务室10标准站10m2,换乘站20m2。夜间值班室12~18床位一般站按5人~6人~8人考虑,男女比例按1:2考虑。工具备品间10结合车站情况可多设,设有新风、排风司乘人员休息室(司乘人员派班室、司乘人员更衣室)20~40或方便司机上下车的位置。附录B(资料性)车站设备用房的规模和设置宜按照表B.1执行。单位为平方米表B.1设备用房设置表单位为平方米设备专业用房名称参考面积(m2)设置要求环控小系统机房14×8.5=119(设备大端7×4.5=31.5(设备小端)一般与站端土建风道毗邻,不得与管理用房毗邻。当无法实现时,应设置在有利于通风系统管道布置的路径上。排烟机房17~34根据风机数量布置而定应设置在有利于排烟、加压/补风系统管道布置的路径上。加压/补风机房给排水污水泵房20道的正上方。满足污水重力流入密闭水箱的要求。废水泵房16~19主废水泵房的集水池应布置在车站端部纵坡最低点处,集水池不应紧靠变电所并占用电缆通道。深度大于1.2m消防泵房45~105根据水泵机组数量布置而定消防泵房宜设于设备与管理用房有人区内的主通道或消防专用通道旁。应保证泵房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不大于10m净高不应小于3m1.2m。消防水池—等位置外挂设置。储存室外消防用水的消防水池应设置取水口(井,且吸水高度不应大于6.0m,消防水池池底距地面消防车道的高差不应大于5m。应设置在冻土层以下,任意面不应和0℃以下空间毗邻。气体灭火气瓶间15(设备小端)25(标准站设备大端)30(换乘站或设备集中站)宜靠近防护区设置。表B.1 备房置续)设备专业用房名称参考面积(m2)设置要求变电降压所控制室7×5=35备房间在冷冻机房下方。变压器类重型设备(控制室应邻近交直流开关柜室和0.4kV低压开关柜室设置,巡视通道通畅。控制室宜设在变电所范围内与外界联系最方便的区域。层,并设置直接开设通向室外的运输门洞。各变压器室空间净高不低于3.3m;检修室等辅助房屋空间净高不低于3m的层高还需要考虑为变电所设备服务的相关管线安装时需要的空间。运输通道净空不低于.5m25m。变配电室8.5×16=136交流开关柜室5×12=60检修工具间20混合所控制室7×5=35变配电室8.5×16=136交直流开关柜室8×13.5=108整流变压器室2×(7×5)=2×35能馈变压器室7×5=35能馈控制装置室7×4.5=31.5检修工具间20动力与照明配电间25(站厅层)20(站台层)15(设备层)宽度不小于站台层站台层备层。电缆间3须对齐,贯通至站台板下。配电室等电缆上下敷设密集的地方设置。宽度不小于1.4m。环控电控室54在车站站厅层两端靠近环控设备负荷中心附近位置分别设置环控电控室(每条线需单独设置。层高不应低于3.5m,单排布置时宽度不小于3.8m,双排布置时宽度不小于6.3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