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下列选项中有权解释宪法的机关是(B)。(考研)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人民法院D.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2.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委员有多少人出席会议时,召开会议才是合法有效的?(B)(法考)A.1/2以上多数B.过半数C.2/3多数D.2/3以上多数3.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护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D)(法考)A.一切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宪法规定了对华侨、归侨权益的保护,但没有规定对侨眷权益的保护C.宪法对建立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未加以规定D.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规定在宪法“总纲”部分4.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关于私有财产权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C)(法考)A.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C.任何人不得剥夺公民的私有财产D.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5.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重要历史节点已依法实施两次特赦,具有重大意义。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C)。(国家公务员考试)A.两次特赦时间分别为2015年和2019年B.特赦对象包括被判处监禁刑和非监禁刑的罪犯C.特赦令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签发D.特赦须经人民法院裁定二、多选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修改提案权属于(BCD)。(考研)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港特别行政区2.在旧中国宪法史上,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宪法性文件包括(BCD)。(考研)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C.《五五宪草》D.《中华民国宪法》3.1988年和2004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我国的土地制度进行了修正。关于这些修正,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BD)(7分)A.禁止土地的使用权转让B.2004年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土地专属于国家所有修改为土地既可以为国家所有也可以为集体所有C.明确了国家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的公共目的和补偿义务D.确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4.根据《立法法》的要求,下列哪些事项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加以规定?(ACD)(法考)A.劳动争议仲裁制度B.教育制度C.对私有企业的财产征收制度D.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制度5.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包括(ACD)。A.宪法性法律、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是英国宪法的三个组成部分B.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是英国最终确立君主立宪的标志C.1789年生效的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D.1803年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开创了由司法机关解释宪法的先河三、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24分)1、人格尊严权(考研)答:人格尊严是一个较为难以界定的概念。法律上典型的人格概念,在一般意义上与权利能力是同义语。为此,社团也可以具有人格。在此意义上,传统法学上又形成了人格权的概念,指的是法律所认定的人格主体地位,但这种人格权仍具有权利能力的含义。而与此同时,传统法学中,人格权更多的是用以指称与权利者不可分离的那些利益,即身体、自由和名誉。人格权不仅反映了私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与国家或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上,它也具有必须予以保护的宪法价值,为此形成了宪法上的人格权概念,并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人格权是指与个人的人格价值具有基本关联性的、不可侵犯的权利,主要包括名誉权、姓名权、肖像权以及隐私权,而广义的人格权则同时还包括构成人格本质的个人的生命、身体、精神以及与个人的生活相关联的利益等其他内容。一般认为,我国现行《宪法》第38条中的人格尊严相当于狭义的人格权。2、宪法秩序答:宪法秩序是一种社会秩序,它是基于人们对一定社会规律的认识,通过制宪对该社会所需要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进行确认,形成一种宪法上的应然秩序,再通过宪法的各种调整手段,将宪法上的应然秩序转变成现实而形成的社会秩序。宪法秩序既可指应然宪法秩序,也可指实然宪法秩序。3、单一制答:单一制是以普通行政单位(省、县、乡等)或自治单位的形式来划分其国家内部组成,它在形式上比较简单,是一个统一完整的政治实体。其主要特点是:国家设有统一的立法机关和统一的中央政府;全国只有一个宪法;按行政区域划分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4、宪法解释(考研)答:宪法解释是指有权的宪法解释机关,在宪法实施过程中,对宪法的条文所作的理解与说明。它是使宪法得以实现,得以继续形成的基本方式之一,同时是解决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之间冲突的最基本、最经常的手段。宪法解释的功能如下:明确宪法含义,保障宪法实施;补充宪法遗漏;使宪法适应社会现实的变迁,协调法的现实价值与规范性价值;通过宪法解释,维护法制的统一。宪法解释遵循如下原则:统一性原则;利益衡量性原则;稳定性原则。与违宪审查相呼应,宪法解释的机关分为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以宪法法院、宪法委员会为代表的专门机关。其解释方法包括文义解释、历史解释、比较解释、目的解释等。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1、宪法规范有哪些主要特点?(考研)答:宪法规范是一种根本性的法律规范,与其他法律规范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点。(1)宪法规范的政治性。宪法是调整国家权力运行与人权保障的法律规范,制宪及其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表现其政治性。宪法规范中主要规定政治权力运行规律、权力主体的地位与职权、国家与公民间的相互关系等。(2)宪法规范的组织性与限制性。宪法规范是一种组织国家权力的规范。宪法规范组织性主要功能是合理地确定国家机关的组成与体系,为权力运行提供合宪性基础。宪法规范除直接对国家权力的运行设置各种限制外,其中的人权保障规范本身也强化了规范的限制功能。(3)宪法规范的最高性。此即在时间与空间上具有优位性、妥当性、实效性,能够约束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与公民活动。其依据是宪法地位的优位性。宪法优位性是指宪法作为根本法构成国家一切实定法的基础与核心,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宪法规范最高性的保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条件与标志。(4)宪法规范的稳定性与适应性。由于宪法规范作为最高规范,需要在社会生活中长期稳定,不得轻易变动。宪法在调整社会生活中应保持其内容的合理性与运行程序的科学性。当然,宪法规范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宪法规范的稳定性与适应性是并重的。总之,在宪法与社会生活的相互联系中,一方面,需要维护宪法规范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要强调宪法规范本身的现实适应性。(5)宪法规范的制裁性。宪法规范作为具体的法律规范,具有特殊的制裁性。这是由宪法效力最高性与直接性特点所决定的,并且宪法规范的制裁更侧重于宏观领域的制裁,宪法规范不仅有法律效力,而且具有具体的惩罚性。(6)宪法规范的历史性与概括性。宪法规范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历史性。概括性是宪法存在的基本形式,过不同形式的规则表现其特点。除以上特点外,学者们还提出宪法规范具有广泛性、妥当性、灵活性、纲领性、现实性等方面的特点。2、为加强城市交通管理,某设区的市的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城市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出行高峰禁止外地电动车行驶,如违反,将扣押电动车并托运回原籍。外地来该城市务工人员张某认为该规定同宪法法律相抵触,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建议。结合上述材料,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回答下列问题:(考研)(1)该条例公布后,应如何备案?(2)全国人大常委会收到张某的审查建议后,应如何处理?答:(1)应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2)全国人大常委会收到张某的审查建议后,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在审查、研究中认为该地方性法规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制定机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研究意见;也可以由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与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召开联合审查会议,要求制定机关到会说明情况,再向制定机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制定机关应当在2个月内研究提出是否修改的意见,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反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向制定机关提出审查意见、研究意见,制定机关按照所提意见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进行修改或者废止的,审查终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经审查、研究认为该地方性法规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而制定机关不予修改的,应当向委员长会议提出予以撤销的议案、建议,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决定五、论述题(每题8分,共8分)1、论述题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的互相关系答:我国《宪法》第140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宪法原则体现了我国国家权力特别是公检法三机关之间关系的本质要求,应该成为协调检法关系的宪法原则。具体来说,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加以理解:第一,分工负责是前提,以保障各自权力的独立性。只有各自职责明确,才能够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中发挥各自的功能,而不是以一个机关取代另一个机关,不得越位缺位,不得越俎代庖。检察院和法院的性质和地位都是由宪法所规定的,也是由宪法所保障的。否定检察院的宪法地位是不符合现行宪法体制的,但检察院也不能以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为名来侵犯法院的审判权,换言之,法律监督是有限度的,它要以尊重法院的宪法地位为前提,而不能影响法院的独立性。第二,互相配合是基础,以保障国家权力的有效性。只有相互配合而不是互设障碍、故意刁难,才能实现国家权力运转的有效性,才能实现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职责。这种相互配合不是“公检法三家流水作业”,而是主要体现在程序的衔接上。第三,相互制约是核心,以保障法律适用的公正性。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为了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公正行使,这种监督制约是必不可少的。这种制约是“互相”制约,也就是说是双向制约而不是单向制约。公检法之间相互制约是核心问题,没有这种制约,所谓的分工负责就失去了意义,相互配合也会严重变质,法律适用的公正性亦将无从保障。当然,制约本身不是目的,而在于通过检察权与审判权之间的相互制约来保障法律适用的公正性。解决权力冲突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宪法精神,始终把公民权利保障的价值放在首位。强调相互制约有助于体现权力监督的宪法精神,建立以制约为核心的三机关的关系。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宪法原则是一个完整体系,而不能孤立地理解。这一原则强调了法院和检察院各自的宪法地位,强调了各自的独立性,强调了法律监督权与审判权之间的合理协调和平衡。既不是强调法律监督权而否定审判权的独立性,也不是强调审判权而否定法律监督权的实效性,力求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合理平衡,努力保持两种权力的属性而又不失有效性。试卷2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下列选项中有权解释宪法的机关是(B)。(考研)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人民法院D.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2.关于宪法在立法中的作用,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C)(法考)A.宪法确立了法律体系的基本目标B.宪法确立了立法的统一基础C.宪法规定了完善的立法体制与具体规划D.宪法规定了解决法律体系内部冲突的基本机制3.根据《选举法》的规定,关于选举机构,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B)(法考)A.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主持B.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常委会领导本行政区域内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C.乡、民族乡、镇的选举委员会受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人大常委会的领导D.选举委员会对依法提出的有关选民名单的申诉意见,应在3日内作出处理决定4.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结构形式的基本观点是(B)。A.建立联邦制国家B.建立单一制国家C.建立邦联制国家D.建立复合制国家5.将“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载入现行宪法的是下列哪一年宪法修正案?(D)(法考)A.1988年宪法修正案B.1993年宪法修正案C.1999年宪法修正案D.2004年宪法修正案二、多选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根据宪法,下列选项中有权向全国人大提出修宪议案的主体包括(AC)。(考研)A.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大主席团C.600名以上全国人大代表联名D.三个以上全国人大代表团2、根据宪法,下列选项中有权向全国人大提出修宪议案的主体包括(AC)。(考研)A.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大主席团C.600名以上全国人大代表联名D.三个以上全国人大代表团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的含义?(AB)(法考)A.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B.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C.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的要求更加严格D.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4、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D)(法考)A.民族自治地方有权自主管理地方财政B.自治州人大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C.自治县政府有权自主安排本县经济建设事业D.自治区政府有权保护和整理民族的文化遗产5、下列关于《钦定宪法大纲》的叙述中哪选项合乎历史真相?(AD)A.它制定于1908年B.它以慈禧太后的名义颁发C.它以1850年普鲁士宪法为蓝本D.它以1889年日本宪法为蓝本三、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24分)1、宪法无形修改题解宪法无形修改是指在宪法条文未作变动(包括修改、解释或者由宪法惯例加以补充)的情况下,由于社会的发展、国家权力的运作等,宪法条文本来的含义发生变化。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考研)题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它是指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派代表,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向人民负责,并最终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一项根本政治制度。3、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考研)题解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内部由检察长统一领导检察院的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统一领导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任期为5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任免4、宪法秩序题解宪法秩序是一种社会秩序,它是基于人们对一定社会规律的认识,通过制宪对该社会所需要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进行确认,形成一种宪法上的应然秩序,再通过宪法的各种调整手段,将宪法上的应然秩序转变成现实而形成的社会秩序。宪法秩序既可指应然宪法秩序,也可指实然宪法秩序。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1简述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考研)题解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是贯穿在选举制度运作过程中的,反映了选举制度基本价值与功能的原理与基本精神。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实现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精神,保障人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本权利。具体体现如下。(1)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我国选举权主体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我国《宪法》和《选举法》规定,除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外,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2)选举权平等性原则。这一原则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选举权平等的基本含义是: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能有一个投票权,不能同时参加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地方的选举;每一选民所投的票的价值与效力是一样的,不允许任何选民享有特权,禁止对选民投票行为的非法限制与歧视。我国宪法规定的选举权的平等性并不是指绝对意义上的平等,它着眼于实际民主,从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实际水平与可能性出发不断提高选举权的平等程度。(3)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原则。它是根据国家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具有现实的客观基础。我国《选举法》规定,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县级政权是国家政权的基础,其政权的活动直接与基层人民群众的生活有关,把直接选举的范围扩大到县级,有利于发展基层人民民主,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强对政权活动的监督。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直接选举的范围将会得到不断扩大。(4)无记名投票原则。此原则是增强选举制度的民主性、尊重选民意志的重要保障。《选举法》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选民如果是文盲或者因残疾不能写选票的,可以委托他信任的人代写。2、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题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宗教信仰自由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内心的信仰自由。其中又包含信仰特定的宗教的自由,改变特定的信仰的自由以及不信仰任何宗教的自由。内心的信仰纯粹是属于内心的精神作用,是宗教信仰的起点和归宿。(2)宗教上的行为的自由。其中主要包括礼拜、祷告以及举行或参加宗教典礼、宗教仪式等宗教行为的自由。(3)宗教上的结社自由。其中主要包括设立宗教团体并举行团体活动,加入特定的宗教团体以及不加入特定的宗教团体等方面的自由。(4)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但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3、简述居民委员会与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或者它的派出机关的关系。题解(1)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2)居民委员会协助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3)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居民委员会或者它的下属委员会协助进行工作,应经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同意并统一安排。(4)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可以对居民委员会有关的下属委员会进行业务指导。4、宪法规范的结构及种类。(考研)题解(1)从逻辑结构上看,宪法规范与一般法律规范一样,由假定、处理、制裁三要素组成,体现规范性。假定是宪法规范中规定的规则的条件;处理是宪法规范中规定的行为模式本身,以要求、授权、禁止等形式加以表现;制裁是宪法规范中规定的因违反规则而产生的法律后果或具体制裁。(2)宪法规范包括以下种类1)确认性规范。确认性规范是对已存的事实的认定,其主要意义在于根据一定原则与程序,确立具体宪法制度和权力关系,以肯定性规范的存在为其主要特征。2)禁止性规范。这种规范是指对特定主体或行为的一种限制,也称强行性规范。这种规范宪法的实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集中表现宪法的法属性。3)权利规范与义务规范。这类规范主要是在调整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过程中形成的同时为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提供依据。4)程序性规范。程序性规范具体规定宪法制度运行的程序,主要涉及国家机关活动程序方面的内容。五、论述题(每题7分,共7分)1、试述宪法序言的效力。题解我国1949年的《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都有名为“序言”的部分。我国现行宪法的序言共有13个自然段,约1900字。当然也有学者不赞成将“序言”写入宪法典。主要原因是对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存在争议。关于宪法序言的效力问题,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全部无效力说。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宪法序言不是规范性的东西,它只是起到一种说明、解释和类似宣言的作用,本身没有强制性,也不像条文那样具体,所以不具有法律效力。(2)部分效力说。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中国现行宪法“序言”最后一段明确宣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这里用了“必须”二字,是有一定的法律效力的。具体而言,该学说认为,各国的宪法序言,其法律效力大体有三不同情况:第一,记载历史事实的部分完全没有法律效力。第二,确认基本原则的部分必须和宪法文本的规范结合起来才有法律效力。第三,属于规范性的部分具有宪法效力。如我国现行宪法序言最后一段就是规范性的序文,具有强制力、法律效力。(3)强于正文效力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现行宪法序言与《宪法》第1条以下的各条款一样,具有法规的性质,序言虽然不以条文的形式存在,但它是宪法规范的主要组成部分。不能仅仅认为采取条款形式的才是法律规范,序言以总括的形式表明了宪法的法律地位,也应该是法律规范。现行宪法序言就有法规性质,从它在宪法典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这是十分清楚的。其明确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这段文字,明白地表示了宪法序言具有法律规范的性质,而且宪法序言宣布的内容,鉴于其重要性,与第1条以下的法律规范相比,不能不说是上位的规范,是第1条以下宪法规范的前提。即在宪法各规定中,宪法序言属于最上级的规范。(4)全部有效力说。绝大部分宪法学者持这种观点。其主要理由如下。第一,宪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科技学院《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教学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数据库技术基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二课时凝聚价值追求分层作业课件
- 2020-2021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轻金属工艺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
- 乳制品行业市场规模与竞争趋势分析
- 《计算机网络 》课件第1章
- XX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规定
- 2024至2030年中国液体灌装秤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高速毛条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竹业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电梯维保服务投标方案
- 01685《动漫艺术概论》历年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
- 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护理管理培训课件
- 2024年特种作业人员(高压电工)证复审考试题库及答案
- WAT电性参数介绍-2022年学习资料
- 07FJ01~03 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2007年合订本)
- DL∕T 1052-2016 电力节能技术监督导则
- 2024年山东客运驾驶员培训试题及答案详解
- 老年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解读
- 三年级上册人工智能教案(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