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必刷专题:
阅读-对比文言文(含答案)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且,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
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次早,僧告口:“从此山径仄险,
虽兜笼①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嬴
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
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节选自《袁枚《游黄山记》》)
【注释】①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小山桥。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B.是夕至文殊院宿焉是:这
C.路绝矣绝:断
D.沿溯阻绝沿:顺着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B.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C.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D.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甲文展现了三峡独具特色的山水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赞叹之情。
B.甲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
试卷第1页,共16页
C.乙文在文章的开头简要交代游毕白岳峰进入黄山界,对黄山温泉的记游一笔带过。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甲文突出了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
日的特点。乙文突出了黄山险仄、奇雄的特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
(2)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
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
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
条交映,有时见日。
5.下列加点字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晓雾将歇歇:消散B.夕日欲颓颓:坠落
C.一百许里许:表示约数D.猛浪若奔奔:奔跑
6.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四时俱备/有时见日B.沉鳞竞跃/负势竞上
C.负势竞上/横柯上蔽D.夕日欲颓/欲界之仙都
7.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试卷第2页,共16页
A.甲文首句点题,表明作者是把谢中书当作谈山论水的朋友,期望与林泉高士相比肩的愿望;乙文以“奇山异
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B.【甲】文作者仰观“高峰入云”,俯视“清流见底”,视线从天上瞬移至地下,再从“两岸石壁”到“青林翠竹”,从
高空,,猿鸟,,到深水,,沉鳞,,,让人胸襟开朗,目尽万物之状。
C.【乙】文中,写高山用“竞上”“轩邈”“争高”等人格化的描写,以静写动,化动为静,既有诗情画意,又极具情
趣,突出了富春江下游两岸高山的奇特。
D.这两封书信创作中存在发现、游赏自然的倾向,表露了他们“尚隐避世”的文化心态。
8.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
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
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世言晋王①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日:“吾有三遗恨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
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②以一少牢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还矢先王,而告以
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矣!及仇雄④已灭,天下已定,则专宠伶官,沉溺声色,朝政皆废。终至一夫夜呼,乱
者四应,仓皇东出,不知所归,何其衰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试卷第3页,共16页
(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有删改)
【注】①晋王:即李克用,因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封为晋王。后面“庄宗”为其子,称帝后沉溺声色,终被伶
官叛乱所杀。②从事:一般属官。③少牢:古代祭祀用牲畜,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④仇雕(Chou):仇敌。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人恒过()
(3)负而前驱()(4)乱者四应()
10.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有三遗/恨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吾有三遗恨/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吾有三遗恨/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吾有三遗/恨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1.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2.请概括【甲】【乙】两文的共同观点,并另举出一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
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
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
夷水①又迳宜都北,东入大江,有泾、渭之比,亦谓之偎山②北溪。水所经皆石山,略无土岸。其水虚映③,
俯视游鱼,如乘空也。浅处多五色石,冬夏激素飞清④,傍多茂木空岫⑤,静夜听之,恒有清响。百鸟翔禽,哀鸣
相和,巡⑥颓浪⑦者,不觉疲而忘归矣。
(郦道元《水经注•夷水》节选)
【注释】①夷水:古水名,即今湖北省西部长江支流清江及其上游小河。②偃(hen)山:即武落钟离山,在今湖
试卷第4页,共16页
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北。③虚映:因清澈见底而显得空虚无物。④飞清:飞流的清泉。⑤空岫(xill):空寂
的山谷。⑥巡:巡视,巡逻。这里是“追逐”的意思。⑦颓浪:倾泻的水流。
1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间千二百里以钱覆其口
B.以我酌油知之蒙辞以军中多务
C.春冬之时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故渔者歌曰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4.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一百许里()(2)猛浪若奔()
(3)横柯上蔽()(4)冬夏激素飞清()
15.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傍多茂木空岫,静夜听之,恒有清响。
16.甲乙两文都描绘了水,都采用①的写法。两文都写了山,甲文突出山②、一奇的特点;乙文
写山的目的则是③o两文都表达对山水的喜爱,但甲文还体现了作者④o
(5)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僦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乙】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
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最月丁
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蹬,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
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
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
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徒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试卷第5页,共16页
节选自《登泰山记》
17.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泰山之阳春冬之时
B.自京师秉风雪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是月丁未斯是陋室
D.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未若柳絮因风起
1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19.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20.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描绘山的特点。【甲】文中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从正面写出
山的A(特点),再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加以烘托,写出山的B(特点):而【乙】文中
则先用“C”直接点出山路高远,再借山顶俯视时D的图景侧面进行烘托,更突出了山高。(AB请用自己
的话概括,CD请用原文回答)
(6)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题目。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口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目:"巴东三峡巫峡
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
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
试卷第6页,共16页
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
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像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略无阙处()(2)绝多生怪柏()
(3)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4)明年春()
22.翻译下面句子。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暮则俅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o
23.两文都写了四季的景色,分析它们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宜,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口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
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略无阙处阙:
(2)虽乘奔御风奔;
(3)四时俱备四时: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
25.翻译下列句子。
试卷第7页,共16页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6.[甲][乙]两文都写到了“猿鸣”,请分别说明“猿鸣”在两文中的作用。
27.[甲][乙]两文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
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若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者耳。
(乙)
书上元夜游
己卯上元①,予在僚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目:“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
舍,历小巷,民夷②杂揉③,屠沽④纷然⑤。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⑥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⑦
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⑧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注】这是哲宗元符二年己卯(1099),东坡在海南储dM州(治今海南僧州市)贬所写的一篇小品,《东坡志林》
题为《储耳夜书》。①己卯:宋哲宗元符二年己卯,即公元1099年。上元:阴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②民:指
汉族。夷:指当地少数民族。③杂揉:同“杂糅”,混杂。④屠沽:屠户与卖酒者,文中指卖肉、卖酒的人。⑤纷
然:盛多的样子。⑥关:门栓,文中指门。⑦过:苏轼的幼子,宇叔党。绍圣四年(1097)随侍苏轼于海南。@
韩愈曾在诗中借钓鱼钓不着大鱼,埋怨水太浅,要另觅垂钓之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郁郁不得志。
2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B.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C.有老书生数人来过(经过)D.归舍己三鼓矣(动词,击鼓)
29.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
3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
试卷第8页,共16页
31.【甲】【乙】两文都写了夜游,所见之景有何不同?各有怎样的特点?
32.人生不会一帆风顺,总会遭遇坎坷磨难,【甲】【乙】两文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
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散嵌①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
涧悬②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③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④以来,无人赏爱;
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节选自《右溪记》)
【注】①敲:倾斜。嵌:凸陷。②涧:水回旋而流。悬:水从高处冲下来。③逸民退士:指隐居的人。④置州:
设置郡,作为州治。州:古时的行政区域。
3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四时俱备有奇字素无备者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复投骨
C.此溪若在山野猛浪若奔
D.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宜乎众矣
34.下列选项中的“之”字与“为之怅然”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实是欲界之仙都B.何陋之有C.睨之久而不去D.两狼之并驱如故
35.用7”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限两处)
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36.翻译下面句子。
试卷第9页,共16页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
37.两篇文章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两位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什么共同之处?请简要概括。
(10)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目:"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去城十五里为白洋①,面俯江流,峰峦四列,有商英墓、传磬寺。掩映村落,可供吟赏。四十里,入沧茫
溪,一带澄然如秋水。……从沧茫溪而进,别是一洞天。仲春时,桃花盛开。春暮落花片片点衣沾履。高岩远壑,
苍松郁然;平畴广野,飞楼跨之。而尖山飘遥在望。折之而西,虎牙、荆门两峰相对,何其雄也。……
(节选自《山水记》)
[注释]①白洋:白洋河。《山水记》是清代诗人王之栋坐船游白洋河做的游记。
38.选出下列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钱孔入(《卖油翁》)
B.春冬之时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C.素湍绿潭调素琴(《陋室铭》)
D.从沧茫溪而进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39.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去城十五里为白洋,面俯江流,峰峦四列。
40.用7”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春暮落花片片点衣沾履。
41.甲乙两文皆为写景佳文,都写了山和o甲文中山的特点是和(用自己话概括);乙文中山
的特点是(用原文词语回答)。
试卷第10页,共16页
(11)
【甲】
新城道中①(其一)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铳②。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崎③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注】①本诗是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至新城途中所作。②铜铤(zheng):古代铜制乐器,在行军时敲打。(3)
西崎(ydn):西山。
【乙】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
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者耳。
【丙】
《游沙湖》
黄州①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日螺蜥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
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薪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②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
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
鸡。”是日,剧饮而归。
【注】①黄州:元丰三年至六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②王逸少;即王羲之,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
4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我”欲山行,写春风吹断了积雨,新颖别致,为全诗写景抒情奠定了轻松活泼的基调。
B.“披絮帽”与“挂铜铳”分别从形、声角度比喻晴云、初日,较为贴切、形象、生动。
C.尾联由自然景物的描写转入对农人及其生活的反映。雨过天晴,西山人家又是煮葵,又是烧笋,忙着春耕。
D.全诗紧扣“乐”字,将秀丽明媚的春光、繁忙的春耕景象与诗人欢快的心情融汇交织一起,赞美了山村人家
的劳动生活。
43.请你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完成下面的表格。
修辞
诗句表达效果
手法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①—用桃花、竹篱、(D______、③______等充满生机的景物来表现自己愉悦的
试卷第11页,共16页
摇沙水清。”心情和④________________的情趣0
44.下面加点字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松间沙路净无泥风烟俱净
B.而颖悟绝人哀转久绝
C.门前流水尚能西任意东西
D.安常虽聋虽乘奔御风
4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B.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C.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D.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46.翻译。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47.苏轼在乙文中自称“闲人”,而在丙文中自称“异人”。这些自称,表达了苏轼当时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
分析。
(12)
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目:"巴东三峡巫峡
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塘峡。两壁对耸,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巴落,峡中平如油盎①。过
圣姥泉,盖石上一罅②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晚至瞿塘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髓液堆③
堆,碑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试卷第12页,共16页
注释:①油盎:油瓶。②罅:裂缝。③涌激堆:在瞿塘峡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
48.参考表格里的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文言字词方法提示解释
略无阙处查阅字典法:①削减;毁坏;②过错;③空隙、缺口。A—(填序号)
不以疾也联系成语法:与“奋笔疾书”的“疾”意思相同。B—
发大溪口字源推断法:“引”的甲骨文,本义是把弓拉开,这里取其引申义。C—
仰视天如匹练然课内迁移法:与“康肃忿然曰”的“然”意思相同。D—
4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50.请用7”给乙文中画线句断句。
盖石上一罅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
51.甲乙两文的结尾有什么共同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3)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
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芹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徒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日:“富民出,民皆
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目:“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
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镭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
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
朝廷从之。
试卷第13页,共16页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减)
【注释】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锚:箕畚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5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解衣欲睡夕日欲颓(《答谢中书书》)
B.月色入户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C.使官吏分堵以守不以疾也(《三峡》)
D.过家不入草色入帘街(《陋室铭》)
53.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行交横,盖竹柏影也。
(2)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
5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55.【甲】文表现了苏轼散步时悠闲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乙】文记述了苏轼的什么事迹?表现了
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14)
班级开展“品古典意蕴”探究活动,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
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
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试卷第14页,共16页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
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者耳。
56.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水皆缥碧-----=怀民亦未寝
57.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任意东西
(2)念无与为乐者
5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
59.请结合下面的语句,说说拥有怎样的情怀才能欣赏领悟到山川风物的灵秀之美。
(1)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
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周者。
(《答谢中书书》)
【乙】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钻姆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①。梁之上有丘焉,生
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②,贾生而出,争为手状者,殆不可数。其斐然③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
列而上者,若熊黑④之登于山。
(节选自柳宗元《钻姆潭西小丘记》)
试卷第15页,共16页
[注释]①鱼梁:一种捕鱼的设施,用石头围成一道阻水堰,中间留有空洞,以安放竹筒。②突怒偃蹇:骤然突起或
兀然高耸的样子。③嵌(qin)然:山势高峻的样子。④黑(pi):棕熊。
60.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1)五色交辉()
(2)四时俱备()
(3)与其奇者()
(4)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
6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62.【甲】文中“”字高度概括了山川景色的特点,【乙】文中““一词简洁概括出石头的特点。
63.两篇文章写景的时候运用了不同的手法,【甲】文动静结合,【乙】文妙用比喻,请自选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试卷第16页,共16页
参考答案:
1.D2.A3.B4.(1)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出
各种景物的影子。
(2)我自觉好笑,难道瘦弱的老人又重新做了襁褓中的婴儿吗?
5.D6.B7.C8.(1)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2)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9.所以。常常。背。作乱。10.B11.(1)内心忧困,思
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2)忧愁劳苦可以使国家兴盛,(贪图)安逸享乐可能使人丧失性命。12.示例常处
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享乐之中可以使人灭亡。(或: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
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举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使越国变强,反观吴王打败越
国后,沉迷于享乐,最终被越国所灭。
13.D14.大约(或表约数)飞奔的马在上面白色的
15.(1)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
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俗事政务的人也会流连忘返。
(2)旁边有茂密的树木和空寂的山谷,夜晚安静时听,那激流总有清脆的响声。
16.正侧面相结合高交代了夷水清澈的原因淡泊名利、厌弃官场、
归隐山林的情趣。
17.A18.(1)即使乘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2)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19.及既上/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20.A连绵不断B高峻C其级七千有余D而半山居雾若
带然
21.同“缺”,空缺极早晨。第二年22.即使骑着奔驰的快
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到了晚上就向着东山飞回来,因此给这个亭子取名
叫“放鹤亭”。23.甲文描绘三峡神奇秀丽的四季景色,表达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和赞
美之情。乙文描绘放鹤亭四周恬静美好的四季景色,抒发自己向往隐居生活的情怀。
24.同“缺”,空隙、缺口飞奔的马;四季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
意思25.(1)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2)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
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26.[甲]文中"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通过猿鸣烘托出三峡秋天的萧瑟凄凉氛围。[乙]文中“晓雾将歇,猿鸟乱鸣”,通
答案第1页,共3页
过猿鸣展现了山川之美在清晨时充满生机活力的景象。27.相同之处:①两文都运用
了动静结合的手法。[甲]文中“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既有静态的潭水、倒影,又有动态的悬泉瀑布;[乙]文中“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晓雾将歇,
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完整版拆除工程施工方案
- DB6103T 41-2025玉米-小麦轮作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 DB3715T 76-2025地理标志产品 冠县鸭梨
- 个人小额借款合同模板全集
- 万科地产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大型机械租赁服务合同
- 二手房买卖标准合同样本
- 京东店铺租赁合同模板
- 临时借调合同模板(企业与员工)
- 个人汽车抵押合作合同书
- 动物检疫技术-动物检疫的方法方式(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 DB31 SW-Z 017-2021 上海市排水检测井图集
- 日语专八分类词汇
- GB/T 707-1988热轧槽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GB/T 33084-2016大型合金结构钢锻件技术条件
- 高考英语课外积累:Hello,China《你好中国》1-20词块摘录课件
- 茶文化与茶健康教学课件
- 降水预报思路和方法
- 虚位移原理PPT
- QE工程师简历
- 辅音和辅音字母组合发音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