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2024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过关训练七散文阅读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5/02/wKhkGWdXr_eAKAbcAALp00wY6VQ339.jpg)
![统考版2024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过关训练七散文阅读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5/02/wKhkGWdXr_eAKAbcAALp00wY6VQ3392.jpg)
![统考版2024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过关训练七散文阅读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5/02/wKhkGWdXr_eAKAbcAALp00wY6VQ3393.jpg)
![统考版2024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过关训练七散文阅读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5/02/wKhkGWdXr_eAKAbcAALp00wY6VQ3394.jpg)
![统考版2024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过关训练七散文阅读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25/02/wKhkGWdXr_eAKAbcAALp00wY6VQ33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专题过关训练(七)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京口漫笔岑桑前些日子,乘便游了一个充溢传奇色调的地方——镇江。走马看花,也只阅读了江边的北固山、金山和江上的焦山。三座山各有特色:北固英挺昂藏,雄峙岸边,气概凛然;金山胜在绮丽诡奇,山上的江天古寺,恍如幻化而成,只消看它一眼,便会立刻被它吸引到白蛇故事里去;焦山则以端庄俊秀见长,据说这是东汉末年隐士焦光的隐居处,江边芦花正茂,似觉烟霭迷离,远远看去,江水泱泱,焦山在芦丛里穆然而立,超绝极了!这几座山,古迹随处皆是,但是赝品和牵强附会之说也多,亦是一趣。北固山甘露寺有一块大石头,上刻“狠石”二字。传闻当年曹操领大军直下江南之际,诸葛亮曾与孙权骑在这石上,共议拒曹之计。其实,这石头是后人安上去的,陆游在《入蜀记》中已指出过这“狠石”是件赝品。又据说金山的中冷泉,泉水既甘且洌,被认为是“天下第一泉”。有人把这泉水说得神乎其神,说饮过之后,“胸腋间皆有仙气”。如今金山江天寺里有一口井,井旁有一块刻着“天下第一泉”的碑石,人们说这就是中冷泉了。其实真正的中冷泉在金山西南边的野外。又是赝品!知道了这很多赝品和胡诌,访古寻幽的心情就大减了。真正使我心旷神怡的,还是那美不胜收的如画江山。在山上,在江边,目睹如此雄伟奇丽的大地,气象万千的河川,心中对祖国的深厚感情禁不住又一次沸腾起来。但是,游到焦山,有个遗迹却使我感慨万端。在焦山定慧寺山门的一堵石墙上嵌有一板黑油油的碑石。在这碑石上,赫然有被炮火轰打过的痕迹。碑石在中弹的地方脱了一大块,作花瓣形向四面散开。这无疑是经验过浩劫的遗迹了。渡我们过江的老艄翁说:“这伤疤,比我老多啦!从前听人家说,这是夷鬼打的呢!”老艄翁的答话,让我把碑石上的伤疤,同一百二十多年前鸦片斗争的镇江之役联系起来。道光二十二年五月间,英国侵略者攻陷吴淞后,随即溯江而上,追逼江宁。朝廷里的那些“顶戴们”还在筹划如何乞和之时,第一次鸦片斗争的最终一役,便在镇江这个山明水秀的小城打响了。那是多么壮烈的一役啊!镇江守将海龄旗下的一千多兵卒,在老百姓的支援和协作下,只凭弓箭、刀剑、矛戟和少量的土枪土炮,与拥有压倒优势的火力装备的一万五千余英国海盗,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勇士们前仆后继,死而后已,无比英勇坚韧,使侵略者遭遇了极大损失。英寇中的一个头目在事后还犹有余悸地招认,他们在镇江之役所遭遇到的损失,比起侵华斗争的以往任何一役还要惨重。事实的确如此。假如当年中国人民这种斗争精神和无可估量的巨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那么,鸦片斗争的结局,就决不会是后来史书上所载的那么一回事了。据那个傲慢至极的闻名刽子手——英寇头子宾汉后来说,他们在镇江之役中遇到了“出乎意外”的坚决反抗。在他的回忆录中,也曾经非常轻松开心地追述这样一段插曲:“这次协议期间,我们的军营中曾发生一些小声音。中国人变得特别地胆怯 。三四个受惊的不同颜色的‘顶戴们’摇着白旗,声嘶力竭地喊:和平!和平!和平!”这段文字,明显溶进了宾汉大佐的笑意。那是嘲弄的笑,讥诮的笑。在这部刽子手的供状中,到处都流露出占有的欲望与掠夺的豪情。当然,那些“顶戴们”对此是不知也不以为羞愧的。还是把文章拉回那弹痕累累的碑石上来吧!离开焦山山门的时候,我们都禁不住把那碑石之上的千真万确的弹痕摩挲一再。回途中,我站在船头眺望,只见江流浩荡,横无际涯。祖国苦难的历史已在这滔滔流水中沉淀了;而大江之上,仿佛还升起了历史上的英雄人民的面影……(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集》)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寓意深刻的游记,融叙述、描写、争论、抒情于一体,平易的语言中蕴含着作者深厚的情感。B.本文留意细微环节描写,“中弹的地方脱了一大块,作花瓣形向四面散开”一句的描写细腻,给读者很强的画面感。C.全文依次按“古迹游”“古代传闻”“近代史回顾”几个层次绽开叙写,显得层次分明,并侧重写作者的观感。D.全文作者的情感改变先抑后扬,因“赝品和胡诌”很多而兴致大减,后又因碑石痕迹中的感人故事而感慨万端。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实力。D项,“先抑后扬”错,作者的情感改变应是起伏改变的,开头对“三山”的描写可见其巡游兴致之高,而对“赝品和牵强附会之说”亦觉好玩,听多了才兴致削减,最终看到碑石痕迹又赞美与愤恨齐生。故选D。答案:D2.“有个遗迹却使我感慨万端”中的“感慨”具体有哪些?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答:解析:这是一道概括文意的题目,要求回答“感慨”的内容,留意依据文中的重点句子“在这碑石上,赫然有被炮火轰打过的痕迹”“在山上,在江边,目睹如此雄伟奇丽的大地,气象万千的河川,心中对祖国的深厚感情禁不住又一次沸腾起来”“祖国苦难的历史已在这滔滔流水中沉淀了;而大江之上,仿佛还升起了历史上的英雄人民的面影……”概括答题要点。答案:①对碑石上痕迹真实性的确定;②对近代史上英勇反抗外侵的军民的热忱赞颂;③对侵略者和卖国者的愤恨与批判。3.本篇散文在取材运笔方面最大的特色是什么?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答:解析:这是一道考核文章的艺术手法的题目,要求答出“本篇散文在取材运笔方面最大的特色”,留意答出虚实结合的手法,在文中找到哪些是实,哪些是虚,然后分析艺术效果,文章开头实写,交代“三山”的特点;接下来谈“赝品和胡诌”,属虚写;接着又回到现实,写眼前壮丽景色;继而由今及古,写镇江保卫战及后续;最终回到现实,离开焦山。答案:形式一:①虚实结合(古今对应)②文章开头实写,交代“三山”的特点;接下来谈“赝品和胡诌”,属虚写;接着又回到现实,写眼前壮丽景色;继而由今及古,写镇江保卫战及后续;最终回到现实,离开焦山。形式二:①虚实结合(古今对应)②开头写“三山”的特点、中间写眼前壮丽景色,最终写离开焦山都是实写;③谈“赝品和胡诌”和想到镇江保卫战及后续都是虚写。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杏花村访酒梁衡①一般的可游之处,大约有两类。一是风景特殊的好,悦目赏心,怡人情怀;二是古迹名胜,可惊可叹,长人见识。当我去过我国闻名的汾酒产地山西杏花村后,真不知道,该怎样来将它归类。②说是村,并名以“杏花”,其实现在这里是一个大型的国家名酒厂。历史上这里确曾杏林千亩,繁花如云的,直到现在也保持着历史古韵及风格,凡来晋之人,无不尽力设法去游一次。这魅力实在是因为它那傲慢的产品——汾酒。游人之意并不在山水之间,而在酒。③来参观的人,最少支配两个节目,一是喝酒,二是看酒。先品其味,再看它的由来。餐厅是蛮新颖的:墙上挂着名人字画,最醒目的是郭沫若手书的那首“杏花村里酒如泉”诗;墙角有一个酒柜,内有两个坛子,分别装着“汾酒”和“竹叶青”。服务员依据一般酒馆的做法,打开坛盖,将酒灌入瓶,再由瓶斟入杯。当液面停止了波动,你看杯中的汾酒,纯净透亮,就像刚才并没有注入什么。竹叶青呢?则呈一点淡淡的黄色,令人想起春天里新柳的鹅黄。不觉间,一阵芳香,已慢慢地,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漫过桌面,扑入你的胸怀,钻进你的衣袖。人们这时并不要靠眼鼻,而是全身无处不感觉到它的美了。主子举杯,我试酌一口,唇初沾而馨绵,口将咽又生甜,味柔软隽远。客人都笑了,脸上泛出甜甜的酒窝。但人们并没有大声赞美,只是微笑着颔首,仿佛怕喧声破坏了这酒厂的安静。④原来我国的名酒有五个香型:浓,酱,清,米,复合。这汾酒是芳香型的代表。它不求那浓、那烈,只要这纯、这真。其他酒如明丽少妇,浓妆重抹,这汾酒呢,则如窈窕淑女,淡梳轻妆。大约正是因为这纯,才使它成为名酒之祖。⑤看酒的制作,是很好玩的。先将高粱等原料粉碎,蒸熟拌上曲,压入一个个大瓮里,这瓮要深埋入土中。发酵之后,便放在一个大甑中蒸,一会儿便蒸馏出一股澄澈的细泉,流入筒中,淙淙有声,这便是酒。酒泉接着汇入“酒海”。那是一个三层大厦的酒库,内放着13000多只半人高的大缸。酒在这里始终要静静地待上3~4年才能出厂,这叫“熟化”。这套工艺大约在酿酒之初就如此。这些粗则粗点儿、丑亦够丑的瓮甑,已有1500多年历史,其间有什么奇妙,人们一时还难以明晰。另外,更神奇者还有二:一是这地下的水,二是这杏花村上空的空气。这里经年制酒,空气中便生出一种特殊的微生物来,于汾酒的发酵特殊有利。起先人们不知此道,有的老师傅退休后,身怀绝技,受聘他乡,但使出浑身的解数,那酒终不姓“汾”。技艺可传,水与气难移。主子每向游人讲到此处,脸上总要漾出一种微笑,神奇、骄傲、得意。这汾酒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金奖,一解放又被列为我国的八大名酒之一。以后其他名酒虽各有交替,它却稳坐交椅。当你走完全部生产线,在包装车间里对着透亮胶管中那一股股急喷出来的、晶莹的酒泉,看着它快速注满了一个个透亮的玻璃瓶时,你又一次惊异于这酒的纯了,纯得像山泉。这山泉不知来自多么深的地层,经过了多少砂石、岩层的过滤,最终溢出地面,在杂花野树与茂林修竹的覆蔽下静静地流淌。这实在是它的魅力、它的奇妙。⑥喝过酒,我们被让到款待所里小憩。这款待所也新颖,是一所中国式的四合院,取名曰“醉仙店”。院心有古井,有假山。山下有水,有草。草地上有一头汉白玉的黄牛,牛背上牧童横笛,旁边的碑上题着杜牧那首“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名诗。环院,南北为客房,东侧为碑廊,记录着南北朝以来汾酒的历史。西侧为展览馆和历代酒器陈设馆,出出进进的游人无不感受到酒文化的博大精深,馆内也有很多关于汾酒的名人题赠。这时,虽主子已在房中泡好热茶,连声招呼客人休息,但大家却总在院中流连。不错,人们是为访酒而来,但要是这里没有这些酒外之物,那酒何处没有?人们之所以固执地要到杏花村来,实在是要来品尝、依恋与凭吊一会儿这酒中所凝合的民族文化,就像在八达岭长城上远眺,在故宫大殿前的柱础旁深思。⑦杏花村,实在是一个特殊的去处。来游的人,其意并不在山水,但也不全在酒。(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①段作者先概括地写出可游之处也许有两类,而却不知道该将杏花村如何归类,设置悬念,自然引发下文。B.文章奇妙运用对比,将其他酒的“浓妆重抹”与汾酒的“淡梳轻妆”相较,旨在指责其他酒的浓烈,赞美汾酒的纯真。C.作者在第⑤段具体描写了酒的制作过程,写出了粗糙丑陋的瓮甑、杏花村地下的水与上空的空气均是汾酒独具魅力的缘由。D.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争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写了杏花村访酒的所见、所闻、所感,语言平实,自然浑成。解析:B项,对其他酒的看法不是指责,对比是为了突出汾酒的纯真、不浓烈。答案:B5.文章第③段,作者描写“喝酒”这一环节时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结合文章分析其表达效果。答:解析:解答此题,只需结合第③段“喝酒”这一环节的相关内容,找出其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可。文中描写竹叶青时“呈一点淡淡的黄色”“一阵芳香”“唇初沾而馨绵,口将咽又生甜,味柔软隽远”,将视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综合运用,描写细腻生动,令人感同身受。描写竹叶青的黄色时,说“令人想起春天里新柳的鹅黄”,运用联想,将读者难以感受到的竹叶青的色泽写得具体可感。而“一阵芳香……也全身无处不感觉到它的美”则运用通感的表达技巧,用视觉、触觉来描写嗅觉,化无形为有形,将酒香满怀、无处不在的状态表现出来。另外“客人都笑了……仿佛怕喧声破坏了这酒厂的安静”运用侧面描写,利用人们品酒后的反应写出了酒的美味与纯真。答案:①多感官综合运用:视觉“淡淡的黄色”,嗅觉“一阵芳香”,味觉“唇初沾而馨绵”“口将咽又生甜”,描写细腻生动,令人感同身受。②通感:描写竹叶青时,写“一阵芳香像薄雾,扑入胸怀,钻进衣袖,全身无处不感受它的美”,运用视觉、触觉来描写嗅觉,化无形为有形,写出酒香满怀、无处不在。③侧面描写(衬托):在品酒后,“客人都笑了,脸上泛出甜甜的酒窝。但人们并没有大声赞美,只是微笑着颔首,仿佛怕喧声破坏了这酒厂的安静”,通过人们的反应侧面写出了汾酒的美味与纯真。④联想(类比):描写竹叶青的黄色,“令人想起春天里新柳的鹅黄”,将读者难以感受到的竹叶青酒的纯洁色泽写得具体可感。6.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表述颇具艺术匠心,请结合文本,赏析它们的妙处。答:解析:本题意在考查两个句子的表达技巧和构思上的技巧。答题时首先应当从内容上揭示其含意。如第一句强调了“酒”对于杏花村的意义之大,人们皆慕汾酒之名而来;其次句则强调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生态保护区林地买卖合同模板3篇
- 2024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规律 第2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2课时 化学反应能量转化的重要应用-化学电池说课稿 鲁科版第二册
- 8 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第三课时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统编版001
- 二零二五年度供暖系统安全运行与应急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个人财产分割与析产合同制定手册6篇
- 二零二五年度票据质押担保下的文化产业发展贷款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食品品牌授权协议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课 第4节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说课稿2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001
-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有理数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1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说课稿(新版)苏科版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酒店客房清洁与维护合同
-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网建设部分)2023年
- 呆死帐的发生与预防课件
- 10000中国普通人名大全
- 起重机械安装吊装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
- 华北理工儿童口腔医学教案06儿童咬合诱导
- 中国建筑项目管理表格
- 高一3班第一次月考总结班会课件
-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教学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
- 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119)
- 大跨度斜拉桥上部结构施工技术(图文并茂)
- 论人口模型论文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对人口数量结构及其影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