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指南 (试行)_第1页
江西省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指南 (试行)_第2页
江西省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指南 (试行)_第3页
江西省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指南 (试行)_第4页
江西省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指南 (试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指南

1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江西省市、县开展城市更新行动规划编制工作。各地可结合实际,制定适

合本地要求的操作细则,细化和补充相关内容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赣府字〔2021〕52号《江西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推

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

赣办发〔2022〕25号《江西省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行动方案》

赣城高发办〔2022〕5号《关于开展2022年城市体检工作的通知》

3术语和定义

3.1

城市更新行动UrbanRenewalAction

城市更新泛指对城市建成区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进行可持续性整治提升的活动。城市更

新行动则是国家“十四五”规划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其内涵主要包括优化布局、完善功能、

提升品质、管控底线、提高效能、转变方式六个方面。

3.2

城市更新规划UrbanRenewalPlan

是对城市建设发展作出的战略性、综合性安排部署。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相

关政策,与相关规划相协调,确定城市更新行动的目标策略和重点任务,提出重要更新专项

和重点更新片区的更新目标、策略、重点任务等,并划示重要更新专项的位置、重点更新片

区的范围,指导城市更新行动计划编制。其成果是政府指导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及审批、核

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3.3

城市更新行动计划UrbanRenewalActionPlan

是细化落实城市更新规划、统筹谋划项目实施作出的工作安排。划定重要更新专项和重

点更新片区的范围界线,制定城市更新行动目标指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其成果用于政

府决策参考和指导城市更新项目实施方案编制。

3

3.4

更新专项UrbanRenewalSpecialProject

是指城市更新行动的若干主要方面、重点领域的展开、深化和具体化,如:城市生态修

复和功能修补、历史文化保护、居住社区建设、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防洪排涝设施体系建设等;更新专项须符合城市更新规划的总体要求,并与相关部门专业规

划相衔接。

3.5

更新片区UrbanRenewalArea

是指城市建成区内具备城市更新价值,并在综合考虑布局、功能、品质、底线、效能、

方式等因素的基础上,为便于城市更新行动底线管控、统筹城市更新项目生成和各类资源配

置,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划定的相对成片区域。

3.6

城市更新项目实施方案UrbanRenewalProjectImplementationScheme

是以城市更新项目为对象编制的实施方案,是对项目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环节作

出的具体部署,作为指导项目实施的重要依据。

4总体要求

4.1总体目标

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强化对城市

更新行动的规划引领,转化运用城市体检评估成果,积极稳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实现城市

功能品质提升和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建设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城市。

4.2规划定位

城市更新规划是城市更新行动领域的纲领性、操作性指导文件,是指导转化运用城市体

检评估成果、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的重要依据,分层次构建城市

更新规划体系,并与相关规划相协同。

4.3编制原则

编制城市更新规划,应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系统统筹、因城施策、

禁止大拆大建、底线管控、量力而行、稳妥有序的基本原则,发挥城市更新规划的统筹引领

作用,把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明增长的理念贯穿城市更新全过程各环节,推

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4.4规划层次

4

一般分为城市更新规划、城市更新行动计划、城市更新项目实施方案三个层次。其中,

设区市按三个层次编制城市更新规划,可根据需要编制区级城市更新规划或行动计划;县(县

级市)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城市更新规划、城市更新行动计划合并编制。

4.5编制方法

坚持城市体检评估先行,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相结合,以城市更新行动谋划

和项目策划为纲,注重实施性。

图1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技术总体框架

5城市更新规划

5.1一般规定

5.1.1范围与期限

规划范围为市、县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范围;规划期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

持一致。

5.1.2编制组织与程序

5.1.2.1编制组织

市、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更新规划。由市、县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牵头,会同

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具体编制工作;规划成果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中,国家、省级城市更

新试点城市的规划方案论证须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

5.1.2.2编制程序

主要包括现状调查、规划编制、方案论证、规划公示、成果报批、规划公告等。

5.1.3编制要求

城市更新规划应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遵循国土空间规划刚性管控的相关要求,

衔接相关专项规划,结合“五年一评估”,转化运用城市体检评估成果,明确城市更新目标、

重点、单元等总体安排,提出存量资源统筹利用的指引要求。结合“一年一体检”,针对城

市体检发现的短板问题,制定行动计划,建立项目库,明确实施时序,指导城市更新项目实

施方案编制。

5.2主要编制内容

5.2.1背景分析

(1)城市更新规划背景。简要概述城市更新规划编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2)政策导向分析。分析国家、省、市或县层面城市更新相关政策对实施城市更新行

动的指导要求。

5

(3)城市更新行动基础。综合分析城市发展现状、阶段特征和发展趋势,总结城市更

新行动取得的成绩以及典型的经验做法。

(4)相关规划分析。分析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等

对城市更新行动提出的相关要求。

5.2.2现状问题

5.2.2.1城市体检分析

遵循城市体检评估路径方法,充分运用城市自体检、第三方城市体检和社会满意度调查

成果,针对城市体检评估反映的城市问题,系统分析、分类梳理,识别问题的空间分布和影

响程度。

5.2.2.2深化现状调查

采取基础资料收集、部门座谈、实地踏勘、问卷调查以及对标城市横向比较等多种方式

开展现状调查,全面掌握城市更新行动需求。

5.2.2.3主要问题诊断

综合城市体检分析和深化现状调查结论,分类分区相结合,诊断城市更新规划建设管理

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

5.2.3目标策略

5.2.3.1更新目标

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分阶段落实国土空间规划,衔接相关专项规划、重大重

点项目计划、市县相关工作部署等,根据城市发展阶段和特征,制定城市更新规划总体目标,

提出优化布局、完善功能、管控底线、提升品质、提高效能、转变方式等方面的分目标。

5.2.3.2更新指标

基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和阶段性发展目标,制定体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建设成效、

可量化的指标。

5.2.3.3更新策略

(1)战略导向。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相结合,制定整体城市更新行动战

略,提出城市更新行动的纲领和核心方向。

(2)分类更新策略。结合城市体检查找的短板弱项和城市资源要素特征,围绕优化布

局、完善功能、管控底线、提升品质、提高效能、转变方式六个方面提出系统性分类更新策

略。

(3)分区更新策略。结合更新需求或行政边界等提出策略分区,根据分区不同职能和

特征提出综合性分区更新策略。

5.2.4重点任务

5.2.4.1优化布局

包括协调山、水、城关系,优化城市空间、用地、产业结构,推动中心城市多中心、组

团式发展,开展城市生态修复,促进城市与自然融合共生等。

5.2.4.2完善功能

6

包括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新改造,完善城市交通系统,提升城市服务和

安全韧性水平等。

5.2.4.3管控底线

包括对城市密度、强度、特色风貌、安全韧性等划定底线,限制城市高强度无序扩张,

严格管控建设超高层建设,防止大拆大建等。

5.2.4.4提升品质

包括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风貌管理,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完整居住社区建

设,推进城市适老化建设改造和既有建筑改造,增加和提升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满足人民高

品质生活需要等。

5.2.4.5提高效能

包括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智能市政、智慧社区、

智能建造、智慧城管,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等。

5.2.4.6转变方式

包括落实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转变由房地产主导的增量建设方式,探

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城市更新行动可持续模式等。

5.2.5行动指引

5.2.5.1专项更新行动指引

识别出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类型,划示重要更新专项的空间范围或位置;根据整体更新

目标战略和分类更新策略,针对重要更新专项的问题、需求导向,结合《江西省城市功能与

品质再提升行动方案》部署,提出专项更新行动的目标、策略、重点任务,建议重大支撑项

目包。

5.2.5.2片区更新行动指引

识别出城市更新行动的重点区域,划示重点更新片区的空间范围;根据整体更新目标战

略和分区更新策略,针对重点更新片区的问题、需求导向,提出重点更新片区的更新目标、

策略、重点任务等。

5.2.6保障措施

针对市、县统筹层面,根据实际在建立健全政府统筹、条块协作、部门联动、分层落实

的工作机制以及规划编制和传导、制定地方性法规等方面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要求和方

向性建议,具体措施由相关部门制定。

5.3技术要点

5.3.1城市调查和分析

5.3.1.1调查对象和方式

收集城市更新行动相关现状和规划资料,并结合重点内容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座谈交流、

问卷调查、现场踏勘、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听取相关部门规划设想和建议。

5.3.1.2基础资料收集

7

基础资料收集应包括社会经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并注重资料的全面性、准确性、

时效性。主要包括:

(1)城市人口、经济和产业、用地和建筑、城市生态和功能、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

居住社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城镇老旧小区、城市防洪排涝等方面基本情况;

(2)省、市、县相关政策方针和工作部署要求;

(3)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以及转化运用落实情况;

(4)各市、县政府和部门相关工作总结;

(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国土空间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重大重点项目计

划、重大重点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等;

(6)各市、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工作重点、重点项目、对城市更新行动建设的要求;

(7)现行土地、规划、建设、财税、不动产登记、文物保护、审批报建等相关政策,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方面工作机制及有关技术导则;

(8)其他相关基础资料。

5.3.2城市体检评估成果分析和转化

5.3.2.1指标分析和转化

围绕城市更新行动内涵,选取能够直观体现城市建成环境绩效的城市体检评估指标,与

合理值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

表5.1城市体检评估成果指标分析和转化对照表示例

序现状合理问题

目标内容指标名称

号值值程度

1山水城格局*区域开发强度(%)

2优化*组团率(%)

布局城市结构

3城市生态廊道达标率(%)

(5

4项)生态岸线率(%)

生态修复

5黑臭水体整治完成率(%)

5.3.2.2空间分析和转化

选取能够直观体现城市现状建成环境绩效的城市体检评估图件,分析短板弱项地区的空

间分布,识别重要更新专项和重点更新区域。

表5.2城市体检评估成果空间分析和转化对照表示例

指标城市体检评估成果更新对象与区域识别

中小学服

务半径覆

盖率(%)

8

指标城市体检评估成果更新对象与区域识别

2020年XX市辖区建成区初中1000米服务半从各区初中服务半径覆盖率分析来看,XX区

径覆盖率为62.1%。(32.13%)、XX区(41.51%)、XX区(49.63%)、

XX区(57.90%)、XX区(59.73%)初中服

务半径未覆盖地区较多,亟需补齐初中设施

短板。

5.3.3城市更新行动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指引

5.3.3.1优化布局

(1)山水城格局指引。围绕城市山水城格局保护和修复、生态格局畅通等总体要求,

提出促进城市布局得体合宜、城市开发强度与承载力相适应、城市形态与山川形势相适应等

的建议和规划要求。

(2)城市结构指引。针对中心城市围绕城市中心体系完善、新城建设和老城更新统筹、

职住平衡、产业转型升级等,提出推动城市多中心组团式发展、建设连续贯通的生态廊道、

转变摊大饼模式、优化功能布局和完善干线交通系统等城市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优化的建议

和规划要求。

(3)城市生态修复指引。提出保护城市山体自然风貌,修复江河、湖泊、湿地,加强

城市公园和绿地建设,推进立体绿化,构建连续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议和规划要求。

5.3.3.2完善功能

(1)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指引。明确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类型和数量、分布和规模,提

出市政基础设施的系统更新、扩容增效的任务要求,并根据规划建筑量对可能新增的市政设

施和管线进行预判。

(2)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指引。对城市应补充或完善的市(县)级、区级公共服务设施

及其布局和规模等提出规划引导和要求。结合居民的实际需要合理预测各类基础保障类公共

服务设施及基础教育设施需求,提出补充或完善各类设施布局及规模、设置方式、服务半径、

混合设置等的导向和要求。明确品质提升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改善需求。

(3)城市交通系统指引。提出对相关规划中城市道路系统进行完善及修改的建议,提

出各类城市交通设施的类型和数量、布局和规模等要求,提出公共交通系统等方面的优化思

路,提出慢行系统在空间布局、网络密度、断面形式、与其他系统的衔接等方面的建议和规

划要求。

5.3.3.3管控底线

(1)密度强度管控。结合相关规划协调城市建筑高度分区,确定基准高度和新建标志

性超高层建筑的空间布局,以及新建住宅建筑密度、高度等开发建设控制要求。

(2)安全韧性管控。落实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的规划建设要求,提

出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指标要求;提出消除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秩序的易涝积水点数量比

例、城市标准消防站及小型普通消防站覆盖率、人均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等提高城市防灾

减灾能力的指标要求,对应补充或完善的设施数量、布局提出规划建设要求。

9

(3)特色风貌管控。划示城市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景观敏感等重点地段的范围,明

确风貌特征和特色风貌保护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制定严格管控新建建筑、不拆除历史建筑、

不拆传统民居、不破坏地形地貌、不砍老树等方面的基本原则要求。

(4)慎拆既有建筑管控。落实相关政策要求,分类提出更新方式“留改拆”比例、防

止大拆大建的基本原则要求,针对重点更新片区以片区为单位分别提出改扩建、新建建筑规

模和建设强度等的指标要求。

5.3.3.4提升品质

(1)历史文化保护指引。明确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特色,提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策略,

落实各层次保护规划的保护范围、保护要求,提出保护更新与利用策略,在保护基础上提出

进行活化利用的更新策略。

(2)城市风貌管理指引。结合相关规划提出通过总体城市设计和管控塑造城市时代特

色风貌的目标策略,提出优化城市空间和建筑布局的规划建议,提出加强新建高层建筑管控、

建筑设计管理(建筑形体、色彩、体量、高度和空间环境等)的主要措施。

(3)居住社区品质指引。明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城中村有机更新等

的类型和规模、方式和模式等,提出共建共享配套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危房排危整治、老

旧住宅加装电梯及社区物业管理等统筹要求。提出住房发展的原则和导向,说明保障性租赁

住房和公租房的配置情况。

(4)城市适老适幼化改造指引。提出城市和社区养老、公共空间、无障碍等服务设施

以及适老化住房的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升的要求;提出城市儿童福利、公共空间、中小学

和幼儿园、婴幼儿照护等服务设施的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升的要求。

(5)城市公共空间指引。对应补充或完善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数量、布局、与慢行系

统衔接性、空间氛围、街道尺度和建筑界面等提出规划建设要求。

5.3.3.5提高效能

(1)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指引。明确城市智能市政、智慧社区、智能建造、智慧城管等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的类型和数量、分布和规模,提出各类设施的协同推进要求。

(2)城市管理指引。提出以街道和社区为空间单元的城市管理和治理模式建议,明确

系统提升城市风险防控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

管理理念创新的要求。

5.3.3.6转变方式

(1)绿色低碳环境指引。分析城市应用绿色低碳新技术、建设绿色低碳街区和绿色低

碳建筑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导向和要求。对于涉及到重大环境问题的更新片区,须

另行编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2)开发运营模式指引。分类说明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等主要存

量地段功能以及老旧楼宇改造提升的策略,明确更新开发目标、运营手段、产业支撑等的模

式,提出与产业转型、消费升级、新基建、文化传承、金融创新等结合的建议。

(3)多方参与模式指引。根据城市特征,提出探索建立社区和市场主体需求主导的更

新机制,推进“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共谋共建共治共享的建议。

10

5.3.4重点更新片区划示

5.3.4.1识别重点更新区域

结合更新资源调查,从紧迫程度、影响程度、重要程度等多因素进行更新需求研判,基

于识别的重点问题区域,对应空间并区分更新需求,识别出城市更新行动的重点区域。

5.3.4.2选择重点更新片区

根据现状问题、更新需求、更新目标和城市发展总体战略导向,选择重点更新片区,将

片区更新行动更新改造与促进城市与自然融合共生、优化城市结构布局、推动重要功能区建

设等相结合,支撑城市更新规划目标。

5.3.4.3划示重点更新片区

参照以下原则科学、合理划示重点城市更新片区。

(1)原则上应覆盖单个或多个街道、社区,更新片区面积以1-5平方公里为宜;

(2)划示更新片区时应以现状为基础,保证现有市政及公共服务设施的相对完整性,

综合考虑土地、道路、河流及产权边界等要素,符合成片连片和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3)旧街区可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要求,以十到十五

分钟生活圈为参照覆盖多个社区;

(4)老旧厂区所在的更新片区范围可适当放大,考虑街道管辖范围的完整性;较大的

老旧厂区可以作为独立的城市更新片区进行更新,也可以分解到若干城市更新片区中进行统

一更新。

6城市更新行动计划

6.1一般规定

6.1.1范围与期限

城市更新行动计划编制范围和期限与城市更新规划相衔接。

6.1.2编制组织与程序

6.1.2.1编制组织

市、县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统筹城市更新行动计划编制工作,成果报同级市、县人

民政府审批。

在城市更新行动计划编制过程中,要广泛调研和深入了解人民群众意愿需求和急难愁盼;

方案论证要充分征求有关部门和专家意见,并进行公示收集社会各界意见。引导各方力量共

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推动社会治理模式转变。

6.1.2.2编制程序

主要包括现状调查、方案编制、方案论证、方案公示、成果报批、方案公告等。

6.1.3编制要求

城市更新行动计划细化落实城市更新规划,衔接相关规划和计划,结合城市更新行动体

检评估,划定重要更新专项的空间位置和重点更新片区的范围界线,明确专项更新行动和片

区更新行动的目标任务提出重点项目的范围、建设指引,指导城市更新项目实施方案编制。

11

6.2主要编制内容

6.2.1相关要求

(1)城市更新行动计划背景。包括城市更新行动计划编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分析

更新片区在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外交通条件和周边发展关联性,

(2)相关规划分析。包括各类相关专项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分别分析对专项更新

行动和片区更新行动提出的规划要求。

(3)落实城市更新规划指引。落实城市更新规划中关于城市更新行动计划的范围、目

标、策略和重点任务等指引要求,提出片区统筹、跨区平衡的推进要求。

6.2.2城市更新行动体检评估

6.2.2.1专项更新行动体检评估

(1)专项体检评估。在城市体检评估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城市更新行动重要专项,深

入开展专项更新行动调查和评估,并绘制相关分析图纸。

(2)划定专项界线。划定重要更新专项的范围界线或空间位置,标明涉及地块界线或

空间位置的控制点坐标。

6.2.2.2片区更新行动体检评估

(1)片区指标体检。以更新片区为空间单元,围绕完善功能、提升品质、管控底线、

提高效能、转变方式等选择片区体检指标,并绘制相关分析图纸。

(2)片区调查评估。全面梳理片区内的土地、建筑、设施、公共空间等更新资源,深

入开展实地调研、问卷调查、部门访谈和大数据分析等,并绘制相关分析图纸。

(3)片区问题总结。综合指标体检、调查评估结论,总体说明片区在布局、功能、品

质、底线、效能、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片区问题和需求清单。

(4)划定片区界线。划定重点更新片区的范围界线,标明片区界线控制点坐标。

6.2.3目标指标

(1)更新目标。依据城市更新规划目标,因城施策提出专项更新行动和片区更新行动

的更新目标和内涵,并确定重点更新片区的功能定位。

(2)更新指标。结合更新资源调查,明确重要更新专项和重点更新片区的更新方式与

更新规模等指标;根据相关政策要求,明确重点更新片区的更新规模上限。

6.2.4专项更新行动

(1)行动主题。聚焦展示更新理念、深化公众参与、提高社会认同等,谋划专项更新

行动主题,阐释主题内涵,加强策划和宣传。

(2)行动内容。围绕行动主题,结合《江西省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行动方案》的部

署,提出重要更新专项的更新策略、主要任务和具体举措等,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系统性

问题和短板。

6.2.5片区更新行动

结合城市结构与功能优化,提出重点更新片区的更新目标、更新策略、主要任务和具体

举措等,落实片区空间布局,提出统筹政策、资金、管理等形成合力的片区综合性更新机制,

解决片区发展中存在的综合性问题和短板。根据片区既有主导功能类型分为:

12

(1)老旧小区改造类。改造提升城镇老旧小区,消除C、D类危房等安全隐患,完善配

套设施、改善公共环境、健全管理机制、提升社区服务、激发社区活力;开展城市居住社区

建设补短板行动,以居住社区为基本单元,配套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便民商业设施、市政配

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

(2)城中村有机更新类。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提升为主、拆危(危房)拆违

(违章)为辅的综合整治手段,补齐城中村设施短板,改善城中村人居环境;推动更新模式

逐步由政府主导向开放多元的市场化模式转变,探索后期运营和管理新机制。

(3)老旧街区提档升级类。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综合考虑城市产业、消费升级需

求,统筹推进老旧街区更新改造,健全配套设施,塑造人性化空间环境,打造一批精品街道、

活力街区、魅力地段、城市客厅。

(4)老旧厂区转型类。通过转换建设用地用途、转变空间功能等方式,将“工业锈带”

改造为“生活秀带”、双创空间、新型产业空间或文化旅游场地等;突出文化传承与特色彰

显,通过老旧厂区生态修复、环境景观塑造与建筑留、改、拆等,融入城市肌理,为城市增

加富有魅力的公共空间和公共功能,推动老旧厂区转型升级。

(5)其他类型。根据片区发展特色、亮点,因案施策,提出主要任务和具体举措。

6.2.6重点项目

(1)策划项目。根据专项更新行动和片区更新行动的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突出体系

思维,统筹上下联动、近远结合、责任分工、资金安排等多个维度,提出拟建设的重点项目。

(2)划分范围。综合考虑项目实际需求、经济效益、实施时序、周边规划道路情况及

控规地块完整性等因素,划分城市更新项目空间的建议范围。其中,更新方式仅为拆旧建新

的,且新增容量、改变用途的,不得单独成为一个项目。

(3)项目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预分析。从现状问题严重程度、紧迫程度、重要程

度等方面开展必要性预论证分析,从建设内容与规模、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效益评估等方

面开展可行性预论证分析,从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及相关规划、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利

益贡献及城市更新示范等方面开展合理性预论证分析。如有必要还应根据有关技术标准开展

交通影响评估、历史文化保护评估、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环境影响评估等专项研究。

(4)建立项目库。包括项目类型、项目分级、项目名称、项目位置、更新方式、建设

规模、建设内容、前期业主或责任主体、投资估算、投融资方式、综合效益、实施年度等,

形成城市更新项目汇总表,并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5)建设指引。在城市更新项目汇总表的基础上,以图表形式(自拟)完善重点项目

的建设范围、功能业态、建设效果意向等指引内容。

6.2.7保障措施

针对重要更新专项和重点更新片区实际情况,从健全机制、创新政策、技术支撑、评估

监督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要求和方向性建议,具体措施由相关部门制定。

(1)健全机制方面。主要包括: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城市更新可持

续模式,建立公众参与保障机制;项目报批审批简化流程、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存量资源

利用统筹协调机制、推进放管服和营商环境等。

13

(2)创新政策方面。主要包括:加快形成与存量提质改造相适应的土地、财政、金融、

审批等政策体系;鼓励土地用途兼容、建筑功能混合,完善土地用途更变、整合、置换等土

地和规划政策;鼓励自主更新、允许“工改商”和“商办改保租房”等建筑管理政策;以及

财政资金管理、设立专项基金、发行专项债券、社会资本参与等财金政策。

(3)技术支撑方面。主要包括:既有建筑改造的建筑技术、地下空间、加层技术的创

新,建筑结构改造、消防抗震验收等方面技术导则,以及基于城市更新项目审批的规划建设

管理规定等。

(4)评估监督方面。主要包括: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评估、考核、审计、问效、追责

机制,以及衔接纳入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行动和城市高质量发展考核的方式和要求等。

6.3技术要点

6.3.1因城施策引导

6.3.1.1城市规模、等级

根据市、区、县等不同的城市规模等级,有针对性选择城市更新行动计划编制内容重点

和深度。

(1)大、中城市。注重通过城市更新行动完善城市宜居宜业功能、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重点加强谋划重大城市更新行动和跨区的城市更新行动、策划市级重点项目、明确各区更新

重点方向和指引、提出制定地方性法规与政策的建议。Ⅰ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

500万的城市)还应围绕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等,加强横向比较和对标分析,制定系统性、整

体性中长期城市更新目标与战略,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竞争力。

(2)市辖区。注重市级更新目标与战略传导、落实市级重大城市更新行动和分解跨区

城市更新行动任务、细化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指引、梳理区级更新重点方向、谋划区级城市更

新行动、策划区级重点项目和基础项目、提出相关规划优化调整的建议。

(3)县(市)。加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县城补短板强弱项,

重点围绕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产业配套等设施提级扩能和功能品质提升,谋划

城市更新行动和策划项目,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

6.3.1.2经济发展水平

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阶段、经济发达程度和财政支付能力等其他因素,评估当地开展城

市更新行动的合理规模,量力而行确定更新重点等其他内容。

(1)经济欠发达地区。重点围绕D/C类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文教体卫养等设施

补短板、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雨污管网改造、易涝积水点治理等基础性工程,优先解决

居民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并为其他功能与品质再提升的规划留有余地,稳妥有序推进更新

改造。

(2)经济较发达地区。可适度超前、因地制宜从广度和深度上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开

展以重大事件提升城市发展活力的整体式城市更新行动、以产业结构升级和文化创意产业培

育为导向的老工业区更新再利用、以历史文化保护为主题的历史地区保护性整治与更新、以

改善困难人群居住环境为目标的老旧小区改造与城中村有机更新,以及突出治理城市病和让

14

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城市功能品质再提升等多种类型、多个层次和多维角度的城市更新行动

与重点项目。

6.3.1.3城市特色

根据城市自然环境、历史文化资源特征,结合主要问题以及城市职能、发展转型升级主

题,谋划城市更新特色行动和项目。

(1)自然环境特色型。基于区域生态格局统筹城区和郊区城乡建设,加强生态修复工

程的区域协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水环境治理、雨污管网改造等相关城市更新行动,按照

总体城市设计要求彰显山水风貌特色、打造城市魅力地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

市。

(2)历史文化特色型。依据和落实相关规划,以专篇形式明确系统保护、利用、传承

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具体对策和举措,制定重要历史地段项目实施指引,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传

承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

(3)发展主题特色型。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根据自身实

际情况和城市职能差异,围绕诸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创新、老工业基地

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智慧城市建设等,聚焦主题主线深入谋划特色更新行动,结

合空间提质转型策划特色更新项目,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

6.3.2片区更新行动体检评估

6.3.2.1指标体检

(1)指标自体检

片区自体检指标的设置,应落实城市更新行动规划明确的相关指标要求,结合居民意愿

和片区发展需求,根据实施急迫度、服务半径合理性以及实施可能性,选取能够直观体现片

区现状建成环境绩效的城市体检评估指标,指标数据下沉至街道、社区,与合理值进行比较

分析,识别片区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

表6.1片区指标自体检指标表示例

序现状合理问题

目标内容指标名称

号值值程度

1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完成率(%)

2城市市政基电缆下地率(%)

3完善础设施通信电缆下地率(%)

功能

4公厕设置密度(座/平方公里)

(7

5项)*城市道路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

城市交通系

6*专用自行车道密度(公里/平方公里)

7公交站点覆盖率(%)

8*新建住宅建筑密度超过30%的比例(%)

密度强度

9底线*新建住宅建筑高度超过80米的数量(栋)

管控

10海绵城市建成区域达标率(%)

(8

11项)安全韧性*消除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秩序的易涝积水点数量比例(%)

12消火栓配置达标区域覆盖率(%)

15

序现状合理问题

目标内容指标名称

号值值程度

13经营性自建房安全隐患整治率(%)

14人防警报设施覆盖率(%)

15燃气安全隐患整治率(%)

16文物保护单位和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利用率(%)

历史文化保

17工业遗产利用率(%)

18*历史建筑空置率(%)

19建成区绿地率(%)

20城市公共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人)

21间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

22*城市绿道服务半径覆盖率(%)

提升

23品质*既有住宅楼电梯加装率(%)

24(16中小学服务半径覆盖率(%)

项)

25居住社区品*完整居住社区覆盖率(%)

26质*社区便民商业服务设施覆盖率(%)

27人均社区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人)

28*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套数占新增住房供应套数的比例(%)

29*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

城市适老适

30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

幼化改造

31*社区托育服务设施覆盖率(%)

32新型城市基社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配置比例(%)

33础设施*市政管网管线智能化监测管理率(%)

提高

34效能背街小巷改造整治率(%)

35(6*城市街道立杆、空中线路规整性(%)

项)城市管理

36*街道车辆停放有序性(%)

37*城市窨井盖完好率(%)

38绿色低碳*社区低碳能源设施覆盖率(%)

转变

39方式开发运营*城市更新改造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比值(%)

40(4*实施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占比(%)

项)多方参与

41*旧房改造中,企业和居民参与率(%)

填表说明:

1、可根据片区实际情况,因案施策选取部分指标,或制定反映片区发展特色、亮点的其它指标;

2、带“*”标注指标名称为住建部城市体检评估指标;

3、“现状值”“合理值”参照城市体检评估成果或有关技术规范。

(2)人居环境满意度调查。参照城市体检评估的人居环境满意度调查,针对片区居民

身边的人居环境,采用抽样调查、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居民对片区宜居性、生活方便性、

人文环境舒适性、出行便捷性等方面满意程度的调查,并调查分析各利益主体对片区的更新

意愿和更新需求。

6.3.2.2调查评估

16

(1)人口现状。明确片区范围内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性别比例、职住比例、年龄结

构等情况。

(2)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片区范围内基本经济数据、产业门类、产业规模、产业布局、

产业经营等情况。

(3)土地现状。分析片区范围内现状土地使用功能及土地权属等情况。

(4)建筑现状。说明片区范围内现状建筑情况,包括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建筑质量、

建筑功能、违法建筑面积及分布情况等。

(5)设施现状。明确片区范围内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数量、面积、分

布、质量、服务能力等情况。

(6)历史文化资源。说明片区范围内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古树

名木的现状及保护利用情况。

(7)生态资源。分析片区范围内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的现状及保护利

用情况。

(8)其他现状。根据片区特征,其他需要说明的现状情况。

6.3.3重点项目遴选

6.3.3.1重点项目遴选原则

城市更新项目可分为重点项目和基础项目两级,设区市可按照市、区两级分工分为市级

重点项目和区级重点项目。重点项目选择考虑以下原则:

(1)紧迫性,强调严重问题和突出问题优先治理;

(2)公众性,强调体现社会热点,回应公众的迫切需求;

(3)典型性,强调契合城市更新行动主题与目标;

(4)实施性,强调具备明确的政府、市场、社会责任主体,项目需求明确,落地实施

性强;

(5)创新性,强调具有示范带动效应,能探索出新的政策与机制。

6.3.3.2项目更新方式分析

根据城市更新行动底线约束和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要求,按照更新目标和策略,结合策划

的系列项目区域现状存量资源评估,提出适宜的项目更新方式,以综合整治类、功能改善类

为主,全面改造类为辅,防止大拆大建。

表6.1城市更新项目更新方式参考

更新方式定义内涵土地或规划要求适用对象

主要是综合运用“留、改、拆、补”的等生态修复、历史文化

有机更新的手法,通过建筑局部拆建、建街区、棚户区改造、

筑物功能置换、保留修缮,完善基础设施更新后的土地主体使用权、集中成片的危旧房

综合整治

和公共服务设施、城市风貌提升、环境整功能和用途可变或可不变。改造、城中村改造、

治、生态修复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方“街区”微改造等项

式,实现人居环境优化提升。目类型。

是指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对既有旧商业或可以根据消除安全隐患、改

旧工业用途的建筑物保留建筑物的原主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旧商业或旧工业用

功能改善

体结构,只改变部分或者全部建筑物使用的需要加建附属设施,并应途的建筑物。

功能,但不改变土地使用权的权利主体和当满足城市规划、环境保护、

17

更新方式定义内涵土地或规划要求适用对象

使用期限的城市有机更新项目。建筑设计、建筑节能及消防

安全等规范的要求。

是指以拆除重建为主的更新方式,主要指历史文化价值较低

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划的规

通过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附着物的拆除的旧厂房、城中村等

全面改造定实施。

清理、重新建设的方式进行改造。片区。

6.3.3.3项目功能业态分析

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部门专项规划引导要求,通过

转换建设用地用途、转变空间使用功能等方式,打造新型生产生活空间,统筹项目运营和管

理需求,引导各项目功能业态差异化错位发展。

6.3.4重点项目经济可行性预分析

6.3.4.1项目更新改造成本

核算更新项目改造成本,说明改造成本构成。涉及为区域服务的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和公

建配套设施专项评估的需说明专项评估情况和所列成本的审查情况。

6.3.4.2项目投融资方式分析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互利共赢”的原则,创新融资渠道和方式,注

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充分调动企业和居民的积极性,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表6.2城市更新项目投融资方式参考

投融资类型投融资模式投入产出项目类型

教育医疗、公园绿化、道路交

财政专项拨款;

公益性较强,资金需求较低,通、防洪排涝、市政基础等设

政府投资城市更新专项债;

主要由政府主导进行实施。施,以及老旧小区、危旧房、

政府授权国有企业。

市容环境等。

公益性要求高、收益回报机历史文化保护、文化体育、市

政府投资+社PPP模式;

制还需要政府补贴、规划调政基础设施、生产性服务设施,

会资本政府+企业+产权所有者。

整较复杂的项目。及部分城中村、老旧小区等。

开发商主导;经营性较强、规划明确、收

社会资本商业办公、老旧厂房等。

企业或居民自主更新。益回报机制清晰。

城市更新基金;资金投入量大,且需要政府

政策支持+社

投资人+EPC模式;对于政策机制等方面的一定片区综合更新等。

会资本

国开行投资模式。支持。

6.2.4.3项目综合效益评估

(1)社会效益。分析节约集约用地、道路交通改善、保障城市公共利益的影响,市容

环境整治提升、违法建设拆除等方面的成效。

(2)经济效益。分析释放融资用地、产业发展情况、产业建设量、新增就业岗位、土

地出让金、预计税收情况等方面的成效。

(3)环境效益。分析人居环境、绿地率、黑臭水体治理、水环境整治、节能减排、海

绵城市等方面的成效。

18

(4)人文效益。分析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化传承、特色城市风貌塑造等方面的

成效。

6.3.5重点项目与控规适应性评估

6.3.5.1不涉及控规调整

(1)更新内容和规模符合现行控规要求,且对应的空间区域有近期可转为建设用地的

非建设用地、可用建设用地或近期可用低效用地的,可按照现行控规实施更新。

(2)更新内容和规模不符合现行控规要求,且对应的空间区域无近期可转为建设用地

的非建设用地、可用建设用地或近期可用低效用地的,可利用既有建筑功能兼容实施更新。

6.3.5.2控规局部调整

更新内容和规模不符合现行控规要求,但对应的空间区域有近期可转为建设用地的非建

设用地、可用建设用地或近期可用低效用地,且确需进行局部调整的,可划示建议下阶段控

规局部优化调整的区域,并提出控规局部调整的优化方案。

6.3.5.3整片区(单元)控规修编

更新内容和规模不符合现行控规要求,且对应的空间区域无近期可转为建设用地的非建

设用地、可用建设用地或近期可用低效用地,且确需进行整体优化调整的,可提出整片区(单

元)控规修编的优化方案。

7城市更新项目实施方案

7.1一般规定

7.1.1编制范围

在城市更新行动计划建议的城市更新项目空间范围的基础上,根据现状土地与建筑物、

各类设施、公共空间等的核查结果,充分考虑用地权属的独立性、权属人更新意愿,划定项

目的范围界线,标明范围界线控制点坐标。

7.1.2编制组织与程序

7.1.2.1编制组织

城市更新项目实施方案由各区、县人民政府指定的机构或物业权利人等前期业主作为主

体组织编制,成果由各区、县人民政府审批。

7.1.2.2编制程序

主要包括现状调查、方案编制、方案论证、方案公示、成果报批、方案公告等。

7.1.3编制要求

衔接控规、城市设计等上位相关规划,落实城市更新行动计划中提出的要求和指引,在

现状调查分析和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功能引导、房屋建筑、道路交通、基

础设施、历史文化、环境景观等重要内容,明确项目功能定位,进行修详方案设计并衔接控

规要求,提出项目利益平衡方案,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7.2主要编制内容

7.2.1项目概况

19

(1)区位和范围。包括城市更新项目的地理位置和占地范围,分析其在地段或片区中

的功能地位和作用。

(2)城市更新行动计划指引分析。分析城市更新行动计划中对项目提出的主要更新方

向、更新清单、“留改拆建”更新指标、更新规模上限等编制要求。

7.2.2现状分析

(1)人口分析。包括常住人口数量、户籍人口数量、性别比例、职住比例、年龄结构

以及居民更新意愿等内容。

(2)土地分析。结合控规分析各地块的占地面积、土地性质、现状功能、权属关系、

使用情况以及分布情况等内容。

(3)建筑分析。包括居住、商业、工业、历史等各类建筑的楼栋数量、建筑面积、建

筑质量、建筑功能、权属关系、使用情况以及分布情况等内容,对违规搭建的建筑物、构筑

物进行标识和说明。

(4)设施分析。包括道路交通、道路照明、环境卫生、管线、能源等市政设施,以及

社区级及以上的行政区域级别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

活动空间的数量、面积、质量、服务能力以及分布情况等内容。

(5)业态分析。包括现状产业和商业业态,业态类型、业态质量、分布情况、经营规

模、经营情况等内容。

(6)文化分析。在片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项目内各类文化资源点的历史文脉、

数量、规模、权属、使用情况以及分布情况等内容。

(7)生态分析。在片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项目内的山、水、林、田、湖、草等

生态资源的数量、规模、质量以及分布情况等内容。

(8)问题总结。明确城市更新行动计划中对本项目的任务要求,总体说明项目范围内

在产业、土地、建筑、设施、文化、生态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形成项目问题和需求清单。

7.2.3功能定位

7.2.3.1项目更新定位与策略

(1)项目更新定位。以城市更新行动计划更新目标为指引,提出项目功能、性质的总

体定位。

(2)项目更新策略。突出公益性贡献、可持续模式和项目特色等,合理提出产业、土

地、建筑、设施、文化、生态等方面具体更新策略。

7.2.3.2项目更新内容与规模

(1)项目更新内容。以项目更新资源为对象,根据项目定位对项目的建筑、空间及周

边环境进行功能业态适配。

(2)项目更新规模。测算项目总建筑面积和保留、改造、拆除、新建的建筑面积,并

应符合防止大拆大建的相关规定要求。

7.2.4修详方案

7.2.4.1修详方案设计

20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总平面图、竖向设计、建筑设计、绿化景

观设计、道路交通设计、服务设施布局规划以及海绵城市、消防、绿色建筑等设计专篇。具

体参照相关技术标准。

7.2.4.2控规调整建议

进一步增强规划包容性,对确需进行控规调整的用地提出规划优化方案,说明地块划分、

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工程设施、道路交通系统、地下空间开发等控制

要求。积极探索规划弹性指标设置,推动基于公共利益的混合用地。

7.2.5利益平衡

7.2.5.1投资测算

对土地、建设、安装、管理、运营、财务等各类主要费用进行详细估算,明确投资总额。

涉及拆迁的提出安置补偿方案。

7.2.5.2效益预估

提出项目建设运营模式,预估项目经济、社会、环境、其他等综合效益。

7.2.5.3经济利益平衡方案

对政府、集体、企业、居民等不同权益主体的经济利益进行测算并提出经济利益平衡方

案。

7.2.6实施保障

7.2.6.1实施计划

提出项目的具体实施计划,包括土地供应、前期研究、工程设计、土建施工与安装、招

商营销、竣工验收和试运营等工作的时间节点和分工安排。

7.2.6.2保障措施

提出实施主体及相关责任单位在政策使用、资金、技术、组织、工作机制等方面采取的

保障措施。

7.3技术要点

7.3.1专题分析

城市更新项目专题分析应包括环境影响、历史文化保护、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海绵城

市等内容,城市更新行动计划专题分析已达到项目深度,城市更新项目实施方案不再编制专

题分析。

7.3.1.1环境影响评价

包括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合项目的更新方式、更新内容以及前后

功能的变化等因素,分析评估项目更新前后对环境的影响,对自身及周边环境有影响的应提

出有效的措施。

7.3.1.2历史文化保护专题分析

对具有保护意义、承载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分析,明确保护

对象和分布情况,提出对象分级和保护范围、建设控制范围,提出整体保护原则和重点任务,

提出保护利用和更新实施的主要措施和相关管控要求。

21

7.3.1.3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针对项目提出的更新资源、更新方式、更新规模、规划调整、土地收储、土地供应等内

容,分析对居民、就业人群、企业主等各方利益群体的影响,针对有可能发生的不稳定因素

提出应对措施,确保项目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7.3.1.4海绵城市专题分析

分析项目现状海绵城市的建设情况,结合项目更新内容,因地制宜分析海绵设施增补提

质的要求,提出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7.3.1.5其他专题分析

更新项目涉及下列情形时,城市更新项目实施方案应包含相应专题分析(专题报告)∶

(1)涉及集中老旧厂区、老旧商业区的,应包含产业发展专题分析;

(2)涉及突破控规建筑总量、人口总量的,应包含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专题

分析;

(3)涉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应包含地下空间专题分析;

(4)涉及城市道路改线或功能改变的,应包含道路交通专题分析;

(5)其它需增加的专题分析。

8成果要求

8.1成果构成

城市更新规划或行动计划成果一般包括规划(方案)文本、图件和附件。(详见附录A、

附录B、附录C)。

8.2表述要求

(1)规划(方案)文本简明扼要地直接表述规划和方案结论,规定性强,措词准确规

范等。

(2)图件清晰、准确表达规划意图,并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基础数据衔接。

(3)附件包含说明书或报告以及基础资料汇编。其中说明书或报告详细解释方案编制

的依据和过程等;基础资料汇编包括编制过程中形成的工作报告、专题研究报告、基础资料、

会议纪要、部门意见、专家论证意见等,以及由管理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等。

8.3成果格式

成果形式包括书面成果和电子数据成果。

(1)书面成果采用双面打印的A4或A3幅面,打印合订成册;其中图件按整比例采用

单面打印的A3幅面。

(2)电子数据成果的文本正文采用word格式或pdf格式;图件采用dwg和jpg格式,

并符合相关审查、审批部门有关成果电子报批和管理的格式要求。

22

附录A城市更新规划成果目录参考模板

《XX市/县城市更新规划文本》

编制大纲(参考模板)

一、总则

明确城市更新规划制定的指导思想、规划目的、规划原则、规划依据、规划范围与期限

等总体要求。

二、现状问题

1、成绩经验。回顾城市更新工作取得的成绩以及典型的经验做法。

2、问题需求。结合城市体检评估、深化调查等,全面诊断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存在的关

键问题短板,并分析深层次原因。

3、形势研判。结合相关规划,分析规划期内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三、目标策略

1、更新目标。提出规划期内城市更新目标和分目标,制定量化指标形成城市更新规划

指标表,填写《XX市/县城市更新规划指标表》(附表A.1)。

2、更新策略。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相结合,因城施策制定整体城市更新

行动战略,提出城市更新行动的纲领和核心方向,分类分区制定城市更新规划策略。

四、主要任务

1、优化布局指引。提出山水城格局、城市结构、城市生态修复等方面的规划指引。

2、完善功能指引。提出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交通系统等方面的规划指

引。

3、管控底线要求。提出密度强度、安全韧性、特色风貌、慎拆既有建筑等方面的管控

要求。

4、提升品质指引。提出历史文化保护、城市风貌管理、居住社区品质、城市适老适幼

化改造、城市公共空间等方面的规划指引。

5、提高效能指引。提出城市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治理等方面的策划指引。

6、转变方式指引。提出城市绿色低碳环境、开发运营模式、多方参与模式等方面的规

划指引。

五、行动指引

1、专项更新行动指引。识别重要更新专项,划示重要更新专项的空间范围或位置,提

出专项更新行动的目标、策略、重点任务。

2、片区更新行动指引。识别重点更新片区,划示重点更新片区的空间范围,提出片区

更新行动的目标、策略、重点任务等。

六、保障措施

在工作机制、规划编制和传导、制定地方性法规等方面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要求和

方向性建议,并明确具体措施制定的相关部门。

七、附表

附表A.1XX市/县城市更新规划指标表

23

附表A.1XX市/县城市更新规划指标表

序现状合理目标

目标内容指标名称

号值值值

1山水城格局*区域开发强度(%)

2优化*组团率(%)

布局城市结构

3城市生态廊道达标率(%)

(5

4项)生态岸线率(%)

生态修复

5黑臭水体整治完成率(%)

6*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

7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完成率(%)

城市市政基

8电缆下地率(%)

础设施

9通信电缆下地率(%)

10公厕设置密度(座/平方公里)

11*城市二级及以上医院覆盖率(%)

12完善医疗卫生设施千人指标床位数(床/千人)

功能

13*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人)

(15城市公共服

14项)务设施区级及以上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

15城市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床/千人)

16*万人城市文化建筑面积(平方米/万人)

17*城市道路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

18城市交通系*专用自行车道密度(公里/平方公里)

19统公交站点覆盖率(%)

20停车泊位与小汽车拥有量的比例(%)

21*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1.5万人的城市建设用地占比(%)

22密度强度*新建住宅建筑密度超过30%的比例(%)

23*新建住宅建筑高度超过80米的数量(栋)

24海绵城市建成区域达标率(%)

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