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高考)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4月八省考前最后模拟预测冲刺卷(五)考试分数: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前填涂、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涂、填写在答题卡(纸)上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自然写作”一词肇始于西方生态批评的兴起,生态批评的重要代表人物格罗特菲尔德曾在《生态批评读本》中有所涉及,另一位生态批评的重要代表人物劳伦斯·布伊尔在《环境批评的未来》中提出“自然写作”的概念。他说:“自然写作,可以简洁地定义为‘一种非虚构的文学写作,它提供关于世界的科学考察;探索个体人类观察者对世界的经验;或者反映人类与其所在星球关系之政治和哲学涵义’。自生态批评运动开始阶段起,尤其是在我说的第一波生态批评中,中心兴趣便是自然写作。”布伊尔这里所说的“自然写作”,是针对人为的“艺术写作”而言的纪实自然考察与个体经验的一种文学形态,诸如梭罗的《瓦尔登湖》之类。但真正的“自然写作”则是一种包含“环境取向”的写作。诚如布伊尔在另外一部著作《环境的想象:梭罗、自然与美国文化的形成》中所言,这种“环境取向作品”的标准要素是:1.非人类环境的在场并不仅仅是一种框定背景的手法,这种非人类环境的在场实际上开始向人们宣示:人类的历史必然被融入自然之历史;2.在环境取向的作品中,人类利益并没有被视为唯一合法的利益;3.人类对环境负有责任,这是文本伦理取向的重要组成;4.这种自然取向的文本中隐含这样一种意识:自然并非一种恒定或假定之物。这就在实际上批判了传统的“人类中心论”与“艺术中心论”,而使自然写作走到与传统文学艺术平等的地位。可见,“自然写作”即是一种人与自然“共生”的写作,它是“自然文学”的另一种表达。显然,这是对于工业革命人类中心”“艺术中心”与“理性中心”的抛弃与评判。“自然写作”在西方是一种后现代时期对于工业革命进行反思与超越的写作,是20世纪中期的产物,但在中国却是具有原生性的文化形式。因为,中国作为农业古国,以农为本,遵循“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力倡人与自然“共生”的文化立场。儒家有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道家则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释家则言“众生平等”。这种“共生”的哲学观念必然导向人与自然平等的“自然写作”。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自然写作”进行全面理论论述的,是《文心雕龙》。它在《原道》篇中提出文来源于“自然之道”的论断:“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这里所说的“自然”既包含大自然,也包含人对于自然的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表现。“自然写作”的观念,在中国古代文论典范之作《文心雕龙》中,由全书的首篇《原道》揭示出来,也具有全书之核心的意义。(曾繁仁《“自然写作”:人与自然共生》)材料二:由于疫情,很长时间每天都几乎处于封闭隔离状态,每个人都赤裸裸地面对自然的生命生存状态。如此真实处境使自然诗歌和自然文学越来越让人关注,这也许将成为自然诗歌和自然文学的新时代。生态意识、环保理念、新的生活方式,这些都会逐渐成为新常态。人应该与动植物、神、自然界和谐平等共处,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的生命整体。这样一种理念,与天人合一思想契合,也接近当代生态学的一些观点。比如当代生态学特别强调人和自然是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循环系统,每一样物种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具有一种默契的平衡。爱默生被誉为“美国文明之父”,特别提倡自然文学,惠特曼和梭罗都是他的弟子。爱默生曾经强调:人类应该遵守两句格言,一是认识你自己,二是研习大自然。认识你自己,是古希腊神庙里镌刻的一句格言。研习大自然则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终于醒悟人类再也不能自大,不能自我中心主义,人不过是大自然里的一分子,应该平等对待其他物种,与之和谐共存。我对没有过自然生活经验的诗人,从来持怀疑态度。对于诗人来说,童年的经验极为重要,保存其最初的精神种子或者说初心,这是一些看似寻常普通的人最终成为诗人的奥秘。此外,自然是人类最早的家园,从小就受到大自然熏陶,是人性健康的必要条件。在自然中生活的最初经验感受,确保了很多诗人有更广阔包容的胸襟和开放精神。古典诗歌里花草植物出现数量很多,《诗经》就完全是群芳谱”,宋词也特别多以花草拟人的篇章,人和花草相互对应生辉,说明那是一个何其自然葱郁的和谐世界。所以,自然写作,我理解就是要将这样的自然理念通过文学作品,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受到熏陶,具有一种生态意识,继而在生活中自觉地践行科学的环保的理念。在这一点上,诗歌从来在文学中有引领作用。(南君《自然写作中的诗意》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然写作这一概念肇始于西方生态批评的兴起,它是由格罗特菲尔德和劳伦斯·布伊尔首先创立的。B.劳伦斯·布伊尔所提倡的“自然写作”并不是一种包含“环境取向”的写作,因而不是真正的自然写作。C.“自然写作”理论以自然环境的在场表示人类历史必将融入自然历史,自然环境不再仅仅作为人类活动的背景。D.“自然写作”在西方是20世纪中期的产物,但在中国,这一概念古已有之,是具有原生性的文化形式。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疫情使得人们更直接地面对自然的生命生存状态,如此真实处境之下,自然文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新的生活方式也将逐渐成为新常态。B.自然文学提倡人应该与动植物、神、自然界和谐平等共处,这种理念符合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和当代生态学的观点。C.爱默生强调要研习大自然,提醒人们尊重自然,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因为这种思想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他被誉为“美国文明之父”。D.诗歌经常抒写人对自然的感受和人与自然的互动,在熏陶生态意识培育环保理念方面,相比其他文学样式,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3.下列表述,不符合“自然写作”内涵的一项是(3分)A.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庄子·天下》)B.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C.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奥尔多·利奥波德《像山那样思考》)D.我辽阔广大,我包罗万象。(沃尔特·惠特曼《我自己的歌》材料一引用儒道释诸家名言,材料二例举古典诗歌中的花草描写,分别证明了什么观点?(4分)5.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遍地应答韩少功打开院子的后门,从一棵挂满红叶的老树下穿过,就可以下水游泳了。风平浪静之时,湖面不再是水波的拼凑,而是一块巨大的整体镜面,让人不知如何是好。你在水这边敲一敲,水那边似乎也会震动。你在水这边挠一挠,水那边似乎也会发痒。若是有一条小船压过来,压得水平线撑不住,镜面就可能倾斜甚至翘起-这种担心一度让我紧张。在这个时候下水难免有些踌躇,有些心怯。扑通一声,令宝贵的镜面破碎,实为一大暴行。好在碎片经过一阵揉挤,一阵折叠,一阵摇荡,只要泳者不动,待倒影从层层褶皱中逐一释放,渐次舒展和平复,湖面又会成为平滑的极目一镜。在通向山外的公路修通之前,这里有很多机船,每天接送出行的农民,还有挑担的,骑脚踏车的,以及活猪活牛。眼下客船少了,只有几只小渔船偶尔出现。船家大多是傍晚下网,清晨收网,手摇船桨轻点着水面,静悄悄地来,又静悄悄地去,留下冷清和落寞的湖面,一如思绪突然消失的大脑。水边常有两样“静物”,那是垂钓的老人和少年。据说老人身患绝症,活不了多久了。但他一心把最后的时光留在水边,留给自己的倒影。少年呢,中学生模样,总在黄昏时出现。他也许是特别喜欢吃鱼,也许是惦记着母亲特别喜欢吃鱼,也许不过是要用这种方式来积攒自己的学费。谁知道呢?阵雨扑来时,雨点敲打着水面,打出满湖的水芽,打出升腾的水雾,模糊了水平线。如果雨点敲醒了水面的花粉,水上就冒出一大片水泡,冷不丁看去,像光溜溜的背脊上突然长满疖子。几只野鸭惶惶地叫着,大概被这事儿吓着了,很快钻入草丛。不远处,一条横越水峡的电线上,有个黑物突然直端端砸下,激起水花四溅。我以为有什么东西坠落,过了片刻才发现,那不是坠物,而是一只鸟突然垂直俯冲,捕获了什么以后,带水的翅膀扑棱扑棱,又旋回高高的天空,在阳光中播下一串闪闪的水珠。我不知道这种鸟的名字,只记住了它一身蓝绿相杂的迷彩。还有一只白鹭在水面上低飞,飞累了,先大翅一扬,再稳稳地落在岸石上,让人想起优雅的贵妇,先把大白裙子一提,再得体地款款入座。它一坐好半天,平视远方,纹丝不动,恍若一尊玉雕。但如果发现什么情况,玉雕眨眼间就成了银箭。一声鹭鸣撒出去,树丛里就有数十只白鹭跃出,扑棱棱组成数十道白光,在青山绿水中绽放和飞掠。它们有时候绕着我巡飞,肯定把我误认为鱼,一条比较奇怪的大鱼,大得让它们不知如何下口;小鱼也经常围着我巡游,肯定把我当成一只落水的大鸟,同样大得让它们不知如何下口。不知是什么鱼愣头愣脑,胡乱嘬咬,在我的腿上和腰上留下痒点,其中一口咬得太狠,咬在一个脚趾头上,痛得我从迷糊中惊醒。我这才发现,钓鱼的“静物”已经走了,天地间全无人迹。其实,这里还有很多人,只是我看不见罢了。想想看,这里无处不隐含着一代代逝者的残质,也无处不隐含着一代代来者的原质-物物相生的造化循环从不中断,人不过是这个过程中的短暂一环。对人来说,大自然是人的来处和去处,是万千隐者在眼下这一刻的隐形伪装之所。有人说,接近自然就是接近上帝。那么,上帝是什么?不就是不在场者的在场吗?不就是太多空无的实在吗?不就是一个独行人无端的惦念、向往以及感动吗?就因为这一点,我在无人之地从不孤单。我大叫一声,分明还听到了回声,听到了来自水波、草木、山林、破船以及石堰的遍地应答。寂静中有无边喧哗。(选自韩少功散文随笔集《山南水北》)文本二:在我看来,在中国当代的小说家中,很少有人像韩少功那样将随笔写得那么得心应手,那么睿智。经过办《海南纪实》《天涯》杂志的考验,经过大特区商海浪潮的冲击,他的思想更深刻成熟了,他的文风更老辣简洁了,他对文学的追求似乎更执著了。他右手写小说,左手写随笔。在随笔的写作中,韩少功天赋中那种我们称之为智慧的素质被发挥到一种巅峰状态。读着他近年的随笔,我有时会产生出这样一种古怪的想法:不知随笔这种文体是专为韩少功准备的,还是韩少功天生就应当写随笔?不管是韩少功无意间碰上了随笔,还是随笔找上了韩少功,韩少功的随笔写得好,却是读过他的作品的人都公认的事实-那是智慧的独语,是哲学的散文化,也是生活常态的文学化。随笔是一种需要智慧的文体。智慧不是聪明的滑头和取巧,不是知识的炫耀和卖弄;智慧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境界,一种心血的燃烧。韩少功的随笔,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智慧。不过他的智慧,不是经院或书斋里的智慧;他的智慧,更多的是来自生活的启示,来自他的生命的激发;他的智慧,不是体现于某篇文章,某个局部或某个词句,而是化为一种精气流荡于他所有的文字中,并成为他作品的纹章印记,成为他的人格在随笔中的自然呈现。(摘编自陈剑晖《智慧的独语-关于韩少功散文随笔的札记》)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我”这个下湖游泳者的视角观察和感受世界,文中直接表现“我”的笔墨不多,却让人感觉到处处都有“我”的存在。B.作者面对镜子般的湖面“不知如何是好”,感觉下水打破湖面“实为一大暴行”,生动传达出视湖水为有生命之物的微妙心理。C.老人和少年像两样“静物”一样在水边垂钓,作者不仅欣赏这样一幅安静的生活画面,更赞赏他们面对生活磨难时的沉静和坚毅。D.静是作者刻意营造的大境界,静中又充满生机勃勃的动,包括阵雨、水鸟、游鱼这样真实可感的动,也包括意念中的“无边喧哗”。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选自韩少功散文随笔集《山南水北》,字里行间流荡着一种睿智和精气,是一篇个性色彩鲜明的“智慧的独语”。B.随笔是一种需要智慧的文体,这是它与小说、散文等文体的不同之处,而真正的智慧大都来自生活的启示和生命的激发。C.韩少功作为著名作家,写过小说,办过杂志,后来他在随笔这种文体中真正找到了用武之地,文学成就也达到了巅峰。D.凡是读过韩少功作品的人,都认为他的随笔写得好,因为这些作品不耍小聪明,不投机取巧,也不炫耀和卖弄知识。请简要赏析文本一中画横线的段落。9.文本二认为韩少功的随笔“是哲学的散文化,也是生活常态的文学化”,文本一是怎样体现这些特点的?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丘和,河南洛阳人,后徙家郿。少重气侠,闲弓马,长乃折节自将。仕周开府仪同三司。入隋为右武卫将军,封平城郡公,历资、梁、蒲三州刺史,以宽惠著名。迁天水郡守,入为左御卫将军。大业末海南苦吏侵数怨畔帝以和所莅称淳良而黄门侍郎裴矩亦荐之遂拜交趾太守抚接尽情荒憬安之炀帝崩,而和未知。会隋骁果自江都来,乃审隋亡,和即陈款归国,而岭峤闭岨,乃权附铣。铣平,遂得归。诏李道裕即授和交州大总管,爵谭国公。和遣士廉奉表请入朝,诏其子师利迎之。及谒见,高祖为兴,引入卧内,语平生,欢甚,奏九部乐飨之,除左武候大将军。和时已老,以稷州其故乡也,令为刺史以自养。寻除特进。贞观十一年卒,年八十六,赠荆州总管,谥曰襄,陪葬献陵。有子十五人,行恭为知名。行恭有勇,善骑射。大业末,与师利聚兵万人保郿城,人多依之,群盗不敢窥境。后原州奴贼围扶风,太守窦琎坚守。贼食尽无所掠,众稍散归行恭。行恭乃率其众,与师利迎谒秦王于渭北,拜光禄大夫。累从战伐,功多,迁左一府骠骑,锡劳甚厚。从侯君集平高昌,封天水郡公,进右武候将军。高宗立,迁冀陕二州刺史,致仕。卒,年八十,赠荆州刺史,谥曰襄,陪葬昭陵。初,从讨王世充,战邙山。太宗欲尝贼虚实,与数十骑冲出阵后,多所杀伤,而限长堤。与诸骑相失,唯行恭从。贼骑追及,流矢著太宗马,行恭回射之,发无虚镞,贼不敢前。遂下拔箭,以己马进太宗,步执长刀,大呼导之,斩数人,突阵而还。贞观中,诏斫石为人马,象拔箭状,立昭陵阙前,以旌武功云。(节选自《新唐书》,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业末/海南苦吏侵/数怨畔/帝以和所莅称淳良/而黄门侍郎裴矩亦荐之/遂拜交趾太守/抚接尽情/荒憬安之B.大业末/海南苦吏侵/数怨畔/帝以和所莅称淳良/而黄门侍郎裴矩亦荐之/遂拜交趾/太守抚接/尽情荒憬/安之C.大业末/海南苦吏/侵数怨畔/帝以和所莅称淳良/而黄门侍郎裴矩亦荐之/遂拜交趾/太守抚接尽情/荒憬安之D.大业末/海南苦吏/侵数怨畔/帝以和所莅称淳良/而黄门侍郎裴矩亦荐之/遂拜交趾太守/抚接尽情/荒憬安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府仪同三司,简称开府,高级官员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本系三公所享之殊遇,故名。B.陪葬,又称殉葬,是古代的一种丧葬习俗,以器物、牲畜或人与俑和死者一同葬入墓穴。C.阙,原指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泛指帝王的住所,也指陵墓前竖立的石雕。D.旌,古代一种旗杆顶上用羽毛或牦牛尾装饰的旗帜,后泛指旗帜,引申为表扬之意。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丘和文武兼备,政绩卓著。作为北周、隋、唐三朝重臣,他所到之处均能留下淳正善良的美名;尤其是在海南边民安抚和交趾边地治理上,他立下很大的功劳。B.丘和深孚众望,显赫一时。他用卓越智慧和坚定意志得到数位君主信任;尤其是唐高祖,在他生前对他竭诚相待,在他死后让他陪葬在旁,十分倚重和关爱他。C.丘行恭出身将门,富有勇力。隋朝大业末年,丘行恭和丘师利聚集万众兵士,据守郿城以自保,当地百姓多表示依附,就连原州奴贼也前来投奔并归顺他。D.丘行恭生前尊贵,死后荣耀。和他的父亲丘和一样,他生前功多业伟,得到很高的官位和很大的封赏,死后也受追赠,得谥号,并享有陪葬于帝王陵寝的恩宠。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会隋骁果自江都来,乃审隋亡,和即陈款归国,而岭峤闭岨,乃权附铣。(2)太宗欲尝贼虚实,与数十骑冲出阵后,多所杀伤,而限长堤。14.唐太宗下诏凿石为人马,模仿丘行恭拔箭之状。请简要说明“行恭拔箭”体现了丘行恭什么样的形象特点。(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裴侍御归上都张谓楚地劳行役,秦城罢鼓鼙。舟移洞庭岸,路出武陵溪。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离魂将别梦,先已到关西。[注]此诗作于潭州(今长沙),诗人时任潭州刺史。上都,指都城长安。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首联写指战乱平定后,裴侍御来潭州公干,现在要回去了。B.颔联写裴侍御一路所经之地,沿途风景优美,洞庭与武陵水陆并举。C.“离魂”指分离的愁绪,尾联将送行化实为虚,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D.这是一首送别诗,用语平淡,但诗味浓郁,着重渲染了离别的凄然和伤感。16.颈联“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是后人传诵的名句,请简要赏析其艺术特色。(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鸟欢鱼跃写出一片晴明之景。(2)荀子《劝学》中,体现君子要涉猎广泛并进行反思来使自己得到提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一句从空间角度极写漂泊异乡之愁,“_________”一句则从时间角度写尽年老体衰之苦。语言文字运用(20分)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近年来,“中国风”音乐越来越受大众追捧。“中国风”大红大紫的同时,引来了大批跟风的创作。有些人在歌曲中随便穿插一些古典诗词,完全不考虑这些古典诗词本身的意义和所想表达的情感,就号称“中国风”歌曲,因而受到学者和文学爱好者的批判。“中国风”歌曲的美感,的确离不开古典诗词的养分,()。相比原貌呈现、古词新唱,“中国风”歌曲更多的是借用古诗词中的意象或典故,创造性演绎为新的故事。比如歌曲《半城烟沙》中“金戈铁马,替谁争天下”的歌词,就化用了宋代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词句,又并非简单堆砌,而是融汇创造,使作战时的骁勇情景如在眼前,同时又刻画出战争无法避免的无奈心理。“中国风”音乐可以成为这样一座桥梁:它将经典和流行结合在一起,把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传统诗词中的文化精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经验和创新性发展。18.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但这种美感的营造是建立在充分融合创造和理解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的B.但可以在充分理解其文化内涵和融合创造的基础上,去营造出这种美感C.但这种美感的营造是建立在充分理解其文化内涵和融合创造的基础上的D.但可以在充分融合创造和理解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去营造出这种美感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B.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C.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D.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请修改。(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产销量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过450万辆,占全球50%以上。然而,在买与不买的选择中,续航难题还是难倒了不少人。_①_,新能源汽车才能真正走进千家万户。随着充电桩建设的不断提速,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难问题得到局部缓解,目前全国各类充电桩保有量已超过130万个。不过,私人充电桩安装率偏低,公共充电桩利用率不高,充电桩的使用体验也不佳。既要“装得上”,_②_,充电模式改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_③_,换电模式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只不过,由于换电站建站成本不菲、维护成本太高,再加上电池型号不统一、不兼容等因素,推广普及换电模式也遇到了不小的困难。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22.请分别用一个转折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30个字。(5分)(三)写作(本题共1小题,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邓稼先要去搞原子弹当晚辗转反侧,夫人许鹿希问:“怎么了?”他答:“我要调动工作。”“调哪?”“不能说。”“干啥?”“也不能说。”“我跟你通信?”“不行。”整整二十八年,邓稼先不知去向,留给夫人许鹿希的只有三个“不”。材料二:1986年病重期间,邓稼先坚持要到天安门广场看一看,面对高耸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邓稼先心潮澎湃,他问身边的人:“再过几十年,还有人记得我们吗?”近日,邓稼先的事迹冲上热搜,感动无数网友。网友们纷纷留言表示会永远铭记。校团委举行“致敬先辈”的主题研讨会,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套作,不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C2.C3.D4.引用儒道释诸家名言,说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人与自然“共生”的文化立场),从而证明“自然写作”在中国文化中的原生性。例举古典诗歌中的花草描写,证明自然生活经验对诗歌(诗人)创作和人性健康的重要性。(4分)5.首先论述“自然写作”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然后指出“自然写作”的意义;接着论述“自然写作”在中国是一种原生性的文化形式。(6分)CC.“更赞赏他们面对生活磨难时的沉静和坚毅”错。由“他也许是特别喜欢吃鱼,也许是惦记着母亲特别喜欢吃鱼,也许不过是要用这种方式来积攒自己的学费。谁知道呢”可知,作者并不确定少年是否处在人生磨难中。AB.“随笔是一种需要智慧的文体,这是它与小说、散文等文体的不同之处”表述错误,不能说小说、散文不需要智慧;C.“他在随笔这种文体中真正找到了用武之地,文学成就也达到了巅峰”于文无据。文中只说韩少功随笔写得好,“在随笔的写作中,韩少功天赋中那种我们称之为智慧的素质被发挥到一种巅峰状态”,没有提及“用武之地和文学成就也达到了巅峰”等内容;D.不合文意,因果关系不能成立。认为写得好的原因是“那是智慧的独语,是哲学的散文化,也是生活常态的文学化”。故选A。8.①动词使用新颖贴切,十分传神。如写白鹭栖息时“款款入座”,既拟人化,又切合前文“贵妇”的身体,妙趣横生;再如写鹭鸣“撒出去”,化无形的声音为有形的物体,生动可感。②多用比喻修辞手法,富于表现力。“优雅的贵妇”“大白裙子”“玉雕”“银箭”“数十道白光”等多个喻体,都运用得非常形象恰切。③动静相映,给人深刻印象。先充分描写白鹭的静,“稳稳地”“纹丝不动”,再突出刻画白鹭的动,“跃出”“绽放和飞掠”,动静前后对比,形象十分鲜明。①文本一的思想内核是作者对于世界、自然和生命的哲学思考,文体形式却是一篇意境幽远、文采斐然的散文,这种将哲学散文化写法既有深刻的思想性,又有浓厚的文学色彩。②文本一记述的是作者下湖游泳这样的寻常的生活情景,呈现出来的是一篇优美耐读的文学作品,作品将生活常态文学化,使读者既能感受到生活的情趣,又得到了文学的熏陶。10.A(3分)标点:大业末,海南苦吏侵,数怨畔。帝以和所莅称淳良,而黄门侍郎裴矩亦荐之,遂拜交趾太守,抚接尽情,荒憬安之。11.B(3分)陪葬除指殉葬外,还可指臣子或妻妾的灵柩葬在皇帝或丈夫的灵柩或坟墓的近旁。12.B(3分)“在他死后让他陪葬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reQ1-biotin-生命科学试剂-MCE-4211
- 2-4-6-TMPEA-hydrochloride-生命科学试剂-MCE-2109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酒馆经营权转让协议书
- 2025年度门面转让及商业地产项目投资合同
- 2025年度简易混凝土建筑废弃物运输与处理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体育用品连锁店篮球教练聘用合同
- 个人住房贷款合同
- 临时工合作合同示范文本
- 二手房买卖合同:回购权益条款
- 二手房销售合同样本范文
- 二零二五年度大型自动化设备买卖合同模板2篇
-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试题(含解析无听力音频有听力原文)
- GA/T 2145-2024法庭科学涉火案件物证检验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
- 电厂检修管理
- 2024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学生版)
- 2024年度窑炉施工协议详例细则版B版
- 2024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英语二模试卷
- 第一届山东省职业能力大赛济南市选拔赛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技术工作文件(含样题)
- 尿毒症替代治疗
- 2022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黑龙江省市卷)及答案解析
- 【课件】2025届高考英语一轮复习小作文讲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