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薛营小学
四年级数学
杜思梅
全册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包括: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和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
初步相识,有关倍的概念及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与周长,时、分、秒,
千米和吨的相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和笔算
是小学生应当驾驭和形成的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
乘、除法的基础;本册出现的分数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详细
实例诠释一些简洁分数的详细含义,使学生建立起分数的初步概念;“倍的相识”
将以往分散编排在表内除法中的有关“倍”的学问集中编排,让学生在驾驭了表
内乘除法之后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让学生相识四边形,驾驭相识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同
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
展;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支配相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相识质量单位吨
以刚好间单位分、秒,锦衣发展学生的长度、质量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
与详细体验,培育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的意识;数学广角支配的是关于集合的思
想,引导学生通过视察、试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洁的集合思想,并能应用集合
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洁的问题,培育学生视察、分析及推理的实力,培育他们
探究数学问题的爱好和发觉、观赏美的意识。
教学目标:
1.能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
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
算。
3.初步相识简洁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
初步相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洁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应用其含义解决问题。
5.驾驭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
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6.相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
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相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
道1吨=1000千克;相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
秒,会进行一些有关长度、质量和时间的简洁计算。
7.初步了解集合的思想,形成发觉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索问题的
意识,初步形成视察、分析及推理的实力。
8.经验从实际生活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在日
常生活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10.养成细致作业、书写整齐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相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
测量,时、分、秒,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第一单元时、分、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洁计算。时、分、秒是
好用性很强的数学学问,初步建立时、分、秒之间的时间概念是本单元的重点,
也是难点。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十进关系,因此,时间单
位的换算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教材从教学材料到呈现方式,都特别留意结合
学生的生活阅历,力求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驾驭有关
时间的学问。
单元教学目标
1.相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
度量。
2.结合生活阅历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会用确定的
方法估计时间。
3.结合详细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之间的区分于联系,能解决简
洁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的长短
进行度量。
教学难点:
解决与时间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课时支配:3课时
第1课时时、分、秒
教学内容:教材第2、3、4页内容。
教学分析: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生疏,在生活中有接触。1分=60秒,学
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简
洁用详细的物体表现出来。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
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教学中,
留意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阅历,留意给足学生视察、发觉、探究、体验的
时间和空间,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相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视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平
安等思品教化。
教学重点:
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驾驭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法学法:三疑三探。
教具准备:教案。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联系实际生活,引出新课
(1)同学们,你们好!新学期开学了,你们知道现在上学的作息时间吗?
在生活中你们知道哪几种表?
(2)一秒,一分钟,一小时究竟有多长时间呢?同学们能举例说明吗?这节课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2、出示主题图:依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1)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
三、二、-!这些数字是以什么做单位呢?
(2)过公路时,人行道上显示的数字有什么意义呢?
(3)第四幅图中小挚友跑了9秒,那么他也许跑了多远呢?
3、通过补充条件,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和补充,形成自探提示(出示小
黑板):
(1)想一想,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图上显示的钟表有几根针?
(2)填一填,把第三页的填空补充完整。
(3)比一比,你还知道哪些表的类型?
(4)读一读,第三页上钟表显示的时间?
4.学生自学探究。
二、解疑合探
小组内沟通自探成果,找出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沟通自探心得。
1.展示自探成果,解疑答惑。
出示主题图
师: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图上显示的钟表有几根针?
生:图上显示的有一根针。
师:谁有不同答案?
生:有三根针。
师:那为什么只看到了一根针呢?
生:因为三根针重合了,正好是12:00.
2.通过视察钟表的特点,引导学生写出时间之间的换算关系。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
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揭示:
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视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1时=60分1分=60秒
3.教给方法:我们先读时针,再读分针,最终读秒针,一般状况下只读几点几分。
学生汇报,引导学生试着读出第三页上钟表显示的时间。
4.相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
呢?为什么?
5.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视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
59秒,60秒。
②课件演示,学生细致视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觉?
③学生汇报,老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
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觉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发觉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6.相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①出示主题图
这是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②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
③出示主题图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
④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读钟表的方法,先读几点再读几分。
三、质疑再探
学了这节课,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共同探讨。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预设体验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
四、运用拓展
1.学生编题
(1)时间换算的问题。
(2)读出时间的问题。
(3)举例子说明1秒,1分,1时究竟有多长的问题。
2.必做题P4做一做1、2
3.选做题
体验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
4.全课总结:今日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
汇报。然后师生共同总结。
五、作业
练习一:1、2
六、课后反思
第2课时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教材内容:教材第4、5页内容(例1、例2)
教学分析:本节课是在相识了钟表,理解了时间的观念的基础上学习的。能够进
行简洁的时间换算,知道1分=60秒,1时=60分。能够读出钟表上显示的详细时
间。在读的时候难理解的地方,应当是钟表上一小格是多少,一大格是多少时间
不是很好能理解,这就须要多做练习。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尽量让学生们养
成遵守和疼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相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洁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疼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洁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教案。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猜谜嬉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老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
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老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
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
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2、视察例1,你想到了什么呢?
生一:1小时等于多少分钟?
生二:小时和分钟之间是怎样换算的呢?
生三:秒和分钟是怎样换算的呢?
3、在学生提问题的基础上,老师整理归纳出自探提示:
(1)1小时等于多少分钟?1分钟等于多少秒?
(2)小时和分钟之间是怎样换算的?
(3)分钟和秒之间是怎样换算的?
4、学生自学探究。
二、解疑合探
1、小组内沟通自探成果,找出共性问题。
2、展示自探成果。
(学困生回答以上问题,中优等生补充并评价。)
(1)一小时等于多少分钟?1分钟等于多少秒?
(一•小时等于60分钟,一分钟等于60秒。)
(指二生回答)
(2)小时和分钟之间是怎样换算的?
(通过视察钟表的特点发觉,一圈时针走12小时,总共有12个大格,走一
个大格,时针就走了一小时,而分针正好走一圈12个大格,正好是60分钟。)
(3)分钟和秒之间是怎样换算的?
(通过视察钟表的特点发觉,一圈分针走1小时,总共有12个大格,走一个
大格,分针就走了一分钟,而秒针针正好走一圈12个大格,正好是60秒。)
(4)你理解的特别好,那么例1你能解决了吗?
(5)(1)老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细致视察图,说说图意:小明
7时30分别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探讨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6)即时练习:
60秒=()分3分=()秒1分40秒=()秒
三、质疑再探
1、激励学生针对本节内容质疑和联想,提出新生成的问题。
如:小时和秒之间有什么换算关系呢?
2、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合作探究。
四、运用拓展
1、我当小老师,先在组内展示,然后各组举荐好的在全班展示。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作业
练习一:4、7o
七、教学反思:
第3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教材内容:教材第6、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娴熟地进行一些简洁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加学习数学的爱好和信念,形成独立思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洁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时针的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3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
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依据生活阅历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须要多长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更状况。
5、完成“练习一”第8题。
假如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老师赐予适当的帮助。
6、完成“练习一”第9题。
指名说说题意。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补充题目。
1、1分=()秒4时=()分9分09秒36分02时
5分=()秒150秒02分400分04时10分时
2、电影《奇妙的宇宙》从2:05起先,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三、全课总结
你现在回算经过的时间吗?计算经过的时间应留意什么?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一”的第10、11题。
五、教学反思:
其次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笔算几百几十加、
减几百几十以及加、减法的估算。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巩固与
提高。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学问,另一方面也为进一
步学习万以内数的数与计算起了铺垫的作用。本单元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生活
背景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算法的多样化。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计算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在解决详细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加、减法估算,
培育估算意识和实力。
3.培育学生依据详细状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
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及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难点:
学习估计的策略和方法,结合详细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
课时支配:5课时
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材内容:教材第9、10页内容.
教学分析: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前几册100以内加减法口算的持续,是在100
以内加、减法口算和笔算基础上学习的。所以学习本节课不仅可以对以前的学习
进行复习、整理归纳,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在以后的生活中特别有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驾驭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觉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育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
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依据详细状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育学生的口算实力。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复习导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
26+3048+2049-2056+328-9
24+935-2046-798-9078+9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3283563
203()()()()0()
72317529
()()()()()()()()
同学们真棒!你们是怎样计算出结果呢?这一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两位数加两
位数。
2、看到课本第9页的主题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呢?
生一:同学们去参与世博会,每个班有多少人?
生二:五年级总共有多少人?
生三:一年级总共有多少人?二年级总共有多少人?
3、在学生提问题的基础上,老师整理归纳出自探提示:
(1)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该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
(2)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该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
4、学生自学探究。
二、解疑合探
1、学生在小组内汇报自探结果。
2、学生不能回答的问题小组合探。
3、小组长指挥学困生展示,中等生补充并评价合作学习成果。
(1)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该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
列式:35+34o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视察我们知道
35+34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
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行计算呢?假如可以怎么计算?
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比如34可以看成
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1: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
算64+5=69.
生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
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
算60+9=69。
(2)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该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
列式:39+44.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视察我们知道39+44
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
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行计算呢?假如可以怎么计算?
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比如44可以看成40+4,
先算39+40=79,再算79+4=83.
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1: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9,把39看成30+9,先算30+44=74,再算
74+9=83.
生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
也很简便,39看成30+9,44看成40+4,先算30+40=70,4+9=13,再算
70+13=83。
4、即时练习
54+2仁15+55=61+39=35+66=23+28=
三、质疑再探:
1、学生提问题。
53+36能先算50+30再算3+6吗?
2、解决学生所提的问题。
四、运用拓展:
1、依据本节课所学学问,同桌之间相互出题并解决。
2、老师供提:第10页下面的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呢?找两位同学进行总结,然后老师归纳总结。
六、作业布置:
练习二:1、2题。
七、课后反思:
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内容。
教学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已经学会了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那么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上节课学
生们驾驭的特别好,本节课主要以学生们自学为主,然后各个小组进行展示成果。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经验探究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增加学生讲所学学问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
4、培育学生的口算实力、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重点:
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育学生的计算实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具准备:教案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复习导入
(1)口算。
26+4g19+41=56+28=83+12=75+1仁75+2仁
67+2仁72+15=45+24=58+42=57+17=48+37=
(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
35-20=35-2=36-8=
同学们对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驾驭的很好,那你们知道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
算方法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
2、(问题预设)看到这个题目结合例2你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
生一: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与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一样吗?
生二:一般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钱?
生三: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一般快客便宜多少钱?
3、在学生提问题的基础上,老师整理归纳出自探提示:
(1)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与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一样吗?
(2)一般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钱?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3)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一般快客便宜多少钱?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4、学生依据自探提示自学探究。
二、解疑合探
1、学生在小组内汇报自探结果。
2、学生不能回答的问题小组合探。
3、小组长指挥学困生展示,中等生补充并评价合作学习成果。
(1)获得信息,理解题意。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页的例2内容,说一说从图
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专线大巴票价:48元,一般快客票价:65元,动车票价:54元)
提问:我们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一般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专线大巴的票价比一般快客便宜多少元?
(2)尝试解决,探究算法。
两位数的不退位减。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呢?
生:用减法计算,列式65-34.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道题中的减数既不是整
十数,又不是一位数,应当怎么计算呢?
学生在小组内探讨、沟通,然后汇报。
生1:先算65-50=15,再算15-4=11。
生2:也可以先算65-4=61,再算61-50=11。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两种方法都是把减数54分成50和4两部分,然后从
被减数65中先后去掉50和4,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
们学过的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3)两位数的退位减。
师:怎么解决其次个问题呢?
生:列式65-48.
师:请依据刚刚的口算阅历,尝试算一算65-48是多少,并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然后尝试填写下列():先算65-()=()再算()0()=()
生:把48拆分成40和8两部分,从65里分别去掉40和80可以先算65-40=25,
然后再算25-8=17,也可以先算65-8=57,然后再算57-40=17。学生依据探讨填
空。
4、即时练习
完成第11页的做一做。
三、质疑再探
1、本节课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如:在做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关于退位不退位的问题怎么解决?
师:视察上边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减去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不退位,计算时干脆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后者退位,
计算时不能干脆减。
2、解决学生所提的问题。
四、运用拓展
1、我当小老师,先在组内展示,然后各组举荐好的在全班展示。
72-35=84-21=36-29=75-49=
2、完成练习二第5题。
五、本节小结
这节课主要讲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一般把减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
一位数,再从被减数里依次减去整十数和一位数。
六、作业布置
练习二第7、8题。
七、教学反思
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内容:教材14页内容。
教学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
学习的,同学们前两节课学习的还可以,已经驾驭了两位数之间的加减法运算规
则,本节课利用前两节学习的内容入手,进一步教会学生用列竖式的方法解决几
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目标:
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进行计算,驾驭笔算方法。
2、培育学生迂移旧学问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实力。
3、培育学生的计算实力。
教学重点:
1、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培育学生解决问题及计算的实力。
教学难点:
驾驭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教学准备:教案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复习导入
(1)口算。
53+6=85-5=67+9=72-6=
20+40+3000=900-700+80=300+20+60=
80-60+200=100+400+50=900-300-200=
(2)口答。
6个百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6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
540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540是由多少个十组成的?
(3)拆数嬉戏。
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整十数。
360480520790210
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一百几十的数。
720270450840910
同学们真棒!今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出示例3,同学们你们从例3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呢?你最想问的问题是什
么呢?
生一:上午卖出380个“海宝”,下午卖出550个“海宝”,那么上午和下午一
共卖出多少个“海宝”?
生二: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
生三:怎么列横式呢?这个横式又怎么计算呢?
3、在学生提问题的基础上,老师整理归纳出自探提示:
(1)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怎么列横式呢?
(2)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怎么列横式呢?
(3)怎么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4、学生依据自探提示自学探究。
二、解疑合探
1、学生在小组内汇报自探结果。
2、学生不能回答的问题小组合探。
3、小组长指挥学困生展示,中等生补充并评价合作学习成果。
(1)出示教材例3的第(1)问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
么?
(2)列式计算:380+550
(3)探究算法。(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算法1:38+55=93,所以380+550=930。
算法2:300+500=80080+50=130800+100+30=930
算法3:因为38个十加55个十等于93个十,所以380+550=930。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计算方法,很厉害,事实上除了用口算的方法计算之外,
还有一种笔算的方法,可以更加简便地计算出结果,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板书笔算竖式:
在竖式计算加法时各数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提问:A、竖式中的十位为什么写3呢?
B、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百位上3+5=8,还要加上从十位进上来的1,
所以是9)
留意:为了不遗漏加上满十进上来的一,通常状况下会在相应的数位上标上一个
力、一点的“1”,如十位相加为13,十位上写3,向百位进一,在百位上写一个小
一点的1,百位相加为8,再加上进上来的1,百位写9。
4、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3的第(2)问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
么?
(2)列式:550-380
(3)探究算法。(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算法1:55-38=17,所以550=380=170。
算法2:55个十减38个十等于17个十。
师:同样的,这样的问题除了口算外还可以列竖式进行计算。
师板书笔算竖式:
师介绍,竖式计算减法,从个位减起,遇到不够减的从上一位退一当十接着减。
如550-380,个位相减为0,十位不够减,从百位上借1,则十位上多了10个十,
加上原来的5个十,是15个十,减去8个十,十位上为7,同时百位上退1后
剩下4,减3,为1。
5、总结算法
小结:用竖式计算加法时,须要留意相同数位必需对齐,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算到这位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上来的“1”。竖式计算减法时,从个位减起,哪
一位上不够减,就向上一位借一当十,合起来再减。
6、即时练习
(1)完成第14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三”第1题。
请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三”第2题。
学生独立思索,解决问题。老师指名回答,说说怎么想的。
(4)完成“练习三”第3题。
小组内以开火车的方式说答案,看谁说的又快又准。
(5)完成“练习三”第4题。
先说说解题思路,然后指名回答。
三、质疑再探
1、本节课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如:例3的第(2)为什么百位上是1?
为了不遗漏从某数位上推掉的1,通常会在此数位上写上一个退位点。
2、解决学生所提的问题。
四、运用拓展
(1)小明的妈妈有750元,买了一件皮衣用去420元,那么小明的妈妈还剩多
少元?
(2)计算:
710-430=650-320=780+120=320+410=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学问?在笔算加减法时须要留意什么?
六、作业布置
练习三第1、2、4题
七、教学反思
第4课时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5页内容。
教学分析:上一节课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本节课的估算学习是在几百
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首先得让学生学会一个不是整十整百的
数最接近哪一个整十整百的数,这一部分是这节的重点,学完之后,利用上一节
学习的学问就可以轻松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学习
的特别娴熟,所以还是要把对一个不是整十整百的数最接近哪一个整十整百的数
的练习处理好。
教学目标:
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加估算的意识及实力,并能结合详细情境
进行估算。
2、在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增加
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育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主动情感,初
步形成独立思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驾驭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学用具:教案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填空。
(1)试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人。
(2)小明家到学生有492米,约是()米。
(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本。
小结:这种揣测大约数量的过程叫估计。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估算。
(1)小红想买一支5元的钢笔,一个4元的笔记本,你能快速说一说小红大约
要带多少钱吗?
(2)一盆花25朵,一盆花33朵,一共大约几十朵花?(多媒体出示图片)
总结:刚才的过程不仅估计了价钱和数量还进行了计算,就是一种估算。
3、通过理解估算,结合例4你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
生一: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生二:能不能不算精确数?估算一下呢?
生三:怎么进行估算呢?
4、在学生提问题的基础上,老师整理归纳出自探提示:
(1)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怎样列横式?
(2)这个横式你会计算吗?假如不会你能用上节所学的学问估算出来吗?
(3)说一说:解决这样的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5、学生依据自探提示自学探究。
二、解疑合探
(一)学生在小组内汇报自探结果。
(二)学生不能回答的问题小组合探。
(三)小组长指挥学困生展示,中等生补充并评价合作学习成果。
1、阅读与理解。
提问:视察教材第15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须要利用哪些信息?
组织学生读题,并思索。
(1)六个年级的学生共约多少人?
(2)怎么才能使电影院里坐得下六个年级的学生?
2、分析与解答。
师:怎么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的问题呢?
生: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数,然后将总人数与电影院的座位数进行比较,小于座
位数时能坐得下。
师: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是221+239,这是我们没有学过的运算,它等于多少呢?
师明确要向知道总人数是否小于座位数,除了计算出221+239的精确值外,还可
以进行估算,然后比较大小。
学生在小组内探讨沟通估算的方法,然后沟通。
生1: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1+239确定大于400,但还是不确定是否
大于441。
生2:这样的估算差距有点的,可以把221看成220,239看成230,221大于220,239
大于230,220+230=450,221+239确定大于450,450比441,坐不下。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估算时,实行的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不同。这两种
方法都是估算,但是其次种方法更加合理,假如电影院的座位数时390个,那么
刚刚提到的估算哪个更好呢?(学生1的方法)所以,我们在进行估算时,要多
视察,然后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3、回顾与反思。
(1)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你的估算合理吗?估算的关键在哪里?
4、即时练习
假如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
下吗?
三、质疑再探
1、本节课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2、解决学生所提的问题。
四、运用拓展
1、完成“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估算出写在鱼身上的得数,再填一填将鱼分别写在相应的框里,然后在
小组中沟通。
2、完成“练习三”第8题。
栗求学生视察题目,弄清晰题目要求,再按要求进行估算,把结果写在教材上,
然后相互沟通。、
3、完成“练习三”第13题。
依据条件想一想能够提出哪些问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学问?在笔算加减法时须要留意什么?
六、作业布置
练习三第7、8题
七、教学反思
第5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学问点一级详细的题目练习,让学生进一步驾驭本单元所学的口算、
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娴熟地计算。
2、通过创设详细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意义,能依据详细的状
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
3、培育学生总结、归纳及敏捷运用学问的实力。
教学重点:正确、娴熟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能够进行合理的估算并能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与另一
个加数依次相加,这样口算更加快捷。
(2)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减两位数,可以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从被减数中依次
减去,这样口算比较便捷。
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提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须要留意什么?
小结:列竖式时,数位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从个位加(减)起,
哪一位上满十向前进一(哪一位上不够减向前一位退一当十),主要不要漏加进
来的一(不要漏减走的一)。
3、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1)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可以用两位数的加减法进行口算。如650+340其
实就是65个十减34个十,等于31个十。
(2)方式虽然不同,一个口算,一个笔算,但是运算的算理一样,都是满十进
—,退一当十。
(给学生自由发言,只要合理都赐予确定)
二、基本练习
1、口算。
52+35=86-34=47+33=36+20=
23+69=62-18=70-26=65-15=
学生独立思索后,指名回答,说说口算思路。
提问:口算时要留意什么?哪些地方简洁出错?
2、计算。
650+340=370+480=390+250=520+300=
840-560=750-540=440750=600-240=
分组活动,看哪一组最快最准做完?然后各组委派一人汇报结果。可以选择口算
的方法,也可以选择列竖式的方法。
3、估算。
(1)出示教材第19页第2题课件,组织学生读题,从中获得信息。思索:如何
列式计算?
(2)学生沟通后板书:632-441.
(3)提问:这个和我们例4中的估算有什么不一样?如何进行估算呢?
(4)学生探讨估算的方法,然后沟通算法。
算法一:632大约是600,441大约是400,600-400=200,大约多200个座位。
算法二:把632看成620,441看成440,620-440=180,大约多180个座位。
估算的方法不局限于一种,只要学生回答的合情合理,均赐予确定。并比较这些
估算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哪种更合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四”的第1题。
两人一组,轮番出题计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相互之间评一评。
2、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比较每一题的大小。此题不能干脆进行比较,需先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得出结
果后才能把左右两边进行比较。
3、完成“练习四”的第3题。
细致视察图文,明确须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然后依据详细
状况合理地进行估算。并想一想,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梳理了哪些学问?本单元的学问中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发言,老师点评,解疑答惑。
五、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测量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包括:直观相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图形的平移,初步相识旋转和
解决问题。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学问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
间观念,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实力都有着不行忽视的作用。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基
本上都定位在直观相识上,意在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视察现实生活中存
在的大量运动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今后学习抽象的图形运动积累感
性体验,发展几何直观,为今后从图形运动的角度相识图形、理解度量做好铺垫,
通过依据描述想象出图形的运动,逐步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实力。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验实际测量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相识长度单
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厘米、分米、
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相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洁的单位
换算。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合适的单位及工具进行测
量。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了解用列表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
与他人合作沟通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
相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及吨,建立正确的长度及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
1.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合适的单位及工具进行测量。
2.用列表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课时支配:7课时
第1课时毫米的相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21、22页的内容。
教学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质量单
位中的千克和克,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学问和方法,而且对即将学习的长度单
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很多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从学问方
面来讲有厘米的相识做基础,从阅历方面来讲,学生常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
子进行测量的经验。因此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应当不难进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验视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
们初步相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并能驾驭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洁的换算。
2、借助详细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
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主动的学习数学的
情感。
教学重点:建立较为精确的“1毫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学准备:教案、米尺;学生准备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2)估计数学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
(3)组织沟通测量结果,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
(4)揭示课题“毫米的相识”。
2、视察课本上的主题图,你想问什么问题呢?
生一:用学生尺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是多少?
生二:厘米和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三:生活中有哪些物品以毫米作单位?
3、在学生提问题的基础上,老师整理归纳出自探提示:
(1)用学生尺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时应当以什么作单位?
(2)厘米和毫米之间有什么换算关系?
(3)生活中有哪些物品以毫米作单位?举例说明?
4、学生依据自探提示自学探究。
二、解疑合探
(-)学生在小组内汇报自探结果。
(二)学生不能回答的问题小组合探。
(三)小组长指挥学困生展示,中等生补充并评价合作学习成果。
1、请同学代表小组回答所测的课本的长、宽、厚各是多少?
生:以厘米作单位回答的。
师:以厘米作单位合适吗?
生:不合适,测量出来不精确。
师:那怎么办?
生:以毫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师:对,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要求量的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2、建立“1毫米”的表象。
①毫米可以用字母E来表示。设疑: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学问?(学
生思索、沟通)
②在学生沟通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
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再请持有不同看法的同学向全班汇报、沟通。
揭示:为了看得更清晰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
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
③思索: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厘米=10毫米
④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老师准备1分硬币、电话卡和
银行借记卡,请学生量一量厚度,加深对“1毫米”的体验。)
⑤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⑥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作单位。(学生举例,老师供应一
些资料)
⑦学生填写数学书的厚和宽并反馈。
3、画线段。(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提问:用直尺画线段时须要留意什么?如何画出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画法:
A、利用刻度尺先画出3厘米的线段,再接着画出7毫米。
B、在刻度尺上输出37毫米(3厘米=30毫米),然后画线段。
学生操作,老师巡察引导,留意线段从“0”刻度起先画和不从“0”刻度起先画
的画法区分。
4、生活中有硬币的厚度,身份证的厚度等大约是1毫米。
5、即时练习
完成22页做一做第1、2题。
三、质疑再探
1、本节课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如:怎么依据图示读出物体的长度?
对于比较短的物体明确先1厘米1厘米地数,不满1厘米的再1毫米1毫米地数。
2、毫米是最小的单位吗?有没有比它更小的呢?
有,例如:微米、纳米等。
3、解决学生所提的问题。
四、运用拓展
1、完成“练习五”第1题。
测量之后推断是否是正方形。(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完成“练习五”第2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学问?在笔算加减法时须要留意什么?
六、作业布置
练习五第2题
七、教学反思
第2课时分米的相识
教学内容:教材23页内容。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相识并理解了毫米、厘米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有
教学工具米尺的帮助,讲解起来应当比较直观,简洁理解。主要是让学生体会一
分米究竟有多长比较难些,厘米、毫米、米和分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应当能够理解
并驾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相识长度单位分米,
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
米=10分米。
2、使学生经验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
3、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索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沟通,培育
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教学难点:驾驭用分米量的方法,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教案、直尺、米尺、纸条。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复习导入
师: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
练习: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课件出示)
一只蚂蚁长约5(毫米)一只长颈鹿高约2(米)
一只小花猫高约40(厘米)一头大灰狼长约8()
质疑:一头大灰狼长约8(),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8米太长,8厘
米太短了。
师:当长度一个比1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为了解
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需相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2、视察课本上的例2,你想问什么问题呢?
生一:1分米究竟有多长?
生二: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三:生活中有哪些物品以分米作单位?
3、在学生提问题的基础上,老师整理归纳出自探提示:
(1)建立“1分米”的表象?举例说明?
(2)毫米、厘米、米和分米之间有什么换算关系?
(3)生活中有哪些物品以分米作单位?举例说明?
4、学生依据自探提示自学探究。
二、解疑合探
1相识分米。
谈话:你怎么知道的?大家知道为什么叫分来吗?
讲解并描述:是的,用米表示太长,用厘米表示太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自卸车租赁协议书
- Starter Unit 2 What is this in English 话题2 询问 询问录音稿和答案
- 2025年度医疗健康产业担保合同会计操作规范3篇
- 《禁毒防艾宣传》课件
- 2024版采矿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4某大型购物中心品牌商家入驻合同
- 2024版大型购物中心商铺租赁合同模板3篇
- 2024版小区场地租赁合同模板
- 2024版制作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艺人影视作品投资合作协议3篇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浙江师范大学
-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竖式计算题200道及答案
- 2024年东南亚工业气瓶市场深度研究及预测报告
- 棉花良种选育与遗传育种
- 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预警指挥平台建设方案
- 六年级数学《圆柱的体积》教案(一等奖)
- 2024CSCO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治疗指南解读
- 常见化学专业词汇英文翻译
- 内科护理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荆门职业学院
- (高清版)JTGT 5190-2019 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 基于视觉果蔬识别的称重系统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