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安阳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后作业(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书写(每题5分共1题)1).读拼音,写词语。
评卷人得分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比一比,再组词。
柔(
)
版(
)
摊(
)
彻(
)
揉(
)
板(
)
滩(
)
砌(
)2).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课文《伯牙鼓琴》中体现伯牙琴技高超的句子是:“善哉乎鼓琴,巍巍乎________”“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由于伯牙、锺子期二人的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__”。
(2)古诗犹如一幅水墨画:“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这画中描绘的是急雨之景;古诗犹如一幅山水画:“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这画中展现的是黄河气势;古诗犹如一幅生活场景画:“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_____”。这画中表现的是归乡游子的怅然。
(3)爱国之情是涌动在中华儿女血液中最真挚的感情。爱国名将邓世昌痛击日寇,他“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的爱国精神令人动容;文学家鲁迅曾呼吁大众“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也要记得陆游的“位卑__________”,为祖国的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诗句传真情。“待到重阳日,____。”写出了朋友间情谊的真挚深厚。“____,江清月近人。”此境此景,衬托了诗入夜宿建德江的孤寂心情。“_____,听取蛙声一片。”传达了作者闲居乡村时内心的宁静、喜悦。“__,水村山郭酒旗风。”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高度赞美与无限向往。
(2)音乐是流动的画面。(伯牙)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___。”贝多芬即兴弹奏《月光曲》时,皮鞋匠好像看到月亮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_____。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
(3)读文章时,要体会作者写景时融入的情感。老舍描写“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_____,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______那样,到处__,_____。”表达了对草原的喜爱之情。《盼》中“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的描写衬托了我_____的心情。4).写出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善:____________
(2)孔子不能决也。决:_______________5).成语“不以为然”中“然”在《学弈》中学过,是____的意思,所以我们可以推测“不以为然”的意思是_____。评卷人得分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1).小明来到“经典古文”展板前吟诵古文,他的停顿不恰当的是(
)A.所宝/以百数B.有戴嵩《牛》/一轴C.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D.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2).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璀璨(cuǐ)
皖南(wǎn)
郝营长(hǎo)B.围歼(jiān)
憧憬(chōng)
黑魆魆(xū)C.双膝(xī)
暴露(lòu)
千钧(jūn)D.漆黑(qī)
燃烧(rán)
电钮(niǔ)3).10.路转溪桥忽见(
)A.看到B.同“现”评卷人得分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诗句中列举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两个经典战役:巧渡________和飞夺________。
(2)诗句中“________”和“________”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个经典战役发生的时间不同,一个是在春暖花开的春天,一个是在冰天雪地的冬天。
B.“暖”字形象地概括出巧渡金沙江后战士们喜悦的心情。
C.“寒”字形象地写出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艰苦激烈、惊心动魄。
D.作者将两种截然相反的心理感觉进行对比,突出了红军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评卷人得分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1).给反义词连线。
囫囵吞枣
百思不解
张冠李戴
养尊处优
恍然大悟
细嚼慢咽
饱经风霜
对号入座2).动物绰号连一连。
海中之虎
骆驼
沙漠之舟
啄木鸟
万兽之王
虎鲸
森林卫士
老虎评卷人得分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1).给下列句子排序。
(
)太阳出来了。湖里的睡莲迎着太阳笑着。
(
)傍晚,夕阳收起了最后一缕霞光。
(
)湖里的睡莲就张开花瓣,面对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欣喜地等待着。
(
)湖里的睡莲都躲到荷叶下乘凉去了。
(
)中午,太阳火辣辣的。
(
)湖里的睡莲都慢吞吞地合拢了花瓣,似乎睡觉去了。
(
)东方刚露出鱼肚白。2).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
1.元宵节
除夕
重阳节
清明节
春节
元旦
中秋节
________________
2.旬
年
时
月
周
日
季
________________
3.自然资源
木材资源
森林资源
生物资源
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马诗》《石灰吟》《竹石》三首古诗表面写生活中常见事物,实际是作者通过事物的描写,表现自己的志向,这种写法叫借景抒情。(
)
2.《鲁滨逊漂流记》是按照“流落荒岛——建房定居——救“星期五”——畜牧种植——回到英国”的顺序来写的。(
)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原创是毛泽东。(
)
4.《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的马克·吐温。(
)
5.“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花要无意栽,柳要无心插,方能保证它们的成活率。(
)评卷人得分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1).阅读下列诗歌,完成1—3题。雪梅(其一)
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墨梅
元·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1.阅读两首古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墨梅》前两句交代了梅花生长的地点,也描写了梅花淡淡的颜色。但诗人写梅花的颜色是墨黑色的,这不准确。B.《雪梅》一诗中“骚人搁笔费评章。”中的骚人指的是百姓。C.这两句话运用了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了画梅花的技法,又写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D.《雪梅》后两句诗把梅和雪进行比较,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发扬长处掩盖短处。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梅花淡淡墨痕的风韵。B.“梅雪争春未肯降”一句生动地写出了梅、雪的情态,“二月春风似剪刀”与其运用了相同的修辞手法。C.《雪梅》首句紧承题目,摹写“梅、雪”争春之趣。D.王冕在诗中用“淡”一字刻画出墨梅形象,令人耳目一新。3.两首诗歌都描写了梅花的特点,其中《墨梅》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塑造了梅花的形象。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9、书面表达(每题15分共1题)1).表达与交流
写一写生活中发生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可以是自己做的事情,亲身参与的事情,也可以是亲眼目睹的别人的事情。ㅤㅤ
要求:(1)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把事情写清楚,题目自拟。能够有选择地应用学过的描写方法,例如场面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2)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不少于500字。(3)不出现真实的姓名。评卷人得分10、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1).阅读《被妖魔化的沙尘暴》选段,回答问题。①春天,我国北方常遭沙尘暴的袭击,所到之处,飞沙走石、黄沙弥漫。一时间舆情沸腾。②然而,人类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③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确实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④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和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⑤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有害无利。⑥首先,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正是黄土高原疏松土壤的易耕性,才使我们的先民择此生根繁衍。沙尘暴还使荒芜死寂的诸多海岛身披沃土,从夏威夷群岛、日本列岛到我国的庙岛群岛,无一不是沙尘暴的受益者。其次,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土壤的不足。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尘暴向亚马逊盆地输入的沙尘量就有约1300万吨,相当于该地区每年每公顷增加了190公斤的肥沃土壤。第三,沙尘暴能有效地缓解酸雨。沙尘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这些外来的和地面扬起的碱性沙尘都能有效地中和酸雨。我国北方地区工业很发达,但除了个别城市以外很少有酸雨发生,这与北方常有沙尘天气有很大关系。另外,沙尘暴还维系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与稳定。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一些海域淤泥中的营养物约40%是由沙尘暴带入的,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⑦沙尘暴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近代人类过度的放牧或农耕,以及自以为是的人工改造,才加剧了其危害程度。(本文有删改)1.结合文章,说说人类为什么“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
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
)
3.作者说“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有害无利。”沙尘暴有哪些益处?
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北方常出现沙尘暴是因为青藏高原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B.如果人类消灭了沙尘暴及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一切物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C.沙尘暴能缓解酸雨,是因为沙尘中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能够有效地中和酸雨。D.沙尘暴之所以会被妖魔化,主要是因为人们没有真正了解沙尘暴,只看到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而忽略了它有利的一面。评卷人得分11、信息匹配(每题5分共2题)1).在探究表里的生物时,“我”经历了怎样的思维过程?(填序号)
A.提出观点B.证实猜测C.作出新猜测
D.产生疑问
E.产生新疑问
F.作出猜测
A→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乡镇医院设备采购合同样本
- 农村物流转让合同标准文本
- 传媒公司活动合同样本
- 供应配件合同样本
- 2025企业装饰设计合同
- 修车场转让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超市打工做饭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劳动合同中乙方可以委托人签字吗
- 公司居间合同样本
- 2025年合同终止的几种情形
- HIV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舌尖上的植物学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艺术品保存状态对价格的考量
-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2课 美化调查图表教案 粤教版
- 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小升初数学试卷
- 招投标法对签订合同的规定(2024版)
- 2024字画装裱合同范本
- 宋词概况完整版本
- 小学英语语法名词练习(含答案)
- 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先进控制技术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