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2T 1034.1-2022 智能网联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指南 第1部分:总则  _第1页
DB3202T 1034.1-2022 智能网联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指南 第1部分:总则  _第2页
DB3202T 1034.1-2022 智能网联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指南 第1部分:总则  _第3页
DB3202T 1034.1-2022 智能网联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指南 第1部分:总则  _第4页
DB3202T 1034.1-2022 智能网联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指南 第1部分:总则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93.080.01CCSQ84DB3202Guidefortheinfrastructureconstructionofintelligentnetworkroad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DB3202/T1034.1—2022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道路分级 14.1分级原则 14.2等级划分要素 14.3基础智能网联道路 14.4中级智能网联道路 24.5高级智能网联道路 25设施部署 25.1部署原则 25.2基础智能网联道路设施部署架构 25.3中级智能网联道路设施部署架构 35.4高级智能网联道路设施部署架构 36通用要求 47安全要求 4附录A(资料性)智能网联道路典型应用场景及基础配置 5附录B(资料性)分级部署原则 7DB3202/T1034.1—202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本文件是DB3202/T1034《智能网联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指南》的第1部分。DB3202/T1034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总则。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与无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共同提出。本文件由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无锡智汇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无锡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无锡市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心、无锡市交通运输管理局、无锡物联网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江苏航天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华通智能交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华贤平、李丽、鲍叙言、秦晓华、张凡、陈秋、孙琦、余冰雁、毛祺琦、雷凯茹、房骥、龚正、何继宏、袁杰、毛少东、董接莲、庄宝森、姚寒松、殷明江、狄明珠、王胜、周锡良、郑向启、杨炜、赫欣鑫、钱孝旭、徐新东、杨光。1DB3202/T1034.1—2022智能网联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指南第1部分:总则本文件规定了智能网联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道路分级、设施部署、设施通用要求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无锡市智能网联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其它道路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道路分级4.1分级原则依据智能网联道路的基础设施、通信设施、感知与计算基础设施的构成和设施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以及支持的应用场景类别等要素进行能力等级划分,划分为基础智能网联道路、中级智能网联道路、高级智能网联道路。4.2等级划分要素基于以下要素对智能网联道路等级进行划分:a)是否部署符合相关行业需求的道路基础设施,设施至少包括: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控制、交通运行状态监测、交通违法行为监测等设施;b)是否具备联网及信息交互能力,交互信息至少包括:设备基本属性信息、静态信息和动态运行信息;c)是否具备感知、全域交通信息采集和感知融合能力,设施至少包括:道路基础状态监测、气象环境监测、道路桥梁监测、交通事件检测等设施,感知融合信息应能支撑车路协同信息服务应用;d)是否具备高精度的全域信息采集和数据融合感知能力,设施至少包括:高精度的定位设备,路侧感知设备、路侧计算单元,高精度信息至少包括:道路全息信息、车辆运行信息、交通事件信息,应能支撑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功能以及高精度的车路协同信息服务应用。4.3基础智能网联道路2通信设施(公网及行业专网)。基础智能网联道路宜智能化基础设施通信设施智能网联道路服务管理平台智能网联道路基础设施3数据服务)。基础设施车路协同感知与智能化基础设施通信设施4智能网联道路智能网联道路a)智能网联道路智能化分级和设施部署应结合城市道路总体建设规划和相关行业规划;5DB3202/T1034.1—2022(资料性)智能网联道路典型应用场景及基础配置智能网联道路典型应用场景及配置表见表A.1。表A.1智能网联道路典型应用场景及配置表1234567896DB3202/T1034.1—2022表A.1智能网联道路典型应用场景及基础配置表(续)注:设施编号①交通信号控制设备;②交通标志标线;③交通运行状态监测设施;④交通础状态监测设施;⑥气象环境监测设施;⑦道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